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鼎食之家-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我还有什么操心的,不就是你么?你的年纪已经到了要娶亲的时候了,我跟你阿父要等你也成了家,才可以不用操心了。到时候,为你娶一个能干聪慧的女郎,把你照顾得好好的,我就再不用为你操心白头发了。对了,八郎,我问你,你可有钟意的女郎啊,有的话,可得跟我说一说,我好去人家女郎家里为你提亲。”郗氏白一眼儿子,然后拉儿子在自己身边的榻上坐下问他。
这话把袁鑫给问住了,他恍惚觉得他似乎没有钟情的女郎,但似乎也有一个属于他跟她在一起很快活的人。对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滋味儿的但是他认为相处起来最轻松最快活的人就是谢妙容。若是在他面前站着两个人,一个人是所谓的美人媳妇,另一个是好朋友谢十五娘,他竟然想要选谢十五娘,而不想选那个美丽的媳妇儿。
他挠挠头,不知道该怎么说。
郗氏看到犹犹豫豫的样子,就觑着他问:“是不是有一个,但你只是牵挂她,并不是钟意她?”
袁鑫懵懂地点点头:“是有这么一个人,我只是喜欢跟她一起说话一起玩,可是却没有想要娶她做娘子的意思。”
“这个人是不是谢十五娘?”郗氏继续问。
袁鑫又傻傻地点点头。
郗氏给袁鑫一指头:“那我问你,若是你看见别的郎君跟她一起说话一起玩耍,你心里就不是那么痛快?”
“是……是有一点儿。但我不想她只跟我一起玩,那样她不快活,我也不舒服。”
“你看看,这臭小子说什么话。一味地体贴人家,也为人家女郎吃醋,还说不是钟意人家。”郗氏转脸看向丈夫袁论无奈道。
再转回脸,她对袁鑫挥一挥手:“行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你回自己屋子里去吧。”
袁鑫吐吐舌头答应了,往外面走,他想起刚才他母亲说的话,慢慢走不动路了,似乎他心中一层蒙昧的薄纱被掀开了,他看到自己真实的心意。
原来自己一直以来对谢十五娘的情意是男女之情么?
他的心一下子咚咚乱跳起来。
等他走出去了,郗氏才对丈夫说:“明儿我就去谢府,去为咱家八郎抢谢十五娘去!”
要抢谢十五娘为自己家媳妇儿的可不止袁家和萧家,还有包括王家在内的好几个顶级门阀之家,甚至还有鄱阳王曹瑗。论起来鄱阳王曹瑗还得喊谢妙容一声表姑,但是这个时代高门士族之间,以及皇族和高门士族之间通婚并没有严格的讲求辈分,隔了辈分通婚的人大有人在。故而鄱阳王因为仰慕谢妙容的才华,向他母后提出要求娶谢十五娘时,她母后并没有觉得不行或者奇怪。
只不过,她也知道她那个表妹比其次子要小三岁,还需要等三年才及笄。要是真能定下谢妙容为次子将来要娶的妻子,那么最少要等三年,等到其子十八岁时才能成亲。十八岁才成亲,这对皇子来说太晚了。
皇子和士族郎君还不一样,皇子的子嗣繁盛与否可是牵涉到江山的稳固和传承,所以,凡是皇族男子们基本都比士族男子更早成亲。像她的长子,当今皇帝曹安,满了十五岁,就定下了亲事,接着十六岁就大婚了。
鄱阳王曹瑗今年十五岁,就该在今年定下亲事,然后明年成亲。这要是定下谢妙容就需要等到十八岁,对于皇族来说,这是等不起的。所以,皇太后殷舜华并不多愿意。但奈何她这个次子苦苦哀求,还说出了非谢妙容不娶的话。
殷舜华想一想还是同意了,只不过她也是让人去凑个热闹,暗中告诉刘氏和姜氏,不要挑选曹瑗,用个别的理由把他给剔除了,让他死心,她好接着给他挑选合适的世家大族的女郎,快些成亲,让他别再胡思乱想了。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姜氏短短两三天之内就接待了好几拨上门来说亲的人,这几拨人还不能不见,他们跟谢家要是不是姻亲,要不就是关系好的人家。
皇太后殷舜华派来的人就不说了,姜氏听了她所请,就答应来人,让她回去禀告皇太后,说请她放心,按照她的要求来做就行。至于其他的几个人,萧弘,袁鑫,王梓,还有几个适龄的郎君,她就说要看一看再定,意思就是要考察考察,万一后面还有好的呢。
谢妙容倒是不知道她的婚嫁行情如此好,竟然有不少人愿意等她三年,等到她及笄了娶她。明明人家还都还没长成人,还没开始减肥计划,就这么胖胖的,都有人愿意要,看来这个时代也不完全是看脸的时代啊。也许看脸只是比较合适那些青年男女,或者朝廷里面选官的官员们,长得好的人看着赏心悦目些,在外人跟前能满足虚荣心。如果两个人同样出身,才华也没办法看出来,好像也只有看脸了。
但是有经验的妇人们选自己的媳妇或者女婿时,就不完全看脸了。比起看脸,他们更看重门第智力能力,这些在婚后比较有实用价值。
萧弘的母亲孔氏和袁鑫的母亲郗氏,前后脚去谢府嘉玉堂见姜氏,姜氏分别见了她们两个。
两人平素也认识,可都没有问对方来谢府做什么,但是暗中她们都猜测肯定是来为了自己的儿子求娶谢妙容的。如此一来,两个人都还有了挺紧张急迫的感觉。面对姜氏时,就格外有礼,格外笑逐颜开。
姜氏这几日也见了十几个上门来求娶谢妙容的士族之家的人了,对于这些人她都一视同仁,让他们把孩子的名字出生年月日都写下来,她要看一看再说。
来的人也明白现在来谢家的求娶谢十五娘的人多,人家谢家也要好好挑挑再决定,就也积极地配合。本来按照常理也该是男方要女方的生辰八字去合婚的,可现在姜氏要求娶谢妙容的人留下男方的生辰八字,那意思很明显,她要先让人合一合,若是合适,再进行下一轮挑选。
轮到孔氏和郗氏的时候,两个人也配合着各自把自己儿子的生辰写下来给了姜氏,姜氏收下来,笑眯眯地说:“十五娘是我从小带大的,她的亲事由我做主。我必得给她挑个好的才行,所以……”
她是请孔氏和郗氏谅解她因为疼爱孙女儿谢妙容,故而不按照常理出牌。
两人当然说:“不妨事,这样挺好。”
她们都表示支持姜氏的做法,也能等。只不过,孔氏还是表示了下希望早点儿挑出来,好下定的意思。
郗氏呢,同样是这个意思。
姜氏明白这个萧弘和袁鑫年纪相仿,再等三年都十八|九岁了,要是没挑上他们,拖到那个时候再告诉人家,那人家的年纪就大了点儿。
“这样吧,到来年前我就会给十五娘挑出来合适的,她也喜欢的,明年下半年就下定。”最终姜氏给了孔氏等人这样的答复。
孔氏等人倒也还满意这个答复,又陪着姜氏说笑一会儿就回去了。
姜氏后面拿着那一摞求娶谢妙容的家族留下的写有各家郎君的生辰八字的帖子给刘氏看的时候,刘是惊讶得嘴。巴都合不上。她不可置信地问姜氏:“竟然有这么多?我真没想到十五娘有朝一日会有这么多人求亲?”
一直以来,十五娘都是容色平常,小的时候还爱闯祸,脾气大。后来送到嘉玉堂后才慢慢好点儿了。刘氏对这个女儿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她可以找到多好的郎君。毕竟会开店挣钱在士族之家的家长们眼里也还是副业,一个士族之家称职的媳妇应该是娴雅美丽,知礼,有文化,会生养,会主持中馈,至于挣钱多少,在他们看来这应该是郎君该干的事情。
谢妙容捣鼓的那些木器店,什么种葡萄在她爹谢庄眼里就是不务正业,这代表了主流的思想。
故而刘氏绝不认为她的小女儿会做买卖,会挣钱就会得到一门好亲事。
这会儿见到姜氏手里的一摞求娶的帖子自然是吃惊不小。
“你看看,这里面你能看上谁,都跟我说一说。”姜氏道。
刘氏就依言把那一摞的帖子一张张挨着看过去,最终拣选了三四张出来。
姜氏一看,便也笑起来道:“你看上的也跟我差不多。”
刘氏就说:“可是十五娘跟我说起过,她定要十七八岁才肯成亲。咱们给她选的也不知道她喜欢不喜欢。就算喜欢的人家也等不了她那么久啊。”
“那咱们改日旁敲侧击问一问她,要是她心里喜欢的跟咱们给她挑的一样,我们就给她定下来。只要定下来,晚几年也不是个事儿。还有她这会儿小,能知道什么。咱们不帮她定下来,难不成由着她十七八岁再说?”
“阿姑,所说甚是,那就这么着吧。”刘氏最终同意了姜氏的提议。
——
谢妙容在嘉玉堂窝着一个多月,总算跑到谢府来求诗的人少了。可能也是和卫琴莲辛苦传播谢妙容做的诗是从梦中所得,并不是她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做出来的有关。有些人听了这样的传言之后,也就相信了,认为凭她这么个十二岁的小女郎肯定是做不出来那样的佳句名篇的。
而有些人却不相信卫琴莲传出来的那些话。
这里面就有袁鑫,王梓,还有萧弘。
这三个人从小跟谢妙容认识,在他们眼里和认知里,认为谢妙容绝对有这个能力可以做出这样的诗句,外头那些人分明是嫉妒人家的才华才这么说。
既然他们都认定了谢妙容还是优秀的谢妙容,那么他们三人的阿母就继续让他们的八字搁在姜氏那里候选。当然,他们三个本人并不知道他们的阿母替他们向谢十五娘求亲了。这也是他们三人的阿母害怕让他们知道了,再跟谢妙容见面,他们会不自然和尴尬。还有一层考虑是要是让他们知道了,到时候选不上岂不是会觉得丢脸吗?
谢妙容当然也是不知道她祖母都在给她挑选郎君了,反正窝在谢府一个多月,谢府门前没什么要她写诗的人的,她可以不被围观自由进出的时候,她兴兴头带了婢女往外面跑,不曾想一出去就在门口遇到了一拨人。
这拨人刚从几辆牛车上下来。
当先的一人她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她在豫州做刺史的六叔谢岩。
以往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六叔被身边的两个奴仆搀扶着,他的脸色呈现青白色,满面病容,人也瘦了一大圈儿。谢妙容之前也知道这位六叔领着豫州兵吗跟秦**队交战吃了败仗,然后退守坚城等候援军。那是三四个月前的事情,这之后谢妙容就没有听到过大人说起六叔的事情,也不知道后面他怎么样了。
不过,她也想到了几个月前谢柔华回来说起她丈夫阮献去荆州宣当今皇帝的旨意,命桓翌的大军顶替豫州兵马去抵抗秦国兵马的袭扰。阮献走了也有两个多月了,同样是没有消息回来。
这会儿见到染病的六叔回来,她想:该不会是桓翌的荆州兵马已经跟秦国的兵马打上了,然后六叔才可以回到建康来?
来不及想更多,谢妙容已经迎上去,朝着谢岩行了礼,然后亲热地喊了声:“六叔。”
“十五娘……”谢岩艰难地笑一笑,抬手本来想摸一摸谢妙容的头,可是再一看,谢妙容一年多不见已经又长高了许多,是个亭亭玉立的女郎了,于是他的手一顿,又收了回去。
“六叔,早先听阿婆说你病了,这会儿你病好些了么?”谢妙容关心地问。
“好多了……咳咳咳……”谢岩虚弱地说话,话没说完,已经咳嗽起来。
“六郎,来喝些药,止止咳再说。”忽地,一个清秀美貌的妇人从他身后的那架马车上下来后,听见他咳嗽,手里拿着一个葫芦就过来了。
谢岩听话地回转身,从她手里接过那个装了药汁儿的葫芦仰脖子喝了几口。
果然,喝下药汁儿后,他止住了咳嗽。
又接过那妇人递过来的一方帕子擦了擦嘴,谢岩这才转脸看向谢妙容向她介绍那给他递药递帕子的妇人:“十五娘,这是十八娘的阿姨,蔡氏。”
谢妙容是觉得这年轻秀美的妇人有些眼熟,一时没想起来,这会儿经他六叔一介绍,也就立即想起这个人来了。当年,她和二姐谢绣姬一起偷跑出来,在谢府门口可是看到过蔡氏的,怪不得她刚才看见她的时候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第144章 14。4
一晃已经过去了四年多,蔡氏看起来比当年精气神倒要好些。
就在谢妙容向她笑一笑算是打过招呼后,从蔡氏身后站着的一去看起来的像是乳母的妇人手里蹦下来一个两三岁的面相清秀,跟蔡氏容貌相似的小郎君,他迈着小短腿,欢快地跑到蔡氏跟前抱着她的腿,仰面笑着喊她:“阿母!”
蔡氏软软应了声“欸”,抬手摸摸他的头,将他抱了起来,紧紧搂在怀里,顺便在他光滑的小脸蛋上使劲儿亲了两下。那小郎君发出咯咯的清脆的笑声。
谢妙容见此情景,心下也觉得暖意融融。
这个小郎君,要是她猜得不错,应该是六叔跟蔡氏后面生的儿子,算起来应该是排在她这一辈第十九。她得喊他十九弟。而府里养在大伯母院子里的十八娘谢宜雅就是他的姐姐。
只过谢宜雅今年七岁了,她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个亲弟弟,甚至她连生她的蔡氏都忘了。府里的人都跟她说,她的娘生下她后就跑了,不知所踪,她也相信了。
这会儿蔡氏却突然出现了,并且是抱着儿子谢十九郎跟着六叔一起再次来到建康,不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难道她就不怕祖母见到了她和十九郎,又会将她的儿子给夺走吗?
这样一想,谢妙容还挺替蔡氏担心的。
“哦,对了,十五娘,这是你十九弟,名蒙。”止住了咳嗽的谢岩又笑着向她介绍他跟蔡氏生的儿子谢蒙。
谢妙容对蔡氏和谢蒙倒没有任何偏见,相反她还同情过蔡氏,所以谢岩一介绍,她就走过去,走到抱着谢蒙的蔡氏身边,伸出手去摸了摸谢蒙的头,和声唤他:“十九弟,我是你十五姐。”
蔡氏感觉到了谢妙容的善意,便赶忙跟儿子介绍谢妙容:“十九郎,这是你阿姊,是你十五姐,快叫她。”
谢蒙松开抱着蔡手脖子的手,转过脸来看向谢妙容,好奇地打量她,可就是不开口。
蔡氏又催了他两声,让他叫人,他这才小小声喊了声:“阿姊。”
谢妙容笑着回了声:“乖。”
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小的十九弟,谢妙容真想回身提醒下六叔,最好还是不要把蔡氏和谢蒙带进府。一来,蔡氏进府,必定会惹得祖母不高兴,二来,要是祖母固执得又要将谢蒙留下,让蔡氏回她祖籍江州去,那蔡氏岂不是要失去两个孩子了么。换做她自己,要是也当母亲了,却失去了两个孩子,可能死的心都有,所以她实在是不忍心。第三,蔡氏进府,势必会让六婶朱氏不舒服,甚至闹起来,要是这样的话,府里又要不得清静了。大家族都讲究个家和万事兴,要是因为蔡氏的原因,而弄得府里吵闹不和,恐怕到时候绝大多数谢家人都会反感蔡氏,蔡氏又何必讨嫌呢。
故而,谢妙容觉得蔡氏进谢府绝对不是个好事,对人对己都不利。
但是蔡氏进府能够见到谢宜雅,只这一条就可以抵消以上她所想到的那些不好。这又是让人难以取舍的。
谢妙容甚至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些年来蔡氏不知道多思念女儿,就算有了儿子谢蒙,可能在她的心里依旧是放不下谢宜雅的。母女分开了四年多,一个母亲想见到女儿的心她也能体量。
思来想去,她觉得自己还是不要管为上。六叔的家务事,她一个“未成年”的晚辈没有置喙的余地。就连好心的提醒她觉得也是不合适的。要是六叔和蔡氏两人偌大一把年纪,连她想到的他们都没有想到的话,那他们也就太蠢了。但是,怎么看,谢妙容也会认为她六叔和蔡氏不是这种蠢笨的人,想必他们这样做有自己的理由或者有应对的计策,所以,她想要说的必定是多余。
这样一想,她立刻轻松多了,就打算转身离开,带着阿虫继续去办自己的事情。
但是,她才转身还没走出去两步,谢岩就叫住了她:“十五娘。”
谢妙容停住,转身看向谢岩,眼里有问询什么事情的意思。
谢岩就朝她走过去,走到她跟前,吞吞吐吐道:“其实我回来倒还想见见你,不想却在谢府门口遇到你了。既然遇到你了,我就直说。就是……就是你是我阿母最疼爱的孙女,我想你帮我……”
说到这里,他调转视线看一眼抱着儿子的蔡氏。
不等他继续说出来,谢妙容也明白他想要说什么了,敢情她六叔是想让她帮着蔡氏向祖母求情,求祖母能容留蔡氏,能让蔡氏和女儿谢宜雅相见。
可是六叔不是阿母的亲生儿子吗?论理不是比她这个孙女儿更亲?六叔如今就变得这么不自信了,还是这些年来他做出太多让祖母不高兴的事情,母子之间的信任和感情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所以,现在他对自己不自信起来了?
谢妙容张张嘴,道:“这……恐怕阿婆也不愿意听我的……”
“好歹这些年来你在她跟前长大,她最疼你。不管有没有用,试一试行吗?算六叔求你了……”谢岩艰难道,停了停又压低声说:“这一回的病,我自己觉得很不好,也是强撑着。我就怕,就怕万一我有个什么事情,十九郎和他阿姨得不到谢家庇佑,我到底不放心……”
“什么?六叔,你……”谢岩说的话让谢妙容吃惊不小,她再次看了看面前站着的面色青白,满脸病容的六叔,心里突然升起浓重悲哀。
她并不认为谢岩会拿这个话来哄她,她认定一定是六叔自己觉得身体很不好,才会这么说。这样一来,也能解释得通他为什么冒险要将蔡氏和谢蒙带回建康了。要是真像他说的那样,万一他有个不好,蔡氏和谢蒙两母子流落在外,没有谢氏家族倚靠,的确艰难。要是他们母子两人能留在谢府,能被谢家人接纳,就算他真有事情,谢氏宗族这么一个大家族,当然能给蔡氏和谢蒙庇护。尤其是在这样不太平的世道里,有大家族可以倚靠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让人安心的事情。
况且蔡氏是她六叔的女人,谢蒙是她六叔的儿子,她六叔是谢家的嫡出的儿郎,也有权利将他们带回谢家。只是之前祖母对蔡氏的印象不好,固执地要求只留下谢宜雅,蔡氏不能进谢家的门儿。不过,后面随着祖母更改了谢家的家规,谢家的有些子孙也纳妾了,作为给六叔生了两个孩子的蔡氏似乎也该被谢家承认?
“六叔,你把你身体不好的事情告诉阿婆,她一定会同意蔡姨娘留在谢家的……当然,我并不是不想帮你,我只是实话实说。”谢妙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但又害怕她六叔多想,就赶忙补充道。
谢岩脸色晦暗地摇了摇头,说:“不一定,我阿母,她一直不喜欢蔡氏,我怕她还是会固执己见。而且,这一次我又闯祸了,她恐怕更不喜欢我了。”
谢妙容当然知道她六叔嘴。巴里说的“闯祸”的意思,这一次她六叔带领豫州兵马去跟入侵景国边境的秦军交战,因为他个人的骄矜和任性而导致失败,让谢家和皇帝都限于被动,恐怕不仅仅是祖母,还有更多的谢家人都对谢岩相当失望。
“圣上罢了我的官职,如今我是个庶民了……”谢岩又对谢妙容补充了一句,说明他自己的情况很糟糕。
谢妙容“哦”一声,赶紧安慰他两句:“六叔既然回来了,就好好养病,别的不要多想。圣上也是一时生气,过一段日子气消了就好了,想必那时候六叔还能起复的。”
谢岩长叹口气,哎一声,说:“多谢十五娘说这些暖心的话安慰我。我这一次是丢尽了谢家的脸了……”
谢妙容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了,她能说得也就只有那些,最后她想到一点儿,还是肯定答复六叔,自己可以帮他,算是自己能为他做的仅有的一点儿事情。
“六叔,我答应你,回去帮你替蔡姨娘说话。不过,我觉着你还是不要贸然让蔡姨娘带着十九郎回府。若是你能说服阿婆,或者我能帮着六叔说服阿婆,让蔡姨娘带着十九郎进府,那是最好的。否则,除了添乱,别无好处。”
谢岩听了颇觉安慰地看了一眼谢妙容,道:“好,如此,多谢十五娘了。”
谢妙容低首下去:“六叔,多礼了。”
接着她又向蔡氏点点头,然后领着阿虫离去。
谢岩看谢妙容走远,想了一想,走过去对蔡氏说:“三娘,我安排你和十九郎先住在外面,你等我的信儿。”
蔡氏一把抓住他的手,红着眼圈儿说:“郎君,若是……若是你阿母不愿意,不要强求,我只求能看一看十八娘。这些年来,一想起她,我就不能吃不能睡……可否把十八娘带出来让我瞧一瞧,我求你……”
谢岩回握住她的手,心里难过,良久道:“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不要这样担心,说不定这一次你不但可以见到十八娘,还能一直陪着她长大。”
“若是能如此,我情愿少活十年二十年。”蔡氏哽咽道。
“咳咳咳咳……”谢岩见她这样不禁心绪起伏,又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
蔡氏忙把儿子放下来,又去亲自拿了装了药汁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