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御弟-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观端起酒碗闻了闻:“的确好酒,学生借花献佛,朱公子,沈姑娘,吕公子,请!”
四只碗撞在一起,众人心思各异地笑了,心中最矛盾的恐怕还是朱允炆,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没有被朱隶看穿。
朱隶心中好笑,故意有意无意间暧mei地对朱允炆笑了一下,弄得朱允炆一身的不自在。
嘿嘿,让你骗我!
“大人,这个……尚宾兄,”朱隶叫了一句,又嘿嘿改口。“尚宾兄很是支持当今皇上鼓励农桑政策。”
“国家经历了多年战乱,正该休养生息,皇上鼓励农桑策略是英明决断,是安邦定国的大计。”许观见问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立刻兴致勃勃地答道。
“那么尚宾兄对皇上对待沈万三的事情怎么看。”公然议论皇上的是非,大概除了沈洁这个不谙世事的傻丫头,也没有别人敢这样说了。
许观和朱允炆俱是微微一愣。
“天道有常,天行亦有常,事有反常即为妖。一介平民,却富可敌国,即为反常,即为妖,皇上将其发配云南,并无不当之处。”许观侃侃而谈,虽是恭维皇上,却并不违心。
沈洁撇撇嘴:“有钱就是妖吗?何况沈万三的钱都拿来修城墙了。”
“我觉得皇…。上这件事处理得有欠考虑。”出乎众人预料,对朱元璋的做法持反对意见的竟然是朱允炆。
朱隶再次刻意地打量着朱允炆,朱允炆一定长的很像其父亲太子朱标,斯斯文文的,白皙的皮肤,明净的额头,一双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史书上说朱允炆儒雅俊秀,果如其言,不过听其言论,朱允炆对事情还是很有自己的主张的,连他皇帝爷爷的话都敢否定。
这样的人,应该是个好皇帝,嘿嘿,既然穿越了,要不,小小改动一下历史,帮着朱允炆守守江山?朱隶心里嘿嘿笑了。
“吕公子也觉得皇上做的不妥?不知吕公子对沈万三有聚宝盆一事怎么看?”沈洁绕来绕去,又绕了回来,看来朱隶对她说的聚宝盆一事,沈洁还真有几分相信。
“这事当是坊间传闻,做不得真,我也听说过聚宝盆一事,也曾问过父亲,父亲也说子虚乌有。”朱允炆似乎对沈洁颇有好感,很认真地回答。
沈洁皱皱眉头望向朱隶,见朱隶饶有兴趣的暗暗观察着朱允炆,桌子地下踢了朱隶一脚。
朱隶明白沈洁是问他对朱允炆的回答怎么看,嘿嘿一笑,附在沈洁耳边轻轻道:“他爹是太子,他爹说没有应该是没有。”
沈洁一时没反映过来,小声低估了一句:“太子?”不料这一声嘀咕声音虽小,却让同桌的人都听到了,许观和朱允炆的脸色都是一变。
朱隶心中苦笑,这丫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装糊涂是不能了,看左右没有旁人,起身跪下道:“拜见皇孙。”
朱允炆也装不下去了,连忙起身离座:“朱将军请起,朱将军智勇双全,允炆心中十分敬佩,此番护送燕王妃来京,一路上严谨的护卫,在京城内大肆传颂,皇爷爷说将军的护卫手段比锦衣卫高明百倍,还想召将军进宫详谈呢,只等许府王妃寿诞之后,就会召将军进宫。”
晕,让我去见朱元璋那个老奸巨猾的暴君,我还想多活几年呢。朱隶对朱元璋的印象超差,这个能同甘苦却不能同富贵的人,杀起人来比踩死蚂蚁还轻松,见他真会折寿的。
“皇孙过奖了,在下只是尽职而已,没有京城传得那样神奇,还望皇孙明察,转告皇上。”朱隶诚心诚意地奉承一句,如果朱元璋真能失去对他的兴趣,那是再好不过。
朱隶却没想到,自己越是谦虚,越是赢得了朱允炆的好感,因而更多的在朱元璋面前提到了朱隶。
“朱将军过谦。允炆本早想拜访朱将军,但想到明天就是许府的寿宴了,不方便提前拜访,本以为明天才能一睹将军的风采,没想到今天能与将军在此偶遇,心中十分高兴。允炆敬朱将军一杯。”
嘿嘿,看样子这个未来的小皇帝还挺佩服自己的,要说,能避免三年靖难也不错,打仗,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要不然,真他妈的改改历史,辅助这个小皇帝做一辈子的皇帝?
朱隶再一次YY上了。
第034章 徐府拜干亲
第34章徐府拜干亲
徐王妃的寿宴贵气而不奢华。
奢华不难做到,贵气就不容易了。
那不是靠钱就能办到的。
徐达虽然死了,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袭封魏国公,兼任中军都督府,手握兵权。且继承了徐达能征善战之威名,几次带兵出击,均战绩标榜。
徐达的其他儿子也不弱,除了二子徐添福早卒,三子徐膺绪,官居中军都督佥事,四子徐增寿,官居左都督。
女儿们也很厉害,长女徐仪华是燕王王妃,次女徐妙云嫁与代王朱桂,三女徐妙锦和幼女徐妙卿尚待字闺中,但徐妙锦的文采已胜过当年的燕王妃徐仪华,在京都颇有盛名,仰慕者趋之若鹜,只是徐妙锦心高气傲,没有一个人入得了她的法眼。徐老夫人和哥哥们也拿她没办法。
这样的王府办寿宴,想不贵气都不行。
当今皇上朱元璋没忘了徐达这个老友,不管徐达之死与朱元璋有没有直接关系,面子上的文章朱元璋做得十足,本打算派太子朱标作为自己的代表上门祝寿,遗憾的是朱标从陕西回来后,身体一直不太好,只能改派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前来。
这规格也不小了。
这天从早上起,徐府就装扮起来,张灯结彩,比娶儿媳嫁姑娘还热闹。
前来送贺礼的人络绎不绝。朱隶本来想早早给老夫人拜了寿后避出去,找个清静的地方落个清闲,没想到清早拜寿时大家都在,徐老夫人因为朱隶救过她的女儿,也救过他的女婿,燕王妃在老夫人面前也说过朱隶一些有趣的故事,对朱隶非常喜爱,见朱隶来拜寿,忙招手叫到跟前,嘱咐他寿宴时跟他的几个儿子一起坐在主桌。
这一恩赐可让朱隶为难了。
这等同于将他视作儿子了。
长子徐辉祖的脸色明显沉了下来,朱隶算什么,在他眼里不过就是一个保镖头子,救主子的性命,那是他天经地义的事,怎能以此邀功呢。他不知道朱隶让老夫人如此青睐,救过她最疼爱的女儿燕王妃的性命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条,但经常在家的徐增寿不时地将姐姐家书中提到朱隶的事情将给老夫人听,让老夫人早早地就对朱隶生有好感,也是很重要的一条,然而最重要的,是大家谁都没有想到,而老夫人也没有说过的,朱隶,很像她已经去世的儿子徐添福。
人上了年纪,特别希望合家团圆,这次祝寿儿子和女儿都回来了,就缺徐添福,而朱隶又有几分像他,所以老夫人让朱隶做到主桌陪着她,就好像她所有的儿子都在一样。
儿女中,燕王妃徐仪华和徐增寿自然最是赞成,立刻喜上眉梢。自从回到徐府后,徐增寿忙前忙后,也没时间同朱隶说话,听老夫人这样说,忙上前道:“不如母亲大人认朱兄弟做义子吧。”
徐增寿此言一出,立刻被徐辉祖狠狠地瞪了一眼。
老三徐膺绪倒没什么意见。他是个好好人,没主见,只要母亲高兴,怎么都行。
四个女儿,大女儿徐仪华不用说了,幼女徐妙卿不足十岁,还不慎懂事。三女徐妙锦一脸好奇的神色,虽然她也多少知道一点朱隶的事情,但今天还是与朱隶第一次见面,没有什么同意与不同意。
二女儿徐妙云,已嫁给代王朱桂,此番也是特意赶回来给母亲祝寿,她与燕王妃一向不和,虽然燕王妃想与她缓和关系,但她总是冷言相对,其实究其原因,她就是嫉妒,她嫉妒徐仪华文采比她好,长相比她好,人缘也比她好,家里的下人丫鬟都喜欢燕王妃却不喜欢她,好不容易也嫁入皇家,燕王妃还是她的嫂子,而且燕王手握重兵,很受皇上的重视。这让徐妙云更嫉妒了。
所以只要燕王妃赞成的事情,她都反对。
不待徐辉祖说话,徐妙云已抢先道:“四哥,这样不妥吧,这位朱将军来历不明……”
徐增寿当然知道他这个妹妹善妒的性格,打断她道:“朱兄弟十岁起就跟着燕王爷,他的父母也是凤阳人,是个老实的农民,在战火中不幸亡故,朱兄弟的身世燕王也知道得很清楚,怎么说来历不明?”
以前那个朱隶的老家居然也是凤阳,这一点朱隶还首次知道。
“母亲,辉祖也认为此举不妥,再说,朱将军未必同意。”徐辉祖话是对着老夫人说的,眼睛却冷冷地望着朱隶,那眼神在警告他不许答应。
朱隶也并不想答应。虽然徐王府财大势大,但朱隶幸福生活的标准是有一个安逸舒适的日子,过着妻妾成群的美好生活。对于当官没什么兴趣,所以招降乃儿不花回北平论功行赏时,燕王的封赏只留下了金银玉帛,封官都婉拒了回去,燕王也不勉强,没官照样用你,只是平时却没有固定的事情了。
再说中山王府难得来一次,还认什么亲。
但徐辉祖对朱隶的太度,却让朱隶很反感。初到中山王府第一次见徐辉祖时,朱隶对他的印象就不好,长途跋涉把你的妹妹送回来了,还差点丢了性命,客气就不用了,热情一点总该有吧,徐辉祖那张冰山脸,就好像朱隶把王妃从城南送到城北一样,非但一点功劳苦劳没有,徐辉祖还觉得朱隶办事不力,耽误了时间不说,还让他派人接了一段。
朱隶倒也不太在意,到底人家是中山王府的长子,现在又是魏国公,他不满意就不满意吧,只要燕王和王妃领情就行。
只是如今徐辉祖想指挥他,却是不容易了,我不和你计较是看在你妹妹燕王妃的面子上,还想让我听你的?门都没有。
朱隶装作看不到徐辉祖的眼色,坦然地站着。心道:我是不想认干亲,不过也要等老妇人问了再婉言相拒。
徐增寿的提议立刻得到了老妇人的赞成,见徐辉祖说朱隶未必同意,老夫人慈祥地笑着,拉起朱隶的手说:“收为义子甚好。朱将军人好,心地善良,老身也没几年活头了,就这么一点点小小的心愿,朱将军怎么会不答应呢。”
汗,姜还是老的辣。老妇人压根就没问朱隶同不同意,直接就决定了,还给朱隶送了个高帽子,让朱隶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朱隶打好的如意算盘,被老妇人轻描淡写的一招,化解的无影无踪。
徐增寿当然明显最愿意促成此事,当下提议道:“捡日子不如撞日子,趁着母亲大人大寿,今天就磕头认了义子,母亲意下如何。”
老夫人一双眼睛还看着朱隶,笑呵呵道:“如此甚好,增寿快去准备。”徐增寿转身去了。
至始至终,朱隶都没有捞到说一句话的机会,这义母就算认下了,王府的人做事确实很霸道,认了老夫人做义母,有什么好处还不知道,麻烦却立竿见影地显示出来了。
徐辉祖铁着一张脸,像是家产被人抢了一样。徐妙云也俏脸寒冰,一副我用眼神杀了你的表情。就连徐妙锦也看笑话般地看着朱隶。徐膺绪倒没什么表情,反正老妇人认十个八个义子也与他无关,最小的徐妙卿还不懂事,扑闪着大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徐增寿办事就是利索,不过片刻已布置好香堂,回来请老夫人。
老妇人高高兴兴地站起来,不要丫鬟扶,非要朱隶扶她过去,朱隶只好在一旁扶着她。众人跟在后面。
老妇人和朱隶领先走了一段,低声道:“老身认你做干儿子,是希望你将来能帮衬增寿,增寿这孩子心地太善良,容易被人家欺负。”
朱隶心中一秉:老太太一点也不糊涂,他知道徐府里,只有徐添福、徐增寿和燕王妃徐仪华是老太太亲生,徐添福早逝,徐辉祖大徐增寿很多,总是想用长兄的身份压制徐增寿,徐增寿偏偏不服,兄弟两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和睦,老太太定然是怕徐增寿太善良吃亏,认个义子帮着自己的儿子。
这样看来,老妇人想认义子,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说不定策划已久,还在凤阳时,初次见面,徐增寿就逼着自己叫他四哥,是不是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有预谋了?!
朱隶偷偷回头看了徐增寿一眼,见他正得意洋洋的看着自己。哼,有我让你吐露真情的时候。
走在稍后的徐妙云冷冷地看着搀着老夫人的朱隶,心里盘算了怎么样让朱隶吃个小亏,中山王府可不是小户人家,这么容易就攀上干亲了?!
磕了头拜过老夫人,朱隶再不愿意,也恭恭敬敬给大哥徐辉祖鞠了一躬,叫了声大哥,徐辉祖鼻子哼了一声,算是给了朱隶面子。二哥徐添福虽早卒,但二哥这个称呼一直留着,三哥是徐膺绪,见朱隶见礼,徐膺绪微笑着还礼,多没有多个弟弟,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最热情地当然是四哥徐增寿,朱隶气他耍计谋骗了他,给他施礼时随随便便地一鞠躬,徐增寿却毫不在意,仍然开心地笑着大力地拍着他的后背。
女儿里只有燕王妃徐仪华比朱隶大,朱隶本就当燕王妃是姐姐,现在真成了姐姐,该是这次认干亲最让他开心的事,那一声大姐叫的很甜,燕王妃没有笑,反而流下了泪,这些人里面,她是最真心疼爱朱隶了。
徐妙云在一旁又吃上了干醋,论生辰八字,她与朱隶同岁,却小了几个月,该叫朱隶哥哥。
看到朱隶拜完哥哥姐姐,终于轮到她和两个妹妹拜见朱隶,徐妙云面露诡笑,俏声问道:“怎么称呼这为新哥哥呢?叫四哥,还是叫五哥?”
若依惯例,徐妙云可以直接叫朱隶哥,她却抛了个难题给朱隶。
叫朱隶四哥,就是把已去世的徐添福略过。三个哥哥依次排行一、二、三。多年来王府一直留着徐添福的位置,这样改过来,不仅老夫人不愿意,大家也不习惯,当然不合适。
叫朱隶五哥,就是顺了徐家的排行,徐妙云虽然是个小心眼,但不失一个聪明的女子,早就看出朱隶虽一句反对的话都没有说过,但从朱隶的表情,徐妙云知道朱隶并不是非常愿意,只是没法拒绝,让他加入徐家的排行,放弃他在朱家老四的排行,他也是不愿意的。
故而这个称呼,变成了难题。
我看你怎么办?徐妙云腹中不怀好意地暗笑。
可是她太小看她的对手朱隶了。朱隶一向对善妒的女子不感冒,何况还惹到了他的头上,当下微微一笑:“这个容易,二妹妹叫我小四哥好了。”
此言一出,连一直沉着脸的徐辉祖也佩服地看了朱隶一眼,朱隶这一称呼确实好,不仅避免了重新排行,也保住了自己原先的排行,更把称呼也区别开了,称徐增寿四哥,称他是小四哥,确实很妙,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出朱隶做人的谦虚。
徐妙云见自己的计谋没得逞,气哼哼地应付般叫了一声小四哥,朱隶却很认真地答应了。嘿嘿,这只是小试牛刀,别惹我,惹我没有你的好果子吃。
徐妙锦却很钦佩朱隶的聪明机谨,轮到她时,很开心地称呼朱隶小四哥。徐妙卿更是凑热闹的,别人叫什么她叫什么。
然而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若干年后,今天这场认干亲最大的受益者,竟然是这个最小的女儿徐妙卿。!
第035章 再出难题
第035章再出难题
中山王府的大厅里,高朋满座。
除了皇孙朱允炆,寿宴是还来了两位贵客,这两位贵客的身份还有些相近,一位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儿子,一位是朱元璋义子沐英的儿子。
李景隆,左军都督府事,朱元璋姐姐的孙子。朱元璋的姐姐去世的早,她的儿子李文忠跟着朱元璋长大,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朱元璋视他为儿子,李文忠死后,被追封岐阳王。李景隆是李文忠的长子,生的潇洒俊逸,一表人才,深得朱元璋喜爱。
沐晟,沐英的次子。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同李文忠一样,也是从小跟着朱元璋和马皇后长大,天生的将才,十八岁就被授予前都尉,参与守镇江,担当军事要任,之后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协助其打下大明。目前镇守西南,任大都督府同知,镇国大将军。沐晟年方二十,已颇有乃父风范,此番替父亲送奏折,刚回京城不久。
老将军汤和、蓝玉等也特别派人送来了贺礼。其他的大小官僚,与徐家有关无关的,均蜂拥而至。这种时候谁敢不来,就算不报巴结之心,也怕日后被同僚或上司提起,不用别的,只是孤立你一下也受不了。
这种官场之道,古今一样。
老夫人协同三个儿子和朱隶以及朱允炆、李景隆、沐晟坐在大厅正桌,后面的里间是燕王妃等女儿们陪同着官吏的女眷。
开席前老夫人特意嘱咐徐辉祖宣布了收朱隶为义子之事。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徐辉祖脸上满是喜悦,心中却暗暗盘算:别以为徐家的门这么好进,好戏还在后头。
朱允炆最为兴奋,城墙根与朱隶一见之后,对朱隶颇有好感,加之原本他和徐家关系就很好,徐辉祖跟太子朱标是从小的玩伴,对朱允炆也爱屋及乌,朱允炆自己与徐增寿、徐妙锦都是好友,对徐妙锦的文采十分钦佩。看到朱隶成了徐家的义子,也变成了徐家人,自然高兴。
其他人有替徐家高兴的,也有说朱隶攀附权贵的,没听说过朱隶的向旁人打听朱隶的底细,听说过朱隶的自然就义务担当起了解说员,一时间朱隶成了大家议论的对象,好像这寿宴不是为老夫人开的,成了朱隶宣传自己的庆功宴了。
朱隶脸上挂着僵硬的笑容,不停地应付前来祝贺的人,心里却直叫娘,这叫什么事啊,玩人不带这样玩的。
本想多喝几杯醉了好借机溜走,后一想又打消了这个念头:醉也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醉,既跌了自己的面子,也失了老夫人和王妃的面子,既然老夫人收了自己做义子,就不能让一些小人认为自己是高攀,一定要拿出自己的风度来。
如此想罢,朱隶开始风度翩翩地四处敬酒,妙语连珠。笑话,我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经理助理,玩不过你们这些人,说些场面上的话,咱那叫受过专门训练。
朱隶的魅力很快征服了全场,老夫人看在眼里,喜到了心头,自己果然没有挑错人,不像自己的儿子增寿,太老实太死性,不会说场面上的话。以后有了朱隶的帮衬,增寿在官场里一定能顺风顺水。
如果老夫人知道日后也是因为朱隶的关系,使徐增寿更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因而不得善终,不知会不会后悔收了朱隶这个义子。
徐辉祖的脸色阴晴不定,一方面他不得不赞赏朱隶高超的交际手段,另一方面他也很明白老夫人收朱隶做义子的目的。他始终再想着要不要收服这个人才,但他也明白,想收服朱隶,谈何容易。
徐增寿和朱允炆看朱隶的眼神自然是欣赏了,好像朱隶挣来的凤光,都是他们自己的一样。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一个人在悄悄地观察着朱隶,这个人就是京城第一才女兼美女——徐妙锦。
自从四哥徐增寿提出要母亲收朱隶为义子起,她就在悄悄地观察他,看得出朱隶听到这个提议,不仅不像其他人那样兴奋的忘乎所以,而且像是不太情愿,只是碍于老夫人的话语不得不同意,之后巧对二姐徐妙云,和现在满场应对自如,天生一副傲然却让人心甘情愿的气派。
她不知道这种气派在后世叫做明星气派,作为干过推销的朱隶,曾经苦心训练过。
宴会好不容易结束,徐增寿却递过话来,半个时辰后,亲朋好友在后花园暖厅聚会,要他必到。
回到房间换件衣服,洗把脸,朱隶习惯地将两条腿架在桌子上,端起徐增寿特意吩咐送过来的醒酒茶慢慢喝着,虽然很有技巧的避过了大部分的敬酒,朱隶还是喝了不少,要不是有点酒量,这会儿早趴下了。
沈洁也回来换衣服,今晚的聚会,她也是被邀请的人之一。
自从早上朱隶出门,他们俩个还是第一次见面。
“你怎么成了徐府的义子了?事先怎么没有告诉我,听到徐大公子的介绍,我还以为说的是别人呢。”沈洁一脸不高兴地走进来。
“我出门的时候也不知道,他们搞突然袭击,我怎么告诉你。”朱隶疲惫的摇摇脖子,将茶杯放在桌子上,想小睡一会。
“一会你先走,别叫我,困。”
沈洁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对着铜镜补补妆,婀娜地走了。
环境真能改变人,这半年多来,沈洁已慢慢融进了这个时代。
“小四,就猜到你一定躲在这里睡觉,快走,美女们都在等你呢。”徐增寿风风火火地走进来,拽着躺在椅子上的朱隶。
“四哥,让我再睡一会。”朱隶挣脱徐增寿的手,换了个姿势。
“不行,快起来,回来再睡。”徐增寿硬是把朱隶拽了起来,扔了块湿手巾在他脸上。
冰凉的手巾让朱隶瞬间清醒了不少。
到后花园暖厅,果然莺莺燕燕的一群人都在等着他,除了朱隶认识的徐家四姐妹外,还有三位郡主,两个王妃,朱隶在跟着徐府一家人见客的时候都见过,可惜朱隶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