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拿着证据直接杀到北京。她拿着李世荣写的举报信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把秦市簪收受贿赂的事情给捅了出来。
  之所以不以她的身份是因为她根本没向秦市长贿赂过,但是李世荣有啊,而且他还是香港人,现在国家正在吸引外资,李世荣这样的大富豪就是国家争抢的对象,他的举报信,上面一定会重视。
  钱淑兰把信寄出去之后,又担心这信会石沉大海,于是又特地去拜访元怀保,把这事说了一遍。
  元怀保现在已经恢复原先的地位,他和上面的关系非常好,有他说话,起码这事都快点处理。
  听到她在深圳的遭遇,元怀保十分同情,再加上他和钱淑兰也快是亲家了,对方也只是让他帮个无伤大雅的小忙,他自然满口答应,“你放心,这事交给我。”
  卢民生也在旁边,笑着道,“这事还真是只能找老元。他这人还是有点面子的。”
  元怀保有些得意。不过他现在也顾不得炫耀,毕竟这可是一百五十万的货款,不是一万两万,他哪里敢耽搁,当即就给老朋友打了电话。
  有了这一茬,她要告秦宝峰带人抢劫货物这个案子很快就立案了。
  可能因为这个价格太轰动,所以电视台也专门报道了此事。
  钱淑兰跟着法院人员到深圳的时候,法院人员很快就找到在场的人证,这事钱淑兰一早就找到了当时住在街道周围的人。
  秦市长听说此事,原本还让人过来威胁她,可后来他就再也没有来了。
  因为对方现在已经顾不上她,他被检查院的人拘留审查,甚至连家都被搜了。
  搜出来的钱比钱淑兰想象的还要多,有近二十万的存款,当然这还不包括一些不动产之类的。
  刘春荣天天跑去打听最新消息,直到对方被判枪决,他还有点晕呼呼的。
  二十万不是个小数目。以前李国成贪污几百块钱就被判了二十年。秦市长这个绝对够吃枪子了。
  这事之后,秦宝峰也被钱淑兰告倒,只是有点可惜,她得到的赔偿款并不多,几乎等同于没有。
  刘春荣有点闷,闹了这么一场,就弄来这百来十块钱,真是不值得。
  钱淑兰拍拍他的肩膀,“虽然没什么钱,可这法子一劳永逸,咱们以后再也不会受人欺负了。”
  刘春荣一想也是。钱追不回来,但至少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王香润状告秦市长侄子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所以深圳人都知道钱淑兰不好惹。再加上秦市长的落马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新市长上任之后,也没来为难她。原本聚集在厂门口的流氓地痞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是深圳的治安并没有因为秦市长的落马有所好转。
  街道上打架斗殴,闹事抢动依旧层出不穷,甚至还有几个厂子被一伙人给洗劫了,损失相当惨重。
  李世荣似乎都有退出的想法了,原本他就处于亏损的状态,只是亏本也就算了,现在连抢劫都有了。
  钱淑兰让刘春荣把外面的消息一五一十告诉厂里的员工,让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绝对不能单独出去。
  就这样平平安安度过了八二年,很快到了八三年八月。
  上面经过反复开会讨论,终于定下了严打文案。仿佛一夜之间,全国上下都进入了非常严谨的状态。
  甚至有这样一句口号:“可抓可不抓的,坚决抓;可判可不判的,坚决判;可杀可不杀的,坚决杀。”
  “严打”期间的死刑大案要案多到数不清。经过审讯被公审宣判死刑的犯人,必须经过游街示众后押赴刑场行刑。前面由鸣着警笛的警车开道,后面紧跟着一辆辆大卡车,每辆卡车上站着一名五花大绑,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犯人。他们个个面色如土,胸前用细铁丝挂着木牌,上面有名字、性别、年龄及罪行等,在他们的名字上面还画着黑色的“×”。行刑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宣传“严打”斗争,声声控诉犯人罪行,引来无数百姓围观。公安人员在道路两旁维持秩序,疏通交通。
  这场严打之后,发案大幅度下降,社会治安情况开始明显好转。只是这场战役,在后世的评价并不都是好的,也有许多冤假错案发生,更因为加大量刑把原本罪不至死的犯人直接一棍子打死了。
  不过最让国家欣喜的是,原本那些因为内地人太过野蛮不肯过来投资的华侨们,终于被国家的大动作所折服,争相回家乡投资。
  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了起来,许多外国投资人因为华国便宜到廉价的劳动力而来华国。
  作者有话要说:大概还有两三章就结束啦,我尽量不水,把能交待的都交待了,完整结束这篇。么么哒。


第355章 
  钱淑兰把工厂交给刘春荣管理之后,就到了北京。
  小敏原以为她奶到了北京应该是想退休,过轻松一点的生活,可谁想她奶居然想在北京这边开始新发展。
  小敏无奈极了。邓兴明和卢成琳说了一箩筐的话,大意就是让她多休息。钱淑兰却很是坚定。
  卢民生见他们劝不住,便问,“你又想做什么?”
  钱淑兰在几人脸上溜了一圈,见没人再劝,便笑着道,“我想开家博物馆。”
  博物馆?这也太厉害了吧?
  元怀保首先不淡定了,“我听小敏说你把赚来的钱全买了古董,这么快都能开博物馆了?”
  同时他的心里也很复杂,因为前些年日子过得太苦,所以许多人都把手里的藏品出手,想过上好日子。
  有许多外国人看中这里面的商机,古董价格攀升不少。只是国家现在正在搞经济发展,连法律条纹都明文归定,外国人有一定的优先权。
  当了不让传家宝流传国外,他也把国家补发给他的工资拿出来,让小敏帮他掌眼买了些古董。
  可惜的是,哪怕他倾尽全身家当,也只买了二十来件,其中还有一小部分被证实是赝品。
  乍然听钱淑兰说要开博物馆,心里佩服得不行。
  “也不多,也就不到一万件藏品。”钱淑兰谦虚地摆摆手。
  元怀保抽了抽嘴角,他只买了二十来件,就花了一万多块钱。她居然有上万件藏品,那价格?
  他掰着指头算了半天,这不得。
  “五百万!”卢民生熟知他的性子,所幸替他开口。
  其他人听到这个价格都惊呆了。
  邓兴明咽了口唾沫,“娘,这么多东西,如果被人偷了盗了,可怎么好?”
  钱淑兰却不当一回事,这么多东西,她也带不走,迟早要交给小敏的。
  她现在成立一个博物馆,把事情都做好,到时候,小敏只要做个馆长,帮着管理就成。
  这事定下来之后,钱淑兰就拜托元怀保帮忙打听,哪边可以租到场地。可惜的是现在根本就不能土地买卖。
  只是元怀保打听的价格非常离谱,一年光租金就要上万块钱。
  也就是说前十年,她基本就要亏本了。博物馆收入无非就是门票和出售纪念品挣钱。想想就觉得划不来,钱淑兰打算买地。
  虽然现在没有明文规定可以买卖土地,但是她可以买下一片区域的房子,然后把那片区域遗成平地,重新盖楼。
  这个想法很好,可惜的是北京市中心的房子并不便宜。
  她只好把主意打到稍微远一点的郊区,虽然现在这儿是郊区,可未来也属于三四环。离市中心还不太远。
  钱淑兰反复核算过,这样算下来,她至少要花掉一百万。这个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是偏高的,可谁让她就要这一片呢。
  现在食品厂和利润每年有三十万,家具行每年有七十多万,加起来刚刚好。
  她直接以工厂的名义从银行贷款。现在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创业,许多银行都支持贷款,当然其中的利息并不低。
  不过钱淑兰也顾不得了,她的年纪等不起。
  贷款审核三个月之后,钱淑兰这边也跟城郊的住户们谈好了。
  一开始钱淑兰还以为会有钉子户的出现。但是没想到根本就没有。
  毕竟她这个价格,只要凑点钱,就能到市中心买房,傻子才不乐意。
  所以大家伙收到钱之后,立刻跟她去过户。
  卢民生见她这么忙,也就过来帮她的忙。
  见她眨眼间就花掉一百来万,心中很是忐忑不安,“其实你这一百来万花得有点不值。”
  如果是开餐馆之类的还能挣到钱。开博物馆?想都不要想,能回本就不错了。
  钱淑兰倒不在乎这个,她的本意也只是想多买些地而已。
  但她不能像别人那样圈地,这样会被上面盯上,所以她只能借着博物馆的名义多囤些地。
  这个只是博物馆,她还可以照此方法,买下附近一片地,然后用来建仓库,员工宿舍等等。
  只是她的想法不好跟卢民生说,所以嗔了他一眼,“你这人也太庸俗了吧。开博物馆是为了名声,哪里是为了钱呢。”
  卢民生无语了,“你一个资本家天天挣得都是阿堵物,好意思说我庸俗吗?”
  钱淑兰摸摸鼻子,不说话啦,没办法,她就是这么庸俗。
  接下来就是盖房子的事情,元怀保这次帮她找齐人手。这些都是建筑局干活的好手。
  她盖的是楼房,乡下那些工头哪里能有本事承接这么大的工程。所以只能找真正有本事的人才。
  商定好价格之后,工程队便开工了。
  为了防止这些人偷工减料,钱淑兰一直留在工地上盯着。左右她也没有旁的事情。
  这天中午,她正在工地上溜达,就听到小敏从远处跑过来。
  她的身后还跟着一对男女,钱淑兰拿下安全帽,挥了挥面前扬起的尘土,这才发现原来是孙大琴和王守仁来了。
  “娘?”大老远就听到孙大琴咋咋呼呼的声音。
  王守仁性子寡言,但此时却很是激动。
  说来也是,去年因为忙着跟秦市长打官司,她根本没回去。这两人可不就着急了么。
  “娘?您怎么不回王家村啊?”孙大琴跑到跟前,一脸的怨怪,随后却又笑起来,看了眼四周,“娘咧,这片区域都是您买下来的吗?”
  小敏拍拍胸口,颇有几分自豪,“那当然了。”
  王守仁也不管这娘俩,凑到钱淑兰面前,关切地问,“娘,您还好吧?”
  “好着呢。”钱淑兰见四周都是灰尘,这几人也没戴口罩,忙挥了挥手,“咱们先出去再说。”
  孙大琴看得正入神,听到婆婆这话,也只能跟着一起走了。
  到了外面,钱淑兰便问起两人,“你俩咋来了?不是要工作吗?”
  听婆婆问起这个,孙大琴有点心虚,讪讪地笑了,“娘,我这不是想您了吗?”
  钱淑兰不动声色地看着她,戳穿她的谎言,“再有两三个月就过年了,你唬我玩呐?”
  孙大琴抹了下额头上的汗,低头不吭声了。婆婆要知道她辛辛苦苦给自己找的工作就这么让给别人,会不会捶她?
  钱淑兰还真有点奇了,孙大琴啥时候会这么没底气了,她把视线移向王守仁,他抿了抿嘴,“她把工作给卖了。”
  出乎意料的,钱淑兰并没有生气,她反应很平淡,哦了一声之后,看向孙大琴,“你有什么打算吗?”
  听到婆婆这声音,孙大琴猛地一抬头,仔细确认婆婆脸上没有发怒的迹象,微微一动,“我想开饭店。”她抿了抿嘴,看向王守仁,开始告状,“可孩子他委爹不同意。”
  王守仁急了,“娘,不是我不想让她开店,而是她卖的菜贵死人,谁会去吃。她简直就是烧钱。我说她,她还不听。您帮我劝劝吧。”他气得脸都青了。
  这媳妇越来越不听话,天天只知道跟他唱反调,真是愁死人了。
  两人在家里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没办法,两人只好不远万里到北京来找钱淑兰评理。
  钱淑兰也没有偏听一方,“你准备的都是些什么菜?价格怎么定的?”
  孙大琴飞快地道,“就是我跟师傅学的那些啊,有熘鸡脯、荷包里脊、四大抓、四大酱、四大酥、小糖窝头、豌豆黄、芸豆黄等。”
  钱淑兰抚了抚额,这些可都是宫廷菜,她在镇上开店,卖给鬼吃啊,她凉凉地问,“价格呢?”
  提起这个,孙大琴就心虚了,“熘鸡脯要八块五,荷包里脊要九块二……”
  得了不,不说了。这个价格别说乡下那个地方,就是北京都贵。
  钱淑兰举手打断,王守仁却跺脚,“娘,您听听,八块五都能买五只活鸡了,到她店里就只能买一盘鸡肉,称死了不到半只鸡。您说,她靠谱吗?”
  孙大琴见自家男人这么看不起她,也脑火了,烫得卷发一抖一抖地,指着他的鼻子就开始骂,“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瞅瞅老四两口子,一年都能挣好几千块钱。咱俩呢?只拿那么点死工资。”
  得了,这是比上了。
  钱淑兰发现,在乡下这妯娌之间攀比之风还挺盛行。
  王守仁也有点不高兴了,“你跟人家比什么。咱俩都是铁饭碗。你干啥要自降身价,跟她一个个体户比。”
  说完之后,王守仁立刻察觉到有两双眼刀子射到他身上。
  不用说,一个是亲娘,一个是亲女儿。
  王守仁还摸不着头脑,这两人为啥会这么看他。孙大琴却护上了,挡在他面前,朝着钱淑兰讪笑两声,“娘,他不是说您,他是说铁饭碗很体面。不是看不起个体户。”
  钱淑兰却根本不听,一把扯过孙大琴,气得一巴掌拍到王守仁肩膀上,怒道,“个体户咋啦?不偷不抢的,你至于这么看不起个体户吗?”
  王守仁见自己说错话了,也不敢跟亲娘顶嘴,忙弯腰赔罪,“娘,我不是有意的,我的意思就是知足常乐就成,咱不用跟人比。”
  钱淑兰才不信他的鬼话。上了年纪的人对金饭碗,铁饭碗都挺看中。
  当初她想报公务员的时候,她奶就说这个好,这是铁饭碗。可惜的是,她被涮下来了。
  她现在觉得王守仁的思想不对,“你不能一直一成不变,我觉得大琴这想法就好,知道变通。不像你只知道死守。”
  王守仁立刻面色如土。啥?他娘支持他媳妇开饭店?
  作者有话要说:《七零之戏精夫妻》计划在15号首发,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哦。
  配角他爸还在想人设,所以要晚一点开,谢谢亲们的支持,么么哒。


第356章 
  一路上,王守仁颇为苦恼,他在心里反复琢磨着怎么让他娘打消这个念头。
  虽然他媳妇做菜是好吃,可那价格是真贵。要是做生意亏了,她估计又得在家里发疯,他不想她天天跑到县城跟他哭诉。
  相比他的愁眉不展,孙大琴可算是得偿所愿了,她斜睨了王守仁一眼,脸上明显有几分得意。然后扭头挽上婆婆的胳膊,脸上也瞬间换成谄媚的笑脸对着婆婆撒娇,“娘,您真好。”
  这嗲里嗲气的声音让钱淑兰浑身起鸡皮疙瘩,她抖了抖自己的肩膀,“哎,你好好说话,多大年纪了,还跟我来这一套。”
  孙大琴见婆婆虽是骂她,脸上却是带着笑的,立刻道,“无论我多大年纪,您永远是我婆婆。”
  这话也没错,只是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钱淑兰心里暗暗腹诽着。
  小敏在接收到亲爹使过来的眼色之后,颇有几分为难。一边是亲娘,一边是亲爹,都是至亲。她偏向谁都不好。
  只是在亲爹一再催促之下,小敏到底不好驳了他的面子,要不然他着急上火再急出病来。
  小敏挽着亲奶的胳膊,“奶,您心里是不是有了主意啊?”
  钱淑兰把目光挪向小敏,笑着回道,“是啊。你娘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她开的地儿不对。”
  “怎么不对?”孙大琴有点急了。
  “你也不想想王河镇的消费水平,谁家能吃得起你那一盘八块五的鸡肉啊?你饭店没生意,连租金都交不起,到时候别说挣钱了,恐怕你不往里贴钱就不错了。”
  这个年代虽然遍地是黄金,可也得要有头脑才行。孙大琴的想法是好的,可她忽略了消费群体。
  孙大琴被婆婆这么一说,脸色涨得通红,她左右环顾了下四周。
  北京这边要比她们乡下繁华多了,哪怕是处于郊区也有不少人。
  孙大琴试探着问,“娘,您是说让我开在北京?”
  北京的租金应该更贵吧,她哪里开得起啊。
  钱淑兰点了点头。前些年,乡下人日子过得太苦。虽然现在已经包立到户,但也只能算是温饱,离小康还远着呢。所以哪怕孙大琴开平民菜馆,生意也只能一般,挣不了多少钱。可开在北京就不一样了。
  因为改革开放,国内已经对外开放,许多外国人都争相来传说中最为神秘的东方古国旅游。
  华国是公认的美食王国。而孙大琴学得恰恰就是最为精致的宫廷菜,也是最为正宗的华国菜。
  也许八块五一盘菜对于华国人来说是天价,可对外国人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客户,更大的客户是那些工人。
  等几人坐上公交车,过了十来站后,终于到了北京最繁华最热闹的街道上,这里车流不息,道路也很宽敞。周围全是一排排地商铺。她锁定一处四层高的楼房,“所以你这饭店不仅要开在北京,还要开在这里。”
  这个点正是下班高峰,有许多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骑着自行车行驶在街道上。人挤人,车水马龙,场面十分震撼,孙大琴没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多工人,看得目瞪口呆。
  王守仁更是唏嘘不已,“还是北京更发达啊。这里的工人比咱们县城可多多了。”
  孙大琴看着这些蓝领工人,好似在看一个个土财主,她双眼冒着精光,“这里的确很好。不过这里的房子应该很贵吧?”
  她来的时候已经把家里全部家当都存进存折,拿过来了。只是她这两年也只攒了不到两千块钱。
  “你之前不是有两万块钱还留在这里吗?到时候我还给你。”钱淑兰也知道她手里没什么钱,所幸替她说了。
  孙大琴看了眼小敏,迟疑了,“娘,您不是刚买了那片地吗?还贷了一百万的款。还能有钱吗?”
  对自家婆婆的大胆,孙大琴算是彻底服了,尤其是在听说婆婆手里有一批价值五百万的古董,她更是佩服得不行。
  五百万啊?这么多钱,哪怕她用一辈子也挣不来吧。
  “两万而已,我还是能拿得出来的。”钱淑兰摆了摆手,没有把这两万块钱当一回事。
  王守仁在旁边听了,觉得肉疼。要知道这两万块钱,可是他们攒了二十多年的全部存款。其中还有一万块钱是他娘当初借去创业,利息翻一倍赚来的。
  这么多钱全部都投到饭店里,要是赚了还好说,要是亏了。他不得哭死。
  只是看着他娘似乎铁了心要帮孩子他娘,他气恼地把头扭过去了。
  孙大琴虽然看到他的不认同,可到底想争一口气的心思占了上峰,所以当没看到。
  钱淑兰也和她差不多的想法,只有小敏没法忽视亲爹。虽然她和亲爹相处时间并不多,可她爹每次回家,都会给她带好吃的。也算是把她放在心上了。
  看到他黑成锅底的脸,小敏只好在旁边宽慰他。没法子,她奶决定的事情任谁说了都不会改变,她也拿她奶没辙,更何况,她也觉得她娘留在北京更好,这样她就能天天吃到她娘做的菜了。
  至于开饭店要花那么多钱,小敏想了想,看向她娘,“娘,我这几年也存了不少钱,倒不如先给你用吧。”
  孙大琴有些犹豫,“你今年都二十二了,再不结婚就成老姑娘了。还是算了吧。”
  小敏有点尴尬。二十二岁,的确是老姑娘了哈。只是想到还在部队没法请假回来的小阳哥哥,她到底把心里的不自在压了下去。
  孙大琴这次除了想让婆婆给她拿主意,也是为了催小敏结婚才来的,既然话赶话已经到这儿了,她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握着小敏的手顺势问道,“你和小阳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小敏咬了咬唇,脸色微红,“我俩商量今年就结婚的,只是小阳哥哥还在出任务没回来。等他回来,就向上面打结婚报告。”
  孙大琴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早点结婚,你奶也能早点报上重外孙子。”
  以婆婆对小敏的重视程度,估计早就想要小敏生下重外孙子给她抱了,只是婆婆不是个喜欢催婚的。所以肯定没催过小敏。
  婆婆不好张嘴,自己来好了。谁让自己是婆婆最贴心的儿媳妇呢。
  钱淑兰可不知道孙大琴想法,要知道只能呵呵。她是想让小敏结婚没错,可一想到她爸被她给炮灰掉了,她心里就升起一丝丝愧疚。
  这会子听孙大琴提起,她心里那种感觉又有了,她轻咳了一声,看向孙大琴,转移话题,“咱现在说开饭店的事呢,你扯这么远干什么?”
  孙大琴立刻心领神会,松开小敏的手,顺着婆婆的视线看向那栋四层高的楼房。
  她有点傻眼了,“娘,这个房子咱买不起吧。”
  虽然不知道北京房价有多贵,可她再傻也知道,她手里的这点钱绝对买不了这么高的楼,别说整栋楼了,恐怕连一层都买不起。
  钱淑兰嗔了她一眼,“你倒是想得美。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