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室子的为官路-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母。”
  “好孩子,”谢老夫人看着谢笙,带着些许难得的疼惜与慈爱,“从前,是祖母对不住你们。”
  “祖母说的是什么话,我从蜀州回来,难道不是祖母护着我?”
  谢老夫人也意识到,自己似乎说错了话,便不提此事,转而看向自己的大丫鬟,示意她上前。
  “我只怕是要不好了,你们两个姐妹的那一份,我早在她们出门子时,就已经叫人送去,”谢老夫人歇了口气,才道,“出了门子,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以后这谢家,就只有你们兄弟两个守望相助。”
  谢老夫人到底还是没忍住,说了一句:“不管前事如何,你们日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千万莫忘了这句话。”
  谢笙沉默片刻,到底和谢麒一起应了下来。
  谢老夫人见此才算是放下心来,道:“你们父亲孙儿都要有了,我这点子东西,想必他也看不上眼,便不给他了,麒儿是承重孙,我便偏疼他几分,红玉肚子里还有一个,我也给他留个念想。”
  “我下剩的东西,五分给麒儿,四分给小满,一分给那孩子,不拘男女,谁都不许少了他的,这一分,便先收在红玉那里。”
  “祖母,不必……”谢笙话还没说完,就被谢老夫人打断。
  “我就这么点东西,好歹算是个念想,”谢老夫人脸上带着笃定,摆明了是知道谢笙不会,也不能拒绝。
  谢笙不能拒绝,这是谢老夫人的遗愿,是谢老夫人的阳谋,是谢老夫人借着这些财产,买以后谢笙若成大势,也要帮着谢麒的投资。
  谢笙不会拒绝,他和谢麒之间,不管有没有这些东西,也会齐心协力。之所以收下,主要还是因为谢老夫人人之将死,要她带着遗憾走,还是让她自觉算计得成,高兴的走,谢笙的心软让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谢笙没有拒绝,点头应下,谢麒却的脸色却有些不好,不是为了银钱,而是觉得谢老夫人不该在这时候还用这些东西来算计。可是在这个问题上,唯有他,没资格开口,因为谢老夫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见谢笙应了,谢老夫人才算是高兴起来,她像是了了一桩心愿,却也正因此,失了一口气,神色萎靡不少。
  谢笙兄弟两个看得胆战心惊的,赶紧又叫人去看谢侯夫妻走到哪里了。
  谢老夫人瞥见朱红玉还红着眼睛站在一旁,便要开口赶人。
  “红玉快出去,你怀着身子,还站在这里做什么,快出去,你们也都去服侍红玉去,万不能叫她有什么闪失。”
  “祖母,”朱红玉不愿意。
  正僵持中,谢侯李氏匆匆赶了进来。
  等看见儿子儿媳,谢老夫人不自觉松开了握着谢笙兄弟俩的手。
  谢笙两个赶忙起身,将位置让了出来。
  “娘,”谢侯喊出这一声娘,声音已带了哽咽。
  “都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听见这一声娘,谢老夫人的泪,也无知无觉落了下来,她看着面前的儿子,有千言万语想说,却都只能不提。
  到底是亲儿子,以前有再多的不堪和争执,谢老夫人也还是希望自己最后留在儿子心里的,是最美好的那一面。
  谢笙看着谢侯将脸埋在谢老夫人的手里,显见是哭了,突然觉得有些看不下去。这样的离别,想来不管看多少次,都不是会习惯的。
  谢笙心有触动,不由得看向李氏,眼中带着依赖和眷恋。
  李氏不着痕迹的轻轻点头,用眼神安抚着谢笙。
  李氏的小动作非常隐晦,但谢笙就这么奇迹般的被安抚了下来,心里也变得平静许多。
  谢老夫人又叫了李氏近前,说了几句,便将他们都赶了出去,只留谢侯一个,连谢麒都没许留下。
  这回,朱红玉算是乖乖跟着去了。
  谢笙几个说话时,本就已经是下午,说了这么一阵,几人出门,要去其他房间时,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庭中的梅树立在那里,婆娑的树影衬在地上,枝丫参差,无端叫人觉得有些可怖。
  谢笙几人不过才喘了口气,还没走到另外一边的房门前,就听到谢老夫人的屋子传来哭声,几人不由得同时停下脚步。
  随后,有脚步声响起,谢笙几人回头看去,都带上了几分紧张,谢麒脸上,甚至带上了些许祈求。
  出来的是谢老夫人身边的老嬷嬷,她的身体分明都在颤抖,却还是强忍着对几人欠身一礼。
  “老太太她……去了。”
  刹那间,谢麒的身体晃了晃,谢笙赶忙上前扶住他。
  谢麒反手拉住谢笙,手上力气大得谢笙都险些挂不住脸上神色,不免提醒一句:“大哥,我们快些进去。”
  “进去,对,得快些进去,”谢麒这才如梦初醒,跌跌撞撞的跑了进去,谢笙也赶紧跟上。
  唯有朱红玉和李氏被拦在后头:“老太太说,少夫人如今劳累不得,还请夫人多多看顾。老太太说里头闷得很,叫少夫人不必进去了。”
  等到服侍了谢老夫人穿上寿衣,夜色已深。
  谢家人忙了半晌,才想起忘记往各家报信,李氏一拍脑袋,赶忙点了人,一干去各家报信的,一干帮着谢侯去吏部说的,另还有最后一处……
  李氏沉吟片刻,到底进了灵堂,跪在了谢侯身侧:“旁的我都安排好了,唯有进宫上折子一事,须得侯爷你自己去才成。”
  谢侯闭了闭眼,看了看身后的两个儿子,扶着李氏一道站了起来。
  “我预备丁忧三年,”谢侯道,“便是皇上夺情,我也是要再上折子的。”
  谢笙兄弟是早知道这事,故而半点不觉得惊讶,此刻自然都点头应是。
  随后,几人又叫取了小几和笔墨来此。谢侯写明日进宫要进上的折子,谢笙要写信给温家,谢麒则是亲自写信给远在老家的杨氏。虽然这门亲已经没什么人在,等他们到时,只怕谢侯等人已经再去了安城,可这信,也还是必须要有的。
  不出谢侯所料,面对谢侯丁忧的请求,皇帝果然选择了夺情,可在谢侯的坚持下,皇帝到底是准了。
  谢老夫人因谢侯决定好了要扶灵回乡,谢老夫人便不能在京郊选址,这会儿天冷,却好在还只是下了第一场雪,河道还没冻住,谢家便预备趁着这个机会赶紧离京。
  等到移灵那日,京中泰半权贵都前来祭拜,甚至连帝后二人,也换了常服过来,震惊了不少人。
  那些人难免在心里暗自嘀咕,幸好谢侯是要丁忧,若是真夺情了,继续在官场上,岂不是要压下满朝风光?
  好在帝后只上了一柱清香,后头只是叫了五皇子六皇子骑马护送。
  五皇子是谢家女婿,六皇子即将立为太子的事情,却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便有些觉得谢侯不该犯傻丁忧的人家,也难免将原先的轻视去了。
  谢笙上了船,坐在船舱里,突然心有所动。他推开窗户,看向一处僻静的街角,不期然对上一双熟悉的眼。
  是温瑄,谢笙非常笃定。
  离得太远,谢笙其实看不清那眼中的神情,却在一怔之后,赶忙回身匆匆取了一个匣子,叫人赶紧送了过去,直到看见东西被送进了马车里,看见马车回转,才带着几分遗憾的关上了窗。
  山高水长,总有归日。
  “少爷,方才温老太爷叫我们拿了个匣子回来,说是少爷方才的回礼。”
  谢笙有些僵硬的顿住,克制不住的抬高了声音:“快拿进来!”


第174章 更新
  等到了安城之后,为了践行对皇帝的话; 谢家一家子自然不能锦衣玉食的住在城里; 他们便索性在村子里靠边,却离祖地极近的老宅住了下来。
  幸而这些年谢家常派人前来修缮; 当初的小破屋,如今已经成了有高墙大门的宅院。
  门上虽然没有挂上匾额,村里人却都清楚这是谁家,平素也一向恭敬。等谢家人住进来,他们更是连小孩子都看管好了; 不许随意往这边来,免得扰了谢笙一家的清净。
  除了谢麒有些不习惯,其他几人都是住过简单的小院子的,这会儿更是安之若素。
  “可惜了; ”朱红玉看着院子的一角道,“咱们现在不能用荤腥,便不能养些东西,这一块儿总是空着,看着真不像样子。”
  谢笙瞧见谢麒惊讶的模样; 没多做解释,而是对朱红玉道:“不如等小侄儿出来,再设就是。等他大了,便是不出门,也能有个玩处。”
  “子和说的是,”自从谢笙的字取好; 李氏等人便甚少再叫他小满这样的乳名,“只这院子不大,周围又没什么地方,不然还能照着从前的模样,归拢半亩地出来。”
  李氏想起几个孩子那时的模样,便有些忍不住要发笑。
  等朱红玉回首,见了谢麒懵懵懂懂的模样,拉了他一把,只说回去再同她解释。
  谢麒一直没能彻底从谢老夫人去世的阴影里走出来,总有些神色郁郁,连笑也似乎不能了。
  前头一直没说话的谢侯突然开口道:“我已叫人在山上盖了屋子,到时候在那边规整一块出来就是。”
  李氏张口想要说什么,却突然想起这里是安城,自来和蜀州不同,没多少茂密丛林,连山都是温柔的起伏,更多的,其实是一望无际的田地,所以在这里的山,也未必真是什么山,没有猛兽,那住在哪里,又有什么问题呢。是以也就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
  “不管在哪里,总得叫几个人住在附近才行。”
  “娘放心,”谢笙一听,就知道了自己母亲担忧的地方,便道,“爹选了一队好手,到时候要同咱们一起住在那边的,等咱们住过去,这处也会有人来,加上住在安城宅子里的,想来也尽够了。”
  李氏这才点了点头,在这样看似没什么外来危险的地方,总得先把最险恶的人心防备好。万一京城里有人起了恶毒心思,还真叫他们栽了跟头,就不好了。
  一家子便暂且先在此安顿下来,等到要搬家的时候,只让谢笙先跟着住过去。朱红玉肚子眼看就大了,那里能让她跟着劳顿,谢麒作为丈夫,自然该在她身边。这其实也是给谢麒一个适应期,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过过苦日子的人。
  “子和,你这是……”
  谢笙原本正在新院子里归拢菜畦,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抬头一看,发现是谢麒和朱红玉来了,不慌不忙喊了一声:“大哥,红玉姐。”
  “我先把地翻一翻,规整好了,才好种点东西。”
  谢麒张了张嘴,毫不掩饰面上惊讶。
  倒是一旁的朱红玉瞬间来了精神:“娘有没有多的衣裳?我穿着这身,都不好活动。”
  谢笙闻言笑道:“就算有也不能给你,你如今可不比平时,是咱们家最金贵的宝贝。”
  “磕不得碰不得是不是?”朱红玉没好气道,“也就是在京城,她们都这样,如今都出来了,要还是娇生惯养的作态,我也不必在这里住了,趁早去安城的大宅子里,或者回京城去,难道还能有人说我半分不是?”
  谢笙说不过朱红玉,只能把求救的视线投向谢麒:“大哥,你快劝劝。”
  谢麒便忙开口道:“小满说得对,红玉你今时不同往日,何况这归拢菜地的事情,若不是做惯了的人,也做不好……”
  谢笙一听这话,就知道要糟,朱红玉可不是什么生手。便忙打断道:“红玉姐你要借娘的衣裳,你自己问娘去,我是做不了这个主的。”
  果然,朱红玉瞪了谢笙一眼,没再提要亲自动手的话。谢笙这言下之意,不就是叫她去同李氏说吗,朱红玉可没这个胆子,尤其是在李氏肯定不会同意的情况下。
  谢麒算是松了口气,只是这么一闹,他自己也来了兴致,一直在旁边打转看着。
  不过看了一会儿,谢笙就听见他哥说:“果然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看子和翻了这么久,连一半都不到。”
  谢笙和朱红玉对视一眼,都带着了然,得,这是真半点都不懂的。
  朱红玉眼珠子一转,促狭的撺掇着谢麒:“我瞧着子和的速度已经不错了,你要是觉得他慢,不如自个儿也去试试,看你能有多快!”
  “试试就试试,”谢麒正等着这话呢。他当即便要挽起袖子去拿锄头。
  “哥,你不如换身衣裳再来,”谢笙看了谢麒身上的衣裳一眼,虽不是什么重色,却也都是好料子,若是废在种地上头,也挺可惜的。
  谢麒从小是在珍宝堆里长起来的,自然不觉得自己这身衣裳有什么不妥。朱红玉见了便道:“先就这样,你大哥也就是上来试试手,真要他干活,他是做不来的。”
  做男人的,最忌讳自己媳妇儿说自己不行,不论哪方面的。谢麒原本还真就只是想试试手,如今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做出一副我很能耐的模样。
  谢笙站在两人对面,把朱红玉的恶趣味看得一清二楚,知道她这是方才被劝阻,不能亲自动手而不高兴,就识相的没有点破。
  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不引火烧身,人家夫妻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做什么要去做这个恶人。
  谢笙分明看见谢麒拿起锄头在手里掂量两下,适应过后,便直接一锄头下去,深陷在泥里。
  “噗,”朱红玉看见谢麒如此窘迫的模样,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谢麒一边尴尬,一边听着朱红玉的笑声,自己也忍不住弯了弯唇角。
  “红玉,”谢麒有些无奈的喊了朱红玉一声。
  朱红玉好容易才勉强收住了,指点他道:“你踩着那边的泥,顺着你方才挥锄头的力道……不对不对,不是这样,哎呀你怎么这么笨呢!”
  朱红玉被谢麒气得跳脚,人也活泼了不少:“小满,你快帮帮他去。”
  谢笙原本只当自己是个隐形人,此时听了这话,也只好上前。谢麒怎么都拔不出来的锄头,在谢笙手里奇异的乖顺得不行,谢笙用了巧劲儿,便将锄头看似轻松的拔了出来。
  谢麒惊讶的看了谢笙一眼又一眼,才来夸谢笙。
  谢笙只应了两句,便又回了自己那边,紧接着,便是朱红玉在一旁鸡飞狗跳的指点谢麒。
  一开始谢麒还有些不信,但在按着朱红玉的方法稍作改动之后,发现果然轻松许多。
  “红玉你懂的真多,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朱红玉不防谢麒会问出这么一句,但她很快不动声色道:“以前做得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朱红玉说完,又笑着对谢笙道:“说起来,当初我和小满头回见面,我就背着好大一个背篓,里头装得满满当当的。”
  谢笙没想到朱红玉居然主动提起这一段过往,不由得抬头看了她一眼,对上她看似没什么波动的视线,开口道:“是啊,那会儿我才三四岁,看见红玉姐瘦瘦小小的,背着一个都快赶上她大的背篓,一步一步的,生怕她给压趴下了。”
  谢笙顿了顿道:“那背篓一看就重的很,便是放到现在,叫我背着那个走山路,我也是不乐意的。”
  “红玉……”谢麒对这些过往从没听说过,他所见到的朱红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被李氏和大姐儿一般娇养的千金小姐。这些穷苦的事情,他是从没想过,会出现在她身上的。
  “突然这么叫我做什么,”朱红玉好似半点不在意,“都多久之前的事情了,如今说起来,也就是逗个趣,不必放在心上。”
  朱红玉越是用轻松的态度说话,反而越勾得谢麒心疼,这一字一句,都是谢麒以前所不能想象的,当他把这些话语具现到朱红玉身上时,便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承受不了。
  朱红玉其实明明晓得谢麒是为什么心绪低落,却只做不知,反而去抓了他的手:“可是磨破了皮?快叫我瞧瞧。”
  “磨破了皮难道不知道疼?该早些告诉我知道才是。”
  谢笙见状,适时道:“堂屋的盒子里有药,红玉姐你先带大哥去擦药,我把这一片翻了再进去。”
  等朱红玉拉着谢麒走了,谢笙才算松了口气,却也难免想到,光在我面前撒狗粮算什么,以后且看我齁不死你们。
  谢笙想到那日上船之后,温相派人送回来的回礼,便有些挠头。
  那是一块只有一半的玉璧,那玉璧模样简单,用的却是首尾相连的图案,很显然,是一早准备好了,要当做信物一样使用的东西。
  谢笙在收到东西后,高兴得赶紧去了自己爹娘的屋子,将这件事告诉了他们,又有些后悔自己送给温瑄的东西不值得这么高的价值。毕竟这可是信物。
  还是李氏试探着把预备了提亲时要用的玉簪拿了出来,叫人从下一个渡口下了船,快马加鞭的送回京城去,等听说温家接了,还说等温瑄及笄的时候,便要用这一支,才算是放了心。
  那玉簪是李氏当年出门子的时候带出来的老物件,成色好不说,更难得的是上头的包浆圆润自如,没有半点磕碰,一看就是精心保养出来的。
  谢笙收了那样的东西,温家也收了李氏亲自叫人送的“回礼”,谢笙和温瑄的婚事,也基本就此说定,只差等谢家回京之后,走一场程序,再将定亲的文书送到官衙备案了。
  谢笙抬手,隔着衣裳摸了摸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玉璧,分明手上的泥土弄脏了衣裳,他却像是触发了什么机关,浑身充满了力量。
  等到李氏和谢侯夫妻回来,谢笙已经将这一小片地全都翻完了。
  李氏惊讶的看了谢笙一眼,又赶忙叫他休息休息:“你这孩子,做事情要劳逸结合,难道都忘了?快过来歇歇,剩下的叫你爹弄去。”
  谢侯没想到这里头还有自己的事,不过李氏都已经开口了,他也没拒绝。
  谢笙随便拿袖子擦了一把汗,走到了李氏和谢侯身边:“不忙,哥哥嫂嫂他们过来了,在屋里呢。”
  李氏两个却像是早已经知道这事儿一样,半点不觉得奇怪。
  李氏帮着谢笙擦了擦汗,才道:“方才我们回来的时候,遇见了七叔公,他老人家身体健朗,还向我们问起你。”
  “想来七太叔公是有事情要寻我,”谢笙一猜一个准。
  李氏笑着点了点头:“可不是吗,你知道的,村子里有个家塾,里头的夫子多是族里的老秀才,七叔公就想着,难得你在,就问问你愿不愿意去做夫子。”
  李氏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好歹你是考中了解元的,你若去讲学,只怕连附近听说了的秀才也要想法子来了。”
  “我身上还带着孝呢,”谢笙倒是有些意动,如今离得远,功课只能一月叫人送一回,便是真有什么疑问,请教的时候,也得小半月,等回信来了,他自己也能琢磨透大半了。虽说自己看书也能复习,但谢笙却觉得,有些东西,只有讲出来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只要不是让他去讲什么这个字念什么,他其实还是很乐意的。
  “若是介意,七叔公难道还会亲自出来寻你?”李氏道,“反而是七叔公担心你不乐意呢。”
  谢笙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谢侯,才自己的想法说了:“我觉得多讲一讲,我能记得更深,还能加强咱们和族里的联系,叫族里的下一辈也记得咱们家的好,若是能叫咱们族里再多出些人才就更好了。”
  听了这话,谢侯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任何一个家族的兴旺,都不只是偶然,谢笙能有这个意识,自然再好不过。
  没几日,谢笙去了村子里,亲去拜访七太叔公,应下了这个差使。
  谢笙要在村里讲课的事情,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村子,甚至有不少人都行动起来,该回娘家的回娘家,该去镇上的去镇上,预备将这事儿告诉自家亲戚里会读书的孩子,必不能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不过谢家族人还算是有分寸,对于外头的亲戚,基本都是只选了那守礼,好学且未来可期的人。
  即便如此,因着谢笙不同的身份,七太叔公还是亲自对来附学的人严格把关,以期留下来的人,至少绝大多数,是合适的人。
  等到谢笙备好了教案来上课时,面对的就是塞得满满当当的学生,大的小的,甚至有不少是已经考中了秀才,先前和谢笙一道去考举人的谢家学子。
  谢笙见此也只是有些惊讶,很快就平静下来。洛城虽然有不少名师,可这却不是普通寒门学子能随意接触得到的。甚至那些老师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出身,能像是秦方那样,无私的帮助普通人的世家子弟,还真是少数。
  谢笙看着这一双双看着自己,带着渴求的眼睛,陡然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现在无比庆幸,在来之前,他有好好的备课。趁着还没开课之前,他飞快的将所有资料在自己脑子里过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开了口。
  “这是第一堂课,原该先给诸位一个做自我介绍的时间,但我今日想先谈一谈,我的规划和安排,诸君可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何时来听。”
  “四书五经,自然从四书开始,若不出意外,我预备一月讲完一本,若之后还有时间,便再翻头讲第二遍。至多三遍后,余下的时间,便会讲一些史书……”
  讲四书五经,从细处开始,是因为谢笙来的是谢家的家塾,决计不会因为这些人而改变自己的初衷。谢笙不会忘记,谢家的这些学子,才是他的重点,所以当然要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