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边的街市却是非常热闹的。
钱淑兰在外面溜达一圈,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王守智正拉着板车往这边走。
看他累得吭哧吭哧的样子,钱淑兰忙迎了上去。
等到了院子里,王守智把缰绳放下,用袖子抹额头上的汗。
姜玉瑛从屋里出来,嗔了他一眼,“你怎么不叫我啊?看把你累的。”
王守智摇了摇头,“我自己能行,不用你。”
钱淑兰没理会这两口子的腻歪,拍了下板车上的尿素袋,“这里是啥玩意啊?”
王守智神神秘秘地把袋口的麻绳打开,只见里面居然是许许多多的衣服。
他拿出一件红衣服比划到姜玉瑛身上,“娘,你瞧这衣服多好看。”
钱淑兰微微有些发怔,“这些衣服你哪来的呀?”
王守智这些日子就在外面到处跑,见他娘不知道,面上有些得意,“我从批发市场里进来的呀。东门街那边,一排排全是批发衣服的,许多外地人都过来批呢。”
钱淑兰摸着这料子,心里有了个想法。
王守智神秘兮兮地道,“娘,玉瑛,你猜这衣服多少钱?”
钱淑兰放下心中的想法和姜玉瑛一起盯着他瞧。
王守智伸出五根手指比划了下。
“这么便宜?才五毛钱。”姜玉瑛捂嘴,惊得差点叫出声来。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这衣服一看就是机器做出来的,款式好看不说,最主要的是面料也不错。
“他们卖这么便宜,还能赚吗?”姜玉瑛把衣服放在手里搓了几下,没见掉色,也没见起毛,有点坐不住了。
“肯定能赚啊。”王守智想了想,“你说这衣服放在咱们店能不能卖得出去?”
姜玉瑛想也不想就回他,“肯定能卖得出去。”
钱淑兰这才知道,原来在她忙活的时间里,这两人已经买了个门面房。
王守智拍了拍袋子,兴致勃勃地道,“那咱们先把衣服弄到店里试试,如果好卖,明儿个我再去进。一次都是一百件起批,我这次花了两百多块钱。少了人家根本就不给批。咱们可不能压货。”
他拿了好几个款式,尺码又有好几样,所以真的不能砸手里。
姜玉瑛一听花出去这么多钱,忙跟他一起到店里帮忙。
钱淑兰见这两人干劲十足的样子,突然也有种紧迫感。
她有空间,如果她把衣服运到其他地方卖,光差价就能赚上不少吧。这不就相当于倒爷吗?钱淑兰转了转眼珠子,眼里闪过一丝精光。
她现在的食品厂还在盖着,养鸡厂也有专门的人负责,鸡还没有开始下蛋,所以她现在空闲时间还是挺多的。
钱淑兰打定了主意,说干就干。只是她跟王守智不一样的是,她不是到批发市场批衣服,而是直接到厂里。她要的量多,所以从厂里拿,更便宜。
钱淑兰留了一部分衣服给王守智两口子卖。剩下的,全被她放到空间里,她坐着公交车四处走。
因为她在一个地方并不会停留很久,到了晚上,她也只住进空间里,所以没有介绍信,她一路往北走,依旧把手里的货卖出了大半。
因为国家有了新试点的缘故,其他地方抓投机倒把也没有以前那么猖獗了。
原先那些倒卖票据的黄牛再次冒出了头。就钱淑兰熟悉的魏青钢几人都准备再次出山。钱淑兰依旧让魏青钢帮她倒腾古物。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钱淑兰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琢磨怎么找黄牛,然后再找个临时仓库,把手里的衣服放进仓库,然后直接卖给黄牛。赚取差价,给黄牛留有价格空间。
虽然她每件衣服的利润并不是很多,可架不住她量大呀。
就这么一趟,回来之后,她就赚了五万块钱。要知道她原先也只攒了这么多钱。
因为这一次的成功,她又陆陆续续出去了好几次,在别人还未察觉她有异常的时候,她就收手了。
食品厂这边也已经盖好了,钱淑兰特地给厂子取了个特别点的名字——王香润食品厂。
厂子盖好,钱淑兰就通过李世荣这边定了机器和材料。
跟以前不一样的是,卤蛋和鸡蛋干的包装是她特地请姜淑惠帮忙画的图纸。
她请人专门制作出来的,样式非常好看。
李世荣看到她递过来的东西,二话不说就跟她签订了合约。
第一批订单完成,钱淑兰又开始在深圳推广。先是在各个小卖部推销,后又是放在百货大楼里代卖。
原先广州这边的市场,钱淑兰就没有打通过,当初她签订合约的时候,有意避开这个地方,就是为了今天。
所以广州这边的人第一次就记住了王香润这个牌子。
钱淑兰推广之后,就给周雪梅发了电报,意思是让她不要把卤蛋和鸡蛋干卖到国外了,这边已经被她吃了。
钱淑兰不知道周雪梅的反应如何,但这种是必然地结局。
左右那个厂子很快也会被市场淘汰。
至于养鸡厂,她在临走的时候,给钱维汉留了三年的药。等三年之后,刘关县也开始了改革开放,养鸡厂也要解散,到时候,她再公开养鸡并不是因为水的缘故,相信也没人敢打她的主意了。
只是也不知道那些人会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她给欺骗了。
钱淑兰现在也无法得知,她现在一门心思,就是要发展自己的食品厂。
在卤蛋和鸡蛋干已经打开市场之后,钱淑兰决定再研发新的种类。
就她前世所知的包装食品,市面上还有许多没出现呢。比如说辣条,糖果,坚果之类的。
只是她只会做卤蛋,像这些东西根本就不会,于是她开始对外招工。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您们赠送的营养液,谢谢大家……(*^_^*)
第342章
钱淑兰在厂门外贴了招工启示。又在给下面员工开大会的时候也说了出来,如果有谁手里有方子,她可以花高价买。
你还别说,这个法子虽然很低级,但是还真有效果。
“你是说你有个亲戚,以前是糖果厂的,她会制糖?”钱淑兰看着面前这个瘦高的小伙子有点不可思议。
“对!以前他们家开了百年老店,建国前很出名的。后来前些年,运动的时候,有福糖果厂的副厂长把他的方子给夺了。我亲戚的父亲被那人活活给气死,只剩下他一直苟延残喘。因为腿脚不好,连工也不能上。”许四强越说眼睛越红。
钱淑兰听了也是唏嘘不已,她是不是该幸运,她的背景够强,要不然她养鸡的秘方也会被那些坏人给盯上。
“你把人给带过来吧。如果他的方子真的可行。我会给高价。也不会亏待你!”钱淑兰拍拍他的背。
许四强忙点头,“好,好,我马上去找他!”
当天下午的时候,许四强就把人给带过来了。
可能是头一回进这么大的厂子,他很是拘谨,拄着拐杖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地用手拉着下衣摆。
钱淑兰打量面前的男人,他大约三十来岁,胡子拉碴,不修边幅。脸上皱纹很深,眼窝深陷,他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怕惹怒她,所以很是忐忑。
钱淑兰客客气气地把人请到会议区,“请坐。”
两人落坐之后,钱淑兰问他姓名。
男人叫许大勇,是许四强的堂哥。
钱淑兰也不废话,“你真的能制糖?”
“会!我会!”许大勇忙不迭地开口,生怕她会反悔,从而错失这个机会。
“是什么类型的糖?”钱淑兰问。
许大勇说了几样最拿手的,“硬糖,牛筋糖,花生糖,话梅糖我都会做。”
“行。只要你能做出来,每个方子我给你一千块钱。”钱淑兰直接拍板。
许大勇张大嘴巴,不可思议地看着她,显然是被这钱给惊呆了。
“不过你把方子卖给我,就不能再卖给别人。我会跟你签合同,如果你违约了,可是要担法律责任的。”虽然这方子已经不是绝密,可越少人知道越好。
许大勇猛点头,“那当然!”
钱淑兰招呼助理带他去准备材料。许大勇晕晕乎乎地跟着助理一起走了。
钱淑兰朝许四强道,“这次我奖励你五百块钱。”
许四强立刻从椅子上跳起来,朝钱淑兰深深鞠了个躬,“谢谢厂长。”
钱淑兰按了按,让他继续坐下,“你堂哥这事倒给了我一个启发。我准备成立一个部门,由你负责,你安排底下的人,到全国各地去搜罗好吃的东西。尤其是那些百年老店,找到他们的后人,看看能不能用钱买下方子。”
许四强眼里闪过一丝惊喜,“谢谢厂长的信任!”
钱淑兰补充道,“我希望是双方都会满意的交易,千万不能豪取强夺。而且方子必须是我过第一眼。如果谁泄密出去,是要担法律责任的。”
今年九月份,国家正式结束了无法律状态,颁布了第一部 刑法,其中就有一条是侵犯商业秘密罪。因为刚颁布法律,所以街道上的喇叭到处都在宣扬这责消息。
许四强自然也是知道的,听到厂长这么说,他立刻点头,“是!”
很快,许大勇的方子就被证实确实可用。钱淑兰便找李世荣帮忙定购机器。要想量化,纯手工肯定是不行的。
李世荣听说她要扩展种类,也很支持,有点遗憾地道,“只有卤蛋和鸡蛋干确实太少了。”
钱淑兰笑笑,把自己带来的卤肉系列也拿出来给他,“这些也是我们的新产品。”
卤肉和卤香干是她之前一直想做的,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李世荣见上面的包装很是精美,“这塑料厂开在深圳也算是方便你了。”
李世荣把塑料厂开在了深圳,钱淑兰食品厂里的塑料直接由他的厂子供货。上面的包装,也都是按照她的要求来做的。
钱淑兰听出他话里的深意,“你想在深圳多开些厂子?”
李世荣抚了抚额,他只是随口说了一下,她居然就能猜到,真是人精啊。
钱淑兰似是没有看出他的无奈,继续道,“你要开什么厂子?我看看能不能跟着你沾光?”
李家在香港这么牛,李世荣就是随手露一点,都比她强。
李世荣都被她给逗笑了,这么明晃晃地抱大腿真的好吗?
不过跟对方合作这么久,每次她都能按时交货,质量也没有出过一次岔子,跟这样的人合作是最放心的,李世荣倒也不瞒她,左右这事也瞒不住。
他点了点头,直接承认,“对,我们准备把永润超市开到深圳这边来。”
钱淑兰张了张嘴,佩服得不行,“你们可真厉害。”
也只有永润集团才有这个能力把超市照搬过来。她之前不是没想过开超市的。可现在跟后世不一样。
后世都是品牌找渠道卖货,这时候是相反的。她现在人脉不够广,如果她把超市开起来了,却找不到东西填进去,生意照样不会好。所以她还是踏踏实实开她的食品厂比较好。不过并不妨碍她多挣些钱。
钱淑兰突然道,“你们的超市只卖生活用品吗?”
李世荣点了点头,“先试试水。如果销量好的话,再添些其他的。”
如果产品都要漂洋过海运过来,光税就是一笔不小的钱,所以他没有说死。而且这边的经济太差,穷人太多,也不知道超市能不能开得起来。
钱淑兰也很认同他的观点,“到时候我们食品厂的东西不用出海也能销出去了。”
这事之后没多久,钱淑兰很快就发觉,深圳的几条街道上都开起了永润超市。
里面的东西种类比百货大楼还要齐全。只要不是进口的东西,价格都很便宜,开业当天,吸引了不少人。
姜玉瑛和王守智两口子一大早就涌着钱淑兰杀进超市里挑东西。
“娘,这里的东西非常便宜。”姜玉瑛拿着一张精美的海报,上面标的价格低到离谱。
让钱淑兰比较无语的是,可能她厂子的东西不需要交税,居然标的是史上最低价,只要每斤一毛钱就能带回家。
王守智也知道他娘食品厂里的东西,点了点上面最醒目的糖果字样,“娘,这是你们厂的新产品吗?”
他之前好像听她娘提起过,这糖的方子并不便宜,就算他娘要走平民路线,也不至于廉价到如此地步吧。
“是我们厂的。他们的进价是每斤两毛钱,他们卖每斤一毛钱,里外里亏了每斤一毛钱。”这还不包括店面费和人工费。
“为了搞噱头,他们也是拼了。”王守智有点肉疼。反正在他看来,他绝对舍不得。
姜玉瑛却十分佩服,竖了个大拇指,“我瞧着这里面只有糖果才不是必须品,人们才不会多买。”
除了结婚办喜事,谁会把糖果当粮食一样买回去。
你还别说,这话还真在理,王守智反正是无话可说。
钱淑兰支着下巴,“反正无论他怎么做,对我都有利。我的糖果很快就能跟其他品牌抗衡了。”
一夜之间,全深圳知道她的牌子。她的糖果包装精美,口味又特地改良过,比许大勇做出来的更好吃。
永润超市这一开业,钱淑兰的水果糖直接卖脱销。
永润超市成为深圳老百姓心目中的平价超市,代替百货大楼成为购物首选。
而王香润系列食品也跟着一起沾光,成为最火爆食品,真真正正的家喻户晓。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食品厂又陆陆续续开发了新产品。
像火腿肠,辣条,干果,蜜饯之类的也陆续上市。
深圳和国外市场这边打开了,钱淑兰并不满足。她开始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之前她做食品厂积攒下来的人脉在此时也起了作用。她亲自打电话给那些百货大楼的经理。
因为她和这些人一直都有联络,再加上深圳又是经济开发区,虽然她这是私厂,却是合法的。
所以大家都没有拒绝,接受了她的货物。产品开始陆陆续续销往全国各地。
相比钱淑兰这边的顺风顺水,王守智和姜玉瑛的店面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前段时间你俩还卖衣服,怎么又想改卖糖果了?”钱淑兰有点无语。
就算从她厂里拿糖不需要本钱,也没必要变这么快吧?
“娘,我觉得我不适合卖衣服。”王守智有点羞窘。他娘事业干得这么棒,他却一直停滞不前,有点太不中用了。
“怎么说?”钱淑兰因为要忙厂里的事情,所以对两人的店面并不关注,她还真不知道两人干得如何了。
王守智挠了挠头,看了眼正在书房给女儿讲作业的姜玉瑛,压低声音道,“前些日子拿的衣服虽然便宜,可我却卖不过别人。我听那批发市场的老板说,有人一个月能卖上万块钱的货,我却只有六千,要不是玉瑛有销售经验,我估计连六千也卖不到。”
钱淑兰这才恍然。这边发展太快,衣服种类的更替又很频繁,王守智的眼光又不怎么好,所以拿的款式卖得就不如旁人。
“我觉得你不如卖家电吧?”钱淑兰给他提了个建议。
王守智惊讶地张了张嘴,“我身上没那么多钱啊。”
他和姜玉瑛总共才攒了两万多块钱。家电那么贵,他根本拿不了多少货。
钱淑兰敲着桌面,也觉得这是个大事儿。
“你先去联系店面,我帮你想想办法。”钱淑兰略想了想就有了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发展发展再发展~
第343章
“娘,要不你跟我一起入股吧?”王守智琢磨了好一会儿,终于开了口。
虽然有点啃老的嫌疑,但家电这块需要的钱实在是太多了。他称死了只能买五六台。可他娘有钱啊。他娘入了股,分红也是一样的。
钱淑兰呵呵笑,虽然她赚得挺多,可多数都填到古董上面了。
照理说李世荣之前帮她买的古董足够几个儿子孙子生活了。可钱淑兰却另有打算。这些古董是珍贵的国家财产,她不想流落在外。所以只能花钱买下来。
因为学过,再加上她也有作弊器,收藏品越来越多。她身上的钱反而是捉襟见肘了。
没法子,钱淑兰只能把之前收藏的黄金卖掉一批。
两人凑够了五万块钱,钱淑兰占了大头。
可能真是找对了行业,王守智卖家电比服装要厉害多了。
再加上这会子款式很单一,钱淑兰又帮忙把控品牌,所以他们的家电卖得相当火爆。一个月,她的分红就有五千块钱。
王守智趁热打铁在珠海、厦门和汕头各找了一家店面,不到三个月,他又开了三家。
1980年腊月初一,钱淑兰带着小五一家终于回到了王家村。
一行四人,穿得十分时髦。把前来接人的王守义看得一愣一愣的。
直到人都走到他面前了,他也不敢认。
“娘?您怎么穿得这么花哨啊?”王守义把钱淑兰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通。
钱淑兰现在穿着红色菱形格子的羊毛大衣,里面套着件厚厚的毛衣。下身穿着黑色的棉毛裤,脚上穿着带毛的靴子。头发还烫成波浪卷,看着也就四十。
“娘看起来是不是很年轻?”钱淑兰笑着问。
王守义点头,“年轻。真年轻。”
他看了眼王守智,瞅着他身上的衣服同样是羡慕不已。
王守智身上穿的也很时髦,深灰色的羊毛呢子大衣,白色的衬衫配着蓝色条纹背心,下面是笔直的裤子,脚上蹭亮的皮鞋。头发梳大后面,一副大老板的架势。
这两人打扮得这么出挑,姜玉瑛自然也不例外,女人崩管到了何种年龄,最是爱美。
她穿着米白色毛衣,上面勾着精致红色花朵配上绿色的叶子,下身穿着毛呢裙子,脚上穿着咖啡色的靴子。
“娘,您是不是发财了呀?”把人请到汽车上,王守义是再也不忍不住了,迫不及待地追问。
钱淑兰拍了拍自己的包,“差你的钱,到家就还你。”
王守义摆了摆手,“这么快就赚上来了?”
他借的可是攒了二十年的存款,他娘出去才一年半,就赚回来了?他怎么觉得这么悬乎呢?
王守义抬眼去看王守智,却见他很认同地点头,“赚到了。”
钱淑兰见他还要追问,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赶紧开车吧,火车上的东西难吃死了。我肚子还饿着呢。”
王守义只好闭嘴不言。
等到了家里,钱淑兰看到村口坐了许多人,忙拉开车门跟这些人打招呼。
“婶子?你来啦?”有人见到钱淑兰回来,立刻跟她打招呼。
钱淑兰笑着跟大家寒暄。
只是她很快就发觉,有人的脸色有些不太对劲儿。似乎是在生她气的样子。
钱淑兰压下心里的疑问,不动声色地回了车上。
等了老房这边,几个儿媳妇全过来了。
钱淑兰看着面前的众人有些目瞪口呆。只是一段时间没见,这些人的是非值怎么全都变成十分了?
钱淑兰反反复复琢磨了好几遍地,终于领悟到了。
周雪梅和王守礼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卢民生。
哦,也不对,应该是卢民生的身份。
以前卢民生是坏份子,王守礼和周雪梅虽然都送过东西给他。可两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在王守礼的心里,卢民生是他的老师,是他最尊敬的人。
而周雪梅就不一样了,她认定卢民生是坏份子,自己是施恩人。
可这次平反却把她的想法颠覆了。卢民生不再是坏份子。和她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社员。
再加上去年,□□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除了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家分子以及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给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成分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享有同其他社员一样的待遇。今后,他们在入学、招工、参军、入
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应看本人的政治表现,不得歧视。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的子女,他们的家庭出身应一律为社员,不应再作为地主、富农家庭出身。
所以这些人不再认为,人是分三六五等的了,大家都一样。
钱淑兰不知道邓兴明和卢成琳两人有没有变化,但现在所有人的是非值都是十分,绝对是她喜闻乐见的。
因为今天是周末,所以这些人都待在家里。
孙大琴和周雪梅两人到灶房炒了几盘菜端上来。
等一行人吃完饭后,原本挤得满满当当的堂屋更挤了。
王守泉,钱明华,钱维汉,柳月琴,许翠兰,张招娣,王立威,王立虎和王立德等都来了。
孙大琴摸着婆婆身上的衣服,羡慕得不行。
她扭头就冲着姜玉瑛道,“五弟妹,你这衣服真好看,多少钱买的呀?”
姜玉瑛忙开箱子把带来的衣服拿给她,在场的几乎人人都有。
柳月琴接到她递过来的衣服还有几分不可思议,“这么好的衣服送给我?也太奢侈了吧?”
话虽如此,可她的手却自动地比划在身上,朝着旁边的许翠兰一迭声地追问,“好看吗?”
许翠兰手里也拿着一件毛衣,她爱惜地摩挲着,嘴里不停地回着,“好看,好看。”
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