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农妃-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气不过辛瑶对她的态度,她觉得自己跟辛瑶既都不是辛家正经的孙女,凭什么辛瑶可以这么对她?她可是从小在老太爷身边长大的,论孝敬,她也不比辛瑶差。比丈夫的职位,她老魏正二品,你们朱龙才刚刚六品,还是才提的,差着十万能八千里呢!
  辛鲲就那么听着,她那会儿就想的是吴家的事儿。吴家的情况她是不知道多少的,但是,她真认识吴尚书和吴天一。他们家是不穷,吴天一也是那有心眼的,说吴尚书多清廉,她真不敢保证,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杀兄溺侄这样的事,一般坏的人是做不出来的。
  这是冲破底线的事了,要么就是真的穷凶极恶,谋划以久,特意为之;要么就是冲动杀人。
  辛鲲想想,吴尚书还真有那谋划以久,徐徐图之的心胸,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若真的谋划以久,小胡公公怎么就留下了?真的天网恢恢?狗屁!
  那么就冲动杀人了,两兄弟为什么起了争执,年轻的吴尚书一时冲动的把老哥打死了,而那时,正好被侄子看到,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的弄死侄子。而小胡公公的亲娘只怕正好不在,一回家,老公,儿子都死了,那女人只怕也是有心眼的,生生的让她逃了。于是才有了今天这场闹剧!
  好了,这会儿,小安和辛瑶之间的那点事儿,一下子就提醒了辛鲲,现代网络上这种事还少吗?跟红楼梦里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封建王朝还讲究一个兄弟几世不分家,长兄如父。吴尚书和兄长之间的不和只怕都会影响人生的。
  “夫人的意思是,吴大人只怕也是冤枉?”小胖摸着下巴,故作沉思。
  “真是傻子,夫人可没这么说,她相信吴尚书是杀了人的,但是她只是不信只为夺产罢了!”福姬翻了一个白眼,觉得这人真是笨了。
  “在你心里有不笨的吗?”辛鲲回头看福姬。
  “小何不笨,就是没意思!”福姬自是知道辛鲲的意思,忙说道。
  “那我把你嫁给小胖?”辛鲲忙说道。
  “谢谢!”福姬和小胖异口同声,两人还对视一眼,同时别过头去,真不是害羞或者开心,他们谢谢的意思是,‘我谢谢您了,还是哪好玩哪呆着去吧!’
  “就是啊,你说,你有多难嫁!”辛鲲瞪着福姬,又长叹了一声。
  “不管为什么,总归是做了大逆之事,只怕……”小何反正事不关已,他还是在案子里。
  “好了,哪好玩哪去吧!”辛鲲自是知道在这儿不存在谋杀误杀的事儿,吴尚书这事,纵是放到现代,谋杀也是逃不掉的,不过现代没有诛联之罪,吴家其它人带着钱还能另找一处安心过活。现在的吴家,算是完了。
  小何看辛鲲有点疲惫的脸,迟疑了一下,“夫人还是好生歇息,以后这样的事,只怕会层出不穷。若事事挂心,真不用活了。”
  福姬和小胖还真的没想到辛鲲这会为这个闹心,一齐瞪着辛鲲,福姬是那嘴快的,忙愤愤的说道,“夫人真挂心了?真是,吴尚书杀人时,您都还没生,他是你劝的吗?真是,他杀人时没想自己妻子儿女,现在您替他挂心?”
  “不是为这个,而是正是像小何说的,以后进了宫,天天只怕都是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你说,听到这种杀兄的故事,你们没觉得闹心,没觉得世风日下?”
  “没有,关我们屁事?”小胖摇头。
  辛鲲望天,再想想,看向了小何,“你呢?御史台家的案子你知道吧?御史台虐杀幼女,后来毒杀了全家,还想放火烧屋,最后,他竟然不觉得自己错了,他觉得若是自己被判有罪,全家人哪有面目活着,不如让他帮手,至少死得不痛苦。”
  “他想的没错。”小何点头,“若他不这么做,他的家人,只怕就得被乱民冲入杀个片甲不留,最终死得才叫屈辱。他那样,至少他的家人在世人眼中却是干净的。”
  “就是,御史台做了那么些恶事,报在妻女身上,凭什么啊?回头,真的受辱而死,真不如毒死干净。主要是他们家真有干净的吗?”福姬点头。
  “就是这话,哪有干净的?就像今天,吴天一为了父亲,你以为他没做什么?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事儿。现在您还为他们挂心,人家只怕就要想着怎么利用您来把这事平了呢?所以,您这心软的毛病可真得改了。”小胖点头,十分忧心的看着辛鲲,就跟辛鲲这毛病有多大了一般。
  “滚远一点!”辛鲲指向了门外。
  “夫人,我要滚吗?”福姬忙问道。
  “你想滚哪去?”辛鲲瞪着福姬,真心的觉得这个小丫头也学坏了,但没想起,她是跟谁学的。
  “我顺便去学堂看看,该吃点心了,胖婶小器,得看着。”福姬忙说道。
  “去吧!”辛鲲郁闷了,现在好像就自己忧郁了。她在现代看网上那些新闻,看了标题都不会点进去。因为太堵心了!她觉得特别难受,可是这个该怎么办?
  能爆出来的,都是被法律制裁过的,可是制裁有用吗?公知们会说,这是社会的问题,妈的,古今中外,这种事层出不穷,哪个制度下,也少不了人渣,所以怎么办?让良善之人只能祈祷上苍,我不遇到罢了。


第627章 良善之辈
  吴家的案子能有多难断,当然,到了日子把吴尚书和小胡公公拉出来一块审就是了。
  郭鹏其实也是做得挺绝的,真的把两人关进天牢,让吴尚书自杀以证清白,吴家就能最大限度得到保存,可是他偏不许两人自杀了,当然,他还人防着有人杀了小胡公公。
  于是,关了这么久的两个人一块到堂上时,两人都显得十分颓废。反正原告不像原告,被告不像被告。都被磨得没了脾气。
  先开口的当然是原告,小胡公公说的在殿上没什么两样,不过,他就是听母亲的临终遗言,说证据那是没有。气得大理寺真的直吹胡子。转向吴尚书,他也不用跪,尚书可是正二品,在没定罪之前,他的品阶还在的。
  听了小胡公公的证言,吴尚书没说话,吴天一就跳了出来,你没有,我们有,比如找出了当初的吴家的账册,账册上,吴家也真的没什么钱,就在地方上的一个士绅,乡里百十亩的水田,但因为一直供着吴尚书读书,田虽说没卖,但家里其实真没有多少赢余。说完了,还找了老家的人做证,证明当初吴尚书的大哥自己都下地干活,家里女眷也要织补,以贴家用。吴尚书得眼皮子多浅,为了百十亩地而杀死供自己读书的大哥?
  吴天一在前头说得慷慨激昂,后头一直沉默的吴尚书突然吼了一声,“别说了!”
  吴天一回头看向父亲。
  吴尚书转向了小胡公公,盯着看了很久,摇摇头:“你一点也不像我大哥!”
  “现在不管我是不是吴家后人,但我得替我娘,我哥报仇。”小胡公公在宫里这么多年,能混到今天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他直接就避开了吴尚书言语上陷阱,他不管是不是吴家子嗣,可是他是他娘的儿子,只要他是,那么他就有权状告吴尚书杀兄溺侄。
  吴尚书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你娘是我赶走的,那天她跟大兄吵架自己回了娘家,因为她要分家!她觉得我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读书十多年,屡试不第,拖累了家里,竟还给我娶妻生子,那会儿我夫人也身怀有孕,一家人,她觉得我们要拖死他们了。”
  “妇人短视只为自己小家,也是情有可原。”上面一个老大人点头,那位也是平民出生,曾经也是经历过的。就连朱龙在下旁听时,也在心里暗暗地叹息了一声,他家也算小康,上面还有四个强壮的哥哥,供他念书,也是十分之吃力,更何况吴大人家只靠大兄一人,人口越来越多,但土地就那么一点,妇人心有怨恨,可不就是情有可原吗?
  “那是农忙,小仁,就是你大哥在田边玩,我们全都下地插秧了,你婶在家做饭,农时不等人,纵是我从来没干过,却也不得不跟着下地。小仁什么时候溺进水塘的,我们真的不知道,那时都忙昏头了,等你婶送饭来时,找不到人,后才在田边的水塘里找到他。”吴尚书说得很平静,回头对上面的大理寺说道,“这事,当时同在地里插秧的邻居们都知道,大家的地在一起,找小仁人,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我撒不来谎,也不用撒这个谎。”
  “那我爹呢?总不会因为我哥死了,我爹也投了河吧?”
  “没有,小仁死了,你娘疯了似的跑回来,非说是我溺死了小仁,说我的孩子要生了,弄死小仁,我们就能多分家产了。”吴尚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那天大家都很气,我也很气,若是你娘那天带走小仁,他也不会死。我跟你娘对吵起来,大哥……我大哥……”
  吴尚书有点说不下去了。
  吴天一看着父亲,也不知道该不该上前去安抚。
  “我大哥只比我大两岁,从小就不爱说话。父母看我伶俐一些,便把我送去读书,让大哥跟着他们一块干活。所以哪怕父母死后,他也没跟村里其它家那样分家,让我自生自灭,指着我能光耀门楣。小仁死了,大嫂疯言疯语,大哥一声不吭的就到一边坐下,啥话也没说。等我们吵完了,再看大哥竟然倒在地上,我们才知道他一时想不开把闹耗子的药就那么吞了。这个我没证据,也没证人。当时发现大哥服了药,我叫村人帮我叫大夫,等回过神,大嫂已经不见了。我也没去找,我也恨大嫂,若不是她,大哥和小仁都不会死,我也不至于家破人亡。这些年,我也没提这事,但长兄如父,大哥从小顾着我的恩情,我没忘记。”
  堂上一片寂静,这案子怎么判?两边都没有证据,但是,现在人家说了,大哥是服毒的,那么就算派了刑部的高手去,只怕都查不出什么,我们已经告诉你了,我大哥就是自己服的毒,你咬我?
  “问一下,那田地呢?”辛鲲也来听审了,不过她没露面,踢出了小何。
  小何回头看了辛鲲一眼,只能自己慢慢的出去。
  “抱歉大人,学生正在学里读书,觉得这案子有趣,但是心中却有疑惑,不知道该不该问。”小何对着堂上的人一揖,十分诚恳的问道。
  “你想问什么?”吴天一有点紧张了。
  “吴大人,这跟你没关系,这账本我看看。”小何也不用他同意,顺手拿过了账本,翻了一下。
  “吴尚书,这账本是你记的,还是令兄记的?”
  “我,家兄不识字。”吴尚书很坦然的说道。
  “嗯,账本是老的,这是吴家当初的家务账册,正好涵盖了那年发生的事,丧事用银多少,棺木用银多少,还有……您把还没插完秧的田卖了?”
  “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担,家兄不在之后,这些田对我来说只是负担,不如卖了,带着妻儿离开伤心地。”
  “有道理。”小何点头,低头又继续看,“祖宅,祖坟……吴大人,原小侄不该问,敢问祖坟为何要卖?祖宗的坟地啊!”
  吴尚书一怔,看了一眼账册,迟疑了一下,“不是卖了,那块地上有些树木,吴家在乡里也有族人,吴某带着妻儿即将准备县试,便把祖坟托付,这银钱是族人给的树钱。”
  “哦!您的族人还都是良善之辈!”小何笑了,把账本送到了堂上,自己退了下来。该问的已经全问了。


第628章 出了什么事
  吴天一不知道小何为何出来这一遭,但是他也不是傻子,明显的,小何已经看出了自己没看到的。只不过,他不知道是什么。
  而上下的官员们一块脸色变了,朱龙更是一脸气愤。正想上前,但被辛鲲拉住,自己带着小何他们也就走了。
  回到家,小何中规中矩的把事情说给了下朝来看辛鲲的郭鹏听,但小何是那细致人,万不可能有说那些他自己想的事儿,只说堂上他们离开之前发生的事儿。没多一句,也没少一句。
  郭鹏呆了,然后看着陪他吃点心的小宝和小勇:“来,朕考考你们,小何哥哥刚说的啥?”
  “没听!”小勇正在专心的吃自己的奶油咸红薯,现在他很喜欢在辛家吃素点心,终于觉得没有肉肉也很好吃。当然,每次他吃东西时,辛鲲就想,这样做得这么好吃的素食能不能起到守孝的功用?不过又觉得明明可以好好吃,还要特意做难吃了,不是折腾人吗?也就算了。
  辛鲲轻轻的拍了她一下,觉得这个小子是不是应该好好教一下了?不过,既然也问了小宝,她也就转向了小宝,想知道小宝怎么想。
  “皇上,你都想不出来,凭什么让我想?我比你小呢!”小宝控诉着郭鹏,觉得这个皇上太坏了。
  辛鲲伸手,再拍了小宝一下,这小子该打了。
  郭鹏也不生气了,转向了福姬,“福姬,李老侯爷进宫了,他们想向你求亲。”
  辛鲲拍了桌子!
  郭鹏马上回过头看着辛鲲,立刻举了一支手,“我没答应,真的,我保证,我说福姬归你管,我管不着。”
  “那个二百五我都没答应,凭什么他要进宫逼您。是不是打着要拿您来压我的意思?”
  “应该是!”郭鹏点头,小孩子们吃点心,他就吃面。也是素的,不过是用那香菇,胡萝卜,嫩青豆、豆腐干,用那熟酱烧得极入味,看上去就跟一般的炸肉酱差不多,口感也是能哄下嘴的,郭鹏倒也不挑,来了,给一碗,他真能吃下去。
  福姬‘噗’的笑了,看下面对着点心发呆的小何和小胖,他们回来了,自然也是有他们的,不过,这会,两人不吃对着看什么。当然,她也知道,小何和小胖纵是再得皇上的喜欢,有些事也得徐徐图之,真的等着皇上坐稳了江山,他们这么拿大,也是错过。
  “能换面条吗?我又不是这个胖子。”小胖回神,立刻盯着皇上的面条咽了一下口水。
  “面条有点普通。”小勇的舌头没问题,忙说道。
  “那我也要吃面。”小胖忙说道。
  “给他们面,想是都不爱吃点心的。”辛鲲忙说道。
  “是!”福姬忙回去准备。
  “所以除了我们三个,你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郭鹏盯着他们,现在他知道了。小何只说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没解释,但看表情也是知道的。小胖还有心情考虑是吃面还是吃点心的问题,表示,他对这案子已经没什么兴趣了。而他刚刚有意岔开了话题,自是想让福姬好奇,于是他们解释时,自己也好听听,结果福姬也没当一回事,竟下去煮面条了,所以现在只有自己和这两个小傻子是不知道的。
  “也不是,堂上的大官们都知道了。而朱龙也知道,他心里有点难受的,自己回家去了。”辛鲲点头,在郭鹏的心口上又插了一刀。
  郭鹏真的觉得活不下去了,瞪着辛鲲。
  辛鲲哈哈大笑,就差整个人扑到郭鹏的怀里,没法子,地方不够大,基是书上大观园那么大,才差不多。她就坐在郭鹏的边上,大家面前放着各自的餐盘,辛鲲自己不吃,也不想占了位置,这下子,也就只能扑郭鹏了。
  “羞羞脸!”小勇抬头看了一眼忙说道。
  辛鲲打了他一下,小宝再抬头,又忙低头了。
  “小胖,你听懂了吗?”
  “那个,我能听懂吗?”小胖面条泪了,这会是要说自己听懂了,还是说,自己没听懂。
  “告诉皇上。”辛鲲点头,看小勇还在吃,拍了他的手,让他出去逛逛。
  小宝也就不吃了,啦着小勇走了。
  小胖看看吃的还没来,也就算了,“皇上只要想,那是啥时候,即可明白。”
  郭鹏想了一下,他已经知道小胡公公的八字,推一下也就知道那是多少年了。虽说那会,他还没生,但凡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都要举行乡试。而他也记得吴大人的生平,他正是哥哥去世之后第二年乡试时中的举,然后一路顺利的考上了两榜进士,在翰林院待了三年,正试授了官,在江南做了三年之后,就又回京,再也就没出过京了。
  “所以,你们还是觉得他是为了那点田杀了哥哥和侄子?”
  “唉,天下谎言大多都真假渗半才会让人觉得真实可信的。”辛鲲笑了一下,叫人送了纸笔上来,把吴尚书的供词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递给了郭鹏。
  郭鹏刚刚也是一时的蒙了,现在看了白纸黑字,就拍的把供词拍在了案上。
  “妇人再怎么也不会不带孩子回娘家这是疑点一;疑点二,若是吴尚书妻可以回家做饭,为什么不能在家看孩子?疑点三是吴尚书耕田,虽说吴尚书管着户部,可是我倒是与他有过几面之源,也谈及农耕之事,他有跟我说过,他不事生产,对于农耕之事,他纵是看懂了书,却也是指不上的。可是出事那天,他下地了。”
  “唉,真没想到,我看错他了。”郭鹏点了头,自己拿起碗把面吃了。但是想了一下,放下了碗,“吴尚书只为了那点田?”
  “不,他说的大部分都是真的,我也相信,胡公公的亲娘的确已经提出了分家一事。原本家里只有兄弟两人,谁多谁少无所谓,反正肉烂在了锅里。可是现在都娶了媳妇,一个要有第二个孩子了,另一个也要当父亲了,那么家里开销原本就艰辛,再一口气来两个婴儿,压力可见一般了。”辛鲲轻叹了一声。


第629章 拼凑的真相
  其实故事特别简单,吴尚书就跟他说的,从小因为伶俐,于是就去读书了,全家人的资源给了他一个人,哪怕父母死后,兄长也一如既往的对待他。
  但是家里人口越来越多,吴尚书估计是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吴太太当年如何谁也不知道,但能把着吴尚书到今天,也不是那简单的。所以小顾看账本时,第一句话问的是,这账本是谁做的。
  旧时,当家人管账,这是规矩。估计在吴家父母没死之前,就是吴尚书管着家里的账册,等着父母死了,兄长不识字,自然还是吴尚书管账。一百亩水田也不可能吴老大一个人种,家里也一定有佃农的。有佃农当然就会有地租,有各种收入,而吴尚书是很早就中了秀才,但是没有中举人,所以,除了能在县里有一点银钱之外,并没有更多的优待。但那也是钱不是。所以那时,吴家两兄弟说起来,算是平衡的。
  等着两人都成亲生子了,有些事就不同了。吴大的妻子会不会不平,我们两口子累死累活的养活你们两口子,还弄得像是我们占了你们便宜一般。妯娌之间,那点攀比之心,真不能小瞧了。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最后杀人的理由,最后杀人的理由其实在吴尚书已经说了。
  分家!
  吴大嫂供了小叔一家几年,义难平,赚的钱跟两口子没关系,因为都用到了吴尚书伟大的考学之中。吴大嫂知道自己将有第二个孩子之后,她下定决定不能这样下去了,就算她和吴大可以给小叔子做牛马,她的孩子凭什么?她还想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认字呢!
  所以,吴大嫂决定分家,而吴大之死,应该就是吴大也答应了。辛鲲估计吴大也不是真的那种一心一意可以不顾妻子儿女的人。明明我有孩子了,为什么我不能以后把我的力气用在养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是正常人再正常不过的想法了。若不这么想才会奇怪!
  而吴老大估计想的是,‘一百亩地,一人一半,反下账上没钱,你的房子我给你留着,至于说,你那五十亩地要卖要出租都由了你。只是从此分灶罢了!’所以,吴老大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但是站在吴尚书的立场上,这个家不能分。明明我能有一百亩水田的出产,为什么你只给我五十亩?你们怎么可以这么自私,若是我中了举,再中了进士,你们就能跟我鸡犬升天了。他的心里一定觉得兄嫂目光短浅。
  当然,他更会想,兄嫂在考试的前一年提出分家,是不是瞧不起自己一定考不上,生怕自己在连累他们,于是只怕心里就恨上了。
  其实吴大夫妇啥时候提都不对,若是在考后提分家,考不上,吴尚书会觉得大哥是看我没考上,于是对我失去了信心,不想管我了;若是在考前说分家,那就是生怕我考上了,对他不利,他故意这样来破我的局。
  所以吴大最好的结果就是老老实实的给他们做牛做马,若是不然,吴尚书的恨意怎么发泄?
  再看看吴尚书的口供,孩子娘没抱孩子走,于是他在田梗边玩,他们两兄弟在插秧,而吴尚书太太在家做饭,那个小孩子自己载进了水田边的小水塘里。说起来非常合理,可是大家不觉得很怪吗?
  就像上章说的,吴大嫂要分家,跑回娘家去了。有孩子的妇女吵架回娘家都不兴带人质了?我不带着我的宝贝儿子,我怎么回来?
  辛鲲此时都会厚道的想,只怕不让吴大嫂抱走孩子的就是吴尚书两口子,因为我得多少,让你把我们家的长子嫡孙带走?
  还有,后来吴尚书干嘛了?他去插秧了,一个啥都不会的人,为什么去插秧?觉得好玩吗,这明显不合理啊?在辛鲲看来,这就是此地无银。我和大哥在一起,然后这个孩子‘万一’死了呢?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我跟你一样在插秧,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