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妃攻略(清宫)-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在儿子的面上,朕先不和你计较。”皇帝眼神甚是温柔; 他温柔地握着蓁蓁的手嘱咐道:“这下说什么都不能吃冰碗了,听见没有?刚不知道是谁; 不给吃冰碗还掉眼泪的,都是又要做额娘的人了,还这样孩子气。”
  “人家控制不住……想吃么……”
  听蓁蓁这么说,皇帝立马是瞪了她一眼。
  蓁蓁立时住口; 只管乖乖地点点头; 皇帝如此这才满意,他喊了顾问行和秋华进来; 说:”朕要离宫巡幸; 贵人如今有了身孕,你们两要好好照顾贵人; 看着她少动多休息,还有; 不许她贪凉吃冰碗。“
  说到最后这一句时他还不忘看了蓁蓁一眼; 蓁蓁只能干巴巴地眨眨眼睛; 一旁的秋华和顾问行忍不住差点没笑出来。
  皇帝随后又仔仔细细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要他们小心行事。啰嗦完这些皇帝突然又想起一件事,问蓁蓁:“你跑过来用了多久?”
  “臣妾从丰泽园穿过来的。平日觉得挺快,今天倒是觉得长了。”
  皇帝皱着眉道:“淑清苑虽然凉快,但到底偏僻了。顾问行,瀛台后头还有几间屋子你去收拾出来给贵人住,再去领几口冰瓮,开库找一卷水竹席来,贵人怕热,降温的冰要尽着她先用。”
  蓁蓁拉拉皇帝的衣袖,襒眉道:“皇上,哪用这么兴师动众了。”
  皇帝却不依,他挥手让奴才们都退出去。秋华和顾问行极有颜色地都出去了还不忘把门给带上,此时皇帝才把蓁蓁搂在怀里,说起了贴心话:“朕总是遗憾,那时候你怀胤禛的时候朕没能多陪你,朕每次都透过窗子看你,就是没走进去。”
  从前想起怀胤禛时候的日子蓁蓁总觉苦极了,那时候绮佳突然去世,惠嫔娘娘又同她说了那些话,她又突然之间被告之怀了孩子。她在不安、痛苦和迷茫中孕育着孩子,那段日子就像是一直在黑夜里走,等不到天亮。现在她仿佛已经走出了那一片漆黑,回过头望去那些日子不过是她走过的一小段险途。
  可她那时确是也没有想让皇帝进来,她以为她并不需要。而如今呢?这是一个他们都盼着的孩子啊。
  蓁蓁想到这里,心里突然对往事释然。“那时候是臣妾任性不懂事。”
  “那这回不能不懂事了,我们不赌气了好不好?朕会陪着你的,咱们一起等小阿哥出生。”
  蓁蓁靠在皇帝怀里,垂着眼睛微微点头。
  皇帝低下头在她头顶上落下一吻,他抬头看了眼外头,知道起驾的时间近在眼前,怕是不能耽搁了,“朕先出巡,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朕回来再陪你。”
  蓁蓁自知今日是自己失态了,有些腼腆地低着头送皇帝出门。等在外的秋华扶过蓁蓁的时候叹了一句:“奴才可就一条命,经不住您这么吓。”
  蓁蓁这会儿心绪已经平复了,想到自己竟然跑来同皇帝说,脸臊红得很,“我今天真是失态了。”
  秋华却笑着说:“偶尔失态下不是坏事,只是您有着身子,可不能再这么跑了,我和顾公公刚才在后头真是吓得要跳湖了。”
  蓁蓁想起刚刚那幕,也笑了起来:“我往日也不知道自己能跑这么快。”
  ······
  因蓁蓁这一报喜皇帝晚一刻钟才到东华门,明珠的大儿子纳兰性德此次也一并随驾,他身为御前一等侍卫安排人牵了御马来,问:“皇上,可是前线有军情到了?”
  皇帝没回答他,脸上却分明挂着笑,纳兰性德觉得奇怪,但看皇帝心情甚好想必定不是被什么坏事耽搁的。
  皇帝上了马想起什么来,转头对纳兰性德说:“去把韩菼之叫上来。”
  皇帝说罢便一夹马肚子先走了。王公大臣们已经齐齐在东华门外候着了,裕亲王迎了上去见皇帝满脸喜色也是甚觉得难得,毕竟皇帝最近头疼处置三藩又敦促姚启圣和施琅准备台湾的事,已经有一阵没什么好脸色了。
  “皇上,是遇什么喜事吗?臣已经许久不见皇上这样开怀了。”
  皇帝眉梢都快飞起来了,偏偏还要在裕王和诸臣面前端得一本正经道:“嗯,临出发前才得了消息,朕有一贵人有喜了。”
  裕王心里怪异,后宫有好消息算个什么喜?但还是笑言:“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纳兰性德此时领着韩菼之骑马来到御前,皇帝道:“韩卿,朕想好了,永和宫贵人进嫔后就封为贵嫔,你一会儿将之前的册文重新拟好呈上来吧。”
  韩菼之一听,一时是面露难色,他想了一会儿才吞吞吐吐着道:“皇上,这……这似乎有些不妥。”
  皇帝正在兴头上,一听“不妥”二字难免有些不快,问:“韩卿,何叫不妥?”
  韩菼之道:“这贵嫔是魏文帝为文德皇后所设,位次皇后,文德皇后进贵嫔后不足三年便受封皇后,足显贵嫔乃为副后之位。本朝即已有皇贵妃、贵妃等位,便不应再有这贵嫔了。”
  论治理国家皇帝自是精通,论这博古通今的皇帝是远不如这些大学士的,韩菼之说的句句在理,皇帝哪说得过。他从前在书上见过贵嫔,想着蓁蓁若是进嫔这个贵字最是合适,不想里头竟然还有这样的典故。
  纳兰性德是深知皇帝心思的,他堂妹惠嫔就在宫中,他自是知道永和宫贵人、胤禛阿哥的生母受宠的,韩菼之这样的大儒学问上是极好的,人情世故上就难免差些,他想了想便换了个转圜的说法:“皇上,奴才看韩大人说的也有些道理,我朝既有了皇贵妃,宫中如今又有贵妃,再有一贵嫔难免容易混淆了。”
  皇帝听了心中觉得是有些道理,便又问纳兰性德:“那卿有何想法?”
  纳兰性德道:“唐时设四妃,贵德淑贤,奴才看这德字就极好,德者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疆而义,德实乃古之佳号,奴才记得本朝后宫还尚无人用过这个字。”
  皇帝一听就笑了。
  宽而栗,柔而立,嗯,这六个字给蓁蓁到是正好。
  皇帝转头对跟在身后的裕亲王说:“容若真乃我八旗第一才子也。”
  裕亲王亦笑着点头,“臣也是这样看的。”
  皇帝此时心中畅快,笑着道:“韩卿,就照纳侍卫之言来办吧。”
  韩菼之应过便退下了,皇帝一行继续前行,又走了一会儿裕亲王才道:“容若蕙质兰心,另有一层意思他没点出来。”
  皇帝一挑眉问:“哦什么?”
  裕亲王道:“永和宫贵人并非出自功勋贵戚之家,如今蒙皇上宠爱挤身妃嫔之列,若再得贵嫔这样贵重的封号,怕是要遭人非议了。”
  皇帝听得眉头一拧,他素来反感他人私议他后宫,他自认从无椒房专宠之事,后宫嫔妃里虽有他偏爱些的,但他皆是雨露均沾。再说蓁蓁吧,她虽出身包衣,但也是正正经经选进宫的,这些年侍奉他和已经薨逝的孝昭皇后勤勤恳恳,又是孝昭皇后留给他的人,而且深明大义,不擅宠不生娇,又给他生了活泼健康的胤禛,他就是偏爱一些又如何了?
  “是谁在非议这些事情,兄长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兄长只管直说无妨。”
  裕亲王忙道;“并无什么风言风语,皇上莫忧心,臣只是杞人忧天,担心罢了。”
  皇帝眉心微蹙并没说话,之后的一路也再没有提过这事,韩菼之把册文拟好递了上去,皇帝看过就自己收了起来,并无后文。裕王那些话就直接散在了巡幸京畿的泥泞中。
  ······
  蓁蓁自然是不知道这段插曲的,她很快便搬到了瀛台后靠湖的几间屋子,夏日里凉风习习,伴着几口冰瓮安心地养着胎。
  来瀛台的嫔妃不多,宜嫔和郭贵人都在宫中休养,皇帝回宫后也一直住在瀛台避暑,他除了偶尔去看看贵妃、僖嫔几个,其余时候大多都陪着蓁蓁养胎。两人消磨时光之时或泛舟、或下棋、或念诗、或听箫,两人闲来无事还种了一盆红梅,想到红梅绽放便是孩子落地之时。
  蓁蓁读诗经,念到岁月静好也调笑或许就是如今在瀛台的样子。在往后的岁月里,她也不时怀念这段安稳的光景,或许是她在宫中漫长岁月中最安静的岁月。
  京中暑气日盛,就连瀛台也渐渐热起来了,这日蓁蓁一起床就觉得身下的席子上一片汗水,秋华见她一脸恍惚,问:“主子晚上没歇好么?”
  “也不是,就是心口慌得很。”
  秋华扶她起来,道:“今年真的太热了,我长那么大还从没见过这样的酷暑。家里老人常说天有异象必生乱事。不知道到底会出什么事。”
  “别说了,这话说不得。”蓁蓁虽然嘴上这么说,其实她也是暗暗怀着一丝隐忧的。这么诡异的热气还真不知道老天存了什么歪念头。
  两人说话间见张玉柱绷着一张脸进来,蓁蓁眼皮子一跳,急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张玉柱话未说先叹了一口气,“纯亲王快不行了。”
  蓁蓁一下子站了起来,“怎么会这样,皇上呢?”皇帝因中元节提前往巩华城祭拜故去的两位皇后,这两日都不在宫里。
  “大王爷派人飞驰去了巩华城报信,皇上得了消息赶回京了,这会儿已经在纯亲王府了。”
  蓁蓁记得万寿筵上同纯王有过匆匆一面,他小皇帝甚多,蓁蓁记得和她同岁,还是这么年轻。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呢,纯亲王妃不是还怀着身子吗?”蓁蓁如今有孕在身情绪起伏甚为激烈,这一下眼圈已经红了,秋华扶她坐下劝道:“主子莫伤怀了,主子如今也有身子了自己保重要紧。”
  蓁蓁点点头,可心里却焦躁不安,只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皇帝接到消息后,直奔王府探视过纯王又飞驰回宫向两宫禀报,中间还派了数位太医去纯亲王府医治,说是务必要把纯亲王给救过来。可终究纯亲王的病是药石无医的了,太医们虽然尽了全力,可这日傍晚时分便传来纯亲王病逝的消息,一时举宫哗然。
  张玉柱特意回宫了一趟,回来时翟琳也一并跟来了,翟琳冲蓁蓁打了个千说:“皇上回宫后一直在慈宁宫没有出来,太皇太后伤心难忍,皇上跪在殿里痛哭不止。皇太后命奴才先行接您回宫安顿,贵人,您看看您是不是过几天也去劝劝皇上。”
  万寿节那日皇帝的话言犹在耳,纯王却已经溘然长逝。蓁蓁一想到这心里皆是无奈和枉然:“公公,我也想,但只怕这不是我能劝得了的。”
  贵妃佟佳氏也得了消息同蓁蓁一并还宫,因蓁蓁有身孕,她一路送着蓁蓁进得永和宫,蓁蓁由秋华扶着朝贵妃佟佳氏一拜:“多谢贵主子,劳贵主子操心了。”
  贵妃摇头说:“不妨事,妹妹身子重要。”她叹了口气愁容满面地向西望着,“这么突然的事情,也不知太皇太后和皇上如今如何了。”
  说罢,她也不再顾着蓁蓁,匆匆而去。
  ·······
  这厢慈宁宫里,皇帝已经水米不进跪了整整一晚,皇太后从纯亲王府一回来就匆匆赶回慈宁宫,见到这幅情景红着眼眶拉着皇帝道:“皇上快起来吧。”
  皇帝动都不动,仍直挺挺地跪在东次间的地上,皇太后无奈进到里屋,太皇太后佝偻着背盘坐在炕上,一盘佛珠垂在膝盖上,全无一点从前的精神气。皇太后心里也甚酸涩,这么些年她一直陪在太皇太后身旁,太皇太后上一次这样的时候还是先帝去世的时候。太后抹了抹眼泪道:“额娘,皇上已经跪了一整日了,就是铁打的身子也是要受不住的。”
  太皇太后半晌才微微动了动,沙沙地说了一句:“扶我下来。”
  皇太后忙去扶,太皇太后拄着拐杖由皇太后扶着,慢慢走到东次间,皇帝听见动静抬起头,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太皇太后看了看皇帝,忽然举起拐杖朝皇帝肩上打去,皇太后和苏麻喇姑吓坏了忙去拉,又顾及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不敢用力,太皇太后这一下虽被分去了几分力道,还是打在了皇帝肩上。
  “皇额娘!”皇太后大叫一声忙去拉太皇太后。
  “格格!”苏麻喇姑更是焦急直接就抱在了拐杖上。
  皇帝生生受下了这一杖,但依然挺着笔直的身躯,脸上坚忍,纹丝未动。
  皇太后吓坏了,跪到皇帝跟前拿自己的身子挡着他,“皇额娘,皇上有错您训斥就是了,打伤了龙体该如何是好。”
  太皇太后泪眼婆娑,扔了拐杖指着皇帝道:“你年轻气盛,容不得鳌拜横行要除了他,我同意了,后来三藩一日比一日不安分,你说国已无力负担、身为君主忍无可忍要撤藩,我也从了皇帝了。鳌拜骄横,吴三桂狼子野心,这两人都该死,纵然朝局动荡,百姓遭了兵祸,可说到底皇上还是为了江山的长治久安,大清的万世太平,可你如今逼死隆禧又为了什么,为了什么啊!”
  皇帝流着眼泪道:“朕没想逼他,他是朕的弟弟,朕只想爱他护他,从没想逼他。”
  太皇太后哭着说:“他不像常宁那样的粗性子,他自小就腼腆敏感,你这样逼着尚家又冷脸对他福晋,你不是逼他是什么!我如今只管找你要人,你把我的乖孙儿还来!”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这样一番激烈的言语身子马上就经不住了,突地人就往后倒去,皇帝大惊,喊了一声“祖母!”立马从地上踉踉跄跄地爬了起来冲过去扶太皇太后。
  苏麻喇姑疯了一样跑出去命人速去太医院请太医来,慈宁宫这一闹,一直折腾到半夜方歇。皇帝在慈宁宫守了两日才出来。宫里一时没了欢声笑语,人人都是闭门不出,蓁蓁也没了吹曲练字的心,这几日用过膳便早早歇下了。
  ·······
  这晚蓁蓁睡得迷糊只觉得身边有一阵酒气袭来,她眯着眼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细瞧才看清是皇帝。
  “皇上!”
  皇帝手指按在蓁蓁唇上,摇了摇头,他伸手抱住了蓁蓁。周身弥漫着浓烈的酒气,蓁蓁知道他心里难受便忍着让他搂着。皇帝的手抚摸着蓁蓁的长发,良久才嘶哑着嗓子说:“隆禧临走的时候,朕问他有什么要交代的,他只落泪,不说话。”
  蓁蓁无言以对,只静静听着皇帝说下去:“皇祖母说他是活活吓死的。他是朕最小的弟弟,他活活被吓死了,他还那样年轻,还没看见自己的孩儿出世。朕知道他想说什么,可他说不出口,他怕说出来朕做不到。隆禧啊,他从小都比常宁懂事,从小都知道不能让朕为难。”
  皇帝放开蓁蓁,笔挺地躺在床上瞪着床罩上的连番攀枝,眼泪从眼角滚了下来,蓁蓁伸手想摸一摸皇帝的脸庞,皇帝一把将她拉向自己,蓁蓁倒在了皇帝身上,皇帝紧紧搂着她,把脸埋在她胸口。
  皇帝的落泪是克制的,没有泪如雨下,没有嚎啕大哭,蓁蓁的胸口却渐渐湿了。慢慢地,他安静了下来,又过了一会儿带着浑身的酒气睡了过去。
  等苏麻喇姑带着音秀来的时候,蓁蓁已经披上了外衣,正坐在床头看着皇帝的睡颜,他睡觉的时候很像胤禛,一样地喜欢偶尔皱眉,一样地喜欢偏头往左边。
  “其实是太皇太后情急,把话说得重了。”苏麻喇姑长叹气感慨说 “太皇太后往日都是沉着冷静的,亲人走得多了也没这个样子,只是年岁渐长,隆禧又是最小的那个,一时间经不住了。”
  蓁蓁不知道怎么回答苏麻喇姑,只又替皇帝掖了掖被角不回话。
  苏麻喇姑拉着她悄悄地退出里屋,郑重朝蓁蓁拜下:“太皇太后让老奴谢谢您。”
  蓁蓁摆手,扶她起来:“大姑姑万万不可,臣妾没做什么……”
  “皇上要是醒过来……”苏麻喇姑说了一半蓁蓁却打断了她,“苏嬷嬷,皇上醒过来还是皇上,您不用担心了。”
  苏麻喇姑看了看屋内床上还睡着的皇帝面带愁色,蓁蓁朝她弱弱地笑了一下:“您比我了解皇上,他不会有事的,醒来还是大清的天子,是天下的庇护。”
  苏麻喇姑看着蓁蓁,笑得慈祥而欣慰:“皇上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对皇上的性子我还算是了解一些的,贵人进宫时间不长就对皇上心思这样明白,真是不易了。那就劳烦贵人照顾皇上了,太皇太后那儿也缺不了人,我先回去了。”
  两人说话的时候,贵妃红着眼睛从外头步履匆匆地进来,见苏麻喇姑在问了声好就要往里走,蓁蓁忙挡在门前,拦住了贵妃。
  “你!”贵妃走得急被蓁蓁拦住一个琅跄差点跌倒,从来温和端庄的贵妃此时却威严冷厉地瞪着蓁蓁,蓁蓁被她的眼刀目及瑟缩了一下,思及自己行事是有些急了,缓声却毫不退缩地说:“贵主子,皇上好不容易睡着了,娘娘这会儿还是别进去了。”
  “你是什么身份也敢在这儿拦我!”贵妃柳眉一竖,情急之下抬高了声音就要训斥她。
  “贵主子恕罪,皇上累了两日夜,这才睡了两个时辰。”蓁蓁说罢冲贵妃一跪。
  苏麻喇姑在旁轻声劝道:“贵主子着急奴才懂,可皇上这几天都没好好睡过了,依奴才看也不宜这时候惊动皇上。”
  音秀走上前去伸手扶着贵妃,半请半拉的把她带到炕上坐下。贵妃本就孱弱,盛暑天下连日不适,今日更是脸色惨白,胸口起伏了一阵才渐渐冷静下来。
  她让左右搀起蓁蓁,解了帕子抹了抹眼泪说:“妹妹有身子呢快起来吧。是我心急了,唉,我去了好几回乾清宫都没见着皇上,听说皇上在这我也是火急火燎急了才过来的。”
  苏麻喇姑在一边看着,见贵妃稳下来才说:“贵主子也是心疼皇上,您自个儿也身子不好,可要当心。慈宁宫缺不得人,老奴这就先回去照看太皇太后。”
  “我随嬷嬷一起去瞧瞧老祖宗。”贵妃起身,又对蓁蓁叮嘱,“皇上若醒了立马来告诉我和太皇太后,皇上素来疼爱妹妹,劳烦妹妹多为皇上宽心了。”
  蓁蓁点了点头:“臣妾知道。”她又朝音秀点点头,音秀朝她眨了眨眼睛和贵妃一起陪着苏麻喇姑离开。
  皇帝仍然睡着,只是睡梦中犹自紧闭着双唇,眉头紧锁。蓁蓁伸手抚着他的额头,想解开他的万千愁绪,但是不能,蓁蓁怀着身孕格外贪睡,又一来一往觉得疲惫。不久也默默解了外衣,躺在皇帝身边睡了过去。
  等蓁蓁再醒来的时候,身旁平整如新,皇帝已经离开,就好似他从没来过一样。


第61章 
  纯亲王隆禧的死犹如巨石入水; 虽一时炸开水花四溅流言四起,有说纯亲王是病死的; 又说纯亲王是活活吓死的,还有更离奇地说纯亲王是被尚之信派往京城的奸细给毒死的; 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是四起,但随着丧礼的进行很快又悄无声息无人敢议。皇帝一直沉默着,只是连着多日一日两次地前往慈宁宫问安,贵妃佟佳氏也口谕六宫暂且不要走动。
  其实就算贵妃不发话; 各宫嫔妃们大半都是人精,没有谁敢在这当口无事生非; 就算是缺个心眼,也不敢在亲王大丧的时候闹事,惹皇上和两宫的不快,一时间宫内可说是风平浪静。
  如此过了十来天; 皇帝与慈宁宫的太皇太后才慢慢地从纯亲王薨逝的伤痛中平复过来; 或者说太皇太后终于还是谅解了皇帝,于是在罢朝十数日后顾问行终于传皇帝口谕乾清宫明日复朝。
  消息传来的时候; 蓁蓁正坐在永和宫正殿的抱厦下纳凉; 宫中气氛凝重,她忧心胤禛; 又怕天太热孩子抱出来受热,只能传了乳母嬷嬷来永和宫多叮嘱几句。
  养儿慈母心; 她现在才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些; 她揉着脑袋想; 也不知道自家额娘那些年没这么多乳母嬷嬷们伺候着都是怎么又搭理全家大小事务,又把他们兄弟姊妹三人都拉扯大的。她把这话说出来的时候还被秋华嘲弄,说是外头那么多孩子不都这么长大了,只是皇家更金贵罢了。
  “皇上昨儿从巩华城回来就传旨复朝了,想来是好些了。”秋华拿着芙蓉团扇为蓁蓁扇着风,一边说道,“您的心也可以放下了,这些天都没怎么睡好,您熬得住小阿哥可熬不住。”
  蓁蓁孕中犯困,身上总是懒懒的,可偏偏今年这天气迟迟不退高热折磨惨了她,又兼着为皇帝的事情揪心,连着好几日都是睡过去了又惊醒,算起来竟然没连着睡过超过两个时辰,秋华心中着急又不敢在这关口惊动御医招惹是非,只能更加小心照料蓁蓁,日日从旁劝她宽心。
  蓁蓁自个儿也觉得不好受,毕竟是双身子,她不舒服,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舒服,但这档口她也只能忍着。若是叫了太医来看,惊动了皇帝,扰着皇帝为纯亲王举哀是一回事,若是让别人觉得她恃宠而骄就不好了。于是这些日子她就这么熬着,一直到皇帝复朝的消息传来才长舒了一口气。蓁蓁听秋华这么说揉着自己的后腰感叹:“这鬼天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七月末了也不好好凉快一场,你听这蝉鸣,叫声直往脑袋里窜。”
  蓁蓁近日心热发燥,碧霜在一旁替她剥清火的莲子等着送去小厨房煮粥,听蓁蓁这般抱怨嘻嘻一笑:“主子要是嫌烦,回头奴才去内务府领点粘杆,帮您都粘了去。”
  “哪用你亲自动手了,你一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家怎么能干这些粗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