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奸臣-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远:“他更聪明,有钱。而且我猜他在这个奇人的组织里,应该有点身份,不可能所有人都有资格给盟主写信。”
  温彦博点头,这倒是。
  “太上皇手下会不会还有奇人?”
  秦远摇头,他觉得李渊应该不是完全支持王正德。否则以李渊的能耐,事态一定会比现在严重很多。但是李渊也不是完全清白的,不然他不会派人来给王正德送针‘灭口’。
  无论如何李渊那里的疑惑,他们这边解释不清楚,要等李世民亲自去问过才知道。
  今天农场收获了甜杏子,这是个好兆头,说明李世民今天心情不错,适合生气。
  择日不如撞日,秦远决定现在就把事情呈报给李世民。


第49章 神仙的彩虹屁
  秦琼琢磨着秦远应该不喜欢他跟着进宫凑热闹; 因为这桩案子本来就没有他调查的份儿,所以秦琼很自觉地没打算他们一起去; 结果秦远却坚持让他也去。
  秦琼挺高兴; 秦远果然是他的好兄弟; 居然想带着他一起分享功劳。
  “等我们说完这些事后; 圣人必定心情不好。你就在这个时候觐见; 帮忙缓一下,劝圣人息怒。你身体刚刚康复,圣人对你的态度肯定不会太狠。”
  原来它的作用就是为了接住圣人火气!
  秦琼不干,他坚决不干。
  ……
  半个时辰后。
  秦远和温彦博已经在两仪殿呆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了。
  秦琼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 飞快地走到两仪殿前; 请求觐见。
  这种时候,如果换做别人; 太监肯定不敢通传。但这是秦大将军身体康复后第一次进宫; 圣人之前就一直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还是要进去通传的。
  不一会儿,秦琼便被允准觐见。
  秦琼行迈步进殿时,便感觉到殿内的氛围很压抑; 有种已经乌云盖顶马上狂风大作的感觉。
  秦琼用余光瞄见秦远和温彦博; 二人正躬身站在大殿右侧; 他们此刻都沉默着; 没有说话。
  坐在大殿上首的李世民; 也同样沉默。
  秦琼直在心里感慨自己倒霉; 竟然认了秦远这么个没良心的兄弟。
  秦琼忐忑地行了跪拜礼; 告知李世民自己现已康复,多亏秦远及时救急为他解毒,并帮他抓到了谋害自己的凶手。
  李世民冷冷哼了一声,“王正德死得太便宜,这后面的事可大了!”
  秦琼忙磕头,恳请李世民息怒。
  “如何息怒!寡人在他心里永远排在后头,便是前头的都死光了,也轮不到寡人!”李世民说起了气话。
  “或许正是因为人死了,太上皇才于心不忍。臣以为太上皇心里是明白的,这皇位注定该由陛下来继承。但做父亲的哪里会去记得死去儿子的坏处,越惦念越想他种种的好,就难免心怀愧疚。若这时候有人在他耳边妖言蛊惑,太上皇便很容易动心思。”秦琼条理清晰地进行了分析。
  李世民听着觉得有些道理,他用非常新鲜的目光打量了一番秦琼,然后就将目光甩向了秦远和温彦博。
  “你二人觉得呢?”李世民问。
  “臣附议!如果王正德把那样的信呈在了太上皇的面前,太上皇岂能做到毫无动容?臣以为此事应当先查清:到底是王正德蛊惑在先,还是太上皇主张在先。这两者有根本的不同。”秦远回答道。
  “你倒说说有何不同?”平常一向面容随和李世民,此时此刻容颜冷峻,整个人若千年寒冰塑成,周身无时无刻不散发寒气。他虽然只是用眼睛看着秦远,但目光却像冰刀似的往他身上狠狠扎。
  “若此事并非太上皇主张,他受人蛊惑,父为子隐,却是人之常情了。”秦远说完,殿内随之而来的是良久的沉默。
  秦琼和温彦博都跟着紧张起来,很怕这些话触动了李世民的逆鳞,他们三人接下来都会倒霉了。
  “听你话里的意思,你是向着太上皇了?”李世民忽然出声质问秦远。
  “陛下明鉴,臣从未见过太上皇。臣自乡野来至长安城,尚不足三月。臣所言是臣这段时间查此案,根据线索而总结出来的想法。此案太上皇之所以会有所参与,极有可能是受王正德蛊惑所致。当然也有可能不是,但臣觉得前者可能大一些。此事臣可以不说,好不需要担责冒风险。但臣怕臣不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日后会追悔莫及。”
  李世民明白‘追悔莫及’这四个字其实是在说给他听的。秦远是怕自己现在一怒之下会对太上皇下手,日后有一天后悔。
  他怎么可能会对自己的亲生父亲下手,他只是很生气,事到如今了,他父亲为什么还不能认可肯定他。
  李世民的确很愤怒,但听了秦远等人的话之后,他确实冷静了很多。他们说的有理,太上皇若真想扳倒他,不会由着王正德小打小闹了,事情一定会闹得非常大。但是他为何会纵容王正德,为何会眼睁睁地看着王正德令自己陷入危险而不顾,李世民非常想知道原因。
  “摆驾大安宫。”
  李世民点名让秦远跟着,令温彦博和秦琼退下。
  温彦博非常担心秦远的安全,思来想去,跟秦琼一起去找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帮忙求情。
  ……
  大安宫内。
  李渊听说李世民来了,心中早有准备。
  他一手拿着杯子,侧身坐在上首位,只留一个侧脸给李世民。
  李世民进殿瞧见自己父亲这般态度对自己,心情便有更加不爽了。
  秦远对李渊见礼,李渊没理他。
  李世民让秦远起来。
  父子俩互相沉默,竟然谁都不开口。
  秦远忙道:“瞧臣这记性,臣刚刚只顾着跟圣人回禀案子,倒忘了说那老汉今晨给臣带了杏子来。他家有一棵老杏树,长在阳坡,经他精心伺候,年年都比别人家的早熟,结的果子又大又甜,比他种得甜瓜还好食。此刻杏子就在臣的车上,臣让人拿来些请陛下和太上皇品鉴?”
  李世民微微眯眼看着秦远,嗤笑一声,点了下头。罢了,他就暂且遂了这猴崽子的心意,等回头再跟他算总账。
  这种事当然不必秦远亲自去,大太监张德立刻安排人去取来,洗了些,惯例试毒之后,便端了上来。
  杏子果然又大又圆,堪比鸡蛋大,黄橙橙得诱人。这么闻着,倒闻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用手一捏,能感觉到是那种熟透了的软,掰开瞧,杏肉厚而深黄,软而肉多,且都离核了,放进嘴里一吃,果然软烂水嫩香甜,有浓厚的杏子的香味。
  李世民连吃了三个才想起来自己来着有正事。去瞧李渊,他只是时不时地瞥两眼杏子,并没有动。
  李世民轻笑讥讽:“阿耶连儿子供奉杏子都不敢吃了么?”
  李渊回瞪李世民一眼,抬手就拿了一个杏子,咬了一口,咀嚼间脸色有了变化。很快他就将一个杏子吃完,拿起了第二个。
  秦远觉得这是个好苗头,俩人相见不是以针锋相对开始,那事情就算是缓和一半了。
  “阿耶该猜到儿子此来的目的,儿子只想知道,在阿耶心里儿子算什么,阿耶日夜都在盼着儿子去死么?”李世民说着眼眶便红了,闷闷地垂着眼眸,不愿让李渊发现。
  “陛下!”秦远慢悠悠地伸手,及时递上帕子。
  李世民气得回瞪秦远,这厮怎么在这种时候没眼力!
  李世民这眼睛一瞪,红眼睛就更加明显了。
  李渊本来懒得瞧李世民,听秦远说话就顺势去瞧了一眼。这一看发现他的二儿子早已经委屈地红了眼睛。都三十岁了,都已经顺心如意地当上大唐朝的皇帝了,还是改不了他爱哭的老毛病。
  李渊忽然心软了起来,曾几何时,老二也是他的心头肉。千不该万不该……罢了,事已至此,他心中叹息这些又有何用。哪个男儿心中无报复,他当年也是因为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气才反隋建立唐朝。老大老二都像他,似猛虎,奈何一山不容二虎,这大唐朝终究只能他们其中之一来继承。成王败寇是天命,奈何死的那个他始终放不下。
  李渊深深地吸口气,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来,递给了秦远。
  秦远忙识趣地接过信,送给李世民。李世民打开信时,秦远偷瞄了一眼,信上面果然是李建成的笔迹。
  李世民读完信之后,把信狠狠地握在了手里。
  “他在下面咽不下那口气啊!”李渊哑着嗓子喊道。
  “这都是王正德的巫术!”李世民也喊起来,“父亲怎能任由他伤我!”
  “我不是也任由你杀死兄弟之后,让你做皇帝了么!”李渊音量更高地吼一嗓子,“这是你欠他的!你过了这劫,你便是天命所归,没人能拦着了!”
  “那我若是没过呢?”李世民咬着牙问。
  “鹮仔是个好孩子。”李渊道。
  鹮仔是当今太子李承乾的小名。
  李世民缓缓吸了口气,对李渊再行一次礼,“儿子改日再来看您。”
  李世民说罢,转身就去了。
  秦远忙跟李渊行礼,也要离开,被李渊叫住了。
  李渊问了秦远的名字之后,问秦远:“相信因果报应么,他总有一天会尝到我的滋味。我看不到了,你帮我看。”
  “陛下肩负国家兴亡、百姓福祉,若没些手段,很难会成为一个好皇帝。诚如太上皇刚刚所言,陛下过了劫,走到今天这步,就是天命所归!臣相信因果报应,陛下如此为天下百姓谋福,勤勉治国,一定会得到好报的!”秦远胆大包天地跟李渊说道。
  李渊万万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模样俊秀挺老实的小官,敢对自己这样肆无忌惮地说话,还说那么多!李世民弑兄杀弟,居然被他说成了是劫!
  李远气得拿起盘子里杏子,就朝秦远身上砸。
  秦远哎呦叫一声,把杏子接住了,忙往外跑,结果屁股还是被打了一下。
  李世民出来之后,发现秦远没跟在自己身后,晓得是李渊把人留下了要说风凉话。他琢磨着秦远会如何小心逢迎李渊,毕竟秦远之前在自己跟前,可是好一顿劝自己要冷静要孝顺太上皇。
  结果李世民忽然听到殿内传来李渊的爆吼声,还痛骂秦远。秦远连跑带颠地狼狈跑出来,抱着头,手里居然还拿了一个杏子。
  李世民本来心情抑郁,挺生气的,瞧见秦远这样子,却终究还是忍不住想笑。
  “你这是怎么了?”李世民抿起嘴角,打量秦远,注意到秦远屁股处的官袍黏着一块深黄的杏肉。
  李世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怎么会挨打?他最后跟你说什么了?”
  秦远就用弱弱的委屈的声音,把刚才自己和李渊的对话给李世民讲了一遍。
  本来是父亲咒自己的话,但被秦远这么一回应,李世民忽然觉得很好笑。
  “你干嘛要那么对他说话,你之前不是很小心地为他求情么?”
  “臣以为臣并非在求情,臣只希望陛下开心顺心安心。”秦远‘老实’地回道。
  “你这样对太上皇说话,是大不敬你知不知道?该受罚!”李世民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语气里一点责怪的意思都没有。因为秦远的话,实打实地暖了他的心窝,有这样的臣子伴在他身边是他的幸事。
  秦远忙躬身表示自己愿意受罚。
  李世民抬手拍一了下秦远额头,就径直往前走。半晌后,见秦远还是一动不动站在原地,李世民就喊他快点滚过来。
  秦远乐呵应一声,立刻跟上去。他还拿着手里的杏子,问李世民自己可不可以吃,这是太上皇刚才亲自赏给他的。
  明明是太上皇丢出来打他的,他却说是‘赏’。
  李世民忍不住又哈哈笑起来,应了声好,让秦远尽管吃。
  两仪殿外,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和褚遂良四人,正心焦紧张地等待着,心里反复温习着他们四人之前商议好的草稿。无论如何,他们万万不能让圣人杀了太上皇。
  四人紧张兮兮地竖着全身汗毛,等了近半个时辰,终于听见传报说李世民回来了。他们四人都暗暗吸口气,准备蓄势待发,定要博古论今去论述一番孝的重要性。随即,他们就见李世民带着秦远有说有笑地从他们面前走了过去。
  长孙无忌:“……”
  房玄龄:“……”
  魏征:“……”
  褚遂良:“……”
  四人互看了一眼,房玄龄和褚遂良同是问长孙无忌,他是不是消息有误。长孙无忌愣了一下,他自己也有点怀疑这点。但不可能,这个消息他再三确认过。
  四人随后疑惑地跟着李世民进殿,行拜礼。
  李世民笑着令他们平身,问他们都有什么要事奏禀。
  四人皆愣住,不知该说什么好。
  李世民不见四人出言,又见这四人反而都在看向秦远。他心里立刻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这四个肯定是闻风而来劝慰自己。
  “秦远!”李世民突然厉声喊。
  秦远忙应承。
  “有笔账寡人要和你算一算,你先前是不是和秦琼早就串通好了说辞?”
  秦远坦然承认。
  “臣只想陛下开心。”秦远一句话解释所有。
  李世民忍不住又笑起来,无奈地抬手指了指秦远,“你啊,猴儿精!”
  “臣谢陛下赞美。”秦远道。
  李世民再一次哈哈大笑起来,殿内的其他人都被这对君臣的对话弄糊涂了。
  长孙无忌倒是有点琢磨明白了,秦远又在拍马屁。不过他这拍马屁的功力可真够厉害了,这么大的事居然都能把圣人逗开心了,很难想想是怎么做到的。
  “你们若是担心王正德招魂一案,大可不必了。事情已经弄明白了,正如秦远所奏那般,王正德假借亡人笔迹,哄骗利用了太上皇,令太上皇信以为是亡人的遗愿,便不心中忍,不阻拦。好在他老人家倒也没提供什么太大的帮助。最后听说王正德被缉拿,才恍然意识到这事儿闹大了不好,就派人去了雍州府弄死了王正德。
  王正德死有余辜。太上皇年纪大了,难免心软,一时被蛊惑才动恻隐之心,寡人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要体谅。”
  李世民简单解释了经过,让长孙无忌等人不必再担心过问,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褚遂良立刻齐声应承,忙称赞李世民宽容大度,是自古以来最为英明的君主。
  李世民被夸得挺开心,不忘念着这是秦远的功劳。他称赞秦远在这次查案中的表现功劳巨大,而且还及时为秦琼解毒,救了一名肱骨忠臣的性命。
  李世民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自己一定要赏赐并且提拔秦远的态度,然后问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都没有什么建议。
  魏征忍不住道:“可是秦参军前几日刚升了官,这么快就——”
  “秦参军乃破案奇才,这次的招魂案,他又快又稳,保密做得极好,这最后的部分连臣都不知道。”长孙无忌说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加重音,“此举及时维护长安城和朝廷的稳定,功劳甚大,臣提议提可拔秦参军为大理寺少卿。”
  “大理寺少卿?”魏征惊叹,瞪着眼望着长孙无忌,“长孙公,大理寺少卿可是从四品上,再升一级,那可是位居九卿之列了。不行,坚决不行,便没有此等快速升官的先例!”
  长孙无忌:“怎么就不行?有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能者居之,有才华的人就该被重用!”
  魏征便红着脸反驳长孙无忌,也该重视经验的磨砺,太快提拔人才反而是害了人才。
  房玄龄和褚遂良就默然瞅这俩人。
  秦远看出来了,长孙无忌就是来捣乱的。他肯定是小心眼记恨自己把最后的案情瞒着他,所以李世民问升官意见的时候,他就故意往高了推荐,在报复他。因为他知道,这么高品级的官大家肯定都不会赞同的,一定会讨论一番他身上的‘缺点’。
  这个人啊,真无耻。
  “准了。”李世民忽然开口道。


第50章 异人盟
  此言一出; 殿内顿时安静。
  “陛下!万万不可!”魏征缓过神来后,立刻急忙出口劝谏。
  因为屋内过于平静; 魏征的声音显得尤为响亮。
  李世民眼色充满防备地看着魏征,一边示意他继续讲。一边流露出非常明显的态度。
  你说你的,但寡人不会同意。
  魏征:“陛下,大理寺少卿之位十分重要。秦参军为官时间太短,只在弘文馆与雍州府做了不足三月; 只怕连大理寺具体做何都不甚清楚,如何能让他担此大任。”
  “这还是知道的,大理寺掌断天下奏狱; 报纠察司。”秦远语调轻轻地插嘴一句。
  相对于魏征激昂澎湃的控诉声; 秦远的声音就显得相当柔和斯文。差别犹如海上掀起的惊涛骇浪与山间静静流淌的溪水。
  关键在于李世民早就听够了惊涛骇浪,觉得安安静静的溪水声很悦耳。
  李世民立刻对魏征道:“你看; 他懂。”
  “纸上谈兵罢了,阅历不够,真等到他坐上那个位置,除了大错; 误国误事之时,臣等再去阻拦只怕就来不及了。”
  魏征继续语气铿锵地请李世民收回成命,并解释自己并没有恶意。
  “臣并没有否认秦参军的才华; 但人才的晋升需要一个过程,如此在短时间内连续地突然升迁; 难免会令他骄傲自满; 不思进取。怕就怕他一切得来的太容易; 不仅不会珍惜,反而会误大事。若好好的一名人才,因为捧得太过就这么折损了,该多可惜。”
  “他事情还未做,你便盖章定论认为他一定会骄傲自满、做错事。你这是凭空猜测,怎能算数?怎知不是长孙公慧眼识英才,秦远就当得大理寺少卿,能够熟掌刑狱,尽职尽责?”李世民特意提到了长孙无忌。
  他意在提醒魏征,这件事可不是他的任性坚持,还有长孙无忌的举荐。这说明秦远的能力不光得到了他认可,也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既然大家目光一致,应当值得相信。
  长孙无忌愣了半晌,起初还以为自己是幻听了,但这会儿李世民又提起他,他从李世民坚决的态度中,才恍然意识到这件事是真的。
  都这时候了,他没办法附和魏征的话,更没办法出言阻止,他总不能这么快就出尔反尔去否定了自己之前的提议。
  长孙无忌动了下嘴唇,尴尬而违心地应和了李世民的话。
  魏征见李世民不仅坚持,还拉着长孙无忌一同对抗他。他一个人肯定打不过,就让房玄龄和褚遂良发表意见。
  房玄龄眼珠子动了动,捻着胡子幽幽道:“不好断定,说他不行,没实例可证;说他行,也没有实例可证。”
  褚遂良附和地点点头。
  “你们到底什么意思?”魏征皱眉质问。
  “不如就先让他试着做做看,魏仆射和我们轮番监督他,若真被我们查出了大错,再议。”房玄龄看似是中间立场,实则他还是偏向了李世民。
  褚遂良继续点头,附和房玄龄的办法非常好。
  魏征气得快没话说,“我们每日公务繁忙,还要分出精力来管他,那到底是他做大理寺少卿,还是我们在做?”
  “那就让御史大夫来做,”房玄龄提议道,“他本就是负责监察百官,让他多分出些精力,格外照料一下新官员,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
  褚遂良继续连连附和,称赞房玄龄的办法好。
  李世民也很满意,但他发现魏征还似乎有反驳的意思,李世民就立刻使眼色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忙道:“人才该用还是要用,不能畏畏缩缩!魏公的担心也很有道理,不过也有办法解决。御史大夫公正廉明,前段时间还把我给参了,肯定不会对秦远留情。臣以为,晋升秦远为大理寺少卿一事。可以定下了。”
  “嗯。”李世明满意的应着,立刻命人拟指任命秦远。
  魏征气得没话说。他出了两仪殿之后,就无奈地对房玄龄、褚遂良等人道:“你们都怎么了?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先例,也从没有过这么年轻的官员就位至大理寺少卿之位。要不是了解秦远出生乡野,家里头没什么东西,我真怀疑你们都收了他的贿赂!”
  房玄龄和褚遂良二人好脾气地笑着,也不反驳魏征。
  长孙无忌其实非常赞同魏征的话,但是说不出口,只能悠长长叹了一口气。
  “唉——”
  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秦远随后才从两仪殿出来,手里端着一盘杏子,请众大臣留步。他把杏子平均分给了魏征、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房玄龄,然后告诉他们这是圣人的赏赐。秦远随后就对长孙无忌行礼,感谢他举荐自己,然后才转身回了两仪殿。
  魏征看着手里的杏子在暗暗感慨。圣人居然连送杏子的活儿都交给秦远干。送完后秦远还又回去了,也不知道圣人跟他还有什么话要说。
  “你就纵着他吧!”魏征瞪了一眼长孙无忌,随即捧着手里的杏子离去。
  长孙无忌:“……”
  房玄龄凑到长孙无忌身边,“大理寺少卿啊,不愧长孙公,厉害!”
  褚遂良没说话,对长孙无忌笑了笑,也拱手表示佩服。
  长孙无忌心里气得无语凝噎,越想越不是滋味。
  心情不爽,遂决定回家舒舒心。他刚回府,大儿子长孙冲便来告知长孙无忌。
  “二弟今天脚疼,想请半天假,不读书了。”
  “怎么?”长孙无忌问。
  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