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贵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一行人到了张家,不消胡氏吩咐就开始帮忙干起活来。
  赵清河负责洒水打扫院子,赵清海被支指着去镇上买酒买肉。张小叶则跟张小花去收拾屋子。张小枝的身子不方便,她只能在旁边看着,帮着传个话什么的。
  胡氏忙得团团转,张耀祖换了身衣裳后便开始坐卧不安起来。
  一会儿说:“孩子娘,你说我一会儿该说啥?”
  胡氏答道:“你还能说啥,就说点孩子的事,拉几句家常就完了。”
  张耀祖不安地问道:“你说我当初反对黑妮嫁进咱家这事,她会不会告诉她爹呀?”
  胡氏不耐烦地瞥了他一眼,“你就放心吧,黑妮这孩子不是那爱说嘴的人。”张耀祖听到这句话,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下,他刚松了一口气,不想,胡氏话锋一转道:“不过,就算她不说,他爹一打听也能知道。”
  张耀祖心口刚落下的石头又提了起来,这、这该如何是好?他想问问儿子,偏偏儿子又去村口迎接老丈人了。张耀祖真是悔不当初,谁能想到黑妮竟然真能找到自己家人,而且家人来还来头不小?
  不过,张耀祖又庆幸自己没有反对到底,要不然,儿子就错失了一门好亲事。他自己也不想想,就算他想反对到底有用吗?张小北跟寻音直接就在府城成亲了,只是来了一封信象征性地通知他一下而已。不过,张耀祖可没往深了想,他这会儿从担忧不安变成了沾沾自喜。
  胡氏这边正忙得晕头转向,转眼看到自家老头子一会儿忧一会儿喜的,她顿时没好气地道:“你在那儿干嘛呢,赶紧干活呀。”
  张耀祖这才过去帮着干活。
  且不说张家父母如何在家里忙碌打算,就说张小北和寻音一路去村口迎接陈大人的事。
  张小北略有些紧张地问寻音:“寻音,你说我头一次见岳父大人,我该说些什么好?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性子。”
  寻音哭笑不得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呀。因为我也是第一次见我爹。”
  张小北一拍脑门,是的,他怎么就忘了,寻音也是第一次见自己的父亲。他不由得一阵心疼,原本紧张的情绪也缓解了不少。管他什么脾气性子,他依礼接待就行,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反正两个人都成亲了,对方又不能退货。想到这里,张小北淡定了许多。
  他心里一轻松,就忍不住牵住寻音的手,大步朝村口走去。
  陈将军在张家村村民的簇拥和围观下骑着马进了村子。
  村民们不远不近地围观着,小声而热烈地议论着。
  他们的目光从这毛色鲜亮的马匹上移到那五名威武雄壮的护卫身上,然后再移到马背上那个神色严肃、不苟言笑的中年男人身上。
  陈将军已年过四十,身材魁梧健壮,由于常年日晒,脸色变成了古铜色,身着一袭玄色便服。虽然他已经尽力让自己平和亲切些,但身上那股常年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肃杀凛冽的气质,还是让寻常人不敢靠近。
  村民们说话的声音都不由自地变小了。
  有人用羡慕的声音说道:“也不知道张老三是交了啥好运,先是儿子中举,就连随便娶了个儿媳妇的爹也是个大人物。”
  有人附和道:“是呀,当初听说小北娶黑妮时,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是脑子进水了呢,谁能会想到这会有今天这种好事?”
  也有人长叹道:“唉,你说我咋就遇不到这种好事呢?”
  “……”
  大家正议论得热火朝天,突然有人喊道:“快看,正主来了。”
  众人侧头望去,就见张小北正牵着寻音往这边走来。寻音见这么多看着他们两人,赶紧挣脱开张小北,在家里这样就行了,在外面让人瞧见多不好。
  双方越来越近,突然,陈将军猛地一勒缰绳,停了下来,后面的士兵也只得跟着停下。
  陈将军定定地看着前方那个身影,那就是他的女儿。她离开时只有六岁,才到他腰间那么高,十六年过去了,她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大姑娘,她的身边还跟着她的丈夫。陈将军突然喉头哽塞,眼眶微有湿意。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寻音走着走着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她呆呆地望着马上的那个人。那张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
  她心头有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是一句都说不出。
  陈将军翕动了几次嘴唇,才用颤抖的声音喊道:“靖珠!”
  寻音一脸恍然,原来,她的名字叫靖珠,真好听,比黑妮好听一百倍。靖珠,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应该是含有掌上明珠之意吧。为什么上天要跟她开一个玩笑,叫她幼年离开父母,颠沛流离,流落到黑家当牛作马……
  那时候,每当她受了委屈时,她就在不停地在心中描摹着亲生父母的模样,寻音想着这些,眼泪不觉汹涌而出。
  张小北十分理解寻音此时此刻的心情,他的眼角也不由自地有些湿意,不过尚能克制自己,他扯扯寻音的衣裳,随即上前一步,向马上的岳父大人弯腰施礼:“小婿张小北拜见岳父大人。”
  陈将军的情绪慢慢恢复正常,他上上下下打量了张小北一眼,这个年轻后生一看就是个微弱书生的模样,俊秀斯文有余而健壮不足。不过,白知县曾在县里大大夸赞了他一番,他来到成新县时,沿途也打听过张小北的为人和品性。大体来说,他这个女婿还是比较满意的。不管怎么说,在女儿落难时,是他屡次伸出援手,在女儿被黑家逼婚时,他不惜得罪黑家也要帮助女儿逃跑,还有他们成亲时,尽管家人强烈反对,他也没有屈服,这两点足以证明他是个有担当的男人。这一点,让陈将军对张小北是刮目相看。
  张小北是第一次见岳父,陈将军又何尝不是第一次见女婿,因此,他抽抽嘴角,用十分生硬的语气说道:“贤婿请起。”
  有了张小北打头,寻音也终于恢复了正常,她跟着张小北上前叫道:“……爹。”
  陈将军跳下马来,走到寻音面前,用慈爱又歉疚的目光看着她,低声说道:“靖珠,爹来晚了。”
  寻音脸上挂着泪珠,拼命地摇头:“不不,只要这辈子能见到爹就好,一点都不晚。”
  围观的人群突然间安静下来,默默地看着这一幕,有那些心软善感的妇人已经忍不住哭了起来。
  陈将军很少露出这么感性的一面,他这会儿已经控制住了情绪,只对女儿女婿说道:“咱们走吧。”
  寻音也赶紧擦擦眼泪道:“是,爹,咱们快回家吧,公公婆婆正在家里等着呢。”
  张小北趁着寻音和父亲说话,他便上前去牵陈将军的马,没料到那马脾气挺不好,头不停地乱甩,就是不让他牵。
  陈将军笑了笑,说道:“追风不喜欢让生人牵。”说完,他叫来一个亲卫来牵马。
  张小北和寻音一左一右走在陈将军两边。
  有一些围观群众已经散了,还有一些继续跟着看热闹。
  陈将军边走边跟两人说话。
  说话间,就到了村南头的张家门口。
  胡氏和张耀祖他们刚手忙脚乱的收拾妥当,换上了见客的衣裳,见到人来,赶紧出来迎接。
  胡氏倒还好,她的性格本就大方开朗,再加上这几年跟着儿子多少见过些世面,因此对着亲家这阵仗,倒也算落落大方,热情周到又不显得过份和刻意。张耀祖就有些不够看了。手足无措,说话除了开场几句还可以外,其他时候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老张头今日则躲到二儿子家里去了。
  胡氏笑着说道:“亲家远道而来,辛苦了。里面请。”
  陈将军对胡氏点点头道:“小女这些年承蒙亲家照顾,陈某心中感激不尽。”
  胡氏道:“哪里的话,寻音是我儿媳妇,我照顾她是应该的。这孩子品性纯良,贤惠能干,我们家娶了她可真是交了好运。”
  寻音对婆婆的这番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她笑着对胡氏说道:“娘,你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接着,她又侧过脸对父亲说:“爹,婆婆以前就很照顾我,我那时有空就喜欢往她家跑,没少蹭饭。”
  陈将军听着不觉一笑,他在来的路上自然也顺便打听了张家夫妇的为人和性格,他对胡氏这人还是挺喜欢的,这人虽是个乡下妇人,但挺有见识,而且听说从小就对靖珠颇为照顾。至于张耀祖那人,不提也罢。
  进了院子,陈将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院里的摆设。
  虽然是很寻常的弄家院落,但是正房和厢房都用青砖红瓦,地面也用了条石铺路,院子里花圃菜园果树分布得十分错落有致,地上打扫得干干净净。
  到了堂屋,胡氏请陈将军入座,张小北在后面帮着安顿五个随从,以及他们的马匹。张家虽大,但是牲口棚里实在装不下这七匹马。他不得不求助二伯家和赵清河家,好在他们三家都有牲口棚。二伯家匀两匹,赵清河家匀两匹。伺候好这些马,还得安排人。他们家收拾出了三间客房,岳父住一间,这几个随从住两间,倒也勉强够住。
  张小北安排完杂事,才回堂屋。陈将军见他忙里忙外的,便随口问道:“你已经中了举人,难道没有人来投靠为奴?”
  张小北答道:“小婿回乡时确实有人来投靠,但小婿生来胆小,一是觉得不知底细,二是眼下家里还养不起,就没敢收。”
  陈将军不在意地摆摆手,道:“也没什么,等我回去从家里给你们挑几个来。”
  张小北忙说道:“多谢岳父,不过这万里迢迢的,有些不方便,我们在本地寻找靠谱的奶妈来家就好。”
  陈将军一脸诧异:“奶妈?”
  张小北笑着看了寻音一眼,连忙说道:“哦,忘了说了,寻音,不,这次该叫靖珠了,她已有两个月的身孕。”
  陈将军闻言怔了一下,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似喜似悲的神情,半晌才慨叹道:“我都要当外公了。”
  胡氏提及这件事,也是满脸喜悦:“可不是嘛,寻音有喜也是今天这两天才得知的,今天亲家公就上门了,这真叫喜事成双呢。”
  张耀祖听两人谈及这个话题,觉得自己终于能插上话了,便插进来一句道:“是呀是呀,我一大早听见喜鹊叫,亲家公就来了。”
  陈将军跟着笑了一下。
  张耀祖见亲家公笑了,胆子也比方才大了许多,他正在纠结要不要进一步跟他套近乎时,赵清海和赵清河拎着两大筐东西进来了。
  张小北过来给两人引荐,“岳父,这两位既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姐夫。”兄弟俩给陈将军施礼问好。陈将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兄弟两人,他的目光稍稍在赵清海身上多逗留了一下,顺口问道:“你习过武?”
  赵清海咧咧嘴笑道:“胡乱练过几年。”
  靖珠在旁边道:“爹,他还是我的师父呢。”
  陈将军笑着点点头:“很好。”
  接下来,胡氏又把两个女儿和小叶叫出来拜见陈将军。
  陈将军见这么多晚辈在此,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次出来得匆忙,什么也来不及准备,礼物我改日再给。”
  胡氏连忙客气道:“亲家不用客气,我们这里没这些规矩。”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将军还是这把事记在了心里,并吩咐一个下属去办此事。
  陈将军见过张家众人,又跟胡氏他们闲坐一会儿,便叫女儿进他的客房单独说话。
  张小北知道这父女俩肯定有许多话要说,因此也没有去打扰。
  且说,父女俩在客房里,一个说一个听。靖珠在讲她这些年的经历,尽管她是用轻描淡写的口吻说的,但是陈将军却数次拍案而起,可怜了客房的那张桌子,被拍坏了。
  等到靖珠说完以后,陈将军沉着脸,半晌方咬牙问道:“靖珠,你说我该怎么惩罚黑家?”


第111章 惩罚(上)
  陈将军问女儿该怎么惩罚黑家。寻音一时之间也回答不上来。她以前十分痛恨黑家; 可是后来; 她得了小北的帮助顺利逃婚; 又认了杨奶奶为亲戚; 再加上黑虎摔下山崖变成残废,黑家放弃了找她,她的日子越过越顺心; 再加上时日一长,她便渐渐地放下了对黑家的恨意。再后来跟着张小北回乡; 她只怕黑家来找事; 恨意就更淡了。现在父亲猛然问起,她确实心绪无比复杂,不知是该报复回去还是就此罢手。
  寻音想了想; 答道:“以前小北查过律法; 本朝对‘略人之法’的罪犯有处罚规定,可是对收买孩子人家的处罚却含糊不清。黑家又不是人贩子,就算去告官,估计官府也不会重罚。”
  陈将军想起那个叫他们一家骨肉离散的人贩子,咬牙切齿地说道:“那个可恶的人贩子早已经被我亲手打死了。现在这个黑家我也不能放过他。他们一家竟然把我的宝贝女儿当成丫鬟使唤; 长大后还想拿你卖钱。是可忍; 孰不可忍!”
  寻音看着父亲的面色,小心翼翼地说道:“一切但凭父亲做主。”
  陈将军说道:“剩下的你不用管了,一切有爹做主。”
  寻音点点头,有人依靠和做主的感觉真好。
  她迟疑片刻,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对了; 爹,为何没听你提我娘的事?我娘她……”她真的不敢再往下猜想,生怕那个结果她承受不住。
  陈将军一提及夫人,神色不由得黯淡下来,他长叹一声,缓声说道:“你娘……自你走失后,她就大病一场。后来,我遍请名医为她医治,她的病情仍是时好时坏,近几年,甚至连神智都不太清醒,见着五六岁的女孩子就上前叫你的名字……”
  寻音听罢,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落。
  陈将军见女儿哭,赶紧手忙脚乱地去给她擦眼泪,嘴里安慰道:“你别哭了,爹就是怕你难过,才没敢提你娘的事。”
  寻音擦擦眼泪,问道:“爹准备何时启程?我跟你一起回去看看娘。”
  陈将军道:“本来我打算过几日就回去,可是你有又身孕,咱们一切再议。”
  寻音道:“我一向身体强壮,应该没事的。”
  陈将军也看得出来女儿身体强壮,然而他还是不放心。毕竟路途遥远,道路又颠簸。父女俩就这个问题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寻音问了一些关于母亲的事后,又细问家里其他人的事。
  陈将军说了两个儿子的事。陈家一共有二子一女,大儿子陈靖雄,今年二十八岁,娶妻顾氏,并生有两个儿子;二儿子陈靖杰今年二十五岁,也已娶妻,妻林氏,也生有一子。
  这两人早已从军,老大在西南,老二跟着父亲。
  陈将军想到两个儿子,说道:“这么多年来,你两个哥哥一刻也没有放弃打听你的下落。尤其是你二哥,他一直自责,说都怪他当年没看好你,才让坏人得了手。”
  寻音忙说道:“二哥也没比我大多少,他那时也是个孩子。这怎能怪他?”
  陈将军摆摆手,道:“好啦,他从此以后再也不用自责了。待你回去,咱们一家就能团聚了。”
  寻音笑着点头,心里也充满着期待。
  父女俩在客房里说话。
  胡氏带正带着女儿和侄女在厨房里忙活。
  亲家第一次上门,这饭菜怎么也得做得好看又好吃。
  胡氏一边做饭一边说道:“这要是小草还在家里就好了,一样的东西,我怎么就做不出那个样儿来。”
  张小叶在一旁说道:“三婶的手艺也够好了,在咱们村里也是数得着的。”
  胡氏摇头道:“那叫什么好,也不过是挫子里面拔将军罢了。”
  张小花问道:“娘,咱家这事,还告诉大姐吗?”
  胡氏道:“当然得告诉,一会儿我告诉你二伯,他进城捎个话给你大姐,叫她有空来一趟。”
  胡氏带着家里的女眷,赶出了两桌席面。
  因为客人都是人高马大的男人,她猜测饭量肯定大。所以她做的这菜份量很大,荤菜居多。板栗炖鸡两盆,水煮肉片两盆,其他的什么红烧鱼,炒河虾,肉片炒青菜全用大盘子大碗来装,林林总总凑了十来个菜。主食就是蒸馒头,她怕发的面太少不够吃,另外又烙了二十多张饼。
  胡氏正忙着,寻音突然出现在厨房门口,对众人说道:“娘,小叶姐,小花,今天真是辛苦你们了。还有什么活,我来干一点吧。”
  张小叶笑道:“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
  胡氏笑着把她往外赶:“这么多人用不着你,你陪着你爹说说话去。”
  寻音笑道:“话已经说得差不多了。”
  胡氏惊讶道:“这么一会儿就说完了。”她心里感慨这男人跟女人就是不一样,要换了她,还不得跟孩子说个一天一夜的。
  张小叶一边干活一边说道:“行啦,弟妹,你帮忙去找找你家那口子去,这小北怎么不见了人影了?”
  寻音跟大家笑笑,遂赶紧起身去找张小北。
  寻音一离开,张小花就奇怪地问道:“小叶姐,我哥不是去地窖搬酒了吗?你咋还让嫂子去找人?”
  张小叶抿嘴一笑:“你这个嫂子呀太实诚,你不让她干点活她不自在,我就随便找个活叫她去呗。”
  张小花恍然大悟,接着她又用不太确定的语气问道:“哎,你们说嫂子认亲后,咱们是不是就不能跟以前一样了?”张小花跟寻音从小就认识,所以两人平常相处起来很是融洽。只是她有些担心嫂子的身份改变之后,她们该如何相处?
  胡氏想了一会儿,说道:“以前怎么相处,以后就怎么相处。不用太刻意。”
  张小花先是一怔,接着会意地“哦”了一声。
  张小叶也赞成胡氏的话:“三婶说得对,咱们大家还跟以前一样,要不然,不但咱们别扭,弟妹也别扭。”
  ……
  陈将军召女儿密谈一会儿后,又回到堂屋。
  堂屋里这会儿只有张耀祖在,张耀祖见到这位不苟言笑的亲家又开始局促起来,仿佛他才是客人一样。
  陈将军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位亲家,但看在女儿女婿的面子上,脸上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他尽量让自己显得平易近人一些,然而,他的气场在那里,再平易近人也没用。
  两人尬聊了几句,便开始低头喝茶。
  还好,张小北和赵清海赵清河他们很快就回来了。
  赵清海去喂马去了,他揽这个差事一是帮忙,二是真心喜欢这些马。喂马的时候又跟陈将军的几个随众攀谈了几句,还顺便比划了一下。
  赵清河和张小北下地窖里把家里的藏酒都搬出来了。
  什么枣酒、樱桃酒、葡萄酒等等都搬了上来。但是他感觉这位岳父大人未必会喜欢这些酒。于是,他又到村里几家爱喝酒的乡亲家里借了三坛本地产的烈酒。
  赵清海喂完马回来,看到张小北借的酒,便说道:“你借什么酒呀,你想要这种酒直接找我呀,我去清河家里给你搬。”
  张小北不解地道:“清河不是不喝酒吗?他家藏的有酒?”
  赵清海往厨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这是我藏的私房酒,你可别告诉你姐。”
  张小北笑了笑,赶紧保证自己绝不告发他。赵清海这才放心地去搬酒了。
  赵清海和赵清河又搬来了四坛酒。
  陈将军一看到他们搬来的这些酒,看他们的时候连目光都变亲切了。
  那几个随从虽然很克制,但张小北也察觉到他们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酒搬来了,大家又开始一齐收拾桌椅准备吃饭。
  不多时,热腾腾的饭菜便端上来了。
  大盆的肉大碗的菜,再加上又大又宣的大馒头和大碗的酒。
  陈将军看到这些倒是觉得十分亲切,他一直在军中,平常吃饭也差不多是这种做派。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当然,军中饮酒是有限制的,但在这里就不必限制了。
  他们这几日,日夜兼程地赶路,每天都是随便吃些干粮便饭,这会儿早饿坏了。陈将军跟亲家客气了几句,便开始吃起饭来。那几个随从一看将军放开了,便也跟着放开了吃。
  一盆盆菜很快就见了底,酒一碗碗地斟上,很快就空了。馒头也是,两篮子馒头很快就消失了。胡氏看着这一切,庆幸自己早有准备,否则客人吃不饱可太丢脸了。馒头吃完,烙饼又端上来。
  胡氏眼看烙饼也有可能不够,于是临时又去擀了面条,然后又加打一大锅卤。这帮人最后连面条也吃了个干干净净。
  陈将军吃完饭,还夸了一句:“没想到亲家的手艺这么好。”
  胡氏笑着谦虚了几句:“也没什么好招待的,都是些粗茶淡饭。”
  陈将军吃完饭,提出带寻音进城逛逛。张小北想了想,决定给他们父女一些独处时间,便没有跟着去。不过,张小北已经从寻音口中得知岳父大人可能要对黑家采取行动。
  张小北也不知道岳父是要来明的还是来暗的。他跟赵清河赵清海提及此事,赵清河想了想说道:“略人之法(即拐卖人口),本朝是按重刑办的,如果是拐卖孩子给别人为奴仆的,判绞刑;拐卖孩子给别人做子女的,要坐三年牢狱。如果孩子受到虐待,身体受到侵害,人贩子也是死罪。可是黑家不是人贩子,他们只是买孩子的,偏偏本朝律法没怎么确切规定该怎么惩罚。不知陈大人要从哪里着手?”
  赵清海在一旁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