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储君之妾-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瑶神奇的理解了他的意思,看来他在外头清心寡欲,憋得太久,需要自行纾解一下——这种事当着人还真不好意思。
  傅瑶生怕他难堪,忙摆了摆手,扭过头去,“殿下快去快回。”
  这句话成功令元祯的脸又黑了一度:他几时快过?这不分明瞧不起他么?
  元祯恢复了贤者模式回屋来时,看到傅瑶已经仰面朝天的睡着了,青丝拢成一束,拨到枕头的另一边,越显出乌黑分明的眉目,雪白动人的肌肤。
  元祯静静地端详了一会儿,才掀起被褥躺上去,他安稳的阖上眼——连夜跋涉赶回来,身子也的确觉得累了。
  模模糊糊中,旁边那温暖芳馨的肉体动了动,傅瑶勾紧他的胳膊,细声道:“殿下,你走的这些日子,我很想你。”
  元祯一转头,正对上她澄澈明亮的眸子,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元祯不语,只稍稍往旁挪了挪身体,含住她两片柔嫩的嘴唇,这便是他的全部回答——他也很想她。
  *
  元祯既已平安归来,改立太子的事自然也就略过不提了。只是周淑妃的野心不死,她筹谋了许久,怎甘心就这样轻易放弃,遂与骠骑大将军孟河同谋,欲掀起叛乱扶持三皇子元福登位。
  元祯在灯下阅毕孟扶男的来信,皱眉道:“孟河已连同恒亲王等人,意图于后日起兵逼宫。”
  傅瑶忧心忡忡的道:“殿下可有对策么?”
  对策当然是有的,孟河兵力虽重,但元祯也有从北地带回的大批将士,这些人曾与他一起同甘共苦,浴血奋战,其忠诚更胜过旁人。加之还有傅湛统领的冀州武装,对付孟河未必没有胜算。
  只是这么一来,势必得造成血流漂杵之祸。大历才刚经历了一场外战,若又起内讧,恐怕民心难平。
  元祯悠悠说道:“看来,孤还是得想个两全之策才行……”
  傅瑶立刻来了精神,“殿下想怎么做?”
  元祯笑眯眯的说:“只好请姐姐来帮忙了。”
  明明是很亲切和善的微笑,傅瑶看了却觉不寒而栗:看来那位跋扈的大公主要倒大霉了,还是被自己的亲弟弟背叛,不知她会怎样咬牙切齿呢。
  然而昌宁再不甘心也罢,还是被迫当了元祯的人质,答应劝说周淑妃归降。事实证明元祯赌对了,周淑妃虽然颇有野心,可是对女儿也是真真切切的深爱,不忍将其舍弃。
  傅瑶此时倒有些明白了她当年的心情,或许在昌宁看来,周淑妃是一个相当强势且不知体贴的母亲,可是周淑妃将她嫁给陈宏,也正是看中了陈宏的软弱。昌宁这样蛮横的性子,夫婿但凡骄傲一点儿,都不见得容得下来。然陈宏官职低下,为人又小心谨慎,这样的人,才是最适合与昌宁共度一生的人选。
  只是周淑妃也没想到,佳偶终究会成怨偶。就连陈宏这样胆怯如鼠的人,也敢在外头包养外室,背叛公主,周淑妃一怒之下,命陈宏写了放妻书,心犹未足,还暗中施计陷害,让陈家倾巢覆灭——她当然以为是为女儿好。
  可是昌宁丧偶之后仍郁郁寡欢,并突发奇想,想与傅瑶联姻,为自己寻得终身依靠,这大概就在周淑妃的意料之外了。傅瑶现在也想明白,周淑妃那样心疼女儿,为何不肯帮她做说客——她当然以为,等自己掌了权,一切荣华都唾手可得,那时她已将傅瑶视为必将铲除的敌人,自然不会同意结亲。
  当然现在周淑妃的计划已经破产了,傅瑶也不再顾忌她,倒是孟河那里仍是个麻烦。男人与女人不同,爱情不会是男人的全部,她深信孟河同意举兵不单是为了周淑妃,一定也有他自己的私心在内。现在周淑妃虽然住手,可是孟河未见得肯善罢甘休。
  傅瑶将这顾虑一提,元祯却说:“不用担心,安王妃会料理的。”
  他向来言出必行,果不其然,某日深夜,孟河整顿了麾下兵力意图秘密起事,才发觉他们之中的大半已不再听从他的号令,而是转投入他女儿的阵营中去了。
  元祯说道:“孟氏还做姑娘的时候就跟随她父亲南征北战,在军营中的威信不下于其父,因其仁爱聪慧的缘故,众人甚至更听信与她。早在得知孟河有叛乱的意向后,孟扶男就暗中收集凭证,并伺机分化她父亲的兵力,那些人虽然老实,却并不愚忠,如今强弱易势,又怎甘心白白跟着孟河送死?”
  傅瑶带着醋意道:“殿下是怎么得到安王妃鼎力相助的?她为何一心一意地帮你?”
  总不单是出于对父亲的怨恨吧?
  “瞧你这酸溜溜的劲儿,”元祯捏了一把她的脸颊,“当然不止是因为孟河与周淑妃有私情的缘故,别人可不像你,一天到晚在男女之事上钻营——”
  元祯瞟了她一眼,傅瑶很不服气的撅起嘴,却见他正色道:“孟扶男要的,是女将军的职衔。”
  傅瑶顿感自惭形秽,觉得元祯说的一点不错,她的境界还是太小。不过确实,孟扶男那样的才干与智慧,整日守在内宅也太委屈了些。
  只是这女将军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系到制度的变革,元祯区区一个太子就能决定么?
  傅瑶望着他,“殿下已经答应她了么?”
  “答应了。”元祯点点头,又补充道:“当然,这得在我登基之后。”
  好一个精于算计的小骗子!
  出乎傅瑶意料的是,元祯实现诺言的日子很快就来临了。皇帝昏迷多时,经太医用银针救醒,可是生机衰败难以复苏,看样子活不了多久了。
  元祯坐在父亲床头,细细向他回禀这些时日的风波,也将那些叛逆的处置让皇帝一一过目:恒亲王全府都被贬为庶人关押起来,孟河削去官职流放北荒,至于周淑妃,则是被打入了冷宫,等候皇帝发落。
  元祯本以为皇帝会将她赐死,谁知皇帝听毕,却只是静静说道:“不必杀她,送她去道观清修便是,以后别再出来了。”
  毕竟是伺候他多年的女人,哪怕并非真心实意,皇帝还是会心软——或许这心软并非对于周淑妃,而是对于年老衰败的自己。
  元祯点头,“是,儿臣会按父皇说的办。”
  成德帝凝视着他年轻英俊的轮廓,依稀在他脸上寻得赵皇后的影子。虽说他并非赵皇后亲生,可是母子俩相处久了,总会有几分相似。
  成德帝看了半日,元祯的脸上始终平静无波,他这才慢慢说道:“这江山交给你,朕很放心。”
  再多的提防与忌惮都化为乌有,到了垂死关头,一个父亲所记挂的只有基业的传承,这一点,他相信元祯会做得比他更好。
  元祯的回答一如既往地妥帖、挑不出纰漏,“父皇怎么说这样的话,太医都说了,您这病看着急,其实治也容易治,等您养好了身子,还得请您来为阿瑶未出世的孩子起名呢。”
  成德帝仿佛累了,疲倦的转过头去,“朕累了,你先告退吧,让朕好好歇一下。”
  然而等元祯退下,他也并未阖目安眠,而是起身将那碗乌黑发苦的药汁倒进净桶里。他知道这些药并不能治好他的病,只是让他苟延残喘、多活几日而已——但那并非他想要的。包括别人的宽慰之语,哪怕来自自己的的亲儿子,他也一句都不想听。
  他只想安安心心、无牵无挂的赴死。
  成德帝仍旧躺回床上,安静注视着发灰的帐顶,唇畔却渐渐浮现出一丝微笑。
  他隐约瞧见眼前有一个俏丽而倔犟的身影,那是他年轻时所深爱的女人。
  阿媛,朕来陪你了。
  *
  皇帝死在三日之后。
  为着操办成德帝的丧仪,傅瑶少不得又有一番忙碌,这一回可没人来帮她了。虽说有前头江太后与赵皇后的例子比着,可国丧的规制又要高出许多,除了应付内廷琐事,还得与礼部那边磋商,傅瑶整个人忙得团团转。
  傅瑶只好去求李昭仪帮忙,李昭仪却如抓着了烫手山芋般,忙不迭地推脱,说她既非皇帝的宠妃,也不曾诞下皇子,实在当不得这件差事。
  傅瑶苦劝无力,末了还是元祯亲自去向李昭仪央求,说她怀着身孕实在辛苦,还请李昭仪体谅则个。李昭仪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但却提出了一个额外条件——那就是昌平的婚事。
  昌平眼看着就要成老姑娘了,却还八字都没一撇。李昭仪本指望成德帝为她寻一户好人家,可是这一向宫中多事,皇帝又病了,不得不耽搁下来。如今更惨,皇帝一撒手竟去了,叫她一个深宫妇人依靠谁去?
  她只能指望未来的新君。
  元祯听了这话便笑道:“庶母怎这样见外,昌平是我的亲妹妹,做哥哥的哪有不替妹妹着想的?”
  李昭仪这才放下心头大石。
  但是昌平却不依不饶起来,“母亲总说嫁人嫁人,嫁人有什么好的?我才不要让人家管着我呢!我就在宫中伺候母亲终老,等母亲她老人家西去了,就让哥哥赐我一座公主府居住,想养多少面首就养多少面首,岂不是快活得紧?”
  她现在颇有底气,元祯登基,她一跃而为长公主了,地位比起从前又不一般。
  傅瑶听她嚷嚷,只抿嘴笑道:“你这话千万别让李昭仪听见,什么面首啊、养小子的,这哪是姑娘家该说的话,回头别人还以为是我教你的。”
  昌平眨巴眨巴眼,“本来就是你教我的。”
  原来她常往太子宫走动,虽不是刻意翻箱倒柜,偶尔也寻到一些好东西——是元祯悄悄搜罗来的艳情小说,床笫之间助长情趣用的。大姑娘家哪知道这个,且正在情窦初开的时候,一见了便爱不释手。
  傅瑶听了差点臊死,又不好对她说实话:元祯丢脸和她丢脸不都一样么?说起来,还是她自己丢脸更好些,总不能让别人晓得新帝是个昏君呐。
  傅瑶连忙一阵干呕掩饰过去——虽说已过了孕吐的时候,不过做做样子也非难事。
  反正昌平也不懂得——她的思维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呢。
  大行皇帝的丧仪之后,又是新帝的登基大典,等到一切都忙完,已经是秋日了。
  傅瑶早就从东宫搬到了新修缮的凤仪宫——椒房殿为了祭奠赵皇后,干脆空着,再则傅瑶怀着身孕,对死过人的屋子也有些忌讳。
  元祯已经确立为新帝,论理傅瑶便该是皇后,只是册封礼还未举行,名份上始终差了一头。
  这一晚元祯回来,神情很有些气恼,傅瑶端了一盏清茶供他漱口,体贴的问道:“谁人惹陛下生气了?瞧着脸色这样不快?”
  元祯不言,傅瑶便猜到几分,“是否为臣妾的事?”
  话一说穿就容易多了,元祯放下茶盏,冷笑一声道:“还不是那些言官腐儒,说你是从良娣擢升而来,并非开始就被立为太子妃,故不宜册封为后。”
  其实规矩还不是人定的,言官们也并非个个都为自己说话,还不是有人背后操纵——后位空悬,不知有多少世家虎视眈眈。
  傅瑶静静地看着他,“那陛下是怎么想的?”
  元祯安抚她道:“你放心,朕自然不会改变决心,他们要说便说,谁还能拦着朕立后不成?”
  傅瑶听到这里,却稍稍退后一步,挺着肚子,郑重的施了一礼。
  元祯忙拉住她,“你这是做什么?”
  “臣妾恳请陛下暂缓封后之意。”傅瑶平静的说道。
  “为何?”元祯皱眉看着她,见她一脸郑重,还以为有什么苦衷。
  谁知下一刻傅瑶就俏面泛红,羞羞答答的垂下头道:“陛下你瞧我这大腹便便的模样,怎么行册封礼呀?当着百官的面,不得难看死了?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真是臭美到一种境界了,元祯很无语的道:“你就不怕中途起什么波折,倘若朕立了别的世族女子为后呢?”
  傅瑶甜甜蜜蜜的搀住他的胳膊,“不会的,陛下答应立臣妾为后,你若是反悔,不就成昏君了么?”
  这女子竟是吃定他了。元祯没好气的揉揉她的头,却终究拿她没辙:有的人栽倒过一次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他不正是这样么?
  结果皇后的册封礼如愿以偿的延期了,言官们还以为是自己的谏言起了作用,一个个大呼陛下圣明。那些有女儿的人家更是卯足了劲儿,打算把娇娇女往皇宫里塞,一心为这位新帝充实后宫。
  元祯先是打太极,想尽法子推脱,后来实在忍无可忍,索性颁下一道旨意:若再有哪个不长眼的凑上来,他可就随便指婚了,可不管对方是疤子麻子,还是瞎子聋子。
  言官们气红了眼,胡子颤巍巍的抖动,却都拿这位新君没办法:眼看着都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怎么还这样胡闹呢?昏君呐!
  有女儿的人家也只好先将女儿藏起来,装作缩头乌龟不做声:君无戏言,他们可不想真的有一个瞎眼瘸腿的女婿。
  任凭外边风吹雨打,傅瑶只安心待在她的新宫殿养胎。她这时才觉出真正的自由:不用向任何人请安,也不必任何人向她请安,多惬意啊!当然这也多亏元祯没有纳妃的缘故,不然一朵朵鲜花似的人儿涌进来,她就别想安生了。
  这年冬天她生下了第三个孩子,是个男孩儿,元祯为他取名为“笑”,自然是希望他笑口常开。但是刚出世的孩子多半只会哭,所以究竟如何,还得看以后。
  接近年尾的时候,傅湛进宫来看她,并告诉她一个消息:他已经辞去冀州守备的官职,准备回家赋闲。
  傅瑶皱眉,“哥哥为何要这么做?”
  傅湛笑道:“妹妹,你如今已经有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圣上自是对你钟爱有加,可是为君上的,从来最忌讳外戚专权,我虽然远在冀州,也难保皇上多心哪。”
  傅瑶摇头,“皇帝不是那样的人。”
  “是不是都无妨,我已决定卸任了。”傅湛说道,“况且你也知道,阿清她毕竟身份特殊,纵然陛下不在意,也保不定朝中有人说三道四啊。”
  这倒是,大历与北蕃才刚停止硝烟,纵然两邦现已议和,可大历人对北蕃人的仇恨一时三刻是不会湮灭的。而赫连清的身份,则会成为阻绊傅湛仕途的一块大石。
  也好,只要傅湛不觉得委屈,只要他甘心为赫连清收敛起自己的羽翼,那么就是他们两人的事,与旁人再不相干了。
  傅瑶幽幽的叹了一声,这也算求仁得仁吧。
  皇后的册封礼正式举办已经是春天了,此时傅瑶刚坐完两个月的月子,身段恢复如初——当然也是她格外注重调理,她务必要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最美最动人的面目。
  她的确做到了。
  文武百官站在阶下,看着这位新后妆饰盛丽,冉冉步上丹墀,有一刹那都被她的美艳惊住,但同时心里也免不了嘀咕:皇后生得这样美貌,可不是什么好事呀!
  从来中宫以贤德著称,可是有了这样一副美艳的皮囊,众人都将忽视她内里的德行。
  当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唯有这样的一位皇后,才能牢牢把握住皇帝的心——男人终究是好色的。
  接受了文武百官的参拜,又是内外命妇的贺礼,一直到了晚间,傅瑶才觅得一丝喘息的空隙。
  凤仪宫的寝宫布置得如婚房一般,这也的确是他们的大婚——虽说之前就已经生过三个孩子了。
  元祯进来时,傅瑶正费力脱下那身繁重累赘的衣裳,元祯赶紧上前帮她一把,撑住她的腰道:“怎么不叫她们替你宽衣?”
  傅瑶微微的鼓起腮帮子抱怨,“秋竹家去了,小香又有点笨手笨脚的,其他人我才不愿意让她们近身呢!”
  她有点后悔,早知道不该将秋竹这么快许嫁,可是常远自从封了一等侍卫,巴巴的到元祯跟前领了圣旨,她又不能不放人,不然多小心眼啊!
  更可气的是,常远也不知使了什么邪术,秋竹才嫁过去两个月就有身孕了,这么一来,傅瑶想请她进宫帮忙都不能,每日看着常远那张做了父亲的得意面孔在御前晃来晃去,傅瑶连撕了他的心都有。
  尤其这皇后袍服穿既难穿,脱也难脱,上面层层叠叠的结子打着,傅瑶恨不得用剪子裁开。
  元祯阻止她这种不理智的行为,一手按着她的胳膊,一手则从她腰际溜滑的伸进去,神乎其技的,那件衣裳自己掉了下来。
  要不是还穿着中衣,傅瑶一定会捂着胸口给他一巴掌,再痛骂他一声“臭流氓”!
  她哪知道元祯这么“善解人衣”啊。
  元祯无奈的摊开两只手,“我可是很规矩,是你自己爱瞎想,要说流氓,还是你更流氓。”
  傅瑶想不到心思都被他猜得一清二楚,等同于整个人都在他跟前见了底,只好气鼓鼓的不做声,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对望。
  *
  皎皎蜷成小小的一团,躲在门框边津津有味的聆听。她早就听人说,这是她父皇与母后第二次大婚,可惜第一次的时候她还太小,什么都不记得,这一次可不能错过了。
  小孩子的好奇心有时候比大人还可怕。
  她正听得入神,忽然感觉衣领被人重重提起来,正要发怒,却是笃儿面无表情的站在那儿,活像一尊小小的神像。
  皎皎忙陪笑道:“好弟弟,你怎么来了?”
  “姐姐你又在做什么?”笃儿还是那副淡定的小大人模样,“香姑姑说了,大人的事情不是小孩子能懂的,你我还是少管为妙。”
  “我可比你大呢!”皎皎不服气的昂着头。
  “大一岁半而已。”笃儿镇定的简直可恶,尤其他现在站得笔直,皎皎却是蹲着,看去竟高了一个头,十分居高临下。
  皎皎小姑娘眼珠子转了转,“你就不好奇吗?大人新婚到底是什么模样?”
  “一点也不。以后自会见到的。”笃儿两句话分别回答了她两个问题。说完,他就提着皎皎的衣领子,毫无犹豫地拖着她走。
  皎皎恨得牙根痒痒,却又拿他毫无办法,不然万一闹将起来,就得惊动里头了。她只能暗暗为这个弟弟感到悲哀:他才多大年纪呀,就已经长成一个无趣的大人了,可怜的孩子!
  *
  大婚之夜按例该做些新婚该做的事,可是傅瑶累了一天,只想早些上床休息。她在床上躺了半日,却使足了劲也睡不着,只听见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原来她这一天都没怎么吃东西。
  小心看了看旁边,元祯安稳的阖目躺着,傅瑶便悄悄自被窝里钻出来,跨过他两条结实的长腿,想到桌上寻些吃食。
  谁知才走了半步,斜刺里便有一只胳膊将她拽住,却是元祯慢悠悠的坐起:“皇后上哪儿去呀?”
  傅瑶露出殷勤讨好的笑,“陛下你饿不饿,我为你端些酒食过来?”
  她猜想元祯的情形应该也和她一样,没道理他就是铁打的。
  元祯猛然拉她入怀,在她耳畔眯着眼道:“朕也饿,但皇后不必费神弄酒食了,现成的美味就在这儿呢!”
  说着,他伸舌在傅瑶白皙细腻的颈子上舔了一下。
  傅瑶仿佛被猫抓了一下般,浑身都起了激灵,颈后的那块肌肤也开始发烫,想来应已泛红了。
  元祯这猾贼,莫非还想吃人肉么?
  傅瑶可不想沦为别人的口中餐,正要设法脱身,谁知元祯又在她颈肉上重重咬了一口,幽幽道:“阿瑶还记不记得,朕说过要罚你的事?”
  一股凉气袭遍全身,傅瑶陡然记起,自己关于身孕所撒的那个小小的谎,想不到过了这么久元祯还记得,还特意留到今天来算账——真是个小心眼的男人!
  “君无戏言,朕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呀。”元祯说着又含上她的耳垂,用唇齿细细的搅动那一块软肉。
  轻拢慢捻抹复挑,傅瑶能想到的只有这个形容。
  经过一番作弄,傅瑶早化成了一滩泥,哪还有气力挣脱元祯的怀抱。元祯却是稳稳的笑着,将她抱到床上去。
  等“惩罚”够了,傅瑶有气无力的趴着,哪还有心思进食。元祯偏又故作好心,说是怕她饿着,搜罗了些糕点过来,扶着她的腰,一点一点掰碎了往她嘴里塞。出于一时的玩心,他甚至想出“以唇相渡”这种恶趣味,好像傅瑶是只嗷嗷待哺的小雀儿,而他则是那任劳任怨的老鸟。
  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由此,傅瑶终于确信,她嫁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可怜她还得跟这昏君过一辈子,往后的日子该怎么熬啊!
  作者有话要说:
  最初就想写一个轻松的故事,所以还是轻松收场,嗯,应该还算圆满吧。
  PS。还有一章番外,写前世的,明天会放出来,有兴趣就看看吧。


第144章 番外
  傅瑶做了一个梦。
  她梦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或者也不能这么说; 因为她现在仍很年轻。
  在那个真实的时空中; 她叫做付瑶。完全相同的读音,只是写法不同; 现在想想; 缘分还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
  大都市的省会夜晚仍人流汹涌; 付瑶穿过那道灯红酒绿的十字路口,便进入一条窄小的巷子; 视野陡然变得昏暗起来。
  再光鲜亮丽的地方,也不乏阴暗的角落。尤其是像她这样外地来的小人物,即使奋力拼杀,却连获得一席安身之地都很勉强。
  但生活还是得继续。
  好在这条路是她走惯了的; 虽然心有不安,还不足以将她吓倒——要说不安全; 这世上的危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