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室子的为官路-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笙抿了抿唇角,眉目温和。
  “想什么呢,”二郎看了一眼门口,温瑄已经离开了。
  二郎转了转眼珠子,对谢笙道:“果真是喜欢上了?”
  “喜欢上了,”谢笙既然想明白自己和温瑄都不是对对方没感觉的,自然也不拖沓,干脆的点头承认。
  “可以啊小满,”二郎脸上带了几分兴奋和惊讶,他走过来拍了拍谢笙的肩膀,“有眼光,不过,你要想抱得美人归,还得先过了老师那关才行。”
  “不急,”谢笙道,“等我回去之后,先禀明母亲。”
  “我如今除了家世,也算是一无所有,再等等,等我明年乡试过后再说。”
  “哪有像你这么说自己的,”二郎对谢笙的话有些哭笑不得,“谢家子的身份,是你的天然优势,就是你的资本。”
  “若是照你这么说,我除了身份,不也是一无所有吗。”
  “这怎么能一样,”谢笙道,“谢家是要交到大哥手上的,我到底是要分家出去单过,若是我不能给未来的妻儿撑起一片天,怎么有脸去求娶?”
  二郎从没想过谢笙心里竟然是这样想的,这也让他对谢笙更加满意。
  “看来我这便宜侄女是有福气的,小满你日后,说不得还得叫我一声师叔了。”
  谢笙看了二郎一眼,挑了挑眉,一字一顿道:“师、叔、啊!”
  二郎被谢笙这么一句话,说的突然心里有些发紧,轻咳一声:“得了得了,不过是句玩笑话,怎么能当真。”
  “对了,”二郎赶忙转移话题,“你今儿来是有什么事?”
  见二郎提起正事,谢笙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今儿早晨,有个高家的下人抱着一个孩子来我家门前求见我大哥。而后我们派人出去瞧了瞧,不少曾经与高家有关的人家门前都有这么一个人。穿着同样的衣裳,一样抱着孩子。也同样,是高家奴仆出身。”
  谢笙大致点了几家勋贵,就连云哲出身的云家门前,也有这么一个人。至于这些人到底有没有进门,谢笙没有说,也不知道,可他觉得,应当是有的。
  二郎也紧跟着皱起了眉头:“这些人是怎么出来的?”
  他顿了顿,才道:“这些孩子,又是从哪里来的?”
  “高三娘半月前被送回高家,也给他们带去了外头的消息,高家知道自己处境不妙,自然会有动作,只是没想到,他们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手笔。”
  二郎点了点桌面,道:“高家那个孙辈,绝对不能就此失去踪迹,这些个孩子的来历,也得调查清楚才行。”
  “这么多年纪相仿的小孩……看来还得查一查各地的失踪案,”二郎道。
  谢笙由着二郎自己去想,不发一言。
  等二郎有了决断之后,谢笙才道:“还有一件事。”
  二郎看向谢笙。
  “其实这也不算是个确切的消息,只是我在过来的路上,偶然听到一些积年的老人在谈天的时候,偶然说了这么一句,”谢笙道,“那些老人觉得这个冬日的雪大的有些反常,往年可没有这样的大雪。”
  二郎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谢笙为什么会将这种完全拿不准的话说出来。
  “虽说这些老人见得多了,可到底钦天监对这些更加在行,”谢笙意有所指,“你回宫之后,可以请娘娘注意一下钦天监的动静。”
  提起钦天监,二郎才明白过来。
  一个路边随意得来的消息,原本不该让谢笙如此重视,可钦天监的监正出身贤妃家中旁支,难保三皇子四皇子一脉,不会有什么顺水推舟的心思。
  任你有千般智计,人力总是比不过自然。在这个时候,天灾,是皇帝都要下罪己诏的存在。
  朱王妃封后大典在即,若是遇上天灾,只怕就要被人和不详扯上关系。
  不重视小人物的苦,朱王妃已经吃得够多了,有些事情即便是难以想象,却也要提前做出准备才行。
  皇帝就算知道这和朱王妃无关,难道就会拒绝有人为他背锅的大好时机?
  “多谢你,小满,”二郎起身道,“过两日,我再给你送信。”
  谢笙点了点头,也一同起身,向温家告辞。
  把这件事情传到二郎耳中,谢笙便不会继续在意了。
  监正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一手遮天,可若是朱王妃有了防备,就未必了,毕竟监副可在背后虎视眈眈呢。
  何况这样的大事,管束住天文科上下不言语一段时间或许可以,久了却是大罪。
  其实谢笙心里想的是,若真的有了这么一场天灾,要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
  “若是最稳妥的法子,自然是自请取消封后大典为上,”谢麒道。
  谢侯听罢,不可置否,问:“可不举行封后大典昭告天地,即便有圣旨在,又有谁会承认呢?”
  谢麒哑然。
  “旁人可以用这件事来攻击娘娘,娘娘却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谢笙道。
  谢麒不由得看了过来:“你的意思是,祸水东引?”
  “这不是有现成的理由吗,”谢笙一笑,却并没说透。
  谢麒却已经明白:“是二皇子和高家!”
  “二皇子妄图谋害君父,谋夺皇位,可谓是不孝、不忠,高家有百条罪名在身,举朝皆惊。”
  “若是将处理高家的事情往后拖一拖,没有出事也就罢了,一旦出事,就将高家拉出来处置……”
  若还不足以平民愤,便将二皇子被废的真正理由拿出来。不管是二皇子还是高家,哪一个都比朱王妃的事情惹眼,何况朱王妃的经历说出去,在民间还更会招人同情。
  谢侯听到这里,总算是多了几分满意。
  “其实这事儿,我倒不觉得贤妃一脉能想到这么多,”谢侯道,“若是他们早能做到这样,这些年也不会被高家压得毫无还手之力了。”
  “不过也不能太过小看他们,”谢侯继续道:“再聪明的人,都会有糊涂的时候,再蠢笨的人,也有可能将聪明人狠狠拉下来。”
  谢笙兄弟两个忙做出受教的姿态。
  “行了,都回去,”谢侯道,“那位娘娘,定然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而今只要,等二郎给谢笙的信便是。
  临走之前,谢笙问了一句:“爹,今日那些人家里,可有请了人进去的?”
  谢侯看了谢笙一眼,笑道:“自然是有的,不过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是了,能在这样的时候,做出这样昏了头的决定,便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救不得他。如此,也自然不该被放在心上了。
  等出了书房的门,谢笙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谢麒道:“大哥,你先回去,我还有些事情,不曾告诉母亲。”


第117章 打卡
  “怎么这会儿又来了?”看到谢笙进门; 李氏有些奇怪。
  她挥手让屋里伺候的人都下去; 才叫了谢笙近前:“有什么是当着你爹和大哥的面不能说的?”
  谢笙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有一件事,得先告诉您才行。虽不是不能告诉爹他们,但如今,却还不是时候。”
  “哦?”李氏起了兴致。
  谢笙站在李氏面前,难得红了脸。
  “娘; 我好像不排斥温小姐。”
  虽然口中说的是不排斥; 可事实上; 真正想要出口的; 是喜欢。
  不过话到嘴边; 谢笙还是换了一种说法。
  李氏听罢,果然眼前一亮。她急急拉了谢笙的手,道:“果真?”
  谢笙点了点头:“我在和温小姐相处的时候,像和你们一样自在。”
  “好; 好,好,”李氏抚掌笑了起来; “当初我就说,你和她合该有缘。一个是小满的生日; 一个是小寒的生日。又恰恰是年纪相仿。”
  李氏其实也有许久没见过温瑄了,不过这并不能影响李氏迅速的回忆起温瑄的模样。
  对于能和谢笙相配的女孩子,李氏都是一一记在自己的脑子里的。
  “不过娘,您也别慌; ”谢笙道,“到底还是您看人更准些,儿子还是想要请您掌掌眼。何况马上就是秋闱了……”
  “这倒是,”李氏也道,“什么事也比不上你秋闱重要。”
  “等到秋闱过后,你身上有了举人功名,也更好开口些。”
  “何况,多了一年时间,我也好再仔细的探一探温小姐的底子。”
  看着李氏的模样,谢笙心里其实是有些羞愧在的。他分明是知道自己很喜欢了,才开的口,如今却用这样的话来和自己母亲说。
  把那些对外人的心机,用到自己的家人身上,尤其是用到自己母亲身上,对于谢笙而言,还是第一次。
  不过谢笙却也没有后悔。他之所以会这么说,也是为了日后考虑。
  他是李氏唯一的儿子,李氏在他身上倾注的心血和感情,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谢笙当然可以直截了当的和她说,自己喜欢温瑄,可这样却难保李氏不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虽然即便是亲手选的儿媳妇,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满意,可谢笙却相信,若温瑄是李氏点头,真心喜欢的,李氏一定会待她如同亲女。
  谢笙之所以会用一点小心机,也正是为了日后李氏和温瑄之间的相处关系,以及自己不用面临母亲和妻子一起掉进水里,自己该救谁的问题。
  “对了,”李氏突然道,“这事儿你记得要和娘娘说上一声。”
  “娘娘对你的婚事很是关心,既然你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也该和娘娘说上一声,娘娘帮你把把关,也是可以的。”
  李氏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还有些醋。但她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朱王妃对谢笙这样好,是双赢的局面。
  当然,也是谢笙本来就非常讨喜,才会引得朱王妃这样的人都如此喜欢他。
  换做这么一想,李氏又有些高兴和欣慰。
  “行了,这件事我知道了,”李氏道,“你先回去休息。”
  谢笙这才退了下去。
  暮色四合,谢笙前头,是个婆子挑着灯笼,正在为他引路。
  灯笼的光照在地上的积雪上头,将冰冷的雪也映出了几分暖色。
  “娘,您可有把握?”
  朱王妃想起白日里二郎问她的话,抬起手里的剪子,趁着灯花爆裂之后的时机,剪去了烧的过长的灯芯。
  其实她也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不过就像是这灯芯一样,谁的手若是伸的太长了,她也不介意帮他修一修。
  “怎么坐在这里,”皇帝瞧瞧出现在朱王妃身后,“怎么不叫伺候的奴婢来做。”
  虽然口中说着叫下人去做,可皇帝却十分乐于欣赏这一幕。
  都说是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皇帝如今就是这样的状态。
  朱王妃虽然已经四十几岁,可那张脸看上去,顶多只有不到三十岁。
  昏黄的灯光映在朱王妃的脸上,衬得她越发皮肤莹润,气质婉约沉静。
  皇帝像是着了迷一样来到朱王妃身边,他轻抚着朱王妃的面颊。
  “梓童,这么多年了,你还是和当年一样美,”皇帝突然生出了几分感叹,“可朕却已经生出了华发。”
  “只是剪个灯花,那里就要她们一个个都站到面前守着了,我又不是不能动弹。”
  朱王妃说罢,才放下手中剪子,理了理皇帝的鬓发,道:“即便您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翁,那也是我的丈夫。何况等到那个时候,我也已经是手指枯瘦如柴的老妪啦。”
  “如今我能留住时光,可不就是您在前面为我遮风挡雨,让我多年来,不必忧思多虑的结果吗。”
  朱王妃靠进皇帝怀里:“其实我也有白发了,只是那些个丫头眼睛尖得很,还没教我瞧见,就已经悄悄拔了藏起来,一个个的,都还打量着我不知道呢。”
  皇帝一下一下的摸着朱王妃披在后头的头发,柔滑如上好的丝绸。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皇帝恍惚间,好似真的看见了一根白发,藏在朱王妃发间。
  皇帝赶忙将朱王妃的头发挑了几缕出来,遮住了,再也看不见,才松了口气。
  两人静静呆了一阵,又突然生出要看雪的想法。
  两人也没有惊动在外头伺候的人,直接打开了窗户。
  几乎是立刻,一股子冷气席卷而来。朱王妃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而后很快被皇帝搂在怀里。
  “是朕的错,忘了这会儿天还冷着呢,你身子弱,不适合吹凉风。”
  皇帝说着就要去关上窗户,却被朱王妃阻止。
  朱王妃指着一处有些忧虑的道:“皇上,您瞧,连那东西上头都积了雪。今年的雪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皇帝随意的扫了一眼,也皱起了眉头,今年的雪确实比往年都更大、更多一些。
  皇帝伸手关了窗:“朕明日招钦天监天文科的负责人来觐见。”
  朱王妃点了点头道:“问上一句,总要好些。”
  可不是吗,大雪能够压垮房屋,到时侯难民无处可去,必然会往京中汇集。到时候一个不小心,都是会扯出乱子的。
  等到春暖花开,这么多的雪化成水,说不定还会造成下游的洪灾。
  尤其是……皇帝看了朱王妃一眼,她面上满是对这场大雪,和有可能会受灾之人的担忧,全然没有注意到,她自己的大典,也在半个月后。
  很快,皇帝觉得自己似乎是想得太多了。毕竟梓童就是这么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啊。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朱王妃自然不会说再打开窗户透气的话。
  毕竟这天,是真冷。
  二郎的信送来的很快。
  因知道这事儿耽搁不得,二郎才回宫,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朱王妃。而朱王妃最后的仔细思虑过后的选择,到底也没有出乎谢笙的意料。
  谢笙转头将这封信送进了谢侯的书房。
  谢侯看罢,道:“这一手玩得好,钦天监就算再有小心思,面对着皇上的问询,也必然是要实话实说的,否则一旦出了事故,要出事的,可就是他们。”
  “可惜娘娘不是男儿身,”谢侯这么叹了一句,他是真的非常欣赏朱王妃的。
  “便是女儿身,娘娘也已经做到了许多男子也不能做到的事情,”谢笙道,“至少,我是没有她这么大的魄力,去赌这一个可能。”
  朱王妃自然是选择按照既定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封后大典。只有经历过封后大典之后,朱王妃才能被称为真真正正的朱皇后。
  也只有在封后大典之后,二郎才是真正的中宫嫡子,严瑾的牌位上,也才能被刻下某某皇后之长子的名头。
  封后大典能带来莫大的好处,便能将那些坏处都遮住了。
  “而今我们要做的,就只有等,”谢侯道。
  “等?”谢麒有些迟疑的问道,“什么也不做,只是被动的接招,只怕……”
  “大哥不必担心,”谢笙道,“等并不意味着不反击。只是想要趁着这段时间,能够尽量隐秘的将筹备工作完成。”
  “等到了那个时候,就能揪出那些个在背后使坏的小人,”谢麒接口道。
  等,不止是等背后的人出手。
  其实天灾这种事情,非人力所能控制。也没有人愿意真的发生这一场天灾。谢笙等人现在做的,其实也只是未雨绸缪。
  谢侯昨日也私下找熟悉天时的老农问过,几乎每一个人都说今年的雪下得有些大了。
  仅是京畿地区就已经如此,其他地方,自然只有更加严重。
  “听说天文科已经派人将各地的资料收拢回来了,想必很快就能有一个结果,”谢侯道,“必要的时候,派人帮一帮他们。”
  紧接着谢侯又道:“高家的运气,可真是好极了。”
  “也未必要留下整个高家,”谢笙动了动嘴唇,却没发出什么声音。他这只是说给自己听的。
  高家的核心,以及最大的罪名,都在高太尉身上。
  有时候,只留下一个关键人物,就已经足够。


第118章 更新
  自打朱王妃封后的旨意下来; 皇帝亲自下旨杀了高氏,高家被围; 高太尉更没半点消息。
  朱家便一跃成了最炙手可热的存在; 不少人都想和朱弦套近乎; 邀请朱红玉做客的帖子; 也是络绎不绝。
  可惜这两人都已经订了婚; 即便还有个次子,却是远在蜀州,甚至不是京中贵女所出; 自然不被这些人看在眼里。
  这些人一个个的; 无不扼腕叹息。恨自己有眼无珠; 没能早些发现皇帝对朱皇后如此情真意切。如今倒让谢家和潘家捡了大便宜。而相较之下; 更让人懊恼的是朱弦。
  毕竟朱红玉是女子,又和谢麒是娃娃亲; 朱弦才是朱家的继承人,且才刚定下婚约不久; 若是早知道如今的境况; 只怕朱弦就不像当初那样,被人高高在上的挑拣了; 说不准还有人捧着手里的闺女,去紧着他挑。
  “话说皇帝和朱皇后; 那可是一对伉俪佳侣,天生一对。朱皇后甚至曾被先帝后称赞,贤良淑德。”
  “遥想当年; 朝堂内外,谁不夸赞朱家女毓秀名门,乃京中贵女典范。却不料,就在这备受称赞的朱家女身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正是这件事,让这位天之骄女,受人敬爱的娘娘,险些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诸君若想知道其中分晓,且听我娓娓道来。”
  底下惊堂木一拍,说书人就绘声绘色的说起了朱王妃当年的丧子之痛,和高家当初的所作所为。当然,在这件事里面,皇帝被塑造成了一个被高家蒙蔽,还依旧不相信自己的枕边人会做出杀人大事的好丈夫。
  “高家的证据摆在面前,皇上心里却依旧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妻子。可证据确凿,由不得人不信,甚至不少人还逼迫着皇上非要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说法。”
  “皇上无奈之下,只能先行保下妻子的性命……”
  “皇上真是好啊,”有妇人已经忍不住泪流满面,“咱们的皇后娘娘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都怪高氏,高家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可不是吗,”一旁的男人们也参与进来,“高家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好人,就连砌墙的砖,都是脏的。”
  “上回我大姥爷家的小孙子也是命苦,不小心遇见了高家的车架,跑得满了一些,就被一鞭子活活抽在身上,”一个脸上满是风霜的男子,抹了一把脸,“才七八岁的孩子啊,当晚就烧没了。”
  “高家都是畜生!”
  堂上说书人还在不停的讲着,底下的百姓也是议论纷纷。
  “皇上已经派人围了高家这么久,怎么还不快些处置了高家,想这样狠毒的家族,就该都杀了的好!”
  “笑话,这是想杀就能杀的吗,”一个儒衫打扮的书生开口道,“高太尉权倾朝野,朝中半数都在高太尉麾下,听说高太尉连皇上都能不给面子,凭借的是什么,还不就是皇上不敢动他!”
  那人顿了顿,继续道:“若是皇上真动了他,杀人不过头点地。可杀了之后呢?高太尉的势力动起来,皇上尚且有人舍命相护,可苦的是普通百姓啊。”
  “皇上为什么能忍这么多年,还不就是因为怕百姓受苦,皇上是个好皇上啊!”
  “是啊,皇上是个好皇上啊!”周围的百姓被这话感动得不行。
  说话的书生和先前冲动说话的人对视一眼,都不约而同的将视线看向了楼上的一个小窗口。
  “做的还不错,”谢笙拿起酒杯,倒出来的,却是碧色的清茶。
  谢笙对面,穿着一身普通富人衣裳的二郎脸色有些发僵:“小满,你都多少岁了,还喝茶,咱们现在,该学着喝酒了!”
  “得了,”谢笙道,“我可不想被娘娘以责备的视线看着,让我看着都觉得心虚得很。”
  二郎轻咳一声,将话题又转回到楼下的人身上。他道:“不愧是父皇手底下的人,本事还真不小。”
  谢笙喝了口茶水,并没说话。
  皇帝在这些小道算计上,手里人才还真不少,可真正遇到大事的时候,还比不上朱皇后一个身在后宫的人看得透彻、脑子够用。
  亏得当初在蜀州的时候,谢家还为皇帝竟然知道那么多谢家的事情而惊讶和惶恐,如今才算是真正看明白了,皇帝的实力和用心。
  不过也好在,这时候恰巧能用上皇帝的这些手段。
  “再过两日就是娘娘的册封大典,你怎么还在外头晃悠,礼部没叫你去走一走流程?”
  二郎摇了摇头:“左右也没什么大事,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还能不知道行礼是怎么行的不成,顶多他们提前告诉我该在何处站,何处跪就是了。”
  “再说,这点子琐碎小事,也要打扰我这么久的话,只怕我都要仔细考虑考虑,这些人是不是称职了。”
  二郎如今即将成为皇后嫡子,也是皇帝如今还活着的唯一一个嫡子,自然是有底气说这样的话了。
  “对了,”谢笙放下手里的杯子,问二郎,“那些高家的下人既然已经处置了,那些孩子呢?可寻到了来历?”
  说起这事儿,二郎的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大好。
  “只有少数人找到了人家,被送了回去,这些大都是被拐来或是抱走的,还好处理。只是有些人,来历不明,背后之人也更是难查,竟然都没法知道,他们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而来。”
  “这些人,可真是,丧尽天良。”
  谢笙听了这话,有些不忍。十几二十个孩子,找到亲人的,竟然只有少数。这个少是多少,两个?三个?四个?
  “那剩下的孩子怎么办,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