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活,累得不行根本不想动。
  没两天,钱淑兰吃完早饭去河渠的时候,再次看到了大栓子和小梨花。
  这次他们依旧是卖给她不少白蝉。只是看着两个孩子疲惫的神色,钱淑兰到底没把劝阻他们休息的话说出来。
  如果他们现在不挣钱,之后恐怕真得会饿死吧。
  饿死不受嗟来之食是对人性很大的考验。钱淑兰不希望他们要经历这样的考验。
  “你们要注意身体。”钱淑兰装作很惊喜地告诉他们,“对了,知了现在一百个五毛钱了。你们没必要这么累了。”
  “真的啊?”两个孩子双眼亮晶晶的,钱淑兰瞧着却很是心疼。
  她摸着小梨花那干瘪瘪,一丝赘肉也没有的小脸,她叹了一口气,“真的”
  两个孩子立刻点头,“我们一定会多多攒钱的。”
  看着两人拿着从东西离开,钱淑兰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天。远处碧蓝的天空如碧玺一样璀璨夺目,一大片的空中到处漂浮着丝丝缕缕的白云,看上去隔外的美好、宁静。可惜这样的美好就像行将就木的老人在临终前的回光返照,短暂而又虚幻。
  没几天,打井大队的二十四口井终于全部打好了。
  住在老王家附近的人家都过来借水用。
  孙大琴有点不高兴。李春花却觉得倍有面子。周雪梅因为住在隔壁影响不到她,所以无所谓。
  钱淑兰看着这天,万里无云,一丝风也没有,一点也不像要下雨的样子。
  自去年冬天已经没下过一滴雨了。河渠里的水已经彻底见底,小麦地里已经干得裂缝了。如果再不浇水,这小麦就会干死。
  现在麦子快要抽穗,最是需要水的时候。
  王河公社的大队长聚集到水利局要求放水。可刘关县的好几处塘堰已经干涸,旁边的三个小水库剩下的水根本不足以灌溉这么多的田地。
  生产队回来之后就号召队员开始从自家水井灌溉。好在之前,他们村有二十来户人家打井。
  倒不像别的村那样毫无办法。
  王守泉和钱明华便组织社员开始用水井压水。两人专门负责压水,一人专门负责运水,三人专门负责浇水。
  六人负责一口井,一共二十五口井,一百二十五个人干个不停。
  总之不能让小麦干死,要不然他们今年的口粮可就没了。
  到了晚上,一班人去歇息,换另一班人来。
  毕竟王家村生产队一共有180户,光能用的劳力就有六七百口。三班倒,都还剩。
  钱淑兰趁着晚上的时候,开始把自己运来的水往地里洒。
  乌漆墨黑的,别人也看不到她的动作。她便用手里的灵气,指挥着水往田里流淌。
  因为往麦子上洒水会把麦穗碰掉,麦子就会干瘪。所以等到麦穗已经抽出来了,王家村才停止灌水。
  这天中午,钱淑兰在吃饭的时候,朝大家道,“你们好好上工,我今天要去趟县城帮玉瑛看房子。”
  姜玉瑛和郭正良结婚日子定在十月初日。可婚房还没有准备。郭正良自尊心强,不愿意住在姜家的房子里,那样感觉他像个入赘似的。
  所以两人准备重新买房。姜玉瑛请钱淑兰陪她去看房。钱淑兰之前就已经答应了。
  等大家吃完饭后,正国拿着自己的陶罐过来找她。
  自从大炼钢之后,正国的铁盒子就被收上去,后来换成木盒子,觉得太轻又换成了陶罐。
  “你这是?”钱淑兰有些纳闷。
  正国有些不好意思,“奶,我想盖座房子。这里是我攒得一百块钱。”
  上次正康偷的钱已经还给正国了,再加上今年他发动自己的同学捡知了和找大青虫,他帮着收回来赚取差价,所以卖了不少钱。
  钱淑兰没想到他居然这么快就攒到一百块钱,“这些都是你卖知了和大青虫得来的钱?”
  正国摇头,“我还问小毛驴借了一些。”
  钱淑兰叹了口气,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但却又不得不告诉他,“正国,大炼钢之后,队里就来了通知,全部封山造林,队里不允许再砍树了。估计,要有□□年才会解封了。”就算上面允许队员砍树,他们生产队也没树可以砍呐!
  正国懵了,没有树就盖不成房子,所以他这钱算是白搭了?
  见他快要哭出来了,钱淑兰忙安抚他,“在咱们村里盖不了房子,你可以到县城去买啊。”
  正国有些迟疑,他在家里住呢,在县城买房子干啥?而且县城的房子多贵呀,他啥时候才能买得起。正国有些丧气。
  钱淑兰摸摸他的头,“钱不够你再赚,就当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了。”
  正国低着头没说话,为自己的坏运气气恼不已。
  “而且你今年不就考中专了吗?以你的成绩说不定就能考上了呢。”钱淑兰这倒不是吹得。
  正国现在学习特别认真。好几次考试都考了全校前几名。
  他的政审没有问题,成绩又好,没有理由考不上中专的。
  正国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如果他考上中专,说不定就可以在县城找到工作。到时候他住在城里上班多方便呐。
  “城里房子多少钱呐?”正国拿不准。他怕自己中专毕业都未必能攒够钱。
  钱淑兰哪里知道这个,原身也没买过房子,所以她只能摇头,“等奶去县城看看就知道了。你先攒着。反正一百块钱肯定是不够的。”
  正国只好接受这个事实,抱着陶罐出了房门。
  钱淑兰没有让别人送她去县城,而是向队里借的那辆自行车。
  因为忙着浇地,所以村里人也没人骑自行车。干活的时候是不用自行车的,就怕哪块尖利的土坷垃把轮胎扎破,那就太可惜了。
  钱淑兰去队里借自行车的时候,没有任何阻碍就借到了。
  她骑着自行车到了姜家,钱淑兰才发现郭明德居然也在,一开始她也没有多想。还很客气地跟他打招呼,“你的腿好了?”
  郭明德踢了一下腿,笑得一脸灿烂,“婶子,早就好了,本来也没受什么伤。看着严重其实也就是伤了一点皮肉。”
  钱淑兰点了点头,“没事就好!”
  郭明德看了一眼弟弟和弟妹,怕他们偷听似的,挪开好几步,“婶子,我想给您商量件事儿!”黝黑的脸上居然还泛着红晕。
  钱淑兰有些好奇,跟着他到旁边,“啥事?你说吧!”
  “婶子,我想跟丹娜处对象。”他之前好不容易说服他弟弟在去乡下送铁器的时候,顺便帮他送信给王丹娜。可得到的结果却出乎他的资料。
  钱淑兰直接被他的话震懵了,打死她都没想到这两人还能搅和到一起去。
  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年龄相差九岁,还因为一个是死了老婆带着孩子的男人,一个是云英未嫁的黄花大闺女。就算王丹娜只是个乡下姑娘,她也没必要找二手的吧?
  她想也没想就要拒绝。
  可郭明德的下一句话直接让她懵了,“婶子,丹娜同意跟我处对象,可她说要经过你的同意才行。”
  钱淑兰皱眉,王丹娜答应跟郭明德处对象?
  不是爱上的都是同一个类型吗?她怎么没看出来洪顺友和郭明德有哪点像啊?
  一个年轻帅气有点天真的小伙子,一个是老油条的性子,长得却是糙汉子的老男人。
  就算洪顺友再老十岁也变不成郭明德这样啊。
  王丹娜这口味怎么变得这么快啊?
  钱淑兰不想当棒打鸳鸯的恶人。可她真的真的没有想过王丹娜会找大这么多的对象。实在是太出乎她的预料了。
  “婶子,你放心我会对丹娜很好的。小柳她娘走了这么多年我也没想再找,可我第一眼瞅见丹娜就喜欢,而且我娘对丹娜印象非常好,她支持我娶丹娜当媳妇。”
  钱淑兰腹诽,放屁!你娘当然同意。你都单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同意娶妻,你娘估计嘴巴都能咧到耳根了好不好,她还能反对!
  钱淑兰低着头,想了半天。也没法把拒绝的话说出口。
  她瞧着不配。可王丹娜却觉得合适。所以她要不要独断专行把这两人给拆了。
  好像有点损呐!而且这男的三观值也很不错,除了是非值是8分,其它都是10分。她自己都未必能给王丹娜找到三观这么高的对象。
  钱淑兰也不知道该说啥,“你让我想想吧。”
  没有拒绝就是好消息,郭明德眼睛一亮。
  选房子的时候,郭明德似乎有意表现,在两人让他们也跟着挑房子缺点的时候,他一连指了好几处问题所在。
  一连看子五六家,最终才挑到一处离两人工作地方都比较近的民宅。
  这家建国前是个裁缝,所以特地在城里盖了房子。
  现在裁缝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使了就想把左边带门面的房子给卖了。右边用来养老。
  这家人的儿子当了兵,常年不在家,儿媳,孙子都去随军了。所以就有点孤独。
  四人看了都很满意。这房子一看就是精心保护过的,价格三百块钱和一百斤粮食。
  两人买好了房子,到了房管局做登记。
  钱淑兰回到家里,立刻把王丹娜找到自己房间里。
  劈头盖脸地就问她,“你咋想的呀,你这么年轻为啥要找那么老的?差九岁呢。”
  王丹娜却一脸平静,“娘,我知道你想给我找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可这世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何况,我自己本身就不完美。那些吃商品粮的哪一个不嫌弃我是个农村姑娘,觉得娶我回家就是个拖累。郭明德虽然年纪有点大,可他娘对我还不错,并没有嫌弃过我,就算他有个女儿,可也只是个女儿。又不是儿子。将来给她一份嫁妆嫁出去就行了。
  钱淑兰觉得这姑娘冷静得有点吓人了,“你没事吧?”这是刚失恋的人应该有的状态吗?
  看着他娘担忧的眼神,王丹娜才把心里憋了好几天的话说了出来,“洪顺友已经在相看媳妇了,他都能找,我凭什么不行。我非要找个条件比他还好的。”
  钱淑兰有些无语,“这是你的婚姻大事,你居然拿来赌气!”她气得直跺脚。
  王丹娜却摇头,“才不是赌气。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既然我不能嫁给喜欢的男人,我为什么不找个条件好一点的呢。起码对方能让我过上令人艳羡的生活,不用我受尽别人的冷眼,不用我辛辛苦苦去挣钱。
  郭明德年纪是有点大了,可同样的,他的存款也多,他还有个稳定的工作,一个月能有六七十块钱的工资,只要嫁给他,我再也不用下地干活。我也不需要受婆婆的冷眼,更没有糟心的小姑子和妯娌,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钱淑兰实在无话可说了。
  这姑娘的意思就一条,既然她嫁不了爱情,她就嫁个好条件的男人。
  钱淑兰突然有点可怜郭明德了,王丹娜摆明了就没看上他,只是看上他的外在条件。
  “可如果将来你嫁给了郭明德,有一天他失去他的工作,变成一个普通人了,你还会离开他吗?”
  王丹娜愣了半天,显然没想到她娘会问这个问题。
  钱淑兰也就是随口一问,这俩人,一个看脸,一个看对方的条件,都有各自的目的,半斤对八两,谁都不单纯。
  作者有话要说:我下一章写灾荒,会不会被锁呢,有点瑟瑟发抖……


第120章 
  钱淑兰看着王丹娜,连续这么多天的辛苦劳作让这个原本还算白皙的姑娘直接晒成了黑人。她脸色蜡黄,背因为太过疲累不自觉地躬着,浑身上下写满了疲惫。
  弯腰浇水这事看起来很容易,可如果让你一天干十八个小时,连续干上一个月,真的是很折磨人。壮劳力们都吃不消,更别说王丹娜一个柔弱的姑娘了。
  王丹娜其实从骨子里就是个非常现实的人。
  说她很喜欢洪顺友,也对也不对。她喜欢洪顺友不假,可同样的,她的喜欢是有条件的,就是自己要舒服。
  这个从小被原身忽视长大的闺女,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个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的人,要么强烈渴望母爱,如洪顺友那样。
  要么一切以自己为准,就像王丹娜这样。
  她不能说王丹娜有错。这世上的傻女人太多,像王丹娜这样事事为自己打算的姑娘,她反而是比较欣赏的。
  没有一个女人不想嫁给爱情。可这世上的婚姻恰恰很多都不能称作为爱情的归宿,更多的家庭是两个人凑和在一起过日子罢了。
  但是她虽然欣赏王丹娜的冷静自持,可她同样也讨厌始乱终弃,不负责任没有底限的人。
  “你要和郭明德处对象,我没有意见。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王丹娜见她娘表情严肃又认真,莫名有些忐忑不安,“娘,你说吧。”
  “结婚之前,我不管你们。但结婚之后,如果郭明德将来有一天落魄了,他也没有对你不好,你就不能离开他。老王家不能接受陈世美那样的女儿。你明白吗?”
  这世上许多事情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尤其在这个年代,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结婚前,王丹娜怎样,她可以不管。但是结婚后,就是两个家庭的事。
  如果王丹娜做出始乱终弃的事情,那就是坏了老王家的名声。
  她不可能因为王丹娜一人而让家里的女孩嫁不到好人家。
  这年代的名声可是关乎到家庭的上学,升迁以及嫁娶。
  如果是郭明德对她不好,她提出离婚!钱淑兰可以理解。甚至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哪怕是被人戳脊梁骨。
  如果是因为她吃不了苦,只想共富贵,不想共患难,对不起,钱淑兰坚决不能接受这样的女儿。
  更加不会留她在家,而让老王家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王丹娜低着头,好半天也没回答。
  钱淑兰也不催她,“娘要管理一大家子,不可能事事以你为重,你的婚姻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将来你过得好与不好,都要自己担着。我对郭明德没有恶感。如果你选择嫁给他,你玉瑛姐有的东西,你都有。而且我还给你一百块钱压箱钱。但是你要考虑清楚,如果万一有那么一天,你能不能跟他共患难。你别看县长似乎很风光,可同样也很危险。你不能只想着好处,却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承受风险。”
  王丹娜一时半会儿也做不了这个决定,“娘,我会好好想想的。”
  钱淑兰点头同意,“不急,你慢慢想。”
  这事也确实不急,因为接下来的日子根本没法让大家有闲心想这些。
  以前钱淑兰就听人说过灾荒的时候会有蝗灾,她特地到地里翻找,发现泥土里已经长出许多蝗虫卵,等这些卵长出来,这些麦地就会被它们啃噬干净。
  她立刻把这一消息告诉王守泉和钱明华。
  王守泉便把这一消息上告周社长。
  周社长对此也很重视,也派人下来调查。
  这蝗虫看着只是一个小小的虫子,生命期也非常短暂,可它的卵众多,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 000~5 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因为蝗虫生长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成千上万就非常恐怖了。
  周社长把下面的农技员全部招来商讨怎么灭蝗虫。
  许多人说用火,可自从大炼钢之后,许多树木被砍伐早就用完了,哪有那么多材料制作火把,更何况如果成千上万的蝗虫来了,逃命还来不及呢,哪有胆子举火把。有的人说大面积喷洒农药的方法灭蝗,可现在就是缺少东西的时候,这个法子根本行不通。
  有的人说把卵杀死,就长不成蝗虫了。可这么多卵怎么找。
  最后商定的方案就是组织人开始把有卵的地方翻出来。
  虽然麦地里的不能挖,可好歹地地头这些地方能减少一些。
  钱淑兰时刻关注地里的蝗虫,见它们已经长成了幼虫,就让负责养鸡的媳妇负责把生产队的鸡全部赶到麦地吃虫子。倒也减少了不少蝗虫。
  但即使如此,到了七月初的时候,还是长出来不少蝗虫。
  干部们经过商议过后,开始组织队员割麦子。也不管有的麦子还是青的。
  就怕蝗虫长大了,这些麦子全部颗粒无收。
  村里的壮劳力们全都下地割麦子。年纪小一点的人就负责搬麦子。
  钱淑兰负责运麦子。白天她不方便施展空间,晚上她就趁着天黑运麦子。
  自家拉完,她就帮别人家拉,总之要跟蝗虫赛跑,不能让庄稼糟蹋了。大家对她的帮忙很感激。
  麦穗放到打谷场,队里安排一些不能下地的老太太专门负责在家撸麦穗。把上面的麦子摔掉。然后杆子做成草帘子。
  草帘子可以用来盖住红薯秧。麦子虽然熟了,可红薯还在生产阶段。队里也买不起那么多的塑料布,白天只能用草帘子先盖着。晚上再去把草帘子掀开让红薯藤透气。
  经过关东大悍的老人都知道,蝗虫基本不怎么挑食,几乎各种阔叶绿色植物的叶子都吃,尤其是禾本科植物。蝗灾发生时,蝗群所过,赤地千里,这就是铁一般的证明。
  社员们时刻注意蝗虫的生长周期。一旦蝗虫变多,便用草帘子盖住这些被铡刀铡过的麦穗。好在天气热,麦穗晒完之后,就开始脱粒。
  以往是用牛车马车,现在直接有拖拉机,速度快上不少。
  全队上下,男女老少只要是能走动路的,全部有任务。
  包括正军都可以帮着捡麦穗。
  虽然一天只有三个工分,可也算不错了。
  钱淑兰怕蝗虫来的时候,他们来不及跑,于是便用打补丁的布给他们每人做了一个书包,书包里放着一个麻布袋子。
  等蝗虫来的时候,把麻布袋子往自己头上一套,就会很安全。
  怕他们不熟练,钱淑兰还练习了好几次,直到他们一听到人喊有蝗虫,就快速拿出麻布袋子。
  整个动作连一分钟也不到,十分熟练。
  其实她手里的粮食足够一家人人度过三年饥荒了,可钱淑兰不想自家太独特,要不然等大家都没饭吃,而他们一家吃得白胖白胖,很难不发现问题。
  到了七月下旬,蝗虫还是来了。
  蝗虫之多,遮天蔽日,也是罕见的。蝗虫飞过来,简直像天阴了一样,太阳也看不见了。这样说并非夸张。大的蝗群方圆几里,一落地,顷刻间就把几亩、几十亩甚至几百亩农作物吃得一干二净。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王家村还留在地里,没有长成熟的麦子直接被啃噬干净。
  听说附近有的村子,因为麦子熟得晚,收得也比较晚,留在地里的庄稼全部被蝗虫吃掉。
  甚至有人逃跑得不及时,还被蝗虫啃掉一块肉。
  钱淑兰趁着没人的时候,躺在空间里用灵力攻击这些蝗虫。可惜她的灵力不够,只杀掉一部分。
  她把这些蝗虫捡回去,等没粮食的时候用油炸了吃。
  钱淑兰去钱维汉家还奶粉的时候,跟他一起听过广播,也知道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闹蝗灾。
  今年大灾荒,各生产队上半年好不容易勒紧裤腰带挨到夏收,都不敢再虚报产量。自己都要饿死了,还争那荣誉干什么?
  周社长也拿这些犟驴没办法。
  周社长语重心长道,“咱们不争荣誉可以,我也不是那贪图先进公社名头的人。但咱们的粮食不能少交。少交一粒粮,我们这些人全都跟着一起玩蛋。我也不要你们多交,你们就按照前年的量来交吧。”
  前年没有虚报产量,所以大家也没什么意见。
  可紧接着他们发现不对劲儿了,虽然量是一样的,可他们剩得却不多。
  毕竟前年是丰收,今年因为蝗灾和干旱而减产。
  可任务粮是大事儿,不交就得挨批斗,就会被冠上落后分子的帽子。
  谁都不敢担这个责任。但下面那么多的队员看着,围在生产队仓库门口就是不让人把粮食拉走。
  生产大队长只好再去公社求情。
  周社长自己还头疼呢,上面又下来文件了,今年必须取得大跃进,粮食必须高产,没有政绩的官员都要被撤职查办。
  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周社长硬是咬牙组织武装部下乡收粮。
  干部们率领全副武装的民兵和积极份子,荷枪实弹下乡“征粮”。
  就地收割,就地征购,就地入库,入库封仓!农民的口粮,种子粮所剩无几。
  许多生产大队收割下来的粮食,全部变成征购粮,就这还是不够完成征购任务!
  周社长愁得头发都要掉光了。没办法只能把全部任务粮交上去。
  可他报上来的任务粮根本达不到征购任务,上级领导不满意,派人下来调查。周社长现在也是自身难保,他的权力直接被上面的人架空。
  王家村也被波及了,应该说整个刘关县所有的生产大队长都被波及了。
  这些生产大队长全部被扣在公社挨批斗。
  要说为什么会这么疯狂,起因还在于上面。
  八届八中全会上彭元帅因为批评大跃进运动而受到批判,引发第二波主要限于清洗军队中彭支持者的反右运动。
  反右运动再次刮起。之前的反右运动多数都是民主党人士,可这次却不一样了。
  像王家村生产大队原本跟反右运动不沾边的。
  可上面领导见大队干部报上的任务粮数量不够,就说他们没有抓好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