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着呢。要不是我那厂子买不起卡车,我都想让我大哥去帮忙呢。”张向阳猛点头。
  “那你大嫂去你那厂子里没问题吧?”张大队长犹不死心。
  张向民忙道,“爹,干啥非得要去三弟那厂子啊,他是在深圳,我是去汕头,不是一个地儿。不方便。”
  张大队长瞪了他一眼,“我还不是为了你。你们去广东那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语言又不通,虽然你弟那厂子,他也不常在,可有我们老家的人在啊,你们要是有啥事,也能让人家帮帮忙。你光看那钱了,你就不考虑别的?”
  张向民被训得脸色涨红,好似下一秒就能生烟。
  张大队长重重叹了口气,“你们都大了,也都当了父母,一心只想挣钱养家,却忘了自己的安全。我是你们的父亲,我不得提点你们嘛。一个个的翅膀都硬了,我说啥话都嫌烦,算了,我就随你们的意,什么都不管吧,你们把孩子撩在家里,去外面闯吧!”
  张向民被训得已经无地自容了,他不善言辞,等张大队长说完,他才尴尬地挠头说,“爹,我听你的,让孩子他娘去三弟的厂子里。”
  张向阳提醒他,“两地分居真的好吗?”他大哥这么老实的一个人,要是没有大嫂跟在身边,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会被人给欺负,尤其是司机,这一行最容易被碰瓷。
  张向阳的想法,其他人自然是不知道的,偏偏他话里的意思无端给人一种暧昧的感觉,张向民脸烧得厉害,舔了舔有点干涩的嘴巴,干巴巴地道,“老夫老妻的,又不是见不上面,有啥好不好的。”
  张向阳眨了眨眼,刚想说他不是这个意思,却听张大队长道,“你以为你大哥像你一样,满肚子的花花肠子啊。”
  张向阳无端被骂,很是委屈,忙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担心我大哥。外面骗子很多。让人防不胜防。”
  张大队长又有点打退堂鼓了,自家大儿子这么蠢的一个人,会不会被人骗啊?
  张向阳见他爹的脸色又变了,忙道,“如果有事找公安,国家肯定会为我们做主的,大哥,爹,你们不用担心。”
  张大队长沉吟片刻,还是道,“要不还是让你大嫂跟着一起去汕头吧,你说的对,你大哥得有人看着。”
  张向民有点尴尬。只能尴尬地看着亲爹和三弟。
  张向阳见事情已经说开,立刻把自己带过来的东西拿给他们看,“这是我从深圳特地买给你们的,看看喜不喜欢?”
  张母摸着这柔软的毛巾,“怎么买这么多啊?花了不少钱吧?”
  一摞摞的塑料盆和十来条毛巾。
  张大队长和张向民都看向这塑料盆。
  张向民咧嘴笑,“这种盆,我在省城的百货大楼看到过,价格不贵,但是得要票才行。”
  张大队长摸着这盆十分稀罕,“这么大老远拿这么多盆,你虎不虎啊?”
  “我跟厂家批发的,用火车运到北京,我想着家里用不起搪瓷盆,所以就带了一摞回来。你们用完了,我下回再给你们拿。不值钱。”张向阳财大气粗地道。
  张母笑得合不拢嘴,“还是我们小三知道心疼我们,有好东西知道拿回家里。”
  这话意有所指,在座的各位都听出来了。张向民不好说什么,毕竟他还没挣到钱,现在说大话有点为时过早。
  张大队长不想惹老婆子不高兴,毕竟老大两口子要是去汕头,家里的两个孙子还是要由老婆子来照顾。
  张向阳挽着张母的胳膊笑着道,“娘,您说这干什么,又不值几个钱,说出来好像做了啥了不得的事情似的。”
  张母气的拍了下儿子的肩膀,这孩子傻不傻啊,哈哈真拿老大当亲哥哥看了。她气的瞪了他一眼,把塑料盆往自己屋里搬,“这是我儿子给我买的,旁人不许用。”
  说着也不管别人怎么看,直接把门给关上。
  张向阳尴尬症都要犯了,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人啊。
  张大队长没说话,依旧抽着烟袋锅子。
  张向民走过来拍拍张向阳的肩膀,“三弟,没事,咱娘心里不痛快,我知道。”
  张向阳略微一思索也就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了。说实话要是他,他可能不放心把孩子交给继母来带。虽然有张大队长看着,可张母的冷言嘲讽或许对孩子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张向阳回到家的时候,杨素兰还在帮着家里打扫卫生。
  他有点尴尬,又有点无措,直到对方走时,他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媳妇听。
  何方芝挺喜欢原身这个表姐,还有那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她和张向阳是同一个心思,她仔细琢磨,便道,“我看你娘这人除了钱,别的什么都收买不了。”
  张向阳亲自去求张母善待大哥家的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看来只能这个法子了。你拿些钱给大嫂,让她开口,我看咱娘似乎挺怕大嫂的。”张向阳也同意这个法子。
  “表姐不会要的,刚刚我把从北京买的衣服拿给她,我好说歹说,她只肯收一件。”何方芝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大嫂不喜欢欠别人,我看你提醒她一下吧。她应该会听你的。”张向阳默默叹了口气。
  何方芝答应了。第二天就跟杨素兰说起这事。她也说会给张母一笔钱让她好好照顾红根和红进。
  张向民决定要去汕头,他的工作就空出来了,许多人从张母那边听到这事,都拿着钱上门。
  这工作最终落到张向阳的表哥,也就是张草花的儿子。因为这事,对方还得了门很不错的亲事。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张向阳在家里带了一个星期,除了过年这几天,他留在家里帮忙,其他时间都是去彭家木那里玩。
  对方听说他和马大顺挣了不少钱,心里很高兴,还有点蠢蠢欲动的意思。
  张向阳想把他忽悠到深圳帮他管理化妆品厂,所以使出浑身解数来忽悠。
  甚至他还让媳妇专门做了一桌菜请彭家木过来吃。
  彭家木见他一桌子几乎全是肉菜,他狂咽唾沫,“阳子,看来你是真的发了,以前你就是再装门面也没这么奢侈过,我算是体会到了。”
  张向阳搂着他把他按到凳子上,给他斟了一杯水,“看看,还是茅台的。”
  “你给我喝这么好的酒,还整了这么一桌,你是不是又在琢磨什么坏主意呢?”彭家木也不是笨人,这摆明了就是鸿门宴啊。
  彭家木当下酒杯,拿眼瞅着张向阳,非要他先说出意图。
  张向阳拍着他的胸口,“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你。”他沉吟了片刻,“你还记得我媳妇做的那个清凉膏吗?”
  清凉膏?彭家木当然记得,“你们去北京上学了,那些司机还找过我呢,可惜我没货,没法给他们,怎么了?”
  听到这话,张向阳心里多了点自信,“是这样的,我想在深圳开家化妆品的厂子,我请你管理,给你两成股份,不需要你出一分钱,你看怎么样?”
  彭家木和马大顺不一样,他是个妻管严,她媳妇是个谨慎小心的人,恐怕不会冒风险让他把家底掏出来建厂,但如果是不花一分钱,说不定对方会心动。
  果然,彭家木听到他的话心动了,他拧着眉头思索半天,才道,“可我没有管过厂子啊。我担心干不了。”
  “没事儿,如果你有困难可以找马大顺,他现在已经是厂长了,有了经验。你和他又是熟人,他肯定不会不告诉你的。”张向阳立刻打消他的疑虑。
  彭家木怔愣了半天,才道,“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让他帮你管理厂子呢?”
  张向阳沉默了。之前他确实有这个打算。可因为发生会计那件事,张向阳改了主意。马大顺有一定的能力,可他也有自己的短板,他的能力摆在那里,只能管理一个厂子,再多一个,恐怕他会崩溃。
  “有好事,我当然第一个想到你了,咱俩的关系多铁呀。再说大顺忙着呢。我不好再把事情推给他。”张向阳含糊地说道。
  彭家木见他没有说实话,想来他也认为马大顺不适合管理两个厂子,便也没有再逼他,“行,这事我会去好好想想,明天过来给你答复。”
  张向阳点头,“我也不急,我那地方刚租下来。等到了春天,天气好了再盖房子。如果你不放心可以亲自去深圳看看,那边的发现是真的大。这么好的机会,你别错过了。”
  他边说边给彭家木夹菜。
  彭家木想了想,觉得他说的很对,深圳到底好不好,得自己亲自去看过才知道。也许他也能像他们一样当个万元户呢。也好过天天骑车吹冷风,把自己冻成冰棍一样。
  彭家木打定主意,便跟张向阳撂了话,“只要深圳真如你说的那么好,你这厂子,我替你管理了。”
  第 102 章
  张向阳微微一笑,“成; 我给你写马大顺的电话; 去之前给他打电话,让他到火车站接你。”
  彭家木端起酒杯跟他的碰了碰; “成!”
  张向阳想了想,“等你决定要做; 就到北京找我。我待会儿把我在北京的地址写给你。或者去之前给我发个电报。”
  “行!”
  春节过后,张向阳又带着一大家子回了北京。
  一个月后; 彭家木从老家找来了; 张向阳亲自去火车接的人。
  当晚; 何方芝和李婶做了一桌好菜招待他。
  彭家木也没有藏着掖着,开门见山说了来意,“我跟我媳妇商量过了; 我先试着帮你管理管理。如果干得不好,估计我也回不去了; 到时候就在深圳找份工作干得了。”
  张向阳拍拍他的肩膀; “别说丧气话。谁也不是天生就是当厂长的料。至少你这人吃得开,销售这块绝对能做得好。”
  相对于马大顺的谨慎小心,彭家木的优点就是跟谁都能打好关系。他的性子八面玲珑; 没有棱角,到哪都能吃得开。
  彭家木见他这么放心自己,心里也很高兴,“就冲你这份信任,我也会使出全力。”
  张向阳点了点头; 不忘叮嘱他,“如果有你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找马大顺商量或者给我发电报。”
  “好!”
  彭家木走的时候,张向阳给了他两千块钱,让他先到深圳盖房子,把厂房先盖起来,把厂子的手续都办好。
  因为深圳已经有窑厂,张向阳这次没有盖土坯房,而是选择盖红砖大瓦房,甚至还用石灰抹面,镶嵌玻璃,要多气派就有多气派。
  彭家要见他投资这么大,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送完彭家木,张向阳又投入忙碌的学习当中。
  又过一个月,何方芝从学校回来,告诉张向阳一件好事,“我们书法班的老师让我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
  张向阳想到他媳妇之前的担忧,有点不确定地问,“你会去吗?”
  何方芝笑着点头,“去啊。我前阵子从潘家园新得了一副颜真卿的《卢州集》。他的字体和我爷爷的很像。早知如此,我也不用拒绝吴主任要带我去见那些书法大家了。”
  张向阳揉揉她的脑袋,笑着道,“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啊,他一定乐意带你去显摆。”
  何方芝摇了摇头,想也不想就拒绝了,“那不行。我马上就要参赛了,现在上门,不是摆门了走关系嘛。这会给人留下话柄的。”
  这?张向阳突然发觉他媳妇做任何事都喜欢多思多虑,他抱着她,心疼得不行,“媳妇,你这样累不累啊?”
  何方芝抬头看他,一脸懵懂,“累什么?”
  张向阳含糊道,“就是觉得你挺累的。”
  何方芝捏了捏他的脸,“事先前多想想,也总好过事情发生了再去处理吧?那样我会更累。”
  张向阳一想也是。每个人性格不同,她喜欢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已经成了她的习惯,他这事到跟前,才想着去解决,似乎有点太被动了。
  就像现在,因为课程不紧张,他也没戏可拍,回到家里,他只能跟三个孩子大眼瞪小眼。虽然彩衣娱亲很温馨,可未免太没追求了。尤其是两个孩子都要写做作业,红瑾被李婶抱出去串门的时候,他就只能坐在门边思考人生。
  “媳妇,你说我是不是该琢磨演技啊?”
  何方芝眨了眨眼,挑了挑眉,“原来你之前一直没琢磨演技啊?”
  这话说得!张向阳心塞,忙解释,“我的意思是不能等角色来了,我再琢磨,我觉得我现在就该好好琢磨。比如说当老师会有什么样的特征?当英雄又会是什么样的?”
  何方芝瞬间明白他的意思了,对他的想法给予很高的肯定,“你这样琢磨,我觉得挺好。总不能等角色来找你。我听吴主任说制片厂那边因为资金短缺,一年也拍不了几部戏,你总不能一直闲着吧。这样人都废了。”
  张向阳上部戏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浪花,主要是因为这年代人们性格内敛,并不追星。也因为看得起电影的人很少。大部分农村人现在也看不了这些新电影。
  像张母之所以能看到,还是因为她特地跑了趟省城电影院才看到的。
  想想一部新电影,连县城都没有,它能火吗?
  张向阳点头,“那行,我想想我要琢磨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何方芝没有再过问,倒不是她不关心张向阳,而是因为隔行如隔山。
  吴主任自从认亲后,对张向阳的确比以前好多了。听说他要琢磨演技,帮着他一起出谋划策。
  两人从下学回来,就跑得无影无踪,天黑才回来。
  这晚,张向阳终于披星带月回了家门,就见孩子们都整整齐齐坐在凳子上。
  “你们先吃啊。不用特意等我回来。”张向阳担心她们等得久了,该饿肚子了,心疼得不行。
  “妈妈说她得了一等奖。要跟我们一起分享。必须等你回来。”红叶怨念地看了眼爸爸,这么重要的事,他居然给忘了。
  张向阳这才想起,他媳妇昨天晚上跟他说今天要早点回来的事。可他实在是太困了,满脑子都是琢磨演戏的事情,倒是把这事给忘得一干二净。
  他朝面无表情的何方芝讪笑,“媳妇,我不是故意的,我是真忘了。你原谅我这一回吧。我保证下次绝对不会再犯。”
  何方芝斜了他一眼,板着脸问,“你去哪了?”
  张向阳从自己裤兜里掏出一支古簪,“媳妇,这是我从潘家园买的,就当是给你的赔礼。看看,这个才花了我两块钱,值吧?”
  何方芝接过簪子,扫了一眼,不忍心告诉他这是仿品。她抿了抿嘴,“你买这东西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忘了这事。怎么能算是赔礼呢?”
  张向阳眼明心亮,立刻接口,“那我明天再给你买一件礼物?”
  何方芝坐下,朝他淡淡一笑,“成吧!”
  张向阳松了一口气,赶紧坐到他旁边。
  何方芝朝三个孩子道,“快点吃饭吧,饭菜一会儿该凉了。”
  三个孩子立刻拿筷子的拿筷子,拿勺子的拿勺子。
  张向阳立刻狗腿地给媳妇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她碗里,“媳妇,你辛苦了。”
  “就会油嘴滑舌哄人玩。”何方芝翘起嘴角,故作不满地嘟哝一声。
  张向阳也不气馁,“媳妇,你真厉害,居然得了第一。我从小到大,没来得过一次第一。”
  红叶正在嚼东西,听到这话,“那是因为爸爸太笨啦。”
  张向阳点了点她的额头,“吃的饭去,我跟妈妈说话呢。别插嘴。”
  红叶委屈巴巴地低头扒饭。
  饭桌上只有吃饭的声音。
  大门从外面被人推开,吴主任从黑暗中走进来,“正好,我肚子饿了,过来蹭饭。”
  张向阳立刻起身给他盛饭,“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没吃饭啊?”
  今天张向阳是一个人出去的,吴主任下班后,就让人稍信给他,说自己临时有事。
  吴主任坐下来,解释道,“我约了几个老朋友。”他侧头看向何方芝,“我听我几个老伙计说,你得了大赛的冠军?”
  “您这是上门庆祝来了?”何方芝点头,笑着道。
  吴主任接过张向阳递过来的碗筷,“是啊,够给你面子了吧?”
  何方芝笑笑,“嗯!”
  吴主任怂恿她,“我建议你加入书法协会。加了这个会,会让你的书法更精进,那里可都是书法界的大师。”
  何方芝这次倒是没有拒绝,一口答应,“行啊。”
  吴主任喜不自胜,乘胜追击,“那周末我带你去见几个老朋友,你应该跟他们有过接触。加入协会要通过他们的考核的,超过七成以上人同意才能入会。”
  何方芝和张向阳对视一眼,都能对方眼里看到笑意。而后齐齐看向吴主任。
  “你俩这是啥意思?”吴主任被两人看得头皮发麻。
  张向阳给吴主任夹菜,“您老带她去,是不是想在你那些朋友面前显摆呀?”
  吴主任“……”这两口子还让不让人活了,他板着脸看着张向阳,一本正经地教训,“阳子,你这就不对了,我是你干爹,你不能总这样直白。说话做事要给人留有点余地,这样才能讨人喜欢。”
  “您的意思是说您不喜欢我?”张向阳挑眉问。
  吴主任被他一噎。从来没听说过会认自己不喜欢的人当干儿子的。这小子翅膀真是硬了。他瞪了张向阳一眼,转了话题,“今天你一个人去潘家园,怎么样?你琢磨出怎么演一个小商贩了吗?”
  张向阳有点不确定,“要不待会儿,我给您演一个?”
  吴主任吃着饭,“行!”
  “你不就是小商贩吗?你还用演别人?”何方芝有点不懂了。张向阳时不时就往黑市跑,兜售各种东西。两个女儿为了挣零花钱,偶尔也会起早去一回。
  吴主任给她解释,“他是个小商贩,可他不具有代表性。我要让他挖掘那些小商贩的显著特征,让人只要看他一眼,就能知道他是个小商贩。从而记住他。”
  现在的服装都是大同小异的,无非就是新旧问题。“想要别人记住你,那只有用你的演技折服大家。好的演技,应该能从方方面面来表现。具体包括人物语言,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服装道具来表现。所以我要让他搜集这类人的显著特征。”
  这完全是理论知识,何方芝融会贯通地感慨一句,“听你这么一说,演戏好像一门艺术。”
  第 103 章
  吴主任听到何方芝的感慨,笑着点头; “可不就是艺术嘛?演员在演绎别人的时候; 要抛弃自己现有的身份。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是好演员。要做到好演员很难的。”
  张向阳低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接下来; 何方芝很快察觉张向阳似乎有意无意就喜欢观察别人。甚至还会观察家里的三个孩子。
  何方芝觉得他为了提升演技,已经到了封魔的地步; 拽着他的袖子往屋里拖,“你干什么这么看她们?你年纪这么大; 又不可能演她们?”
  张向阳有些郝然; 他尴尬地解释; “不一定啊。如果一个人被撞,失忆后,那他的大脑就是一片空白。他的智商或许也会像个孩子。”
  何方芝竟无言以对。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 直到这学期结束,张向阳也没能接到一个角色。不仅仅是他没能接到; 所有影视学院的学生都没能接到。
  因为上面为了拍人物传记电影和宣传片; 已经停拍了。
  张向阳不是不失望的,他叹了口气,“咱们国家还是太穷了。我听张导说八一制片厂现在的员工除了去拍上面交待下来的任务; 其余都是在翻译外国的作品。”
  何方芝有点不是滋味儿,“也就是说你暂时演不了戏了?”
  “是!”张向阳没能想到阻拦他大红大此的原因不是自己的演技,而是上面没钱。
  他握着拳头,看着何方芝道,“我想成立一个公司; 自己拍电影。”
  何方芝拧着眉头,“你干爹不是说拍片要审核的吗?如果上面不让你通过,岂不是让钱打了水漂?”
  他们手里的钱也不是很多,大部分都要投资在新厂上面。如果把钱投在电影上,而片子却上映不了,那岂不是收不回成本?
  张向阳也知道现在有点风声鹤唳,尤其是自从那些大学老师陆续平反后,有的出了国,有的开始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不满。甚至还有人把自己这些年遭受的痛苦写出来。虽然暂时还没有出版社敢刊印这样的作品,可现在正是紧要时候,如果他拍出一部片子,肯定会被轮番审查。能不能过审,什么时候过审都是个未知数。
  张向阳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拍出来的作品被搁浅,他就受不了,只能道,“那我再等等吧。等咱们手头松了。”
  “行!”
  时间一转眼,又到了暑假。
  张向阳又飞到深圳去处理新厂的事情。而何方芝忙着研究新配方。之前从方中田手中买到的中药方子,已经有两个被她配出来了。
  剩下的几个药方,她在逐一试药量。
  张向阳是第二次建厂了,相比第一次要熟练多了。再加上彭家木已经把厂房建好,还把手续也办齐全了,甚至连所需的材料都准备齐全了。他到了之后,直接让手底下的员工尝试做产品。
  不是他不想花钱买机器,而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他得省着点花。
  第一批产品出来后,彭家木就带着新招来的销售部跑市场。
  这时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