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以后能做生意,她现在多攒点钱,到时候也能开一家自己的铺子。
  等两个孩子结婚了,她这个娘也能帮他们出一份力。
  还有张向阳要是想演戏,她也能拿钱出来支持他。
  正吃着饭,李学生提着东西上门了。
  张向阳看了眼挂钟,朝他道,“我还有二十分钟空余时间,有话快点说吧。”
  李学生一呆,朝何方芝可怜兮兮地道,“嫂子,我肚子还饿着……”
  何方芝忙站起来,“我给你盛饭。等着哈。”
  张向阳斜睨了他一眼,“大早上的,你饭也不吃,吹一肚子冷风来咱家。应该有大事吧?”
  李学生看了眼桌上还算丰盛的菜,点头,“对!有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张向阳急得不行。
  李学生拿了双干净的筷子,夹了一下咸菜,“上回我吃到嫂子做的饭菜之后,心里就生了个非常好的想法。”
  张向阳瞅见他的动作,心里一琢磨,这话好像似曾相识啊,皱眉道,“这么多好吃的菜,你吃什么咸菜呀?我跟你说,虽然你这人嘴巴很欠,但我这人宽宏大量不跟你计较,对客人尤其大方,你还是吃菜吧。都是今早我媳妇炒的。”
  他好不容易让他媳妇给他腌的咸菜,总共也没多少,这小子倒是一点也不客气。
  李学生双眼紧闭,嘴巴一直在嚼,抬了抬手,示意他闭嘴。
  可把张向阳给气的。你到我家,还让我闭嘴。
  只是看他不像是闹着玩的,张向阳也只能乖乖闭嘴,等他睁眼说话。
  就在何方芝端着粥过来的时候,“啪”一声,李学生一掌重重拍在桌子上。唬了在座一大跳,何方芝面色倒没什么反应,可她的手下意识抬高,碗有点倾斜,里面的粥差点淌到她手上。
  张向阳眼急手快,赶紧接过来,送到李学生面前,瞪了他一眼,“你这是干啥?一惊一乍的。”
  两个孩子怒目而视。
  李学生嘿嘿笑,立马给何方芝道歉,“嫂子对不住,我刚才想事情想得太入神,抱歉了。”
  何方芝摇头,“没事没事!”
  她坐下来,问他,“你这是干啥呢?”
  李学生把自己想出来的好主意说给何方芝听,“嫂子做菜的手艺这么厉害。我回去后,就想着不如把菜弄成咸菜,到时候放在我们蔬菜公司卖。”
  何方芝眉峰拧在一起,“恐怕不行吧。”
  张向阳刚才还觉得这主意不错。如果做成咸菜,那就不用担心菜烂掉了。不得不说李学生这主意真是不赖。
  可他没想到他媳妇会反对。
  张向阳和李学生齐齐问,“为什么?”
  何方芝比他们还懵呢,“卖咸菜不属于贩卖盐吗?”
  前世,咸菜咸鱼都是不允许卖的。难不成这个年代可以?她把视线落到张向阳身上。
  张向阳还真不知道这个。不过她的话倒提醒了他,前世好像有过一责新闻报道,有个厨子在a地买了六十公斤盐运到b市,在高速公路上的时候被交警查到,被拘留了。
  李学生还没想到这一层呢,他之前以为她会说,盐不够。可谁成想,盐本身的问题更大,“我回去问问吧。等回来后给你答复。”
  何方芝点头,还不忘告诉他,“腌咸菜要用粗盐。”
  李学生记下了,然后端起碗继续吃。
  张向阳也端碗吃饭,然后又问,“就算卖咸菜不犯法,可腌咸菜需要那么多盐呢。你能那么多盐?”
  李学生点了点头,“我有个朋友就是在百货大楼的采购科长,我可以通过他的门路弄到一批盐。”
  张向阳见他想的周到,便又道,“除了盐,还要有配料,比如说油,八角,花椒,辣椒,香叶……”
  “这?需要这么多?”李学生惊住了,他低头看了眼这咸菜,似乎也没那么多调料啊。
  何方芝给他解释,“那些材料在炸好之后,就捞出去了,你当然看不到。这些材料要的份量不低的。”
  李学生朝她竖了个大拇指,“怪不得味道这么好呢。原来里面有大料。”
  他刚刚吃的时候就有所猜测,但因为加的大料不多,他还以为剂量不大,应该不难。但没想到这也是一项难题。
  “我看你这科长做的也真不容易。”张向阳现在总算知道为啥他年纪轻轻就能当科长了。
  “我们局的主任就要退休了,接任者从我们这些科长中选。我年纪最轻,资历比不上他们,所以就想拼业绩。”李学生倒也没有瞒他,把事情一五一十说给他听。
  何方芝和张向阳对视一眼,两人齐声道,“那你加油!”
  李学生摇头苦笑,“原以为这是个好主意,可没想到需要协调的方面还挺多。”
  张向阳突然想到彭家木认识的那些朋友,“你觉得盐的事情能解决吗?”
  李学生想了想,“我现在也没法给你答案,等明天我再过来吧。”
  说完,他加快速度,把饭扒完。
  张向阳和他一起出了院门。
  等到了邮局,张向阳找到彭家木,“你能不能帮我弄到香料?”
  彭家木抬眼看他,“你要香料干什么?”
  张向阳给他解释,“我媳妇想腌咸菜,卖给蔬菜公司,放心吧,这些香料都是炸过就扔,不会放在菜里的。”
  彭家木没想到他居然又想到赚钱之法,有些瞠目结舌,“你小子这速度可真快啊。”
  前些日子还嘟哝着要赚钱,这么快就让他想到法子了。
  张向阳摇头,他倒不是需要从中赚钱,而是想帮帮他媳妇。
  他媳妇前世可是个大富豪,现在手里只握着不到两百块钱,心里肯定没踏实感,他想帮帮她。
  至于他自己,他肯定会琢磨到更好的法子。
  彭家木倒是答应地很爽快,“香料倒是不难弄,难的是价格。我担心你买不起。”
  张向阳瞅了瞅四周,压低声音道,“黑市的价格?”
  彭家木重重点头,“是!”担心他多想,又补充一句,“你也知道做他们这行的,图的就是赚钱,要不然跟供销社一个价,他们图个啥。”
  张向阳心里叹了口气,“你让我好好想想。”
  到了第二日,李学生又在饭点出现。
  刚进院子,李学生脸上就挂着喜气洋洋的笑,“我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让我们领导同意了。他说只要我的盐是从百货大楼购买,有正规收据,就没关系。”
  这是担心用的是私盐。但有账就不怕查。
  张向阳和何方芝同时想到这点。
  第 41 章
  张向阳侧头看向李学生; “那香料怎么办?”
  就算他跟百货大楼采购科长有关系; 人家也不可能帮他把所有香料都调到吧。要知道香料的产地可是来自五湖四海。想要大批量,估计得求爹爹告奶奶才能弄到,这就要看李学生和这个朋友关系铁不铁了。
  李学生叹了口气; 看向何方芝,神色有些萎靡; “嫂子; 就不能减少些香料; 或是不用香料吗?这个毕竟是咸菜,成本多了,肯定卖价也得高,到时候恐怕没人买的。”
  何方芝想了想,“减少香料倒是行,可那味道就会差了许多。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李学生无奈,“不行也得行啊。我弄不来更多的。”
  张向阳给他建议,“我觉得你可以把这咸菜设成高低档,一种便宜的; 一种贵的。”
  李学生挠了挠头; 眉头皱了皱,“有这个必要吗?”
  张向阳知道他这是转不过弯来; 所幸就跟他讲得更明白些; “试试看呗,说不定价格贵的更好卖一点。如果这个贵的好卖,利润比便宜的高; 你卖十瓶贵的比卖一百瓶便宜得到的利益多,你说你想做哪种?”
  李学生立刻明白他的意思,“成,就按你说的办。”
  张向阳给媳妇夹了一筷子菜,朝李学生道,“便宜的直接用包装袋就可以,但是贵的,恐怕得要用玻璃瓶,你还得找食品厂帮忙塑封。”
  李学生笑着道,“那是肯定的。而且为了保质期能久一点,恐怕还要在里面加防腐剂呢。”
  何方芝用公筷给张向阳夹菜,然后侧头问,“那你打算做哪种咸菜?”
  李学生边喝粥边问,“现在能做什么咸菜?”
  何方芝一一数给他听,“萝卜干,萝卜缨,酸菜,大头菜,雪菜”
  李学生想了想,“萝卜干就算了,萝卜是我们公司卖的最好的蔬菜之一,都做成咸菜就没有新鲜的可卖了。酸菜是用大白菜腌的,可以少做些。萝卜缨,大头菜和雪菜可以多做些。”
  何方芝当即立断,“那你把材料给我弄过来,我先把咸菜切丝,到时候你材料到了,我直接就能腌。”
  李学生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挎包里掏出采购单。
  张向阳和何方芝都凑过来看,只见李学生写着采购萝卜缨,大头菜和雪菜上等各二十斤,下等各一百斤,酸菜上等十斤,下等五十斤。”他顿了顿,把笔递给她,“你把所需的材料斤数填上。”
  何方芝算了下各个类型的蔬菜重量,填写上去。
  “那我媳妇能有多少好处费?总不能让她无偿帮你吧?”如果赚不到什么钱,张向阳才不会同意让他媳妇白忙活一场呢。
  李学生想了想,“这样吧,一斤给你两毛辛苦费。”
  张向阳在心里算了笔账,所有加起来一共是四百二十斤,那就是八十四块钱,他有些不乐意,“这可是秋天,水都是冷的,我媳妇又是洗菜,又是切菜,还要负责咸。弄上好几个月才八十四,也太少了吧?”
  李学生满脸黑线,“你们生产队辛辛苦苦一整年也不过才挣七八十块钱。你媳妇只是利用空闲时间做点咸菜就比上一年工还要多,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他顿了顿,有些好笑地看着他们,“如果我跟你们大队长说这事,恐怕他直接命令你媳妇帮忙,但是只会给她记工分。到那时候,别说八十四,恐怕她连八毛四都分不到。”
  何方芝也知道他说的是实话,拉了拉张向阳的袖子,朝他道,“我能答应你,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李学生朝她点头,笑道,“嫂子,你说。”
  何方芝侧头看了眼张向阳,“等成品做出来,贵的这种,你能不能每样给我们十瓶?”
  李学生眉头一锁,“你要这么多干什么?”
  何方芝冲张向阳眨了眨眼睛,“孩子他爹有几个好朋友,我们想给他们送礼,说不定将来他们也能给你带点销路。”
  张向阳立刻明白了,他媳妇这是说彭家木认识的那些司机。他们有钱,他媳妇做的这些咸菜味道非常棒,他们跑长途的,风餐露宿,路上的国营饭店又都是不到饭点不开门,他们经常错过,只能露宿荒野。卖给他们倒是一条出路。
  他们虽然说的是送礼,可李学生摸爬滚打好几年,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水至清则无鱼,就连他也经常跟那些混黑市的人打交道。他也不是什么迂腐之人,只是思考几秒钟就拍板答应了,“成!这事我答应你们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等人走了,张向阳握着何方芝的手,“媳妇,你对我真好。”
  他刚刚不是没动过这个歪心思,可一想到自己挣钱还要媳妇帮忙就觉得丢人,张不开这个嘴。可谁成想,他媳妇居然替他开口了。她果然是个善解人意的贤内助。
  何方芝有些意外,“你这么客气干什么!”
  张向阳抿嘴笑,望着她的时候,亮得惊人。
  等张向阳去上班,何方芝就拿着采购单找公爹,因为这年头不能私人买卖,所以单子是直接由城南蔬菜公司向大队下的单,菜当然就是由大队出。
  至于工钱,可以私下结清,并没有走大队公账,所以李学生没有给她个人开票据。
  张大队长让队里几个妇女去地里割菜,割完后直接运到何方芝家里。
  张母,张向民以及杨素兰都过来帮忙。
  张向民负责挑水,张母和杨素兰负责洗菜,何方芝负责切菜。分工也算是非常明确。
  李学生当天下午就把盐送过来了。其他的可以晚几天到,盐这东西比较早点放,要不然菜很容易会变色。
  一直折腾了半个多月,咸菜终于入了瓮。酸菜放在大缸里,用块大石压着。
  又过了一个月,咸菜终于成功。
  李学生特地让张向民骑着驴车帮忙运到县城的食品厂,下等的是装袋,上等的是玻璃瓶。
  回来的时候,张向民还带回了几十瓶,交给了何方芝。
  张向阳得到成品让彭家木帮忙兜售,为此还特地给了对方提成。
  彭家木原以为他这么长时间没有找他买香料,应该早就放弃那个赚钱的念头。可谁成想,一个多月没见,咸菜居然腌好了,“你这速度够快的呀。这东西哪来的呀?还有这个瓶子不好弄,你哪弄的呀?”
  张向阳不想说得太明白,含含糊糊地说,“我找朋友弄到的。”
  彭家木见他不肯说,也不逼他,“成!我帮你卖试试。”
  张向阳立刻朝他道谢,“这一瓶是半斤,六毛钱一罐。不可卖便宜了,要不然我没赚头。”
  他卖的价格和蔬菜公司一个价,但他这不需要票。
  彭家木点头,为了自己的好处费,他也得给卖出去。
  半个月后,彭家木就给卖完了,一瓶可以赚两毛五,张向阳因此赚了十块钱,给了彭家木三块钱。把彭家木喜得眉开眼笑,“对了,这东西还有没有?等他们吃完了,说不定还要。”
  张向阳也还在等市场的反应,“过段时间再说吧。”
  就算等下一批,也得一个多月才行。他倒是不急,毕竟那一罐起码也得吃上一个月。时间刚刚好。
  李学生是在一个星期后登门的,他刚进院子就给他们报喜,“我就知道,这咸菜主意不错。看到没?几百斤,几乎卖掉大半。”
  何方芝和张向阳也很高兴。如果这次卖的好了,那是不是代表他会加量。
  李学生坐下后,朝何方芝道,“这次我要加量,下等的你给我各做两百斤。”
  “上等不要?”张向阳有些纳闷。
  李学生脸上挂着得意洋洋的笑,“上等的不好卖,我这次要多做些下等的。”
  张向阳迟疑道,“上等怎么不好卖了?”明明上等比下等好吃一百倍。价格也贵两倍而已。
  李学生想了想,“可能是咱们县城工人不够多吧。所以大家都勤俭,只想要下等的。”
  张向阳有些头疼了。何方芝道,“我们还是只要上等,每样五十瓶。你看可以吗?”
  李学生在两人身上溜了一圈,“你俩这是卖到哪里的?这么贵居然有人买。”
  何方芝笑着解释,“他朋友是省城的。你也知道省城的工人可比我们怀江县多多了。”
  李学生想了一会儿,“那成吧。我答应你了。不过瓶子太难弄,这次我免费帮你们,下回你们自己想办法。”
  张向阳想了想道,“我可以让他们把瓶子退回给我。到时候我们用开水煮上好几次,应该能消毒。”
  何方芝朝他竖了个大拇指,“你这法子不错。”
  张向阳跟彭家木提了这条,他倒是没有反对,“这玻璃瓶也是好东西。如果你要收回的话,恐怕也得花点钱买回来才行。”
  “买就买吧,总比欠人情的好。”张向阳想也不想就应了。
  李学生找他们帮忙是公对公,他们不得不帮。他们找李学生帮忙就是私对公了,一点优势也没有。人家想拒绝,你连理由都找不到。
  就在你来我往两次过后,张向阳居然接到了大定单。
  “你是说要一千瓶?真的假的?”张向阳显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错!我一个朋友特地找我定的。他连定金都给了呢。”彭家木从兜里掏出六张大团结。
  “可我们没有那么多瓶子啊?”张向阳非常心动这六百块钱,这咸菜的利润超过四成,除去给彭家木的三成,他还有一百七十五块钱。可他弄不到瓶子,这笔生意注定要打水漂。他急得心里直痒痒,抓耳挠腮的。
  作者有话要说  发家致富奔小康~
  第 42 章
  张向阳老老实实道; “这里面的咸菜是我媳妇做的。可外面的瓶子,我弄不到这么多; 你有没有主意?”
  彭家木原先以为张向阳回收玻璃瓶是想省点钱; 可谁成想是因为弄不到更多的。
  他想了想; “不如弄成塑封袋?这样还能节省开支。”
  张向阳摇头反对; “蔬菜公司卖的就是那种低档的,里面用的材料非常少。像这种用的材料多,汁子也比那些多; 当然要用玻璃瓶来装更好。”
  他想了想半天,突然道; “你说能不能去县城找人收瓶子?”
  这个年代的玻璃瓶造型几乎差不多; 都是做罐头用的瓶子。
  彭家木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 “我这就去县城找人,我跟你说我有个朋友就在旧货回收站工作的。到时候我让他收货的时候,帮我们留意那些完好无损的。”
  张向阳突然眼前一亮; 他终于找到一个来钱的路子。
  这年代刚好是文|革; 有许多违禁物品都被收到旧货回收站,说不定他能从中捡露。
  他凑到彭家木耳边小声道,“我跟你一起去。”
  彭家木瞅着他这发亮的眼神; 怀疑地看着他; “你老实跟我说; 你又憋着什么坏呢?”
  张向阳挠了挠头,“彭哥看你说的,我就想去里面买点有用的书本; 哪有你想的那么坏。”
  彭家木眉头皱起来,一脸不信,“真的假的?”他会这么老实?
  张向阳给他解释,“我家里只有一套高中书籍,我想去找找看。”
  彭家木见他表情严肃终于信了。不过顿了顿,他又道,“我还以为你想去里面捡露呢。”
  张向阳“……”他尴尬地笑了,“彭哥去捡过?”
  彭家木倒也没瞒他,“当然去过。我那个朋友之所以去那个地方工作,为的就是想捡点露。可惜,啥也没捡着。”
  张向阳一颗火热的心立时凉了半截。
  到了周末休息,张向阳和彭家木各自骑了一辆自行车去了县城唯一一家旧货回收站。
  这个旧货回收站几乎什么都收,书本,铁器,木材,玻璃,甚至连砖头瓦片都有。
  彭家木见张向阳找他朋友马大顺在边上说话,他随意逛逛,最终走到书本那一堆找东西。
  他想要找书本倒是真的。后年就会有高考消息传来,到时候这些书本可是抢手货,到时候他卖出去,也能从中挣到一笔钱。
  他在那边挑挑拣拣,只要是高中书籍,他都要。
  彭家木嘱咐完朋友,就过来找他,看到他已经找了一堆书,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阳子,你要这么多书干什么?”
  张向阳解释道,“我们生产队有那么多知青,我想着把书拿回去,看看他们需不需要。”
  彭家木朝他竖了个大拇指,赞不绝口,“兄弟,你这人真会钻空子。”
  如果上头真的恢复高考,那张向阳可就赚翻了。
  张向阳嘿嘿笑,彭家木也过来帮他忙。
  张向阳在这堆废书里继续翻找,头也不抬就问,“你朋友怎么说?什么时候能弄到?”
  彭家木小声道,“咱俩算是幸运了。本来昨天他就准备把收到的瓶子都打碎,今天卖出去。可谁成想,昨天上面临时过来检查,耽误他一天时间。这不,他现在正在把袋子全倒出来,帮我挑呢。”
  张向阳惊喜万分,“这么巧的事情居然被咱俩给赶上了。”
  彭家木哈哈大笑,他眼睛本就小,这么一笑,居然成了一条线了。
  两人正在这边忙活着,突然张向阳从中抽到一张卷轴。他心里一突,试着展开一点,发现居然是一幅水墨竹画。
  彭家木发现他没动静,也凑过来看,“这画是真的吗?”
  两人在下面找落款,辨认了半天也没看懂这字到底是什么字。
  彭家木摇了摇头,“这画即使是真的,现在也不值几个钱。”
  张向阳有些诧异,“那你过来捡什么露?”
  “当然是金银啊。”彭家木小声道,“金银到哪什么时候都能卖得上价。虽然现在的银器不值几个钱,不过将来就不一定了。”
  这年代的银价低到离谱,就像银元,银行才收一块钱一个,到后世起码能卖几十万,稀有的如袁大头能卖至几百万。
  张向阳看他,“那你怎么不去铁器那一堆里翻找?”
  彭家木撇了撇嘴,“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他指了指外面,“我朋友肯定早就翻过了。”
  张向阳一想也是,他站起身,“我去找你朋友要个麻袋。”
  彭家木点头。
  张向阳饶过好几个废品堆,终于在最里面的地方找到正在翻找玻璃瓶的马大顺,“能给我一个麻袋吗?我挑的书有点多。”
  马大顺回头,看到是他,笑得一脸憨厚,“成,你等着。”
  说着去里屋找麻袋。
  正在此时,从外面溜进一个瘦小男子,他猫着腰,两眼滴溜溜地转,看到张向阳的时候,眼睛一亮,凑到他面前小声问,“听说这里收银元比银行贵一毛钱,是真的吗?”
  张向阳还没来得及答话,马大顺就从屋里出来,他的手里拿着一条崭新的麻袋。
  张向阳一脸尴尬,朝那个瘦小男子低声道,“你找的人应该是他。”
  马大顺在瘦小男子身上随意扫了一眼,就把视线落在张向阳身上,原本憨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