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食之家-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妙容因为决定了次日跟着自己的母亲一起去探望怀孕的长姐,便写了两封信,让人送去王府和袁府,告诉王一郎和袁八郎,她偶感风寒,不太舒服,就不去参加次日的那春游的活动了。
想当然,她这两封回信,让一直憧憬着在次日元月晦日跟谢妙容一起共同泛舟的清溪的王十一郎和袁八郎失望不已。王十一郎还好,他失望了一会儿,就被他七哥王兆拉去下棋了,王兆告诉他,既然谢十五娘病了,那就跟他一道,他也约了别的家族的女郎呢。总之,明日莫负春光,好好游玩一番才是。
而袁八郎收到谢妙容的信后,却是打定主意今年的元月晦日的社交活动他就不参加了。想起去年元月晦日,他跟其三哥一起从蜀州回来,两个人在清溪分别遇到了谢十五娘和谢九娘。那一日,他们两兄弟是多么高兴。可是仅仅一年之后,他三哥已经不知所踪,而他唯一想约出来一起游春的女郎又病了,这让他完全失去了去参加清溪游春活动的兴致。
他娘郗氏第二日见他没有出门儿,就去问他怎么回事,不是一早说好约了谢十五娘去清溪泛舟游玩么?
袁鑫告诉她:“十五娘昨儿写信来说她病了,今年的元月晦日就不去清溪泛舟游春了。”
郗氏沉吟:“……要不你具礼去谢府探望她吧,她不是病了么,你去瞧瞧她,陪她说说话,说不定她还能记你的好呢。”
“好,我这就去让人包些好药材去瞧她!”袁鑫又高兴起来。
郗氏拍一拍儿子的肩膀,笑道:“去吧。”
袁鑫转身高高兴兴地离去,郗氏望着儿子的背影,渐渐敛了笑。
自从上次袁府赏菊宴,她跟刘氏说过话后,回去后她并没有去跟儿子说,让他要讨得谢妙容的喜欢的话。因为她想到自己的儿子是个纯良的人,也许他朦朦胧胧对谢家十五娘有好感,但是却实在不宜去跟他挑明。一则袁鑫本来也不大,二则她怕自己挑明了,袁鑫倒会不好意思起来,反而不能随性地去找谢妙容了。
况且谢妙容还小,要是自己的儿子贸然表现出他对她的喜欢,说不定还要把谢妙容给吓到,那样一来,反而不美了。
还是让儿子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跟谢十五娘处着比较好,等过两年,两个人的年纪都大些,再说比较好些。
——
谢府门口,二房老四谢岩和朱氏的两个儿子,十一郎谢营还有十二郎谢嘉,以及三房的两位女郎,十三娘谢丽仪,十四娘谢柔华,分别登上刻有谢府徽记的牛车。
今日是元月晦日,他们四人一起结伴去清溪泛舟游春。府中派了不少奴婢还有护卫跟随。
他们这一行人的牛车离开后,刘氏带着谢妙容也出来了,两母女上了另外的两辆牛车,同样跟车的奴婢和护卫都比以前多了一倍。
到了牛车上坐稳后,刘氏就命人将车往卫府赶。
刘氏和谢妙容坐着的牛车才离开一会儿,袁鑫坐着的牛车就到了谢府门口,他从车上下来,请门上的奴仆们进去传话,说他要见谢十五娘,他是来探病的。
谁想门上的奴仆告诉他:“今日元月晦日,咱们家里的少年郎君和女郎们都往清溪泛舟去了,适才他们的马车已经离开了。”
袁鑫皱眉问:“谢十五娘也去了?”
那奴仆笃定的点头:“是啊,我家十五娘也上了牛车,才离开一会儿。”
袁鑫闻言,双眉紧锁,他转身看向通向清溪的路,好半天,他重又上了牛车,令车夫将车赶往清溪。他倒是想看看,谢十五娘以偶感风寒为由拒绝了自己的邀约,她到底又会赴谁的约,跟谁一起泛舟清溪?
一路上他都在想,那个人会是谁。他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王十一郎。
王十一郎这个人他听谢妙容说过,也见到过,知道他是谢妙容很小的时候就认识的朋友,两人平日多有来往。
难道谢十五娘是为了赴他的约,所以拒绝了自己?
想到这个可能,袁鑫心里异常难过。但是,他又是个固执的人,没有亲眼见到谢妙容跟王梓一起泛舟清溪游春,他就不死心。
小半个时辰后,他来到了熟悉的清溪河畔。从牛车上下来,他由奴仆陪着沿岸寻找谢妙容的身影。
没多久,他就发现了谢家的郎君和女郎,不过,这些人里面却没有谢妙容。
他一下子疑惑了,想,怎么没见到谢十五娘呢,谢府门口的奴仆不是说谢妙容也坐着牛车出门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在想个中缘由时,他又看到了一些他认识的人。
陆梧为首的几个郎君向着谢妙容的两位姐姐走过去,似乎是在邀约她们一起踏春,而谢十三娘和谢十四娘也面带笑容,欣然同意了。
等着这一群人离开,他又看到王十一郎,只不过王十一郎却并没有跟谢妙容在一起,而是跟其兄王七郎还有几位他不认识的郎君和女郎一起走来。
这让他意外,同时也让他心情好了一些,看来谢十五娘也没有和王十一郎在起,那她如果真出门儿了,又是跟谁一起呢。
正在疑惑时,有人在他身后拍了一下他肩膀,笑着喊他:“袁八郎。”
袁鑫回头,见到了萧伦以及其他几位他并不认识的郎君。
萧伦问他:“你一人来清溪?没有跟你们袁家的郎君和女郎一起么?”
袁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只好转而问起怎么不见萧伦的三弟萧弘。
萧伦道:“他近几日偶感风寒,在家里养病,没有出来。”
“……”袁鑫莫名去想,该不会是谢十五娘跟萧弘一起去踏春游玩了吧,不然,为什么两个人用的借口完全一样。而且他还想到,会不会是谢妙容也出府了,但却不是随着谢家的郎君和女郎们来清溪,而是去了另外的地方,比如秦淮河畔?
“袁八郎,你要是一人的话,不如也跟我们一起。今日庐陵公主邀请我们一起去坐她的画舫泛舟清溪游春呢!”萧伦向袁鑫发出了邀请。
“庐陵公主?是不是那位最善于操琴,被世人认为她的琴曲堪比仙音的……”
“是啊,正是她,上月我随着我阿母去参加南康长公主的公主府饮宴,结识了庐陵公主,前日,她让人送了帖子来邀我元月晦日,在清溪一起泛舟游湖。”袁伦笑着回答他。
袁鑫莞尔,问:“萧兄,人家公主请的是你,你带上我们这些人合适吗?”
萧伦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样好的天气,当然是要跟众友一起才惬意。怎么样,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吧,听听公主的绝妙琴音?”
对于这位庐陵公主,袁鑫也挺感兴趣,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世人都说庐陵公主弹的琴曲堪比仙音,另外,据说她还是个美人。
袁鑫也是正常的少年郎,不可能不对血统高贵的一位美丽的又善于弹琴的公主不感兴趣。
所以,想了想,他也就答应了萧伦的邀请,跟他一起往清溪河边的一艘装饰豪华的画舫走去。
——
谢妙容随着其母刘氏一起下了牛车,从卫府正门儿进去,早有候在门口的奴仆迎着她们母女,将她们带往三房卫序和谢伯媛所在的院子。
到了三房院,守在门上的婢妇进去通报,卫序亲自出来迎接她们。
一见到卫序,谢妙容就向他道喜,恭贺他道年底就要升级当爹了。
卫序喜不自胜,连连说多谢。
恭敬地请刘氏这位丈母娘还有谢妙容这位小姨妹进屋去坐着说话,才进了屋,谢伯媛也从内室里走出来了。
“七娘!”
“阿姊!”
刘氏见到女儿就忍不住笑着招呼她,谢妙容则是跑过去抱住她手臂亲热地喊她。
谢伯媛看起来长胖了些,但是气色却是非常好。
“阿母,十五妹,你们怎么今日来了?特别是十五妹,今日可是元月晦日,你不出去游春,却来我这里?”
“我还觉着来见阿姊比去游春好呢。”
“我这里有什么好的,你常常都可以来的,不象是元月晦日,一年一次,都是些少年郎君和女郎们在一起游玩,多好玩呀。十五妹正该玩的时候,来我这里,不是可惜了么?”
谢妙容撅起嘴巴,道:“难不成阿姊不喜欢我来瞧你么?”
“谁说的?我最喜欢十五妹还有阿母来瞧我了,每次都攒着话想和你们说呢。”
谢伯媛一边说话,一边上前一手挽着刘氏,一手挽着谢妙容去堂上坐下。
如今,她这里的家具一色全是高足家具,因为卫序说她怀孕了,起坐都用高足家具她不会那么辛苦。
谢伯媛还嗔怪他,说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才两个月,都没有显怀,哪里会辛苦。
卫序傻笑:“我就喜欢把屋子都收拾成你喜欢的样子,你喜欢了,必定心情好,于是咱们的孩儿也就心情好了。你们两个都好了,我也就好了。”
☆、第112章 11。2
卫序和谢伯媛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于永安五年七月底降生。
谢伯媛生这个女儿难产,过程有点儿惊魂,不过,好在生下来了。许是她跟卫序婚后非常恩爱,所以心情愉快,又能吃又能睡,所以怀的孩子大,到临产的时候就很难生。接生婆费了好大劲儿,耽搁的时间又久,把在外面等着谢伯媛生孩子的人卫序还有卫家其他人给吓坏了。折腾了三四个时辰才终于生了下来。
帮着接生的婢妇去把孩子洗了包好,抱出去给等在外面屋子里的卫序等人看,说是个白白胖胖的女郎,卫序抱过去,激动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卫家的老夫人温氏也在,她看到自己的孙子有了血脉,尽管是个女儿,但也高兴,对卫序道:“你瞧一瞧,这女郎生得多好,白白胖胖的,就只是折腾了她阿母。”
卫序的娘卢氏走过去,尽管不是太高兴儿媳妇生下个女郎,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她的独子的头一个孩子,她升级做祖母了,脸上也有喜色。
她走过去,要抱自己的孙女儿,卫序犹豫了一下才给她抱了。
卢氏把孩子抱怀里,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欢,因为这孩子长得像她的儿子,肉团儿一样,让她想起当初她生下自己儿子的时候……
只不过如今怀里的是个女郎,要是是个郎君的话,那就十全十美了。
温氏也执意要抱抱这个女孩儿,卢氏赶忙递到婆婆手上,温氏一接过去就哟一声,笑眯眯道:“九娘真沉。”
卫序是卫家三房的儿子,前面两房还有四个儿子,他们也都娶妻生子了,卫序和谢伯媛的这个孩子排在底下那一辈的第九,故而温氏这么叫她。
“我倒觉着九娘不沉,觉着她小小的,挺轻。阿婆,还是让我来抱吧。”卫序一听祖母说自己的女儿重,就忙伸手过去接。
温氏道:“许是我老了,哪能跟你们年轻的郎君比。不过,我也抱过府里不少的孩儿,从儿子辈到孙子辈,九娘真是个长得好的。”
一边说一边把九娘放到了卫序手里。
刚生下不久的孩子两眼紧紧闭着,似乎在睡觉,可是小嘴儿却又间或动两下。
卫序把孩子抱在怀里,唇角噙笑,幸福满满。
——
谢妙容自从进了八月以后就忙得很,忙着去探望生孩子的长姐,以及参加刘蝉儿的及笄礼,还有去看望婚姻不顺的二姐。
于此同时,追缉那贼人吴右的官军传来了好消息,吴右被找到了,只不过却是死人。他在建康郊外的一座破庙被人发现,他似乎是死于疾病。如此一来,追查此事的关于朝廷官员呈递上去的折子就说这吴右是因为躲避朝廷的追缉,所以最后病饿而死。
尽管谢家人对于吴右的死因有怀疑,不过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别的证据证明他死于其他的原因。另外谢庄派去竹里镇调查吴右的人回来汇报,说这个吴右平时不务正业,来往的人很杂,有建康城的一些士族之家的郎君,也有江湖上的一些贼人。谢庄就问,这个吴右跟琅琊王氏家的郎君们有没有来往?
去探信的人回禀说:“有,吴右跟王家的几位郎君都有来往,其中包括王鸾。”
“果然……”谢庄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下去。
他早就想到自己小女儿谢妙容上一次去买王家四郎的庄园恐怕是被人算计了,因为只有要卖庄园的王四郎才会知道小女儿跟他约定的交易的时间。所以他是最让人怀疑的,只不过,联想到他兄长王鸾跟自己的长女之间的宿怨,谢庄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件事跟王鸾有关系。
但是现在吴右死了,相当于线索断了,没有人可以证明王鸾参与了此事。
不过,王鸾这个人从此以后应该特别提防,否则,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要暗中害人。
谢庄接着就专门派了人去每天去王府守着,打听王鸾的一举一动。
谢家人知道吴右死了,俱都松了一口气,谢妙容就又想起了要买庄园这回事,但是她爹谢庄却不许她再去弄这件事,并说要是谢妙容实在闲不住,就在谢府的后花园开一片地出来,种她的那些葡萄瓜果。
谢妙容想一想,觉得这样也不错,既不用出府,也可以满足她种植的乐趣。再加上谢府的后花园大,也有水源,要是弄一块地种她要种的那些东西也可行。
她就把这要求去对祖母姜氏说了,姜氏也支持她。正好无事,姜氏就陪着谢妙容一起去谢府后花园,划定谢妙容要栽种瓜果葡萄的地。
最后,谢妙容划了临水的两亩多地,姜氏又让阿杞划拨了后园种花的四个婢女去帮着谢妙容伺弄土地。
先就要把她那两亩多地上的花给拔了。
谢妙容也没白扔那些花,而是让阿蔗和阿虫一起帮着把那些花朵都摘下来,制香。
她每日去家学里上了学回来,下午就会去谢府后花园属于她的两亩地里忙绿。因为要冬天了,她就让人砍了竹子来搭了个大棚,棚外蒙着厚厚的帷幕,弄了个简易的蔬菜大棚。她找了种子来种一些冬天难以生长的蔬菜,又开始在里面培育明春要用的那些瓜果的幼苗。
这一忙就忙了一冬兼一春,直到第二年她满十岁才看到了劳动成果。绿油油的各种蔬菜,以及她要种的瓜果小苗和葡萄小苗。
满十岁的时候,她长姐和姐夫带着他们两人的小女郎卫怡媛来了,小怡媛长得粉妆玉琢,十分可爱。她二姐谢绣姬也来了,还有谢妙容的一些朋友,王七郎和王十一郎,袁八郎,以及已经跟庐陵公主定亲的萧二郎,大忙人萧三郎。
因为萧弘来到谢家庆贺谢妙容的生辰,卫琴莲也来了,她是跟她五姐卫康子一起来的。卫康子和谢伯媛关系好,谢伯媛带着女儿和丈夫回谢府为妹妹谢妙容庆贺十岁生辰,她当然会捧场。而卫琴莲一直和谢妙容维持这不咸不淡的朋友关系,她听说萧家的两位郎君都要去,便也随着其姐一起到了谢府,名义上是祝贺好友谢妙容的十岁生辰,实际上还是想跟萧弘说话。
萧弘自打在袁府的赏菊宴上跟卫琴莲说过话之后,就越来越少跟她见面,卫家的家学里面也少去了。卫琴莲打听到原来萧弘在建康城开起了很大的一间粮食店,另外也跟其兄一起在皇家的宿卫军里面挂职,这又要做买卖,又要修文习武,当然成了个大忙人,难得有时间见她,跟她聊天了。
这一次谢妙容过十岁生日,卫琴莲得知萧弘回出现,便赶忙跟着其五姐一起来了。
谢妙容的表姐刘蝉儿也来了,她已经跟太原王氏的王冰定亲,下半年八月就要嫁过去了,她对谢妙容说,明年谢妙容再过生,她就没那么方便出来了。
谢府里面姜氏很重视小孙女儿的这个十岁整寿,特意大开宴席,请了跟谢家联姻的姻亲,谢妙容收的生日礼物太多,以至于原先的她当做仓库的厢房的三间房屋都装不下了,只好又另外找了一间空房屋当仓库。
刘氏负责这一日安排来给谢妙容庆贺生辰的客人们,谢妙容和她同龄的那些朋友们单独坐的小厅,其余的客人坐大厅。其中男客和女客又用屏风分开。
吃完饭,谢妙容招待她的那些朋友们去后花园游玩,众人都听说了谢妙容新弄的菜园,里面的蔬菜都是反季节生长的蔬菜,所以也当个稀奇去看。
谢妙容走在前头跟刘蝉儿等人介绍她的蔬菜园里都有些什么品种,并说,明年她就能用自己栽种的葡萄酿制十几二十斤葡萄酒招待他们了。
卫琴莲落在后面,却是缠着萧弘说话。
萧弘其实对卫琴莲并不讨厌,只是不喜欢她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傲娇,以及对自己不想说的话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到建康两年了,他也长大了两岁,进入了真正的青春期,对于少年男女之间的一些事情也懂了。从卫琴莲倾慕看着他的眼里,他也能感受到她的情意。
只不过,他现在心里还没有考虑男女之情,也没有多喜欢的人。
他更喜欢做他的粮食生意,更喜欢跟宿卫军里面的同伴比试武艺,更喜欢横枪跃马的生活。他打算再过几年,等到他在宿卫军里的职位再高些,要是他还没有喜欢上任何一位建康的跟他年纪相仿的女郎,他也就不妨接受卫琴莲的情意。
他一边看着谢妙容笑嘻嘻地介绍那些新种出来的反季节的蔬菜,一边听着卫琴莲在他身边絮叨,很明显,他没有用心去听她说话,卫琴莲说什么,他就嗯嗯两声,算是回答了。
卫琴莲当然也看出来了萧弘的心不在焉,她的心里真得是很不得劲儿。特别是她又看到他看着谢妙容捣鼓出来的那些新奇的反季蔬菜时,心里不由得想,为什么每一次他都会去看谢妙容搞出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果没有谢妙容弄出来的那些奇怪的东西,是不是他也会专心地听自己说话?
那些反季蔬菜,卫琴莲简直想上前去把它们给扯光!
“挤什么挤,眼瞎了吗?”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卫琴莲的怨念,她往前看去,见是王家的十一郎正在有些口气不悦地跟萧弘说话。原来,萧弘刚才光顾着看谢妙容大棚里那些反季蔬菜时,不小心踩到了旁边的王十一郎的脚,王十一郎就口出不善之言了。
一直以来,王梓就和萧弘不对付,只不过萧家搬到了建康以后,圣上又对萧家以示恩宠,最近甚至赐婚萧伦,让萧伦尚庐陵公主,王家尽管作为景朝立国以来的顶级门阀,可如今也得对萧家高看两分。
说起来皇族尽管要倚仗王谢等一流士族帮着巩固皇权,可是皇族也是各一流士族之家鼎力维护的统治首领。皇族的地位其实跟王谢等一流士族比并不低。
王谢等一流士族的政治主张要通过皇帝来实现,皇帝也会平衡各士族之家的权利和利益。
、
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凡是被皇族招为驸马的人无一不被派到朝廷重要职位上,成为掌握实权的官员。
远的不说,比如新安长公主的驸马刘越,做的丹阳尹,掌握着京城建康的卫戍部队,这是非常重要的职位,必需要可信的人才能担任。
还有南康长公主的驸马大将军桓翌,他尚了南康长公主后,就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荆州刺史这个位置可以说是景朝所有的刺史里面最重要的。荆州地理位置非常关键,荆州的兵也是景朝各个地方战斗力最强的。桓翌要不是尚了南康长公主,皇帝是绝对不会放心把那么重要位置的一个官给桓翌做的,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桓翌在荆州做大,桓家在短短十数年间一跃成为景朝的一流士族。
庐陵公主是当今皇帝曹盛的爱女,他让萧伦尚庐陵公主,说明萧伦以后会得到皇族的信任,他要是自己争气的话,一定前程似锦,萧家也会迅速地崛起。
再说了,现在朝廷对蜀州用兵,战事还没有结束,皇帝尽管要防着萧家,但同时也要笼络萧家,毕竟萧裕可是徐州刺史,手握重兵。
要是以前,王梓可以毫无忌惮地耻笑萧家的门第不高,可现在,他也要考虑一下。最近一年来,他在一些建康一流士族聚会的场合见到萧弘,基本上都是无视之。毕竟这些年来因为谢妙容,王梓是跟萧弘杠上了。
本以为谢妙容对萧弘也会冷淡,可是没想到,后来萧弘竟然救了谢妙容一次,谢妙容后面似乎跟萧弘之间没了恩怨。特别是萧家搬到建康之后,谢妙容跟萧弘两兄弟多有往来,这让王梓越发看不惯萧弘。
今日是谢妙容的十岁生日,他和其兄受邀来谢府参加谢妙容的生日聚会,饭后又跟在谢妙容身后去谢府后花园看她的那新鲜的反季蔬菜和瓜果苗。正看得津津有味呢,没想到却被人踩了一脚,一抬头,居然是一直跟他不对付的萧弘。
年轻人,有脾气,一个没忍住,他就来了那么一句。
萧弘闻言微愠,还没等他回王十一郎的话呢,旁边的卫琴莲帮他说话了:“王十一郎,你嘴怎么这么臭,说人眼瞎……”
王十一郎看向卫琴莲,勾唇一笑,道:“怎么了?我说萧弘,你帮什么腔,莫非你们两个有首尾?”
“王十一郎,你胡说什么?这种事情能够随便胡说么?你还想不想要卫八娘嫁人了?”萧弘怒道。他刚才还没有被王梓说他什么眼瞎的话激怒,毕竟他认为自己的确是踩到了王梓的脚,他不高兴也有理由,尽管说话有点儿过分。但是后面他听到王梓说他跟卫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