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官途-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清的声音缓缓传来,几个呼吸之间就成诗一首,足以可见其才智。只是众人更加惊叹的是林清所作诗赋的内容:这首诗竟然是以元末大乱时的□□胡明珠为本,讲述了一个女人在战乱年代,捐出所有家资,资助多方大明将士,四处奔走,最后为国尽忠的事情!

    同样是歌咏妓子,林清却没有做出任何靡靡之音,借古喻今,讲的是女子虽然身处低位,但是却依旧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样一首诗和原本众人所期待的软语小调可是天差地别!

    这样的诗,流传出去,别人也只会说一句,状元郎,爱国之士也!

    青若双眼亮晶晶地看向这位状元郎,那第一句“漫云女子不英雄”已然是让她震惊!她也接待过不少男子,尤其是那些自负风流的读书人,相好时各种温柔小意,但是背地里却总是以鄙夷的眼神看着她。那种轻视她早已习以为常,却从没想到这世上还有男儿真心觉得女子也可以成为英雄!

    沈牧涵听完林清所吟之诗,脸上的笑意不减反增,第一个鼓起掌来:“果然不愧是状元郎!胸怀家国,在下佩服!”

    手却在收回后,笼在袖子里,慢慢紧握成拳。

    “好!确实是好!状元郎,本宫要赏你!”太子赵贤只觉得林清此人正直无比,心念至纯,对他的感官更加上了一个台阶。

    林清低头拜了下去,刚想谢恩,却脸色突然一变:“太子小心!不要动!”

    只见一条浑身青绿色的蛇,正昂着头吐着蛇杏对准着赵贤趴在草地间!他们布宴的地方,都有地毯铺着,但是仍然有露出草地的地方。这条蛇就一半身子藏在地毯下,一半身子露了出来,已经快爬到了赵贤的脚边,情况十分危急!

    林清要是没弄错的话,这条蛇是竹叶青,大概有半米长,如果被咬伤后,对人体危害非常大,即使是在现代,若是救治不及时,也极有丧命的可能。

    所有人听到林清的呼喊都惊了一下,就连太子的贴身侍卫都准备拔刀了,只是贴身侍卫站的有些远,还没看清楚眼前的景象。太子做了一个退后的动作,他顺着林清的视线,显然是看到了眼前的危险,忍不住咽了口口水,人也慢慢地站了起来,想要往后退去。

    离得近的大臣还有新科进士也都慢慢发现了事情的原委,离得远的尚且摸不着头脑,但是也不敢此刻发声,只是彼此间眼神乱飞,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

    “啊——有蛇啊!”舞女原本就站在前排,有几个舞女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的时候,一个年纪尚小的舞女忍不住尖叫出声,然后跌坐在地上,连连后退,整个人吓得不轻!

    这一声尖叫,所有人都有些慌乱起来,原本跪坐着的人纷纷站了起来,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正是因为看不见,也不知道那条蛇到底在哪里,忍不住就觉得放佛就在自己周围似的,心也是提了起来。

    那条毒蛇似乎也是被惊到了,一下子立了起来,朝着太子赵贤就要攻击,说时迟那时快,林清只感觉到身边放佛刮过了一阵风,沈牧涵飞掠到太子面前,徒手竟是死死捏住竹叶青的脑袋,把整条蛇都拽了出来,竹叶青蛇受到威胁,整个蛇体都扭动了起来,飞快地缠住沈牧涵的胳膊,还越缠越紧!

    沈牧涵单手掐住蛇头不放,快步冲到太子侍卫旁边,夺过刀,手起刀落,只见鲜血溅满了沈牧涵白皙如玉的手,蛇头滚落到了草地上,然后蛇身也软软地从沈牧涵手臂上掉了下来。

    “太子莫惊,已无大碍。”沈牧涵单膝跪地朝着太子赵贤行礼道,明明是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满身的雍容华贵,名门之后,可是刚刚那几下的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的狠辣,却是让那些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子都神色为之一震!

    林清目光沉沉地看着沈牧涵的背影,眼中神色明灭不定。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买房

    恩荣宴原本林清作为状元应该出尽风头的; 但是实际上最出风头的人是被众人赞扬“临危不惧”的沈牧涵; 就连一开始十分关注林清的太子赵贤; 也第一次将目光放在了这位榜眼身上; 对他十分感激,并且赏赐了不少东西。

    面对其他进士有些戏谑的目光; 林清却觉得淡然的很,反而心头感觉卸下了一块大石头。

    因为他终于可以肯定了一件事情——沈牧涵并非现代穿越之人; 也并非他记忆中的那个人。

    林清知道那人是最恐惧蛇的; 小时候家境贫寒; 在山区里的时候曾被蛇咬伤过,这么多年一直对蛇类动物都充满了恐惧; 动物园不敢去看蛇,朋友家养了一条宠物蛇也可以把他吓到脸色发白; 四肢僵硬,演变到后来; 家里不可以出现任何带有蛇的图像、贺卡; 不能吃类似蛇的黄鳝、鳗鱼等物; 甚至因此而看过心理医生; 却也是无解,只能日常生活中不接触。

    而林清也曾阅读过心理类的书籍; 这样的对某样特定事物的恐惧情绪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无法根治。

    其实有时候林清也非常困惑;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了如今这样的情况:这个世界真的有前世今生?为何他两世都叫林清?为何沈牧涵和那人长得一模一样?如果是前世今生; 那么为什么如今的大明和宋朝之间缺了一个元朝?确实是有平行空间的存在?那么他又为何带有之前的记忆?

    每次当林清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 就会对自我产生一个极大的怀疑,对他之前信仰的物理学产生动摇。他明明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可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却根本无法用任何科学去解释,越是深想,他越是感觉到一种不真实感。原来他从不信神佛,如今他再入庙宇,看着那些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菩萨,也忍不住虔诚地拜了下去。

    林清的上辈子一生都在追求科学、追求严谨,而这辈子却不断地在自我怀疑和希望能寻找出自己为什么能有前世记忆中徘徊不定。如若不是有家人、有朋友、有师长一直在他身边支持、陪伴着他,林清觉得或许有一天他会疯掉。

    是他们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让他拼了命的往上爬,给他在这个世界真实的感受,让他想给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或许是确认了林清一直以来的怀疑,林清突然觉得一块日日悬在胸口的大石头总算落了下去,即使沈牧涵因为他考中了状元而有所敌意,但是这些对于林清来讲算不得什么。

    如今他们这些新科进士还是官场当中最初级的菜鸟,林清也根本没有心思此时和谁一较高下。

    现在林清面临最急迫的问题是——买房!

    都说二十一世纪北京房价贵,在林清看来大明的房价也一点都不便宜。

    考中进士后,朝廷给了所有新科进士三个月的探亲假,三个月后一律走马上任。对于一些京城本地的进士,或者家里离得算近的,那确实算是探亲假;但是如果家乡在特别远的地方,这三个月路上一来一回的时间都不够,拿什么探亲?

    林清如果回去一次,一来一回在路上时间差不多要一月有余,探亲是来的及,但是他眼前更要解决住房问题。

    状元楼里的房资不菲,林清在京城呆了一个半月,已经花掉了一百五十多两银子,手头还一百两银子并一些碎银,考虑到接下来至少要在京城呆三年,作为家中独子以后肯定也是要接林三牛和张氏一起过来居住的,如果没有一个安身之所,那实在是不像个样子。

    既然以后是要在翰林院任职,那么自然是要在自己“上班”的地方近一点买房最好。只是这翰林院就设在承天门处,靠着皇宫很近,而承天门处广场一排望过去,都是大明的官员办事机构。礼部、鸿胪寺、吏部、户部、兵部、宗人府等等,全都在这儿,四品以上官员还得时不时地上个早朝,自然都是离承天门越近越好。当官的家中都有点背景,钱财方面自然要比老百姓宽裕,可是这承天门附近就这么大点地方,你占了别人就占不了,要么就是价高者得。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处的房价一直是居高不下,林清打听了一下一套一进的四合院就要五百两之多,如果要两进的院子那价格马上拔高到一千三百多两!

    这一进的房屋其实就是一个口字型,一进门就是一个小小的庭院,一间正房,东西两间厢房,如果接了林三牛和张氏来住,加上一个书童墨竹,四个人住着倒是没事。若是林家一大家子过来住,走亲访友,甚至将来娶妻生子,那么就三个房间的院子根本住不开。

    那间一进的小院林清也跟着牙子一起过去看过,逼仄的很,看那个院子,也就几步的大小,几间房间也特别小,根本没有乡下的房子敞亮。

    只是买个一进的房子,加上曹知瑞那边的分红,他这边先问郑光先借一些银子还买的下来,如果说是二进的院子,那他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一下子借那么多银子。

    原本还在踌躇之中,牙子却是不断催促林清,毕竟这次又新晋了这么多进士,这种一进的小院给那些没什么根本的新晋进士是最好出手的,如果林清不要,他后头还多的是人想买。

    林清想了一下,还是问郑光借了五百两,当即买下了这座小院,留墨竹打扫归置,这才只身一人回了林家村。

    林清得中状元的喜报早就传遍乡邻,等林清回去的时候,发现自家门口已经竖起十几米高的三斗旗杆,旗帜上写着“状元”二字,连门庭都改换了,砌起了高大门楼,上书“状元府邸”,比之里正家的门楼还要气派很多!

    林清的回乡,让整个林家村都热闹了起来,竟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不断有邻里送来贺礼,一双鞋袜,一篮子花生,十几个鸡蛋,几十个铜板,总之林家村家家户户都好像自己家得了大喜事一样,人人脸上都是挂着笑容。

    和林清差不多年纪的小伙子见到林清都拘谨,只有上了年纪的叔叔婶婶辈的,才会在林清面前不住夸赞。

    甚至还有见了林清要下跪行礼的,惊得林清连连避让。

    刘氏拽着林清的手,脸上的泪怎么也止不住:“清儿啊!你现在可是状元郎了,做了大官了!这是我们林家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啊!奶现在是庆幸啊,庆幸当年咬着牙也要送你去入学,否则可是白白耽误了我家娃儿啊!”

    在刘氏心里,考上了状元就是必定能做大官的,不过在知县就是青天大老爷的村民眼中,确实从六品的官职也算的上“大官”了吧!

    张氏也是立在一旁不住地擦眼泪,天知道几天前知县老爷再次来到了林家村,亲自宣布这一喜讯时,张氏都激动地晕了过去,被林三牛猛掐了一会儿人中,才幽幽转醒——林清这娃儿实在是一次又一次地出乎他们的意料!原本以为取个童生就很好了,谁知道这孩子竟能一路青云直上,考上状元!这可是整个大明三年才出一个的状元啊!

    家人中,除了林老汉和刘氏,还有林清的爹娘对他一如既往,其他林家大房、二房中人却是明显对林清有了些敬畏之心,以前还能在一起说笑谈话,如今却是拘谨了很多。唯有林大宝,一看到林清就撒欢地抱住林清的腿,开心的不得了。

    “小叔叔,大家都说你当上大官啦!以后你是不是要一直呆在京城,住大宅子,吃很多好吃的,还能讨个漂亮媳妇?”林大宝几月不见,口齿伶俐了很多,小孩子最近听多了村里人对林清的夸赞以及一些羡慕的话语,马上就学了过来。

    看着林大宝一脸认真、奶声奶气的样子,又想到自己刚刚买下的一个“蜗居”,林清实在是无法将自己的房子和大宅子联系起来,随机温和地笑笑解释道:“小叔叔刚刚才开始当官,还没有当上大官,住的房子也很小,吃的也和大宝差不多呢!”

    乡人总以为考中状元就是一个人人生的顶点了,其实那不过是在官场中的万里长征第一步罢了。

    小李氏听到林大宝的口无遮拦,有些担忧的看了林清一眼,见他并没有生气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

    林老汉听了林清的话,却是猛抽了一口旱烟,叹了一声道:“清儿是有出息了!只是以后就要留在京城了吧?”林三牛向镇上的人打听了一些事情,知道这在京城做官,至少三年,要是做的好,可是以后要一直留在京城的。

    张氏听到了林老汉的话,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就这么一个儿子,也是她的心头肉,已经为着读书三年不曾相见了,难道以后的日子就是一直三年才得见一次吗?!

    林清看了张氏一眼,安抚地朝她点了一下头,才回话道:“爷,奶,我在京城买了个一进的小院子,准备这次带爹娘一起进京。我一个人初到京城,也没人照应,还想爹娘先帮我安顿安顿。等以后孙儿挣钱了,再接爷奶一起到京城享福!”

    村里人父母还在的时候,儿子一般都是要在身边照顾的,如今虽然已经分家,林老汉和刘氏跟着大房过日子,林三牛是可以跟着儿子去京城,但是心里却也舍不得。

    张氏就站在林三牛旁边,看到林三牛脸上的神色,就知道林三牛犹豫了,着急得悄悄用手指捏了一下林三牛,就怕他犯傻说些什么不去的话。

    林老汉听了却没有任何阻挠的意思,而是连连点头:“确实应该如此!你一个人在京城,我们也不放心,有你爹娘跟着,我和你奶安心!况且我们两个老骨头一辈子都活在林家村了,别的地,我们也呆不惯啊!有你大伯照顾,你也不要操心,好好做你的官,就好!”更加重要的是,以后林清若是在京城里攀亲,他爹娘都不在,没人给操持,这可怎么办?况且林清年纪还小,一个人衣食起居都要人照顾,有他爹娘在身边,总比外人强不是?

    刘氏心里舍不得,但是此刻也只能抹抹泪点头,这真是一种极矛盾的心情,又自豪于自家孙儿的出息,又不舍子孙离家千里。

    这次林清没有时间在林家村耽搁太长时间,紧着时间开宗祠祭拜先祖,又看望了荀夫子,走动了一下孙知县,料理了家中事物,就要赶着收拾行礼和林三牛、张氏一起入京。

    走之前,林清再次去荀夫子家坐了坐,荀夫子吃了药调养了一番,气色比之前要好了许多。林清中了状元的消息仿佛是一剂强心针一样,让荀夫子每次出门都是红光满面,逢人都要说到他的宝贝徒弟林清身上,原本严肃的脸上都多了不少笑意,让黄氏取笑了不知道多少回,他却仍旧乐呵呵的。

    林清要回京城,荀夫子也没有如其他人一般那么不舍,反而一脸欣慰地拍着林清的肩膀道:“你夫子我活了一辈子,读了一辈子的书,想了不知道多少遍自己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如今你是帮我实现了!只是为师知道,这做官和读书是两回事,我也没做过官,教不了你什么,只一句话,你做我荀有志的徒弟一定要记住:做个好官,对的起自己良心!”

    “做个好官,对的起自己良心!”林清望着前方驶向京城的马车,将这几个字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心里。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翰林

    翰林院位于大明门之东; 是一座五进大宅子; 前面是办公场所,后面是藏书阁楼。此处是天下文人梦想中的殿堂,是最为清贵之地。林清穿着绯色官服; 第一天来翰林院报到; 接待林清的是翰林院侍读崔大人。

    崔岩崔侍读将林清领到了一张长桌旁; 这里就等于是他的办公位; 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大间; 里面大概摆了十来张桌子,有点现代办公位的味道。

    崔侍读年纪大约三十五岁样子; 留着山羊须; 走路说话都不急不慢的; 看得出来是个脾气好的慢性子,给林清交代事情也很详细清楚:“此处一共有十二人办公; 你的主要职责就是掌修国史; 编修前朝国史; 校对整理《大明史册》等等。偶尔也需要草拟典礼文稿,被皇上或皇子传唤讲史。所以有时候需要值夜,以备传唤。”

    说白了林清这份工作就是修史书、做文书校对工作; 这些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吃力又不讨好的工作;幸运点的时候可以有机会写个发言稿、打个圣旨的草稿; 露个小脸;最好当然是被皇帝或者皇子传唤; 得以面圣; 是大家抢着干的活。

    只是鉴于林清只是个新来的菜鸟; 想也知道那些露脸的活肯定是轮不上他的; 那些文书工作才是他如今的日常工作。

    崔侍读讲完之后,也不做停留,直接就离开了,也没有告诉林清这个文书工作要如何展开。

    林清到的时候,屋里已经坐了一半人,等崔侍读离开的时候,差不多其他人都到齐了。林清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其中一半是他们这科的新晋进士:沈牧涵、吴敬梓,还有其他五名考中庶吉士的进士,而剩下的则都是一些生面孔。不过既然大家同处一间,估计也是修撰、编修、庶吉士之流。

    林清看了一眼桌上堆了高高书案的隔壁,想了想还是上前请教道:“这位大人,我是新来的修撰官林清,请问我该如何开始?”

    刚刚崔岩是笼统地介绍了一下林清的基本工作,但是也没有什么细则,如今他这边什么都空空如也,只有一张长桌,一套笔墨纸砚,环顾四周也没有看到所谓的史书,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隔壁桌那人之前头一直埋在成堆的书籍中,此刻听到林清的询问,才从书籍中抬起头来。只见此人虽为翰林官,却有些不修边幅,头发也没束好,官服领口也有些污渍,年纪三十岁左右,但是脸色惨白、双目无声,木木地看了林清一眼,才似乎回过神来:“出门右拐,去藏书阁,找阁主要修史材料。”

    说完后又看了一眼林清,嘴巴里小声嘟囔着:“新来的修撰?这么年轻就中状元了?”然后低下头去,又继续翻出一本史籍开始校对。

    林清也是被那人惨白无神的面容有些惊住——不是说入翰林的都是褚相吗?这人看着怎么也无法和清贵的翰林搭边啊?倒是和现代那些长期死宅在家的宅男有些相似。

    只是疑惑归疑惑,林清还是起身去了藏书阁找到阁主,领取了修史的材料。

    当林清捧着半人高的资料回到办公位时,简直是想长长的叹一口气了:这么多的材料,没有十天半个月,休想看完!

    所谓修史就是要修整完善史书和史籍有关的资料,如今他们所有人在修的是上一任圣仁皇帝要求翰林院修撰的《大明史册》,只是后来圣仁皇帝突然驾崩,事情就一直耽搁了下来。一直到前几年,高首辅再提此事,才又继续修了起来。

    如今已经修缮了一万多卷,说是大明史册,其实就是将之前的朝代各方面的历史、文学、医药、天文、地理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整合完善。这样的工作确实非常繁复,但是对后世的意义是巨大的,它是一套类似百科全书般的存在的典籍,对以后的人进行各个朝代的分析都有着历史考据的作用。

    这样一项工作若是完成,是要被留名青史的,而当时的圣仁皇帝就是有这样的打算才启用了两千多人进行修撰工作,可惜后来因为皇位更迭而停滞了。永康帝登基后,对这项工作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之前一直是翰林院里的小猫三两只在继续修缮,等职位调动后就也弃之脑后。一直到三年前高首辅上了一道奏则,才又大张旗鼓地开始修史。

    说来也是永康帝自觉登基多年,扪心自问却没有丝毫实质性的建树,如今高首辅旧事重提,一下子让永康帝觉得若是能将此套史籍完善,那么就算百年后地下见到圣仁皇帝,也算是无愧了。所以因着这事儿,高首辅还重又得到了永康帝的看重,才稳住了被黄次辅一再打压的局面。

    只是永康帝嘴里说着答应,心思却没有放到这里,户部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拨款,和圣仁皇帝当时启用两千多人的工作进度是无法同日而语的,也就是整个翰林院的三四十号人在整理。而翰林院原本就是有修缮文史的职责,现在就是调动了整个部门的人去做而已。

    所以修了三年了,工作进度才到一半,林清等新人进来,正好是被抓了壮丁。

    既然作为新人,分到的类目也是前人不乐意修缮的部分。

    林清分到的是“算”的类目,倒是没有像别人那般怨声载道,毕竟对于别人来说“算”是麻烦事,需要校对并且辨别真伪,比如说同时代两个理论相悖,也需要整理的人进行编写,还要找出相应的文献进行验证。这样的工作对于学文出身的翰林来讲都是避之不及的存在,除非是本身都算术感兴趣的翰林,其他人都是不乐意修缮的。

    而林清原本前世就是数学系毕业,数学算法的真伪在他面前算是一览无余。

    林清大略的翻阅了一下他前人留下来的资料,一共也就做了一十二卷,算是刚刚做了个开头,比起别人动则一两百卷来说,根本没有可比性。

    别人都是先看一下之前的人修缮到了哪里,然后就继续往下修。而林清却是先将之前的资料花了三天时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