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向阳搂着她往屋里推,在她耳边吹气,“媳妇,我觉得你今天真美。”
  何方芝拍到他作乱的手,嗔了他一眼,“这是大白天,你可不能乱来。”
  张向阳望了眼天色,头一回觉得这天过得可真慢。
  何方芝侧头看他,“你就没给自己买?”
  张向阳冲她挤挤眼,意有所指地道,“媳妇,你是不是想看我换衣服啊?”
  何方芝脸一红,两手齐上捏着他的腮帮子,“你胡说什么呢?口无遮拦的。”
  这样一扯,竟把他弄成猪头。何方芝噗嗤一声乐了。
  张向阳在她松手的那一刻把人压到床上,在她唇上亲了一口,“媳妇,我一定满足你的心愿。”
  说完翻身下床,然后把自己买的衣服掏出来,火速换上。
  他上身穿的是白色衬衫,下身穿牛仔裤,配上白球鞋,就像电影里的白面小生一样一样的。
  发觉媳妇看呆了,张向阳冲她眨眨眼,“媳妇,好看不?”
  他面皮比较白,五官也很不错,再加上身姿挺拔,竟比平时好看十倍。
  何方芝老脸一红,“是挺好看的。”
  张向阳眼睛星光璀璨,凑过来,微微偏头,唇压上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要加快脚步啦啦啦……
  第 107 章
  时光如白驹过隙; 一转眼就到了1982年。刚过完年; 这最后一学期; 上面就分配好了实习单位。不出意味的话,以后他们也将在毕业后转正。
  这两人在学校的成绩都是不错的,分配的单位也是数一数二的。何方芝被分配到了京都中药院当实习生。而张向阳也分配到了京都广播电视艺术团实习。
  照何方芝自己的意思来说,她身握家里的经济大权; 孩子也有专人照顾; 所以她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上。
  因为什么都不懂; 她基本上都是听领导安排的; 认认真真工作。
  相比她的平淡,张向阳终于迎来了新的机会。
  自从1980年9月; □□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上面因为要推广这个政策; 所以电视台最近的重心都在跟进这些地方; 他们还成立了《包产到户》这个电视节目。
  张向阳的本职是演员,但现在没戏可演,他长得又俊; 所以领导暂时让他充当户外主持人。
  他这个主持人负责的是播报的工作,所以也不像后世那样需要口齿伶俐以及多才多艺。
  他经常往外跑; 一次都要好几个月,风吹日晒,皮肤都糙了。
  要不是有自家的化妆品保养,恐怕以后他只能演些东北大老爷了。
  这天刚从外面回来,张向阳赶着回去搂老婆; 就听他们节目组的许导演从会议室里出来,把他喊住,“咱们又来任务了,你去帮我把人都叫回来吧。”
  张向阳郁闷,只恨自己不该晚走。他原本是想在厕所收拾干净,回家就搂老婆的。
  谁成想,就晚这么一点点,他连媳妇的面都见不着了。
  只是心里虽然郁闷,张向阳却不好当着许导演的面抱怨,毕竟谁也不想这么拼的。他看着导演疲惫的脸色,试探着问,“导演,为啥这么急啊?连喘口气的功夫都不给。”
  许导演比他还郁闷呢,他把帽子一摘,那十天半月没洗的头发油腻腻的,痒得不得了,他烦躁地抓了抓,“还能因为啥,别人的工作推到我头上了呗。”
  别人?张向阳暗自纳闷,只是还没等他想出这人是谁就听许导演瞪了他一眼,“还不快去。时间紧急,咱们刚拍的还没剪,快点去拍,回来后,一起剪。要不然等到了夏天,人家哪还有空接受你的采访。”
  再过两个月就是夏收了,从上至下都忙活得要命,如果他们挑这个时间采访,少不得要麻烦别人,受人家眼刀子。
  许导演是个有才华的,也有恃才傲物的倔脾气,让他去低声下气求别人,他死都不肯。
  张向阳见逃不过,只能认命地出去喊人。
  他刚走了没两步,就听许导演把他喊住,“哎…对了…小张啊,你老家是不是临北省怀江县的?”
  张向阳转过身,诧异地看着他,“是啊。怎么了?”
  许导演双掌相击,脸上终于露出了点笑模样,“那我们就采访你老家吧。”
  有了熟人,到时候就能有人好好招待了。
  一想到上一回,他们去的地方,许导演就心寒得不行。这些还在贫困线挣扎的村民们根本不愿意收留他们这些人。
  他们每次下乡采访,报销的费用少得可怜,所以花钱也都是花在刀刃上。
  可最后为了让村民们饭菜,他们只能自己掏钱。但是柴禾啥的,因为不够,所以他们只能半个月洗一回澡。
  要说这些村民们为啥不稀罕他们这些人,是因为那个地方十里八乡也没一个人家有电视的,所以根本没把他们当名人看过。
  张向阳反应过来后,也不觉得疲惫了,朝许导演笑得很灿烂,“好啊。我待会儿就给我爹娘打电话。”
  许导演见他居然这么高兴,心里也跟着乐呵,“小张,还是你的觉悟高啊。我没看错你。”
  张向阳嘴角抽了抽,顿时明白许导演话里的意思。
  不过对于许导演的小心思,张向阳也没放在心上,毕竟他们生产队跟上一次去的那个土山坳里的村落不一样。
  他们生产队有钱着呢,也大方着呢。
  等他们坐着卡车到达怀江县的时候,张向阳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小张,你是想家了吧?”负责拍摄的小王拍着肩膀揶揄道。
  张向阳朝他笑,“是啊。”
  小王看了眼坐在驾驶室里的许导演,突然凑招呼大家凑过来,“你知道我们为啥接了这份采访吗?”
  工作组的人全都凑过来,作洗耳恭听状。
  张向阳也不例外,凑了过去。
  见大家伙全都想听,小王神神秘秘地道,“我听我姑父说因为刘导家里有事,所以他的工作就推到咱们许导身上了。”
  张向阳怔了怔,回想了下小王口中的刘导,应该是刘国艺,这人是在圈子里属于大佬级人物。
  拍的片子非常好,像国家要拍的重大影片都是由他执导的。比如说前年上面要拍的那个人物传记电影,就是由他操刀的。好评无数。
  不仅底下的人民群众反响热烈,就连他们这些圈内人都惊艳。他拍的电影不仅仅是画面精美,而且故事也很有感染力,演员的出色表演也能打动人心。
  当时他带他媳妇去电视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他媳妇那样对万事都毫不在意的一个人哭得稀里哗啦,当时还拽着他的袖子说,“如果你将来成立电影公司,把这人请过去,那绝对是稳赚不赔。”
  张向阳当时就记在心里,也曾想过调到刘导手下学习。可惜的是他一个实习生,没有那么多的权力,更没有这个机会。
  岂今为止,他连刘国艺的面都没见过,更不用说跟对方学习了。
  乍然间听说他家中有事,张向阳关切地问,“他家里怎么了?”
  小王努嘴,“还能有啥,他那个宝贝孙子出事了呗。”
  刘国艺当初也曾被劳动改造过,他的儿子儿媳都跟着一起去了。两人也非常孝顺,主动帮刘国艺做上面分下来的活。
  只可惜这两人命不好,还没等平反,就因为生了场重病,双双离世,只留下一个儿子。
  刘国艺拿孙子当宝贝一样疼。
  原本他想退休在家照顾孙子,可大领导几次三翻上门请求他回来坐震,他只好答应回来。
  前年拍了一部片子,去年音信全无,今年就接档这个大型节目。
  这个节目其实基本上都是许导拍的,但是刘导挂了名,总不能一直不拍。所以上面就给他挑了个比较好的地方。
  可谁成,还没拍呢,他家那孙子又出事了。
  张向阳拧紧眉头,“他孙子能出啥事?”
  六岁大的孩子应该是在幼儿园吧。该不会是跟别的小朋友起了冲突吧?
  小王哼了一声,“我看那孩子不是啥好东西。成天惹是生非,都被刘导惯成什么样了。偏偏刘导还宠得不行。”
  旁边一人道,“小王,你该不会是还记恨上回人家在走廊抢你东西吧。”
  小王脸一红,梗着脖子道,“我就记恨又怎么样?难不成你觉得他做的对吗?”
  这事当时看到的人不少。张向阳也在场。他们几个站在走廊里说话。
  那小孩子因为不耐烦跟爷爷待在会议室里,所以就溜出来玩。看到他们大人在说话,又看到小王手里拿的东西很有趣,从他身边走过去的时候,顺手给抢走了。
  小王当时吓得魂都飞了。那可是刚刚拍好的胶卷。如果对方给扯开,那可就毁了。
  他吓得去抢,也招呼同事帮他。可那孩子见他们追在他身后很有趣,竟越跑越远,最后还跳到一棵树上去了。
  无论他们怎么说好话,那个孩子就是不肯把胶卷还给他们。
  最后还是他灵机一动,学猴子抛东西,让那孩子把东西扔下来。
  那孩子扔倒是扔了,可惜他扔得不是地儿,直接给扔到茅坑里去了。幸好那时候茅坑刚被打扫过,里面没有多少积水。除了最外面的废了一点,大部分是能用的。
  只是因为这事儿,他被领导狠狠训了一通。
  以前觉得孩子可爱,可自打见过那熊孩子,他再也不觉得孩子可爱了,一个个都是小恶魔。
  “算了,咱们别说这事了,刘导就只有这一个孙子,愿意宠他是刘导的事情,咱们在背地里说人家的事非要是传到他耳朵就不好了。”
  是人都记仇,刘导也不例外,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心肝宝贝被人说闲话。
  小王见大家都对刘导这么怕,栖笑了一下,就扭头看外面的风景了。
  卡车很快就到了东方生产队,哦,不!自从怀江县也开发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叫银杏村。据说以前这边到处都是白果树。
  每到秋季,满地金黄的银杏叶迎风飞舞,风景绚烂多彩,用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来形容最为贴切不过。
  可惜现在除了偶尔有几棵,已经再也没有满地金黄的那种夺目耀眼的感觉了。
  卡车驶进村口的时候,他爹娘和乡亲们迎了上来。
  自打拍这个节目,他们工作组还从来没有受过这么热情的招待过。
  大家伙全都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小王嘴快地道,“乖乖,原来还是有人好办事啊。”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张向阳把许导演介绍给他爹,“这是我领导,您就叫一声许导吧。”
  张大队长在嘴里砸吧了两下他的名字,然后朝许导演恭维地道,“许导,你这名字真特别。”
  许导演嘴角抽了抽,其实他很想告诉对方,他的名字叫许卫军,不叫许导。
  第 108 章
  许导演毕竟是成年人; 不好让人家下不来台; 张向阳忙解释; “爹,我们领导不叫许导,他姓许,工作是导演; 所以我们尊称他为许导。”
  张大队长尴尬了一瞬; 拍拍自己的手背; “看我; 居然闹笑话了。”
  许导演对这人还挺有好感,“不会; 不会。”
  张大队长拉着他往村里走; “我接到电话就帮你们安排好了; 住在咱们村民家里; 可以吗?”
  经历过最差的条件,许导演自然不会挑,“行啊。”
  除了许导演和摄影小王住在老王家; 其他人都是住在张大队长家附近的。这样工作的时候,也不至于满村子跑。
  自从去年秋天; 银杏村实行“包产到户”政策,小日子那是过得越来越红火。
  别人家就不说了,就说张家。大儿子和大儿媳妇自从去了广东打工,回来的第一年就挣了几千块钱。
  可把大家伙给心动的,过年回去的时候; 带着好几个人一起走。
  深圳那边的招工越来越越难,领导就让他们这些外地人趁着过年的时候带些老乡过来。
  张大队长见大家伙都想赚钱自然也不吝啬开介绍信。
  这两年过去,去广东那边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回家过年的时候,还会买些稀罕货,比如说电视啥的。
  张家的那个黑白电视倒也能歇息一阵了。
  许导演跟着张大队长进家门,看他们居然在院子里满了四桌饭菜,有点懵。
  虽然他一开始的打算是想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才把拍摄地点选在这里,可也只是想让自己每周能有洗澡水,旁的是不奢求的。
  可谁成想,他们一来,人家就给他们整这么丰盛的饭菜。
  “村长,这也太热情了吧?”许导演反应过来之后就有点招架不住,但他更担心被别人知道影响不好。毕竟让人请吃饭,这可是违纪的。
  张大队长把他按到上座,“你放心,这饭菜是我掏钱的。我听说小三子说你们要拍我们村,可把我给激动的。只要我们村能上电视,你就是想吃牛肉,我都能给您弄来。”
  现在的牛还是耕地的一大好手,所以牛肉还是很难得的。
  许导演坐下,“那只此一次。”心里暗暗决定要拍得好一些。
  其他人望着这桌上十六个碗,八个素菜,八个荤菜,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这两年,相比乡下的蒸蒸日上,北京就没多大变化了。
  他们这些人照样得要用粮票买粮,工资照样没涨。
  想要吃到这么好的菜,那得去黑市买那些贵死人的肉才行。
  “快吃吧,待会儿该凉了。”张大队长见其他人都愣着,忙招呼他们坐下。
  张向阳趁着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朝他爹竖了个大拇指,“爹,您可真给我涨脸。”
  就冲这一回,他在工作组的人缘只会更好。
  张大队长瞪了他一眼,胡子都颤动起来了,“你以为我是你啊。做事那么没分寸。”
  说完,也不理会小儿子,坐到许导演旁边招呼他吃饭。
  许导演吃着挺好,顺便还打听他们家日子过得这么红火的诀窍,“你们村是因为包产到户才过得这么好的吗?”
  许导演从进村就注意到这个生产队有十来户都是新盖的大瓦房,张家也是其中之一。
  “当然了”张大队长从嘴里吐出一个鸡骨头,“要不是因为包产到户,我们能养这么多鸡鸭嘛。”
  许导演便问起他们演鸡鸭的情况,张大队长也是滔滔不绝,“因为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我们也敢养鸡了。田都是自己的,我们想种啥就种啥。别说屋前屋后了,就是田埂上也种满了东西。那些懒得馋得再也不用担心他们拖后腿了。我们自己种自己吃,这小日子不要太美。”
  许导演听了若有所思。以前要是有人说这么自私的话,估计肯定要被批|斗的。可现在呢?人家说得是正理啊。
  张大队长继续讲,“我是当大队长的,以前几个村子都归我管。我让那些生产队长安排底下的队员干活,每个人都推三阻四的,屁大点事就请假,干活都是磨洋工。现在呢?不一样了。自己家的地自己种,你不干,你就没得吃。所以说啊,还是现在这个政策好啊。你们咱们村,哪个不精神抖擞的,以前三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一天就搞定了。甚至是摸黑干。”
  其他人边吃边听他讲话。
  小王坐在张向阳旁边,冲他挤挤眼,“没想到你爹还挺能讲的哈。瞧他讲得多好啊。比以前那些人干巴巴说些夸奖的话好多了。”
  之前的几期,那些村长讲的话,翻来覆去都是报纸上说的话,一点也不朴实,要多假就有多假。
  张向阳笑笑,招呼其他人吃饭,“大家别忘了吃菜,这么多菜,不吃完就浪费了。”
  现在是五月份,天气已经热起来了,饭菜根本就不能放到第二天。
  张大队长听到小儿子这话,也住了嘴,招呼许导演吃菜,还给他倒了酒,“这是我家过年时才喝的酒,我敬您一杯。我家小三子在你手底下,肯定给你添了不麻烦,请许导以后多担待他一些。我先干为敬。”
  说着蹲起白瓷酒杯站起来一仰脖子喝了。
  许导演见他这么爽快也忙站起来把手里的酒喝了,然后拉着他坐下,拍着他的手背道,“村长,你这话说得就见外了。我还要谢谢你们家培养出张向阳这么好的同志呢。一点也不怕吃苦。恭敬有礼,人也谦虚,脾气也好。老兄,说实话,我家那两个儿子要是能有张向阳一半懂事就好了。”
  张大队长心里挺美,嘴上却要谦虚几句,“照你这么一夸,我都不认得这是我儿子了。”
  许导演摆了摆手,“老兄,这是谦虚了。”
  张大队长笑笑,两人又就张向阳的话题扯了一阵儿。
  许导演都是夸的,虽然许导演恃才傲物,可吃着人家的酒菜,人家好声好气地招待你,你要是说人家儿子的坏话,你不是傻是什么。
  更何况张向阳还是京都电影学院出来的大学生,各科成线都很不错,还有吴主任和张导演都对他赞不绝口,所以许声学对张向阳还是很满意的,也乐意当着张大队长的面夸几句。
  两人一个夸,一个谦虚,来回了好几趟,许导演话峰一转,开始问起他们家收入的问题,“你们家一年能挣多少钱啊?”
  这年代的红砖大瓦房可不便宜,他们家这三间大瓦房,恐怕得要几千块钱呢。
  张大队长脸颊酡红,似乎有点醉了,歪着身子,朝他笑,“老弟,你猜猜看?”
  许导演也没比他好到哪里去,手都有点抖了,思维也有点迟钝,反应了好一会儿才道,“让我猜猜看。”他伸出三根手指,“一年三百?”
  一年三百,这个价格算是比较高的了。就他之前采访的几个村子,大多数都在一百多。好一点的也才不到两百。
  但考虑到他们这个村有许多大瓦房,所以他直接给涨了价。
  张大队长无力地摆了摆手,晕晕乎乎地摇脑袋,“太少!太少!”
  许导演调整了下坐姿,然后给自己又倒了一杯酒,拍了下桌子,发狠道,“那就五百!”
  张大队长笑了一下,打了个嗝,“太少!太少!”
  连猜两次,许导演都没猜对,又听他说太少,少就罢了,还加个太字,那就说明比五百多多了,他从两眼一瞪,眉毛一挑,梗着脖子大声道,“那就是五千!”
  这一下子翻了十倍,倒是把其他人都唬了一跳!
  咋可能呢。张向阳可是说了,他们这个村的人均分地,每人才一亩三分。
  就算他们家有十口人好了,十三亩也都是良田,全种麦子,麦子亩产三百斤的话,一季才有三千九百斤,麦子的价格也才八分,那一季也就是三百一十二块钱。一年两季,那就是六百二十四块钱。这还是总收入,要是去除种子和肥料的价格,估计连六百都没有。
  当然这只是种地的收入,如果加上副业的收入,那应该能翻倍。可也只有一千两百块而已。
  其他人都觉得许导演这次又猜错了,可张大队长却一拍桌子,“对了!这回对了!”
  其他人大惊,纷纷看向张大队长。
  小王拍了下张向阳,“哎,阳子,你爹喝醉了!现在都开始说胡话了。”
  一年挣五千,可不就是胡话嘛。别说乡下人挣不到,就连他们这些城里人,都没有几个能挣到的。
  “咱爹说的是他们老两口和我大哥一家挣的。”
  一听还有大哥大嫂,小王松了一口气,随后又反应过来,“不对啊,加上你大哥大嫂也没这么多啊。”
  当他没种过地么!小王怨念地看着张向阳。
  还没等张向阳解释,许导演就拍着桌子,站起来了,他醉得东倒西歪,神智还有点不清醒,但那喜欢较劲的性子却没有半点影响,或者说更执拗了,他双眼瞪直,“老兄,你这人不诚实。不诚实!”他还伸出手指在张大队长面前左右摆了摆。
  张大队长看着那手指都有点晕了,胡乱挥开,也瞪他,“你说!我哪里不诚实了!你今天要是不说出来,我不让你睡。”
  许导演嘿嘿笑着,往后退了两步,眼见着快要倒了,张向阳忙把人扶住。
  许导演倒在张向阳怀里,然后挣扎着又站起来,迷糊间看到张向阳,他拍着对方的胳膊,指着张大队长道,“你瞧瞧,你爹居然说大话。你可不能跟你爹学。这个很不好!很不好!”
  张向阳尴尬地把人扶起来,“我爹没说胡话。我大哥大嫂在广东打工呢。我大哥是司机,一个月工资有一百块。”
  其他人都纷纷抬头看他,呆滞了。
  张向阳又补充道,“我大嫂当会计,一个月也有一百五。”
  这么一算,好像这两口子加起来,一年就能有三千块了。
  “咦,那五千块钱还真不是吹得呀。”小王咕哝一声。
  张大队长踉跄了几步,他扶住桌子,瞪了他一眼,“当然是真的。我张国栋什么时候说大话了。”
  说完,他一屁股坐到凳子上,趴在桌前醉过去了。
  许导演也浑身发软似乎要倒下的样子,张向阳忙把人扶好,让对方坐回自己位子上。没一会儿,也趴着桌子也睡了。
  可把张向阳累得一头是汗,他坐回自己位子上继续吃菜。
  小王拉住他,“你大哥大嫂挺能耐的呀,居然工资这么高。广东那边真有那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