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考科举-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启明摸着被打疼的地方求饶:“我那不是太高兴了,里长大人,您可还好?”

    小李氏眼刀立刻飞了过来,又是往方启明胳膊上一拧:“一点规矩都没有!是不是皮又痒了?”

    沈老头忙制止她,笑着打圆场:“我随口一说,你们可别怪他。小明这孩子真不错,在药房里干活利索,人也机灵,我还想着给他说亲呢……”

    老李氏有些憋不住了,这说亲什么都是小事,她们可还眼巴巴盼着从里长嘴里再听一遍这天大的好消息。

    于是提醒似的打断沈老头的话:“里长,你今儿个是来……”

    沈老头一拍脑袋:“哎哟,看我老糊涂了,我今儿个来就是跟你们说一声,你们长庚啊,是永州府今年府试的案首!咱一个县才出几个秀才童生啊?这回连咱们县太爷都知道了,说要奖励他哩!”

    小李氏等人喜不自胜,沈老头的儿子在县衙六房里当差,消息十分灵通,怎么都不会是假的。

    沈老头说完,笑眯眯地看着方长庚:“你们老方家有福气,两个孩子长得端正不说,还一个比一个出息。才十一岁就是童生了,那前途可是不可限量啊。不过这都是应当的,你们家一辈子本本分分,老实心善,老天爷是该眷顾你们。以后长庚当了大官儿,可千万别忘了你爷爷奶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啊!”

    方长庚认真地点头:“嗯!长庚会对爷爷奶奶好的。关心长庚的,长庚心里都记着呢。”

    沈老头觉得自己这一趟算是跑对了,怎么着自己应该也在关心这孩子的范围里头吧?虽然将来的事都说不准,但要是这孩子真发达了,好歹也算一份人情。

    一旁的老李氏听得心花怒放,对沈老头热络道:“这一趟可辛苦里长了,晚饭去咱家吃,吃完就歇咱家,也别费那劳什子劲回去了!”

    沈老头笑着摆摆手:“可别,我也是高兴,咱这儿出了个大才子,说什么也要来蹭蹭喜气。至于那什么,我家那口的侄子就在隔壁村,过会儿我去他们那儿歇去。”

    “那可不能就这么让你走,好歹吃个饭!”

    “里长,眼看也到饭点了,吃完饭让小明送你。”

    “……”

    最后还是方万英不容分说地拉过沈老头:“沈老兄,家里新酿的粮食酒开坛了,怎么也得喝点儿,我正好还有点事儿要问问你……”

    沈老头见他们热情,也爽快应了。

    老李氏她们连地头都不管了,急忙往家里跑,寻思着弄几个好菜,不能让里长觉得寒酸了。

    何氏虽一直没说什么,但看得出她已经知道要好好对这侄子,也跟着老李氏进出忙活。

    至于方万英和沈老头他们则慢慢走着,路上遇到不少村人,都猜测老方家是有了什么喜事,里长来做客不说,瞧着一个个都喜气洋洋,让人不得不好奇。

    方万英多少也有些得意,有人问了就半遮半掩地说是他小孙子考上童生了,果然收获了一片羡慕的目光。

    方长庚心里暗笑他爷爷装模作样,但见长辈们在村人面前长脸,心里是满足的。

    *

    饭桌上,基本就是家里的男人和沈老头聊天说话,女人们围坐在另一边,精力就都放在了方长庚身上。

    虽说可以理解大家还没有消退的喜悦,只是方长庚看着自己碗里高高堆起的饭菜,还是有些哭笑不得。

    方启明故意装出气愤的样子:“我现在可算是彻底入不了你们眼了,就没人关心我爱吃什么,吃饱了没。”

    小李氏笑骂道:“都多大的人了,我看里长说的没错,就该给你说亲了,让你媳妇儿好好管管你,也能早点考个童生回家。”

    方长庚这才意识到,方启明已经十七了。在村里,这样的年龄娶亲的比比皆是,方启明还算晚的了。

    “我要有嫂子了!哥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赶快让娘给你说亲去!”方长庚冲方启明挤了挤眼,有些幸灾乐祸。

    方启明脸上微红,没好气地说:“我哪有那闲功夫啊,跟着袁大夫要学的东西可多了,还是过段时间再说吧。”

    老李氏白他一眼:“那也得早些看起来,我这就托人问问有没有适龄的好女子。”

    方启明也说不清自己想不想要一个媳妇,打算先囫囵应了再说:“随便你们呗。”

    老李氏听了训道:“自个儿的事一点都不上心,这事能随便嘛?”说着目光又转投到大丫身上:“大丫年纪也到了,正好一块儿问问,女儿家家可耽搁不得。”

    何氏郁闷地看了大丫一眼:“这丫头也不知道在想啥,前两天我还给她说了一个,愣是说不喜欢,问她也说不出到底喜欢啥样的,我这当娘的能怎么办?”

    大丫又羞又气:“娘,你别当全家面说这个……”

    小李氏笑着说:“这有啥不能说的,有喜欢的尽管告诉我们,只要人品好,家里过得去,有大丫这样的好女子操持,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大丫腼腆地笑笑,似乎想到了什么,终究还是没说话。

    这时沈老头和方万英他们的对话引起了方长庚的注意。

    “……开什么山,买几块地种呗,到时候你们长庚有八十亩地可以免交赋税,怕啥?”

    原来是在说开山的事。

    沈老头继续说:“现在一亩良田五两银子,这附近有不少人家供不起田的,官府又不禁这等买卖,要买地也是易事。”

    方大山说:“那到时候还得劳烦里长帮忙办手续了。”

    沈老头爽快答应:“这有啥劳烦不劳烦,乡里乡亲的。”

    ……

    吃完饭让方启明送走沈老头,一家人就围坐着商量买地的事。

    老李氏说:“以后小明要娶媳妇儿,长庚还得念书,大丫她们总要一份拿得出手的嫁妆,这都是大把大把的花销,是得想个法子多些进账。”

    方启明眼神坚定:“咱就种药材,我和那药贩子关系不错,打听了不少事,也不用着急,先试种一亩再说。”

    方长庚表示支持。

    他若想继续科举,这辈子就离从商这条路越来越远了,否则就会被士林瞧不起。但方启明不走这条路,大可尝试一下,没准真能发家致富。

    他俩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关系好得不分彼此,谁好都行。

    老李氏缓缓道:“咱家里现在还有六十五两银子,小明算算要用多少,得把长庚读书的钱留出一份。”

    方启明眼睛亮亮的:“只要三十两就够,我这就开始准备起来!”

    其余人都有些忐忑,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再说他们家没人有经商的经验,还不知道这银子会不会打水漂呢……

    方长庚倒挺相信方启明的,再说创业有风险,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29章 入v第一章

    中了府案首的消息很快就在这只有四十户人家的云岭传遍了; 来家里唠嗑的邻家大婶也多了起来; 说来讲去也就那些赞美奉承的话; 老李氏倒是听得开心; 反正方长庚只知道自己的耳朵快起茧子。

    而小李氏感叹最多的,是她没能给方长庚提供一个好的读书氛围; 这一切全是靠方长庚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再高兴也不能掩盖她心底的歉疚和心酸。

    各家婶子大嫂们都安抚她。

    “这说明什么?钱多不顶用; 脑袋瓜子好使才行; 你家长庚就是聪明!”

    “我早就说了; 长庚这孩子面相好,那叫什么,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那可是做官的面相……”

    “是啊是啊,早知道这样,我就该早点让我那小侄女和你家长庚定个亲,现在可高攀不上咯……”

    众人一阵哄笑,小李氏也没了自怨自艾的心情; 浅笑着说:“你们就瞎起哄吧,说得我脸都臊了,

    长庚就是肯吃苦; 离你们说的那些还远着呢; 再瞎说八道我可生气了!”

    一个直爽的嫂子说道:“不瞎说不瞎说; 我就想着到时候让我家那小子也念书去; 以后才有好出路。”

    “可别说了,我家的不是没送他去过蒙馆,天天逃学摸鱼,怎么打都不顶用……”

    “……”

    女人们又叽叽喳喳你一句我一句地嚷起来,到傍晚做饭的时候才散,在自个儿屋里也逃不了荼毒的方长庚终于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点希望。

    来者都是客,这些人走之前老李氏还各送了两个大白面馒头,不然难免被人背后编排吝啬。

    老方家的人都惜脸面,这些礼数都做得周全。

    倒是作为村长的方大树这回没来,方长庚不怀好意地想,恐怕是方松的心理阴影太大,这时候还没缓过来,在家里发疯呢。

    事实和方长庚想得差不离,自从方松回到家以后,只要一闭眼就是那天摔了个狗吃屎的画面,惊悚的是这个狗吃屎还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这就不说了,第二天方松他娘炖了碗菜梗,炖烂了,蔫黄蔫黄的,上头还漂浮着一层油腻的菜油,方松的脸顿时成了咸菜色,跟怀孕的妇人似的吐了个昏天暗地,气得他老娘抄起掸子就要揍他。

    方松有苦说不出,不敢把这件糗事说出来,一来实在是太丢人,二来是这回府试没过,要是坦白自己弃考,还不得被他娘给喷死。

    最令他难受的还数上茅厕的时候,一靠近茅坑就汗毛倒竖,总之那日子是苦不堪言,人都瘦了一圈。

    事后他也在想,好好的怎么就会滑倒了呢?

    隐约只记得当时脚下好像不是踩到脚踏的感觉,滑溜溜的……在他之前,还有个小个子也进了茅厕,他怎么没摔呢?

    难道就他该这么倒霉?!

    这边方松还在冥思苦想,方长庚却早就把这茬扔到了脑后,就算方松想明白了,他也不怕。

    因为客人的原因,方长庚在家多待了两天,再耽搁是万万不行的,于是打算隔日就去镇上。

    虽然只是过了府试,但谢师礼也要准备。

    除了猪肉蔬果,小李氏还准备了二两银子,对他们这样的人家已经不算寒碜了。原来方万英想亲自上门道谢,只是梅雨季到了,腿脚酸疼不利索,就说好了让方大山去。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方万明亲自来了,当面好生夸奖了方长庚一番,坐下来以后才笑着对方万英说:“大哥,这回长庚中了府案首,考个秀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原来按规矩是要等院试过了才能进县学的,长庚情况特殊,县老爷说了,三天以后就让长庚去县学报道,跟着教谕读书!”

    县学?方长庚有些惊讶,听说如今的县学真正上课的很少,但学习条件很好,他竟能去县学读书了吗?

    方万英瞪大了眼,他做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和县太爷扯上点关系,还不是因为犯了事,而是有恩典给他们。

    他又喜又忧地看了一眼方长庚,却是欲言又止。

    老李氏知道方万英脸臊不好意思说,就替他开口道:“弟啊,这县学一年学费要多少,还有县里吃住行的花费呢?咱都是庄稼人,不懂这些。”

    方万明边摇头边笑,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县学一年虽要八两,加上吃住还有纸笔,怎么也得十五两往上。不过大哥大嫂用不着愁这个,王家老爷先前就说要奖励过了府试的学生,这里是十五两银子,刚好够长庚上一年县学了。”

    老方家的人顿时面面相觑,方大山有些不敢置信:“给、给了这么多?”

    方万明安慰他们不用在意:“这对王老爷算不得什么,你们尽管收着就是。过会儿我去和族长打个招呼,怎么着也能再拿五两给你们。”

    还是小李氏清醒,开口问道:“那县老爷那儿,可要准备些什么送去?”她是知道的,当官的都吃这套,人家可不会平白无故帮你。既然得了好处,她们就不能不知好歹什么都不表示,倒把父母官给得罪了。

    方万明耐心地解释:“咱这位县老爷为官清正廉洁,最不喜这些赃贿狼藉,送礼反倒玷污了人家一片好心。改明儿我陪长庚去县衙亲自道个谢,就足够啦。”

    “那就好,那就好……”一家人一颗心安定下来,只剩下对方长庚去县学读书的无限喜悦和期盼。

    吃饭时,方万英见方万明一直笑呵呵的,估摸着他孙子应当也考得不错,于是放心问道:“沅君那孩子也过了吧?”

    方万明抚了抚胡子,笑着叹了口气:“过是过了,不过只得了第八十,比长庚可差远了。”

    老李氏见方万明似乎并没有为此感到不悦,就道:“长庚和沅君好得就跟亲兄弟似的,谁好谁坏有啥可比的。依我看,两人都有福气,又有弟你在,考上秀才那不是早晚的事。”

    她的孙子比方万明孙子聪明,这么小的年纪就是童生,还是了不得的案首,她心里怎么可能不为此而沾沾自喜呢?和小李氏她们闲话时也会免不了感叹方思成读了一辈子书,也不过是个童生,今年的府试也没去参加,可见那颗心是淡了累了,可方万明对他们家有恩,这些想法也只能在脑海里一飘而过,若是太把自己当回事,那就是忘恩负义了。

    方万明听了乐了:“这俩孩子关系确实是好。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管不了太多,看他们自个儿本事吧!至于长庚我可是当亲孙子看的,他好我也高兴,一样!”

    气氛温馨热腾,老方家人的心里纷纷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也坚定了一个信念——读书才能兴家。

    *

    打点好一切,方长庚就跟着方万明去了镇上。

    “二爷爷,其琛他们考得怎么样?”没有交通和通讯工具就是麻烦,他到现在都还没见过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现在什么情况。

    方万明脚步松快,心情极好:“其琛考得也很不错,第六名。王复那小子倒出乎我意料,居然考了第三十五,把王老爷给高兴坏了。”

    方长庚彻底没了心结,笑着说:“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又能在一块儿了。”

    四个人里,周其琛已经十五,王复十四,方沅君十三,对于前两人来说考个童生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了,但以后四人能同进同出,还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方万明笑容收敛了一些,有些无奈地说:“县学可不是谁都能去的,你和其琛成绩名列前茅,县老爷自然愿意替你们开道,王复那里王老爷替他捐了个生员,也能入县学念书。至于沅君,爷爷还是打算自己来教导他,还能让他带一带沐君。”

    方长庚微微一愣,虽然知道大家终将各走各的路,然而真到了这一步,他心里还是免不了怅然,难道现在就要开始了吗?

    他几乎能想象得到方沅君黯淡的神情。

    方万明见状转移了话题:“其实我是不赞同你们去县学的,那里的老师对学生并不上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别说照顾到你们每一个人。不过听说最近县学新来了一位教谕,曾在四方游学,学问很是高深,你不妨多向他请教。”

    “还有一个好处,这县学里大多是过了院试的秀才,还有廪生,你们互相认识认识,不仅能交流学问经验,将来也能多几个朋友,不管在哪里都好办事。”

    方长庚点了点头,乖顺地答应了。

    跟着方万明到了方家,方长庚才把背篓里的谢师礼给方万明,之前不说,是知道方万明不会肯收,这下都送到门口了,方万明就是想拒绝都没办法。

    拜见过方思成以后,方长庚就去叫方沅君,两人打算去找王复和周其琛,大家一块儿吃个饭聚一聚。

    路上,方沅君说话时语气不无羡慕:“长庚,你真是太厉害了,等你明年中了秀才,三年以后就能去考乡试,那时候你可就是举人老爷了。”

    方长庚一脸不悲不喜,那点兴奋之情在这几天早就耗完了:“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呢,不过是个童生,你也不是不知道乡试有多难,考个秀才就该心怀感恩了。再说,你看咱们都过了府试,这就足够咱们高兴得了,还想那么多干什么呢?”

    方沅君也渐渐想通了,只是眉间还带着愁绪:“爷爷说你们过两天就要去县学入学了,要跟你们分开,我就少了很多动力,还怕以后跟你们差距越来越大,再也赶不上你们了。”

    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语气又低沉下来:“这回王复都考得那么好,我是不是真的挺笨啊?”

    方长庚哭笑不得:“你说你,唧唧歪歪不像个男子汉。王复比你大了一岁,他爹还是举人老爷,开窍了也没什么奇怪的,再说其中难免还有运气在里面。你管人家做什么,自己管自己,跟着二爷爷好好学不就成了。”

    见方沅君还有些郁结,方长庚继续道:“两千人里得第八十,可不是糟糕的成绩了。再说县学也不过一年,等你考上秀才,咱们不又在一块儿了?”

    方沅君被他说的不好意思,忍不住笑出来:“你说得都对,没错,只要我跟着爷爷好好学,就算明年考不上,还有第二年,第三年呢。”

    “是啊,你也才十三,这事可不能心急。”

    “嗯……”

    ……

    两人先到了王府门口,请门房进去通报了一声,不一会儿就看到王复兴高采烈地跑出来,揽了揽两人的肩,嘻笑着说:“可算等到你们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方长庚呵呵一笑:“那怎么不见你来找我们,好你个负心汉,就知道嘴上说的好听。”

    方沅君立即在一旁附和。

    王复赶紧解释,满脸委屈:“你们是不知道,这两天我就跟个陀螺似的,一会儿东边来人拜访,一会儿西边来人送礼,脸都快笑僵了。”

    “哟,当我们听不出你得意着呢。”

    王复嘿嘿一笑:“我这遭可算是扬眉吐气了,我爹这几天态度好得都快吓到我了,赏了我不少零花,过会儿我请客!”

    方长庚挑了挑眉:“我好歹也是个府案首,怎么着也该我请,你可别抢我人情。”

    王复手一挥:“那咱俩一人请一次,今儿个我请,改天你请,这总好了吧。”

    “改天”是个多半永远不会到来的日子,方长庚知道他是照顾自己家里的情况,心里一暖,也没再说什么。

    到了周家的绸庄,方长庚等人一眼就看到了周其琛的身影。

    周其琛已经到了束发的年纪,已经开始学着在家里的庄子做事,倒不是他自己有志于从商,只是

    家中继母给他生了个弟弟,这绸庄又是当年他娘的陪嫁之物,他是绝不可能把这东西让给那女人和她的儿子的,就只能在掌柜的教导下熟悉庄子里的情况,也好将来接手。

    因此,只要是不上学的时候,去找绸庄找周其琛总是没错的。

    周其琛见他们来了,脸色露出一抹淡笑,这就多半表示他现在心情不错。

    “走走走,咱们去春风楼喝酒去!”王复大喊,吓得方沅君要去捂他的嘴。

    “你小声点成不?人家都看咱们呢!”

    “那有什么,咱们本来就能喝酒了,我爹还鼓励我们多练练酒量呢。”

    方沅君说不过他,只好无奈地放弃。

    周其琛和家中掌柜说了几句话,就走了出来。

    “走吧。”

    方长庚见周其琛一身织锦长衫,长身玉立,就像话本中所说的翩翩少年郎,低头再看自己还没发育的儿童身材,心中不禁暗骂了一声。

    果然,一路上有大胆的小丫鬟和农家女盯着周其琛看,神情娇羞,一看就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王复自然也注意到了,很是不服气地说:“怎么她们就看你,不看我啊?”

    他和周其琛虽因为过节而相识,但都心性透明干净,知礼知节,如今虽算不上多么亲近,但也是能开玩笑的朋友。

    方长庚状若不屑地打量一眼:“人家女孩子喜欢的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男子,你这样幼稚的自然看不上眼。”

    王复反讽道:“说幼稚我可比不过你,你还说我呢。”

    方长庚不痛不痒地说:“我本来就才十一岁,拿年龄说事,你倒是害不害臊?”

    王复吸吸鼻子,小声说:“小爷我这辈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害臊呢……”

    到了酒楼,四人上楼挑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一遍观赏窗外湖上荷花摇曳的优美风景,一边闲聊。

    方沅君问:“其琛,你家中可给你订亲事了?”

    周其琛在四人里最为年长,做什么都快另外三人一步,而这种事,大家都很好奇。

    周其琛笑着摇摇头:“没人给我说亲。”

    大家顿时都想到了周其琛家里的情况。

    是了,这种事都是做娘的张罗,做爹的如何会上心?可周其琛亲娘已经故去,只有一个坏心眼的

    继母,自然没人为他筹谋成家的事,而与他门当户对的女子多半也会考虑他家中还有个继弟,不会轻易就看上他。

    “这也没什么,如今考功名第一重要,娶妻什么的不急。你一表人才的,还愁没姑娘看上你?”王复摇头晃脑地说。

    周其琛看他一眼,似笑非笑:“我可不急,倒是你,看起来挺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