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粘土被扒开,砖坯被一块块取下,黄澄澄的钟身一块块显露出来,铜匠坊里的欢呼声越来越响亮。
    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砖坯已经取开,一个无耳的铜钟出现在众人面前,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不知道是谁带头,铜匠坊里掌声一片,欢呼声四起。
    接下来是从铜底用铜条撬起铜身,让铜钟身从泥芯上脱下来,10多名壮汉齐用力,钟身一寸寸被抬起,直到完全露出泥芯。
    一口铜钟终于完整出现。
    这还不算大功告成,最后还有一步,就是吊耳的铸造。
    方案早已经过我和土鲁反复商量,这一次采用的是倒铸法。
    铜钟顶上已经留了两个洞,将要铸造的铜吊耳就得从这里倒入铜汁,浇口和冒口都是这两个孔。但和第一次铸钟身不同的是,这一次需要的锡比例得有所提高,毕竟需要用这个耳来承受整个钟的重量。
    先在地面挖出一个倒置的钟型,尺寸按已经铸好的钟身制作,但在底部——也就是钟顶部将要放置的地方——得挖出两个孔来,位置刚好和钟身上的孔对应,孔下埋的是一段特制的陶弯管,直径约5厘米左右,作为吊耳的陶模。
    铜汁倒进去以后,按我的要求,在钟身内多浇一部分铜汁,以确保钟身不会从吊耳上脱落下来。
    土鲁一脸的心痛,直到我答应事后多给他一点铜锭作为补偿,才重新开颜。
    十天以后,铜钟吊耳已经铸在了钟身上,太昊铜钟终于得以挂在了宗庙广场的钟架上,击钟用的横木早已经用麻绳吊好。
    “嗡!”
    随着我和土鲁用力拉动麻绳,横木撞上了铜钟,一声低沉的鸣响瞬间传遍了太昊城,钟声直达城外近10里处!
    族中长老和在场的所有匠人发出一阵欢呼。
    这钟实在来得有些不易。
    不过这也为我们将来铸造大型铜器积累了重要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铜钟的实用价值。
    从装上铜钟的第二天起,宗庙内就多了一个专门的职务——“司钟长老”!
    早上8点起,每隔一个小时,司钟长老在日昝那里看了时间,就立即到钟架下敲响铜钟,总共8响,此后每小时增加一响,到下午一点时换为一响,直到晚六点时以六响结束全天的任务。
    看着长得颇“端正”的司钟长老,我有点恶意地yy:“怎么说也比‘钟楼怪人’要好看一点吧?”
    太昊族人从此有了方便的计时方式。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二章 … 经济理论
     更新时间:2009…2…16 14:24:41 本章字数:2344
    “咚!咚!咚!——”
    没在钟边上,听到的钟声反而要清晰得多。
    下午收工很早,土鲁已经把铸钟的工艺掌握到比较熟练了,并在我的帮助下将几道主要的工序教给了几名徒弟,到秋收前,他已经能够自由的掌握收工的时间,这天下午,干脆到宗庙来找我,硬拉我去酒坊坐坐。
    “泡吧?”土鲁对我嘴里嘟囔的这个新词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看我在跟风极他们交待秋收的车辆安排已经进入尾声,知道我不是很反对这个提议,还是饶有兴致地加入讨论,最后急急地带我到了酒坊。
    现在匠人都已经知道,宗庙里不再向作坊区任意要东西了,所以土鲁来这里基本上只能赊账,却得不到免费酒喝。
    这一次土鲁拉上我,就有点让老板为难了。
    “看什么看!——来酒!记在我的铜匠坊账上——还怕我没粟米给你么?”
    土鲁一副“上帝”模样,看到酒坊徒弟有点犹豫的样子,便大声喝斥起来。不过土鲁现在是匠作区的老大,又是有名的“富翁”,仓里的粟米多得要向宗庙借地方装,这已经是太昊族人所共知的事情,倒也不怕他赖账。
    小伙计为难的是,不知道该不该收族长的酒钱。
    “算在他账上!”我指了指土鲁。
    “好嘞!”伙计高兴地拿酒去了,这个季节,粟米酒不需要热都好喝。
    我尝了一下,现在的酒大约有12、13度的样子,在已经有了大型青铜器铸造经验的情况下。铸一系列蒸酒的设备应该不是太难,不过让高度酒出现得太早不是一件好事,还是让土鲁他们先享受这种香甜的米酒吧。
    “师傅!——”小伙计殷勤地把一碗酒放在土鲁面前,旁边放的是一个陶坛子,估计能装五六斤的样子,上面盖了盖子,“我们师傅说了,您下次要喝酒,不用粟米了!”
    “白送我喝啊?”土鲁瞪了他一眼。
    “嘿嘿!——不是啦——嘿嘿!”小伙计一脸的坏笑“师傅说,只要您拿上次那种铜杯子来。一个杯子可以换两——不,三坛酒!”
    他先伸出两个手指,看土鲁脸色不对,赶紧多伸出了一个指头,还不放心地往后面看了一眼,怕老板听到。
    “呸!”土鲁大声鄙视“想得美!上次要不是我喝多了!——”
    他不好意思地看了我一眼。
    “告诉你们老板,什么时候他愿意拿那个杯子还给我,我拿粟米付酒账。再用粟米把杯子换回来也行!”
    小伙计一脸怏怏地走了。
    “土鲁,你觉得记账是不是很麻烦?”我问这个老酒鬼。
    “也没什么了,就是每隔几天要到仓库那边去搬一次粮食有点烦!”土鲁一脸的无所谓,却透着有钱人那种随意,对这种“小生意”明显的看不上,毕竟他的牛车生意收入是以千斤为单位的。
    “想不想每次都付清酒账,不用去搬粟米?”
    “那不是有得烦么?难道要我跟其他族那些长老一样”他压低了声音。悄悄指着角落里的一名更老的酒鬼,那家伙脚底下放了一麻袋粟米,明显是来换酒喝的,而且已经喝得差不多了。
    呵呵!工业生产者开始对农业生产看不上眼了!
    “我问你,按你的经验,一斤铜能换多少斤粟米?”我笑了笑问土鲁。
    “这个——大约100来斤吧!”铜匠坊的主人应该对这个是很有发言权的。
    “那就是说一两铜等于10斤粟米了?”我继续提示土鲁。
    “对啊!”土鲁看我算账很细的样子,一脸茫然,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对他的生意感兴趣了,有一点小白兔回答大灰狼有奖提问的感觉。
    “这一坛酒该付多少粟米?”我指了指桌上的陶坛。
    “20斤。俺们一直是这个换法。”小伙计在后面插了一句。
    “去去去!我知道!”土鲁不耐烦地支开小伙计“族长,您的意思是——?”
    “要是每次用二两铜就能换上这么一坛酒,那你还会不会隔几天去搬一次粮食?”
    “嗯——不会!”土鲁有点明白过来了“您是要我用铜来换酒喝?”
    “不是用铜!”我摇摇头“是用钱!”
    “钱?钱是个什么东西?”土鲁张大了嘴。
    我没有想到这个在后世让人发狂的玩意在这家伙口中说出来竟成了“什么东西”!这个可比后世那种“阿堵物”的说法来得自然而流畅。我在心里喟叹一番,说不准这东西造出来是好是坏了。
    “要是让你每天带上一大块铜锭到这里来,要换酒的时候再用铜锤砸下一小块来,你说方便吗?”
    土鲁摇摇头。
    “那要是将铜锭做成一样大小的小块。每块二两重,你拿一小块来就行了,是不是会方便些?”
    “这个——”土鲁有点转不过弯来了“酒坊拿铜锭作什么用?他们又不会打铜?”
    他一边在桌子上比划一块二两重地铜锭大小,一边提出疑问。
    “那要是老板想要铜杯子,拿铜锭跟你换,你干不干?”我问土鲁。
    “行啊!为什么不行?”土鲁一下子叫了起来,能收铜锭的事情他都不会反对。
    “那酒坊还需要打铜吗?”
    “不用!我给他们打就行了?”
    “那你说酒坊愿不愿意收你的铜锭呢?”
    “我懂了——我用铜锭换酒,酒坊用铜锭从我那里换铜杯!”土鲁明白了这个反复交易的过程,却还不知道什么是“钱”。
    “这块二两重的东西就是‘钱’——你把铜锭给酒坊,酒坊拿来没有用,只是存起来用于换你的东西,你拿回去也不一定用这二两一块的铜锭,而是用其他的铜块来打造杯子,但这块铜锭下一次就可以再拿来换酒:谁都不用它,却可以方便交易的东西,就叫‘钱’!”我耐心地向土鲁解释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行!”土鲁可能还是不太明白,但态度很坚决,“为了换酒喝,俺就多造点‘钱’!”
    呵呵!他又把造“钱”想得太简单了。
    这就是我在铸钟之后,想让土鲁造的第二样东西,以物易物的方式对于长途运输造成了很大压力,只有用“钱”,才能更好地促进贸易。
    何况铜锭本身就是一种很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不存在什么“货币贬值”啊,“通货膨胀”之类的问题。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 … 太昊通宝
     更新时间:2009…2…16 14:24:53 本章字数:3333
    后世的铜钱是怎么铸的?
    这个问题我也是一脑袋浆糊。
    从工艺角度讲,制硬币的最好方法应该是冲轧而不是铸造,用坚硬的冲轧模具成组地轧出硬币来是速度最快和质量最好的方法。但我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冲轧机还只能在梦里出现,不要说那个复杂的传动系统会让我这个学过机械的人都头大,就是那个模具所需要的材料就不好解决。
    太硬的话,青铜的脆性会增加,稍冲几次,说不定就冲断了,而硬度不够的话,冲几枚出来以后模具就会变形。
    罢了,还是老老实实用铸币的办法吧。
    按所世的经验,铸造的铜币还是经过了两千多年才被淘汰,应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中“外圆内方”的铜钱存在的时间最长,为多数朝代所采用。在银作为主要货币以后,铜币还继续发挥了多年的交易货币作用。
    所以我打算跨越一步,就不生产什么“刀币”、“铜贝”之类的过渡型产品了,直接生产“孔方兄”吧。
    我跟土鲁说的是“二两一锭”的钱币,但实际的情况肯定不允许生产那么大的钱币,否则不利于小额交易。按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每一个青铜钱的重量和形状都保持一致?在铸造中实现标准化应该是从铸模开始的,但目前太昊所用的铸模都是一次性的,那又应该如何保证不同时间做出来的铸模大小形状都一样呢?
    还有两个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一是铜币大小应该怎么确定?二是要不要在上面铸文字。
    没有做出能够统一形状大小的铸模之前,提前一个问题是没有法子解决的,我把铜钱地形状画给了土鲁,让他先去想办法解决铸模的问题,我则负责确定在模上面刻什么字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似乎远比土鲁的问题来得简单,按后世的做法。直接在上面铸上“太昊通宝”就行了,估计这个盗版是没有人会来跟我计较版权问题的。不过我在宗庙内想得最多的,还是交给土鲁地问题。
    没想到这一次土鲁解决问题比我还快,等我在纸上绘出草图,正在尽力描几个像样的“太昊通宝”字体时,土鲁兴奋地拿着一块泥版到了我的办公室。
    “族长您看!”他把一块40厘米见方的粘土轧制的泥版放到了我面前。
    呵呵!不错嘛,这上面密密麻麻而又均匀地排着十多个直径在4厘米左右的圆坑。深度在半厘米左右,基本上能达到我地要求,只少了中间的那个方孔,但方孔的问题应该好解决。
    “你们怎么做到的?”我问土鲁。
    “前两天做了一个车轴,比我要的小了一点,就放在那个地方没人动。今天我把族长要的图给徒弟们看了一下,有个小子拿那截车轴在泥版上戳了几下,让我看见了,嘿!这不正好是族长要的么?”土鲁高兴得不得了,这才叫得来全不费功夫呢!
    “行!好样地!”我拿起泥版仔细研究了一下“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改进——”
    “得!我知道!中间还得加个方孔,那个好像不难吧?只要在那截车轴上中间凿个方孔就行了,戳出来的话中间就会多一块泥。铸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方孔了!”土鲁抢着说出他的解决方案。
    不过我可不是说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怎么保证每一戳都刚好一样深,钱币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得保证每一个都大小均匀,从泥版上看得出来,这些圆坑并不是一样深浅的,铸出来的钱会厚薄不一。
    等我解释完以后,轮到土鲁郁闷了,这个问题他也没有想到。
    “还有”我指着纸上地草图“我要在这个‘钱’上铸上太昊的字样。你有没有办法?”
    土鲁有了铸钟的经验,对于铸文字不再感到陌生,但仍然对铸钱不再觉得那么容易了,开始想办法解决我提出来的问题。
    我没有当时就告诉他我的解决办法,第二天,我亲自到了铜匠区的“私人作坊”里。土鲁见我一脸轻松,知道有戏。带着徒弟们都到了我的作坊里。
    我找来一块粘土,先修圆成直径约四厘米大小地圆柱,再用铜片截断泥柱,将断面修平。
    “看什么看?点火!”我瞪了土鲁一眼。他老老实实地亲自点燃一堆碳火。徒弟们在一边掩面偷笑,估计这也是土鲁平时常对他们说的话。
    将泥柱烧得有点硬度了。从火中取出来,把其中一端用铜刀修细,到直径约三厘米左右,长度约四厘米左右,并在滚动中检查了一下圆度,基本上做到了正圆。
    接下来是精细活,我让土鲁把徒弟们都赶开,以免打扰我工作,只留下了土鲁一个人看着我对圆柱进行深加工。
    找了一个铜材边角料,带尖锥的那一种,我开始对端面进行“精雕细刻”;先是在中间刻出一个方孔,约一厘米见方,深度也在一厘米左右。然后是在剩下的端面上按“上下左右”地位置刻上“太昊通宝”四个字阳文,并在方孔和外圆上刻了边,与字一样平。这项水磨功夫费了我大半天时间,尽管刻的是泥柱,也让我出了一身大汗。
    上一次刻那些砖地时间,因为字比较大,还没有那么费神,基本上是让太昊学校的教师指导匠人们刻就行了,这一次不一样,我只能亲自“操刀”了。
    将刻好的模放在火中进一步烧硬,我让土鲁准备了一块半干的粘土,小心地将烧硬的泥柱插了进去。大约有四厘米深时,也就是直径三厘米那一段完全插进去后,我轻轻地将硬泥柱取出,对光一看。圆孔底部的几个字和方形的泥台都比较完整。
    “行了!”我把粘土小心地交给土鲁“放在火里烧硬一下,现在可以开始化铜汁了!”
    “没听到吗!点火!”土鲁对徒弟们高吼一声,引来铜匠坊里一片笑声。
    一个小时以后,碳火中的粘土浇模已经变硬,而铜汁也已经化得差不多了。
    “取出来!”我指着火堆中地泥模,土鲁的两个徒弟小心地用铜条将泥模从火堆中夹出来放在一边,等稍微冷却一下以后。铜汁已经完成炼化。
    “倒满!”
    “开浇!”土鲁一声令下,这一次可能只用了数两铜汁,就看到戳出来的孔已经满了。
    “好了!”我手一挥,土鲁的徒弟们连忙将坩埚移开。
    “族长,这个就是?——”土鲁有点不解地看着未凝的铜汁。
    “就是你的车轴!”我笑笑,土鲁一副“恍然大悟”状。
    第二天。铸钱工作继续进行。
    用铜斧打开泥模,取出已经凝因的铜柱,已经成了我昨天手工雕刻地泥柱翻版。
    土鲁明白了我的意思,已经做好了一块半干的泥版,等我去“轧坑”,但看到我把小小的圆铜柱不停地往泥版上“盖章”,一个又一个的“钱坑”出现在泥版上以后。土鲁还是瞪大了眼睛:这东西的精美程度是比他地车轴高得多,那几个字也极为方正,不过还是深浅不一啊?!
    呵呵!我可不忙告诉他决窍在哪里。看他一脸不解的样子,我就让他的好奇心把他憋死!
    考虑到铜钱在流通中和磨损和将要随的各种可能的冲、压等负荷,我上土鲁采用的是1比8的软硬适中地锡铜比例。
    等铜汁完成炼化后,我才拿出秘密武器——一把长柄的陶勺!
    看着我用陶勺从坩埚中快速地将等量的铜汁浇入钱模,不管深还是浅的坑里都是一样多的铜汁,土鲁才明白过来。在一边傻笑不止。
    这个陶勺可是我在铜匠区里选了一整天才选好的,不过没有跟土鲁说明用途而已,以前这个东西都是用来刨开铜汁面上的浮渣的。
    这是一个最为简单地量具,只要不更换陶勺,就不会改变每一个铜钱的重量。
    但考虑到勺的质量比较差,也易碎,我还是叫土鲁在陶匠坊那边去定做一批大小一样的陶勺。他们那边用木模制泥坯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一点,误差不会大于十分之一钱!
    铜钱只花半天就完全冷却下来,我让土鲁敲破泥版,小心地取出铜钱。在我面前的案桌上摆成一排。
    呵呵!“太昊通宝”问世了!
    匠人们都在桌前议论纷纷,不解这东西花了族长数天时间才做出来。究竟有什么用。
    铜钱直径是我所设计的三厘米,厚度在四毫米左右。我拿起一枚铜钱,单手两指在桌上一转,铜钱滴溜溜转了很久才躺下来,看来圆度已经达到我的预期要求。
    匠人们瞪大了眼睛看我玩这个东西——难道族长要做地就是一个铜玩具。
    几双笨拙的手拿起铜钱,却怎么也转不动,都好奇地在那里看热闹。
    土鲁找来秤称了一下,每五枚有一两重。
    就是说按目前的铜价,在酒坊那边喝一坛酒,只要带上这种铜钱十枚就行了。
    “从明天起,大量给我铸这种钱!我每十天给你100斤铜和12斤锡,你交给我90斤铜钱!”我对土鲁交待。
    “那还有20多斤呢?”土鲁两眼放光。
    “火耗!”
    火号?什么是火号?土鲁一脑袋浆糊。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 钱通万货
     更新时间:2009…2…16 14:25:03 本章字数:2322
    “由即日起,铜匠区交换盐只能用铜钱,宗庙按每十枚铜钱换一斤盐交换!”
    一项新的“政令”贴在了宗庙外和四道城门处。
    这项政令看起来似乎对其他族人没有任何意义,只约束了铜匠区的匠人们,其他族人还是可以按20斤粟换一斤盐的比例从宗庙换得所需要的盐。
    但很快城中就议论纷纷。
    “什么是铜钱?你知道吗?”甲问乙。
    “这个字读‘钱’?您怎么知道的?”乙反问。
    “这不——你就不知道了吧!你看看这个!”甲立即从羊皮小袋里取出一枚铜钱,在手上一抛一抛的。
    立刻,丙、丁、戍等等等等脑袋都围了上来。
    “哗!真好看!”
    “哗!什么东西!”
    “哗!让我看看——”
    “哗!还给我!别挤——要挤掉了!”
    “当!”
    “让开!让开!让我看看到哪去了!别动!——就在你脚下!”
    “这是俺在铜匠坊的大哥送给我的啊!你看!就是你把它踩脏了!呜呜!——”
    一时间,“太昊通宝”在城内名声鹊起,族人都以一睹铜钱的真容为荣,铜匠区的匠人们拿足了架子,偏不急着拿铜钱出来用,谗死了一大帮族人。最后陶坊的匠人们急了。
    “你们不拿铜钱来,休想再换一件陶器!”
    这一招立即生效,两边的匠人们开始就陶器和铜钱之间的比例换算方法达成一致。先将陶器换算成粟米,再按太昊价算成盐(20斤粟米一斤盐),最后按宗庙规定算成铜钱。
    “嗨!土鲁师傅!您早!”酒坊小伙计已经从客人那里得到了大量关于铜钱的信息,甚至已经算好了一坛酒该换多少铜钱,就等土鲁这个老酒鬼上门了。
    土鲁手里把玩着一把铜钱。头也不抬地吆喝道:“来一坛酒!记我账上!”
    “这个——土鲁师傅,俺们老板交待了,您的账,俺们不记了!”
    “为什么呢?赊酒都不行啊!”土鲁笑道。
    “这个——”小伙计指着土鲁手里的铜钱“老板说了,按宗庙的规矩,铜匠坊的兄弟们来了,一概只收这个东西,其他的免谈!”
    土鲁用手一指伙计:“早知道了!就等着你呢!呶!送你一个,给我挑坛好的!酒价另算!”
    “得嘞!”小伙计拿着一枚铜钱,得宝一样冲到后院拿酒去了。
    土鲁一高兴就扔了一个铜钱。却不明白意义重大——这可是咱太昊第一笔小费。
    相似的一幕不断上演,很快,太昊城内每个成年人都算得过来铜钱的价值,一枚铜币换两斤米,或者一两盐。
    甚至不用我教,铜匠坊里的匠人们都用麻绳将铜钱串成一串。挂在腰间,叮当作响地招摇过市,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
    而少有铜钱可用的其他族人都纷纷将难得一见的铜钱用绳串一枚吊在脖子上,也算聊备一格,连这都没有的小孩子,一时间都不大好意思出门,免得被小伙伴们笑话。
    但族人们很快发现,谁的铜币最多?
    宗庙!
    除了缴税以外,宗庙不得向族人擅取一粒粟米,已经是全族人的共识,以前宗庙总是尽量用盐和粟米向族人换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