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在古代的杂货铺-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老肖也忍不住斜着眼睛,没有好声气的问到:
“哦,你也知道时间不多了,那么四年,四年你就能考上了?要是这么容易,这天下岂不都是举人秀才了?”
这可是问到了点子上,你别说,人家都说十年寒窗,那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这读书还真不是什么想一出就能成一出的。不过肖海涛是谁啊,他既然忍到晚上再说,自然是已经在肚子里不知道转了几个圈了,该想的自然也想到了。
微微的眯起眼睛,肖海涛半趴在桌子上,靠近了老肖的耳朵,小声的说到:
“爹,我想过了,我有优势的,一来很多学童单单是识字上就要耗费一年半载,这个时间我基本就不用了,本就差的只是繁简体的对照而已。咱们来了这么些时候,家里还有这么些书本,识字这关已经过了,至于写,虽然还不成,可还有四年,日日抄书,这样写下来,估计也能凑合。剩下的文章什么的,三百千这个,前些时候因为村子里大家都学字,我跟着复习了一遍,如今脑子比以前还好些,基本也过了。内容解释连贯下来,也能理解,这又省了不少的功夫,剩下的就是四书五经了,这个没法子,只能靠跟着杨先生学,不过我算了算,就用这四年,应该粗通能行。”
“粗通?这可都是大部头,就是脑子再好,你能保证全背出来?再说了,粗通就能考中?你这信心是不是大了点?当外头没人啊。”
前头听着老肖觉得挺在理,自家确实有点优势,从穿越之初,就知道过来的金手指不止天淘,那身体,脑子,五感六识的都被提了一个档次,用在读书上倒是也挺利索,只是后头这话实在是有些不对,什么叫粗通,真没叫能行?这孩子该不是自信过头变得自大了吧。
事关儿子的性格品行,老肖十分的严肃,脸都拉下来了,若是肖海涛不能说个一二三出来,估计屁股还要遭殃一回。
“哪怕是每天背一页呢,一年也能背三百多页,足够了,那些书看着厚实,不过是印刷的字大了点,再说了,这还能比政治课本难背?只要能理解了,加上开挂的记忆力,怎么不能粗通。至于信心,你别说啊,我还真有。”
说到这个,肖海涛一脸神经兮兮的往四处张望了一下,确定没人偷听,这才凑到老肖耳朵边说到:
“你想想,这可是开国才没多久,按照统计,改朝换代,死人最起码三成,多的不下五成,而这三五成里头,富户大家什么的,其实最倒霉,因为多半成为别人劫掠的对象,如此一来,读书人的总数自然下降不少,就是保存下来了,有些属于前朝官宦后代的,哪怕是为了躲着不让人算旧账,估计也要压一压,延迟一二代再考,这样一来,开国百年之内,科考的人数应该不多,总体水平也不会太高,不然历朝历代的,也不至于有那么些白衣卿相了,这些人物细看,可不都是出在这样的时候?这样一算,儿子是不是有希望?”
嚓,你别说啊,这捅穿了窗户纸,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就是老肖听着也觉得前途光明了。当然了问题又来了,
“这,这都谁告诉你的?”
“这还用谁告诉?小说里写的多了,别以为乱七八糟小说就没有知识量了,好些作者哪怕是资料不全呢,统计总是会做的,逻辑思维一转,不就都出来了嘛。”
哈?合着上学不用心,一天到晚上网看小说,你还看出理由来了?好吧,这都是过去式了,这个先不提,说正紧的要紧,老肖那自己那也增加了不少智力的脑子,将儿子说的过了一遍,随即也跟着点头。
“你说的确实可行,就再不济,最多咱们苦上几年,用十年的时间,你这小子怎么也能混出点名堂了,再不济童生应该没问题,到时候在出点银钱,劳役什么的倒是能躲过去。”
大人和孩子的不同就在于,看问题更实际,很多时候更喜欢未算胜先算败,所以将标准定的低了些。
“爹,你就这样看不起我?十年都不能得秀才?”
肖海涛不愿意了,他自觉如今脑子比以前好多了,即使不能算是个县市级学霸,校学霸的水平还是能达到的,怎么当爹的就会给儿子泼冷水呢。
“你懂什么,你脑子就是再好,那些科举世家是假的?过上几年,按照你那套理论,差不多就该到了王朝鼎盛的局面了,那时候只要他们出来考,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书籍见识,朝政倾向,那样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能比的?哪怕是都一样呢,人家还有个人脉关系在,你说,我能不多往下算算?要知道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定位太高了容易摔下来,还是实际些更好。”
肖海涛能说啥?除了瞪眼还是瞪眼,因为他爹说的也没错。
“得了,既然你下定了决心,那就好好学,对了,正好过几日要去城里,你赶紧的,将要学的书都开好单子,然后从天淘买了,放船舱里,等我回来的时候一并拿出来。”
既然要学,自然书不可少,原本可有可无的四书五经什么的都该置办起来。老肖一想这书本的价格,心里又是一阵的抽抽,这可都不是小钱,最基础的也要不下二三十两,怪不得这寒门难出贵子呢,这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
而就在父子两开始列单子的档口,另一边往常一年难得见一面,分家后却意外亲近了好些的杨家兄弟这会儿也正抵足而眠,说着这书本的事儿。
“往日总觉得父亲不看中我,见面也没什么好声色,什么事儿都将大哥放在最前头。还曾心里不忿,为什么自己就是妾生子,为什么都是他的儿子,却要分出三六九等。可真的没了,再想想,却觉得父亲万分的慈爱,我虽说是个庶子,可这读书,学画的花销却一分都没少过,连着一应器物虽不是什么好的贵的,总也是样样都有。若非如此,我哪有如今的体面,即使未能科考出息,也有同窗等可以结交,不至于全无人脉。再细算算这些东西的价值,这又该是怎么样的一分家产?就是以后留给子嗣,也比那些银钱更实在。”
“三哥这话说的很是,我也是这一次搬家才发现,虽说银钱不多,可这书却全的很,连着杂书都有半箱子,都是当初父亲置办下的。更别说一应科考用的东西了,那就没有少一点的,可见父亲早就为咱们筹谋好了,为我们省下了最要花钱的一份,还不显山不露水,免了咱们惹人侧目。”
“非但如此,还各依性情,我这里是书画得多些,你这里是科举的多,还有老四,那家伙就爱账册本子,前几日我去看,外头有的算学读本,他那里也是齐全的很,老五不爱这些,就喜赏玩古董,他哪里多是些金石古籍,虽不是什么瞪目结舌的稀罕东西,也没有什么古玉古瓷,却也多是好货。老六身子弱,药材什么的最齐全,还多是近年来陆续新下来的好药,这样一算,父亲怕是几年前就开始慢慢的为咱们筹谋了。”
兄弟两个说到这里,都忍不住一脸的悲戚感伤,父亲在世的时候,多畏惧父亲的威严,不敢亲近,也感受不到父亲的爱子之心,等着人走了,他们却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才发现这被他们无声依靠的人是怎么样的重要,这样的疼爱他们,这让他们不舍之情更重更浓。
“三哥可见了二哥?”
“不曾,分家后二哥就走了,你也知道,当年父亲给二哥定亲的时候曾答应过二嫂的娘家,生下第二子就过给他们承继香火的,这一次分家的时候,有个在二嫂娘家附近的小庄子就直接给了他们,有房有地,正好安家。说是父亲定下的,正好方便二哥他们照顾岳家。”
“这是怕大哥和二哥……”
“就差了三岁,二哥读书也不差,也怪不得父亲这样安排。”
这会儿说起父亲,那真是哪哪儿都好,就是往日挨揍的疼痛,似乎也变得不一样了。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待。
“没了父亲,咱们倒是亲近多了,往日你和二哥也不怎么对付。”
“再不对付也是亲兄弟。老七,等着你成了秀才,能游学了,别忘了去看二哥。到底是兄弟,不能生分了,别让父亲在底下不安心。”
“我知道。三年,三年后我一定能成的。”
说起这个,杨七郎的眼睛像是点燃了火焰一般,亮的吓人。父亲费尽心思的为自己创造下如此局面,他怎么可能甘心就此沉沦。
成为举人,自己就能入籍族谱;官居七品,就能请敕封,虽即使如此,这敕封按规矩也不能到生母头上,可却能让母亲再不是外室,能入谱记妾氏,死后能葬入祖坟,祠堂有牌位。外室子,这个背负的他抬不起头的枷锁就能彻底解开!母亲也能抬起头做人。
负重前行,再难也不过如此!
“唉,可惜我终究不是读书的料。”
杨三郎看懂了老七的眼神,不知怎么竟然有些羡慕,忍不住嗟叹起来。
“三哥自有自己的好,书画上家里兄弟哪一个有你的天分?”
“如此说来,我倒是有望当个书画名家了?”
“这是自然。”
“哈哈,借你吉言,我也雄心壮志一把,快三十了,是该有个目标了。”
第127章 水泥事
少年立志者,多出英才!无数的老话,历史上的神童故事,都在用实例告诉所有人这一点判断的正确性。手机用户请浏览m。ggdown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就连现代也不能免俗,不然也不至于那些“我的理想是**”之类的作文题目层出不穷。可对寻常凡人来说,能在还有行动能力的时候,确立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奋斗完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像是杨三郎,那就是芸芸大众中的典型,不然那三十而立的话是怎么来的?浪子回头之类的怎么那么流行……
老肖不是什么教育学家,可他在养孩子上却是难得的开明,从不曾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属于典型的放羊式教育。即使穿过来后肖海涛蹦跶的上蹿下跳的,没个正行,他也没说过一句。总是觉得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活法。不过这不管不代表真的放弃不指望了。望子成龙什么的,谁也免不了。所以等着肖海涛确定了未来的目标,表示要读书了。老肖转头立马全力以赴的支持。为此不惜专程往城里走一趟,好给孩子弄回书本来,行动力杠杠的。
当然了,因为这一趟有天淘往外弄的机密活要干,所以老肖难得的,又一次只带着肖海涛,就他们爷俩两个人,往城里去,这一路上,自然也免不得回顾了一下上一次爷俩单独往城里去的心情啥的。
上一次啥样?这会儿回味起来那真是感慨万千啊,心虚,惶恐,战战兢兢,形容的就是他们了。到了如今呢?一路行船过去,连着两拨遇上的人都是认识的,相互打招呼不说,连着鱼获菜蔬都能相互赠予,这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爹,这河上的船似乎多了不少啊。”
肖海涛从吊在船沿的鱼篓里掏出几个虾,往边上的木盆子里一丢,很是不满足的皱起了眉头,往日这样一两个时辰顺水兜,怎么也能兜住十几二十个虾蟹,几乎能凑一盘的,可如今怎么就少了这么些。
抬头在看看这河上远远能看到船帆的大船,心里琢磨着,莫不是如今河里船多了,捞的人也多的缘故?还是虾蟹被惊着,往深水或是河岸迁徙了?若是这么说,这船多可真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儿。
“可不是,自打那边县城开了河道,附近几个村子镇子,就像是一下子都开窍了一般,纷纷往这上头寻捷径,连着两三米宽的小溪都不放过,稍稍有点水深,就敢拄着竹排往河里走。不过如此一来,那些集市倒是赚了便宜,人流多了不知道多少。生意好了最起码五成。”
老肖倒是没注意这些细节,只是听着以为儿子是长久没跟着往城里去,这回儿觉得变化不小,随口问的呢,自然忍不住将自己知道的给儿子普及普及,生怕儿子短了见识。
“那山货岂不是价钱就下去了?”
“还成,毕竟本来价钱就够低的,再下去些,可就没人张罗了。再说了,这能在集市里转悠的,多是小商小贩,附近的人占多数,不敢太黑心,反倒是那些山里人,多了选择,出货也容易了,挣得比以往还多点。”
所谓盛世,所谓物价低,很多时候相对的也很容易伤害脆弱的底层经济,肖海涛虽然不懂经济学,这父子两个也不懂什么市场规则,可见多识广的,倒是也能窥出几分如今市场火热的根本。
“爹,看样子,你说的没错,市面上东西多了,人丁兴旺了,这太平盛世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要是再不抓紧,等着读书人都出仕了,您儿子可就没戏了。”
“反正咱们也不和人争那啥官当,儿子,就辛苦几年,努力吧。”
说话间,远远的,府城的渡口已然在望了,大概是有人已经大老远的看到了老肖家那标示性的船首,好几个熟面孔都已经在挥手了,等着老肖靠上去,就有个摆渡人对着老肖喊道:
“赶早不如赶巧,你个老小子来的还真是时候,今早上方队正才过来让咱们有人去你们村子方向的,给你带话呢,赶紧的,走一趟吧。”
找他?前一阵子不是村子里才来过人嘛,若是有事儿那时候怎么没说?难不成是最近刚发生的?能是什么事儿?
心里疑惑归疑惑,可既然人家找,他自然是要去的,这可是他如今最大的金大腿,不能不着紧。
“知道了,这就去。你们帮着看看船啊,海涛,跟爹走。”
“行,你拴着吧,对了,晚上回来不?不回来的话,我一会儿让守夜的帮你看着?”
“应该能回来,若是不回来,我让人来说一声。”
“好嘞,你小子如今可是和方队正成了亲戚了,确实啊,和以前不一样,城里都有了落脚地了。”
“这话说的,你家城里没亲戚?你就埋汰我吧。”
“哈哈。”
如今这两家成了连襟,走动起来忌讳也少了,即使不事先说好,带着儿子去也顺利成章。老肖半点不客气,顺手不过是提着两只本来准备自己吃的野鸡就往城里走。
你别说,人方队正找他确实是有大事儿,还是近期出的大事儿,你到怎么的,还是那劳役惹得麻烦,这不是各处都在疏通河道水渠嘛,不知怎么就有人说起了老肖的那个水泥了。说是这东西黏合石条利索,掺和着用,算起来还比糯米便宜,就寻摸是不是采买一些。
说是采买那是客气,其实呢,那是有些有眼光的看到了这东西的价值,有心伸手了。若是以往,方队正就是知道了,也权当不知道,到底和自己没关系,可如今不是连襟了嘛,那就是自家人的东西了,怎么能随便让不相干的人占便宜?自然立马想到要通知老肖了。在方队正的心里,自己人的利益可比国家利益重要,再说了,真让这些人得手了,国家还未必占便宜,这些人估计就能一下子发了大财,这吃亏吃的实在是不上算。即使真的事关到这国家大事儿,不得不拿出来,那这便宜也不是这么占的。
听到方队正这么一说,老肖眉头就皱了起来,早在开始往外卖水泥的时候,父子两个就已经想到了今天,可没想到,这事儿来的这么快。
“我也不是不知道,你家会成这样,为的就是这个水泥,原本这事儿听说了,就该直接给你挡回去,可谁让他们这一次占着大义呢,说的又是采买,连价钱都不问,实在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可我也不傻,上次你就说了,这东西做起来又耗费力气,又麻烦的紧,要是靠着你一家子,这么些地方要用,怎么也不可能及时供应上,到最后,只怕他们下个套子,就能把你给套进去,不得不拿出方子来,所以啊,我就是想问问,你这有什么其他的法子没有。别为了这个,再遭一次罪。”
方队正说的话绝对掏心掏肺,虽然老肖也听出来了,这估计是在劝他,索性拿着这方子,在这军方上缴,用这功劳,抓个更好的靠山,免得以后还有人不住的打这东西的主意,可人家说的确实也没错。而老肖本身,对方子的态度,就和这时候的人有些不一样,没有什么传子不传女之类的固执,所以也挺听劝。
“这东西,说实话,事实上修水渠虽然厉害,平整结实,不容易渗水,可却不是最得用的,最实在的是修房子,比如军堡城墙之类的,要是糊的够厚实,就是拿锤子砸,也不容易裂开,还有就是修路,铺平了一二十年都不会烂,这才是最得用的地方。说一句利国利民也是可以的。所以我心里有数,方子藏着不合适,给出去反而是解脱,可给也不能随便给,不能为了些许的好处,就给这些只为了挣钱的,咱们虽说是草民,可这关系太大了,若是给的人不靠谱,万一出点啥岔子……我兜不住啊!”
才说了这几句,那方队正就有些瞪眼了,他脑子不慢,想象一下就能理解老肖说的这些,立马就明白了这里头的利益链问题,还有可能造成的军队防守实力提升。想到边疆城池坚固,想到若是路一二十年不用修,那又该是怎么样的便利,这样一想,呼吸都有些变粗了,忍不住站起来,围着屋子走了好几圈,粗声低语道:
“若是那样,还真是不能随便拿出来,要是万一流到外头,可就麻烦打了,这样,你今儿在这住着,我去和上头说,让大人给兵部上书,你既然舍得,这方子咱们怎么也要送到最上头去,一来是不至于亏了你们这一家子的付出,二来也是给你要个保证,免得将来……秘方这样的东西,给出去了,就没人再来寻你了,你也安全。”
这是想到哪儿了?怎么连安全都出来了?老肖脑子里不知怎么突然想到了007,感觉自己是不是成了那种什么专家博士?哎呦,要是这样说,还真是有危险啊!就这么一个水泥,这会儿居然成了烫手山芋了?不会吧!
不管会不会吧,天塌了由高个子顶着,这方队正不就为了老肖的事儿风一样的往顶头上司那儿冲了嘛,这样说,老肖好像是甩锅了?
“这都要吃饭了,怎么还往外头走?家里有客人呢,也不知道陪客,这人是愈发的不着调了,海涛啊,来,咱们不理你姨夫,姨母今儿炖了你喜欢的鱼头汤,咱们先吃。”
看着方队正出门,将这一大一小的男人放家里和自己一个屋子,方周氏都想要翻白眼了,好在家里还算是有两个老仆,还有海涛这么一个孩子,不然这瓜田李下的可怎么好。
可到底是自家男人,看着这样子就知道是有大事儿,也不能扯了男人后腿,不给脸不是,所以方周氏忙拉着海涛这么个娃子说嘴,带着孩子去一边吃饭,又喊了老仆过来伺候老肖上桌,这才算是勉强像是个待客的场面。
老肖这会儿可没心思往这些琐事儿上想,就是肖海涛刚才听了这么一堆,也正满脑子的这方子保不住,往上送的一层层念头,父子两个一边味同爵蜡的往嘴里塞东西,一边眼睛不住的往门口张望,就想知道这方子怎么送出去?送出去后又能有个怎么样的说法?
唉,这年头,就是有好技术也麻烦啊。或者说,身份低的人实在伤不起啊!
方队正去的快,回来的也不慢,等着老肖吃完了饭,正喝上茶,人就回来了,还带着一脸的红光,满眼的喜色。刚才的急躁不见了不说,居然还有心思挑着眉头,踏着装模作样的方步,一点点的进来,等着坐好,那模样越发的欠扁,在老肖皱着眉头,急的差点发火的情况下,还有心思假装咳嗽喝茶。
“到底咋说?”
“放心,肯定不会亏了你,你个老小子等着请客吃饭吧,看,这是什么?还没送上去呢,这好处我就先给你要了来,以后说不得还有,你说怎么谢我吧。”
一张纸被方队正一巴掌拍到了老肖的面前,啥?
“这是啥?你放反了。”
咦,真是啊!方队正老脸发红了。
第128章 官二代和劳役人
装逼装了半天; 最后一秃噜没兜住,方队正瞬间没了装模作样的兴趣; 往椅子后背上那么一靠; 将手里的那张纸翻过来重新往老肖面前一递; 手指头一边点; 一边说到:
“这是军中的告身文书,这上头写了,你老肖; 去年就成了咱们大营的军械修缮主事,这虽说只是个不入流的职位; 连个品级都没有,可有了这个东西; 谁敢打你的主意,那你就能反击他们窥视军械,明白不?”
听着和水泥那是半点关系都没有啊; 可老肖却知道; 有了这个; 那自己就立马成了军方的人; 有事儿军方就有立场; 有身份,可以帮他挡一挡外头的邪风。从安全上来说,最起码一般富户和低等级的官员; 那是不可能再伸手了,确实给了老肖不小的保证。
至于为啥这么一个好东西; 连个品级都不给,这个老肖也理解,一来这没品级的身份,他们军营里一个副将能随意安置,能在文书上做手脚,日子凌乱些没什么打眼的,可要是上了品级,那牵扯到的部门什么的就多了,最起码需要上级军中主将点头,报备到兵部才成,若是也随便操作,很容易出岔子,所以先来了这一步,算是稳住老肖。再则,毕竟东西还没送上去呢,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