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室子的为官路-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不明,皇帝却直言二郎是嫡子。皇帝的嫡子,只能是皇后所出。
  好在皇帝知道自己方才失态了,便道:“去朕的内库,取药给二郎送去。”
  等钱公公领命,带着小吴子下去,皇帝一人独身处于寝宫之中,他这才渐渐展露出脸上的喜色。
  “太子是高氏所出又能如何,”皇帝眼中闪过几分狠辣的光,“下一代的帝王,绝不能是高家所出之子。”
  “朕的二郎,果然无愧于嫡子之名,还是梓童教得好啊。”
  皇帝叹息一声,头一回,用称呼皇后的梓童二字,来称呼了朱王妃。
  “皇上,已经叫小吴子将药膏领回去了,”钱总管进门之时,故意发出了些许声响。
  皇帝点了点头,预备起身前往朱王妃处,岂料钱总管又道。
  “皇上,方才定边侯府递了牌子。”
  “他总算肯进宫了?”皇帝轻哼一声。
  “今日殿下遇见高太尉时,小谢伴读也在,应当是回去同谢侯爷说过此事了。”
  皇帝闻言,随意的吩咐过谢侯进宫的时辰,就不再理会前朝之事。
  不管高太尉是个什么想法,皇帝必要见过了谢侯才能心有决断。
  皇帝在出了寝殿之后,又看了一眼那棵叶子都掉光了的大树。
  谢宁,可千万别叫朕失望啊。


第56章 双更
  这日早晨,天还不亮谢笙就被捧墨喊醒。等他来到练武场时; 谢侯已经练了一会儿了。
  谢侯在战场征战几年; 比起剑; 他更擅长用刀。谢侯的刀法大开大合,每一招都恰到好处,且每一招之间也未必连贯,就像是在他对面有什么人正在同他对阵。
  谢笙才到练武场就已被谢侯发现,他这才收刀入鞘,带着几分还没完全收敛的煞气; 看向谢笙。
  “今日不是要进宫?怎么也过来了。”
  “时辰还早; 就来和爹你一块儿练练; ”谢笙没敢说和谢侯比划,他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的,两个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人,如何能比划。
  谢侯看着面前站在寒风中,依旧身姿挺拔的谢笙,心中难免多了几分满意。他正要说什么; 不妨又一阵脚步声传来。
  谢麒的身影出现在练武场门口,他鲜少过来; 却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毕竟是跟着太子上了那么多年课的。
  如今他难得穿着一身劲装,先和谢侯见了礼,而后又笑着看向谢笙:“小满怎么也不等等我。”
  谢笙闻言,便知道谢麒和他一样; 都是知道谢侯今日进宫,才特意赶过来的。
  “是弟弟之过。”
  谢侯看着并肩而立的兄弟俩,面上浮现出几分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笑意:“既是来了,就不要荒废时光,各练各的去吧。”
  “是,”谢笙兄弟两个同时开口,默契的找了一个地方,自己练了起来。
  谢笙因着过会儿就要进宫,只把先前他琢磨过后的太极拳拿出来练了几遍。虽太极拳总体并不激烈,可真正练起来时,各样力道都用到了实处,谢笙也觉得身上起了薄汗。
  两个儿子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过来,谢侯岂能不知。无非不过是昨儿高太尉先给他耍了一招阳谋,两个儿子担心他,所以以这样的方式,来默默的为他宽心。
  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谢侯叫住了谢笙。
  “回去收拾收拾,进宫去吧,”谢侯道,“我今日进宫晚,说不得还要和你一道出宫的。”
  谢笙这才意犹未尽的收了手上力道,和谢侯与谢麒道了别,重新回到了自己屋里。
  在谢笙回来之前,捧墨就已经安排好了热水,此时又叫了小六子一起,来帮着谢笙擦身。一刻钟不到,谢笙就已经重新换了一身衣裳,也收拾好了进宫要用的东西。
  这时候捧墨才道:“少爷放心,侯爷必是明白您和世子爷的心意的。”
  谢笙看了他一眼,眼中带上了几分笑意:“我对爹信任得很。”
  既是信任,如何又特意这么早起,跑去了练武场?捧墨识趣的没有拆穿。
  “何况我就在宫里,若有什么事情,只怕比你们还要先知道些。”
  谢笙之所以早起,不过是为了陪一陪谢侯。要说担心,他还真没多少。
  在宫中这几年,他也算是看清楚了。皇帝有时候,有些明君模样,有时候,又是在叫人猜不透心思。若说身边最亲近的,或许就只有朱王妃和钱总管,能够猜到他心里的想法。
  谢笙相信,如今只要是宫里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能够瞒得过朱王妃的耳目。若是谢侯和皇帝之间的谈话出了什么岔子,只消朱王妃一句话,便能扭转乾坤。何况谢侯本人就十分熟悉皇帝。即便猜不透他的心思,往往随机应变,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难得,今日又只有我们三人,”五皇子住在宫里,一向是第一个到的。
  谢笙听了这话,有些奇怪:“老太妃身体欠安,严世孙在府中照料也就算了,怎么云哲今日又不来?”
  “这倒没有听说,”五皇子母子并没太大的势力,又一向安分守己,这也就意味着他对于一些朝堂上的事情,甚至还比不上谢笙清楚。不过这宫里发生的事情,他大大小小,还是知道不少。
  “听说你与六弟昨儿遇见了太尉?”
  谢笙点了点头:“太尉果真气势极盛,叫人望而生畏。”
  “可你并不怕,”五皇子定定的看了谢笙一阵,才道,“你们胆子可真够大的。”
  “高太尉再如何厉害,也只是臣下,”门外突然传来了二郎的声音。
  谢笙听了这句,条件反射的去看周围伺候的人。
  “小满放心,”二郎没再继续往下说,谢笙却也知道他的未尽之语。
  在这里伺候的人,都是朱王妃一个个谨慎筛查过的。不会有人将二郎说得这话传出去。
  不过才过了一夜,二郎眼中突然多了些其他什么,他已然和昨日的他有些不同。
  五皇子还在当场,二郎也似乎,丝毫不介意将自己的不同展现在外。
  他对谢笙道:“昨儿高太尉进宫,举荐了谢侯爷做吏部尚书。”
  “这怎么可能,”谢笙装作震惊的模样。
  原本这是商量好,给谢侯用的套路,毕竟李翰林那边的消息,不能摆在明面上。谢侯知道高太尉进了宫,可以说是从谢笙这里知道的,可要是再知道高太尉说了什么,就不太妙了。
  同理,谢侯都不知道的事情,谢笙又怎会知道呢。
  不止谢笙,就连五皇子面上也露出些吃惊模样。
  谢笙大脑飞速运转,问二郎:“我可能写信回去?”
  知道了重要的大事,自然要先告诉长辈。而谢笙丝毫不瞒着他的态度,也让二郎很是高兴。
  “你写吧,我叫小吴子亲自送去给你的侍从,”二郎直接坐到了谢笙身边,小声告诉他高太尉所言,字字句句,与昨日收到的消息分毫不差。
  谢笙按照二郎的话,一个字都没改动。正在他想要将信封起来时,他突然问二郎:“皇上可信我爹的清白?”
  “父皇自然信谢侯爷更甚高太尉。”
  谢笙听了这话,转头就将这信凑到烛火前,直接给烧了。
  二郎有些奇怪:“你不送了?”
  谢笙道:“我爹清清白白,且皇上也愿意信他,那我也不必再送信回去。何况这消息你本也不该告诉我,若我将这信送去给我爹,你在皇上那里,岂非落了坏印象?”
  二郎没想到谢笙在此时,竟还想着自己,一时笑了起来,心中也有些感动。这消息是他从娘那里听来的,不过更详细的,却是自己打听得来。今儿他也特意叫人安排好了,若是谢笙想要送信,第一时间便能将这事儿送出宫去。
  “不送便不送吧,我叫人去同我娘说上一声。”
  这回谢笙没推辞:“还要烦请娘娘看着我爹,别叫他乱说话。”
  谢侯在皇帝面前没脸没皮,什么不敢做,什么不敢说。谢笙只说了这么一句,二郎自然意会。
  过了一阵,派去和朱王妃回话的人就又回来:“娘娘说今日谢侯进宫晚,皇上必要留饭,叫谢伴读也同六殿下一道过去。”
  皇帝还没见谢侯呢,朱王妃就能传出这话来,显见是心中有底气。也是叫了谢笙安心,既然能留饭的事儿,就都不会是什么大事儿。
  谢笙做出松了口气的模样,转头就真认真上起课来,不过里头到底用了几分心,就没人知道了。
  只是此时谢笙再如何分心,甚至魂不守舍,都是值得理解的。故而二郎和五皇子都帮着谢笙在老师面前打掩护。
  谢笙看着二郎和五皇子这么帮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而后也总算多用了几分心思,对于老师的提问也积极起来。
  宫中的课,很难讲何时休息,若无意外,总是要一股脑儿,将一整日都赔进去。少少的休息时间,除了午饭,便是在习字之时,才能得了一星半点的偷闲。
  见着老师出了门,二郎就忙招了小吴子进来,问可下朝了。
  “回殿下,还没下朝呢,不过谢侯爷已经进宫,如今正在偏殿等候。”
  听了小吴子这话,二郎和五殿下才松了口气。谢笙瞧着,这两人似乎比自己还要紧张一些。
  就在小吴子回话的当口,一个小黄门来到了谢侯面前,引着谢侯去见皇帝。
  而二郎和谢笙之间,关于昨日之事的对话,也已经被钱公公一五一十的说给了皇帝听。
  “谢小满果真是这么说的?”皇帝有些惊愕,又带着几分满意。
  二郎得到这么详细的对话,就是出于他的暗中操作。他昨日思前想后,还是忍不住想要将这话传给谢侯,瞧瞧他到底是什么反应。便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主意,从谢笙身上下手,让谢笙把信传出去。原本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不妨谢笙问过一句话之后,就将信直接烧了。
  皇帝满意于谢笙对于二郎的担忧,也更满意于谢家对于他的忠心。只听了一句他比起高太尉更信任谢侯的话,就果断放弃将这么重要的消息传出去,皇帝原本不大好的心情,也明朗了不少。
  “无怪你们娘娘把他当小儿子一样疼宠,连着二郎也把他当亲弟弟一样宝贝,那孩子实在是乖巧又贴心。”
  钱公公忙附和道:“可不是吗。要是谢伴读是个不知感恩的,就算他从小和殿下一起长大,只怕娘娘也不会这么喜欢他。”
  这句从小一起长大,让皇帝心里有些触动。
  “若他能一直不变,也好叫二郎身边有个能说话的人,”皇帝说着又道,“细说起来,他还是朕正经的师弟。”
  这话钱公公可不敢接,师兄弟这种事,皇帝乐意就乐意,不乐意你也攀不上关系。
  “不行,若是真认了这个师弟,他比二郎长一辈不说,朕岂不是比谢宁还要小一辈了?不可取不可取。”
  “听说周祭酒在蜀州时,谢家对外的宣称便是家中姑姑姑父前去探亲,”钱总管道,“辈分这事儿,本就是各论各的,与旁人再无瓜葛。不过周祭酒并没和谢伴读提起这事,想必也是不愿意叫他占了皇上您的好处。”
  “老师到底还是念着朕的。”
  皇帝才刚说完,就听见外头有了响动,立刻便有人进来回报,说是定边侯已经到门口了。皇帝自然叫谢侯进来。
  “臣参见皇上,”谢侯进门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先请安。不管皇帝心情好坏,谢侯最基本的礼仪是分毫不肯差的。
  “起吧,”皇帝叫了谢侯起身,紧接着便道,“回京这几日,你可算是舍得进宫了?”
  “这不是怕舟车劳顿,皇上您嫌弃我一路风尘吗,”谢侯脸上带了笑,“如今歇了两日,在家休整好了,才敢进宫来求见。”
  “原本昨儿臣就想递牌子的,结果……”
  剩下的话,谢侯不说完,皇帝也能猜到。无非不过是听说了朝堂上的变故,就又回去了。
  “你倒是什么都敢说,”即便几年未见,面前插科打诨的人,还是熟悉的面容,还是熟悉的语调,皇帝故意板起来的脸,也松和不少。
  “那不是没什么可忌讳的吗,”谢侯道。
  因为皇帝和自己亲近,所以有些话题,就不是忌讳,只做平日闲聊一般。
  皇帝心情慢慢好转,便也不含糊,直接对谢侯说了昨日高太尉的话,毫不意外的看见了谢侯吃惊的神色。
  “怎么,吏部尚书还委屈你了?”皇帝看见谢侯在吃惊之后,神色中带了几分不情愿,有些奇怪。
  “吏部尚书位高权重,自然不委屈,”谢侯不高兴道,“可是臣做不来啊。”
  “你在蜀州做了那么多年刺史,道理相通,有什么做不来的,”皇帝说这话时,似乎只是顺口开了个小玩笑。
  “臣身边有谋士呢,我自个儿不擅长政务,自然得叫懂的人在旁边看着我才是,可这吏部尚书,又不能直接把谋士带去处理事务,我自然不会。”
  “皇上您还是把我扔兵部,或者城外大营也行,”说起老本行,谢侯就高兴多了,“臣武将出身,还是喜欢和武人相处。文人除了我妻子和儿子,别的就算了吧。”
  “胡说,那你老丈人一家子呢,还有周祭酒,”皇帝忍不住顺口就驳了谢侯一句。
  “那都属于例外,”谢侯道,“周祭酒和我老丈人都是我惹不起,又得听着的人。其他文官,我能忍着不上去和他干一架都算好的,更别提日日相处。”
  皇帝直接摆了摆手:“你这么说着,朕为了朝中安定,还真不敢把你放在吏部。你说说你这么多年,怎么就连点长进都没有。”
  皇帝这话出来,谢侯知道,高太尉的一石三鸟之计,算是告破。只要皇帝信了自己,不改变原先的计划,把他放进吏部,就算是成了。
  谢侯放下心中为数不多的紧张,再开口时,也不提自己日后的前程,皇帝总不能亏待了他去。
  皇帝见这事儿说完,谢侯也不自己找话题,难免有些气:“你说说你,人家进宫,连个天气都恨不得提上几遍,就怕朕不和他说话,你倒好,宁愿在边上坐着喝茶打发时间。”
  “皇上日理万机,臣总不能占着您太多时间。”
  皇帝看了摆在御案上的奏折一眼,对谢侯道:“得了,你以为朕稀罕留你?不过是叫你太快回去,又要落了你的面子。既然进宫,朕带你瞧瞧你小儿子去。”
  谢侯一听去见谢笙,眼前一亮,假意推辞了一把,才高高兴兴的应了。那迫不及待的模样,让皇帝都不知道能说什么。
  皇帝领着人走在长廊上,余光觑见心思早不在这里的谢侯,暗暗唾弃自己,就谢宁这样的人,多看两眼就见着底的,说他有什么阴谋,自己也能信?
  快要走到皇子们读书的宫殿,皇帝突然想起一件事。
  “你进京这么几日,怎么也不见你家中宴请?朕记得你的嫡女也到了年纪,你这当爹的也不着急?”
  谢侯心中立刻警铃大作,尤其是听了前日谢笙带回来的消息之后,皇帝这话听在他耳中,怎么也算不上是随意所言。
  “臣就这么一个嫡女,自然值得最好的,若是挑不着,臣自然愿意养她一辈子。”
  “你如何养的了她一辈子”皇帝话还没说完,就被谢侯打断。
  “那就叫小满养,他养他姐姐,自然是最乐意不过。”
  钱总管见了皇帝面上的不赞同,忙代为开口:“谢侯爷这话偏颇了,女儿总是留来留去留成仇,您也不怕谢小姐日后怨您。”
  谢侯这回不说话了,只是面上神色却不怎么好。
  “瞧你这模样,”皇帝摇了摇头,却是带着谢侯挨个走了过去。
  皇帝先带着谢侯在太子的课室外头看了一眼,却没见着人。
  他面色一沉,带着谢侯直接往三皇子四皇子的课室而去,钱总管却是留了下来,多问了两句。
  皇帝和谢侯去时,三皇子四皇子两个正在随着老师习字,虽隔得远,看不清自己如何,到底是用了心的。
  “你看朕这两个儿子如何?”
  谢侯快速的看了一眼,兴致缺缺的低下头:“皇上的儿子,自然都是好的。”
  谢侯说完,见皇帝神色间带着几分不满,便道:“臣才从蜀州回来,对几位殿下都不相熟,不过看了一眼两位殿下习字的情形,就要论出一声好坏,臣自然是不知的。”
  皇帝一想,这话也合情合理,谢宁远在蜀州,又一向不与皇子交从过密,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个事情的。
  “倒是朕不该说这些个了。”
  “臣对三皇子四皇子知之甚少,但对五殿下六殿下却有些印象,”谢侯带上几分无奈,“小满每月给臣送一封家书,若没得写了,便写五殿下和六殿下对他的爱护,故而这两位殿下,臣还是知道一些。”
  二郎可以想象,不过他的五儿子,什么时候和谢小满关系也这么好了。皇帝有些不信。
  “若说二郎,他和小满自小一起长大,他们关系好,朕是信的。只是朕之第五子,从来心性胆小,鲜少开口,他竟也能帮人?”
  见皇帝一副你可别哄着我玩的神色,谢侯心里也有些奇怪。
  不过五皇子不受宠,也不是什么秘密。五皇子最贵重的,是他这个皇子的身份,和出生的时间。除此之外,五皇子还未必比得上公侯王府子弟给皇帝的印象深刻。
  五皇子未必是真的胆小懦弱,可高贵妃当初只手遮天,对于已经生下来的五皇子不能弄死,就只能叫皇帝记不起他来。
  像五皇子的母妃,即便生下孩子,也只是从宫女成为美人,且一做就是十多年。直到不久之前,才成了嫔,且没有封号,不过浑叫着。就算是这个嫔位,也不过是看在五皇子一向本分,又将满十六,母妃身份太低面上不好看才给的。
  就这,还有着高贵妃如今势力大不如前的先决条件。
  这么一想,谢侯也就不觉得难以想通了。
  皇帝见谢侯真对三、四两位皇子极陌生,便也不停留,直接去了谢笙几人的课室外。
  “小满,你别担心,过会儿……”
  小吴子这回去打听皇帝行踪,过了许久都没回,二郎怕谢笙等得心焦便想劝他两句。不妨谢笙突然瞧见外头投在窗上的光有些不对,忙拉了二郎一下,叫他别再说话。
  “我哪儿担心了,”谢笙道,“就算咱们晚归一时片刻,难道娘娘还能不给咱们点心?”
  谢笙突然说了这么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让二郎也默契会意:“放心,就算是你这就要出宫,等回去了,我也必叫小吴子再给你送一匣子去。分明昨儿就给你带了好大一食盒的点心,这才多久,你就又惦记上了。难怪我娘说早先备下的绿豆不够了。”
  得,难得来一回,两个孩子竟然说上了吃食。
  谢侯一听就猜到,这绝不是谢笙两人一开始的对话,自己儿子的敏锐程度,他还能不知道吗。
  谢侯也不拆儿子的台,对皇帝歉意道:“这孩子在家里就这样,皇上……”
  “参见皇上,”原本是去打听皇帝行踪的小吴子回来,正巧遇上皇帝站在门口,忙大声请安,以期给里头的主子提个醒。
  二郎立刻明白,谢笙方才的举动是因着什么,立即起身,和五皇子、谢笙一起出去,给皇帝见礼。
  皇帝挥手免了他们的礼,随意的问小吴子:“你方才去哪儿了,怎么不在里头伺候?”


第57章 双更
  宫阁殿宇,雕花回廊; 往来宫娥如织。
  小吴子跪在地上; 对皇帝这话心里有些发憷。他去给主子打探皇帝的动向去了; 这话他能说吗,要是这话原样说出来,只怕不止是主子会被训斥,他也绝对讨不了好。
  小吴子想了半晌,其实也不过电光火石之间。
  他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回去向娘娘禀报了些琐事。”
  小吴子这话倒也没说错; 他的确是给朱王妃禀报了琐事; 不过时间却是移花接木; 用在了方才。
  皇帝先前已经听见了谢笙和二郎的话,并没有对小吴子的回答起疑。
  小吴子起身退到了二郎身后,二郎谢笙几人,也算是松了口气。
  谢侯看了谢笙一眼,正对上自己儿子的笑容。他瞪了谢笙一眼,没说什么; 跟在皇帝后头直接进了屋里。
  谢笙几人也赶忙跟进去,他们瞧见皇帝正在翻看自己等三人的字。
  “小满在习文上果然是用了心的; ”皇帝对谢侯笑道,“你少年时一战成名,如今两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像你的,你说说,你这一身武艺; 日后又要传给谁去。”
  勋贵祖上大都是跟着开国皇帝打天下的,又不像是世家,总要讲究一个传承的仪式感。勋贵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家族荣光世代传递,让家族不至于重新成为地里刨食的普通人,至于究竟是文还是武,却没那么看重。
  谢侯便回皇帝:“他们自己能成什么样子便可,既然在习文上有这个天赋,就习文。武学上没有天赋,也不必强求,左右日后还有孙辈在呢。”
  “等你的孙辈出世?”皇帝想了想,似乎也确实不算远,“你和朱家可定好了日子?”
  “已在离开蜀州之前,同顺安伯商定,就定在明年开春,只是那时候水路难走,顺安伯也受不得车马劳顿,就不回来了。”
  提起顺安伯,皇帝挑了挑眉,面上神色有些复杂。直到听见顺安伯并不回京之后,皇帝这才重新露出了笑容。
  “那可真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