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花依旧-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顶着一口气回到上书房的皇帝浑身乏力的倒在了椅子上,忍不住扯开领子大口大口的喘起气来。想起朝上众口一声要求让太后迁居的声音,皇帝便心惊胆战。他再一次切身体会到了朝臣们的压迫,几乎灭顶。
  “陛下,杨阁老求见。”
  “不见!”皇帝想也不想的回了一句,突然想起来刚才在朝堂上,杨炳义并没有附议,不由眼前一亮,连忙改口:“等下,传他进来。”
  杨炳义在皇帝饱含期待的目光下大步入内,说的话却不符合皇帝的希望,他也是来劝皇帝,实在是钱太后做的事影响太恶劣了。要是只局限在宫内还罢了,可三司会审这一闹,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钱太后是因为钱家的事报复陆家,众人难免会想自家从此以后是不是要对钱家恭恭敬敬,否则就是下一个陆家了。
  杨炳义隐约还能猜到,不独是为了钱家,钱太后此举怕是觉陆家权柄过大,想削权。这个想法他能理解,但钱太后用的手段让人齿寒,太下作了!朝廷大事又不是后宫争宠,哪有她这么干的,简直是胡来。
  偏皇帝还不知轻重,一味纵容着,这么下去,哪天钱太后是不是要直接干政了。皇帝到底知不知道他这样的放纵会失去多少人心威望。
  就是杨炳义自己都要担心,要是自己哪天就不小心碍了钱太后的眼怎么办。
  “……此事由三司会审,真相已经水落石出,陛下却不给予惩处。老臣知道陛下与太后母子情深,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如此才能取信于民,赏罚分明方能使百姓奉公守法。还请陛下三思。”杨炳义苦口婆心。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犯糊涂了,还一次比一次严重,第一次大家当他刚登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二次想着他也许会改……第三次,第四次,没人有这么好的耐心。朝廷也由不得他这么败坏下去。
  道理都懂,可皇帝就是下不了狠心啊!
  杨炳义满心无奈,退了一步:“陛下先将太后迁出慈宁宫,过上一两年等风头过去了,再接回来也是可以的。”起码皇帝把赏罚分明的态度表示出来。
  “承恩公助纣为虐,”杨炳义说话也不客气了:“理当削爵。”太后身份矜贵不好惩罚,那就把承恩公抛出来平息众怒。再干脆一点,赐死承恩公效果会更好,然而疏不间亲啊,这话他也不好说,免得被记恨上了。
  说完了杨炳义抬眼就见皇帝还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差点被他气晕过去,简直是心力交瘁,他都想甩袖走人了。
  以前还算明白的一个人 ,怎么做了皇帝就越发糊涂不堪了呢!这点魄力都没有!
  “陛下意下如何?”
  皇帝咽了口唾沫:“容朕再想想。”
  杨炳义连话都懒得说了,行礼告退,然后也去大殿跪了。
  一直到下午,皇帝终于挨不住了,传出口谕,承恩公夺爵。
  大臣们还是没离开。
  皇帝忍不住去了慈宁宫,也不知母子俩说了什么,又传来口谕,钱太后移驾皇陵。
  大臣们这才踉跄着站起来。
  #
  凌渊一回来,洛婉兮就要去脱他的官袍,看他的膝盖。
  凌渊眉梢轻轻一挑,还是头一次见她这般热情,虽然目的与他所期待的大相径庭。
  脱了外袍,再卷起裤腿一看,洛婉兮就问:“你处理过了?”没红也没青。
  “悄悄垫了东西。”凌渊含笑道。
  洛婉兮伸手摸了摸:“怪不得呢,”又戳了两下:“疼不疼!”
  凌渊眼底笑意融融:“不疼,我没事。”
  “虽然没事,可还是擦点药油的好。”毕竟也不是小年轻了,对吧。这话洛婉兮是偷偷在心里说的,她可不敢说出来,说出来的下场尝过一次就够了。
  凌渊见她从桃露那接过药油一幅要亲自动手的样子,并没有拒绝,只伸手抚了抚她的眉眼,目光温柔如水。
  洛婉兮被他看的有点儿不好意思,低了头往手上倒药油,还不忘抱怨:“反正是要妥协的,还不如一开始就点头了,起码名声好听些。”眼下松口,只是成全一干臣子,得了据理力争不畏强权的美名。
  “不撞南墙不回头。”凌渊淡淡道。
  洛婉兮:“疼得还不是他自个儿!”皇帝的脸现在估计都肿了。
  擦完了药,洛婉兮又洗了手,突然就想起了一件事,把人屏退后才凑过去问:“那个中途改口的宫女是暗桩?”那宫女出来顶罪就是视死如归了,却半途反水,还拿出了至关重要的证据!钱太后就是栽在这宫女手里了。
  联系陆承泽的胸有成竹,洛婉兮忍不住猜测这宫女就是他们一开始安排好的杀手锏。
  凌渊笑了,把她拉到怀里搂着:“她和钱家有灭门之仇,因为年幼被没入教坊司,后来逃了出去。机缘巧合之下进了宫。”
  作者有话要说:  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汉·宣帝《赐王成爵秩诏》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战国·韩非《韩非子·有度》


第168章 
  灭门之仇!
  怪不得那宫女会不惜以命相搏了。可钱家只是被夺爵; 有太后在钱家人依旧能享受荣华富贵; 她怕是不大甘心吧!
  不过钱太后和钱家的名声臭了,虽然影响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来,但后果绝对是致命的。
  凌渊看出了她的郁郁; 颇有深意道:“事情还没结束!”
  洛婉兮一惊; 诧异的看着含笑的凌渊。
  很快就知道他说的事情还没有结束; 是什么意思了。
  又有御史参承恩公; 眼下该说是钱仲良了。
  他在做刑部侍郎期间收受贿赂,趁着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时将一些本不该被大赦的人; 添加到了大赦名单之上。
  每一次大赦天下; 总有那么些人想钻空子。钱仲良便钻了这种空子,其实这在刑部并非什么鲜为人知的事情; 这么做的不少。把那些可加可不加的人或者差一点点就符合赦免条件的人添到名单上; 在刑部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入乡随俗,钱仲良也这么干了; 只是这位国舅爷初来乍到; 经验不足,扫尾工作没做好。偏刑部有些人看他不顺眼,凭着裙带关系上位又没真本事的人,到哪都是要被人悄悄鄙视的,遂就这么冷眼看着他往坑里跳,还故意挖深了些。
  证据确凿,皇帝面对这个结果,一脸的麻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已经没有的精力表达惊讶愤怒痛心种种情绪。
  将将平静下来的朝堂再一次风起云涌。这正是凌渊他们要的效果,连着钱太后之事一块捅出来,哪有这样一茬接着一茬的效果来得好。一起捅出来,最后的结果十有八/九也只是削爵
  眼下爵位已经没了,倒要看看这次皇帝要怎么处置他的亲舅舅。
  赏罚不分明,为君者大忌。皇帝已经不止一次的犯忌讳了。
  事涉刑部,皇帝把事情交给了大理寺卿,点完名,皇帝就后悔了。现任大理寺卿出了名的刚正不恶,钱太后那桩事上他就得理不饶人了。然而话已经出口,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大理寺卿孙大人没有辜负自己明察秋毫办案如神的美名,很快就把事情查的水落石出,且因为钱仲良的指认,还有几名刑部官吏也因为在大赦上动手脚被他揪了出来。
  其实钱仲良指认的远不只这几个,他扯出了一大堆,希望能够法不责众。不过那些人做事足够小心尾巴也扫的干净,遂只有三个人被他拖下水了。
  可钱仲良却把刑部上下差不多都给得罪了个遍,不少人咬牙切齿等着找回场子。
  孙大人义正言辞说钱仲良论罪该当罚没家产并流放三千里,终身不得返。没株连家人,已经是念及他是国舅了。
  杀了亲舅舅,皇帝自然是不愿意的。又有身在皇陵的钱太后派人来求情,还有钱老夫人哭着进宫求饶。纵使皇帝对这个舅舅因为先前那些事心存抱怨,他不能恨钱太后,可不就怨上了知情不报还帮钱太后做事的舅舅。皇帝有心严惩一下出出气,但是绝对没想他去死,流放三千里,不是要他的命吗?
  君臣又僵持住了。
  他真嫌自己这皇位太稳当了吗?这个要维护,那个要维护,早晚他连自己都护不住。
  祁王内心腹谤了一会儿,可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去当和事老,这一回就连晋王也跟着劝了一回。
  祁王对皇帝摆事实讲道理:“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从此以后人人习之,官场必将贪腐成风。”
  皇帝烦躁的皱紧了眉头:“朕不是不想惩罚舅舅,可何至于要流放,舅舅,舅舅年近五十。”
  祁王和晋王对视一眼。
  晋王低声道:“之前涉及皇嗣与皇后,较真起来,钱国舅绝不只夺爵。陛下已经轻饶他一回了,再从轻发落,难以服众,有损陛下威望。”
  皇帝心烦意乱的握紧了扶手。
  “可钱国舅的确年事已高。”晋王看一眼皇帝后,继续道:“陛下可派人沿途照顾着国舅,到了西北后好生安置。隔着千山万水,御史还能长了千里眼不成。过上三年五载,寻个借口召回来也不难。”
  皇帝大喜,好比久旱逢甘露。
  祁王心下一哂,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就想不到呢,一定要明火执仗的徇私枉法给自己脸上抹黑,祁王暗暗摇了摇头。先帝不看好他,真不怪先帝,亏得先帝儿子少了,才轮到他上位。
  于是钱仲良就这么出发了,出了京城枷锁就被解开了,囚车也换成了舒服的马车,可就是这样的高床软枕也没能让他平平安安的抵达流放地点。出发第十九天,钱仲良暴病身亡!
  噩耗传回来时,皇帝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他正在为北边的动乱而焦头烂额。
  今年塞外遭遇十年难见的酷寒,北方瓦剌四部族绰罗斯、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都蠢蠢欲动。
  北方游牧民族历来如此,一旦国内有大灾害便会南下,一来抢夺粮食度过灾难,二来便是为了利用战争缓解内部矛盾。屯兵半个月后,绰罗斯率先发兵南下。
  眼下双方已经在边境打起来了。北方边关的兵马一直都是陆家在统领,便是陆家老大已经解甲归田了,可陆家老三还在边关。
  私心里,皇帝是不大想让陆老三再立战功的,功高能盖主。不过临阵换将是大忌,他再不懂兵事也不会下令把陆老三调回来。
  皇帝能做是另派兵马以王师的名义前往边关,以瓦剌四部的关系,不久之后,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都会有行动。
  把满朝武将扒拉了一回,皇帝选中了左军都督同知肖毅带兵出征,他是祁王连襟。又令晋王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
  皇帝打算扶持宗室之心,昭然若揭!
  说出来后,皇帝还有些担心有人反对,却发现无一人反对。当场皇帝就写好了诏书,盖了玉玺,凌渊也痛快的加盖内阁印玺。
  至此,认命正式生效。
  接过诏书那一刻,晋王竭力压下了内心的激荡,他的目光不着痕的在上书房一众重臣身上一掠而过,心内瞬息万变。
  恰在此时,一个小太监急赤白脸的跑进来,宣布了钱仲良暴病途中的噩耗。
  皇帝脑子里嗡的一下,不敢置信的跌坐在椅子上,在钱仲良做了这么多事后,皇帝还派人照顾他,对这个舅舅的感情自然不浅,乍闻噩耗,岂能不震惊不后悔。
  “怎么可能!”皇帝喃喃,他都派人妥善照顾舅舅,舅舅怎么可能会死,这一刻钱太后痛哭流涕的脸出现在皇帝面前,吓得皇帝一个哆嗦。他要怎么向母后交代,前几日他去探望母后,她还在哭诉舅舅一大把年纪了还要餐风饮露。
  怎么不可能,钱仲良年纪也不小了,又一直养尊处优,哪怕有人照顾又如何,郁结于心一时想不开积郁成疾也是有的。有些甚至已经猜测是不是有人暗中动手了,钱仲良得罪的人可不少。
  见皇帝瘫在那儿,魂飞魄散的模样,凌渊开口:“钱国舅虽是待罪之身,可毕竟是陛下亲舅,身后事若是寒碜了,有损陛下体面,还请陛下派人去迎回遗体。”死者为大,凌渊并不介意对死人宽容些。
  当下就有人赞同。
  皇帝骤然回神,自是连连点头。出了这种事,他也没心情议事了,立时让众人退下,他自己则匆匆忙忙离开,自然是要去皇陵见钱太后。
  到了皇陵,母子俩抱头痛哭了一场,哭完回来,皇帝就命礼部以国公之礼去迎回钱仲良的遗体,并以公爵之礼下葬。
  对此朝臣们捏着鼻子认了,毕竟人死为大。
  可皇帝得寸进尺,还想恢复他舅舅的爵位,这下子朝臣们不干了。
  犯了罪,死了就能恢复爵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那是不是从此以后,因犯罪被夺爵的人都赶紧去死一死,自己死了,就能恢复爵位造福儿孙,哪有这样的道理。
  满朝文武对这个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简直是心累,他做事怎么就从不考虑对后事的影响,他是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要天下臣民都学他还不得天下大乱了!
  面对满朝文武齐齐的反对,皇帝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一意孤行。
  朝臣们也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肯松口,内阁驳回了恢复钱仲良爵位的诏书。
  面对这样强硬的态度,皇帝气得手都抖了。他这皇帝做的还有什么意思。自己的母亲保不住,想让舅舅死后哀荣也做不到。
  这一阵积压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汹涌而出,来势汹汹,皇帝终于撑不住病倒了,病的连早朝都上不了。
  可朝廷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运转,北伐大军按照原计划开拔,哪怕没有他这个皇帝誓师。皇帝突然意识到一个无比残忍的事实,似乎没有他这个皇帝,这个国家也能运转自如。在这一刻皇帝受到的震撼是摧枯拉朽的。
  这档口祁王来了,苦口婆心的给皇帝搭了梯子,皇帝没再置气,顺着梯子爬下了墙头。之后再没提恢复钱家爵位之事。
  鸡飞狗跳了一阵的朝堂终于稳定下来。
  虽然前面在打仗,但是京城依旧是一派歌舞升平。捷报频传,大伙儿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
  大抵是临近年关的缘故,这一阵定亲的人家不少,最引人瞩目的有两桩。第一桩婚事是十一月初,次辅杨炳义的孙女儿与祁王嫡幼子定亲。第二桩则是月底凌婵与陆承泽的嫡次子陆钧定亲。
  强强联合!


第169章 
  一声又一声的爆竹惊得熟睡中的烜哥儿和婳姐儿大声哭起来。
  在他们震天响的哭声中; 洛婉兮这个当娘的却诡异有点高兴; 这哭声中气多足啊,出生时小猫一样的两个小家伙,经过这几个月的调养; 都长得白白嫩嫩的。
  便是烜哥儿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的羸弱; 让人忍不住心惊胆战; 生恐一眼不见就出了岔子。小家伙虽然不像他姐姐似的白胖; 可也饱满圆润起来,抱久了还怪沉的。
  洛婉兮将哭的可怜兮兮的儿子从摇篮里抱了起来; 凌渊也十分自觉的把女儿抱了起来; 动作熟练的哄着。
  怀中沉甸甸的分量,让他清隽面庞上笑意更浓; 闭着眼嚎啕大哭的婳姐儿似有所觉的睁开眼; 湿漉漉的大眼睛盯着她爹看了会儿,凌渊也定定的看着她; 婳姐儿突然就不哭了。
  正抱着儿子轻哄的洛婉兮便见烜哥儿也止了哭声; 砸了咂嘴,含着泪又闭上了眼睛,竟是睡着了。
  “壮壮长大了肯定是融融的小跟班,融融哭,他就哭,融融不哭他也就不哭了。平时也是这样融融干嘛他就要干嘛。就是尿了也是,他自己尿了不哭,非得融融哭了才哭起来; 真是怪了!”
  望着她恬静温柔的侧脸,凌渊笑了笑。
  屋外的爆竹声渐渐少了,变得稀稀拉拉,凌渊温声对她道:“该歇息了!”
  洛婉兮轻轻一颔首,子夜一过,守岁也就结束了。原该在大堂里守岁的,不过顾忌两个小的,三更半夜抱来抱去怕他们冻着了,遂他们直接在漪澜院里守岁,反正家里也就他们四个人,那些个规矩也不打紧。
  两人便把孩子抱到了隔间,洛婉兮站在小床前,有些舍不得走,凌渊也没催她。他走过去从后面拥住她,与她一起看着两个睡得香喷喷的小家伙。
  凌渊眼底泛起阵阵柔软,胸口说不出的踏实和满足,他低头吻了吻她的侧脸。
  洛婉兮扭过脸看着他,望进他柔情四溢的眼底,嘴角弯了弯,伸手握住他搁在自己腰上的手,与他十指交握。
  一家人一块过年的感觉,真好!
  天顺八年就这么过去了,隆昌元年正式到来。
  开年头一件事就是进宫贺年。钱太后还在皇陵里,故内命妇只需要拜见皇后。
  自从公主府后,洛婉兮再没见陆静怡,时隔三个月后再见,洛婉兮发现她越发的雍容大气了。她穿着一身金银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头戴紫金翟凤冠,斜插五凤朝阳桂珠钗,赤金凤尾玛瑙步摇。端庄明艳的面庞上,一双丹凤眼凛然生威。
  洛婉兮心下微微一惊,当发现丈夫靠不住之后,女人也就更强大了。
  钱太后离开皇宫迁居皇陵之后,皇帝跟皇后就不怎么见面了。比起之前的大半个月宿在坤宁宫,这几个月来,皇帝只有在初一十五才会驾临坤宁宫。不过赏赐什么倒是没有断过,坤宁宫依旧是宫里独一份。
  洛婉兮不知道皇帝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觉得没脸见陆静怡,还是因为钱太后之事迁怒陆静怡。然而不管哪一种都说明皇帝是个没担当。
  这皇帝继位以来,似乎还真没做过几件让人拍手称赞的事,蠢事倒是做了一件又一件,错了便罢,偏他还叫人看不见改邪归正的希望。
  陆静怡嫁给这样的人,真是委屈了!
  委屈吗?陆静怡已经感觉不到委屈了,因为她对这个皇帝早已经不抱任何期望了。皇帝不来坤宁宫,陆静怡还松了一口气,与自己瞧不上的人同床共枕,实在是一折磨。
  可这样下去,自己何时才能有孩子,这会儿皇帝怕是也不敢让她生了。
  顶好是自己生孩子,可若是自己生不出,令旁人生也是差不离的,总比因为没有皇子,由着皇帝继续恶心她的好。
  于是陆静怡上了中宫笺表,请皇帝广纳后宫绵延子嗣。
  传到外头,自是大把的人称赞皇后贤惠。眼下皇帝这些嫔妃都是被钱太后坑了一把的,谁知道她们还能不能生,这本来是对皇后有利。可皇后为了皇家的传承主动要求皇帝选秀,再对比之前钱太后所作所为,二后高下立见。
  本朝选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民间女子都可报名,只要家世清白即可。最后能被选中的大都是进宫做宫女,极少数运气好的才能被封为最末等的选侍、淑女。其中最励志的便是先帝时期的郑氏了,宫女出身的一代宠妃,差一点就能当太后了。
  第二种则是只有官家女有资格参加,参加选秀的官家女不少都是事先与皇帝或者后妃那打过招呼的,否则把女儿送来选秀,最后却没选中。岂不说明这女儿有瑕疵,如此一来怎么嫁人!
  不过话虽如此,每一次选秀依旧会有那么一群人被淘汰,毕竟水往低处走人往高处流,总有一些人心存大志向。
  这一次选秀便是第二种,凡是七品以上官员的女儿,不拘嫡庶,年龄在十三和十八之间都可递名。第一轮是当地官府派人过去调查,品貌过关便能送到京城参加下一轮的评选。
  皇帝没有拒绝,只说等边关战事结束之后开始,这会儿看着倒个明白人了。可大伙儿已经没法相信他会一直保持这水平。
  征北大军在二月初传来捷报,瓦剌提交降书。瓦剌四部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不可否认比起二十年前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大庆兵强马壮又粮草充足,这一仗根本就是三根手指头捏螺丝,十拿九稳。
  登基以来第一场仗取得了大胜,皇帝心花怒放,颇有扬眉吐气之感,立即下旨犒赏三军,盘算着等大军凯旋归来之后如何犒赏。
  如此一来,选秀之事便正式提上议程。
  京城人士都把这当成一个热闹看了,报名的其实还不少,皇帝到底年轻,后宫那些嫔妃又像是不能生的模样,多多少少有些人心思浮动起来。
  细细一看却会发现,这些参加选秀的女子里,出自三品以上官员家里的一个都没有,便是四品以上的也只有零星几个。
  三品以上的京官是能上朝的,天天在金銮殿上站着,对当前风平浪静之下的暗潮涌动,哪能没有丁点察觉,真要这么迟钝,早就被挤走了。
  人都是趋吉避凶的,所有选择都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钱太后和皇帝对着名单相顾无言,尤其是钱太后,她悄悄使人和几家透了话的,只要他们家女儿生下皇子就立为太子,当然这是分开传话的。
  可这几家居然没一家送女儿去参选,钱太后就像是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还是掺了冰渣子的。
  #
  选秀之事,洛婉兮听了一耳朵,一个皇帝被嫌弃成这样也是没谁了。可谁叫他做的事,实在让人没法看好他呢!
  听完了,洛婉兮就不再多上心,当下她有另一件事要忙。
  洛家终于出孝了,守孝三年,实则是守27个月。守孝结束,洛婉兮几个叔伯也要出仕。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