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九龄-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意味着什么,殿内的人们都明白了,心里冰凉一片。
    太后更是噗通跌坐在椅子上。
    “跑了?”她说道,“带着三皇子跑了,把哀家扔下了…这怎么可能…”
    那是她儿子啊,亲生的啊。
    她生了他,养了他,还扶持他登上皇位。
    他竟然在金人大军到来的时候,扔下她跑了?
    不,何止扔下她,他还是故意的,他故意还让人骗她,说明日来给她问安。
    他难道不知道如果金人打过来,皇宫里的这些人会有什么下场?
    他这不是扔下她,他这分明是要把她送给金人啊。
    这是她儿子啊,她是他亲娘啊!
    太后跌坐在椅子上神情呆滞不可置信,只觉得神思混乱。
    她的喃喃未尽神思未明,有年长的内侍已经发出一声尖叫。
    “陛下跑了!金人又要打进来了!”
    这个又字,唤醒了宫人们久远的噩梦。
    那曾经经历过皇城被攻破金人铁蹄肆虐的记忆如同洪水一般瞬时淹没了整个皇宫。
    尖叫声痛哭声,整个皇城陷入混乱,这混乱恐惧随着奔逃而出的人们扩散向外。
    ……
    天边青光亮起,黑夜褪去,光亮总是能驱散恐惧让人心生力量,但此时站在城墙上的将官们面色却没有半点好转,反而一片惨白。
    城中又传来了喧嚣无数人向四面的城门涌去,比起昨夜夜色里看不清,此时此刻居高临下看去人潮令人心惊。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喊出的话。
    “皇帝跑了?”一个将官喃喃说道,转头看身边的宁炎,“宁大人,这是真的吗?”
    宁炎已经不是官员了,已经离开朝堂很久了,但所有人都还习惯的称呼他为大人,还把他的话当做官方正言。
    宁炎的嘴唇动了动,他这辈子遵从圣学之道,坦坦荡荡行事,没有什么话说不出口,但这一刻真的是张不开这个口。
    他们信奉的守护的君王,在敌军压城的时候,自己偷偷的跑了。
    人心散了,乱了,皇帝都跑了,官府朝廷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信任的了,别说他这个不是官员的人,就是更多的官员站出来劝慰民众也没用了。
    真是废物啊,宁炎忍不住仰天长叹。
    就是你要逃,也要安排好,至少不能让人发现,或者好好的跟官员们商议一下,形势真的危机了,不用你说,大臣们肯定也要为社稷着想,劝你南下,劝你躲避,你说偷偷的跑什么啊!
    真是个烂泥扶不上墙啊。
    现在自作聪明的玩这一手,本来能齐心协力度过的危机,也彻底的被你毁了。
    汹涌的人潮逼近城门,这一次其中不止有普通百姓,不少官员也携家带口在其中,比起百姓他们更凶猛。
    想必此时的朝廷的官府也乱了摊子没人管了。
    更糟糕的是这京城的禁军也好守城兵丁也好,多数都是京城人,权贵子弟或者土生土长的乡民,那他们看到自己的家人在奔逃中,还能下手阻拦吗?
    宁炎看着城门下,已经有不少人跑近前。
    一群兵丁城门吏呵斥阻拦,只不过比起昨晚他们的底气弱了很多,更有一人被逼近的民众揪住。
    “三儿,你还拦什么拦,你不管你爹娘了?你叔叔趁机把你家的干粮都装走了。”那民众喊道,“等他们把车抢走了,你一个人背着你爹娘跑吗?”
    那兵丁闻言面色一白,扔下手里的长枪就向城中跑去。
    城门前的阻拦变得松动,毕竟人人都有惦记的家人亲人。
    “快打开城门,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皇帝都跑了,你们还傻拦什么?”
    人越来越多,喊声骂声也越来越大,守着城门的兵丁步步后退,城门前阻挡民众的木架被涌来的人群推到掀翻到一边,眼看着人群就要向城门冲去。
    “不行,不能开城门。”宁炎大声喝道,冲城下的民众摆手,“金人已经逼近,城门大开,到时候关闭不及,或者被金人奸细混进来,那京城就完了。”
    但这一次没有人再听他的话了。
    “宁大人,京城已经完了!”
    “皇帝都跑了!”
    “你们这些骗子!你们是要骗我们留在京城引金人进城!”
    “大家快跑啊!”
    城门下一片骂声喊声。
    “开城门!开城门!”
    叫嚣声越来越大,似乎无可阻挡。
    城门前的兵丁们一步一步后退眼看就要溃散。
    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伴着鞭子甩动的响亮声。
    “不许开城门!”
    同时有女声喝道。
    宁炎第一时间就听到这喊声,视线里也出现一个火红的身影,虽然还没看清面容,但莫名其妙的他攥紧的手就松开了。
    对啊,城里,还有她呢。
    这喊声阻拦让民众们很是愤怒。
    “你是谁!你管得着!”无数的骂声也随之响起,汹涌扑面。
    但来人并没有因此而畏惧。
    “我是君九龄。”君小姐勒马在人群中,视线看着众人,“你们信不信我?”
    君九龄。
    君小姐啊。
    原本要继续破口大骂的民众下意识的咽回,而更多的人也都看过来。
    君小姐没有下马。
    “我是君九龄。”她再次说道,“你们听我的,不要出城,不要开城门,留在这里。”
    “君小姐。”有民众神情悲愤的开口,“我们留在这里又能怎么样?皇帝都跑了,金人要打进来了,我们都要死了。”
    “你们不会死。”君小姐不待他说完就说道,“你们留在这里不会死,皇帝跑了,金人也打不进来,我们都不会死。”
    城门前人数众多,声音嘈杂,但是君小姐并没有声嘶力竭的说话,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柔缓,不急不躁,传入四周民众耳内却莫名的让人觉得沉稳。
    你们不会死,金人也不会打进来,她说的这么斩钉截铁,这么肯定啊。
    民众们看着她,一时有些怔怔。
    她哪来的底气这样给大家保证?
    “我是君九龄,你们相信我。”君小姐看着众人说道,“我说的话,从来不做假。”
    她是君九龄,她说的话从来不做假。
    她是君九龄,她说的话从来不做假。
    她说能妙手回春治不治之症,九龄堂就名扬京城。
    她说痘疮能治疗,痘疮这种恶疾都被找出良方遏制。
    至于说金人打不过来,她亲自跟金人交过手,是她将北地三郡民众从已经议和的金人手里夺回护送,是她率兵奔赴金人之地将受困的成国公救出。
    这些功绩不是假的,不仅仅是朝廷宣告的,而且民众亲眼所见口口相传的。
    是君小姐啊。
    是九龄堂的君九龄啊。
    君小姐翻身跳下马。
    “你们信我。”
    她看着四周的群众,一步步向前。
    民众们慢慢的后退让开。
    “我会守住城。”
    君小姐穿过让开的民众,向城门走去。
    “我不会让金人打进来。”
    她走向城门,站到了被掀翻的木架前。
    “我不会你们死,我们谁都不会死。”
    她站到了握着长枪神情忐忑不安的守城兵丁们前,转过身看着众人。
    “请你们信我。”
    而与此同时在其他三个城门口也正有不同的人穿过人群高声的阻止。
    ……
    南城门前,在一众伙计的拥簇下冲进去的方锦绣将九龄堂的匾额重重的放在身前拄地。
    “她说了,一定能守住城。”她高声喝道,指着匾额,“你们不用信我,你们信她!所有的事由她担着!”
    ……
    …西城门前,陈七则有些底气不足,匾额被方锦绣拿走了,他也没什么可拿的,只能硬着头皮拿出自己这张脸。
    “我,我是九龄堂的陈七啊。”他说道,“你们听我的…”
    话说到这里看着面前民众诡异的眼神,他又咽了口口水,伸手托起一把瓷瓶。
    “你们看,这是九龄堂君小姐亲手做的丸药,她说这些药药到病除,你们谁吃过,说是不是真的说话算话?”他大声说道。
    面前的民众摇摇头。
    “没吃过。”有人还大声答道,“吃不起。”
    陈七被噎了下,是啊,九龄堂的药价值千金,还真不是谁都能吃的起的。
    “那,那你们…”他有些结结巴巴。
    “君小姐在吗?”面前的民众已经打断他问道。
    陈七点点头。
    “在,她已经去东城门了。”他大声说道。
    民众们一阵微微的骚动,这让陈七有些紧张,如果这些人冲过来,他这身板可挡不住,立刻能被踩扁了。
    “君小姐说能守住城?”
    但民众并没有一涌而上,反而还安静的站在原地,人群里响起询问声。
    陈七握紧了手里的瓷瓶。
    “能!”他重重的点头。
    “君小姐自已一个人怎么能啊。”一个老妇抹泪说道。
    陈七上前一步,看着这老妇。
    “不,不是君小姐一个人!”他眼睛亮亮的喊道。
    不是君小姐一个人?那还有谁?
    ……
    北城门前,柳掌柜伸手将一杆大旗重重的插在被掀翻的木架上。
    “还有青山军。”他扬手指着飘动的大旗说道。
    
    第四十九章 他们来守
    
    青山军。
    城门前拖家带口推车牵马的民众看向这杆大旗。
    青山军他们知道,他们亲眼见过那些官兵的威武,也听过他们北地杀敌的悍勇事迹,不止是在朝廷的宣告中,更多的是街头巷尾,那些乞丐那些北地流民们口中交口称赞流传。
    金人听到了他们的名字,看到了他们的旗帜,会不战而逃。
    这不是凭空吹嘘的,这是数次血战验证过的。
    别说在北地民众心内,就是在北地官兵们心里,有青山军在,就意味着此战必胜。
    如果青山军在,那这城还真的能守住呢。
    民众们不由精神一振。
    “可是,青山军不是回北地了吗?”有人大声的问道。
    这让众人都回过神来。
    对啊,青山军已经回北地了,就算是现在请他们回来,他们插上翅膀飞也来不了啊。
    “并不是所有的青山军都回了北地。”柳掌柜说道。
    不是所有?还有谁?
    民众们怔怔,身后传来脚步声,与大家奔逃冲撞的嘈杂不同,这脚步声整齐划一,尽管人数不是很多,但听起来格外的震撼。
    这种脚步声,他们当初在青山军进城的时候听过。
    果然青山军在吗?
    民众们向后看去带起激动和期盼。
    在一片涌涌的人群中又来了一群人,也就二三十人,穿着打扮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且都是老弱妇幼,乍一看跟要逃出城的民众没什么区别,但他们并没有四散惶惶涌涌,而是排着整齐的队列,那整齐的脚步声,就是他们发出的。
    什么意思?
    青山军?
    他们吗?
    这些是青山军?是青山军的家眷吧?
    民众们神情不由愕然。
    开玩笑吗?
    “他们的确是青山军的家眷。”君小姐看着众人,视线最终落在宁炎等城门将官身上,“但说他们是青山军,不是开玩笑。”
    当初青山成军奔赴北地,因为知道这一去不是打土匪马贼那么容易,所以只挑了精壮以及一部分妇人,大多数的老弱妇人尤其是孩童,都留在障青山,后来又随着萧娘子来到京城。
    柳掌柜给他们购置了房产安置在京中一条胡同里,他们生活简单低调,原来在障青山种地打猎,现在到了京城,也没有生怯,在萧娘子的安排下,虽然他们并不缺钱粮,但也开始做些小营生,像其他城里的小民一样。
    有的妇人们在家做各种吃食,孩童们提篮上街叫卖,上年纪的老人有的在街上帮人修补各种铁器,有的则去铁匠铺子做工,因为精湛的修补尤其是打造兵器的手艺很快站稳了脚,没有人因为他们年长病弱而嫌弃。
    他们就这样融入京城,如果不是口音,很多人都会认为他们一直生活在京城。
    在什么地方过什么样的日子,此所谓大隐,师父曾经说过的话,君小姐在障青山这些人身上亲眼看到了。
    但他们过着升斗小民的日子,却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种田的时候练兵,打铁铺子里也依旧练着,孩童们放牛割草练武艺,做着窥探暗哨,走街串巷酒楼茶馆里叫卖也奔跑腾挪未丢弃。
    “他们不仅仅是家眷。”君小姐视线又看向列队站立在城门下的障青山一众人,“他们就是青山军。”
    话虽然这样说,但…五城兵马司的将官们看着面前站立的老弱妇幼,神情复杂,但这身板,还有这点人,怎么可能抵得住精壮的金人兵马。
    “我们还有兵器。”君小姐说道。
    听到她这话,民众们没有什么反应,四周的将官兵丁们眼都亮了。
    青山军为什么所向披靡令人闻风丧胆?他们的确作战英勇,别的军队一队人马被打死五个就能溃散,但他们就算只剩下三人,队列也不散,另外就是他们使用的炮车石弹,跟其他惯常用的扔过去砸死马砸破车石弹不同,他们的石弹扔过去能炸飞一片,还有那骇人的一只穿透十人,能射入厚厚城墙里的飞枪。
    兵部自然也希望多多造出这些,但青山军说太危险,造石弹危险,使用石弹危险,一不小心反而自伤,其他的军队还是暂时不用的好,总之一直拒绝交出兵器配方。
    没想到青山军还在城里留着这些兵器,那就真的有希望了。
    “一座城门一辆行炮车。”君小姐说道。
    这么多!
    那就绝对没问题了。
    将官们神采飞扬,突然觉得金人来袭也没什么可怕了。
    有兵丁们也给民众比手画脚的讲了行炮车的厉害,听得民众们一惊一乍,有了兵器的辅助,大家再看这些老弱妇幼的青山军,就觉得顺眼多了。
    城门前响起低低的议论,气氛比起先前要缓和了很多。
    “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人并不少。”君小姐接着说道。
    民众们看向她,又看看这些将官兵丁。
    五城兵马司如今在城中的兵丁大约有几百人吧,皇宫那边还有几百人的禁军。
    “还有衙门里的差役。”君小姐说道。
    那就算下来也不过千多人,跟城外即将到来的几万金人兵马不能比。
    “不,我们人更多啊。”君小姐说道,视线看向面前的民众,“还有你们啊。”
    我们?
    民众们吓了一跳,齐齐的后退。
    “你们有十几万人。”君小姐上前一步说道,“我们这么多人,哪里需要怕他几万金兵。”
    民众们苦笑。
    “君小姐,你不要开玩笑了,我们怎么能跟金兵比。”
    “我们可不会打仗。”
    他们乱乱的说道。
    “我可以教你们。”君小姐说道,“我可以教你们打仗。”
    她说着指着站在这里的青山军。
    “你们知道真正的青山军一开始只有多少人吗?”
    “只有不到四十人,这四十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撑起一个令金人闻风丧胆的青山军。”
    “青山军之所以成军,就是因为所有到了青山军的人通过传帮带一个个的都变得英勇无比,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所以你们也可以,请加入我们,请和青山军一起迎击金人守住京城。”
    “我不是要你们上阵杀敌,我们也不需要上阵杀敌,我们有城池依靠,有高墙厚壁,我只需大家不要慌不要乱,帮忙传送兵器,救护伤员。”
    做这些事啊,那倒是可以。
    民众们你看我我看你。
    “我需要的,京城需要,或者我们大家需要的,是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君小姐再次说道,“请大家相信我,我会带着青山军,带着所有的官兵守城,也请大家相助我,和我们一起守护这个京城,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能依靠的就是这个城,也只有这个城池能守护我们,我们必须守住,我们必须自救。”
    城门前一阵安静,忽的人群中爆发出一声喊。
    “娘的,干了。”有男人大声喊道,将手里的包袱砸在地上,“出去也是死,老子不想死,那就跟金人拼了。”
    有了一个人带头,便有其他人也跟着喊起来,现场的气氛变的热烈。
    一直沉默在一旁的宁炎站出来。
    “而且请大家放心,还有人来救我们,北地的官兵已经知道金人突袭的消息,他们正在拼命的追赶而来。”他沉声说道,“我们需要做的是,守住这京城几日,等到他们赶来,金人再多,进入京城附近的也多不过我们的兵马,这里,是我们大周,这里,遍地都是我们大周的人,我们大周的人,诛杀贼奴,人人可为。”
    君小姐微微抬手。
    “诛杀贼奴!人人可为!”青山军的老弱妇幼齐声喊起来。
    这边的将官们也立刻举起手,身后的官兵们高举兵器。
    “诛杀贼奴!人人可为!”他们高声喊道。
    诛杀贼奴,人人可为!
    诛杀贼奴,为了人人!
    没错,人人可为,为了人人。
    城门前的民众们纷纷大声的跟着喊起来,与先前的惶惶绝望不同,这一次则喧声气焰如火,从城门向城中蔓延,席卷了整个京城。
    
    第五十章 吾同在
    
    京城的喧闹声穿透层层宫殿到了皇城内。
    一群妃嫔面色发白发出惊呼。
    “是不是金人打进来了?”
    这话让不少妃嫔哭起来。
    坐在上首的太后面色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没有像她们一样哭泣。
    “哭什么哭!”她喝道,看着这些妃子们,“金人要是打进来,你们都给我先自尽。”
    妃子们的视线不由看向殿内。
    殿内的几案上摆着匕首酒杯,一旁站着的瑟瑟发抖的内侍宫女手里捧着白绫。
    看到这些妃子们哭的更厉害。
    “我们不能像仁孝皇帝后宫那些妃嫔一样。”太后说道,想到仁孝皇帝后宫的妃嫔,她的脸更白了几分。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她跟着先帝逃到这里立都以后,听到从金人那里传来消息,那些妃嫔在金人手里都如同娼妓一般。
    当时她心里没有同情,只有嘲讽和厌恶,这些女人为什么不早点死,留着命被金人糟践,也丢光了大周的脸。
    所以当初先帝要赎回仁孝皇帝的时候,她第一个反对,不仅仅是因为仁孝皇帝回来后,先帝皇位的尴尬问题,还有那些女人们,让那些女人们再踏入大周,她自己也蒙羞。
    只是没想到,如今竟然她也有今天了。
    金人也要打进来了,她的儿子跑了,扔下她和后宫的女人们跑了。
    太后伸手抓紧了衣襟,只觉得窒息。
    这个畜生。
    “外边到底怎么样了?”她喝道。
    有内侍连滚带爬的冲进来。
    “娘娘,娘娘,宁炎宁大人号召城里的人都准备守城呢。”他欢喜的说道,“所有的百姓都一起守城打金人。”
    百姓?
    百姓们能干什么?
    太后面色难看。
    也好,由他们在前给金人填着挡着,说不定四周的援兵能在金人杀进皇宫赶到。
    “所以。”内侍抬起头颤颤,“禁军也被调走了。”
    太后蹭的站起来。
    “禁军!”她喝道,“禁军为什么被调走?谁能调走禁军!调走了禁军,皇城怎么办?”
    皇城怎么办?
    要是京城守不住了,皇城又怎么守得住,事实上与其说禁军是被调走的,不如说禁军是自己走的,他们上前阻拦的时候,禁军们扔下这么一句话。
    “是阁老们商议的。”内侍说道,又想到什么忙岔开话题,“如今六部所有的官吏都开始守城了,大家各有分工,大人们说请娘娘们放心,一定能守到援兵到来。”
    如今皇帝跑了,对于这些朝官,她也没有多大的底气去呵斥反对,毕竟还指望他们守城呢。
    太后咬牙坐下来,放在身前的手紧紧攥起。
    “他们最好,不要让哀家失望。”她说道。
    说罢看着殿内停下哭的妃子们。
    “你们别舍不得死,到时候,哀家会亲自看着你们上路,决不让你们丢了皇家的脸。”她喝道,看向内侍,“关殿门,谁也不许进出。”
    说到这里脸上闪过狠决。
    “一旦金人打进来,你们就防火,把我们烧死在这里面。”
    此言一出,大殿里再次响起痛哭声。
    相比于皇宫里女人们的哀痛,同样女人不比皇宫少的贤王府则显得安静的多。
    “这个要带。”一个女人将一个珍珠冠放进箱子里。“这可是王爷花了大价钱给我买来的。”
    “我这些装不下。”另一边的女人似乎示威的跺脚说道,喊着小丫头,“去,再找个大箱子来。”
    “哎呦我的娘娘们。”一个内侍擦汗施礼,“那地窖里藏不住这么多东西,能藏人就不错了,你们这些东西带不进去。”
    屋子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嚎娇嗔。
    “娘娘们,咱们这是避难啊,金人要打进来了,命要紧啊。”内侍急道。
    他说着看向一旁坐着的贤王。
    “王爷,王爷,您快劝劝娘娘们吧。”
    贤王似乎神游在外,被他连喊了几声才看向他。
    “什么?”他问道。
    王爷被吓傻了吗?内侍再次擦汗,这也可以理解,皇帝都吓跑了,对于这些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