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墨田居小日子-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到达昌叔家时,俩娃娃嘚瑟的绕着那辆板车一再向老人强调,这是他们亲手种亲手摘的。
  老人笑眯眯地夸了他们一顿,然后请俩娃娃喝羊奶,吃山里摘的野葡萄和秋桃,再让孩子爹现场烤个小猪排。俩小是有良心的好孩子,回家的时候给娘亲打包一只烤鸡、一盅汤和一小桶羊奶。
  还带走一大包肉骨头给小福小吉它们啃着玩,反正全家人都被考虑到了。
  回家的乡路很少人了,爷仨挥着小鞭子赶着慢吞吞的牛车,迎着路灯的灯光往家赶。生怕财大爷家的牛伯伯寂寞,小菱小野在大黄牛的两边拍着小手,迈着小短腿,诵起娘亲新教的诗句: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静寂的乡道上,两把奶声奶气的清脆童声格外的清晰,传得格外悠远,与“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那种肃杀孤寂感极为相似。
  那种意境很奇妙,柏少华跟在孩子们身后,目光沉静,心神微晃,仿佛回到初见孩子妈的那一刻,连心情都一样。
  忽然有点明白她为嘛喜欢研究古文……
  此刻,养生馆那边有位老人趁黑出来练喉。
  他坐在田野边,手里拿着一把二胡却一动不动,侧耳倾听村尾那边传来的稚嫩孩童声。
  “是那苏丫头的孩子吧?”老人淡淡地问。
  他身边站着一个人,微笑道:“肯定是,村里只有她家讲究古文化,她的孩子也到了能吟诗的年纪。”小严家的还在襁褓中。
  “那如丫头怎样了?”
  “这俩丫头都是有福气的,如丫头也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把白大姐乐得见牙不见眼,天天在药房里跟前跟后。虽然秦小子被闲置,但一家子在京里好着呢!下次一起回来过年村里可就热闹啰!”
  老人听罢笑了笑,待听不见那两把趣致可爱的童音,这才缓缓拉响二胡开始独奏独唱……


第417章 
  不知是否约好的,自从柏少华那天劝过之后,接下来就是林师兄劝她尽早做决定。要么重拾课本,要么到他的实验室帮忙也行,要么选其他,总之别在家里耽误青春。
  大学那批资质比不上她的同学们大部分已进入社会,心怀大志的学生读研之后又去考博士,有的出国深造,有的毕业出来在报社工作混的还不错。
  唯独她在家混日子,天天绕着男人孩子转。
  每年的同学聚会她从不参与,很多人觉得她是不好意思面对大家。因为当年她最受重视,如今却……造化弄人啊!
  当然,别人怎么想无所谓,苏杏看不见也听不见。
  据林师兄说,谢妙妙明年开始去佟师兄的研究室工作,她要开始学文物修复。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她在文老的工作室压力越来越大,跟不上大家的节奏。
  林师兄说她这是心理作祟,先被一个已经离职的对手打击了。没错,这位离职的对手说的就是苏杏。而今年的九月份,工作室的另一位老板余叔给文老介绍了一位十七岁的小姑娘。
  她对历史的了解不比苏杏差,而且对古人的文字与性格判断另有一番独特见解。年纪小,天赋高的学生一般都有些高傲,她也不例外,但比苏杏讨喜多了。
  听说她小嘴忒甜,每天见了人总是笑眯眯地打招呼。她比苏杏聪明的地方在于,别人休想指派她干杂活,哪怕她笑眯眯地接下了,转身就有办法把它推掉。
  大家夸她脑子比苏杏灵活,虽然骄傲了一些。
  至于对文字的了解能否压苏杏一头暂时不得而知,因她没有实践过,将来自有时间证明。
  见及此,谢妙妙对自己的能力死了心,在文老建议她学文物修复时,她一口答应下来。
  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能获得回报的,天赋很重要。
  在文老看来,虽然谢比不过苏杏和眼前这位小徒弟,但能力不错。只要她肯下功夫,将来的成就不比她丈夫小佟差。见她同意,文老便向一位老专家推荐了她。
  于是,谢妙妙的新目标定下来了。
  反观苏杏,自从躲回乡下避世貌似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沦落到靠写网文为生。当年师长们对她有多赞誉,今天就有多唏嘘,成为每年同学聚会的一则笑谈。
  劝她的人有林师兄,有谢妙妙,还有工作室的其他人。他们说她孩子已经三岁,找个保姆在家看着就好,她不该再浪费时间浪费自己的天赋。
  旁人的目光对苏杏来说不痛不痒,目前生活悠闲自在。
  可是,舒心之余,想起师长们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她还是有点愧疚的,偶尔想起总会坐立难安。
  “你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别忘了你以前犯过的错,”婷玉听了她的困扰,便说,“你的毛病就是容易心软,这不忍心,那不好拒绝的,小心将来又后悔……”
  两人在视频里说话很谨慎,从不触及敏感话题,譬如未来、末世之类。
  婷玉出了月子之后,每天回自己的如医馆上班,带孩子。
  她的药房不大,与霍小嫂子那间差远了。
  基于她脾性古怪,耍大牌、耍无赖的病人她一概不接待,哪怕屡次被人投诉她始终坚持原则。因此大生意极少,小生意陆陆续续,附近的药店老板不会太眼红。
  遇到求快的病人,她会介绍他们去药店买药。
  跟在霍家人身边的这些年,她学的东西可不少,包括西医方面。当然,她不敢擅自推荐西药给大家吃,敢推荐的都是治疗常见小毛病的药。
  曾经有一个耍大牌自以为是上帝的病人被她拒医,对方叫嚣要告她告到吊销行医资格证为止。
  说她对病人没耐心,没有医德,不配行医,更不配称为医生。
  不管她答不答应,反正那些街坊不答应。每次看见对方带媒体记者啥的出现在如医馆附近,立马招来一顿臭骂。老百姓骂人很厉害的,骂娘骂后代骂祖宗。
  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偶尔不知从哪里泼出一盆有异味的洗脚水……直到对方一群人狼狈而逃。
  没办法,虽然没有什么权贵人家找婷玉看病,她却是住在附近邻居眼里的福星。尤其是有小孩的人家,有点身热发烧的赶紧往医馆里一送准没错。
  去医院要吊针吃药,她这里不用。
  一般来说,新医馆开张没人相信。
  为她宣传的是那些病急乱投医的家长们,亲眼看着她给哭啼不休的孩子按按小手,按按小腹,那烦人的哭声就停了,孩子的脸色也逐渐恢复好转。
  关键是她不用开药,叮嘱家长们回去给孩子补些吃食就行了。
  当然了,也有家长半信半疑,把被她治好的孩子抱去医院做一个检查。检查结果没事,但家长说了孩子病发时的情形,为保险起见,医生给开了一堆药,愁得那些家长不知如何是好。
  吃吧,怕有副作用;不吃吧,又怕孩子的病没好全,矛盾至极。
  反而那些心大的家长见孩子不哭了,脸色恢复红润,天天活蹦乱跳的,过几天后就给如医馆送了水果当谢礼。
  因为那是小毛病,举手之劳,婷玉不收他们钱。
  这种人能让那些耍无赖的烂人告倒吗?必须不能啊!
  来一个撵一个,都不用婷玉亲自动手。她一动手性质就不同了,街坊们心里清楚得很。
  对此,白姨是看在眼里乐在心上。儿媳妇受人敬重,她与有荣焉。
  就说这儿媳妇没选错,有能耐的人,不管在哪里都能受人敬重。她在这条街的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人家认识她是谁,硬是不肯收钱,害她每次扔了钱就跑。
  虽然有点狼狈,但心里高兴走路有风似的,别人追不上只能收下了。
  今天也是这样,白姨和几位大姨有说有笑地从菜市场回来,罕见地发现馆里没有病患,儿媳妇难得有空和人聊视频,孙儿们安静地躺在摇篮里挥舞小手小脚。
  “亭飞,在跟聊天?”八成是那苏苏。
  “苏苏,难得有空跟她聊聊。”婷玉微笑道。
  白姨过去一看,果然是她。
  “苏苏啊,你家那俩孩子呢?在吗?过来让大姨瞧瞧长高了没……”
  对苏杏来说,白姨绝对是个话题终结者,加上孩子们正在上课没法来,客套几句便挂断了视频。
  “话说亭飞,苏苏家的孩子怎么不上幼儿园?三岁,该上了,让她夫妻俩别太宠孩子。村里没有别的小孩,小菱小野要多与外界接触认识新朋友。”若养成内向的性格就糟糕了。
  “他们说自己在家里教孩子,等六岁直接上小学,用不着去幼儿园那么麻烦。”婷玉拿过白姨买回来的菜看了看,说,“妈,今晚秦煌可能会晚点回来,别做太多菜,吃不完。”
  白姨一怔,“他要加班啊?”
  “好像说要帮忙接待外宾。”婷玉漫不经心道,“他与那些客人是旧相识,所以安排他在场。”
  之前,他这位武官被调到其他部门当文职,与外交事务彻底隔离。最近不知怎的风向好像又变了,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真是莫名其妙……


第418章 
  苏杏平生最怕什么?藕断丝连,纠缠不休。
  本以为甩了郭景涛,她的人生从此天下太平。
  然而没什么卵用,甩了一个还有一个,甚至两个——
  “……我说不拍就不拍,这不是矫情更不是抬价,希望你的领导能明白。”苏杏对着手机连说带比划,不管对方看不看得见,“末世文有千千万万,最红的不是我这本,干嘛死缠着我不放?”
  真是搞不明白,莫非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毛病。
  “要怪就怪你这本书写得太没人情味,”对面的小辣椒也很躁火,“当初跟你说多少次了,爱情元素,爱情元素,多疼女主一些不就没事了吗?现代人受老外影响就喜欢虐!虐!虐得越狠越好!现代人喜欢充满血腥与暴力的电影,你的文全占了,怪谁?”
  好气呀!
  当初劝她给女主们一个好结局,她一意孤行不肯听。
  现在好了,被人发现她冷血的一面是个可造之才,捧着大把钞票送上门她却埋怨自己好烦,呸!这年头劝得多遭嫌,上门送钱也没能得个好脸,做人真TM难!
  “你当初没说这个会火。”苏杏老委屈了。
  “我要知道会火轮得到你?!”小辣椒气得无法呼吸。
  苏杏:“……那现在怎么办?”
  “签字!”
  “没门。”
  “……”
  造孽啊!
  过她手的作家千千万万,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这个脾气合得来舍不得放手,终于栽跟头了。
  自作自受啊!
  隐约听见对面有重捶砸物的嗡嗡声,其实苏杏也想捶,但墙好硬捶了手会痛。
  她搓搓太阳穴,头痛万分。
  两人都是爆脾气,一开始双方火力挺猛的,吵了几天两败俱伤。今天的通话有气无力吵不起来,只能讲道理慢慢聊,可惜依旧谈不拢。
  苏杏不想再为这个问题头痛。
  “好了,这个话题到此为止。我不想跟你吵……”
  对方立即吼她一句,“我更不想吵!你知道我多久没画画了吗?!特么的就为了你这桩破事我天天挨骂,骂得我连笔都不敢拿你知道吗?”生怕画出来的主角在魔化的道路越走越远扯不回来。
  “嗱,你看这事对咱俩的影响多大,是吧?所以咱们以后甭提了……”
  “你说不提就不提啊?你TM在远方没人烦,压力全在我一人身上你良心过意得去?告诉你吧,上头说了,我目前只有这件事可做,做不好我等炒啊姐……”
  “哎呀我不管,”苏杏也火了,“我知道你难做但还是要提醒你,别让其他人知道我的住址。这不是开玩笑,村子地势不好容易出人命,未经我允许擅自登门打扰的,我会提诉你们。”
  说罢挂机,再直接关机。
  整个世界清静下来后,苏杏直接瘫在阳台的角落起不来了,一个脑袋三个大,好沉哪!
  “妈咪?”
  沮丧的苏杏闻声抬头,阳台的门口正探出两颗小脑袋来,两张一模一样的精致小脸,纯真的眼神看得人心里软软的。
  “孩子们过来,让妈妈抱抱。”苏杏露出一个笑脸,眉头还拧着。
  两个孩子马上扑到她怀里。
  “这么早就下课了?饿不饿?”
  “不饿,我们有吃点心。”
  “怎么不给妈妈拿两块?”心情不好,她想吃零食。
  “爸爸不让,说要吃饭。”
  苏杏抱着孩子们继续坐在角落里,闭上眼睛,闻着儿女充满奶香味的小小身躯,很治愈,心里的烦恼逐渐减少中。
  “妈咪怎么了?”小菱也皱着小眉头。
  “妈妈不开心。”苏杏闷闷地说。
  小野听罢,挣开母亲的怀抱使劲拉她起来,“妈咪,我们找爸爸去看戏。”看完戏就会心情好。
  苏杏不得不起身,“看戏?哪里看戏?”
  “外边,”小菱伸手一指,仰起小脸认真地说,“叔叔阿姨们都去。”
  “外边?不好吧?”苏杏更愁了。
  她已经几年没出去过,外边江湖险恶,除了找碴的渣渣最可怕的还有人贩子。那些断子绝孙的鬼畜特招人恨,同时又是最可怕的。
  “妈妈想吃水果,不如咱们上山摘果子?然后一起去少君叔叔那里看电影好不好?”
  “不要,爸爸说吃了饭和妈咪一起出去看戏。”两个宝宝坚决不同意。
  少华想看戏?苏杏蹙眉,他有这种爱好?
  想曹操曹操到,刚刚被孩子们提到的孩子爹出现在门口,“好了,都下去吃饭,吃过饭出去玩。”
  一声欢呼,俩孩子像小鸭子似的蹦进屋,争先恐后地跑下一楼的凉亭。
  孩子们不在,苏杏见柏少华眼神深邃地看着自己,不禁一阵心累,两步上前靠在他怀里委屈巴巴地诉苦:
  “我好烦。”
  柏少华被她扑得后背抵在门边,扶住她的腰缓声笑问:“烦什么?刚刚跟人吵完架?”
  “你都听见了?”她仰起脸。
  “听到最后一句,”所以让孩子们上来安慰她,一起下楼梯时他说,“实在讲不通就交给卓文鼎,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在她身边的意义。
  “暂时还不用,当红的书有很多,他们不会浪费太多精力在我身上。”对付矫情的作者人家办法多的是,可能雪藏,或者不接她的稿子,或者开放她的书免费给人看。
  不管多惨,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大不了换个地写文。
  幸亏新书游记一拖再拖,觉得存稿太少不想开新文那么快,否则现在这样真不好应付。
  “怎么忽然想到外边去?”到了一楼客厅,苏杏不解地问他。
  “据说今年秋祭的白天除了游神、游花灯,晚上还有电影、唱大戏这些节目。小菱小野没见过,你也需要散散心,”他下意识地抬手摸摸她的头发,“别整天躲在屋里生闷气。”
  唉,他不说还好,一说她就走不动了,搂住他的腰像一条死鱼似的,任他拖着走。
  “娇气。”柏少华无奈,只好将她托坐在手臂上。
  她的头靠在他肩上,依旧一副丧气的模样。
  两人刚走出门口,原本坐在凉亭里等候开餐的小菱小野看见父母的模样,不禁眼睛一亮。
  “妈咪羞羞,这么大了还要爸爸抱。”小野手指划划自己的小脸蛋,取笑娘亲。
  小菱坐在凳子上咯咯笑着,眉眼儿弯弯的特别可爱。
  苏杏脸不红气不喘,很干脆地搂住他们爹的脖子,理直气壮道:“他是你们的爸爸,我是你们的妈妈,爸爸抱妈妈是应该的。”
  她的话成功挑衅了孩子们,随着两声尖叫,“我也要抱!”
  “摔了摔了,别爬!小心点……”
  一个人从院墙外经过,听见里边吵嚷嚷的不由往墙头上掠了一眼,这家人感情可真好!脚下没停径自走过……


第419章 
  几年不出来,物非人也非。
  往日尘土飞扬的乡路变干净变结实了,宽阔平整,梅林村里的路全部焕然一新。路两旁的房屋也改建成统一格式,跟苏宅一样外表仿古,内里各种便利设施俱全。
  人也不是以前常见的那些小年轻,乡下人结婚早,当初跟在余薇身边的年轻人即便才二十多岁,结婚有娃之后,男的成了不修边幅的大叔,穿着拖鞋抱着娃出来逛街。
  女的大多成了大妈,衣着宽松,腰粗膀圆。
  有的可能嫁人离村了,毕竟是女孩子,嫁到省城的女孩时不时回来娘家玩,因为环境好,空气好。
  其余的小年轻,苏杏都不认识。
  女大十八变,加上她有三四年没出来过。在华夏,三四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唯一不变的是村里大片种满农作物的菜地,处处可见的梅林,与荷塘里的两座凉亭。
  晚上的梅林街,身穿汉服的小年轻到处可见,男的女的,赏花赏菜赏游人。可惜往年那抹最娇艳鲜活,轻舞飞扬的身影今年看不见了。
  “余薇是不是嫁人了?好像好久没见过她了。”苏杏环顾四周,感叹道。
  她手里拿着一根拐杖,而柏少华的肩膀两边各有一个小孩坐着。两颗小脑袋瓜歪戴一个小面具,小菱的是孙悟空,小野戴的是超人,俩孩兴致勃勃地看着人来人往,看见喜欢的就喊妈妈帮他们买。
  “听说在国外,怎么,想她了?”柏少华逗她说,双手扶稳肩上的两位小朋友。
  苏杏白他一眼,看着孩子们在他肩上不停地挪来动去,既担心孩子会摔下来,又心疼男人太累。
  “小菱,小野,爸爸累了,你们下来自己走。”
  俩小哦了声,开始往蹬着小短腿要下来。小孩子能有多重?柏少华虽然不累,但孩子妈认为他累,那就累吧。
  他把孩子们放下来,接过苏杏递来的拐杖,开始打量周围环境寻找播放电影的地方。村里放电影不是在室内,而是选一个宽敞露天的地方拉开荧幕播放那种。
  放映质量谈不上好,大部分人出来看是因为怀旧。
  “今晚人多别乱跑,小心被骗子抱走再也找不到爸爸妈妈。”苏杏叮嘱俩小。
  小菱一听,仰起小脸,“骗子?不是人贩子么?”很是好奇。
  “妈咪,人贩子是卖人的。”小野好心地给妈妈科普一下知识。
  苏杏:“……你俩怎么知道的?”
  “老师说的,人贩子专卖人。妈咪,你要小心哦。”小野看着妈妈单纯(蠢)的脸很是忧心。
  苏杏:“……谢谢,你们也要小心。”
  小菱软软的小手牵住妈妈的,“你跟着我,千万别走散。”
  “好,”苏杏哭笑不得,一手牵一个,“那妈妈今晚的安全就靠你们俩了。”
  俩孩子严肃认真地点头。
  听见身边人轻笑声,苏杏直起腰横了他一眼,“还要不要去看戏?”
  “要!”俩小异口同声地抢答。
  柏少华笑望她一眼,“听说在打谷场,走吧。”
  看戏,看的是戏曲,与播放电影在同一个地方。
  来之前他查过本地的地图,想找到地方很容易。别说梅林村,整个梅安市有哪些地区他都看过一眼,略有印象,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梅林村。
  一家四口随他走进人群,听着村里不知哪个角落传来的锣鼓声,边走边看,看看摆在路边花样百出的各种小摊。
  有摆卖汽球的,有卖花的,有玩具摊,各种小饰物摊等等;小吃摊最多,有糖人摊,雪糕摊子,麻辣烫,臭豆腐、各地特产小吃……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今晚的热闹引出云岭村很多村民,苏杏一家子逛着逛着,接连遇到好几位熟面孔全是云岭村的。
  休闲居、云氏点心屋今晚不开业,各自呼朋唤友全出来逛了。包括柏少君,他的监控器已被设置全自动,只要自己人的家门被入侵立即拉响警报通知到大家的手机。
  养生馆今晚也有人出来玩,不多,年纪太大的留在村里不敢到处乱跑。
  越热闹的地方越容易生乱,养生馆的负责人不敢拿老人的安危冒险。
  据说四祭是本地的旧时风俗,由于各种原因丢弃了百多年。如今经济好转,家家户户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大搞四祭还可以吸引四方游客赚钱,何乐而不为?
  四祭每年的举办地点都不一样,除了云岭村不参与,其余各村每年抽签决定,而且每村每年只能承办一个祭日盛典。
  去谷场的途中,苏杏一家巧遇严华华夫妇。
  许久不见,生完孩子没几个月的严华华还胖着,穿着一身宽松的衣裳掩盖身上的肉。萧炫倒是一如既往的瘦,推着婴儿车与她轻聊慢谈。
  “咦?少华,你们也出来了?”严华华见了他们很是意外。
  柏少华向萧炫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微笑道:“好久没出门,今年带孩子出来长长见识。萧老师今晚怎么回来了?好像不是周末。”
  萧炫笑道:“华华说在家憋太久了,想出来看看热闹,正好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我就跟她调了班。对了,少华,你家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吧?我知道省里有几家幼儿园挺好的。”
  “暂时不考虑……”
  男人在聊学校的事,苏杏和小菱小野往婴儿车里瞄了瞄,“这么小你们就推他出来玩?”
  “没事,”严华华应道,“有网罩罩着,蚊虫飞不进来。”
  她知道苏杏家的龙凤胎一向被保护得很紧,连门都没出过。在她眼里,乡下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