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食之家-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他的眼眸落到她身上时,会立刻变得温柔深情起来。
他的脸上有悲喜交集的神情,谢绣姬同样也是跟他一样的表情。
他对她说:“要是你想回谢家去,那我就送你回去。我并不知道你的心意是否还如当初,是否还会想和我在一起。也没管你同意与否,我就这么做了。我只是想试一试,要是这辈子我都不这么试一下,我想我会后悔……”
一如当年。
谢绣姬知道他是个大胆的郎君,什么事都想去努力一把。当年,他努力了一下,结果两人遭遇了不小的打击和磋磨,最终分开了。现如今,他又努力了一把,结果两人重逢了。也许,人世间,一饮一啄皆有前定。
有些人隔着时间,生死,滥情,依然会重逢,这便是缘分。
只是谢绣姬和袁嵘,自始至终,都心向彼此。
袁嵘又说:“我可以等你想好,想好到底要不要跟我在一起。我们在一起了,你跟谢家也就没什么关系了,除了你姓谢。”
谢绣姬当然明白袁嵘话里的意思,迫于两家的反对,要是她选择了和他在一起,从今以后就要隐姓埋名,不能再回谢家,再见父母姐妹兄弟,因为在这个时代他们的恋情不被允许,就算谢绣姬和离了,可她曾经作为袁嵘的嫂子,也会许多人诟病和瞧不起。谢家作为景朝的高门大族,要是传出来了她跟袁嵘在一起的事情,又或者是被认识的人知道了两人在一起,一定会对谢家的名声有损。在和袁嵘重逢之前的这几年里面,谢家人从她的祖母到她的父母,都是禁止她再跟袁嵘有任何来往的。不然,她会遭遇到严厉的惩罚。所以,这些年她心如死灰,生活在如同囚牢一样的谢家,不敢越雷池一步。曾经以为这一辈子自己也就这样了,如同残荷一样枯萎老去。
但是,命运又跟她开了个玩笑,兜兜转转,她又见到了袁嵘,而且是在这样一个时刻,这样一个环境。
“我……”她哽咽难言。
袁嵘极度紧张,他不敢确定眼前这个他第一眼就喜欢上,后面又一直牵挂和爱着的女人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是否对他的感情还一如当初,当初上巳节春。光中,两人凝眸,一见倾心。
他知道,人都是会变的,人世迢迢,谁也不敢保证年少时第一眼爱上的人,在流年暗逝后,还会一直保有那一份爱。他害怕,自己一直等待,好不容易等来这样一个机会,让谢绣姬来到自己眼前后,最后她会对他说,她已经不爱他了。
谢绣姬望着袁嵘,无声流泪。
好在她最后说了句:“我愿意,四郎,我愿意和你相伴终生,白头到老。”
袁嵘后来筹备了一个喜气的婚礼,跟别人一模一样,只不过没有父母高堂。而且在婚后,谢绣姬也极少出去,她怕遇到熟人。她一般出去后,都会头戴帷帽,不以真面目见人,毕竟建康城里有那么多和谢家有来往的家族,还是很容易被人认出来的。她也顾不得自己就这么消失了,家里人会以为她遭遇了山匪,不是死,就是被卖与别人为奴为妾,甚至沦落风。尘。一直到后面她在一家胭脂铺子里遇到谢妙容,可她也没敢和妹妹相认。
今年谢家出了一系列的事情,她听说了父亲被排挤,十郎在豫州暴病而亡,还有祖母病逝,心里是又伤心又着急。她也很想回谢家去吊唁祖母,去看望父母姐妹兄弟。可最后害怕他们知道了她和袁嵘在一起,他们依旧会反对她,会让她离开袁嵘,离开儿子,所以她忍着没回去。
不过,当谢家要搬离建康,回到会稽的消息传到她耳中时,她想,要是她再不告诉家里人自己的情况,那也就不知道多少年才会让他们知道了。
犹豫了一番,她对丈夫袁嵘说了她想要给家里人写封信,但不相见,只把自己真实的情况告诉当初支持了她,站在她这一边的十五妹谢妙容时,袁嵘同意了。
后面才有袁嵘派出去的人给谢妙容投信的事,再后面就有了谢妙容病好了,来秦淮河边她住的地方看她的事情。
听完了姐姐说的这些话,谢妙容唏嘘不已。
她道:“好在,阿姊你终于是心想事成了,我想,即便这辈子不能跟袁姐夫光明正大,但是日子都是过自己的,你们也没有碍着谁,这样平静的小日子对你来说再合适不过。我为阿姊感到高兴呢。”
接着谢妙容又对谢绣姬说,她这一回来探望她后,过两日就要随着丈夫萧弘去徐州了,这一次去了徐州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跟二姐相见呢。
谢绣姬讶然,她也是才知道谢妙容要随着夫家搬去徐州。尽管袁嵘也曾经带回来消息说,萧家人都辞了官,也不知道下一步怎么打算。
“对了,萧三郎对你好么?”谢绣姬问谢妙容。
“他对我还不错,说起来,我跟他差一点儿也如同阿姊这样生离死别呢。”谢妙容笑着说。
女人家在一起都是爱八卦,爱说自己的男人和孩子的。谢妙容就把最近她去龙溪寻找萧弘经历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还说到认了个百越族的小郎君农十一做弟弟,这一回农十一还会跟着她去徐州。
谢绣姬显然听到这个事情极为高兴,她让谢妙容一定要对农十一好一些,她说:“你跟我还不一样,你是嫁给了萧三郎,在萧家那么一个大家族里头。现如今谢家大不如从前得势了,你又要离开建康,到了徐州那地方,那可是萧家的地盘,此一去,也没个帮衬的人,我这个当阿姊就担心你以后受欺负。虽然说萧三郎跟你经历了生死,他对你也很好,但是大家族里头,都是男主外,女主内。你也不能事事都要丈夫帮你,许多时候内宅的事情你要自己去处理。有了农十一这个养在你身边的弟弟,等他再长大一些,有些什么外面的事情也可以托付他了。看来龙溪之行,你虽然冒险了,但是很值得,不但找回来了萧三郎,还得了个阿弟……”
“二姐,农十一还小呢。”
“再过几年就大了。总之,这一趟你去徐州,跟萧家那么大的家族里的人打交道,要多长个心眼儿。”
“二姐,你放心,我会跟萧家人处好的。”
两个人足足说了两个多时辰的话,到了晌午,谢绣姬便留谢妙容在家吃饭。吃完饭,又留她吃茶。
姐妹两个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直到下晌袁嵘回家。
袁嵘并不知道谢妙容今日回来,所以进到三进院,听到房内传出谢绣姬的说笑声后还十分惊奇,问守在外边的婢女:“家里来客了?来者是谁?”
外头守着的婢女只说是个年轻的女郎,听她喊夫人阿姊。
袁嵘一听便知道一定是娘子的十五妹来了,因为前几天她写信给谢家人,特意交代是拿去交给谢妙容的,今日想必是她来探望自家娘子了。
于是他直接走进正房去,然后进入西堂,果然见到妻子跟谢十五娘坐在南窗下的榻上说说笑笑。
见到了袁嵘,谢妙容忙下榻来向他问好。袁嵘则是赶紧还礼,接着让谢妙容坐下说话,他则是在一边坐下,接过了婢女捧上来的茶慢慢喝着。
喝了茶,他问儿子呢。谢绣姬回答说,让奶娘带去午睡了,这会儿还没起来呢。因为谢妙容过几日就要去徐州了,所以她抓紧时间和妹妹多唠唠。
说起萧家去徐州,谢家去会稽,谢妙容知道现如今袁嵘犹然在禁军里面,他是帮睿王的。
于是她问袁嵘对于将来朝局的走向有什么看法。
袁嵘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其实萧家去徐州,谢家去会稽,王鸾那厮曾经在睿王跟前极力建议让睿王不要让你们两家离开会稽,他甚至建议睿王向谢家动手。后来,我对睿王说,王鸾有公报私仇之嫌,而且既然睿王有禅代的意思,就不要得罪谢家和萧家为妙。睿王采纳了我的意见……”
这个话,袁嵘也是头一次在妻子跟前说,他不是个多话的人,就算帮了谢家和萧家也不拿出来说。只不过是因为今天谢妙容提到这里了他才说了出来。
谢妙容立即向袁嵘表示了感谢,在这以前,她也认为谢家除了被敲了三十万金,到底离开了建康,还算是顺利的,这会儿听袁嵘一说,才知道是他在背后帮忙了。
谢绣姬呢,看向丈夫的眼里也充满了感激。
“所以啊,没有让九娘成为我妻子的事情被外人所知,这也是有好处的,不然我还倒不好在睿王跟前说那些劝他放过谢家和萧家的话了。”袁嵘淡淡笑道。
“姐夫,你打算在睿王禅代后继续帮他吗?”谢妙容向袁嵘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她之所以会这么问,还是想劝说袁嵘看机会也要激流勇退比较好,她只想让自己的姐夫跟姐姐过平淡富足的日子,而不是搀和到危险的改朝换代里。
☆、第220章22。0
袁嵘倒也实话实说:“不帮他能帮谁?我觉着睿王好歹比现如今坐在皇位上的那位有手段有能力些,他为人是有些凉薄,但是做君王做得好不好,跟他的品性如何不沾边。古往今来有一句话是伴君如伴虎,我想十五妹可能也要以这个话劝我。但是,我只想要把我这一身本事投一个还不算昏聩的主子,保我妻儿活得富足安稳就行。再说了,如今是乱世,我又能带着妻儿去哪里,还不如把我手上的兵掌控牢靠些,再有,袁家我也指望不上,一切只能靠自己。十五妹放心,我会见机行事,实在不行了,不是还可以来徐州投靠萧家吗?”
谢妙容听了他这一席话,却也觉得这位姐夫思路清晰,把现在的局势以及未来的路怎么走都想清楚了。既然他都想得这么清楚了,她认为自己用不着也劝人家急流勇退了。其实,要不是袁嵘在睿王手下做事,不但谢家,就是萧家说不定就会被王鸾算计了,也就不容易平安从建康脱身了。有他这么个人在睿王的班子里,也不是坏事。
“好,姐夫要是以后不愿意为睿王效力了,就来徐州吧,相信萧家一定会接纳你这个能人的。”谢妙容一口答应了袁嵘,她想等到自己回去就把袁嵘的话说给丈夫萧弘听,想必他也会跟自己想得一样吧。毕竟袁嵘这个人还是有能力的,从一介书生到桓羿手下得力的儒将,相信萧家也是需要这样的人的。
这一次,她来见姐姐,并没有让萧弘跟着一起来,可是这事情她却是跟萧弘讲了的。在来之前,她也并不知道袁嵘是其二姐的丈夫,想着其姐可能担心被除了自己的人知道她所嫁的人会觉得尴尬,故而她没有让丈夫跟自己同行。
但是,知道了其二姐终究是和袁四郎在一起了,她觉得也可以对其夫萧弘说了。因为袁四郎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他完全配得上他二姐。论起来,就算是门第,袁家和谢家也是一流士族集团里的,所以二姐和袁四郎两人的门第也相配。
接下来,三人就在一起闲谈,气氛十分好。等到小外甥睡了午觉起来,奶娘将他抱过来,谢妙容就逗他玩儿。
谢绣姬不忘了叮嘱她,可要早点儿怀上孩子,以便在萧家站稳脚跟。
谢妙容含含糊糊地答应,自己会考虑要孩子的,让她不要担心自己。
一直到傍晚,谢妙容吃了晚饭才回去。
萧弘这一日在萧府里指挥奴仆们收拾东西,准备后日就启程去徐州,毕竟妻子谢妙容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不宜再在建康耽搁。再说了,她去探望她二姐后,也没有什么未完的心事了,正好离开建康去徐州。
谢妙容回到萧家已经是点灯时分了,她心情愉悦地走进了屋子,见到萧弘一个人在屋子里的小桌旁吃饭,见到谢妙容回来,他直接问:“吃过了没?”
“吃过了。”谢妙容答,她走过去,在他身旁拉了把圈椅坐下,还没等她再说话,萧弘已经又开口了:“看你面带喜色,是不是你二姐日子过得不错,姐夫也不是个窝囊的人?”
谢妙容向萧弘竖起了大拇指,笑吟吟道:“聪明!”
萧弘摇摇头,继续吃饭,吃了好一会儿,将碗放下,重新看向谢妙容道:“好了,别端着了,快说说吧,你二姐还有二姐夫的事儿,我想听。”
谢妙容腹诽,丈夫是有变八卦男的潜质啊。不过,看到了二姐过得好,这种喜事她当然喜欢说,而且是跟自己爱的男人说。她有一种捡了宝急于向人炫耀的感觉。
她就在小饭桌旁把今日去见到二姐,还有二姐夫以及外甥,还有说的那些话都对萧弘细细说了。
萧弘听完,好半响才吐出来四个字:“原来如此……”
谢妙容觑着他问:“怎么了,有意见还是很失望?”
她怕丈夫依旧对袁嵘跟自己的二姐在一起不是那么接受。于是她又把袁嵘暗中帮着在睿王跟前替谢家和萧家说话,从而让睿王放弃采纳王鸾的建议,谢家和萧家得以顺利离开建康之事对萧弘说了,然后她又问他:“你对此又有何意见呢?”
萧弘啊一声,又是说了四个字:“原来如此。”
“这就是你的意见?不是等于啥都没说么?”
“啥都没说,那就是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既然袁四郎做了对我们萧家,还有我娘子谢家有好处的事情,那我当然要记着这个恩情。若是有一日,他真不跟睿王了,那么他尽管来徐州就是。我保证将他引荐给我祖父。”
“那你是不是还认为我二姐不该跟袁四郎在一起呢?”
“二姐都跟袁四郎生了儿子了,再说这些也没意思了。我想啊,就像是袁四郎说的那样,做皇帝的男子用不着要求他是不是个好人,只要能把皇帝当好,不是个昏君就行。至于袁四郎和你二姐是否有违人伦,这跟我们萧家接纳袁四郎也没有关系。我们只想要能干的会带兵的将军,至于他是否杀人放火也并不重要。”
谢妙容却对萧弘的话非常不满意,她直接表达了她的不满,接着说:“那你作为袁四郎的妹夫,又是个什么想法?”
“我没有想法,我想得是我们也得抓紧,你瞧你的姐姐们都有孩儿了,我们也该快点儿有才行啊!”萧弘一边笑着说一边去抱谢妙容。
谢妙容躲都躲不开他,没法子,只能任他胡为了……
——
离开建康那一日是个好日子,天气晴好。
谢妙容的姐姐们都来送她,不过依然没有谢绣姬,只是有她的三个姐姐,谢伯媛,谢丽仪,还有谢柔华。
谢伯媛的夫家卫家,谢柔华的夫家阮家,暂时都没有离开建康的打算。只有谢丽仪夫家陆家,在知道萧家离开建康去了徐州后,开始考虑辞去朝廷官职,举家迁往徐州。他们这些家族也对朝局的走向当然也是很敏。感的,有些人就有忧患意识,而有些人却有投机的欲。望。
卫家是睿王除了王家外,另一笼络的家族,因为卫家一直以来跟谢家就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卫家的门第又很高,睿王觉得可以利用卫家在禅代以后,帮着稳固他的政权,所以不遗余力笼络卫家,帮着卫家子弟谋取了许多还算不错的官职。卫家投桃报李,就也开始跟王家一起支持睿王。故而,他们卫家尽管也预测到了会改朝换代,但他们认为这种改朝换代对他们卫家有好处,能提高他们卫家的地位,所以,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离开建康了。
至于阮家,一惯喜欢投机的阮献跟着桓密投了睿王后,他的权势和富贵依旧保持着。他不遗余力的讨好睿王,在谢家被朝臣排挤时,从来都没有帮着谢家说一句话,他向睿王表示,尽管他是谢家的女婿,但绝对不会帮着岳家。不过,他也没有趁势踩上一脚,让睿王认为阮献这个人尽管是个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可到底没有完全黑心肝,为了权势一点儿底线都没有。所以,还是让阮现做着以前的官,而阮献把差事也还做得挺好。
阮献自然也看出来了睿王在打垮鄱阳王一系后,野心越来越大,后面会取得帝位。于是,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跟着睿王一起夺得天下,想必将来他会作为功臣,在原有的位子上更进一步,不定将来封侯呢。拜相他是不敢想了,他有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至于得个爵位传给子孙他倒是可以肖想一下的。
因此,阮家就成了谢家的姻亲里面唯一的一家上赶着想要借着睿王禅代,获得更大的权势还有更高的家族地位的家族。
谢妙容对于姐姐们的夫家到底选择何去何从,自然是没有任何置喙的权利,但是对于因此留在建康的两位姐姐,还是劝说她们收拢钱财,管好儿女,做一些万一变乱发生时候的准备。比如可以跑得更快的马车,以及训练有素的护卫,还有对于去哪里避乱也有比较明确的目的。
谢伯媛听了妹妹的话,倒是比较认真的考虑回去劝说丈夫,他们干脆在秋天来到之前就搬去扬州算了。
而谢柔华却没有这种打算,她的丈夫阮献作何打算,她明白得很。这些年来,阮献靠着一次一次的投机,步步高升,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自信,他觉得自己从未选择错过一次,所以这一回选择睿王,也认为是明智之举。谢柔华呢,从一开始根本不看好这个庶子,到最后也不得不佩服他,短短几年间,就获得高官厚禄,成为阮家最有出息的子弟。
她也相信了阮献的那所谓“富贵险中求”的话,他说当此乱世,太过于保守是干不成事的。唯有大胆的投机才能获得越来越大的权势,越来越高的地位。他还说,乱世就是他们这种地位低下的人难得的一个翻身的机会,所以一定要把握住。
对于十五妹谢妙容说的那什么要防止变乱发生,早做好避乱的准备的话,她不以为然。当然,如今的她也不像在未嫁时,对于意见不相同的人,立即就予以反驳了。她也知道把那些跟谢妙容意见不同的话给吞下肚子,只是淡然点点头,说:“我记住了十五妹的话了。”
谢妙容一一跟姐姐们道别后,就也登上了离开建康的大船。
萧弘考虑到这一回去徐州路途遥远,尽管坐马车会早些到徐州,可妻子谢妙容到底是个女人,坐那么久的马车难免辛苦。再说了徐州也没什么紧要的事情,坐船去,虽然慢点儿,可是一路不但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还利于妻子奴仆们休息,就选择了坐船去徐州。
这还是谢妙容头一次离开建康往北边走,一路上,她可以明显地看到从南向北,沿途风景的变化。
此时是仲夏,她丈夫以及贴身奴婢们坐一条船,其他的护卫和奴仆们坐另外一条船,剩下的三艘船则是装着两人的家当和行李。天气尽管热,但是坐船,常常吹来河风,倒也散去了一些暑热。
谢妙容和萧弘在船上,同睡同起。两人常常做的事情就是下棋,对诗,又或者欣赏沿途风景,萧弘还跟她讲一些沿途的有名的景致,以及跟这些景致相关的典故以及传说,完全当好了一个好导游。从建康到徐州的近一个月的时间,谢妙容觉得这可能是她婚后跟丈夫过得最惬意的日子,既不用黎明即起去公婆跟前请安,也不用应对府中的妯娌,更没有什么请客赴宴等事,简直是无比轻松。另外丈夫也不用去当值,整日陪伴在她左右。还有沿途的风景也美丽,这一切都让她心情愉悦,非常放松,连离开建康,离开娘家人所带来的淡淡的哀愁也冲淡得几乎没有了。
随着沿岸的绿色植被越来越少,地表露出的黄土越来越多,还有空气也越来越干燥,谢妙容坐着的大船终于离徐州越来越近。
到了徐州码头上的时候,是一日之中日头最毒的时候。
谢妙容由阿虫和阿豆扶着从船上下来,萧弘一早派出去萧家报信的奴仆已经在码头上等着了。随着他们来的是萧家派来接他们的马车。
马车的车辕和车厢上有萧家的族徽,看得出来,路人经过萧家的马车跟前时,都会显得比较恭敬。萧家的即便是赶车的奴仆也是趾高气扬,不把周围的那些卸货的商贾或者路人看在眼里。
谢妙容第一个感觉就是,徐州的确是萧家的地盘,萧家在徐州具有很高的威望,一个赶车的都是拽得不行的样子,可见萧家在徐州的影响力有多大,说萧家是土皇帝也不为过。
萧弘领着谢妙容坐上了第一辆马车,其余的奴婢则是坐上了后面的几辆马车,至于船上的谢妙容和萧弘的行李和家当,另外由萧家的奴仆赶着车来负责给运回萧府去。
坐在马车上,谢妙容不时掀起车帘子往外看。她看到徐州城的城墙高大,丝毫不亚于建康城的城墙。可能也是因为徐州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城墙修得格外高大厚实。另外谢妙容还觉得徐州城的街道比较平直,不似建康城那么弯曲,还有就是此地的百姓衣着打扮大多朴素,不如建康城的庶民们那么好打扮,衣着华丽。再有就是这里的天空太蓝太开阔,她看不到几乎一丝云彩,每当在太阳下站着的时候,要是不打伞的话,一会儿功夫就会感到脸上和手上裸|露的肌肤变得火辣辣的。呼在鼻孔里的空气也传导了这种热,不一会儿就让人觉得口干舌燥……
不过,就像她刚才从船上下来,看到萧家的马车后推测萧家在徐州威望很高一样,她看到萧家的护卫们驱马向前时,街道上的行人和牛车遇到后全部都赶忙避让。似乎,在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