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建议你卖两百块钱。你的房子质量不好,价格再高就没人肯买了。”
钱淑兰在边上听着。
突然想到这房子她可以先买下来。广州未来发展很好的,房子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她买了也不亏。
她赶紧拉张招娣到旁边,朝她道,“这房子我买下来吧。”
张招娣惊了一下,“真的啊?”
钱淑兰点了下头,“我想买套房子,下次再过来参加广交会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张招娣想也没想就应承,“行啊,我再给你便宜点吧。”
钱淑兰赶紧摆手,“不用不用!这事你帮我保密就行!我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行!”
两人直接让房管局帮他们更换一张房产证书。
有了这两百钱块钱,张招娣心里总算是踏实下来了。
“咱们先到你那街道办开个介绍信,把粮油关系转走。然后你再跟我到我们住的地方吧,我们参加完秋交会就能回生产队。”
“行!”
街道办徐主任看到张招娣过来还很意外。自从离婚之后她不是再也不出门了吗?
“徐主任,我是来办理户口和粮油关系迁出的。麻烦您给办一下吧!”张招娣直接递上五斤大米,这是钱淑兰“帮着”买到的。
徐主任看着这大米笑眯了眼,立刻答应,拿出本子就给她写。这边迁出一定要写接收地址的。“迁入新址报一下!”
张招娣瞅了一眼钱淑兰。
钱淑兰飞快地报地址,“临阳省 刘关县王河公社王家村生产大队”
徐主任愣了一下,“你要迁到乡下?”
张招娣点了一下头,“我就是个乡下人,即使现在是城里户口,我也没钱买定额分配的粮食,还不如到乡下用双手挣食呢!”
徐主任心里暗骂她傻,乡下都要吃土了,她还跑去,不过面上却是笑呵呵地,“你的思想很好,很进步!为我们国家又创造了农产品,我代表党感谢你!”
钱淑兰嘴里抽抽!张招娣却是笑呵呵地跟他握手,心里头也在想这人真是跟她那前男人一样净说些虚话套话。
到街道办开完信之后,钱淑兰直接带张招娣回来。
“小泉,这是教我喂猪的朋友。我们从小就是一起长大的。”
众人听到她这么一说,都纷纷放下手里的工具跟张招娣打招呼。
张招娣有些心虚。
来的路上,钱淑兰担心大家不同意她带张招娣回去,非要把之前养猪的方法安到她身上。
钱淑兰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的决定。张招娣跟曹传正的父母不一样。曹传正父母是大学老师,到他们王家村小学任老师就相当于是支持他们生产队的教育事业。
可张招娣呢?一个离了婚的妇女去他们生产队不仅要跟他们争夺口粮,还会带来风言风语。
特别是前一个,现在生产队又开始吃大食堂了,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个人分口粮,大家肯定不乐意。
所以钱淑兰才不得不撒了这个谎,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接纳张招娣。
“她丈夫为了破除父母包办婚姻跟她离了婚。她无依无靠,只有我一个亲人,所以我想带她到王家村落户。你们看怎么样?”
这些话不得不说,毕竟她的年纪摆在那里,说没结过婚谁信呐!再加上户口也会有离异字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征求大家的意见。
众人面面相觑。
王守泉喜不自胜,“行啊。有你这么个养猪能手,咱们村的养猪场一定会大放光彩的。”
众人也纷纷点头。
张招娣心里总算踏实下来了。和钱淑兰对视一眼,两人都很开心。
这一届的广交会跟上一届很不同,国家在珠江河畔专门为了广交会盖了一栋八层高的大厦。
这下子又能容纳更多的商品了,做多在后世很有名的品牌都加入进来了。
比如说自行车,不仅仅是飞鸽还有凤凰和永久。
比如化妆品,百雀羚,谢馥春,片仔黄和雪花膏。
钱淑兰看大家都卯足了劲儿装饰展厅,就知道大家开始重视这方面了。
钱淑兰也因为春交会的出色设计被人请去帮忙。
每次收获都是颇丰的。虽然这些东西很小,可也是一份心意。钱淑兰看不太贵重也就接受了。
王守泉看着那些厂家送给她的东西都是心痒痒。
肥皂,毛巾,球鞋,蛤蜊油,衣服,皮鞋等物品摆了一箱子。
甚至这次飞鸽自行车又来请她帮忙。钱淑兰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得知他们还会把自行车卖给他们。
钱淑兰担心队里有人会有想法,觉得她过来一趟,专门为别人忙活,自家却是啥事不管。她就特地找到王守泉,“咱队里已经有一辆了,这辆自行车我们家买,行吗?”
王守泉个人是没什么意见,可这种事情,他没办法自己决定,于是就开会讨论。
几人都开始沉默不语,显然他们对自行车也很心动。这年代买个自行车可不容易。一个县也就几台,而且还是专门用来奖励先进个人的。
他们这些老农民根本就弄不到票。现在有这个机会,谁都想要。
何翠兰多少也能猜到大家的心思,可这事不是这么论的,于是笑着朝钱淑兰道,“你要买就买吧。反正也是因为你给人家帮忙,人家才同意把展品卖给你的。”
众人脸上都有些红。这不是说他们在占人家的便宜吗?
“行!你要买你就买!”终于有人战胜了内心的私欲第一个出声了。
然后稀稀拉拉的其他人也都附和着。
最后大家全都看着一直还未出声的王立贵,他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说了一句,“你买得起你就买。”
钱淑兰和王守仁对视一眼都高兴不已。
很快,李世荣那边就得到了检测报告。钱淑兰和王守泉按照约定时间到了华国对外贸易中心。
两人都有些紧张,心里默默祈祷别出现什么差错。钱淑兰的心更是一直都悬着,要是卖不上高价可就对不起她折腾这么多次了。
等所有人都落坐之后,李世荣板着脸道,“这肉的品种不一样,营养成份比上次少了一小部分,其他倒是没什么差别。”
钱淑兰接过他递过来的两份报告对比了一下。
发现后一种猪肉的蛋白质,钙,铁,磷等营养成分要比前一种少一点。但是自体活性细胞却是相差无几的。
可看这东西应该就是那些猪草里的灵气吧。
她笑着道,“根据咱们的合同,这点小偏差还是在误差范围之内。”
李世荣点了点头,“原以为鲜猪肉营养成份能高一些,看来也没什么区别。不过活猪怎么都比冷冻的好吃,所以还是要生猪吧!
钱淑兰笑着道谢。
许主任笑着道,“猪的种类不一样肯定营养成分不一样,但是这也符合咱们当初签订的合同。这事就这么定了。”
李世荣倒也很慷慨,“我们一切按照合同来。你们让我定的粮食我也已经运过来了。玉米咱们这边的价格是每斤两毛八,红薯是每斤八分。都是人民币的价格。你看行吗?”
这个价格对比国内已经算是非常实惠的价格了。如果不是因为饥荒,国内卖的玉米价格是每斤一毛一分钱,再加粮票每斤一毛钱,每斤就是两毛一,可他从香港运过来,不可能自掏运费,所以会把这个钱平摊进去。定为两毛八倒也非常公道。
“行!你带了多少斤粮食?”
“五吨玉米和十吨红薯。玉米合算下来是两千八百块钱,红薯是一千六百块钱。合计四千四百块钱。”
这么多粮食,王守泉直接就是惊呆了。而后就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恨不得马上就要过去看。
“那我们去看看猪有多少斤吧?”
“行!”
于是一行人到了他们住的地方,许主任专门联系人带了称过来,剩下的九头猪全都称了一遍,再加上之前运过去的那头,加起来一共一千一百三十七斤。
李世荣拿着算盘飞快地算了出来,“这次猪肉扣除三成定金,一共是五千四百五十七块六毛钱。所以我还要多付你们一千零五十七块六毛钱。”
大家都很开心。这下子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饿肚子了。
钱淑兰担心这些人不会养猪,忙把自己的猪草提供给他们,“第一天喂猪草,剩下的都喂粮食吧。”
为了怕他们不吃粮食,钱淑兰还特地用空间里的粮食喂他们。专门的玉米面,而不像之前是麦麸。
猪倒是肯吃了,就是有点太浪费。
李世荣这下子是真的相信他们是用这么好的粮食来喂猪了。瞧瞧这玉米粉磨得,比他们在饭店吃的还精细,也算是非常有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什么时候我的作收才能有800呢!
第141章
这次猪肉卖得这么好,许主任就建议钱淑兰把明年猪肉的数量定高一些。
钱淑兰就算再想挣钱也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她摊了摊手,十分无奈,“许主任不是我不想为咱们国家创外汇,而是实在行不通啊。咱们刘关县跟你们这里不一样,已经大半年没怎么下过雨了,地里根本长不出猪草,队里的粮食也全部支援国家建设去了。别说多养猪了,明年咱们生产队连今年的一半都养不起来。”
许主任没想到刘关县居然会是这么个情况。他怎么没听广播说起过?
只是想到前几个月粮油局开始发不出来粮食,大家不得不到黑市买那贵了十二倍的高价粮。他从那时心里就开始对那亩产万斤的水稻产生了怀疑。
只是四块八一斤的猪肉,如果不能多卖实在太可惜了。
他咬咬牙,握紧拳头,一脸恳求地看着她,“你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吧?不行的话,你就把法子提供出来,我们这边帮你养吧,国家会感激你的。”
钱淑兰根本不可能交出来,所以她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问他,“许主任,你能保证这边不会跟刘关县一样吗?咱们签定合约之后,一旦交不出来,可是要交违约金的。有哪个生产队敢担这么大的责任,能交得起这么多的违约金?”
许主任一想也是。华国对外贸易中心是国家单位,不可能掏钱给下面的生产大队来养猪的,贷款更加不可能。现在国家到处是亏空,也拿不出钱来。更何况如果完不成任务,违约金可是定金的两倍呢。别说整个生产大队拿不出来,就是再加两个生产大队都未必能拿出来。谁能有这么大的魄力来养猪?
见他听进去了,钱淑兰再接再厉,“更何况养这种猪不仅仅只是吃猪草,还必须要吃那种磨得很细很细的玉米面。你想想,这养猪成本一下子就提高很多了。”
这话倒是给许主任提了一个醒。他光以市面上的价格来算了。如果以黑市玉米的价格来养猪根本就是亏本。
许主任一颗原本炙热的心顿时被钱淑兰浇了个透心凉。
他揉了揉额脚,十分失望,只能拿眼瞅着钱淑兰,“那你们生产队这次能报多少斤?”
钱淑兰想了想道,“报一万斤吧。价格涨到九块八。”
许主任瞳孔瞬间睁大,“你一下子翻了一倍还多?这也太。。。”
钱淑兰原本不想再养猪的,可想到明年就是干旱最严重的一年,如果她不养猪卖钱,大家怎么可能有钱买粮食,所以她还是决定养了,“物以稀为贵!”
“好吧!我去问看看!”
许主任去联系李世荣。他原以为自己要花费一些口舌,可谁成想对方二话没说居然一口答应下来。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李世荣却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哪怕他不能走出广州,可他还是能从广州人的精神面貌中窥探一二。
华国现在恐怕是在打肿脸充胖子呢。
什么亩产万斤?根本就是糊弄大家的!如果真的亩产万斤,为什么街道上那些人一个个全是面黄肌瘦的呢?
他也开始怀疑钱淑兰让他定的那些粮食根本就不是给鸡吃的,而是给人吃的。
只是她碍于国情,她不能对他说实话。那他也不必追问。
对方既然养不出来那么头猪,他逼也没用。
倒不如答应下来,让他们尽心替他养猪好了。
钱淑兰不知道李世荣的想法,事实上她现在已经是焦头烂额了。
她跟王守泉到火车站那边申请火车皮运粮食回去,谁知道居然不给通过。
说是他们要检查货物,没问题才能上车。半车皮的粮食,反反复复检查了三四次就是不给通过。
当他们不知道呢?
他们从刘关县运竹筐过来根本就没有这么严格。他们又不傻,现在摆明了是有人在为难他们。
只是是谁呢?他们在广州人生地不熟的,不可能得罪别人的,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招人眼了。
也是啊!这么多的粮食!到处都是闹饥荒,看到这么多粮食,怎么都想分一杯羹的。
两人不动声色静静等待背后之人联系。
没多久,货运站那边的负责人就装作无意中透露出来,“你们这么多粮食,肯定需要上缴一部分粮食才能运回去。”
气得钱淑兰牙疼!
凭什么!她们花钱买的。如果花钱买,她还能接受!让她白白捐出去?凭什么!
还真当是土改时,大家必须要均富贵呢!
于是钱淑兰大手一挥,直接朝他道,“不用了!我们有法子!”
那负责人傻眼了,没想到这人性子这么倔,追问道,“你能有什么法子?”
钱淑兰摆了摆手,“我请李世荣直接把船开到我们刘关县不就行了?反正也就是晚几天而已。而且我还省了运货的钱呢。”
说完直接甩手走人。她说得潇洒,可事实上外面的船进到内陆去并不容易,因为怕内陆人与外面的人多接触,更怕暴露自己国家现在一穷二白的窘境,所以上面几乎不可能同意她这样的请求。就算通过了程序也是十分繁琐,花时还花精力。要不然她早就去申请了,哪里还会从陆运折腾一趟。
那货负责人听到这话立刻通知上面的领导。
钱淑兰带着王守泉去市委办公室申请开船特许,刚进去就看到里面坐了两个人。
钱淑兰直接对着坐在办公桌后面的男人说明来意,“市长,我们是想来申请把船开到刘关县的申请的。”
市长笑呵呵地道,“你们先别急。先听听这位的意思。”
“你是?”钱淑兰皱眉扭头顺着市长的方向看去,只见会客的位置上坐着一个五十来岁,头发半白的男人,此时的他正满脸着急。
他站起来朝两人自我介绍,“你们好!王守泉同志,钱淑兰同志。我是广州市粮油局局长罗震辉,我是有事请求二位的。”
王守泉和钱淑兰对视一眼,刚才他们在路上还嘀咕,这次运粮回去恐怕得要大出血呢,哪知道人这么快就来了。
“你说吧。”王守泉握了握他的手。
罗局长也知道白得是不可能了,于是道,“是这样的,我们粮油局的粮食不够了,想请您二位给我们粮油局增多点粮食,价钱咱们好商量。”
王守泉心里老大不乐意,可也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是他气性大,玩笑道,“罗局长,您可真会给我开玩笑,谁不知道我们刘关县是全国有名的贫瘠县,粮食产量从来都是全国垫底的。哪像你们广州次次都能得先进,水稻都能亩产万斤。我每次都拿着报纸激励我们的队员跟你们学习。现在你们说你们没粮,还要跟我们贫瘠县让粮给你们,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罗局长脸色一僵,知道这人是在故意给他不痛快。只是他一个粮油局的局长又不是底下那些生产大队长,谁知道底下人居然会虚高这么多。报粮食的时候为了争那荣誉,眼也不眨就虚报那么多,收粮食的时候,一个个就开始哭爹喊娘。哪怕收粮队强制收上来,也远远不够分到各粮店的。更何况他们的大米多数还是运往驻扎军队。分到他们粮油局的根本就很少。要不然也不至于好几个月都发不出来。
罗局长不好解释这些事情,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于是笑着道,“王守泉同志,你们买来多少钱,我们就给你们多少钱。”
王守泉没想到对方脸皮这么厚,被他这么一通损居然还能面不改色地对着他笑。他颇有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市长也在边上说好话,“是啊,你们运回去那么多粮食也吃不完,何不让点出来救救我们呢。”
钱淑兰拉住想要再呛声的王守泉,人家为了不饿肚子,什么气受不得,你这打嘴仗也没啥用啊,倒不如来点实际的,“倒不是我们不能均一点给你们,只是价格很贵的。”
罗局长问:“多少?”
“玉米每斤两毛八,红薯每斤八分钱。”
不是她不想报高价,而是明目张胆的赚差价,除非她想死,否则对方一定她冠上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
罗局长和市长脸色都有些僵硬,这么贵?
罗局长心里腹诽,明明红薯才三四分钱一斤?他们这价格怎么比贵这么多呢。
钱淑兰摊了摊手,叹了口气,“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去华国对外贸易中心问,这价格都是可以查到的。”
罗局长倒也没有怀疑她的话有水份,毕竟这是广州,他们又不是来一次以后就不来的。只是他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来买粮食怎么办?
粮油局是国家单位,粮食和钱全都是国家的,收上之后直接上交。
无论黑市的价格卖得有多贵,粮店的价格都必须不变,这是硬规定。这也导致了他们账面上根本没有钱。
王守泉也知道他再反对也没用,于是飞快地补充一句,“我们不赊欠的。我们还要买柴油和尿素磷肥回去种地呢。而且马上就要秋收了,你们也不需要买那么多粮食吧?”
罗局长想了半天,距离秋收也只有半个月,只要把月底这次的粮食发下去,下一茬就能接上了,于是道,“那你们均给我两吨红薯吧。玉米就算了。”
想想就觉得亏得慌!他们买的价格是八分钱,可卖给下面的人只能三四分钱一斤,凭白就得倒贴一半钱。这么多的亏空,到年底盘算的时候肯定会被批评的。
只是他总不能看着工人们饿死吧?
钱淑兰见王守泉不说话,忙替他应了,“好吧!”
等两人走出市委办公室,回到他们住的地方。
王守泉气得直跺脚!这人可真会占便宜,两吨全要红薯!全要便宜的!
钱淑兰摊了摊手,“所以你能怎么办?”
她倒是觉得能卖给广州人也不错,至少不会有人再像张招娣那样差点被饿死,不是谁都有那么多的家底去买高价粮的。
他们生产队这次能分到这么多粮食,猪和鸡也吃不完。即使平均分给社员也还能剩不少。平价卖给他们一些也不影响。只是王守泉有些舍不得,毕竟他们好不容易才弄到的粮食就这么让给外人,而且还是以势压人,心里觉得憋得慌。
王守泉气得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钱淑兰忙提醒他,“咱们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咱们得发个电报回去,让我大哥早点去货运站把粮食运回去。可别被其他地方截胡了。”
听到这话,王守泉也顾不上生气了,抬眼看她,“你是说还有人来抢?”
“不然你以为呢?从广州到刘关县中途可是经过十几站,而且每一站都要停车检查,货运站的人一定会发现里面是粮食,难保他们不会扣粮食下来。”
王守泉十分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他奶奶的!等咱们这粮食运回生产队还能有一半吗?”
钱淑兰也说不好,“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有吧。”
“那我跟车一起回去吧。剩下的事就交由你来安排。”王守泉担心中途人家直接把粮食给扣下了,到时候他们可不就是粮食和钱两失了吗?
“行!”钱淑兰又不放心他,道,“待会儿咱们请罗局长借点人手给我们。给你一路上壮壮胆,到时候你就许诺他们一人二十斤口粮,他们肯定乐意。要不然我担心路上的人不给放行。”
王守泉也想到,他这回去势单力薄的,说话都不硬气,于是也不心疼那二十斤粮食了,“行!”
罗局长很快就从上面申请到了钱,付完三百二十块钱之后。
听到钱淑兰提出借点人手护送粮食回去,罗局长听到有报酬很慷慨就答应下来了。
王守泉临走时,又把王家村的几个人召起来开会。
“我必须跟车回去一趟,剩下的事宜就交给三婶子负责,你们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没有!还是粮食要紧!可别等粮食还没运回去,就直接被其他市给瓜分没了。”
王立贵也是忙不迭地附和,“对啊,赶紧回去!钱大姐如果处理不好,不是还有我们嘛。你先回去保护粮食。”
何翠兰瞅了他一眼,这人说话怎么这么别扭着。不过他说得也对,粮食要紧。
很快,王守泉就跟着火车一起出发了。
一直等他们展会开始的前一天,他们生产队的粮食才终于运到王家村。
中间耽搁了差不多五六天。想来也是与中途的人谈判的。
钱淑兰接到电报一看,好家伙,五吨玉米只剩下一吨了,十吨红薯只剩下三千斤。别说剩下一半了,连五分之一也没有啊。
看到王守泉安排钱明华,让大家每天凭工分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