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好的龙凤胎呢-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贞知道,这镇国公是原文里男主的顶头上司,未来的天下之主,秦延生日后便是靠着辅佐他登基才飞黄腾达的。
所以说,她那个便宜儿子其实是……龙种?
看着贴上来的金大腿,阿贞有些犹豫:这腿够粗,她是抱还是不抱?

第20章 

  “什……什么事啊?”她呆呆看着眼前突然变得有些怪异的三哥; 清亮的眸子里那样清澈干净,甚至还有些无辜。
  苏丞望着她的表情; 眸中闪过一抹复杂,犹豫片刻,到底没有说出口,只笑了笑,将她按回座位上:“没什么; 三哥怕痒; 你力气太小; 还是别给三哥捏肩了。”
  苏瑜挑眉; 好似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三哥怕痒啊?”
  又狡黠一笑:“那我试试呗!”说着就去挠苏丞的肋骨,苏丞身形一紧; 抓住了她的手腕; “休息的差不多了; 继续练字。”
  苏瑜:“……”
  
  承恩公府
  孟良卿穿了件石榴红的斜襟袄裙; 静静在妆奁前坐着梳发,满头青丝披散着; 柔顺绵长; 像上好的墨色锦缎。
  铜镜中映着她那张冰清玉洁的脸,眉宇间是淡淡的愁容。
  承恩公夫人赵氏进来时看见女儿; 叹了口气:“你执意要退了这门亲事,你父亲气得不行,如今让你去庵里住着也好,等你父亲的气消了; 娘再让人接你回来。”
  这孩子自幼懂事,又颇通诗书,是承恩公夫妇的骄傲。原以为她能嫁给苏丞是多好的姻缘,结果不知怎的,如今突然闹着要退亲。这亲事是当初求了贵妃娘娘赐婚得来的,如何能说退就退?
  赵氏原本以为这孩子只是耍耍小孩子脾气,过几日便好,谁想她竟瞒着家里人,在外面传出她染了不治之症的谣言,承恩公气得差点儿没背过去。
  这谣言一旦传出去,她这辈子还如何嫁人?
  赵氏发现,自从女儿落水醒来,整个人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总是一个人发呆,也不知究竟想些什么。
  孟良卿听见母亲的话,只低声应着,却什么也没说。
  直到赵氏又说了些嘘寒问暖的话离开,她才兀自叹了口气。
  苏丞让她三天内想法子退亲,可这亲事是贵妃赐婚的,如何说退就退?
  上一世她自己不想嫁给苏丞,所以算计了太子,落水后被太子救下,不得不娶她为侧妃。为着此事,贵妃对她颇有微词,平日里十分不待见她。
  而太子也是个喜新厌旧的,她嫁入太子府没多久,太子便又得了几个新人,把她忘了个干干净净。
  这一世原本她是真想嫁给苏丞的,可惜事与愿违,到底是不能如愿了。
  可她这回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嫁给太子了,如此一来,既然想要退亲,自然只能她自己出些状况。
  不管怎么说,苏丞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如今她退了亲事,他想来不会再找她麻烦了吧?至于孟家以后的安危,她只能徐徐图之了。
  
  苏丞和孟良卿的亲事黄了,在京城中掀起了一番热潮。
  贾贵妃得知孟良卿得了重病,还特地宣了承恩公夫人慰问一番,倒是也没再提什么。
  此事之后,平南侯府更加门庭若市起来,上门求亲之人络绎不绝,京城里数得上号的媒婆不知来了多少回。
  只不过,最后的结果是,这些人统统都被苏丞那张不怒自威的面容给劝退了。
  对于此事,苏瑜总要忍不住摇头叹息一番:“我和我三哥还真是龙凤胎,我和吴家的亲事黄了,他和孟家的亲事也黄了,这算不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够义气!”
  不过话说回来,这几日上门提亲的人那么多,全是想要嫁给她三哥的,怎么就没人给她提亲呢?
  “又是一年,我都十八了,再不嫁人是不是就成老姑娘了?”她一手拿着书,一手托着腮帮子,长吁短叹的。
  蝉衣在一旁修剪花枝,闻此笑道:“姑娘急什么,咱们大衍姑娘家都嫁的晚,大姑娘嫁给太子那年是十九,比您现在还长了一岁呢。”
  “可大姐姐和太子订亲是十八岁呀,而且在京城里已经算是晚的了。”
  其实三姑娘的确到了该说亲的年纪,可三公子不着急,她们丫鬟能说什么?
  蝉衣想了想道:“姑娘有三公子这样优秀的哥哥,还愁日后找不到好姑爷吗?若奴婢说,您根本不必着急,要多挑挑才行。”
  “话虽这么说,可就怕拖着拖着好男人都被其她姑娘抢走了,那我不就亏大发了。”苏瑜托腮,愁眉苦脸的。
  蝉衣强忍着笑,心道她家姑娘还真不害臊。
  这时,苏瑜的眼珠子转了转:“对了,你们可有听说这京城里哪家的公子模样长得好的?最好是比我三哥还俊俏的那种。”
  蝉衣和青黛面面相觑。
  苏瑜却仍暗自琢磨着:“咦,你们还记得太史令家的大公子方洵吗,我觉得他模样就不错,白白净净,温文尔雅的,还容易害羞,其实挺好玩儿的。”
  蝉衣突然咳嗽几声。
  苏瑜抬头,又见青黛冲她挤眉弄眼的。
  她顿时感觉情况不对,小心翼翼回头看去,便见她三哥在门口站着,面色淡然,眸子里似乎有寒光闪过,但仔细再看,似乎又没什么表情。
  “三,三哥。”被亲哥哥听到她想嫁男人的事,苏瑜还是很不好意思的。
  其实她也没有想嫁方洵啦,就是,就是参考一下而已嘛。
  苏丞却没跟她说什么,只清冷的眸子扫向蝉衣:“三姑娘怎么认识方洵的?”
  蝉衣最怕三公子了,如今被提问,她毫不隐瞒地将姑娘在巷子里救方洵,前段日子方洵又去庄子里拜访答谢的事一一说了。
  苏丞听完在桌边坐下,扫了苏瑜一眼:“原来是美救英雄。”
  苏瑜眯眼一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嘛。”
  苏丞冷哼,话语略显不悦:“人是忍冬救的,少往自己脸上贴金。”
  苏瑜:“……”什么人嘛。
  不过她哥这么说,似乎也没错,那些坏人的确是忍冬打跑的。
  “待会儿三哥要出门,你自己在家好好读书练字,没事不准老往外面跑,招惹是非。”苏丞又道。
  苏瑜乖乖答应,心里却纳闷儿,她三哥以前从来不管她出门的,今日怎么突然管她不让她出去了?她救方洵可是做好事,算什么招惹是非……
  苏丞回到黎轩,秦风已经在等他了,看见他后迎上来,似要说话,却被他制止:“书房说。”
  秦风跟着入了书房,这才禀报道:“主子,孟良卿说的没错,郭远果真叛变了,企图拿平南侯搜集的罪证来换取荣华富贵,跟璐州知府勾结,幸好属下赶去的及时,并未酿成大祸。”
  他说着举了举手里的包袱:“这是郭远和璐州知府齐印的人头。”
  苏丞扫了一眼,神情淡淡:“此事不必声张,你退下吧。”
  秦风离去后,苏丞坐在书案前,手指敲击着几面,若有所思。
  那个孟良卿,到底是什么人,居然知晓如此隐秘之事……
  不过,如今有人盯着她,倒也不怕她能掀起什么大浪来。听说她要去庵里静养,只希望她当真是安分了,否则,他还是不会放弃杀了她。
  此事掠过不去想,他脑海中又突然忆起方才那丫头提起方洵时大加赞赏的模样,面色逐渐阴沉。
  既然是冀州解元,总不该是处事笨拙之人,难道进京认亲前不知道提前了解方家情况,反而贸然相认,被方夫人下令毒打。而且太史令方家与平南侯府相距甚远,那条巷子是通往平南侯府方向的,却不通向方家,方洵怎会在那儿被打,还被弄弄给遇上?
  出于一种本能,苏丞觉得这里面并不简单。
  琢磨片刻,他喊了阑风进来:“去查查那个方洵,查仔细些。”
  
  正月十二,塞北与突厥征战的后续大军总算是全部抵达了京城,苏丞亲自领着大军入城,接受着百姓们的欢呼与喝彩。
  苏瑜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着,周围时不时传来少女和妇人的称赞声,无不是夸她三哥多么年少有为,英勇无双,苏瑜油然而生一股与有荣焉的感觉。
  如今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大街上,接受着所有人崇拜和欢呼的男人,那可是跟他血脉相连的亲哥哥呢!
  这么想着,苏瑜觉得自己的腰杆儿都比以前挺得直了。
  这时,她侧目看到了苏丞左侧方策马而行的青衣男子,二十多岁的模样,眉目如画,傅粉何郎,本也是极为俊逸倜傥的男人,不过跟他三哥并排一站,气场就弱了些。但他面相更温和,永远挂着笑意,跟她三哥带给人的肃穆与凛冽不同。
  这是廖启,人称神医廖先生,是她三哥的莫逆之交,此次与突厥一战,廖神医充当军医的角色。
  看见他,苏瑜兴奋地冲他招手:“廖先生!我在这儿呢,廖先生!”
  她的声音被周围的欢呼声掩盖,不过苏丞的耳力不错,循声目光向这边投来,又缓缓收回。
  廖启也看过来,面上挂着笑:“弄丫头还是这么活泼,此次刚巧要在京城待些时日,这下有得玩儿了。”
  苏丞睇他一眼:“弄弄要读书,没空陪你玩。”
  “让她读书?”廖启好似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笑话,眉梢一扬,“还是算了吧,还不如让她跟我学医术……不对,弄丫头也许对毒物更感兴趣一些。”
  “你别把她带坏了,我正想收收她的性子,太毛躁。”
  廖启勾了勾唇:“有你护着,毛躁一些也没什么。”
  苏丞一拉缰绳,突然调转马头去了苏瑜所在的方向,在她还搞不清楚状况之际,伸手一捞,将她整个人提溜着放在了自己马背后面,继续前行。
  苏瑜被这突然的变故吓了一跳,下意识抓住了苏丞后背的紫色朝服。
  “你怎么跑出来了,这里都是人,挤来挤去伤着怎么办?”
  她三哥永远都是一副教训人的语气。
  苏瑜冲他笔直的后背吐吐舌头,语气却很乖:“我来给三哥喝彩呀。”说着目光看向周围冲他们招手的百姓们,唇角不自觉勾了起来,颇为自豪。
  廖启笑眯眯看着苏瑜:“弄丫头又长胖了。”
  苏瑜原本正开心着呢,如今听到这话顿时拉下脸来:“你才胖了呢!”
  廖启笑得更开心了,那双桃花眼似能勾人。
  苏丞道:“廖启以后要住在平南侯府,他这人不正经,你可别被他教坏了。”
  苏瑜先是一阵错愕,随后摆手:“不会不会,他教我的都是有用的。”
  说到这个苏瑜就兴奋了:“廖先生,你知不知道你上回送我的幻药,可帮了我大忙了。”她喋喋不休说着,把那日她把幻药给张嬷嬷吃,然后诱哄她代替自己拜堂成亲的事说了,廖启听得哈哈大笑。
  他的笑声爽朗动听,仰面时阳光洒在俊逸的五官上,整个人如沐在春风里。
  苏瑜看着心底叹息一声,她好像从来没见他三哥这样笑过,不知道三哥这么笑会不会也很好看。
  到了平南侯府门口,苏丞将苏瑜从马背后面提溜下去:“你先回家,别四处乱跑。”
  说罢,自己又策马同大家往宫里去了。
  回到邀月阁,苏瑜趴在屋里的桌子上静静等着他们回来,昏昏欲睡之际,耳畔终于传来了廖启的笑声音。
  这个人还真是爱笑呢。
  她一抬眸,两人已经一前一后的进来了,廖启看见她迷迷糊糊的一张脸,啧啧两声:“这才什么时辰你就瞌睡成这样,昨晚上做小偷了吧?”
  苏瑜瞪他一眼,又见苏丞手里握着一卷明黄色的东西,诧异地问:“三哥,这是什么?”
  问到这个廖启双手抱环插嘴道:“弄丫头,你廖哥哥可是给了你好大一个人情,你该怎么还呢?”
  苏瑜听得不明所以。
  廖启说:“今儿个面圣之后我去长乐宫给太后治病,太后不是有咳疾吗,吃我的药颇有奇效,便让我再开几贴。完事了太后要赏赐我,我就送个顺水人情,让太后赏赐你了。喏,这是太后赏赐的懿旨。”
  “太后赏赐我什么了?”苏瑜受宠若惊。
  苏丞把那道明黄色绣着金凤图案的懿旨递给她,苏瑜拆开来看,却不由大惊。
  上面写的是,太后封她为端宁郡君!
  “那个,我要跪下来接旨谢恩吗?”
  苏瑜道:“虚礼就不必了,明日三哥带你进宫给太后请安,你再亲自道谢。”
  苏瑜点头应着,看着那懿旨颇为兴奋。不过,这无功不受禄的……
  “廖先生,你这也太大方了吧?”苏瑜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一回她管他讨一颗小人参,他都吝啬的不肯给呢。
  廖启咳嗽两声:“你小嘛,我让着你。”
  他才不会说其实是苏丞抢了他的功劳,说他行医治人,淡泊名利,不要恩赏,非让太后赏赐他这个妹妹的。原本还想趁这个机会求太后赏赐些人参仙草之类的,毕竟宫里头的贡品多,可全是很珍贵的药材呢。
  苏瑜自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嘻嘻笑着:“那谢谢廖先生了,下回你再晒草药记得叫我,我去给你帮忙。”
  廖启如慈父一般,很欣慰地拍了拍苏瑜的肩头,拿腔拿调地道:“弄丫头长大了,会心疼人,比你哥强。”
  这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长辈呢。
  苏丞瞪他一眼。
  
  从邀月阁出来,廖启回了自己的朗坞院,小厮正在院子里整理着他的药材,他看看没什么问题,便进了屋。
  不多时,苏丞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方匣子,看见他,上前把方匣子放在他手边的圆桌上,自己也坐下来:“你惦记已久的三千年灵芝。”
  廖启抱住盒子打开一瞧,顿时心花怒放:“有这么个宝贝,让我把得赏的机会让给弄丫头,一点儿也不亏。”他就算讨赏也是想讨些稀有药材的,如今有现成的,还是三千年的灵芝,他高兴还来不及。
  只是想了想,他又问:“你不让我接受太后的赏赐,除了是想给弄丫头请封以外,应该还有别的用意吧?”
  苏丞不置可否,默了须臾才道:“你为皇祖母治病必然声明大震,日后不管宫里的哪位主子传你医治,都不能要封赏。”
  “为什么呀?”宫里好东西那么多,不要多亏呀。
  “自有我的用意,日后你就知道了。”
  
  翌日,因为要去宫里给太后谢恩,苏瑜起得比平日都早。
  梳妆打扮之后,她坐上了去宫里的马车。抵达宫门口时,苏丞已经下了早朝,在门外等她了。
  见苏丞亲自过来扶自己,苏瑜自然而然把手搭在他的手腕上,缓缓走下来,小声道:“三哥,太后娘娘会不会很严厉?”苏瑜第一次进宫,也是第一次见太后,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不会,太后娘娘是很好的人,她会喜欢你的。”他收回手,手腕上还残留她的余温。
  苏瑜低声嗯了一句,心里的紧张却并未消散分毫。
  在苏丞的带领下入了皇宫,苏瑜好奇地看着周围的建筑,九天阊阖巍峨高耸,丽宇芳林雕梁画栋,宽敞的大道上,不时有整齐威严的羽林卫戒备巡逻,他们步伐整齐,铿锵掷地,让人瞧见了打心底里升起一丝惧意。
  只匆匆一瞥,苏瑜便垂了头不敢多看,只加快了步子跟紧她三哥。
  入了太后所居的长乐宫,郭总管先去通传,很快再次折回来请他们兄妹入内。
  苏瑜紧张的手心冒汗,跟在苏丞后面,大气儿也不敢出。
  苏丞看出了她的拘谨,柔声道:“别紧张,三哥在呢。”
  似乎被他这句话治愈到,苏瑜稍稍安了心,缓步入了宫殿。                        


第21章 

  太后的宫殿并不奢华; 但每一处都透着尊贵与雅致,金丝楠木的桌椅; 有价无市的名画真迹,长案上赤金的麒麟兽小香炉里吐着袅袅青烟,烟雾缭绕着,淡淡的檀香味儿蔓延在整个大殿当中。
  入内后,苏丞率先下跪叩拜; 苏瑜也规规矩矩跪下去。
  软榻上的太后笑呵呵让二人起身; 并传了苏瑜走近几步。
  苏瑜斗胆上前几步; 眼帘微微垂下; 不敢去看前面雍容华贵的太后娘娘。
  太后倒是很和煦,亲热地拉了她的手:“哀家听闻你和苏卿是孪生兄妹; 都督文武双全; 堪称国之栋梁; 对于你这个妹妹; 哀家早就想见一见了。倒是个好姑娘,眉眼间颇有你娘当年的模样。”
  苏瑜的母亲俞氏与秦皇后是表姊妹; 又是一同在靖隋公府长大; 故而秦皇后还在时母亲没少入宫,是以太后认得她母亲; 苏瑜并不觉得奇怪。
  如今听太后说话温声细语的,又颇为慈祥,苏瑜紧张的心渐渐放松下来,笑着颔首:“太后娘娘谬赞了; 您老人家端庄和蔼,又气度不凡,您年轻时候必然是十足的美人,有太后在,其余人都得靠边儿站。”
  她这话说得太后一阵乐呵,目光瞥向一旁的苏丞,道:“都督的这位妹妹倒是比你这个哥哥嘴甜。”
  苏丞抿着唇并不接话,只目光落在苏瑜的背影上,神色柔和。
  太后将孙儿的心思看在眼里,笑而不语,赐了他们二人坐下,并让宫人赏赐了苏瑜糕点。
  宫里的点心可不是轻易能吃到的,何况太后又这般平易近人,苏瑜也不推辞,拿了点心吃着,心里对皇宫的厨师大加赞赏。
  临走前,太后赏了她一对儿夜明珠,一对儿玉如意,还有四匹上好的蜀锦。
  出了皇宫,乘马车回去时,苏瑜看着太后赏赐之物感觉跟做梦一样:“三哥,太后真是好人,说话总是笑呵呵的,看人的时候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威严,让人暖融融的,如果咱们的祖母能像太后这般,那得多幸福啊。”
  苏丞看她一眼,话语中难得调侃:“咱们的祖母指望不上了,不过你可以祈祷日后嫁了人,有个这么好的婆祖母。”
  苏瑜听了点头:“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
  “咦,三哥,太后娘娘赏赐的东西怎么全是成双成对儿的?”苏瑜扒拉着那几样宝贝。
  苏丞静静看着她,眉眼温润。
  
  太后封苏瑜为端宁郡君,今日又宣她入宫,赐了东西的事很快传入了贾贵妃的落霞殿。
  彼时贾贵妃刚排练完一曲舞蹈,如今正在净室沐浴,红艳艳的花瓣铺了满池,烟雾氤氲间越发显得她肌肤百里透过红,妙不可言。
  贾贵妃现已四十出头,但因为保养得意,面容姣好,反倒像三十岁的样子,琼鼻樱唇,桃腮雪肤,举手投足皆是优雅,宛若一朵素白莲花,温婉动人。
  她捧着水面上的花瓣放在鼻端嗅了嗅,待宫人禀报完了,她柔声道:“苏丞打了胜仗,陛下都抬举他,太后欣赏他也不足为奇。何况,那个廖启不是治好了太后多年的咳疾吗,封苏丞妹妹为郡君,也没什么。太后吃斋念佛这么些年,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
  语罢又道:“这位端宁郡君难得讨了太后喜欢,为表孝心,你也让人挑几样东西送去平南侯府。”
  顿了顿却又改口:“不,以太子的名义送去。听闻苏瑜是苏丞视若珠宝的妹妹,既然要笼络苏丞,自然要对他这个孪生妹妹好些。何况,太子娶了苏家大姑娘,这苏瑜也算她的小姨子,让他去送合情合理。”
  提到这个儿子,贾贵妃不由叹了口气。这些年哥哥和儿子在朝堂上十分不睦,剑拔弩张也是有的,倒让她好生为难。一个是与她患难与共、血脉相连的兄长,一个是十月怀胎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哪个愿意舍弃呢?
  或许,这便是报应吧,做了恶事总有因果。
  
  第二日是元宵佳节,白天倒没多大乐趣,但晚上的花灯会却是一年里难得的热闹。
  这日晚上,苏瑜兴致勃勃换上一身自己最喜欢的水雾裙衫,跑到黎轩想喊苏丞一起去逛花灯。
  到了黎轩苏丞刚好换了衣裳出来。
  苏瑜瞧见心上一喜:“三哥,你这是要带我出去看花灯吗?”
  看她一脸希冀,苏丞不忍心让她失望,可他有要事在身。顿了顿道:“哥哥跟几个同僚有应酬,弄弄今晚自己出去玩,让碧棠和紫坠贴身跟着。”
  “……那好吧。”虽然有些失望,但她还是很乖巧的应了。
  苏丞摸摸她的脑袋,自己率先走了。
  苏瑜垂头丧气回了自己的邀月阁,突然间也没了上街的兴致。从六岁起,她每次的元宵灯会都是跟三哥一起的,今年还是第一次三哥不陪她。
  只剩她一个人,那看着还有什么劲儿呢?
  正一个人自艾自怜,门口突然探出两个脑袋来,苏瑜瞥眼看见却是一愣:“五妹妹,六妹妹。”
  苏琅拉着苏琳走进来,姐妹两个穿着一青一绿的裙衫,身姿窈窕,各有千秋。
  苏琅冲她眨眨眼:“三姐姐,二哥要带我们去看元宵灯会,我听说三哥出门了,那你跟我们一起吧?”
  姐妹两个盛情相邀,苏瑜一个人在家闲着也没事,方才是因为没人陪她出去才觉得无聊,如今既然有人陪了,她瞬间又雀跃起来,毫不犹豫跟着她们一起出了门。
  华灯初上,市面上车水马龙的,十分热闹。
  苏琳看着内敛,实则还是个小才女,猜灯谜一猜一个准儿,不多时便赢了三盏花灯,她们姊妹三个一人一只。
  苏琅的是一只小兔子形状的,栩栩如生,十分活泼;苏琳的是八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