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歌-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体仁(62岁),兼理户部,文华殿大学士,首辅
九卿(由高到低)、
吏部尚书,孔贞运,54岁,孔子63代孙,39岁中榜眼;
户部尚书,何如宠,四年前他家乡桐城北靠山易旱,何如宠上奏请求小朱由国库拨银修渠引水。当时国库空虚,小朱没答应。何如宠奏道:“老臣只请修一茅叶宽的水渠,请皇上恩准”。小朱当时心说‘茅草叶能有多宽?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便准奏了。却不想何如宠让人从山上采来一片最长的茅草,少说也五六尺宽。小朱后来知道,也只好一笑置之。水渠放水那天,何如宠也去了。沿途百姓感谢他,都匆忙杀鸡宰羊,想做点好吃的给宰相尝尝。时间仓促,烧焖炖都来不及,只好水汆,主要是取新鲜的鸡鱼肉等物料,现宰杀后,猛火急氽而成,没想到却汆出一道名吃。
小朱为了不让他盛名独占,急慌慌的赐名“水碗”,结果还被大家讥笑皇上与良臣争名,搞得小朱这叫一个晕!不过凭这份心思,可以说何如宠是善于理财的,因此就放他到户部去了。
其兄何如申此时是浙江右布政使;兄弟同朝为官,也算佳话!
兵部尚书,洪承畴,42岁,上调入京供职;
刑部尚书,熊明遇,56岁,曾任兵科给事中,以《黄帝内经》中歧伯的“地在天中,大气举之”之说,来印证西方的‘地圆学说’在中国早已有论,汗!他赞同就赞同嘛!找这个理由干吗?什么都是中国人第一个发现的,有意义吗?呵呵!
工部尚书,徐光启,73岁,因身体原因,由孙元化(43岁,徐光启门生),作为分担老徐工作的助手,分别担任西学院司业,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工部侍郎等职;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王应熊(45岁)、刘应周
大理寺卿:毕自肃,户部太累,给他换个位置,60岁;
通政司使:余煌(41岁,31岁中状元);
礼部侍郎:陈子壮(左侍郎,39岁,22岁中探花)、黄士俊(右侍郎,左52岁,24岁中状元);
南京六部(由高到低):
史可法,南京礼部尚书,33岁;
李邦华,南京兵部尚书,兼参赞机务、南京守备和提督南京军务。61岁。
南京吏部尚书;王永光75岁了,所以就让老潘接替老王,呵呵。
毕自严,南京户部尚书,66岁;
潘汝帧,南京兵部尚书,60岁;
文震孟,南京刑部尚书,61岁;
薛国观,南京工部尚书;原大理寺少卿,温体仁哥们,54岁。
史可法是名义上的南京主政,但实权全在李邦华这边,
另外两府府尹:
顺天府尹,张三谟(50岁),之前老张是福建那边熊文灿的助手,曾上《按闽辞阙书》,中有“治乱之关键,在善于选拔宰辅和御史官,宰铺是担当治国家大事的,御史官是议论和纠正国家政令得失的,皇上要有意兴治,就应选贤任能,并对他们推心置腹,予以信任”一段话,说的中肯又中正,为人且刚直不阿,公开对温体仁做出过很多的指责,这样的人去南京当地方官,是最佳人选,
应天府尹,凌义渠(44岁)。原来的礼部给事中,在言官行列中,属于比较知轻重的,他的谏言基本上都言之有物。与张三谟一起都在福建干过熊文灿的助手,熊文灿很会为人,贪财的送财,清廉的颂名于君上。再加上熊文灿与皇上的关系很好,张、凌二人的仕途也就都属于比较顺的。
而且凌义渠还有一个爱好,收藏书籍,并亲自动手做雕版刊印,只是在刊印的时候,如果有不合他老人家心思的文字,他会用方括号给括出来,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加上去,有点像裴松之注陈寿《三国志》的意思,只是符号上更讲究罢了,也可以说,这老小子是中国第一位标点符号专家,汗!
升迁四年探花郎颜胤绍为中都凤阳知府。
另外提拔杨嗣昌加(兼)太常寺少卿(协助宗庙祭祀,正四品)、卢象升加太仆寺少卿(兵部在地方设立的牧养军马机构,正四品)、熊文灿加光禄寺少卿(主管宴享,从五品),此三人以前就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加上这次的安排,就已经为他们将来的仕途做好铺垫了。
这样,在八年初,小朱的新一届政府班子正式搭建。这个班子的组成,正式对大明国度内的政府做了工作分工:北京主兵、政;南京理财、文。
南京六部,除史可法之外,都是跟着小朱改革政经的老班底,尤其以毕自严、李邦华为首,他们对小朱的经济改革,深有体会,所以,南京将来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为大明的经济腾飞做出必须的贡献。
南京六部原本属于闲职号称吏隐,甚至多为政治失意者的集中地,因而浪费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经济。
但现在,整个大明上下,都清楚了解到,小朱对这届南京班子,寄予了极大的政治希望。那就是为大明理好财。
最后要说的,就是老钱这家伙。
老钱退休到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了,田家还真给他找到一个小岛,有山有泉,有海有林,土人不多,民风淳朴,又敬仰大明,很是一处世外桃源般的仙境。
因为慈?年纪还是太小,所以老钱的事儿还不多,他跟皇上请了一年的假,去南洋安顿希亚娜去了,为了老钱自己的清名,也为整个大明的体面,小朱特意交代田家,给希亚娜一个督抚爪哇的头衔,也就是说,大明海外殖民地上,多了一个女性的法国裔总督。这件事儿很多人都表示理解,毕竟这么多年的通商海外了,老外那边连女王都能选出来,何况一个小岛的总督呢?这个总督是世袭三代的封诰。');
第一章:借机出游
在江水流入大海之前,每一滴我都不想浪费!
―――――――…一位佚名的著名君主。
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江河之水,由西向东,蜿蜒流长之后,最终汇聚于大海。所以,作为英雄,莫要浪费生命;作为国家,莫要浪费水资源;作为人类,莫要忘记历史。
根据小朱的腹考,这段饱含哲理的话似乎是亚历山大说的。但灵异事件出现了,亚历山大的一生,净在沙漠中、草原上、山地内、丛林里连年征战呢!他为什么会提出对水的感慨?
连年征讨,长途跋涉,期间结婚生子,而后离婚再婚,如此传奇的远征,在游吟诗人的口中,变幻得无比荣耀与浪漫。但是,在普通士兵的心中呢?
亚历山大殡天的消息传来,底下的将士们又哭又笑险些集体崩溃的表演,颇具耐人寻味的地方。
哭,是因为多年经战,即便一名普通小兵,都与大帝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更何况他们那里还比较推崇同性之谊。
笑呢?则是因为从故乡出征开始,到大帝辞世于万里之遥,时光已经过去了好多好多年,生生把黑发人熬成了白发人,如今君主走了,大家终于有借口回家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位大哥的武功,是西方少有的能与嬴政、刘彻、李世民等人稍稍相提并论的英雄人物。
至于说明代的太祖、成祖两位大仙,呵呵,因为现如今是明代!所以,亚历山大先生只能屈居下席,但他的位次降低,也仅仅是这个原因。
因此,小朱就不能否定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喽。既然这大哥如此牛叉,那么对于一生之中,没玩过几次海的他来说,能说出利用水利的话,其实也不算灵异。因为,天才都是触类旁通的嘛!
也不知是谁,将这段话翻了出来,并且言辞凿凿的向小朱禀告:
“我大明之所以连年干旱,全系罔纵江河之故。”
瞧瞧,好像江河湖海都应该是人类手中的玩具似的,但不论怎么说,兴修水利,历来是积德行善之举,因此,在国家现在出现复兴态势之后,急于做出政绩的内阁,开始了兴修水利的议案。
对了,另外还有两样善举是:修桥、修路。
肋尼等人一门心思的想在小朱面前买好,进而争取到更大的工程订单,因此,对于北京周边地区,做的功夫很足。他们提出了无定河和北京城内各海的连通工程。
北京的井水,多是苦的,传说当年徐达、刘伯温修建北京城,吓的北京当地的龙公龙母,连夜搬家,龙公背的是甜水,龙母背的是苦水。夫妻二人直奔玉泉山而去,快到的时候,刘伯温属下高亮,刚好游击到此,眼见两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老夫妻,竟然一人背着一个大背篓,健步如飞,不由得心中起疑。
催马上前,用手中长枪一挑,刚好挑破了龙母的背篓,水势汹涌,水势滔滔,吓得高亮转身便跑,因为是他挑的水头儿,因此,高亮往那里跑,苦水便跟着他往哪里跑,结果,跑到西直门的时候,战马疲惫,栽倒在地,高亮也被苦水淹死。但正是因为高亮的牺牲,才使得北京城有了水源,虽说是苦水,但保证百姓的生活却是足够了。
因此,后人为了纪念送水的高亮,在西直门修建了一座桥,起名叫高亮桥。
后来后来后来,高亮桥,变成了高梁桥,使得人们以为这里原本是种高粱的呢!唉,高亮真是够背的,帮了北京人这么大忙,人们还是把他给忘记了。
而我们的肋尼先生,根据这个传说,竟然提议修建甜水渠,引玉泉山的甜水入紫禁城,让万岁喝上甜水。吓得小朱赶紧给栏下了,心说了,这个时代的老百姓非常迷信,万一让大家误以为洋鬼子肋尼想去找龙公的碴子,那还不活撕了他?
但否决是否决,否决的时候,怎样都要想出一个很高尚的由头出来滴:
“朕欲与百姓同苦劳,百姓饮何水,朕便饮何水,引甜水入宫,不若引甜水入城。但相关工程,颇为繁浩,玉泉山之水,又不够全城之用,故此计较,再议,再议吧!”
最关键的是,强行引水入京,在这个时代,属于对抗大自然的行为,因为你还没有成熟的自来水系统呢,加上玉泉山的水也不够整个北京城用水,索性算了。
但是肋尼的另外一个计划,小朱却同意了,那就是将北京城内各个‘海’与整个护城河的连通渠,进行加宽整修,渠内埋设沙子、木炭、火山石,上面再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这样即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让几个海的水产生流动作用。
水面流动,对气候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沿水线,种植柳树等植物,也有利风景和绿化。
这条也花不了太多的银子,工程动静还小,批复公布之后,整个北京城的老少爷们、大妈大婶们,都兴高采烈的报名参加。呵呵,不但每天能有一个铜板的工钱,还管两顿饭呢!虽说管饱不管好,但谁不去才是傻子呢!
修整北京城的时日内,肋尼还献宝似的,央托费力等人,通过阿萝,把白洋淀和无定河一线的成果,给报到了小朱这里。
无定河又名小黄河。浑河,无定河。从名字上可以看出,经常泛滥成灾。
肋尼提出了非常具体的修缮措施,将其周边挖掘了野鸭湖、小浑河,使得这个地方的湿地面积,持续扩大,同白洋淀湿地越靠越近。湿地的作用,对于改善周边因旱灾,而恶化的河北土地,非常有效果,但有个遗憾,就是湿地当中,蚊子多了一些。
瞧瞧,蝗灾是避免了,蚊子又多了起来,但蚊子多了,蜻蜓也多了。毕竟这样的改造自然工程,还是属于帮助自然界、配合自然界的工程,恶果还在可允许范围内。
白洋淀的问题,在元年徐光启的《除蝗疏》中就论及过,小朱当时为了能尽快吃上流黄的咸鸭蛋,着急忙活的批准了。后来经金声、李之藻、李天经等人的苦心经营,如今白洋淀―北京―天津―塘沽入海的水路,已经面貌一新了。
白洋淀自古便有水路,绕过京城直通天津入海,徐光启捕蝗八法中,有一条就是疏通河岸,他的理论是水路如果通畅并时常有人清理河道,沿途遍值杨柳,水淀中栽培莲花芦苇,民户再养殖鸭鹅,不但环境优美,还可以虫鸟对蝗虫;百姓养家禽,又多了一项口入。
小朱不知道徐光启是怎么知道这些杂七杂八的知识的,他只知道,搭建符合自然规律的食物链,来对抗蝗灾,并且为百姓多谋一项福利,这种科学发展观,简直连天才都无法形容了。
如今白洋淀经过三年多的整理改造,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农民副业了,押运税粮经过此地的船工税兵们,亲切的称呼这里为‘口福居’。不但能吃到腌制的红黄流油的鸭蛋、鹅蛋。还可以买上一捧果粒饱满的莲子,带回家去,让老婆熬制出清心去火的莲子羹,敬献给老母亲,简直是天伦之乐。
崇祯八年夏天,小朱处理完政事,从文华殿刚回来,绯儿就跟他说,
“礼妃在皇后娘娘那里聊天呢,请万岁也移驾坤宁宫去呢。”
小朱的第一反应是‘田家又出妖蛾子了’呵呵,没办法惯性思维了嘛!
出乾清宫,过交泰殿,就到了坤宁宫,皇后、阿萝、袁淑妃都在,她们三个领着一大帮孩子连忙出来迎接,好家伙,这一大群人,生生把坤宁宫前面给跪满了。小朱连忙摆摆手,招呼她们都起来。
小朱现在是9个孩子,
皇后周苓芷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是长子慈?(6岁)、四子慈?(4岁)。长平公主(5岁)、坤仪公主(2岁);
礼妃田阿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子慈炯(4岁)、五子慈焕(1岁);重华公主(5岁);
淑妃袁清蔚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次子慈?(4岁)、昭仁公主(5岁)
呵呵,够能生的吧?都是他耕耘的结果啊!慈焕的身体稍稍偏弱,一年光景,单高烧就闹了八次,以至于小朱都有些担心这小家伙的智商了。
等一大帮子人都坐定了,小朱才闹清楚,原来三天前,张彝宪献宝似的送来一大筐腌制的咸蛋,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等品种齐全。宫里是讲究礼仪的,虽说张彝宪的咸蛋是送礼妃的,但按例,需要皇后首肯才行,阿萝便央求皇后,找个吉日,邀请皇上一起吃一顿咸蛋才好。吉日就是今天,呵呵,吃个咸蛋也要选吉日!汗!
“皇上,张彝宪的信中说,白洋淀水系的风光极为绮丽呢!”
呵呵,咸蛋好吃,但也不能认准一样专门吃,大家吃了没两个,就都开始胡聊了,说起白洋淀的风光,苓芷等人的眼中,都有些艳羡之色。是啊,她们几个现在也不过就是22、23的年纪,从十四入慈庆宫(信王邸)之后,就没出过紫禁城,想想其实也真是无聊。
这个时候,慈炯忽然哇哇叫了起来。引得小朱们众人都诧异的扭脸去看,那边照应的筱筠却满脸喜色的走过来,先向皇后等人躬身施礼,然后再向小朱万福一下,方才高兴的说了起来。
“禀各位娘娘,回禀万岁,慈炯刚刚扒开一个鸭蛋,里面竟然是两个黄哩!”
‘哈哈,’小朱心说,‘这可真是天助我也!’心中瞬时打定好主意,口里却平静的问道:
“双黄蛋?这可真是天下奇闻啊!”
“是啊皇上,一蛋双黄,真真的祥瑞呢!”
‘狗屁’小朱心中腹诽。宫里向来如此,遇到点稀奇事儿,一定要往祥瑞上琢磨。但嘴上却兴高采烈的高喊,
“哪呢?快让朕瞧瞧!”
“回皇上,臣妾好容易才抢下来滴,您瞧,慈炯还把我的手给咬了一口呢!”
“呵呵,自小就这么护食儿,长大还不成把家虎儿了?”
说完,一大家子人就都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小朱就接过了那个已经被慈炯咬的残缺不全的鸭蛋。
……
“好,好啊!”
第二天,小朱拿着这么个破鸭蛋给内阁的人看,大家歪着嘴巴愣怔了有一会儿,才谨慎地对皇上表示祝贺。要说,双黄蛋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据说每2000枚就会有一个出现,只是小朱作为皇帝,亲自举着来跟他们献宝,大家只好昧着良心跟着说好。
“皇上,国,国之祥瑞,实在,实在难得!”
就是温体仁也不好意思因为这事儿拍皇上马屁,琢磨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出来。呵呵!
“是啊,温先生,既然国之祥瑞出现在白洋淀,那么,朕想,亲自去白洋淀卜告一番,你看,噢,你们众卿家也说说,怎么样啊?”
嗡,预料中的私语声出现在文华殿正殿之中。开始大家顺着嘴胡说,好让小朱这个没见过市面的皇帝高兴高兴,现在发觉皇帝当真了,而且还要为此去白洋淀游冶,这可就是大事儿了,要知道,北宋的时候,因为‘祥瑞’层出不穷,着实是留下了很多笑料,现在咱大明的皇帝如果也这么来一下子,今天他们这几个阁臣就都别想好了!
“禀,禀告皇上。”
郑三俊出面干预了,小朱的这届内阁,多是干吏能臣,言官背景很少,但不代表他们有言官情节。
“禀告皇上,天子居九重,岂能轻易迁架?白洋淀不过漕运中转之一僻壤耳,恭请圣上消此圣望!”
“呵呵,郑先生多虑,朕算过时日,来去不过十五天,祥瑞既出,君子又岂能不顾呢?”
“皇上,子不语怪力乱神,禽蛋双黄,民间多有耳闻,此事实在算不上祥瑞啊!”
贺逢圣实心眼儿,他这么一说,其实等于是公开承认,他们哥几个刚才都犯了‘欺君之罪’!但好笑的是,另外几个人,除了温、周之外,连洪承畴在内,也都连忙出声跟着贺逢圣一起,又说起双黄蛋的不是来。呵呵!
“哼!是否祥瑞,难不成都掌于众卿之嘴吗?”小朱佯装恼怒的叱责他们,哈哈!
大家伙这才明白,敢情皇上在这等他们呢!可谁叫他们刚才都说恭喜了呢?这个弯儿一时之间,还真不好找辄来绕回去。于是大家都有些发呆。
“算啦!众卿家,几位先生,”小朱眼见戏耍的差不多了,连忙出声替他们圆场。
“朕知道,禽鸟孵卵,日竟多枚,偶有双黄,未必就是祥瑞,但自御统以来,海溢(海啸)、地震、大旱、疙疽(瘟疫)、蝗灾、雷火,屡屡发于中外,所幸天佑大明,国家终有复兴态度。朕不过是想借此事,告黎民黔首,这大明的国运,还是长久的。”
偷眼瞧瞧,见群臣眼中,都有些许泪光隐现,小朱心中窃喜。
“何况,除蝗八法、金陈二薯、驿站明刊、义师武学,样样都已见成效,朕确实想寻机出巡,好叫世人明了,于此种种,件件都在朕的心头啊!”
说真的,白洋淀确实离北京不远,骑快马跑两个时辰就到了。河北现在是刘若宰的管辖地带,皇帝又没想去远地儿折腾,刚刚又推心置腹的把心思交代出来,群臣几乎就想同意了。但是!
但是!刘宗周出面了,这老家伙,越活越硬朗,整天活蹦乱跳的给小朱捣乱。
“启禀吾皇,刚刚所言,句句在理,言辞恳切,臣等深恸。然,以双黄为机,实有失天威,臣想,不若以蝗灾未现,而白洋淀遍生七彩莲花,吾皇可出巡封莲以告天地,可谓周全。”
嗯?奇迹出现了!刘宗周立功啦,刘宗周立功啦,伟大的大明都察院的右都御史,伟大的言官,他继承了大明言官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解缙、海瑞、张居正,在这一刻灵魂附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找辄,他不是一个人!
瞧瞧,小朱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因为小朱实在太激动了。
本来小朱以为他找双黄蛋出游,无论理由如何?都会遭到刘宗周的抵触,却不想,老先生竟然另找了一个由头,这理由可比原来这个强太多了。
这几年,因为天主教发展的不错,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天主教因其门槛低(不禁欲),成本小(画个十字就有人保佑),魅力大(彩玻璃装饰的教堂,给人极具冲击力的敬畏感)、收获大(临死前只要忏悔便可以升入天堂)等一系列好处,吸引了大批的教徒入教受洗。为此,即便最正统的宗教人士,也对各自的宗教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道教是现如今最大宗教,他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应对改革。例如风水学,只要在家中摆放铜镜(免费)、家具摆放(DIY)、埋符(赠送)等方式,就可以达到改善生活水准,提高精神境界的效果,就是瑞兽安置,也多是民间自己可以制作,只是需要道士开光而已。
因此,现在道教的影响力还是异常强大滴,而七彩莲花,恰恰是道教中的极品祥瑞,小朱这个皇上又不全是因为祥瑞而去,而是为了封莲去的,留到青史中,必然是佳话一段,哈哈!
“好吧,朕明日就去白洋淀封莲!”
“臣等敢请皇上,择吉日前往!以备周详!”');
第二章:路桥工程
别看白洋淀这些地方的民生工程,都是人家金声几个做的,但这份功绩可是记在了张彝宪的头上。也该这小子运气好,刘理顺中状元的策论一出,正赶上内阁换届,又打了多半年的仗,当时家里的各位大佬臣工,都要为战争服务,以至于白洋淀最后的收尾工程,就顺手交办给他了。等白洋淀水利工程搞定之后,偏偏又闹出个‘七彩莲花’的祥瑞出来,在各位正统的臣子来看,祥瑞的借口再好,也绝对的不靠谱,谁知道后世修史之人怎么论这事儿?为了避免出现北宋的尴尬,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把这份功劳,送给了张彝宪。
要知道这张彝宪可是个太监,顾忌二字对于他来讲,是个好遥远的传说。你们敢给,他就敢要,撑不撑的慌,那是他自己个儿的事儿,跟别人没关系。加上洪承畴兵部尚书的职位,也出自他的主意。因此,现在民间对于张彝宪的评价是:
贪卑龌龊,亦不乏谋国之才,聪明若厮,偏堕歧途,实在殊为可惜矣哉。皇恩隆溢,偏不知恭谨而奉,实在天下大佞也!
白话来说,聪明劲没用到正地方,怪可惜了的。而且这小子实在是个混蛋,皇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