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赘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想躺在床上还下不来的宝玉,贾母顿时更加忧伤了,一向当宝玉还是个孩子的她是真没有料到宝玉竟然能做出了那样的事体来。
当然,这肯定是袭人的错,若不是那个丫头勾、引的宝玉,宝玉如何能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可饶是如此,贾母心中还是各种不痛快,别以为她年纪大了就不知道老二媳妇和袭人之间的事情。
总归是老二媳妇没有管教好袭人,所以才勾的宝玉伤了身子,尽管太医说好生养着,调息上几年就无大碍了,可宝玉的底子毕竟比别人弱上一些,贾母如何能放心的下?
至于薛家的姑娘,她是一万个看不上的,不过现在宝玉出了这样的事情,只怕将来的亲事不大好说了。
她也是由着年轻走过来的,还能不知道说亲的规矩了,宝玉的这一节,即便是隐瞒只怕也是翻不过去的,所以贾母已经开始降低标准了。
以前想着娶个公主郡主的,如今么,官家嫡女即可。若是能得了重臣之女,那么庶女也是能将就的。
但,即便如此,也轮不上皇商家的姑娘!
薛家除了钱财之外,可还有个惹祸的儿子呢,再者说了,薛家有儿子,果真能将家财都给了女儿?怎么可能?
薛王氏也不是傻的,扒拉着国公府不撒手,为的不就是想让府上帮衬她的儿子吗?
为何薛王氏都有这样的心计,可宝玉他娘反而想不通呢?世人高娶低嫁,这样约定俗成的规矩,王氏竟是不明白,这也让贾母很是头疼。
毕竟王氏是宝玉的母亲,这亲事儿果真能绕开了她?
贾母半宿没有睡好,第二日就吩咐了鸳鸯打发人去接史大姑娘了。
鸳鸯因为替袭人遮掩打埋伏,所以也遭了主子的贬斥,尽管仍旧伺候着老太太,不过其他的几位丫头也能越过她了。
鸳鸯再不是之前那个主子面前的第一人了。
鸳鸯自己也觉得没脸的很,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将袭人当成了好姐妹,可袭人竟然会做下那样的事体来,简直是羞也羞死了,可是袭人呢,城府之深,竟是半点口风也不漏。
现在,袭人被打发了出去,可是她呢?似乎也没落了好。
老太太那日差点儿要吃人的目光鸳鸯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她之前略略有些得意和放纵的尾巴立即地就收了起来,当差起来小心谨慎,再无半点儿差错了。
老太太对于鸳鸯也是习惯了,所以敲打了一番之后,仍旧爱使唤她,老太太屋子里的玻璃等人恼归恼,气归气,可也不得不继续屈服于鸳鸯之下。
鸳鸯听了老太太之言,亲自跑了一趟二门上,将老太太的话给传了下去。可巧在二门上遇上了她嫂子,看着她嫂子一脸的巴结谄媚,惹的鸳鸯隐隐地翻了个白眼,转身就走。
她不爱看见这个只一心钻进了钱眼里的嫂子,哥哥也是被这个嫂子给带坏了,再没了往年的兄妹情深。
偏她嫂子一点儿眼力价都没有,也不知道是真不知道小姑子不待见她还是假不知道,总归继续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开口道,“哎哟,姑娘,可是没瞧见嫂子?你最近怎么也不家去,你侄儿侄女儿可是想你呢,姑娘要是不忙了,得了空子,跟老太太告个假,也家里歇会子,我打发了你哥哥去卖肉,咱们一家子也一起吃顿好的!”
鸳鸯嫌弃地说了句“知道了,等闲了就家去”的话之后,转身就走,她嫂子一脸尴尬地望着她的背影。
等鸳鸯走远了之后,她嫂子竟是被府中的几个媳妇子,婆子奚落了一通,“哟,金家的,这拍小姑子马屁,可谁承让人家姑娘心气儿高,压根就不想看见你这破落户儿呢!吃顿肉就是好的啊?鸳鸯姑娘在老太太跟前什么龙肉吃不着?非得跟你家去吃去?不过是看上了鸳鸯的私房银子罢了,你说说你们这两口子,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小姑子也算计。这要不是鸳鸯他老子娘在南里,鸳鸯会跟你们往来,那才是怪事儿呢!”
“……”
金家的虽然在鸳鸯跟前看着木讷的很,可实际上呢,家里当家做主的却是她,也不理会别人的奚落,眼珠子一转,家去了。
夜里,金文翔当值家去,听了他媳妇的言语,带着些迟疑地道,“这样果真能成?鸳鸯那丫头能答应了?”
“哎哟,这话是怎么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长兄如父,如今爹娘不在身边,可不就是你这当哥哥该操心妹妹的前程吗?”
“好,既然你说能成,那么我就去试试,总之这事儿但凡姑娘有任何的不愿意,那么咱们就不能做,毕竟如今还要靠着她呢。”
金文翔对着自己老婆说道,他也知道妻子和妹妹之间似乎有些不对来,女人家么,心眼小,倒是可以理解,不过不能坑了妹妹一辈子。
当然,如果能成了的话,那么自家也能跟赵国基一样了,想想他们一家子吃香的,喝辣的,金文翔眼中闪过一阵火热来。
所以在听了大老爷的肯定答复之后,金文翔欢喜坏了,这事儿有门,这事儿能成!也不枉自己花了快二十两的银子打点,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准信儿。
至于接下来的事儿么,自然要交给自家老婆去操持周全了,毕竟自己一个大男人,也进不了内宅,也看不到自家妹子。
鸳鸯还不知道哥哥嫂子的谋划,回到了老太太身边的鸳鸯渐渐地再一次地成为了老太太跟前的第一人,毕竟她做事细心踏实,又握着老太太的库房钥匙,许多的人情往来贾母年纪大了有些记不住了,可是鸳鸯正是记性好的时候呢,所以贾母真心是离不了她的。
对于贾赦来说,鸳鸯长的好坏其实无所谓,可重要的是她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掌着钥匙的大丫头,知道老太太私房的大丫头,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才是他想要纳了鸳鸯的缘故。
否则的话,一个十七八的老姑娘了,哪里有自己身边的秋桐水灵,秋桐这几年跟着他,被调、教的水葱一样,是贾赦的心头肉。
贾府的风风雨雨却是影响不到林家来,因着上次他帮着贾赦父子俩坑了一次贾政父子,所以和贾府的大房算是有了些许的交情。
不过彼此之间也没有多少的往来,毕竟他不大出门,贾琏父子也不大出门。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慢慢地接近年了,宝玉养了这么几个月之后,终于可以下床了,不过因着上次被打,所以唬的宝玉又装了几天病,只在后院内宅厮混,压根儿就没敢往前院儿去过,老太太也心疼他,学里也告了假,成天和和丫头们一起厮混。
虽然赶出了个去袭人,又撵了晴雯,可是宝玉屋子里并没有因此而好转,大家反而是变本加厉起来,麝月又是另一个袭人,不过她没有袭人那样的胆子,所以只让宝玉吃吃豆腐,占占便宜,可更多的却是不敢了。
宝玉如今吃着药,调养身子呢,也不敢太过胡来,外加上贾母看的紧,王夫人看的更紧,所以慢慢地开始嫌弃府内没意思了。
他在外面也是有一帮世家子弟组成的朋友的,冯紫英之流,当然,还有贾氏子弟等等。
至少府外自由些,所以宝玉便恢复了自己的交际活动,和什么戏子,小倌儿地往来频繁,逢场作戏么,大家谁也不会当真。
宝玉在外面得了趣儿,愈发地不爱留在府中了,见天地往外跑。
贾母和王夫人对于他外出交际倒是支持赞同的,毕竟结识几个少年英才,世家公子之类的,将来也是能有个人脉关系,能守望相助。
年下纷纷扰扰地折腾了一番,不过今年却是额外不同,你道是因着什么呢?
便是因为陛下隆恩,宫妃娘娘们可以外出省亲,与家人团聚,所以这个年,别说是贾家没有过好,就是整个京城,似乎都没有好好儿地过年呢,大家都是在等待着这省亲呢。
礼部按着顺序排下来,贤德妃贾元春正好是上元节这日,当然,这日也不独是她一个,不过最为显赫的却是她。
所以贾氏一族上上下下地欢喜疯了,上蹿下跳的,说是陛下对他们家大小姐的看重。
皇后娘娘年纪大了,出嫁多年,与娘家人没有多少的感情,她父母已经过世,当家的是哥哥嫂子,从前外祖母去世了之后,母亲伤悲非常,尝说自己从此往后再也没有娘家了,她那个时候年轻不懂事儿,弄不明白,母亲明明还有两个舅舅家可以往来,何以说自己没了娘家?
可是现在轮到自己品尝这种滋味了,没了母亲之后,整个家似乎不是自己的了,皇后娘娘的母亲并不多么长寿,她又是在深宫内院,也没有承欢膝下,所以承恩公府对于皇后娘娘来说,并不是个什么欢喜的地方,反倒是充满了悲伤。
她当初在嫁给了皇子的陛下时,因着父亲没了,所以带了族中的妹妹回府当了陛下的滕妾,为的就是让那族妹早日诞下赵家血脉,帮自己稳固地位。
这事儿她不同意,可是两个哥哥却是赞同的很,而且提议的就是自己的大嫂子,后来那滕妾果然是个好生养的,诞下了陛下的长子。
不过可惜的是,竟是个福薄的,自己难产而去,留下了个病歪歪的儿子。
那个时候还是王妃的皇后娘娘念及他是王爷的长子,又是族妹挣命一样生下来的,所以将这个病怏怏的孩子抱在她的身边,照看抚养。
这么多年过去,大皇子虽然已经娶妻成家,可是子嗣不丰,仍旧是病怏怏的。
不过他对于皇后这个嫡母兼姨母却是敬重有加,好歹让皇后略感欣慰,总算是没养出个白眼儿狼来。
后来,母亲去世,她和娘家就基本上断了往来。直到皇上登基,加恩赵家,大哥封了承恩公之后,这才慢慢地恢复了交际。
当然,即便如此,皇后对于娘家,对于族人一向都是淡淡的,反正他们是自己的族人,也不可能反水去支持别人,关系是否亲密又何妨?
所以皇帝当初允了后宫省亲,皇后娘娘在娘家人进来请安时,也是一口拒绝了的。没了母亲的那一日,她便没了娘家,还回去做甚么?
忆苦思甜?她如今的日子不见得有多甜,往昔的日子不见得有多苦,所以皇后娘娘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赵家虽然懊恼,可也不得不听了皇后娘娘的吩咐,不能建别墅,总觉得承恩公府比别的外戚们低一头似的。
皇后娘娘那里没动作,那么争斗的便是两位贵妃了,贤德妃贾氏和吴贵妃二人。当然,不仅是她们二人彼此争斗,就是在宫外,贾家和吴家之间也是龌龊不断,少有和睦。
吴贵妃的资历老,虽然没儿子,可是名下有个公主,被皇帝当成了宝一样疼着,对上蛋都没有怀上一个的贾氏,吴贵妃是底气十足的。
再者说了,吴贵妃之父吴天佑虽然是个混不吝的,可是吴家却是比贾家强上许多了,所以能给吴贵妃朝堂上的支持,不跟贾府似的,除了银钱外,竟是没有任何的势力。
元春在宫内苦苦挣扎,她也知道府上的情况,可是现在不同了啊,这不是有个静孝郡主吗?黛玉她女婿又是骆阁老的亲侄子,听说骆阁老夫妻俩对于这个侄儿关心非常。
所以长了见识,开了眼界的元春总算是和贾母的目光一样了,打起了黛玉的主意。
果然自己在前朝有骆阁老,哪怕是十分之一的支持,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在后宫孤立无援,累死累活的。
所以元春在大年初五时,打发了宫中的小太监,递了消息出来。
贾母对于元春这个自小儿精心教养的孙女儿自然是寄有厚望的,现在看着她的眼界,顿时欣慰不已。
递了帖子,打发了王熙凤这个能说回道的,又有探春这个机敏多智的一起上门,为的便是邀请黛玉上元节那天在贾府等着娘娘的接见。
对于这样的邀请,黛玉顿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我毕竟不是贾家人,府上是喜事儿,我去了这只怕不大好。”
黛玉有些为难地道,她确实没想过要去贾府去见什么娘娘。
“这哪里不好了?是宫中的大姐姐专门传了消息,说是借着机会好生地认认亲,以后也往来方便,玉儿妹妹,不是我说,这样好的事情,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唔,这样吧,风姐姐,三妹妹先坐,我去找夫君商量商量再说。”
黛玉有些招架不住王熙凤的这张嘴,立即地将骆辰逸给拎出来做挡箭牌。
王熙凤虽然对于那赘婿没甚好感,可也知道这个林妹夫不是个好惹的,所以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唷,林妹妹,如今你都是郡主了?这府上的大小事宜谁还敢不听你的,哪里需要商量了?”
不过仍旧是打趣地挤兑了黛玉两句。
黛玉忍着内心的不喜,然后快步地出了花厅。
骆辰逸听了黛玉的转告之言后,觉得有些好笑,
“不去,不说别的,咱们如今身上有孝,咱们又不求着贾贵妃,上门去干吗?没得让人说咱们失了风骨,骂咱们不孝呢!”
骆辰逸对着黛玉道。
黛玉也知道丈夫是读书人,对于这些事情看的格外重,所以只能暗暗地松了口气,抱怨道,“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二嫂子那张嘴,又说是贤德妃的口谕,这样不去真的行吗?”
“放心吧,不提后宫不得干政。再者说了,后宫还轮不到一个贵妃指手画脚呢。有太后娘娘不说,还有皇后娘娘呢,所以直言拒绝就成,再不然你就推到我身上,说是我不许你去,再者,我与大伯家约好了,要一起上街看花灯的。”
“什么?为何你不早说?”
黛玉瞪大眼睛,一脸不悦地问道。
“这不想给你一个惊喜吗?可惜的是……”
“既然与大伯母约好了,那么自然不能失礼,我这就去回了琏二嫂子,唉,她也是难,那样一大家子……”
听着黛玉对于王熙凤的怜悯,骆辰逸觉得好笑,王熙凤自己并不觉得为难啊,如今正是显示她才干优长的时候呢,王熙凤巴不得天天有这样卖弄的日子呢,黛玉倒是替她觉得为难了。
“你呀,操的什么闲心,只怕二嫂子未必这么想呢。”
他这般说,黛玉复又想想王熙凤争强好胜的性子,也觉得自己有些好笑起来了。
所以她转身回了花厅,将刚刚与骆辰逸的这一番对话说给了她们姑侄听。
王熙凤笑着道,
“如何就这样巧了,妹妹竟是不知道?”
虽然黛玉对于她的质疑有些不痛快,不过还是耐心地解释道,“他是想给我惊喜,所以一直都保密着,我也没想到……琏二嫂子,家去了替我向外祖母,二舅母致歉吧。娘娘家来了,也是阖府团聚的喜事儿,没的我一个外人掺和进去,却是不像。再者说了,我身上又有孝的……”
既然黛玉都这般说了,王熙凤和探春二人也只能失望而归,探春在离开郡主府时,突然地觑见了一个身影,突然明白过来那是谁的探春顿时面红耳赤起来。
再是没想到,这位林姐夫竟然这样一表人才,俊俏非凡。
好在王熙凤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想着回去了之后要如何跟老太太交代,所以并未发现探春的异样来。
可偏生,探春虽然极力控制自己,可是那个身影似乎是印在了自己脑海中,心底里一般,觉得怎么着都剥落不去。
探春自此似乎是成长了一般,时常地待在自己的屋子里发呆,也不大和姐妹们一起去玩乐了。
不过对着王夫人,却是更加地恭维了。
王夫人对于探春这个庶女只怕也没有多少的感情,不过也乐得和她秀母女情深,撩拨的赵姨娘上蹿下跳的,越发地显得粗鄙了,越发地让探春瞧不上了,母女,姐弟之间的罅隙日深,王夫人才觉得心中畅快了不少。
想想宫中的贵妃女儿,再想想将来有大出息的宝玉,王夫人如今志得意满,所以对于探春这个庶女也并不觉得有多么地碍眼了,毕竟将来嫁出去,也能为自己的宝玉拉来一个助力。
第二天探春受宠若惊地收到了几件太太打发人送来的首饰,布料还有旧衣。
说的是旧衣服,不过都是好料子,不过是样式过时罢了,王夫人年轻时略显丰腴,探春年纪又小,穿着还挺奇怪的。
所以她带着丫头们连夜地改了之后,便天天地换着穿,逢人就说太太的慈和。不过因着不是时兴的布料,不是时兴的样子,总显得有些怪异。
因着骆辰逸说了带着黛玉一起出府和大伯母家一起去赏花灯,所以黛玉总觉得这几日时间走的额外慢。
骆辰逸看她闲的慌,所以找了各色东西来,夫妻俩一起做灯笼玩。骆辰逸懒,也不爱动脑子,可是他见过的多啊,眼界开阔,自己又会画画,所以每每做出的东西又精致又好玩,再对比一下自己的,不然是兔子灯之类的,黛玉顿时觉得无趣了。
扔下了自己手头上东西之后,开始帮骆辰逸了,夫妻俩联合做了个大胖娃娃吃元宵的灯笼,看的一众人心头软软的,不过陈嬷嬷却是略带担忧,这样童趣十足的东西,姑爷这是在暗示着什么吗?
整整两天功夫,夫妻俩在工匠的协助下,总共做出了十来盏不一样的灯笼来,夜里看着这些东西,简直成就感爆棚。
黛玉又紧急地往贾、骆两处送了几盏自己觉得好玩的给姐妹们,自然是少不了宝玉的。
至于骆家,那只大胖娃娃咬元宵的也一起送了过去,骆辰迅的小儿子如今正是三四岁好玩的时候,他拿着这灯笼,却是极为相配的。
贾府的几个姐妹,宝玉,巧姐儿,贾兰,贾琮贾环人手一只灯笼,俱是欢喜不已。
府上忙着贵妃娘娘省亲,这灯笼也都选择的是富贵吉祥的样式,哪里有林家送来的这样巧思好玩的。
又听说是他们家郡主郡马自己动手做的,大家自是更加觉得好玩了。
宝玉本也想闹着自己做,可惜的是,府上如今正是忙碌的时候,不管是贾母还是王夫人,绝不会纵着他的。
宝玉自己怏怏不乐,然后并不能让老太太,太太改了主意。
因听了是林妹妹自己做的,宝玉本想都给收回的,可惜的是,这次却是没谁理会他,毕竟这签子上标的明明白白,纵然是一向让着她的探春也将那灯笼宝贝的紧,别说是送给宝玉了,就是看看也叮嘱他小心了再小心的。
至于惜春,直接让宝玉碰了一鼻子灰,哥哥抢妹妹的东西,这算什么本事?难道你还要抢了巧姐儿,兰哥儿的?
你这做叔叔的倒是出席了,不说送侄子,侄女儿东西,反倒是跟没断奶的奶娃娃一般,竟是越长越回去了?
这番夹枪带棒地,宝玉也只能落荒而逃,大家都说三姑娘是个刚性儿的,可没想到这四姑娘也不惶多让,宝玉竟都没讨着好儿。
好在宝玉性子还算好,并不将此事张扬的到处都知道,所以长辈们也只能装聋作哑,对于他们兄妹之间的口角来了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上元佳节到了,黛玉恨不得立时便是晚上了,自己可以出去赏灯了。
她小时候父母也曾带着出去玩过,不过自打母亲过世之后,便再没有出去的机会了。
虽没有十年,差不多也有八年了,好在现在又有了机会,也不知道这京中的灯会到底如何?是跟扬州那样热闹非凡吗?
扬州富人聚集,所以盐商们斗富的风气一直浓厚,这样的佳节里,更是了不得。
也不知道京城是个什么情形,骆辰逸也不知道。夫妻俩猜测了半天,想想晚上就能出去了,复又觉得好笑。
下午稍微地吃了茶点之类的垫垫肚子,众人开始准备出行了。
上元节肯定人多热闹,却也不是没有危机的,所以安全方面大家还是需要各种准备的。尤其是有女眷的情况下,好在他们已经订了最好的太白楼看花灯,不用在街上人挤人的。
夜幕降临,半黑不黑的时候,黛玉一行人终于出发了!
骆太太看着几个孩子们,就是两个媳妇儿也是心不在焉的样子,顿时觉得好笑,便主动开口道,“行了,咱们也出发吧,去了外面,你们也正好松快松快,老大媳妇,照顾好你弟妹和婉慧两个!”
“是,太太。”
骆辰迅的妻子孟氏笑着应下了。即便婆母不嘱托,她这个当长嫂的也知道自己的责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骆辰逸护着黛玉在街面上走,黛玉只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各色的花灯,各种的小吃,各样儿的猜谜,总之,叫卖声,欢笑声等等夹杂在一起,让人觉得欢喜不已。
一路上骆辰逸也在询问黛玉的意见,不时地买上一两盏的花灯,看着有新奇干净的小吃也各自买上一两样,等他们一行人到了太白楼时,身边跟着的人几乎都没有个空手的了。
骆太太年纪大了,不好这些热闹了,所以她带着两个孙子先到了太白楼的包厢中,也让儿媳们松快松快,看着静孝夫妇到了,这才将小孙子放下。
太白楼每年的元宵都是限量的,都是要提前预定的,否则的话,只怕你出再大的价钱,也尝不到这样的美味,一年只这么一回,所以闹的太白楼的元宵越发地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