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好的龙凤胎呢-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章 

  次日,苏瑜是在美梦中被蝉衣给拽起来的。
  瞧瞧,她哥一回来大家对她都太不客气了。
  “姑娘,公子今早入宫前可是吩咐过的,您辰时两刻起床,洗漱过后要背一个时辰的书,然后收拾东西回平南侯府。” 
  就这样,蝉衣絮絮叨叨着和一群人把她扯起来各种折腾,最后拉她去窗前站着,手里塞了一本书:“姑娘,你快背吧,今天先背《出师表》,等公子下了早朝回来可是要检查的。”
  书背到一半时,赵管事送了两个丫头过来,说是公子特地吩咐保护苏瑜安危的。
  这两人一个唤作碧棠,一个叫紫坠,姿容都算得上乘,腰间佩着长剑,一看就是练家子,面色也冷冷的,跟忍冬的性子如出一辙。
  苏瑜瞧见了不免暗暗惊叹,她还以为她哥身边只有忍冬一个会武的丫头呢,没想到眨眼间就又送了两个人来。想到吴进意的事,苏瑜自己也是后怕的,故而来者不拒,直接都收下了。
  只不过吧,这两人往那儿一站,立如松柏,活脱脱的冰山美人,又颇有些她哥派人监视自己的感觉,弄得苏瑜浑身不舒服。
  最后她把书放回书案上,看向她们:“你们俩先出去吧,以后只负责我的安全就好,近身侍奉的事还是蝉衣和青黛来,我也习惯了。”
  “是。”二人丝毫不反驳,齐齐给她行了礼退出去。
  苏瑜长舒一口气,这才继续摇头晃脑背起书来。
  
  背了一个时辰的书,又用过膳食,苏瑜这才收拾东西回平南侯府。
  当马车在侯府门前停下来时,苏瑜已经在里面打了个盹儿,听到蝉衣唤她,这才被人搀扶着走下来。不料一抬眼,却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慑到了。
  但见大门口并排站了许多人,为首的是大伯母花氏,看见苏瑜笑着上前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后面的苏琬、苏琅、苏琳等人也是一脸关怀。
  当然,有的人是真心实意的,有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见此情景,苏瑜忍不住感慨,她三哥一回来,这待遇就是不一样。
  不过花氏会亲自迎出来,苏瑜也不是不能理解。
  平南侯府虽说有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但那是新朝建立之初,太祖皇帝依照军功封赏的。可如今一百多年过去,朝中局势早不如往昔,如今的公候伯们空有祖辈留下来的爵位,但并无实权,日渐没落,还及不上朝中的三品大员在陛下跟前有分量。
  想那承恩公府,如果不是背后有贾贵妃和太师贾道作为依仗,其境况也是和平南侯府差不多的。
  苏丞如今是正一品的统兵大都督,对于平南侯府而言,自然也是强有力的靠山,少不得要恭敬一些。
  所以苏瑜如今得到的一切待遇,都不过是因为她有个好哥哥。
  “三丫头总算是回来了,我和你祖母还念叨着去梅庄接你们呢,如今你祖母得知你回来,也是高兴的不得了,这会儿正在落辉堂里等着要见你呢。”花氏笑意盈盈的,好像一直都这么贤惠得体。
  她忘性好,苏瑜却记得清清楚楚,这个大伯母前几日还逼着她嫁去吴家呢。
  见苏瑜不说话,花氏有些讪讪。
  苏琬忙替母亲解围:“三姐姐舟车劳顿也辛苦,祖母那里备了姜茶,跟妹妹一起过去喝些驱驱寒气吧。”
  苏琬穿了件素青色蒲公英图案的蜀锦长裙,外罩雪白色狐裘衣,薄粉施面,端庄优雅,落落大方,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
  苏瑜看她一眼,依旧不说话。
  苏琅扯住她的手,惊讶一声:“三姐姐,你手好冰呀,我的手炉给你吧,还热乎着呢。”她说着,把自己的手炉递上来。
  苏瑜笑着摸摸她的脑袋,伸手接下了,随后淡淡道:“不劳烦祖母和大伯母了,我身子有些不适,想先回邀月阁休息一下。”
  花氏还想说什么,被碧棠抬手拦下了:“大夫人如果有什么话,就等我家都督大人回来再说吧,姑娘既然说休息,夫人还是不要阻拦的好。”
  花氏看着碧棠手里的剑,悻悻闭了嘴。
  以前有个忍冬就够头疼了,这回竟又带了两个回来。
  回到邀月阁,不用看见大伯母那副虚伪的嘴脸,苏瑜整个人都松了口气。她打了个哈欠,正打算再睡个回笼觉,谁知蝉衣又把《出师表》塞她手里:“姑娘,三公子估摸着快回来了,你快赶紧背吧,能背下来多少就背多少。”
  苏瑜:“……”
  她怎么觉得三哥一回来,她自己身边的丫头都成他的狗腿子了?
  
  皇宫
  下了早朝,众文武百官从大殿内出来,三三两两的往宫外走。
  今日苏丞刚得了陛下夸赞,又赏金银又赐田地宅院的,如今一出来少不得被一群人围住,各种奉承恭维。
  承恩公也不能免俗,一路上跟着苏丞好话说尽,言语间还提及自己女儿眼光好,才有了这样一门好亲事。
  苏丞对所有人的恭维都只是不温不火的,既不刻意疏远,也不故意亲近。
  “都督立了大功,今日在朝中很是威风。”
  突然一抹洪亮的声音传来,围着他的百官们瞬时噤了声,纷纷侧身行礼:“太师。”
  太师贾道如今担任尚书令,百官之首,妹妹又是宠冠后宫的贵妃,这些年在朝中势力庞大,其声望早已越过了如今的太子。
  他穿了身墨色长袍,衣服上绣着莽纹,尊贵非凡,如今已至不惑之年,典型的国字脸,身形偏胖,肚子圆滚滚的,将墨绿色的玉石腰带都给撑了起来。许是这些年大权在握的缘故,他的目光犀利摄人,一双峰眉长而浓密,颇有些凌厉之感。
  看见他,苏丞淡然一笑俯身道:“太师过誉。”
  看他对自己恭敬,贾道脸上表情有所缓和:“都督年少有为,不怪陛下赏识,老夫也颇为欣赏,明晚是除夕夜,老夫在家中设宴,为都督庆功,都督可要赏老夫这个薄面才是。”
  苏丞颔首:“太师有心,临远自当登门拜访。”
  贾道哈哈大笑几声,拍了拍他的肩膀,挺着肚子大阔步地走了。
  苏丞眯着眼凝视他远去的背影,将眸色深处那抹锐芒强自压下,面上是如沐春风的笑。
  其余人见苏丞得了太师的赏识,一时间攀附之心更甚,又是一番恭维谄媚,苏丞点头微笑,并不回应。
  等朝臣散去,他侧目看向台阶最高处负手而立的男子,眉梢微扬,随后恭敬行礼。
  男子一步步向他走近,神情肃然:“太师亲自为都督接风洗尘,看来对都督甚为垂青。”
  见苏丞不语,那人又道:“苏丞,孤提拔你不是为了让你成为贾道的爪牙的。”
  苏丞淡笑颔首:“臣自当不忘太子殿下的提携之恩,贾道再权势滔天终究是臣,太子您才是未来天下之主。”
  “那你还去赴他的接风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太子顿了片刻:“你想取得那老贼的信任?”
  苏丞道:“只要殿下记得,臣是你的人便够了。”
  太子打量着他那讳莫如深的表情,心里莫名发怵。这个人心思阴沉,也不知他自己能否驾驭得了。
  可是眼下,他若想彻底铲除贾道那老贼的势力,却也是不用他不成了。
  
  回宫的半道儿上,苏丞突然又被拦下了,那人正是太后长乐宫中的贴身女官顾嬷嬷,五十出头的年纪,头发花白,面容慈祥。
  “都督大人万福。”
  看见她,苏丞清冷的神色稍缓:“嬷嬷免礼。”
  顾嬷嬷道:“大人临出征前为太后送的药,对太后的咳疾颇有奇效,如今却已用完,宫中御医配不出来,不知大人可否再多送些过来。”
  “自然没什么不可,只是那药是本官的一位友人廖启所制,他如今人不在京城,恐要晚些时日。”
  “也好。”顾嬷嬷沉吟片刻,“太后听闻都督大人立下战功,请您去长乐宫叙话。”
  “那便请嬷嬷带路吧。”
  
  长乐宫
  轻奢雅致的宫殿内,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步履行走间衣摆的倒影随之摇曳。
  太后在一架金丝楠木软榻上倚着,后背靠着两只蜀锦堆花迎枕,膝上搭着金丝绒毯,怀里还抱着一只毛绒绒的小白猫,胖乎乎的像一个球儿,此时眯着眼睛,肚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给周围的氛围增添几分亲和。
  她花白的发高绾成髻,博粉施面,虽然年纪大了些,但举手投足间皆是优雅端庄之态,更显慈善和蔼。
  苏丞行礼后,太后屏退宫人,问及边关之事,赞他年轻有为。
  正说着话,太后拿帕子咬唇咳了几声,似有不适。
  苏丞道:“微臣不才,早年跟着廖启学过些药理,若太后不弃,请让微臣给您把脉。”
  太后颔首,宣他上前。
  苏丞在太后跟前跪下,拿白色绢帕附在太后的腕上,手指随之搭上去。
  他凑近了,太后才坐直身子细细打量他,眼眶却渐渐湿润:“瘦了。”
  苏丞一怔,温润笑道:“孙儿一切都好。”

第13章 

  太后叹了口气:“好在你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否则哀家便不知该如何向你故去的母后交代了。”
  苏丞道:“皇祖母不必为孙儿挂怀,顾及着自己的身子便是。”
  “皇祖母年纪大了,最近总是惦念着,也不知何时你的身份才能公之于众,让九泉之下的皇后安心。”
  “孙儿自有主张。”
  “哀家知道你有主意,单能使得突厥六十年内不侵犯大衍,就已经十分难得了。可朝堂上的阴谋诡谲,对付起来并不比战场上敌人的明枪暗箭容易。何况,你父皇又是个糊涂的,否则当年也不会……”
  太后话说一半停下来,又是无奈一叹:“也罢,如今贾贵妃掌控宫闱,哀家年纪大了也帮不上你什么,你想做什么也只能由得你去,只是有一点,”她抚了抚孙儿的眉眼,又是宠溺又是怜惜地道,“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什么都没性命重要,当年哀家拼力救你出宫,是希望你能平安,明白吗?”
  苏丞自当应是,随后把帕子从太后腕上取下来,缓声道:“脉象来看廖启的药果然有效,等他回来孙儿让他另开些药给皇祖母送来。只是祖母自己也要多加注意,屋子里不能有灰尘,床褥幔帐也要经常换洗着,平日天气好了便到外面去走走。”
  “哀家没什么大碍,不过是借着这个由头瞧瞧你罢了。”太后收回手,重新倚在迎枕上,慈眉善目的。
  祖孙两个又说了会儿,苏丞起身告退,临走前太后又嘱咐了一句:“正月初七是你母后忌辰,宫里陛下忌讳这个,你在宫外记得给她上柱香。”
  苏丞身形顿了顿,什么话也没说便离开了。
  
  苏瑜终于把《出师表》背下来时,外面的人总算传话过来,说苏丞回来了,现如今正在落辉堂,请她也过去。
  此时已经到了用午膳的时间,苏瑜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听说三哥去了落辉堂,虽然纳罕今日午膳居然要在落辉堂用,但到底还是去了。
  到了那里,人倒是齐全,除了大伯父平南侯以外全在。
  苏老夫人在主位上坐着,脸色似乎不大好看。
  苏丞坐在她右手边,穿着紫色麒麟纹朝服,腰间垂挂象征权位和官衔的金鱼带,高贵矜雅,英武不凡。
  其余人分坐两边,神情各异。
  苏瑜一踏进去便感觉屋里的气氛似乎不太对劲,她左右看看上前对众人见礼。
  老夫人看见她没说话,其余人也不语,只苏丞冲她招手:“弄弄到三哥这里来。”
  于是,她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乖乖去苏丞旁边坐下来。
  苏丞修长好看的手指捏着茶盏,神情自若,话语不怒自威:“不知孙儿这个提议,祖母觉着可好?”
  提议?什么提议?苏瑜诧异地看向她三哥。
  见苏老夫人不说话,苏丞又看向对面坐着的花氏:“大伯母意下如何?”
  花氏面色不比苏老夫人好上多少,她捏紧了帕子,讪讪笑道:“琬儿还年幼,这……”
  苏恒唯恐天下不乱地插话:“其实也不小了,就比三妹妹小了几个月而已,既然三妹妹嫁得,她自然也嫁得。”
  让苏琬嫁谁啊,为何没人给她讲讲到底什么情况?苏瑜一头雾水。
  苏丞见苏瑜在底下轻扯他的衣袖,似在询问,他淡淡一笑,目光落在花氏身上:“方才祖母和大伯母也说了,你们二人都觉得咱们苏家与吴家的联姻是再好不过的,吴进意也是儒雅俊俏,才华横溢,与咱们府上的姑娘相配,既然如此,四妹妹嫁吴家想来也是如了你们的意。”
  苏瑜惊呼,她三哥居然让苏琬嫁给吴进意啊……
  她侧目看向花氏旁边站着的苏琬,她脸色惨白,一双唇抿得似要滴血,眼眶里雾气凝结,楚楚可怜的,丝毫没有了以往的高傲劲儿。
  说来也是,吴进意那样的,她苏琬这种自诩不凡的才女如何能瞧得上。不过苏瑜也是记得清清楚楚,当初祖母和大伯母让她嫁给吴进意时,她这位好妹妹还帮着吴进意说话来着。
  堂内安静了好一会儿,苏丞淡淡扫视四周,随后道:“如果祖母和大伯母没有异议,此事便这么定了。”
  苏琬双拳紧握,闻此直接急了,从花氏身后站出来,死死瞪着苏丞:“我不嫁,凭什么让我嫁给那种人,苏丞,你现在是统兵大都督有什么了不起,我又不是你嫡亲的妹妹,你凭什么管我的婚事?我要嫁,也该是我父亲回来做主。”
  苏丞冷笑:“这时候知道不是我嫡亲的妹妹了,你们趁我不在逼三丫头嫁人时,倒是肯把我们兄妹当成一家人。”
  “让苏瑜嫁人是祖母和我娘的意思,关我什么事,要嫁就让她们去嫁,凭什么让我嫁?”
  “苏琬!”苏老夫人脸色一沉,她万万没想到,在她心里最关心疼爱的孙女儿,今儿个竟说出这等话来。
  苏琬自知说错了话,忙跪了下去,膝行着过去扯住苏老夫人的衣角哭求着,海棠带雨,花容失色:“祖母,琬儿不要嫁给那种人,你帮帮我,帮帮我吧。”
  苏老夫人定定坐在那儿,翕唇似要说些什么,最后却生生咽了下去。
  倒是花氏看女儿这般心疼的紧,起身来给女儿说好话:“丞哥儿,先前的事是大伯母做得不对,我们也是被张嬷嬷那贱奴蒙了心智,险些害了三丫头。只是这琬姐儿再怎么也是你的妹妹,如今既然知道那吴进意是个混球,又如何能让她跳入火海呢?”
  苏丞看向苏瑜:“弄弄觉得呢?”
  问她?苏瑜把玩着手边的茶盏,琢磨片刻:“我觉得这婚事……还行。”
  苏琬气得浑身颤抖:“苏瑜!”
  苏瑜挑眉,一脸无辜:“四妹妹干嘛这样看着我,当初祖母和大伯母让我嫁给吴进意时,你不是也极力赞成吗?我想那吴进意必然入了四妹妹的眼,如今成全你怎么还这幅表情?”
  苏琬眼泪吧嗒吧嗒落着,整个人跌坐在地上,面上透着绝望。
  花氏更是心疼的面无血色,双手紧紧攥着帕子,一番犹豫挣扎,她上前在苏丞跟前跪了下去:“都督大人开恩,民妇便只剩琬儿这么一个女儿在身边,舍不得她就此嫁人。先前民妇惹了三丫头不快,任凭都督处置,你让我交出中馈都可以,还请您大人大量,放过琬儿吧。”
  花氏平日在府上作威作福的,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狼狈地跪在他们兄妹跟前,苏瑜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苏丞则不为所动,神情始终淡淡的。
  苏琬哭着爬到花氏身边,被花氏一把抱住,哭得肝肠寸断。
  其实这苏琬虽然不怎么讨人喜欢,但并没有真的做过什么恶事,苏瑜方才也就是借势吓唬一下大伯母而已,如今看着这样的情景,气也出的差不多了,她转首看向苏丞:“三哥,张嬷嬷可是跟吴进意拜过堂的,既然当初让我嫁过去的主意是她出的,那就把她送去吴家吧,你觉得怎么样?”
  吴进意那个禽兽,如今还是个废人,也就配得上张嬷嬷那样的人了。听说张嬷嬷上次被打后一条腿瘸了,刚好跟吴进意凑对儿,甚好。
  “你若觉得可以,那自然依你。”他宠溺地抚了抚她的发顶。
  苏琬如释重负,整个人瘫坐在地上,神情呆呆的,而脊背上早已出了一层薄汗。
  花氏则是一个劲儿地对着苏丞和苏瑜道谢。
  苏丞道:“今日之事三丫头既然不计较,咱们就此揭过,只是两房到底生了嫌隙,便早早分了家的好。陛下已经赐了宅院,等修葺好了我们兄妹便搬过去,这侯府的东西,除了属于二房的财产以外,我们兄妹一分都不会多要。”
  苏老夫人闻此才算真的急了:“如今好端端的,如何要分家呢,到底还是一家人住在一起热闹些。你若觉得你大伯母做的不好,大可把中馈交给三丫头,让她历练历练也成。”
  苏丞如今做了正一品的统兵大都督,手握兵权,且得陛下和太子器重,往后侯府的富贵荣华都需要依仗他,若他搬走了,旁人只会议论他们苏家不睦,那损失最大的莫过于她们平南侯府了。
  “此事我意已决。”苏丞说着已起身,目光扫向苏老夫人,话语淡淡却气势逼人,“祖母年纪大了,张嬷嬷一走你身边也需要几个得力的人服侍,孙儿亲自安排了几个人,必然好生侍奉祖母你颐养天年。以后祖母吃斋念佛的,或许可保余生安宁,若再滋事,休怪我不念祖孙情分!”
  苏老夫人面色惨白,整个人喘息着,似乎要上不来气,直到看那对兄妹离开,她才眼前一黑,晕厥了过去。
  回去的路上,苏瑜身心舒畅,总算狠狠出了一口恶气。随后又蹙眉摸着自己扁扁的肚子:“好饿啊,我还以为要在落辉堂用膳呢。”
  苏丞看她一眼:“我让你背的书背会了?”
  苏瑜赶紧点头:“背会了,我背了整整一个上午,好辛苦的。”
  “那可背熟了?”
  苏瑜应道:“滚瓜烂熟了,不信三哥我背给你听。”
  苏丞想了想:“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上一句是什么?”
  苏瑜一懵:“上,上一句?”她掰着指头从第一句开始重新嘟囔着背诵,愁眉苦脸的。
  苏丞面上笑意一闪而过,语气却是淡淡:“看来背的不够熟,下午继续。”
  他语罢,负手匆匆走了。
  苏瑜在原地愣神好一会儿,气呼呼追他:“哪有这样刁难人的?”


第14章 

  腊月二十九,除夕的晚上,苏丞应邀去太师府上赴宴,苏瑜爱凑热闹,想跟着去,结果被一口回绝了。
  她嘟着嘴趴在书案前把玩着一支笔杆,苏丞在屏风后面换衣裳。
  她想了想问:“三哥,太师为什么设宴为你接风啊,会不会是想要拉拢你?”
  “也许吧。”
  “三哥,一山不容二虎,太师会不会嫉妒你的才华?”
  苏丞换好衣服从屏风内出来,睇她一眼:“你小脑袋瓜里想得倒是挺多。”
  苏瑜走到他身边:“我觉得吧,太师和太子虽然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不过太师权力那么大,太子心里肯定不舒服,面和心不和是一定的。三哥,你可得仔细想好怎么站队哦。”
  苏丞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免觉得好笑,这些年逼着她看了不少书,朝中局势她倒是瞧的明白。他不由挑眉:“那你觉得站哪边好?”
  问她啊?苏瑜皱了皱眉,这她哪儿知道。
  不过她还是小心翼翼说了一句:“承恩公是太师那边的,你要是也跟了太师,那跟孟良卿的亲事是不是就板上钉钉了?她不会真是我未来嫂子吧?”
  “看来你对你未来的三嫂很好奇。”
  “别人倒还好,只是这孟良卿吧……”苏瑜想了想,还是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我和吴进意的事好像是她背后搞的鬼,你说她要是钟情于你,爱屋及乌,也不应该这么坑害我吧?还有赏梅宴那日,放纸鸢的提议是她提出来的,紧接着我的纸鸢掉下来,去捡的时候就遇见了吴进意。”
  苏丞叹了口气,抚了抚她的脑袋:“这事我都知道,放心吧,朝中之事我有分寸,用不着你替我把关,自己好好读书写字,晚上三哥可能回来晚,你早些睡。”
  “哦。”苏瑜乖乖应着,目送苏丞离开,心里却忍不住嘀咕,孟良卿做的那些事,她三哥到底介不介意呢?
  
  晚上苏瑜睡得早,迷迷糊糊间听到什么动静,起来唤了蝉衣询问才知道是她三哥回来了,方才过来问她睡了不曾,之后便回自己院子了。
  蝉衣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姑娘,奴婢看三公子情绪似乎不太对。”
  今晚的庆功宴,她三哥必然是主角,怎么会情绪不对呢?苏瑜有些不放心,匆匆爬起来披上衣服去了苏丞所居的黎轩。
  黎轩距离苏瑜的邀月阁不远,不多时便到了,推门进去时,院子里十分幽静,一个人也没有,只两排青翠的竹子在地上映出倒影来,像一幅水墨画。
  走到院子中央时,浓浓的酒气扑鼻而来,她微微皱眉,吩咐蝉衣去煮醒酒汤,又让碧棠和紫坠等人守在外面,自己掀开帘子推门进去。
  苏丞在书案前坐着,俊逸的眉眼略显疲惫,以往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感在此时不复存在。他周围地上摆了许多空酒坛子,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