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贵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里的人家谁家有玉佩和书呀?穷人家只要不是万不得已,都不肯丢掉自己的女儿,何况是富裕的人家?又不是养不起,谁舍得丢自己的亲骨肉?所以你肯定不是家人丢弃的,肯定是人贩子拐走的。人贩子确实是捡好看的拐卖,可是你也很好看呀。”
  黑妮听到张小北夸自己好看,神色便有些复杂,她呐呐地说道:“我这样黑这么壮,哪里好看?我哥说我长得跟个男孩子似的。”
  张小北道:“你黑是因为老是干活晒的呀,你看咱们村子里凡是总下地干活的女孩子有几个白净的?而且你黑得好看,壮得也匀称。”
  黑妮:“……”她是头一次听到这些话,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得好。
  半晌之后,黑妮才低头说道:“小北,你不愧是读过书的,真会说话。”
  张小北连忙说:“我说的是真的,不是为了安慰你的。”
  张小北是真的觉得黑妮长得挺好看的,她虽然肤色微黑,像五官分明,皮肤健康又有光泽,身形匀称矫健,小小年纪已看出来底子很好。
  黑妮没接话,腼腆地一笑,随即便默默地把玉佩和书重新藏好。
  她站起身说道:“小北,我得回家了,今天,谢谢你了。”
  张小北起身送她:“你别失望,说不定以后会想起以前的事情。你越长大,能做的事情也越多,只要好好地活下去,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黑妮重重地点点头,张小北的话她确实听进去了。
  两人出了屋子,黑妮又过去跟张小草和张小枝说了几句话便要告辞,两人想多留她呆一会儿,黑妮说她爹娘管得紧,回家晚了肯定又骂她,两人也不敢多留,便放她走了。
  黑妮一离开,张小草和张小枝就上前向张小北打听他俩到底是说什么。
  张小北故意语焉不详地说道:“大姐二姐,这事对黑妮很重要,不是我不相信你们,而是怕你们知道太多秘密心里有负担,万一不小心说露了嘴害了黑妮,你们心里肯定会愧疚难过。”两人听他说得这么严重,又隐隐约约猜到些什么,便也不问了。
  张小草突然对张小枝笑道:“二妹,你有没有发现,自从小北念书后,说话就跟从前大不一样了,文绉绉的,越来越会讲道理。”
  张小枝连连点头:“是的是的,我早发现了。”
  张小北心里暗笑,其实他一直都这样啊,只不会以前他会收敛些,现在不用了。
  黑妮走后,张小北正打算在院子里走动一会儿,接着用清水在石板上练字。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王世虎竟然又登门拜访了。
  王世虎这次是熟门熟路,仍旧带着他的黄狗。
  张小北惊讶地看着王世虎,好容易休息一天,他就不能在家好好歇着吗?
  王世虎对张小北的反应不甚满意:“小北,你看到我怎么不惊喜呀?”
  张小北只好说道:“惊喜,十分惊喜。”
  小黄狗好像也认得了张小北,围着他摇头摆尾的。张小北弯下腰摸摸它的头,问道:“你家的狗是公的还是母的?要是母的,下了小狗崽给我一只。”
  王世虎说小黄狗是母的,并痛快地答应了张小北的要求。
  两人说话的时候,王世虎也注意到了张小北的练字“神器”。他拿着张小北的那根特制大“茅笔”,问道:“你就用这个写字?太好玩了。”
  张小北认真地说道:“我可不是在玩,我是在练字,要想练一笔好字就得从小开始。”
  王世虎也试着蘸着水在石板上写了几个字,接着他苦恼地说道:“要不我也像你这样练字算了。我奶奶说今年过年让我写副春联贴门上。我就担心我的字没法见人。”
  张小北说道:“你的担心是对的,确实没法见人。”
  王世虎怒目而视:“……”
  张小北笑着说道:“跟你开玩笑的,别生气,咱俩的字都没法见人,所以我才这么练呀。”
  这种说法勉强抚慰了王世虎。
  张小北想到写春联,又给王世出了一招:“让你写对联你就写呗,到时候咱们找出一副对联,然后你练字的时候把对联上的字每天都练一遍,这么着到年底肯定能见人了。”
  王世虎拍手叫好:“这个办法好,到时候,我那些亲戚邻居肯定都夸我的字好。”
  接着,他又缠着张小北问怎么找对联。张小北随口说了一些两个简单又易写的对联,诸如“万事如意满门顺,四季平安全家福,新春福运来,佳节如意到”这种的。两人又约定好一起练字。
  说完这些后,王世虎又拉着张小北神秘兮兮地说道:“小北,你跟我一起再去树林里找那位小哥哥吧,说不定能碰到他呢。”
  张小北拿他没办法,只得陪着他去了。
  这一次,又是两人一狗往花莲村的方向去了。
  两人一进入树林子,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愤怒的喊打声:“我打死你,打死你,嘿哈,嘿哈。”
  张小北心下一惊,心说该不会是高明礼来寻仇了吧。
  王世虎也是这么想,两人对视一眼,抬腿就往里头跑,小黄狗也跟着紧张起来,汪汪叫了两声帮着助威。
  两人气喘吁吁地跑到树林的空地中间,就见那个少年正挥舞着一根木棒练武。
  张小北跟王世虎面面相觑。
  少年像是没看到两人似的,继续练他的棍子大法。
  张小北和王世虎就在旁边观看。还别说,这人练得还有模有样的,那棍子舞得虎虎生风,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且他练武时仿佛对面有一个假想敌,对着对手劈打时又狠又快。
  王世虎看得如醉如痴,两只小眼睛里流露出钦佩的光芒,看到精彩处,忍不住大声叫好:“打得好,打得好!”
  少年朝王世虎飞了个白眼,仍旧不予理会。
  大约两刻钟后,少年大概练累了,终于停了下来,他用袖子胡噜一把脸上的汗水,扑通一下坐在地上,然后朝两人勾勾手:“你们两个过来吧。”


第40章 过年
  “你们两个过来吧。”少年终于开了尊口。
  王世虎颠颠地跑过去; 一脸谄媚地笑道:“哥哥; 你真厉害。你可不可以告诉我,要怎样做才能像你这样?”
  少年哼了一声,说道:“要怎么做?我告诉你吧,你什么也不用做,你只要天天被狗咬,被人追着打; 不出两年你也能练出来我这种身手。”
  王世虎一时语塞。不过,王世虎这人耐性很好,尽管时不时被少年怼上几句; 他仍然笑着跟在少年身后问东问西。
  张小北的问题不多; 他觉察到这个少年的戒备性很强,性子属于外冷内热。王世虎的问题; 有的他愿意回答,有的就不愿意回答,比如当王世虎问到他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的家在哪里时; 少年的脸一沉; 一副“无可奉告”的模样。
  王世虎赶紧识趣地闭上嘴; 再也没问这类问题。
  不过; 他倒是很乐意指点王世虎一些打架的技巧。
  两人在那比比划划,张小北也被拉着学了一阵,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在围观。
  王世虎想起了小伙伴跟他说的话; 他转述给了少年:“哥哥,你可要小心。那个混蛋高明礼放话说,要找我们俩和你报仇。”
  少年不屑一顾地说道:“叫他来,我等着呢。”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继续比划。
  张小北在旁边看着两人的比划,猛地想起黑妮给他看的那半本书上的动作图。黑妮被拐的时候很小,练武的有可能不是她,那么那本书的主人有可能是黑妮的哥哥之类的人。家里有喜欢习武的兄长,看黑妮的身量比一般女孩子长得高壮,而且力气也大。那么他是不是可以推断,黑妮很有可能是武将家庭出身。如果这个推测成立,将来黑妮寻找家人的范围就可以缩小许多。张小北决定下次碰到黑妮时把这个推断告诉她。
  两人在树林里呆了约有一个时辰,张小北怕两人回家太晚,就出声催促王世虎赶紧回家。
  王世虎十分不舍地对少年说道:“哥哥,我以后可以常来跟你一起练武吗?”
  少年答应得倒挺痛快:“没问题,我正好拿你们练练手。”
  王世虎得偿所愿,心满意足地跟张小北在岔路口分手离开,两人各回各家。
  张小北回到家里,发现院子里没人,也不知道姐姐们到哪里去了。
  他也没出去找人,便拿出书坐在院子里背书。
  他正专心致志地背一首诗,突然听到隔壁院子里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听声音就知道是堂妹张小多的。
  张小北起初以为孩子一哭肯定有人来哄,没想到,根本她哭了好一阵子也不见有减弱的趋势。张小北被扰得看不进去书,且又担心张小多,索性放下书去西院看个究竟。
  西院空荡荡的,罗氏他们都不在家。
  张小北走过去推开二伯家的房门,看看有没有人。
  屋子里光线昏暗,乱糟糟的,炕上到处都是衣裳被褥。
  而二伯母杜氏就坐在那乱七八糟的衣裳和被褥中间,听到有人进来才呆呆地转过头来。
  张小北说道:“二伯娘,你在家呀?我还以为没人呢,你没听见小多妹妹在哭吗?”
  杜氏死死地盯着张小北,张小北心里不禁有些发毛,杜氏突然问道:“你看见我儿子去哪儿了吗?他是不是被人抱走了?”
  张小北吓了一跳,连忙说道:“二伯娘,你别难过了,你下胎一定会生儿子的。你快喂喂小多吧,她肯定是饿了。”
  杜氏充耳不闻张小多的哭声,她一把抓住张小北不住地问道:“我的儿子呢,我的儿子哪里去了?”她越抓越紧,眼神也越来越可怕。
  张小北吓得够呛,用力掰开她的手指,夺门而逃。
  他一路奔回自己家,过了好一会儿才惊魂稍定。张小多又哭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弱,渐渐没声了,估计是睡着了。
  张小北决定等娘回来好好跟她说说,二伯娘的病情是越来越严重了,这样下去,张小多可怎么办?
  天快擦黑时,胡氏才回家来。其他人也陆续到家。
  张小北跑过去叫了声娘,一边问她累不累,一边去倒水。
  胡氏先灌了一口温茶,然后才问张小北今儿一天都做了些什么。张小北拣几样说了,接着便把方才在二伯娘屋里的遭遇说给胡氏听。
  胡氏也吓得够呛,一把把张小北搂在怀里说道:“天哪,吓死我了。你二伯娘最近不对劲,你以后少往她屋里跑。”
  张小北担忧地说道:“我可以不往她屋里跑,可是小多妹妹怎么办?今天她的嗓子都哭哑了,二伯娘都不理会她。”
  胡氏也是一脸愁绪:“那咋办呀,只能指望你奶能都多照看照看。”
  张小草在旁边接道:“我奶管着一大家子,身边还有一个小宝,也够忙的,哪里有空照看小多?”
  张小枝道:“娘依我看,这事就别指望奶了,小叶还能指望些。”
  胡氏想了想说道:“也是,小叶年纪也不小,也能帮着照料妹妹了,我明儿个就跟你奶说说,让她给小叶少派些活,好方便照料小多。”
  胡氏说到做到,第二天再去西院就将这事告诉了罗氏,罗氏忍不住又骂了二儿媳妇一顿,从那以后,她派给小叶的活果然少了许多。小叶也磕磕绊绊地学着照料妹妹,虽然她年纪不大,也不甚熟练,但好歹对妹妹还算尽心。但如此一来,大房一家对二房就更有微词了。眼下杜氏在坐月子,而且精神又不对劲,什么活也干不了,小叶的活又分派得少了,那家里的活都分摊到大房一家头上去了。江氏心里不满,嘴里就忍不住指桑骂槐的,骂杜氏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骂二房一家子吃闲饭。而杜氏本就精神不正常,自然也不会忍着江氏,她有时跟江氏对骂,有时又寻死觅活、歇斯底里。西院和东院就一墙之隔,那边一吵闹,他们这边听得清清楚楚。胡氏劝也不好劝,她家本来就跟大房不睦,去劝架反而会把自已也装里头。胡氏索性装聋作哑,故作不知情。
  胡氏一是听得心烦,二是担心会吵着儿子,盖房搬家的心思就越发地强烈了。
  为了能更快地攒钱,胡氏带着全家想尽办法赚钱。等到地里的麦子一种完,家里的活也忙得差不多时,胡氏就让张耀祖去县里打零工。张耀祖也没多说,便和村里的几个青壮年结伴去了县里。
  胡氏在家领着两个女儿想尽办法挣钱,他们不但卖各种糕点,卖炸蚕豆,还生豆芽卖。不独如此,娘仨晚上回来还打络子。
  张小北看娘和姐姐这么累,心里既感动又愧疚,他也生出过赚钱的心思,便思来想去,根本没有适合自己的点子。他人小气力小,而且还在读书,时间也不自由,又能做什么呢?抄书?不行,他才练字没多久,谁放心让他抄呀?代人写书信,也不行,总共才读这几天书,估计也没人肯找他。他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个好点子来,最后只能无奈地决定:还是好先好好念书吧,以后再为这个家做贡献。
  张小北只能更加用功读书、练字。每天上课时用心听先生讲,不懂便问。该背书时背书,该练字时练字。
  转眼间,九月过去了,十月到来。
  在九月底的时候,花莲村和土地庙同时放假,这一天,高明礼到底还是带着一帮人去了树林找少年报仇雪恨,张小北当时不在场,他后来听王世虎说,双方打了一场很激烈的架,结果就是高明礼的腿被打折了。那个树林里的少年不知去向。高明礼的父母气愤之极,去找那少年算帐,谁知那人早已不知去向。后来,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张小北和王世虎跟这人有来往,便找两家的父母来要赔偿。
  胡氏这才知道自家儿子被高明礼欺负的事,她还想找高家父母算帐呢。于是胡氏和王世虎的爹娘同仇敌忾,一起指责痛骂高家父母教子不当,纵容孩子。想要赔偿,没门!高家父母闹过几回,也没讨着便宜。此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经过一个冬天的积攒,张小北家里终于有了四千多文钱。胡氏跟大家商量着,准备留下一部分给李先生送年礼,一小部分过年,剩下的就留着明年开春盖房用。
  盖房的地儿也选好了,就在村南。这是张小北竭力争取来的,他说那地方风水好。
  新年将至,胡氏便和王世虎的父母商量给李先生送年礼的事。他们想着李家一直没收束脩,等于是白教两人半年,他们这份年礼就相当于束脩,所以应该送得重些。
  经两家商量后,决定送些实用的东西。
  王世虎家送了五斗麦子,三斗小米,五斗高粱,五升豆子,肉十斤,鱼两条,再加上各式点心熟食。
  张小北知道李夫人是南方人,喜欢吃大米。便说服爹娘把麦子拿出一大半换成白米。其他照旧,再加上十斤麻油,干肉五斤,鱼三条,点心五斤。
  腊月二十三这天,天气晴冷,两家父母约好一起去李家送年礼。李夫人也分别给两家送了回礼,李先生也各送了两个学生一刀纸,一本书。送给王世虎的是一本前人的美食笔记《食异录》,送给张小北的是一本《对联集锦》,都是适合两人的实用书籍。
  两人如获珍宝地捧回去。张小北觉得他这个年假有事干了,他要把这本书抄一遍,送王世虎一本手抄本。


第41章 新春新气象
  张小北和王世虎说说笑笑就到了岔路路; 两人正要道别时; 王世虎突然想起什么,便说道:“小北,你说咱们的小哥哥到底去哪儿了?这么冷的天他会不会饿死冻死?”
  张小北也有此担心,但他还是安慰王世虎道:“应该没事的,他的生存能力挺强的,或者他也有可能回家去了。”
  王世虎还是一脸忧心忡忡; 但也没办法,他们两个小孩子还能怎样?
  “算了,咱们先回家吧。以后有了他的消息再说吧。”张小北如是说道。王世虎默默地点点头; 两人挥手分别。
  张小北回家时; 特意绕路到村南,特意去找了黑妮一趟; 悄悄地把自己的猜想告诉她。
  黑妮仿佛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她睁着那双又黑又亮的眼睛望着张小北说道:“小北,你说的是真的吗?我是武将出身?”
  张小北点头:“肯定是的。你不要多想,只须熬过这段苦日子; 以后必定苦尽甘来。”
  黑妮重重地点头; 低声说道:“我等着这一天。”
  黑妮的空闲不多; 张小北也不好跟她多聊; 匆匆嘱咐她几句便回家了。
  放假的第二天; 张小北美美地睡了个懒觉,约到辰时才慢吞吞地起来,但冬天的早上起床着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听着外面的呼啸寒风; 愈发贪恋被窝的温暖。张小北一咬牙到底还是爬了起来,他打着寒颤迅速穿好了衣裳,随便吃点东西垫垫就开始读书。背了几页书,他想起抄书的事,当下便研墨、润笔,铺开纸张开抄《对联集锦》。不过屋里没有生火,握笔时间一长手就感觉快冻僵了,他每抄一会儿便忍不住停下来哈一下手,暖和一下再接着抄,这一天下来就中午最暖和的那段时间抄得最为顺畅。等到太阳偏西,天色渐冷时,张小北才停了下来。他穿着棉袄棉裤再裹上棉袍,像个圆筒似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等他娘回来。
  胡氏直到暮色苍茫时才匆匆赶回家来,这么冷的天气,她却因为急着赶路走得满身是汗。
  张小北见了她就扑上去:“娘你终于回来了。”
  胡氏满心欢喜地应了一声,接着便埋怨道:“外头这么冷,你瞎转悠啥,快进屋去,娘给你看样东西。”
  张小北赶紧紧随着胡氏进屋,胡氏进屋后从筐子里拿出一卷东西,张小北忙展开一看,原来是一大张红纸。他猜测这可能是用来写春联用的。
  张小北笑问道:“娘不会让我这个写门对子吧?”
  胡氏也笑:“当然得你写,你不写谁写?”
  张小北多少还是有些不自信:“可是娘,我才练了半年的字,我怕写得不够好看,被人笑话。”
  胡氏用骄傲的语气说道:“娘觉得挺好的。你就大胆地写吧。我看谁敢笑话你。”
  张小草和张小枝也一起说道:“行啦小北,你就别谦虚了,娘让你写你就写呗。”
  张小北想想自己好歹练了半年的字,而且还有先生给他的《对锦集锦》他就凑和写一副呗,反正村里也没几个识字的,说不定那些人还看不出来他写得不好。
  张小北让娘帮着把红纸裁成了宽度适中的长条形,打算明天中午先出一副试试。
  他先选出两副合适的对联,无非是些吉祥如意,发财平安,四季和顺之类的简单易懂的这类对联。
  花费了小半天功夫,张小北终于写出了一副字迹工整,勉强能入眼的春联。张小北对此虽然不甚满意,但想着一则可以省钱,二者可以让娘高兴高兴,如此而已。但他万万没料到,他娘因为太过得意自己的儿子,便把他写春联的事说了出去。这下倒好,那些左邻右舍都涌到张家院子里围观,正值腊月,村里闲人也多,他们三五成群的来到张小北家,一边嗑瓜子一边议论道:
  “小北去花莲村读书的第一天刚好我瞅见了,当时我就说,小夫子,等过年时给我写副对联。真没想到,还真被我说中了,你看这写得多好。”
  “是呀是呀,这字又大又胖,看着就好。”
  张小北:“……”字还能这么形容吗?
  有的人逮着胡氏就一顿奉承:“哎呀,张三嫂,你家这是要交鸿运了,瞧瞧你家小北多有出息。”
  “是呀,小北这孩子打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文文气气的,一点也不爱胡闹。”
  ……
  有的人还让张小北给自己家也写一副。胡氏想着都是乡里乡亲的,便爽快地答应了。
  她答应得是爽快了,可苦了张小北。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张小北就忙得不停,不断地有人送来红纸,张小北只得硬着头皮去写。幸亏有李先生送的那本书,要不然光靠他自己去想,哪里想得出这么多副不同的对联。写完一副他还会念出声来,毕竟大多数村民又不识字。那些人一听到什么多子多福,新春新气象,四季平安之类的好词便大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寓意。
  那些村民得了对联,喜滋滋地拿回家,喜滋滋地跟人炫耀,有的不好意思叫张小北白忙活,便送来了一些鸡蛋糕点馒头之类的吃食。
  张小北家的这等热闹,自然惊动了西院的罗氏和江氏等人。
  罗氏听人说自己的小孙子会跟人写对联了,便也去看了会热闹,仔细一瞧写得还真挺像模像样的,回来就跟家里人说了一嘴。不想,江氏在一旁暗暗撇嘴,她一转眼看到自家的儿子便动了心思。
  当天她就拖人买了几大张红纸,仔细裁好,就让张小宝也去写。
  张小宝刚好也放年假了,他正想趁着这个时候好好地玩耍玩耍呢,不料却被他娘支派这么个任务,心里就不大情愿。江氏便拿话刺他:“你瞧瞧你,叫你写副对联你还不乐意了。你咋不想想,那小北借着这个出了多少风头,村里人都在夸他呢。你比他聪明,读书也比他早,先生也比他好,难道你还不如他?”
  张小宝一听这话,果然被刺激到了,立即激发出了斗志,咬着牙说道:“行行,我写还不行吗?”当下,他便研墨,铺开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