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宦海(科举)-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云浩笑着解释道。
“好吧,你们说的有理。”
江清华笑着摊了摊手,也不甚在意,直接又喊巴九:“巴九,你倒是找到了没啊?”
“来了来了。”
屋里的巴九忙抱了一抱烟花炮仗出来。
“看着这个,那卖火的人说,可是最有意思的。”江清华手拿火折子,便上前点燃了其中一个烟花。
不消片刻,那烟花便‘噼里啪啦’的燃了起来,五彩夺目的光芒随即在院中绽放。
这种烟花虽然看着不如升空的那种华贵大气,但却胜在能近距离观赏,又安安静静的,没有多大动静,确实别有一番意趣。
当下,众人也是来了兴致。
一晚上几人又是说笑,又是放烟火,又是守岁,也算是渡过了一个颇为热闹的除夕。
正月间,顾云浩跟江清华一起又去了一次孙府。
毕竟孙惟德乃是二人师祖,这大节下的,两人自然应当前去拜望。
自然,这次拜望,除了奉上节礼之外,两人又是得了孙惟德好一通说教和提醒。
对于这位师祖的话,顾云浩二人自然是不敢大意,忙连声应下。
此外,想着李文旭亦是一人独在京中,也曾前往探望,只是到了地方之后,却并未见到李文旭。
让巴九留下一些他们新蒸的糖糕和点心,又托了李文旭合租的举子带信,顾云浩也不便多留,直接跟巴九回到了自己租的小院内。
除夕只放松了那么两天,顾云浩跟江清华便又投入紧张的学业之中。
毕竟会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他们的时间现在更是珍贵无比。
在埋头苦读之时,却是转眼又到了元宵。
这天夜里,几人吃过了元宵,江清华却是提议说去外面看灯会。
不错,雍京城的元宵节,那是极为热闹的。
不仅有舞龙舞狮,而且还会办灯会。
在这些日子,顾云浩对雍京城的娱乐项目,也是知晓了一些,故而也知晓这元宵灯会之事。
“表哥,这不好吧?你跟夫君会试在即,元宵灯会人来人往的……”
赵妍面带犹疑地道。
她还是怕出现什么意外。
“怕什么,我们都是大男人,还能似那纸糊的灯笼一般风吹吹就破了?”江清华笑着说道:“再则,天天闷在家里读书,脑子也疲乏,不如趁此出去散散心。”
闻言,赵妍还是有些担心,张了张嘴,正欲说些什么,却是听闻身边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就依师兄所言。”
顾云浩笑着看向赵妍:“妍儿想必也是很少逛灯会吧?走吧,咱们也出去看看。”
见着夫君也说了这话,赵妍自然是没有话说了,当下也点头答应。
巴九跟碧翠,更是巴不得这一声。
当下几人关好了门窗,便往朱雀街而去。
雍京的灯会,是自宫墙之外,沿着朱雀街一路往南来办的。
到了街上,直接已经是挤满了人。
朱雀街的两侧,早已挂满了各色各样的灯笼,将整个夜晚照的如白昼一般亮堂。
另在南城门口,还时不时有烟花升空,看着更添几分热闹喜庆。
看着这样热闹的场景,还真有几分辛弃疾那首《青玉案》所言的味道。
他们随着行人往前,一路走一路看。
期间,见着赵妍盯着个猴子灯笼发呆,顾云浩便笑着上前与她买了下来提在手中。
巴九跟碧翠此刻亦是四下走走看看,说笑个不停。
“这人越来越多了,前面的好似也没什么意思,咱们不如找个茶楼坐一会吧。”
江清华踮了踮脚,看着前面密密麻麻的人头,当下便建议道。
闻言,顾云浩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
毕竟已经走了这么久的路,他还是有些担心赵妍有些累。
“好,正巧有些口渴。”顾云浩笑着说道。
几人又是找了一处茶楼。
因着有女眷,故而也不坐大堂,直接去了二楼一间临窗的雅室。
吃了口茶,江清华笑着说道:“唉,方才咱们还是出来晚了,若是早一些,只怕也没这么多人。”
“罢了,能凑个热闹就是了,你还真准备将整个雍京城逛上一遍啊。”
顾云浩笑着怼了他一句。
“哎哟,浩哥,你看那是不是李文旭李公子?”
这时,却听见巴九指着窗外一处,面带诧异地道。
闻言,顾云浩也看了过去。
只见在外面街上,正停着一个华丽异常的马车,那马车之旁,站着两女一男,而那位男子却是一俊秀书生,不是李文旭更是何人?
李文旭好似与那两名女子又是说话又是比划了一会,便见那两女登上马车去了。
“那不是徐家的马车么?”
这时,江清华的声音响起。
“徐家?”顾云浩回过头来,面带疑惑地看着他。
“唉,你只看你那位好友,难道便没注意到那马车上的灯笼么?”江清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那灯笼是分明写着一个‘徐’字。”
经他一说,顾云浩亦是回想起来。
方才那马车两侧,可不是挂着两个‘徐’字的灯笼。
“只是不知这个徐家,又是哪一家。”
不知为何,听到江清华的话,顾云浩心中便有种不好的预感。
“还能哪个徐家,自然是礼部左侍郎徐景那个徐家。”
江清华直言道:“寻常人家,哪里会有那般华丽的马车,且方才你那好友在那里比划个不停,我更是确定,那名身着华贵的女子,便是徐景的独女。”
“为何?”赵妍此刻也忍不住出声道。
“因为徐景这位掌上明珠,乃是一位哑女。”
江清华说完这话,便忍不住看向顾云浩,一脸忧色地道:“云浩,你这位好友只怕是不简单,今后还是远着些好。”
此时,顾云浩亦是百感交集。
李文旭居然会搭上了徐景……
为何偏偏是徐景。
第103章 第103章:开考
会试的日子是固定了的,乃是从二月初九开始。
一共需得考三场; 每场三天; 期间亦是间隔一天; 考生可以稍作休整。
这跟乡试的时间安排基本上是差不多。
元宵过后,会试就近在眼前了,顾云浩跟江清华自是在家里温书。
而令人担忧的是,这天气似乎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仍然是冷得彻骨。
赵妍这些日子亦是忧心不已。
即便她跟碧翠两人,已经为顾云浩和江清华准备好了会试的衣裳; 那衣料要比寻常布衣厚上许多。
但很显然,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 即便再厚的单衣只怕也是抗不住的。
这日,江清华难得的没有在家温书,而是出门去赴宴。
毕竟说是他国子监里的好友成亲,他总归还是觉得应当去道贺道贺。
江清华回来之时,戌时都已经过了。
顾云浩此刻亦是在书房看书,见着他推门而入; 不由笑道:“师兄吃喜酒回来了?怎么身上却好似没什么酒气的样子。”
话音落下,却见江清华并无什么反应,反而是一脸闷闷地进来,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见状; 顾云浩不由暗暗诧异。
他这位师兄一向是个爽直的人; 现下竟是如此面色; 难道是遇到了什么事?
“师兄; 怎么了?”顾云浩问道。
“云浩,这事我还是告诉你吧。”
闻言,江清华面色犹疑了一下,最后还是神色复杂地看着顾云浩,说道:“这些天咱们都没出门,压根是不晓得外面的消息,今儿我才知道,咱们这一科会试的主考官正是礼部徐景。”
听到这个消息,顾云浩也是呆住了。
怎么会这样?
他赶来京中会试,居然恰巧碰到了徐景担任主考官?
顾云浩顿时觉得心中一阵腻烦。
本朝会试的主考官一般都是两人。
寻常来说,大多是一位主考出自礼部,而另一位则是出自翰林院。
原本内阁大学士亦是可以担任会试总裁的,但顺德帝即位后,为何削减内阁权柄,特意下旨,不允准内阁官员担任会试主考官。
这样一来,各科会试的主考,都是从礼部跟翰林院中选出。
翰林院那边,顾云浩未曾关注过。
但是礼部这边,他却是曾私下打听了一下。
基本上都是礼部左右两位侍郎轮流担任主考官。
要知道,上一科出于礼部的会试主考,正是徐景啊。
按着之前的惯例来说,这一科应当是礼部右侍郎袁振才对。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顾云浩方才对今科的春闱还抱着一丝期待。
怎么居然还是徐景的主考官?
想到这里,顾云浩的面色也是有些不好了。
要知道会试的主考官,于士子而言,还是颇为重要的。
这个时代讲究一个天地君亲师。
虽然会试之后,进士们可称为天子门生。
但在实际官场之中,大多还是会将当科的主考官奉为座师。
一想到若是今科高中,徐景便称为他的座师,顾云浩只觉得整个人都不舒坦。
看着他面色不善的样子,江清华也不由叹了口气
毕竟江家亦是出于越省,江清华也还是很清楚陵江书院的名头的。
当初陵江出院被查封,他即便是身为京中,也是有所耳闻,只是不晓得其中的缘由罢了。
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江清华方才清楚,原来当初乃是徐景一纸令下,陵江书院方才被封。
而自己这位小师弟,居然也是陵江书院的学生。
“其实也就是个名头罢了。”
江清华叹了口气,劝道:“咱们虽然是读书人,但也不必过于迂腐,若是在意这些虚名,反而容易受其牵累。”
闻言,顾云浩也是闷闷了好一会,方才说道:“我自是不会认他为师的,只是觉得心里有些膈应。”
“那总不能因噎废食,放弃这次春闱吧?”
江清华劝道:“官场之中,尔虞我诈,你看每科士子那么多,又有几个会试出来的进士,是认真投身在会试座师门下的?”
“师兄说得对,是我过于在意了。”
顾云浩此刻也想通了不少,虽然心中仍是觉得有些腻味,但也整理好了心态:“既然已经准备了这么久,怎么能因着这件事便轻言放弃?”
“即便是徐景的主考官,亦是不能动摇我分毫的决心。”
见着顾云浩如此说,江清华也是点头称赞:“这才是好男儿该有的气魄。”
主考官一事,虽然让顾云浩颇为介意,但也总算是影响不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一起温书备考。
在紧张和忙碌之中,终于到了会试这一天。
二月初九,不过才三更天,顾家小院里众人都已经忙活了许久。
顾云浩跟江清华两人穿上了赵妍为他们准备的衣裳,吃过早饭,便提上考篮出门。
刚一出屋子,顾云浩只觉一阵冷风迎面而来,当下身子忍不住一颤。
这天也太冷了……
转身看一旁的江清华,只见他亦是双手环臂,一脸无奈。
“夫君,考篮里面放有御寒的枣酒,记得若是受不住了,便喝上两口,多少也能暖暖身子。”
赵妍将顾云浩的考篮递给了他,颇为不放心的叮嘱道。
“恩,知道了。”
顾云浩接过考篮,检查了一遍并无什么遗漏,便笑着对她说道:“在家等我。”
“浩哥,马车牵来了,咱们出发吧?”
这时,巴九喘吁吁地跑进来,说道。
“好,咱们走吧。”闻言,顾云浩点了点头,招呼一旁的江清华道。
言罢,两人自是提着考篮出门,坐上马车,一路往贡院而去。
“云浩,我一向是晚上都是要睡四个时辰,否则第二日必然没什么精神,怎么今日我竟是一点都不瞌睡。”
马车上,江清华说笑道。
这黑乎乎的夜色之中,顾云浩也看不清他的面色,但见他如此说,想必眼下也少不了青眼圈的。
“师兄,这离贡院还有一会,不如还是稍微打个盹吧?”顾云浩建议道。
哪晓得江清华却是摇头说道:“我是真不骗你,我现在真是一点都不瞌睡,说来也是怪事。”
闻言,顾云浩哪里不晓得他是过于紧张的缘故。
但在此时,却是怕影响了他的心境,自然也是不好多说的。
只是他自己还是觉得眼睛有些发酸,遂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师兄自便,我这里可是要歪一会了。”
“恩,好,你睡吧,等到了我就叫你。”江清华亦是笑着说道。
他们的小院距离贡院较远,加上这一路上车马多,顾云浩估摸着约要半个时辰左右,便也不多想其它,直接拿着毯子盖在身上,歪头在马车里打盹儿。
这会试一进场,便会发卷,他可不想进场后的第一天,便昏昏沉沉的浪费时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外面人声嘈杂了不少,顾云浩亦是身子一动,醒了过来。
“咱们这是到贡院了?”顾云浩揉了揉眼睛,掀开车帘,只见外面人山人海,当下便问道。
江清华点了点头,说道:“到了,才说准备喊你呢。”
待巴九将马车停好,两人下车。
嘱咐了巴九两句,顾云浩便让他先行回去。
“人可真多啊。”看着贡院前仍不断赶来的举子,江清华不住地感叹。
顾云浩亦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据说今科参试举子有四千多人,而本朝每科春闱,录取人数大多是在三百人左右。
看着眼前这么多举子,顾云浩也是心中没底。
他果真能在这么多人之中脱颖而出么?
“走,别看了,越看越是紧张,咱们先去入场口等着吧。”
江清华应该是亦有同感,当下便拍了拍顾云浩的肩膀,说道。
两人一路到了入场口,等候搜检入场。
会试的入场时的严苛程度,那自然更是比乡试更甚。
但好在搜检的士兵们都是颇有经验,动作还算麻利,不过一会功夫,顾云浩便也经过了搜检,提上考篮进场。
领取考舍牌之后,在士兵的指引下,寻到了自己的考舍。
看着考舍那显然并不牢实的顶棚,顾云浩也不着急其他,却是直接在考篮里找出了油布纸,将那屋顶封住。
有着先前乡试的经验,这次春闱,他专门也带了几张油布纸上。
只是此次却并不是为了怕下雨,而是为着防风。
毕竟现在天气这般冷,这考舍里又透风,用油布纸遮挡一下,也是好的。
封好了考舍里的漏风口,顾云浩放下心来,擦桌子等候发卷。
发卷之时,正是辰正时分。
在此时,差役们亦是会分发首场考试的三支蜡烛。
顾云浩接过考卷,先是将正卷收在考篮内放好,再开始看那试题。
试题还是一如往年春闱,一共九题。
这个题量其实跟乡试差不多,只是不同的是,本朝会试,并不会考应试诗。
因此这九题,分别是四书题五道,五经题四道。
这就是摆明了要考士子作文章的水平了。
第104章 第104章:会试
现在太阳刚升起不久; 天气还是比较冷。
顾云浩只觉整个手早已被冻僵; 更别论什么提笔作文章了。
看着对面的考生急急研磨; 他却是并不着急。
先拿着试题琢磨了一阵; 心中对整篇文章有个大概的思路,再思忖一阵。
直到基本已经称得上成竹在胸之时; 方才往砚台里倒入一些清水; 开始研磨。
他做这些事的时候,皆是用的右手。
这只不过是为了让右手多活动活动; 免得等会下笔还觉得手僵罢了。
不过顾云浩显然高估了自己的体质,也低估了这天气的寒冷程度。
研磨之后; 右手仍是有些僵硬之感,这时天色尚早; 寒气还未褪; 他也是没有办法,只得拿出枣酒来喝了一口; 随即哈了哈气,以至于让手上有点温度。
感觉手没有那么僵硬了,顾云浩忙提笔沾墨; 开始在稿纸上下笔。
并非是他没有想到以碳炉子来取暖。
只是个木炭有限,虚的合理使用才好。
再则,现在乃是早上辰时; 太阳初升不久; 只需熬过这一会; 天气便会转暖一些。
因此; 实在是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来浪费木炭。
因着手上有些僵,顾云浩写出来的字也就没那么漂亮。
不过这也无碍。
只不过是稿纸嘛,又不是正卷,卷面怎么样,字写得好不好看,都是没必要计较那么多的。
慢慢的,天气转暖一些,顾云浩手也没了先前那般僵硬,就连双脚,也是感觉没那么木了。
他现在做题的速度快了不少,只用了一个时辰的功夫,便将第一道四书题做好了。
因着前次乡试的经验,他还是决定先继续往后面做题,并不着急删改誊写。
毕竟要在这考场内待三天,谁知道后面是个什么情况,还是先趁着现在状态好,赶紧做题才是正理。
这一上午的功夫,顾云浩全幅身心投入,直到午间,他已经做好了三道四书题。
午正,乃是午饭的时间。
这时,有士兵推着食车,在考棚之间的甬道上来回为考生们分发食物。
不错,春闱之时,一日三餐考场内都会提供。
不过这一次性提供几千考生的饭食,必然也不会有多精细。
只是考生们对此已是心有准备,也没有人会去奢望考场内能吃的好,一般都只求能有口热的吃便很是满足了。
除了考场内提供的饭食,各考生们也还是可以带一些点心或是干粮。
只是这样冷的天气带干粮,大多过了一天便硬邦邦的,多半都是吃不下去的。
今天的午饭乃是一碗粥,再加两个肉包子。
顾云浩接过自己的午饭,先是试了试温度。
还好,这粥还带着点余温,并不是冷的。
而那包子,虽然还不至于多硬,但已经是有些凉了,只怕里面的肉馅也好不到哪里去。
见状,顾云浩便将里面的馅挖出来倒掉,就着那粥,将两个包子的面壳吃了下去。
将碗放到一边,站起身来活动活动身子。
便又坐下继续做题。
或许是因着天气暖和一些,顾云浩这天下午竟不仅将那三道四书题做完。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气温也降了不少。
看了一眼仍旧摆在考篮里的三只蜡烛,顾云浩想了想,还是决定先休息。
不得不说,雍京的二月可真是冷啊。
在夜里更是觉得让人经受不住。
顾云浩不过在那木板床上躺了一会,便觉得浑身又僵又木。
这时,隔壁传来一阵跺脚之声。
想来是那位仁兄忍受不住了吧。
感觉实在是太冷了,顾云浩还是决定生碳炉。
往碳炉里放了一些木炭,再用火折子点燃一旁的小木屑,小心翼翼地将那木屑放进去,再轻轻的扇着。
不一会,木炭便被点燃了,顾云浩感受着这一抹温暖,只觉整个人也活了过来。
先是拿木炭在整个木板床下烘了一遍,再将考篮跟试卷放远一些,顾云浩便将碳炉放在床下,开始躺上那简陋的木板床。
时间还早,顾云浩一时也睡不着,索性现在闭着眼睛,在心里思考后面的四道五经题。
直到将第一题思量的七七八八之时,便有了困意,顾云浩当下不作他想,直接放松身心,翻身睡了过去。
次日,辰时一到,考场内便响起三声击云板之声。
这是在提醒考生们起床呢。
顾云浩此刻亦是清醒过来,当下便拿着帕子沾水擦了擦脸。
不得不说,这大冷的天,用凉水沾帕子擦脸的滋味那叫一个酸爽。
但这也是有些好处的。
这彻骨的寒意,却是让人能瞬间清醒过来。
顾云浩也是觉得整个脑子清晰了不少。
匆匆吃过士兵送来的冷馒头和酱菜,顾云浩又喝下两口枣酒,开始回忆昨晚对五经题的分析和想法。
不过一会,边将昨夜所思全部回想起来。
此时,天色已经亮了不少,虽然看着仍有些灰麻,但细看的话,还是能看清了。
顾云浩视力不错,此刻便也不犹豫,直接往手上呵了呵气,就开始研磨沾笔,将第一道五经题作了出来。
因着不讲究字迹卷面,而且这篇文章他又早就成竹在胸,故而下笔很快。
刚过辰正,便已经写好了。
还是一如先前的将写了文章的稿纸收好放在考篮内,顾云浩继续看后面的试题。
现在他还有三道五经题了。
而且幸运的事,身体还算抗得住,除了觉得冻的慌之外,还没发现有什么不适之状。
但考场之内,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顾云浩还是不敢放松片刻,当下便继续埋头做题。
直到午饭时分,他已经又作了两题。
今天的午饭乃是两张烙饼,虽然说是看着卖相不错,但已经全凉了,顾云浩看了看,还是觉得不吃了。
这饿一会事小,万一吃坏了跑肚子,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从自己的考篮内,顾云浩拿出了一小包肉牛干跟肉脯。
这是赵妍替他准备的。
虽然在这天气之下,肉脯也硬了些,但多嚼几次,也还是能下咽,而且安全是有保障的,不至于吃坏肚子。
吃了些肉脯,觉得没有先前那般腹饿,顾云浩便继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