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多大城市的销量更是直线上升。马大顺接电话的时候,差点没把张向阳的耳朵给震聋了。
  甚至还喜滋滋地道,“阳子,这广告做得不错,以后咱们可以加大投入。”
  张向阳听他报了数字,心里也很乐呵,这还是许多地方都没有电视的效果,再过十年,二十年,电视普及之后,效果还会更好。
  挂了电话,张向阳到蔬菜公司买了些菜,让媳妇帮忙做一桌好菜,专门请此次帮忙的同事们吃饭。
  除了两位主演,摄影师,剪辑师,导演,还有团长和台长。
  台长原本不想来的,是张向阳特地请团长帮忙,把人给拽来的。
  台长拗不过老朋友的热情邀请,还是跟着来了。
  他板着脸进来的时候,还有点放不下架子,“老周,你也真是的。要是别人知道我们居然让下属破费,肯定要说我们收授贿赂。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团长拍着他的肩膀,把他安坐在凳子上,“就吃一顿饭,而且今天张向阳不是以我们下属的身份请我们吃饭的,他是以顺福股东的身份请我们吃的。”
  台长有些不自在,疑惑道,“这有啥区别?”
  团长掰着指头给他讲道理,“区别可大了。他是老板,花钱在咱们台买广告。哪需要贿赂咱们啊,以后说不定咱们还得请他们到咱们台多做些广告呢。咱们台以后也能有钱,将来好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
  台长仔细琢磨了一下,“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往年那些广告商哪个不想在咱们台投放广告啊?”
  团长见他还死鸭子嘴硬,一语戳破,“可他们哪买得这个时间段啊。”
  就连全国知名品牌也不敢一次就在央视投两个月的广告。可以说张向阳这两个月投的广告比之前他们三个月赚的都多。
  台长揉了揉自己的脑袋,“你说得也有道理。”
  团长试探着问,“咱们台里有钱了,是不是可以再投拍电影了?”
  台长警惕地坐直身体,“你听谁说的?没有的事儿。”
  团长嗤了一声,指着堂屋里的电视,“咱们台的影片天天轮着来,就《在深圳》这部片子从早上轮到晚上,总共才一个多小时,从国庆到现在已经轮了八百多遍了。你不觉得腻啊?”
  再好的电影,看上几百回也会审美疲劳吧?更何况这年代本来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台长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我也不瞒你,我已经向上面递交申请了。具体能不能拍得等上面做决定。”
  纵使他是台长,财务室的钱也不是他随意就可以动的。毕竟拍一部电影花费不小。
  张向阳端着酒杯凑过来,给两人一人满了一杯,“又要拍电影?我能参演吗?”
  团长和台长对视一眼,嗔了他一眼,“如果你再投些钱,说不定机会能大一些。”
  “啥意思?”张向阳在两人溜了一圈,这年代应该不至于有带资进组吧?
  台长端起酒杯每人饮了一杯,“许多演员都闲着呢,谁知道你能不能被导演选上。如果你再投些钱,多拍几部,你的机会不就大了嘛。”
  张向阳抽了抽嘴角,感情这还不如带资进组呢。起码能演个角色。可不像现在,居然是撞运气。
  团长见他皱着一张脸,脸上露出揶揄的笑意,“要不,你再延长两个月?”
  张向阳挠头傻笑,“咱们电视台又不是买三送一。人家怎么可能一次付四个月的。”
  他要是敢做这个决定估计马大顺能跟他急。
  台长瞅见他的这脸色,拍了下桌子,叹了口气,“哎,生意人就是比咱们要精明。”
  张向阳在旁边插嘴,“我还有个化妆品厂,打算在开春后买广告。到时候咱们团有的是钱。”
  台长和团长惊讶地张大嘴巴,端着酒杯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他们为了多拍几部电影跟上面申请一趟又一趟,可人家倒好。一个厂子不够,居然还有一个。
  台长试叹了口气,“看来你那咸菜卖得不错啊。”要不然他也不会让另一厂子也拍广告。
  “年后的生意是要好一点,毕竟出门坐车带菜不方便。”张向阳没有直说,只是含糊地说了一句。
  台长,哪怕是央视的台长都没有权力去查蔬菜公司的销量。人家根本不可能给你看。所以台长也没有问出答案。
  吃饭的时候,何方芝出来给大家敬酒。
  团长很客气地跟她喝了一杯酒,还把她介绍给台长,“这是张向阳的媳妇,在京都中医学院念研究生。”
  台长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她介绍给自己,但还是很客气地跟她握了握手,喝了一杯酒。
  等她走了,台长才跟他解释,“她是刘国艺小孙子的干妈。”
  台长惊讶地看着何方芝,没想到小耀那个混世魔王居然会认这么柔弱的女子当干妈,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吃完饭,张向阳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箱香菇酱和肉酱。
  台长和团长坚决不肯收,“不行,这绝对不行。吃这顿饭都算是违规了。要不是因为你是买方,我们是卖方。我们根本不能来。”
  张向阳坚持要给,“自家厂里生产的,不值什么钱。就当是感激你们的帮忙。”
  到最后,团长和台长只收了两罐,多了不肯要。主要还是怕被人看到影响不好。
  他们处在这个位置,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吃个家常菜,也不算违规。但是又吃又拿的,那影响就不是很好了。
  其他人倒是没有这方面的顾忌。本来做演员的工资就很低。
  几年下来也没有这种好事,好不容易轮到一回,就连团长和台长都没说什么。其他人就更不好说什么了。
  半个月后,刘国艺回来了。张向阳终于能拍刘国艺的电影了。
  一大早,他就穿戴整齐,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衣服也换上最好看,最贵的那一套,打扮得这么隆重倒像是参加选举大会似的。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之后,他这身价值不菲的衣服就被刘国艺批了。
  刘国艺闭了闭眼,到底是没忍住,“你演的是魏纯古,他是什么家境你不知道啊?他全部家当加起来都未必能买一双鞋子,你给我整这一身,纯粹找骂是吧?”
  张向阳原本只是想给刘国艺留个好印象,但是没想到刘国艺这么严格,居然让他自己准备衣服。在连连跟对方认错道歉后,张向阳火速把自己备用的衣服拿出来,又跟人换了双鞋子,套了件白大褂。
  演戏的时候,张向阳恨不得去死。
  他真的没想到刘国艺会这么严格。因为省胶卷,所有的导演都是排练几遍之后才开始正式拍的。
  刘国艺也不例外,但他比其他导演严格许多倍。
  就比如说,主角在说话的时候,你这些配角全部都要跟得上,要随着对方的话作出适当的表情。
  那么多群演,如果有一个不合格,那就得重演,反反复复很多次。
  不过他虽然严格,但确实有两把刷子,给人讲戏,也非常细致。甚至还会引人发思。
  经他手的剧本,台词都是经过反复揣摩过的。修改过无数回的。
  如果你有一个字不对,他都会纠正你,并且返新再练。哪怕是再有名的演员,在他手里都不能随意删改台词。
  他原本不是主演,重要配角也谈不上,可刘导对他似乎很观注,时刻在提醒他,让他调整更正。
  好不容易一天戏拍完,他已经累得腰酸背疼。
  刘国艺倒也没有让大家加班,“你们回去好好揣摩,我希望明天能看到你们有所突破。”
  张向阳原本想收拾东西离开,却被刘国艺叫住。
  他把自己的大背包递到张向阳面前,“我去你家接小耀,咱俩正好顺路。”
  张向阳现在对他是又敬又怕。因为这人在拍戏的时候,简直是六亲不认,虽然他没有骂脏话,可声音确实非常严厉,呵斥起人来,也半点不留情面。
  张向阳接过背,背在自己身上。
  刘国艺一身轻松走在前头,瞅见他这副德行,“你就这么累?”
  “累,我嗓子都快冒烟了。”张向阳声音沙哑,任谁说了一整天的台词都会像他这样吧。
  “以后随身把喉宝带在身上,做咱们这一行的,就得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观众看。”刘国艺这会子倒没有之前那样严苛了,他侧头看了眼张向阳,“没想到你今天居然没哭,倒是出乎我意料。”
  张向阳脚步微顿,猛地抬头,“所以说你今天真的在针对我?”
  刘国艺抬了抬手,“也不能算。我对每个新人都很严格的。虽然你的资质不是最佳的,但是这脸皮却是最厚的。”
  这是在夸他吗?是吗?是吧!张向阳用舌头顶着腮帮子安慰自己。
  刘国艺背着手,眼神看向远方,“我记得王远山每次演我的戏时,一天哭了十次。哭完再回来演。演过再去哭,第二天眼睛都快肿成核桃了。”
  王远山是个有军人气质的型男,更准确得说,王远山是从军队选上来的。当时刘国庆拍的是一部战争片。王远山容貌虽然不是最出众的,但他肌肉扎实,气质硬朗,一看就是当兵的那类人。所以被刘国艺一眼挑中。
  张向阳简直不能想像王远山这样的型男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他张大嘴巴,怀疑地看着刘国艺,“真的假的?”
  刘国艺仰着脖子哈哈大笑,“小年轻都好面子。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年纪不大,又不是科班出身,,脾气很硬。为了那份工资,哪怕被我骂得再惨,他还是咬紧牙关回来继续演。后来,我再说起这事的时候,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时候的他可好玩了。可惜,现在就是个老学究,没意思得很。”
  张向阳抽了抽嘴角,都被你打磨成那样了,他哪里还有菱角啊。不过王远山的演技确实很,好到自己都没发现他是非科班出身,“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一样一遍就过。”
  “你以后的也会的。”刘国艺拍拍他的肩膀,“就凭你这个态度,我觉得你比王远山强多了。”
  张向阳身上的菱角已经被磨过,他也经过专业培训,现在最缺的就是那画龙点精的一笔,“想要演好戏,不仅仅只是参透戏中人的角色,还要会联想。比如说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当发生某种事的时候,他究竟该如何反应,才是你最需要表现出来的。这些细节就是一个好演员必须能够演绎出来的。”
  第 131 章
  张向阳低头想了半天,突然有了一丝领悟; 就像武侠中有句秘诀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演戏那就是于细微处见真章。眼神,肢体动作; 面部表情都要符合角色本身的设定。
  “到了,你晚上好好参透。”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走到门口,刘国艺大步往院子里走。
  小耀听到他爷爷的脚步声; 从屋里冲出来。
  只见一个穿着黑色鹿皮大衣的小少年; 穿着深蓝色的牛仔裤; 脚上套着一双厚棉鞋。这身打扮十分时尚; 再加上小耀已经减到正常体重,别提多好看了。
  刘国艺蹲下身子,张开双臂迎接他; 夸张地叫; “哎哟,这谁家的孩子这么好看啊。”
  小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跑到刘国艺面前站定; “爷爷; 这是我干妈给我买的。好看不?”
  刘国艺摸着下巴仔细打量一番,“好看,太好看了。”
  何方芝带着孩子从屋里出来,三个孩子都一脸羡慕地看着小耀。
  刘国艺抱着小孙子朝何方芝道,“这衣服不便宜吧,我把钱给你吧。平时让你帮着照顾孩子就已经很麻烦了……”
  “您这么说就外道了。小耀也叫我一声干妈呢。我给他买衣服还不是应该的嘛。”何方芝摆了摆手。
  刘国艺看了眼她身边的小姑娘; “可是她们……”
  何方芝摆了摆手,笑着解释,“没事儿。她们的衣服过几天就到了。我拖的是两家人帮着买的,她们的晚了几天。”
  小耀这身衣服全是名牌,只有深圳那边有卖的。何方芝是托马大顺买的。
  马大顺因为经常要出去,买衣服寄衣服都比较快。
  而三姐妹的衣服,何方芝是托杨素兰买的,因为她是打工的,平时又管着几个店的账,忙得跟陀螺似的。自然晚了几天。
  红叶看着小耀那身新衣服,羡慕得不行,“早知道我也要一身衣服了。”
  何方芝不是没想过也给三个女儿买名牌。可一身名牌的价格是国内衣服的七八倍。
  所以她给三人选择,是想要一身好衣服,还是想七八身差一点的衣服。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她们更喜欢多得几件衣服,所以三人都选了后者。
  最终三人只能眼馋小耀身上的新衣服了。
  过了几天,三人终于收到新衣服了,那点焦灼顿时化为乌有。
  比起小耀的一身衣服,她们可是有七八身,从数量上就胜了。
  小耀看着她们一人换一身,搂着何方芝的胳膊,嘟着小嘴,一脸控诉。
  何方芝有些心疼,便还是没有惯着他,“是你自己要挑这一身的。可不能反悔。”
  小耀摸摸身上的衣服,抿抿小嘴没说话。
  何方芝拍拍他的小脑袋,“你这身衣服是独一无二的。你走在大街上,是不是所有人都羡慕地望着你?”
  小耀眼睛瞬间点亮,“是!”
  何方芝抚了抚额头,看来这小子以后也是演戏的料,居然这么爱臭美。
  相比三个女儿的志得意满,张向阳这段日子可以算是冰火两重天。
  白天,刘国艺把张向阳从头批到尾,总之他哪哪做得都不对。晚上,他又给张向阳打气。变着法的夸。弄得张向阳都以为刘国艺是有人格分裂症。
  不过两个星期后,张向阳的戏份终于结束了。刘国艺对他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
  晚上回去的时候,刘国艺还许下承诺,“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合作。”
  喜得张向阳兴奋得好几天都没睡着。
  春节前,以王郁金为原型的真人传记电影终于上映了。
  上一部《在深圳》是一对情侣在不断奋斗中收获爱情的故事,那这部电影就是家庭与事业的角逐。历史感很浓,故事也从侧面对数字帮作出了批判。
  虽然这部电影没有《在深圳》那样火爆,但票房还是不错的。许多年龄大的人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一转眼到了一九八三年。
  这一年,张向阳得到好几次参演机会。
  上面要求他们拍两部改革开放题材的电影。张向阳也都有份参演,只可惜不是主角。
  这一年的治安问题非常严重,听马大顺说深圳街头经常出现打架。就连厂子里都有。好在他及时把苗头给掐了,把爱挑事的员工给开了,才彻底压住。
  到了十月,国家进行第一次严打,为了警醒,街头巷尾的广播里都在播放这场严打的消息。
  艺术团也应上面的命令,拍一部警匪片,指定导演刘国艺。
  刘国艺倒也没推辞,现在他小孙子很乖巧,也不给他惹事,每次他有新的电影出来,他小孙子都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甭提他有多满足了。
  警匪片,刘国艺没拍过。不过这类片子也好拍。在后世,用的几乎全是同一个模板。
  开头是匪徒出没,扰乱治安,激起民愤;中间是警察智斗匪徒;最后是警察战胜匪徒,正义永不迟到。
  张向阳得到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去找刘国艺,“刘导,这部电影我能有机会参演吗?”
  刘国艺很肯定地点头,甚至还从中挑出几个角色任他选,“你自己看看,你喜欢哪个?”
  三个角色,从外貌上都比较符和。
  一个是吊儿郎当的二流子。一个是钢铁厂的工人,一个是反派大boss。
  从戏份上来说,最后一个是最多的。但是这年代的反派可不好演。你演了坏人,想再演好人就难了。大家会对你有个固定形象。你就是坏人。
  头一个二流子,戏份不是很多,冲其量也就是个炮灰。
  钢铁厂的工人是这件案子其中一个死者。但他的戏份挺多。因为算是事件的引发者。所有事件都是围绕着他来展开的。
  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一个钢铁厂的工人某一天要加班,可突然停电了,工人加不成班就回了家。却没想到自己的妻子居然和副厂长在巷子里幽会。工人一时气愤把这对奸|夫淫|妇痛揍得一顿。这事闹得很大,工人受不了旁人的指指点点,再加上他对妻子已经不信任,所以举报二人通|奸。
  两人被判了流|氓罪,发配之地是边疆,可没想到几年后,奸夫居然从边僵劳改农场逃回来了。而工人新组的家庭遭受对方疯狂报复。随着事件一件件展开,人物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才还原剧情刚开始的那场捉奸戏码,原来奸夫是被人陷害的。
  原因是因为竞争厂长的名额,奸|夫被人灌醉,躺在工人家旁边的巷子里,工人的老婆以为是工人回来了,打着手电筒开门去瞧,却没想到被工人逮了个正着。于是一场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第 132 章
  张向阳看过之后,脑子突然冒出一句话; “这故事也太狗血了吧?”
  刘国艺眉毛一挑; 面露不悦,“什么狗血?我又不是道士; 泼什么黑狗血。”
  张向阳有点无语,也没跟他解释什么是狗血剧情,挠了挠头; “刘导; 你不觉得这个故事很老套吗?”
  刘国艺凉凉地扫了他一眼; “你多久没看报了?”
  张向阳刚从深圳查完账回来; 两个厂子现在效益非常好。他在那边忙得昏天黑地,还为此打电话回来,跟团长请了一个月的假。
  这不刚回来; 他就从团长那边听说刘导要拍电影; 马不停蹄地赶过来了,生怕错过这次机会。
  所以他还真是没有时间看报纸。
  刘国艺站起来; 从自己书架上取出一沓叠放很整齐的报纸; “瞧瞧; 这是最近几期的报纸。”
  张向阳接过来,快速扫了一眼,现在的报纸已经不像去年那时候,全是改革开放和包产到户的新闻了,几乎全是法制报道。
  打架斗殴,强|奸女同志; 意外或故意杀人,偷公家财产等等。
  刘国艺见他看得飞快,估计他只看标题,便从其中一张报纸中找出一则报导。
  张向阳把这则报导从上至下仔仔细细读了一遍,这才恍然发现,刘导这个剧本和这个故事有八成相似,“果然是艺术缘于生活啊。”
  刘国艺叹了口气,“艺术加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上面让咱们拍这部片子就是为了警示民众。如果全是瞎编,那就失了真实,观众不信,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向阳一想也是,“您说得对。”
  刘国艺把报纸重新整理好,“这三个角色,你准备演哪一个?”
  三个角色最容易的应该就是这个二流子,形象单一。几乎没有闪光点。
  工人这个角色戏份虽多,但是却不容易让人记住。
  倒是这个反派大boss令人印象深刻,属于可怜又可悲的那一类人。
  张向阳犹豫不绝,他指着这个反派问道,“这个角色有点不太一样啊?”
  这年代的坏人都是有明显特征,属于站在人堆里就能找出来的那一种,但是没想到刘导居然颠覆这个传统。
  刘导哈哈一笑,拍着桌子道,“一开始团长也不同意我这个设定。可我跟他解释了理由,他就同意了。你猜猜为什么?”
  张向阳试探着道,“因为真实人物就是这个长相?”
  刘导不置可否,“也有这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你再猜猜看!”
  张向阳摸着下巴想了好一会儿才道,“我觉得警示作用的话。您是想告诉大家,杀人犯没有在脑门写字,有可能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当然也能体现出公安办案的高明,哪怕犯人再狡猾,最终都会被公安识破,有邪不胜正的意思。”
  刘导忍不住鼓起了掌,“说得太对了。你小子对这行有慧根。不错不错!”
  他顿了顿又问,“你还没说,你想演哪一个呢?”
  张向阳徘徊了好一会儿,才终于下定决心,“我选那个杀人犯吧。”
  刘国艺挑了挑眉,有些意外,“你怎么想演这个了?”反派可不好演。张向阳五官不刚不柔,眼神温和,文质彬彬的气质,一看就是个好人。
  剧中这个连环杀人犯丧心病狂连小孩都不放过,手段残忍,不是一般人能演得了的。
  那眼神那杀气,张向阳通通没有。这简直就是颠覆。如果张向阳的演技不过关,他可能没办法选他。
  张向阳很快察觉到刘国艺面露难色,“我想通过这个角色提升自己的演技。如果您觉得我演技不过关,大可以把我替换掉。”
  刘国艺对这个人选也是举棋不定的。
  从外貌上,这个人选很多人都能胜任,可演技都不过关。在所有人当中,张向阳的演技算是最好的了。
  刘国艺也有心打磨张向阳,决定给他这次机会,“成,你先把剧本拿回去好好琢磨,三天后就开拍。你的戏份是最多的。可别迟到了。”
  张向阳立刻站起身,“行,我会的。”
  等他回到家,何方芝正在院子里磨草药。
  张向阳搬着板凳坐到他旁边,“媳妇,刘导又要拍戏了,你知道不?”
  何方芝哪里知道这些,“你这次参演什么角色?”
  张向阳看了眼四周,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