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淑兰还挺高兴,拍拍她背,笑嗔,“这么大年纪还撒娇,你羞不羞。”末了又看向顾家北,“云萍被我宠坏了,得知她要结婚我心里焦心难安,总担心你俩会发生矛盾。”
  顾家北忙表态,“婶子,你放心,我一定会对云萍好的。她是个好姑娘。”
  钱淑兰心里满意,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如果你将来坚持不下去了,一定告诉我,我带她回来。”
  顾家北大惊,这是啥意思?
  钱淑兰看着他,义正严辞地道,“虽然名声很重要,可我更在乎云萍有没有受苦,如果你伤害她,让她难过,我肯定要把她带回来的。”
  顾家北忙不迭地表态,“婶子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珍惜云萍。”
  钱淑兰微微一笑,“我当然相信你,要不然也不会把我如珠如宝的女儿嫁给你,只是为人父母的总担心她会受委屈,云萍的性子又不是爱说的,希望你能体谅我的心情。”
  顾家北哪敢有什么意见,只是心里暗暗琢磨。他当兵十几年,他的父母除了担心他的生死,其他一概不管。他要到省城工作,他们也都随便他,还真不像云萍母亲这样不放心。想到云萍他娘是寡母,又跟女儿分隔多年也很能理解。
  他笑着回答,“婶子,我能理解!”
  邓兴明自从跟他打完招呼就一直安安静静地看着他们说话。
  顾家北还以为他性子内向。却听他突然开口问,“你们在县城住哪里?”
  顾家北听到他的问题,微微一愣,“我们打算在县城买房子。我俩都是才入职,恐怕要五六年才能分到房子,划不来,还不如自己买。”
  邓兴明点头,又问,“谁出的钱?”
  这个问题犀利。顾家北有些紧张,“我们共同出的。”
  呵!邓兴明刚才累积的好感瞬间消失殆尽,原来是个吃软饭的。
  他脸色变得这么快,顾家北第一时间就察觉出来了,赶紧解释,“前几年,我爹生了重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我只能把自己的存款全拿出来救命。现在掏出来的钱还是我父母兄弟还给我的。”
  邓兴明脸色这才好了一点,照这样说来,他们家的人还不算极品。
  顾家北又道,“我知道占了云萍的便宜,不过以后我一定会以她为先的。”
  “怎么为先?你娘和云萍吵架,你站在云萍这边?”邓兴明挑着眉头,不怀好意地问出这个几千年来也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
  顾家北明显愣了一下,而后才道,“她们又不住在一起,应该没什么矛盾吧?”
  “行吧!”邓兴明也觉得自己无趣地很,听到这个答案心里总算舒服了些。紧接着他又问,“结婚后,你每个月给你父母多少钱呐?”
  钱淑兰捂着脸,决定当个透明人,这孩子怎么当着她的面就问出来了。
  顾家北看了一眼云萍,笑着道,“我的想法是每月给十块。只是我还不知道云萍的意思。”
  邓云萍微微一笑,“行,我答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祝大家中秋快乐!每天开心!


第327章 
  邓兴明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刁钻,顾家北由原本镇定自若到现在急得满头大汗。
  就在他以为终于结束的时候,邓兴明来了个最关键的问题,“以后,你们家谁当家啊?”
  顾家北抹抹额头上的汗,“我们商量过,大事一起商量,小事云萍做主。”
  邓兴明还算满意,又问,“钱是谁管的?”
  钱淑兰和邓云萍都没见过邓兴明这么婆妈过,两人眼里都憋着笑,邓云萍还多了几分感激,曾几何时,她哥什么时候真正为她考虑过,现在的一切更像是梦。
  可能两人讨论过这事儿,所以顾家北只是愣了一下之后,就回答了,“我听云萍说,这边管钱的都是女人,将来我们结婚后,也按这边的习俗来。”
  邓云萍有点不好意思地点了下头。
  “那还行!”
  钱淑兰突然问道,“云萍以前结过一次婚,你知道这事吗?”
  顾家北点头,心中升起一抹怜惜,“当初我追求云萍的时候,她就跟我说过这事儿。我不在意这事儿,而且我在结婚前也跟人定过亲,只是对方见我当兵去了,担心我没法顾家就退了。”
  钱淑兰松了一口气。云萍结婚过,钱淑兰倒不担心她所会做出婚前隐瞒的事情,只是钱淑兰实在不放心,担心男方表面说不介意,心里还是在意这事儿。现在见顾家北眼神坚定,也很诚恳,心中那块大石终于放下了。
  也是!这年头寡妇还是好嫁的,只是嫁个头婚的还是有点困难。但云萍长得漂亮,又识字,顾家北喜欢她,也很正常。
  钱淑兰对顾家北还算满意。这年头的人都保守,他能接受二婚的云萍一定是做过思想斗争的。但这并不是说云萍就得低顾家北一等。在她心里,云萍值得顾家北的喜欢。
  双方父母都满意,下一步就是父母见面商量婚事。
  顾家北已经给父母发电报。他和云萍趁着父母还没来,就决定到省城买房。
  邓兴明跟着一起去了,说是给他们当参考。钱淑兰感觉他应该是怕妹妹被人给骗了。
  用他的话来说,买房是男人的事情,顾家北连买房的钱都没有,跟吃软饭也没啥区别了。
  这天晚上,钱淑兰坐在炉火旁边纳鞋底。
  老师正在给小敏讲课。
  讲完课之后,他才道,“我让你画了十幅一模一样的蒜苗图。告诉我你最满意哪一幅?”
  小敏从十幅画里挑出一幅在她看来最好的。
  老师点了点头,反复看过,末了又把每幅画的不足之处点出来。小敏最满意的这幅除了有点小瑕疵,倒是最好的。
  小敏把老师的点评暗暗记在心里。
  老师走到钱淑兰这边,“大姐,你这煤炉能不能借我用下?”
  “好!”钱淑兰以为他冷了,也没多想直接答应。而后继续纳鞋底去了。
  “老师?你怎么把我的画给烧了?”小敏的惊呼声骤然响起,在静谧的夜晚显得特别突兀。好在他们住在村尾,这边都是熟悉的几户人家,倒也没什么关系。
  钱淑兰猛地一抬头,只见两位老师一人抱着几幅画,不停往煤炉上点燃。其中还有两幅画已经被火舌吞了一半。
  “既然是劣质画怎么能留在世上,你要进步就不能看这些会影响你的瑕疵品。”老师耐心跟她解释,只是他的话虽然温和可态度还是很坚决。
  小敏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熬了好几天的成果就这么给毁了,眼圈都红了,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两位老师不仅不劝,反而继续要求她,“想要把画留下来,你要更努力才行!否则你就是在浪费你奶奶的钱,画一堆没有任何作用的废品。”
  钱淑兰呆愣过后,又低头继续忙活去了。
  也许是因为不忍心自己的作品再被烧,小敏画得比以前更认真了。以前她画画是忘我的境界,态度是不错的。可却缺了一点神韵和意境。
  用老师的话来说,以前她是依葫芦画瓢,画得很像,但也仅止于此。现在她的画有了活力和灵魂。这是很大的进步!有的人这一辈子都跨不出这一步,到最后只能成为籍籍无名之辈。
  在接连烧了十几幅之后,某一天,她的画终于被两位老师破准留下来。
  小敏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得到认可的画送给她奶,“奶,我老师说如果我成名了,这画能卖很多很多的钱。这幅送给你。”
  钱淑兰心里很是高兴,如果小敏真的成为一位书画大师,那她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她把这幅画小心珍藏起来。这可是头一份的荣光。
  渐渐地,小敏被留下来的画越来越多,她却是独自收藏,一点一点琢磨其中的不足之处。
  又过了几天,顾家北带着他的父母正式登门拜访。
  顾父顾母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一副老好人的模样,并不是那种看着就喜欢占人便宜的极品老头老太。这让钱淑兰很是满意。
  双方商定结婚日期,之后就是谈嫁妆以及彩礼的事情。
  结婚日期定在二月二,龙抬头,绝对是个好日子。
  只是谈嫁妆和彩礼的时候,两家的差距出来了。
  虽然顾父顾母不认识字,可见钱淑兰列过来那么一长串的单子,心里就打起了鼓。
  钱淑兰把单子教给顾家北,笑着道,“我们家男孩女孩嫁娶,我都是两百块钱的标准。但是云萍这孩子结婚最晚,他几个哥哥嫂子每人都随了五十块钱的礼。再加上她自己前几年也攒了不少,所以陪嫁比较多。亲家亲家母也不用多想,我也是为两个孩子好,希望他们能过得幸福,不要为了柴米油盐而发愁。”
  顾父顾母一听这话,面面相觑,她这意思,这一长串单子是陪嫁,而不是要他们给两个孩子准备的东西。两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又难免泛起了嘀咕。这家人怎么这么疼闺女。
  只是想到儿子说的,这家人几乎全是工人,心里升起了佩服。人家一个寡母把几个孩子拉扯到大,还能把儿子孙子全部培养成材。而他们才三个孩子,身上的重担就把他们压垮了。人跟人真是不能比。两人心里油然升起敬意,对钱淑兰的话半点都不反驳,颇有她说什么都是对的。
  钱淑兰老早就看出两人都是老实性子,没有那么多心眼,听他们说给五十块钱的彩礼,也没有跟他们讨价还价。
  只是她没说什么,其他人纷纷惊讶起来。
  要是以往孙大琴可能就咋呼起来了,这次却没有开口。
  邓兴明笑着道,“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虽然咱们这边彩礼都是一百打头,不过咱家也不是图那彩礼钱的。只要两人将来能过得好,我们就满足了。”
  一百打头?顾父顾母惊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就连顾家北也愣住了。下意识地看向邓兴明,见他面色平淡,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钱淑兰拍拍顾母的手背,嗔了邓兴明一眼,“你说这做什么。父母给多少彩礼要量力而行,总不能辛苦把孩子养大,反而要逼死自己吧。”
  邓兴明忙给两人赔礼道歉,“顾叔顾婶,是我不会说话,请二老原谅。”
  顾父顾母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忙摆手说不会。只是心里颇有几分不是滋味。看向儿子的眼神也带了几分担忧,这家人这么有本事,他二儿子会不会夫纲不振呐?
  只是他们家的情况也就这样了,哪怕二儿子真的要处处让着女方,他们也只能认了。只是在心里默默下了个决定,以后一定不给二儿子添麻烦,要不然他的地位更低。
  等商量完之后,钱淑兰带着两人在他们生产队逛了一圈,顾父顾母这才发现原来这个生产队个个都是有钱人,心里很是羡慕。
  “如果咱们生产队也能有这么多鸡就好了。”顾父看着卡车一次就运走这么多鸡蛋,发出一声感慨。
  钱淑兰笑着道,“只要你们能说服你们大队长过来定小鸡苗,当然也能有这么多养鸡场。”
  顾父顾母心中一动,看着王家村一溜全是红砖瓦房,暗暗下定决心回去一定说服大队长。
  两人又问起养鸡之事,虽然没有全部记住,可鸡苗多少钱,吃的是蚯蚓,需要何种肥料能养蚯蚓之类的也都记在心里了。
  送走顾父顾母,钱淑兰带着云萍到县城买东西。早在她接到云萍寄来的信时,钱淑兰就让几个儿子把今发下来的布票和其他票据留给她。
  所以新衣服,新被面,以及搪瓷盆,暖瓶之类的全都买好了。
  东西买好之后全部放到房间里。钱淑兰帮着云萍套被子。
  很快到了两人出嫁的日子。
  老王家再次摆了酒席,菜品跟上回差不多,不奢侈也不寒酸。
  老王家的人全都回来了,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把邓云萍送出门子。
  婚礼结束之后,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回去工作,钱淑兰心里有点失落。
  邓兴明同样如此,总是担心妹妹会过得不好,好在没几天,妹妹就写信托王守义送过来了。
  信中让他们不要担心,她过得很开心,工作也很顺利,与同事们的关系也很融洽。
  这让钱淑兰和邓兴明放心了。
  她恢复正常之后,小敏却因为好朋友的离开而难过。
  马云浩终于还是离开了家门正式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士兵。
  钱淑兰没有开解她,这种程度的离别如果小敏都不能独自度过,那将来她的离开,会不会让她奔溃?
  好在,小敏很坚强,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她的伤感越来越少。人也变得开怀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小敏的路线大家看出来了吧?


第328章 
  春天很快到了,好似前一刻还在冬天,下一刻就到了春天。
  钱淑兰送完小敏上学,开始往养鸡厂走。
  走到村头的时候,就听到那边有吵吵嚷嚷的声音。
  钱淑兰看了地方应该是钱家,她本来就不是喜欢凑热闹的人,所以也没去看。
  郑小花那种人,跟她说话,钱淑兰都觉得是浪费空气。以前她有过怂恿钱明华跟她离婚的心思,可后来一想,离婚恐怕也不行。那人就是个狗皮膏药,只要两人之间还有个钱月涛,关系就不能真的一刀两断。相反,有了婚姻关系,在郑小花闹得很大的时候,还能起点作用。
  等她到了养鸡厂,没过一会儿那些看热闹的大娘大婶们都过来了,边干活边讨论。
  “要我说,郑小花那胡搅蛮缠的性子,谁能受得了。”
  “我看也不一定,我听说月涛那孩子很疼媳妇。什么事都听媳妇,根本就不听郑小花。哎!真是娶了媳妇就忘娘啊。”
  钱淑兰从这些人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到应该是沈艳红和郑小花吵起来了。
  柳月琴凑过来,跟她小声嘀咕,“三弟妹,你就不想知道她们俩发生啥事吗?怎么说你也是月涛的姑奶奶呀?”
  钱淑兰原本没什么兴趣,听到这话,突然想到钱明华立刻心生同情,开口道,“你知道事情原委?”
  柳月琴拍拍胸口,“那当然,我们家跟他们家就隔着一排,听得一清二楚。”
  钱淑兰点点头,作洗耳恭听状。
  她这么认真极大的取悦了柳月琴的八卦心,“我一大早起来,就听他们在那吵吵,说是钱月涛偷偷冲鸡蛋水给他媳妇。郑小花当场逮到,就骂沈知青。骂得特别难听,沈知青是大城市里出来的,哪里见过这阵仗,当场就大哭起来。钱月涛就怪他娘多管闲事。又说自己挣的工分足够养活媳妇。让他娘不要管他们。总之,郑小花觉得儿子有好吃的就偏向儿媳妇,沈知青在边上一个劲儿地哭,觉得婆婆不讲理,处处为难她。闹得鸡飞狗跳的。”
  原来还真是婆媳问题。钱淑兰无语了。一个是控制欲那么强的婆婆,一个是想躲懒才嫁人的娇弱媳妇,别说钱月涛本就对他娘不满,就是没这一茬,他都有可能责怪他娘太过小气,对儿媳妇太过苛责。
  钱淑兰既然知道这事儿就不能当作不知道,在钱明华找她来开解的时候,她直接把自己琢磨出的法子说了出来,“不如你给你儿子和儿媳再盖间屋子。”
  婆媳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开,远香近臭嘛!
  只是钱明华这房子有点小,以前躲他娘的时候,钱月涛都是跟钱明华挤一间屋子。现在过来两人肯定是不行的。
  钱明华有些为难,“可月涛批不了宅基地呀。”
  虽然他是大队长,可也是个按章办事的人。像钱月涛这情况根本就不能再批宅基地了。
  钱淑兰回头瞅了一眼他的房子,确实有点太小了,替他又出了一个主意,“不如你把这房子再推倒重盖?”
  钱明华点了一根烟,有点心动,只是他还是道,“我要去问月涛,总要他同意才行。”
  钱淑兰拍拍他的肩膀,开玩笑道,“如果你不把那小两口接出来,除非你把郑小花的腿打断,否则她一定还会作妖。说不准哪一天能回城了,你那儿媳妇半点不留恋,拍拍屁股就走了。”
  本来两人的关系就不稳定,如果男方家人不给力,等知青可以回城了,这两人百分百得离。
  钱明华听了这话,若有所思。
  又过了几天,王家村再次忙碌起来,钱淑兰有条不紊地忙着手头上的工作。
  养鸡场的大娘大婶们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里专心喂养自己的小鸡。
  已经装满鸡蛋的卡车从地头缓缓往外开去,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小女孩从卡车边上显显跑过,但因为道路有点窄,差点摔到泥坑里。
  她却顾不上踩了一脚的泥,飞奔着继续往前跑。
  “三奶奶,三奶奶,出事了。”
  钱淑兰正在指导会计登记账务,听到有人喊她,立刻抬头。
  见是柳月琴家的小孙女,钱淑兰问,“兰兰,咋啦?”
  兰兰扶着膝盖,边喘气边说,“三奶奶,我奶奶让我喊你赶紧去大队仓库,出大事了。”
  大队仓库?该不会是邓兴明出啥事了吧?
  钱淑兰立刻撒腿就往外跑,一阵风似的,转眼就没人影了。
  其他人听到兰兰的声音,也都回头看,就看到这一幕。
  有个知青一脸羡慕地说,“我要是到了这个岁数,也能这么硬朗就好了。”
  其他人早就习惯了,有那好事的大婶们加快手上的动作,问旁边的老姐们,“我们也去看看出啥事了吧?”
  有几个还真的挺心动,把手上端着的蚯蚓往食槽里一丢,擦擦自己的围裙往外走。
  钱淑兰一口气不停歇地往外跑,到了仓库门口才发现这边已经围满了人。
  带头的人是郭三生,王守泉和钱明华站在人群中央似乎在跟他说什么话。只是围观的人太多,吵吵嚷嚷的,她也听不清楚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钱淑兰挤开人群往里走,打量了一下,发现邓兴明虽然站在圈子里,但显然郭三生的关注对象并不是他,而是钱月涛,此时的他正涨红着脸跟郭三生解释。他旁边的沈艳红身子歪在孔秋云的怀里。她的眼圈通红,显然是受了刺激。
  钱淑兰微微一怔,朝郭三生走过去,“郭同志,请问你这是?”
  郭三生自然知道自家姐夫对这老太太的态度,忙拉着她往屋里走,等避开群众了,才把手里的举报信拿给她,“钱婶子,我姐夫接到这封举报信,实在不能不处理。”
  钱淑兰接过举报信打开看。跟以前不一样的是,这并不是一封匿名举报信,而是实名的。写信人是吴丽君。
  她举报钱月涛以工农民大学名额为诱饵,对她耍流氓。
  她还提供了钱月涛写给她的情诗以及信物。情诗并不是原创的,而是抄录名人的。
  但看笔迹的确是钱月涛的无缝。钱淑兰不止一次看过钱月涛记的账,所以对他的笔迹还是很清楚的。
  至于信物也算是这时代比较贵重的东西,几根颜色很暗的头花以及铅笔等物。
  钱淑兰指着这情诗,“这上面没有写具体时间,以前钱月涛确实跟吴丽君处过对象,这信有可能是那时候写的,并不能当证据。”
  郭三生微微一怔,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他指着这些信物,“可是这些头花都是新的,并没有被用过,尤其是铅笔还没用。”
  钱淑兰眉头皱起,“这些只能是吴丽君的一面之词,谁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她自己买的呢?”
  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东西,知青们完全能从供销社买到。
  郭三生微微一怔,面上有些纠结,“可也并不能证明这些东西就不是钱月涛送的。”
  突然有一个背着□□的民兵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队长,钱家已经搜好了。这是吴丽君拒绝钱月涛写的信,被他夹在书里了。”
  郭三生飞快地接过来,把信展开,粗略看下去之后,然后朝钱淑兰苦笑,“钱婶子,恐怕这事没法善了了。”
  人证物证都齐活了。如果钱月涛真的和吴丽君没有关系,为什么要把她的信收着。
  郭三生听到民兵的话,脸色煞白一片,不停地摇头,“我没有!那信不是我收的。”
  一直在扮柔弱的吴丽君睁着那双通红的眼睛,看着他,“那信是我让你娘带给你的。就在知青点门口,许多人都看见了。”
  说完,她点了几个知青的名字,对方都说确实看过吴丽君把信交给郑小花。
  郭三生听到有新证人,立刻让手下人去喊郑小花。
  然后侧头去问吴丽君,“什么时候?”
  吴丽君抹着眼泪,抽泣着说,“有三天了。”
  三天时间,那还真是棘手。
  钱月涛却觉得天塌地陷,虽然他知道自己是清白的,可这事如果真和他娘有关系,多数就是他娘上了人家的当了。
  沈艳红看到他好似被雷劈了一样,心里暗暗怀疑,他该不会真的跟吴丽君有关系吧?
  郑小花很快被带到了,虽然他儿子出事了,可她平时的人品不行,大家伙又都在上工,自然也没人特地跑过去通知她。
  被民兵叫来的时候,她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郭三生当着大伙儿的面,指着手里的那封信,“刚才吴君丽说这封信是她让你转交给你儿子的,是真的吗?”
  郑小花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民兵,身子往脖子里缩,“是啊。”
  钱月涛猛地扑向郑小花,双眼冒着红光,揪着她的胳膊,用尽全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