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才家的小娇娘-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这才让我们将马儿拉上去的。”
“那咱们家的大黑买船票了吗?”小宝知道坐船是要买船票的。
“没买。”宋新桐原本是想自己花钱买船票的,但是江明昭没要她的银子,不过十几两银子的船票,江家根本不在意。
“弟妹,我带你们去看看房间。”江明昭领着众人往船舱二楼上面走去,二楼的船舱类似于上房,房间里布置和客栈比起来还是简陋了一些,桌子和床都是固定在船板上的,以防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倾倒。
“原是想给你们留两间上面的天字船舱的,但被人定了。”江明昭说。
“不用这般好,有住的地方就行了。”陆云开淡淡的说道。
“下面有大通铺,你愿意弟妹去住?”江明昭还不知道他的性子,不愿意麻烦人,但却是个妻奴,对宋新桐恨不得给最好的,还不能让自己护着的人受委屈。
哪怕现在没法子反击,等他有能力了或者时机到了,都会报复回去的。
江明昭和陆云开认识这么几年,原本是因着赏识,后来也是察觉到这人的性子,便也不愿再交恶。
江明昭看着陆云开脸颊上还极为明显的疤痕,也不知那些去疤药怎么都没效,“我听说京城有一御医,他制出的去疤药效果不错,下次等我去了京城给你寻一些回来。”
“不用了,这样就挺好的。”陆云开每次摸着这道疤时,就会记起当初的事,也会谨记着要更加谨慎和防备。
江明昭开着玩笑:“哪里好了?弟妹不嫌你脸上的疤?”
“她说这是残缺美。”陆云开想起宋新桐第一次见自己的眼神,有诧异,有感激,唯独不会有同情和怜悯。
江明昭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哈大笑了起来,“弟妹果真妙人。”
宋新桐给双胞胎安置好了房间便走了过来,正好听到江明昭的话,“什么妙人?”
江明昭有心想解释一句,但被陆云开警告了一眼,便没有在继续了,而是从身上拿出了一张信递给宋新桐。
宋新桐拿出里面的东西看了看,是之前住的房子的房契和钥匙,“江公子,你把这个给我做什么?”说着就要还给他。
江明昭摆摆手,“那处宅子我也用不着了,就送给弟妹做落脚之处。”
“不用,我们以后可以去酒楼落脚。”宋新桐不愿再欠人人情,“江公子你快些收回去。”
“云开这次帮了很大的忙,这个就当做我的谢礼了。”江明昭不收。
宋新桐疑惑的看着陆云开,什么大忙?值得拿出院子做谢礼的?
陆云开点了点头:“既然他给你,便收下吧。”
他都这样说了,宋新桐便也不再推辞,“那多谢江公子了。”
“无需客气。”江明昭看了外间一眼,拱手说道:“船马上就要开了,一路顺风。”
“慢走。”
江明昭下船之后,码头上的工人们就搭在床上巨长的铁板拉了回去,船上的船工将围栏锁好,然后吹响号角,扬帆起航。
宋新桐靠着栏杆站着,看着码头上渐渐化为了虚影的江明昭,这才问道:“你帮了他什么忙值得用这么一处价值二千余两的小院做酬谢?”
“帮着他打赌赢了一桩一本万利的生意,这点小钱收着吧。”陆云开没有将这点银子放在心上,看着平缓开阔的江面,神色淡淡的说道。
“那你这般说了,那我就收下了。”宋新桐将房契和钥匙放进箱笼里,“我其实也想着等下次到岭南城时也置办一处小院,既然他送了,那我还省下了一些银子。”
“真好,终于能回村子了,也不知道家中怎样了。”宋新桐脱掉了鞋子,躺在床榻上,听着江面上的浪涛声,“逆流而上,明日清晨能到吧?”
“能到,睡一晚便到码头了。” 陆云开从箱子里拿出一本书,坐在一旁靠窗的圈椅上,认真的看起了书。
见他认真看起了书,宋新桐也不再说话,听着船舱外波涛拍打船身的声音,惬意的晃了晃腿,没多久便睡着了。
见她睡着了,陆云开轻手轻脚的走到床边,将薄被拉过来给她盖上,遮住心口,遮住高高隆起的肚子,以免受了凉。
等宋新桐再次醒来的时候,陆云开还坐在窗户边上看书,橘色的夕阳斜斜的洒进窗口,落在他的身上,像泛着一层薄薄的光。
他的手上拿着的还是那一本书,但早已翻了许多页。
陆云开抬眼看着她:“醒了?”
“嗯。”宋新桐看着窗外的已经落在群山之下的夕阳,“这么晚了?”
“酉时将末了。”陆云开将书放下,扶着她坐了起来。
宋新桐穿上鞋,走到窗户边上,看着快要落下山的夕阳,它将最后一抹余晖晒在了波涛惊浪的江面上了,昏黄的颜色令人沉醉,“真美。”
她见过大海,也见过夕阳印在海面上的美丽,但不知为何,她却最喜欢这一片,大抵是心境不一样,和他看夕阳的人不一样,宋新桐偏过头看着亦是望着江面的陆云开,喜欢了,爱上了。
“看我做什么?”陆云开看着一直望着自己的妻子,“我比江面夕阳好看?”
宋新桐笑了笑,转头又望着波浪滚滚的江面:“我高兴。”
“高兴什么?”
“高兴和我一起看这般美景的是你。”
☆、第三百一十一章归家
大船顺着波涛滚滚的江逆流而上,经行了一夜又半日,终于在第二日晨曦微亮时达到了清江县码头。
天还未亮,静悄悄、灰蒙蒙的。
清皎的月光倾斜在船上,和船舱中的昏黄火光交织在一起,暖光四溢,驱散了山野间清晨的微寒。
宋新桐站到甲板上,看着不算开阔的江面上印着一汪明月,马上就十五了,月亮只缺了一道小口了。
转头看着码头的工人忙碌的搭桥,不少守着做工的人都守在了栈桥上。
江家的船有货船有客船,她们乘坐的是客船,但船舱底端也装了不少货物,需要工人们上来搬运。
等桥搭好了,宋新桐他们就先下了船,下船之后还发现有不少等候在码头上准备搭船继续往前行的客人,有商人也有访友,都往其他州府行去。
等马车牵下来之后,宋新桐他们就坐着马车回了村子。
清晨的村子一片静谧,隐约还能听到早起的村民们做饭的动静,顺着小溪而行,很快便到了陆家。
到了家门口,家中就传来了幼犬的狗吠声。
杨树说:“前些日子替工坊寻狗多寻了两条,一条放到了姑爷家中,一条谢夫人家中要去了。”
宋新桐点了点头,“娘多半还未醒。”
话音刚落,里面的大门吱扭一声开了,陆母拿着一根棍子站在门口往外看来。
“娘,是我们。”陆云开喊了一声,听到他的声音,陆母连忙放下棍子,欣喜的快步走了出来,将外间学堂的大门也打开了,帮比划着:“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快些进屋,别冻着了。”
宋新桐拦着陆母已经穿戴妥当了,上前挽着她往里面走,“娘,你怎么这般早就起来了?”
“年纪大了睡不着。”陆母说。
还不到四十,怎么就年纪大了?宋新桐才不信呢,肯定是因为前几日陆云开写信说了这两日回来,所以娘才早些起来等着的,也不知道等了多少日了。
“娘睡不着?你我去县城请个大夫给您瞧瞧,或者做些安神助睡眠的粥喝。。。。。。”宋新桐还未说完,陆母忙打断了她,表示不用了。
陆母慈爱的看着宋新桐的肚子,比划着说道:“比之前大了许多。”
宋新桐嗯了一声,摸着肚子:“有些重了,感觉都需要托着它了。”
“还是太小了一些,是不是因着苦夏未曾多吃东西?”陆母皱了皱眉,新桐现在差不多六个半月的孕期了,按理说应该会长特别多的,怎么和别人四五个月差不多?
宋新桐说:“每顿都吃得很多,但是就是不长胖。”
“那还是吃太少了,我去熬汤给你补一补。”陆母比划着就要紧厨房里,宋新桐忙将她拉住:“娘,您别急,晚些时间再说,昨日相公才让大丫做了一锅补汤给我喝了,现在心底还腻得慌呢。”
“那我早上做些开胃的小菜你多吃一点,中午再给你熬鱼汤。”陆母说道。
“那。。。。。。好吧。”宋新桐精神恹恹的,好不容易等到回家凉快了,不那么厌烦吃食了,又要被当成猪一样补了。
陆云开将行礼车马安置好了,回到屋里发现宋新桐精神不振,“怎的了?困了?大丫在烧水,很快将热水送过来,洗洗再睡。”
“不是困了。”昨晚上睡得很舒服,江面上河风吹拂,十分凉快,宋新桐睡得很舒服,“娘又要把我当猪一样补了,我真的不想喝了。”
“大夫说你身子骨虚,要补的。”陆云开不同意。
宋新桐不满的说:“我只是瘦,不长肉,没有说不好。”
“那既然不会长胖,那边多喝一点也没有关系。”陆云开贴着宋新桐坐着:“娘熬的汤很清淡,比大丫熬得好喝。”
这倒也是,陆母的手艺的确很好,也不知怎么做的,同一样的菜式和别人做的就是好吃许多。
“好吧,反正我说不过你。”宋新桐靠着陆云开,顺势应着,其实她很是想吃陆母做的菜。
“姑娘,热水来了。”大丫的声音在屋外响了起来。
“送进来。”陆云开让大丫将水送了进来,来回跑了两趟就将浴桶里灌满了水。
等大丫出去后,宋新桐拿着换洗的衣物进了里面的净室,经过改造,里面大变了样子。
“刚才在外面还看不出咱们的屋子被修整过,这里倒是一目了然了。”宋新桐将外衫搭在屏风上,然后弯腰开始脱鞋袜。
“我帮你。” 云开上前替她脱掉了鞋袜,又将她的外衫解开。
“这里我来就好了。”宋新桐忙说。
陆云开定定的看着她,不容拒绝的说道:“我帮你。”
今日怎么这么的主动,难道是想。。。。。。宋新桐抬眼看着他,见他只是一本正经的帮她脱外衫,好似压根没有什么邪念似的。
很快,外衫、内衬、小衣、裤子都脱完了。
陆云开没有多看,将已经脱完了衣裳的宋新桐抱起放进了浴桶里泡着,“洗好叫我。”
宋新桐看着迅速离开净室的陆云开,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子,除了肚子大一些,其他地方都没有变形啊,现在胸还发育大了许多,看着哪哪都好,他怎么就一点没想法呢?
难道失宠了?
宋新桐郁闷的靠着浴桶坐着,不想说话,难过。
陆云开在外间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宋新桐唤他,犹豫着走进了净室内,就看到宋新桐靠着木桶坐着,神色黯然的看着桶里的水。
陆云开走过去摸了摸水,已经温凉:“可洗好了?”
宋新桐转头看向他。
“怎么了?”陆云开看着她的眼睛微红,一下子慌了。
“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宋新桐直接问,她刚才一直在想为什么,是不是这些日子江明昭将她的秀才带去了**,原本开了荤的陆秀才食髓知味,现在又被禁了荤,跑去见识了其他女子就不愿意看她了?
陆云开忙道:“怎么这么说?”
“你都对我没兴趣了。”宋新桐不想藏着憋着,觉得夫妻之间不能闷在心底不说:“我没穿衣服你都不看了。”
“。。。。。。”陆云开哭笑不得,嗓音微沉的说道:“我不敢看,我怕我控制不住。。。。。。”
宋新桐愣了一下,小声说道:“那你是想要了?”
“我想。”陆云开压低了声音,强忍着心底的冲动,“但我不可以伤到你和孩子。”
想就好了,不是她没有魅力就好了。
宋新桐心底竟觉得松了一口气,也许刚成亲之初,她还能说若是不喜了便和离分开,可现在,她不舍得。
已经被牵绊住了的她,变得有些矫情了,变得有点不自信了,稍微一点点的蛛丝马迹都可能让她不安。
也许真的只有不够在意这个人的时候,她才能洒脱的转身就走。
但现在,她不能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闲谈1
早饭过后,她回村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桃花村。
秋婆婆和何二婶她们得了消息之后就提着家中刚从山里采摘回来的蘑菇木耳等山珍过来了。
几人坐在学堂院子的桂花树下,说起话来。
“新桐你可回来了,这次出门都走了快一个半月了,我们之前还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呢。”何二婶磕着瓜子说:“你肚子大了不少啊。”
“六个月了,还能不大?”秋婆子说:“新桐你太瘦了,还是要多吃一点为好。”
“嗯,每顿都吃很多。”宋新桐不好意思的说道。
何二婶的大媳妇儿万红抱着快四个月的儿子挨着宋新桐坐着,将她儿子的双手拉着晃了晃,上面的铃铛叮叮当当的响个不停:“谢谢新桐你送的这个镯子,他可喜欢得很。”
“他是听到声音才喜欢的吧。”宋新桐看着长得白白胖胖的小娃儿,顿时忍不住伸手去摸他的脸颊,之前咋岭南城中看到聪哥儿的时候觉得长得特别好看,像个福娃一般,想摸摸抱抱,可又怕古氏心中不舒服便作罢了。
现在看到这里又有一个,就忍不住摸了摸,“他的脸好软好滑,摸着好舒服。”
“小娃子的脸都这样。”万红笑着说:“等你生下来之后就知道了。”
“你要不要抱一抱?他现在刚吃了奶睡着了,很好抱。”
“可以吗?我有点怕抱不好。”宋新桐手足无措的看着万红递过来的小娃子。
旁边的秋婆子们也说:“没事没事,这样抱着就成。”
“你先学着抱抱,等以后生了孩子就不会慌了。”
“那我试试。”宋新桐咬牙将孩子接了过来,用手小心翼翼的护着,生怕他磕着碰着了,“我都不敢用力。”
“别怕,咱们山村小孩子耐磋磨,随便抱着。”何二婶说。
“我不敢。”宋新桐腾出一只手刮了刮小娃的鼻子,“他嘴巴还在动。”
“刚吃了奶,估计还在品味儿呢。”万红笑着说道。
何二婶也特别稀罕自己的第一个孙子,“万红你快将孩子抱着,看新桐都紧张的出汗了。”
等孩子被抱走后,宋新桐那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我太紧张了。”
“紧张啥,你以后也是要养孩子的,这般怕了可不行。”秋婆子说:“就得多练练,等过些日子你娟嫂子生了,再抱抱刚出生的小孩,到时候你自己生了就不怕了。”
“那以后再说。”抱人家的孩子哪里和自己的一样啊,宋新桐擦了擦汗,“孩子取名字了吗?”
“取了,你东子哥取的,叫何瑞。”万红说:“他说娃子生下来的时候他就在你这儿得了个小管事做,是个好预兆,所以就叫何瑞了。”
“我觉得他这名字咋取这么随便,应该请你家陆夫子取一个的。”
“这名字很好,而且东子哥念过书,知道这字好,哪里真是因为觉得孩子是好预兆啊。”宋新桐笑着说道:“最近东子哥和大义哥几个都去酒楼帮着跑堂了,家中可还忙得过来?”
“忙得过来。”秋婆子说:“我也说新桐你不该让他们做什么掌柜,他们也还才十六七岁的,也就帮着你算了会儿账,连出门去收红薯也是有人一道,哪里像什么当掌柜的。”
“这般让他们待酒楼里从跑堂做起好,要不然他们还以为自己真有那本事。”
何二婶也附和着:“就是,他们当时还高兴得不行呢,结果第二日去酒楼一试就慌了,再磨过几年估计能行。”
“秋婆婆,何二婶,你们别生我气就行。”宋新桐直接让人去做跑堂了,也不知他们心底怎么想。
“新桐,你的好意婶子知道,但他们没那个本事也做不得那个事儿,我们推也没有用。”何二婶推心置腹的说道:“这一年你帮着我们家不少忙,我们特别的感激,而且还让我们大家伙儿赚了不少银子,再存一点咱们就能修一个大的青瓦房子了。”
“新桐,他们几个要是能行,品性也过得去,那你就给他们一个机会,如果不行就让他们回来,在村子里也能找到活儿干,你不用因为咱们是长辈就不好意思开口。”
“东子他阿爷阿奶也是这样说的,咱们感恩你帮了我们,但我们真的没有本事做不好,你也别客气,”
秋婆子点了点头:“是的新桐,让他们先跑堂,实在不像样子我将人给叫我来。”
何东和谢义他们几个可不是那种没本事的人,培训一段时间,多看多做,肯定也就会了,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的。
生来就什么都会的不是神人,不是天才,那是怪物。
宋新桐点了点头,将桌子的瓜子和果仁往秋婆子她们那边推了推:“这是在岭南买的,说是从其他地方来的,很好吃。”
“吃着呢。”何二婶说:“你们这一去去了一个半月,去岭南城要走那么久?”
“我们是慢慢赶路的,所以赶了十来日的路,而且还去了林县的杏花村祭拜阿爷和阿奶,在那里又耽搁了四五日,所以到岭南城的时候都差不多七月二十了。”宋新桐说。
秋婆子和何家人都知道宋大山不是张婆子亲生的了,也知道宋大山是从杏花村抱回来的,之前大义还去了杏花村给帮工们算账的,所以也知道新桐和那处的村长又争执,但最后因为她拿了银钱买通衙役才将许村长他们给压制住了。
所以几人也没有问杏花村的事情,避免惹了宋新桐想起那时发生的事情心底不舒服。
秋婆子问:“大宝他们给狗蛋儿写了信,我听狗蛋儿说你们住在驿馆遇到死人了?”
“对啊新桐,到底是咋回事啊?当时听到的时候可把我们给吓了一跳。”娟嫂子也问道。
“就是那个人为了住宿时省银子,和一个白日在路上碰到旅客合住在一个屋子,晚上估计露财了,然后就被害死了,然后被抢走了银钱。”宋新桐简单的说了一下,“当时也把我们吓了一跳,当时当地的县令和衙役都来了,还盘问了我们,好在最后是有惊无险。”
“天杀的哦,那人抓到了吗?”
宋新桐:“应该抓到了吧,我们离开的时候瞧见衙役们拿着画像往几个方向追去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闲谈2
“这也太吓人了!”
“就是啊,那人胆子也忒大了,明明是不认识的人,还敢一起住。”
“那人应该是想着一起赶路了大半日,有一同淋雨的友情,所以便没有防备那么多。”宋新桐也觉得那人胆子太大了,同住便算了,竟然还敢露财,要是不露财估计还能活命。
哎,这也说不准。
毕竟坏人脸上也不会写着坏人两个字。
总之,行走在外,多防备是好的。
“平日大牛他们出门我都提醒着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千万别露财了,有的人跟你一道相处好些日子,有时候心思想左了也可能会起坏心思的。”秋婆子说。
“就是,出门在外还是要小心为好。”
万红觉得这也太可怖了,忙问岭南城的事儿:“那你们去岭南城呢?可有啥稀奇的事儿?你们家开的酒楼开在哪里的?”
“开在一条巷子里的。”宋新桐说。
娟嫂子问:“咋开在巷子里啊?在不开在大街上?”
“大街上我可开不起,一年租金就要七八百两银子,可贵了。”宋新桐也想开到主街上去啊,可荷包不鼓,不敢去。
娟嫂子问:“那巷子里便宜?”
宋新桐点头:“便宜不少。”
“那有生意吗?”
“还行吧,周围有不少的铺子,有时候会来照顾生意。”宋新桐没有说她前几日每日都赚了三四百两,财不外露,嘿嘿。
“那还不错,有赚的就好。”秋婆子叹了一口气,“你谢婶他们最近铺子上的没啥生意,旁边面店吃食铺子越开越多,也不知这个月的租金能不能赚够。”
情况这么严重?宋新桐犹豫了一下,问道:“六月里婶子她们的铺子生意还不错的啊。”
秋婆子说:“你是不知道,那条巷子六月又开了两三间铺子,她们铺子又在最里面,客人哪里会走进去。”
“可以在外面去吆喝,或者想之前推着小车出去卖。”宋新桐说。
“现在不行了,推着小车过去每日还要交银钱给码头,要不然不准卖。”秋婆子说:“你谢婶不愿给两份银钱,所以现在。。。。。。”
原来是这样,码头要挣钱,除了运输货物以外还有收铺子租金,如果摊位不收钱,全部的人都推着摊子去摆摊,那铺子就没人租了。
“那婶子她们打算咋办?”宋新桐觉得只要能出去吆喝进去吃,要不然也没办法了,毕竟又没法子定外卖,要不然还可以发展外卖服务。
“不知道,这个月做完再看吧。”何二婶也很是担忧,毕竟家里还没有分家,那也是家里的生意,要是亏本了她们二房也亏了。
“要我说还不如不开铺子,帮着宋新桐的工坊干活,每月还差不多有小一两银子,做生意哪里是那么好做的?”秋婆子耷拉着眼皮看着石桌上的瓜子儿,话里隐藏着少许怒意,看来是极不满谢婶执意开铺子的事情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