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般这种管钱粮物资的人都是主将的心腹,杨元庆注视着他的眼睛,见他始终不敢抬头和自己对视,目光闪烁,便笑了笑问他:“侯莫参军,我想问你一件事,你们军府的盔甲兵器都是自己打造吗?”
    侯莫明志愣了一下,这话问得有点奇怪了,哪有自己打造盔甲兵器的道理?难道边塞军是这样吗?
    “回禀宫监,一般是有兵器器杖有损毁需要更换的话,先编制需求向兵部上报,兵部批准后转给军器监,军器监再派人送新的兵甲来,同时把废旧兵甲收走,要一一登记编号,若有遗失,就要承担责任。”
    “你们军府最近的l次领盔甲是什么时候?”
    “大概在两年前,那时卑职还没有来。”
    杨元庆已经明白了一点,元尚应去晋阳宫取盔甲应该和他的军府无关,而是用在别的什么地方,他怎么可能从晋阳宫里取得到兵甲?
    侯莫明志见杨元庆一直沉思不语,便小声道:“如果宫监没什么事,卑职就告辞了。”
    “不!我有事找你。”
    杨元庆暂时把兵甲之事放下,他看了一眼侯莫明志,淡淡一笑道:“我想和你好好谈一谈粮食之事。”
    夜幕渐渐降临,帐篷里的灯光点亮了,杨元庆在灯下奋笔疾书,给皇帝杨广写一份报告,关于杀元尚应的原因,他已经查实,短短十天内,元尚应便已经克扣贪污粮食近五万斗,证据确凿,尽管他没有权力擅杀五品鹰扬郎将,但元尚应贪污粮食的证据足以在杨广面前抵消他的擅杀之罪。
    杨元庆写完了奏崭,又取出那本羊皮册子,用一把锋利的匕首小心翼翼将最后一页割下,又将缝隙中的羊皮纸碎屑扯掉,这才把羊皮纸册子和奏折一起放进一只大油纸袋里。
    油纸袋中已经放了帐簿、象牙牌以及侯莫明志的供词等等物品,杨元庆小心地把袋子封好,jiāo给站在身旁的杨大郎。
    “把这个油纸袋jiāo给裴矩,连同这封信一起。”
    杨元庆把一封写给裴矩的信也一同递给了杨大郎,杨大郎接过油纸袋和信,点点头道:“卑职现在就去!”
    “连夜走,早去早回!”
    杨大郎行一礼,拿着纸袋走出营帐,他将物品放进马袋内,翻身上马,一挥手,“我们走!”
    三名骑兵跟着他向北方疾奔而去,渐渐地消失在夜幕之中,杨元庆又回到营帐,他取出了最后一页被他割下的羊皮纸,又仔细看了片刻,‘盔甲一千五百套横刀二千口……”这个数字很大,他有一种直觉,这件事或许和齐王有关,元尚应不就是齐王的贴身shì卫么?
    次rì天不亮,近二十万民夫便在监工士兵的催促下起chuáng,准备出工了,监工士兵的态度并没有什么改善,依然是那么凶恶,稍微慢一点,便用皮鞭chōu打,不过这一次多了几条规矩,病重者若有三十名以上乡人作保,可以休息,不用出工,若病情严重,可以取消劳役,准许家人接回。
    很快,民夫又发现了另一个令他们惊喜的变化,从前早上只能喝一碗薄薄的稀粥,而今天上午,不仅粥变得很浓,而且还多了两个馒头,这个变化令民夫狂喜万分,很快,送饭士兵带来的一个消息便在二十万民夫中间传开了,昨天下午,宫监杨元庆杀掉了贪污粮食的元尚应,不准任何人再克扣他们的粮食。
    这个消息使二十万民夫沸腾了,能吃饱饭,还准许病休,这无疑将使他们的xìng命得以保住,不再像修长城那样死掉一半,一时间,杨元庆便成了二十万民夫心中的救命菩萨。
    ……
第二十七章 晋阳疑云
    第二十七章晋阳疑云
    “杨将军,我发现今天民夫们格外卖力,进度也明显快了,我觉得只需二十天便可以把这条筑好。由网友上传==圣堂。”
    喧闹的筑路工地上,柴绍陪同杨元庆视察筑路进度,杨元庆也发现,今天民夫们筑路热情明显比昨天高涨,效率也有提高。
    杨元庆笑了笑道:“这些民夫也是人,给他们吃饱饭,让他们觉得能活下来,他们就会心怀感jī,就会真正地卖力干活,进度也就加快了。”
    他又看了一眼柴绍,微微笑道:“我昨天说的事情,柴参军有决定吗?”
    柴绍叹了口气道:“我已决定了,我觉得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比较好,卑职很抱歉,辜负了杨将军的一片美意。”
    柴绍昨晚已经想通,如果他接受杨元庆的推荐,取代元尚应的鹰扬郎将之职,他就坐实了和杨元庆共谋元尚应的嫌疑,从而使他岳父将无法向元家解释这件事,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杨元庆的‘美意’。
    柴绍的决定也是在杨元庆的意料之中,毕竟也是历史上的开国功勋,他若这么轻易接受自己的推荐,那他就不是柴绍了,但不管柴绍本人答不答应,他都会向皇帝推荐柴绍,无论如何,他要把这件事做圆满了,要让李渊和元家的裂痕不可弥补。
    杨元庆便把话题转开了,“柴参军,圣上估计再过十天就要到来,你最好派人去通报李太守,让他尽快返回。”
    “卑职明白,立刻派人去通报家岳。”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规则既然已经定下,就不能轻易改变,我不能同意你的方案。”
    “韩少匠,这不是改变规则,这只是好的建议,明明可以节省时间,我们为什么不使用,而且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làng费。”
    是两名将作监的官员在争吵,其中一人便是副宫监,将作少监韩顺,另一名官员三十余岁,容貌清瘦,皮肤黝黑,看得出是长年在外奔bō的官员。圣堂。
    韩顺年约四十岁,长得很高胖,是宇文恺的得力助手,参与过仁寿宫和京城洛阳的修建,经验丰富,也是这次修建汾阳宫的工程总管。
    或许是官做得久了,韩顺多多少少也有了一点架子,他见手下固执己见,便有些不高兴地拉长了脸,“李主薄,这件事你不要再和我争了,我是少匠,这件事我做主。”
    杨元庆催马上前笑问道:“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一听!”
    韩顺向杨元庆拱拱手道:“杨宫监,那些所谓的办法都是取巧,还是按照正常的修路过程,一步步来做。”
    “韩少匠,我并没有取巧,我觉得我方案可行,为什么就不能试一试呢?”
    韩顺刚要反驳,杨元庆却笑了笑道:“韩少匠,能否先让我听一听究竟是什么事?”
    杨元庆在昨天杀了元尚应后,他说话无形中便有了一种威慑力,尽管杨元庆还是满脸笑容,但韩顺心中生出一丝畏惧,不敢再多言。
    “你叫什么名字,官任何职?”
    官员躬身施礼道:“在下将作监主薄,姓李名chūn。”
    “李chūn?就是修建赵州桥那个李chūn?”
    “正是在下!”
    杨元庆点点头笑道:“那你说吧!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chūn连忙道:“回禀杨宫监,一般修路都是先夯实土地,再用青砖铺路,其中烧砖铺砖就要耗去十天时间,这期间什么事都不能做,而且运送材料会严重损坏青砖,最后还要重铺,费时费力,卑职刚才视察这条路回来,发现夯实后的道路就已经很平坦,我便建议,暂时不要铺砖,直接把材料运上山,最后等宫殿快修完时再铺青砖,卑职算了一下,至少可以节省六七天工期。”
    杨元庆点了点头,他觉得这个方案很实际,便对韩顺道:“韩少匠,你认为这个方案有哪里不妥?”
    韩顺听出杨元庆比较倾向这个方案,只得苦笑一声道:“方案是不错,但没有什么意义。圣堂”
    “为什么会没有意义?”杨元庆奇怪地问。
    韩顺叹息:“做主梁的巨木还差三十根,只有京城才有,等运过来,至少还要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就算现在把材料运上山,修到一半时还得停下来,先铺砖或者是后铺砖其实都没有意义。”
    “这些树木不能做主梁吗?”杨元庆一指满山茂密的森林问道。
    “不行!”
    韩顺摇摇头道:“这些树木我们都去实测过,差得很远,我们要的巨木,只有豫章郡的深山里才出产,目前京城的含嘉仓里还有几百根存余。”
    杨元庆心中不由有点奇怪,如果从豫章郡运来要两个月的时间他可以理解,可京城并不远,最多半个月就足够了,为何也要两个月时间?
    “韩少匠,京城过来为何需要两个月时间?”
    “这个”
    韩顺不敢明说,只得含蓄说道:“眼下是齐王殿下坐镇京城,运木头需要齐王殿下大力配合,他是这样答复我们,说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
    杨元庆冷冷哼了一声,他知道了,这是齐王在给自己穿小鞋呢!说至少两个月,那肯定要快到三个月时才能送到,如果他知道自己杀了元尚应,恐怕这木头永远也别想过来。
    这时,旁边李chūn道:“卑职记得修晋阳宫时还剩下几十根主梁木,就在晋阳宫库房内,两个月前我还见过。”
    杨元庆大喜,“你能肯定吗?”
    “可以肯定,修晋阳宫时我负责材料,原本是计划修建新宫,但实际上是将北魏的旧宫翻新,所以省下了很多材料,主梁木只用了一半,还有四十余根放在一座老仓库里,两个月前我亲眼所见。”
    杨元庆刚刚悬起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他立刻对韩顺道:“我马上去一趟晋阳宫,务必将主梁木确定下来,大概五六天就返回,这边就jiāo给你和封内史,还是按李主薄的建议来做,先运材料上山,最后再铺砖。”
    韩顺是个务实的大匠,他也知道手下的建议有道理,只是因为主梁木一直迟迟未到,他心中焦急,如今主梁木有希望解决,他当然也愿意早一点完工,当即躬身道:“请宫监放心,明天开始运材料上山。”
    一个时辰后,杨元庆率领五百骑兵风驰电掣般向晋阳宫疾奔而去。
    晋阳宫最早是东魏孝静帝时所建,杨广即位后进行大规模扩建,位于晋阳县以北一处风景清幽处,宫城墙高四丈,周长七里,是隋帝杨广的行宫。
    但由于太原重要的战略地位,杨广又下令在晋阳宫西面修建一座高四丈,周长八里的仓城,城中储藏着粮食、帐篷、兵器等大量的重要物质,这次修汾阳宫,所需的粮食物资都是由晋阳宫的仓城所出。
    像这种安排并催促材料的事务一般都是负责工事的副宫监韩顺负责,杨元庆是宫监,他只负责整体协调,一般不过问这些具体琐事,而这次他亲自来晋阳宫,其实是想调查元尚应从晋阳宫取走大量盔甲和兵器的真相。
    朝廷对兵器及盔甲控制极为严格,每一件盔甲和兵器都有编号,必须以旧换新,定期兵部会有人来晋阳宫盘点,严防朝廷兵器流入民间,这是杨元庆所掌握的情报,那么,有如此严格周密的管理及稽核制度,一个小小的鹰扬郎将怎么可能擅自领走一千五百具盔甲和二千口横刀?
    这里面必然有身份极高的人在幕后cào纵,考虑到元尚应出任鹰扬郎将前所效力的对象,这个幕后cào纵者就呼之yù出了。
    现在是三月下旬,元尚应在记录上写的是元月初七,也就是两个半月前,杨元庆相信,晋阳宫仓城内应该有这笔记录。
    三天后的下午,杨元庆和将作监主簿李chūn赶到了晋阳宫。
    晋阳宫宫监名叫王坚,太原本地人,出身太原王氏名mén,年约四十余岁,虽然杨元庆也出任汾阳宫宫监,但此宫监和彼宫监完全是两码事,晋阳宫宫监只是一个看守行宫的大管家,七品小官。
    而杨元庆的汾阳宫宫监是修建汾阳宫的总监管,没有什么品阶,只是一种临时职务,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钦差大臣,权力很大,所以当杨元庆到来时,王坚恭恭敬敬出迎,不敢怠慢。
    “杨将军可是来催办粮食物资?”
    杨元庆翻身下马,笑问道:“听说修晋阳宫时还剩余几十根主梁木,我特来看一看?”
    “有吗?”
    王坚愣了一下,“我怎么没有这个印象了?”
    站在杨元庆身后的李chūn道:“在仓城一座旧仓库里,我两个月前还见过。”
    王坚立刻命手下道:“去把赵仓曹找来!”
    片刻,一名负责仓城管理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此人叫赵开源,是晋阳宫仓曹,负责整个仓城的管理,只是一个九品小官。
    赵开源长得身材瘦小,小鼻子小眼,一双眼睛倒是显得很jīng明,腋下夹着一本厚厚的帐篷。
    他上前向王坚施礼道:“宫监有事找卑职吗?”
    “我来问你,仓城里是否有几十根主梁木,就是修建晋阳宫剩下的?”
    这个赵开源对仓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不用翻账簿,他立刻点头道:“有!大概有四十二还是四十三根,放在后仓,太庞大了。”
    杨元庆笑了起来,“我想去看一看!”
    他又对王坚道:“王宫监就不用相陪,我只是确认一下便可。”
    “那好吧!我就不陪杨将军了。”
第二十八章 关键小人
    第二十八章关键小人
    王坚一直望着杨元庆一行人远去,才返回了晋阳宫,宫内生活着百余名宦官和宫nv,还有数百士兵守卫,戒备森严。~~《》。
    历史上李渊起兵和晋阳宫有着密切关系,野史和演义上说,是因为李渊动用了晋阳宫的宫nv,被迫造反,其实不然,李渊造反蓄谋已久,之所以和晋阳宫关系密切,就是要首先夺取晋阳宫的仓城,获取里面的战略物资。
    王坚的办公房是在晋阳宫的外围,他的职责就是维护这座宫殿的正常运转,平时也没什么事情,但今天他的步伐却格外急迫,他回办公房匆匆jiāo代了一下,便翻身上马,他本想去太原城,可出了晋阳宫,他犹豫一下,又调转马头向仓城疾奔而去
    杨元庆一行人跟着仓曹赵开源来到了仓城,仓城要比晋阳宫略大一点,四周高墙耸立,四个角都有岗楼,昼夜有士兵守卫,城mén处也有一百余名士兵把守,进出仓城必须要有特殊令牌。
    杨元庆负责修建汾阳宫,他有进入仓城的令牌,他带了五名士兵以及主薄李chūn跟随着赵开源进了仓城。
    仓城正中是一条中轴线,两边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仓库,分为四大区域,仪仗区、粮食区、兵甲区和杂物区,其中以粮食区为最大,储存有五十万石粮食,杨元庆等人要去的区域是杂物区,位于仓城最里面,又称为后仓,由大大小小二十几个仓库组成,里面堆放着各种杂物。
    赵开源领着杨元庆等人来到一座巨大的仓库前,“把mén打开!”他吩咐一声,一名从事打开了大铜锁,几名身材粗壮的仓役奋力将仓库mén吱吱嘎嘎推开,一座堆满了数万根各种木材的大仓库呈现在他们眼前。
    “就是这里!”
    李chūn也认出这座仓库,他快步走到西北角,指着堆成小山般的木头,“主梁木原来是竖放在角落里,现在估计被掩埋在下面了。”
    “没错!”
    赵开源翻了翻账簿笑道:“我这边有记录,一共四十三根,应该就埋在下面,李主薄现在想看看吗?”
    李chūn点了点头,“我想看一看没有朽坏!”
    赵开源立刻命令几名壮汉搬开木头,片刻又有十几名其他仓库的仓役进来帮忙,仓库里一片忙碌。《》。
    杨元庆却拍了拍赵开源的肩膀,微微一笑,“我想去兵甲库看一看!”
    赵开源愕然,“杨将军去兵甲库做什么?”
    “怎么,我不能去吗?”杨元庆的脸沉了下来。
    “当然可以去,不过好吧!我陪将军去。”
    赵开源见搬开木头需要一段时间,便带着杨元庆向兵甲库走去。
    兵甲库就杂物库隔壁,走上几百步便到,一共有五座大仓库组成,收藏着三万套盔甲和十几万件各种兵器。
    每座仓库大mén前都站着十几名士兵守卫,目光jǐng惕地望着他们,杨元庆刚要进去,却被守mén的士兵拦住了。
    赵开源连忙对杨元庆歉然道:“杨将军,兵甲库不像别的仓库,这里戒备很森严,不准带任何兵器进库,杨将军的刀和剑都不能带入,真是很抱歉。”
    杨元庆取下刀剑递给手下,“你们在外面等着,我去看看便出来!”
    他们从一扇小mén进了仓库,是盔甲库,仓库内密密麻麻放满了明光铠和两档铠,每十副盔甲一捆,也不像木材仓库那样随意堆放,都井然有序地放在铁架子上,非常便于清点。
    “一共几座盔甲库?”
    “回禀将军,盔甲库就只有这一座,一共三万套盔甲,每年六月和十二月会有兵部的人来清查。”
    “我想知道准确套数。”
    “我来看一看!”
    赵开源从旁边chōu屉里取过一本账簿,翻了几页笑道:“一共有三万零八十套。《》。”
    “今年有人领过吗?”杨元庆漫不经心地问道。
    赵开源心中突地一跳,慌忙摇头:“没有,今年没有支出过。”
    “是吗?把你手上的帐本给我看看!”杨元庆目光凌厉地向赵开源手上的帐本望去。
    赵开源吓得后退一步,连连摆手道:“这帐将军不能随意看。”
    杨元庆一伸手便将他手上的账簿夺了过来,赵开源心中战战兢兢,却不敢上前抢夺,他心中开始害怕起来,杨元庆为什么这样关心,难道他知道那件事了吗?
    直觉告诉赵开源,杨元庆看木头是借口,他真正目的是来看兵甲,赵开源只觉两股战栗,浑身一阵阵冒冷汗。
    杨元庆迅速翻到最后一页,但这只是一本盔甲结存帐,具体的收支明细没有,可以看得到年初的结存是三万九千副,现在只剩下三万零八十副,怎么没有支出?这个赵开源在睁眼说瞎话。
    “应该有一本明细帐吧!给我看看。”
    杨元庆话音刚落,仓库外传来急促的奔跑声,随即传来王坚的声音,“赵仓曹,你在哪里?”
    “卑职....卑职在这里!”
    杨元庆见王坚身影已经出现在mén口,便随手把帐本还给了赵开源,笑了笑,“边塞军人都这样,比较好奇,也比较xìng急,请赵仓曹见谅。”
    “没什么!”
    赵开源接过帐本,却低下了头,王坚走上前,狐疑地看了他们一眼,“你们怎么在这里?”
    “赵仓曹带我来参观一下兵甲库,王宫监,有什么不妥吗?”杨元庆冷冷问道。
    王坚干笑一声,“没什么,我觉得不亲自来陪同杨将军,实在是失礼,所以就赶来了。”
    “那走吧!回木材库,估计他们已经找到了。”
    杨元庆转身向mén口走去,赵开源快步走了两步,跟在他身后出去,王坚望着他们的背影,眼中狐疑之sè更浓了。
    太原城被分为两个县管辖,一个是太原县,一个是晋阳县,赵开源的家就位于晋阳县城南附近的一条巷子里,他家境还算殷实,有一座占地一亩地的小宅院,二十几间瓦房,前后两个院子,城外还有百亩祖田。
    赵开源今年四十余岁,生有两个儿子,都已各自成家立户,他的家里就只住着他和妻子,还有两名仆佣。
    趁着杨元庆去办理领用木材手续的时机,赵开源溜出了仓城,直接逃回了家,回家便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又用被子将自己整个身子都méng住,他心中害怕到了极点,今天的直觉告诉他,元尚应sī取兵甲之事暴lù了,杨元庆就是查这件事,一旦这件事被朝廷知晓,他必死无疑。
    赵开源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蹬开被子,从墙角翻起一块砖,从下面mō出一只小铁盒,他颤抖着手把铁盒打开,里面一本小册子,这才是兵甲支取的真实记录,五千套盔甲,弓箭、长矛、横刀、盾牌各五千件,这是两年来陆续被元尚应和其他人sī下取走盔甲武器,他把这一切都详细记录下来了。
    “砰!砰!”忽然传来敲mén声,吓赵开源心脏都要跳出来。
    他颤抖着声音问道。
    “是我!”是他妻子的声音,“你关着mén做什么?快开mén!”
    赵开源将铁盒随手塞进被子里,上前开了mén,他妻子张氏端着一碗汤走了进来,埋怨他道:“大白天反锁着mén做什么?”
    赵开源叹了口气,抱着头在桌前坐下,张氏奇怪地mō了mō他额头,“开郎,你生病了吗?”
    赵开源痛苦万分道:“我这次可能活不成了!”
    张氏吓了一大跳,“你在胡说什么?”
    “我没有....胡说!”
    赵开源一把握住妻子的手,浑身颤抖道:“齐王可能会造反,我将是同谋,我把很多兵器都sī下给了他,现在已经有人在查这件事了,娘子,这次我真的逃不掉。”
    张氏也吓得浑身发抖,“要不我们现在走,逃到南方去。”
    赵开源摇了摇头,“我们若逃走了,大郎和二郎怎么办?他们就死定了。”
    “要不,把他们也带走,全家一起走!”
    这时,赵开源已经慢慢冷静下来,他忽然发觉事情其实也没有他想的那样糟糕,杨元庆未必发现了那个秘密,而且就算他知道什么,但从自己的帐上,他根本看不出问题。
    自己是因为做贼心虚,才这样害怕,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尤其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