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珠玉在前-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来日,请王妃吃酒。”孟约表示感激,懿安王妃一句话,把她从各种猜测中拯救出来。
“真是个美人,王重崖倒是好福气。”朗然漂亮,气性大方,懿安王妃觉得,这样的才真叫美人呢。
从来没觉得自己是美人的孟约,被懿安王妃糊一脸“美人”,真心有点懵。
以至于出宫门时见到王醴来接她,她还傻傻地问了一句:“师兄,我美吗?”
王醴:……
第216章 挤挤总会有的
王醴又不蠢,在通读孟约的《慕春令》后,更是跟开了挂一样。再说,这样的情况下,就是傻子也知道,该说美。
于是乎,被王醴换着花样夸了一首长诗后,孟约真信了她是美人,至少在某一部分人心里当之无愧。王醴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懿安王妃大概是看她顺眼,把“美人”扔过脑后,孟约便着手剪裁,内衣还真不能借绣娘的手,她得自己来裁,再一点点缝合,然后进行细微的调整。因是夏天,用的都是交织了丝线的苎麻透花绫,砂洗过后极其柔软,且十分薄。
这样一看跟现代的蕾丝文胸差不多,只不过颜色上,受染料所限,不会那么鲜艳。总共选了六个颜色,第一个做好之后,后边的就容易做了。裁剪车缝,一个多时辰也就搞定了,只等着明天送进宫去给萧皇后。
其实说起来,平胸也有平胸的好处,明制的衣装,胸大的穿起来反倒不好看,要说穿得好看,还得是胸平又有那点肉,瘦得一把柴似的,更适宜宋制。胸大则宜唐制汉制,尤其是曲裾,胸大腰细腿长的穿起来,简直是大写的诱惑。
大明足够开放,所以,汉唐宋,乃至再古早一些的魏晋服制都依然保留着。街上的成衣铺裁缝铺,是只要你想,甭管哪个时代的衣冠都能做出来的。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也从来不拘袄裙比甲禙子披风,热闹的时候往街上一看,整个华夏文明都在眼中。大明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他的胸襟犹胜汉唐,他的风雅足追魏晋。
静夜无人时,孟约想起了那个已经不在这里的少女,不知她去了哪里,是否安好,是否生活富足,是否家人宠爱,是否拥有可携手一生的良人,可相伴一生的友伴:“我好好过,你也要好啊,小约。”
短暂地同少女对个话,孟约坠入梦中,竟是一夜无梦的。
吃过早饭,顺一遍四只狗的毛,在胖达咬着她裤腿想要出去浪一浪时,孟约无情拒绝了它:“我等下要出门,喊夏姜带你们出去玩好不好?”
四只狗自然是不挑,能出门玩就成,它们不挑人溜。
安顿好四只爱宠,孟约乘车进宫去,将昨天做好的透花绫文胸送给萧皇后。她进宫时,萧皇后正满头大汗地哄小公主。这位小公主是不吵不闹的时候,比天使还天使,一旦要哭闹了,非亲爹顺不了毛,萧皇后顺也没用。
“这怎么回事,哭得好伤心的样子。”孟约听着都觉心疼,小孩嗓子嫩,这时已经有点嘶哑。
“还不都是你蔓生兄,载章叫他抱惯了,阿孟你是不知,从前载宥载宽,他都没这么抱过。载章却不知哪里打动他,叫他一刻也舍不得放手,连批条陈都不撒手的,现下可好,除他别人都哄不着。”一说起这事,萧皇后就有吐不完的槽。
宣庆帝这会儿在朝上呢,今儿有大朝会,一时半会儿下不了朝。
萧皇后喊宫女把孟约手里的盒子接过来,顺手她就把还在哭天嚎地的明章公主搁孟约怀里了:“来,你抱她试试,左右明年后年,你也得有孩子,就当先学习一下。”
孟约:……
三个多月的孩子并不会像刚生出来那样小小一坨,看起来就很柔嫩脆弱的样子,明章公主光奶娘就有六个,岂有喂不壮实的道理。所以孟约并没有手忙脚乱,而是先坐下,慢慢地把小家伙给调整到应该会比较舒适,她也比较方便的姿势。
但是,这并不代表明章公主就会给面子,依然哭嚎不停,孟约忽然想起从前微博上流传的那个外国医生哄孩子手法来。她以前也没试过,也不知道顶不顶用,同萧皇后提一句,萧皇后揉着额角说:“只要你能哄着她,让我怎么都成,让她怎么也成。”
孟约不敢自己动手,便告诉奶娘是怎么个手法,奶娘略微调整一下后,托着小公主的屁屁前后晃动,这才晃几下呢,小公主居然真的不哭了。虽然眼泪还挂在眼角呢,但真不哭了,可怜巴巴地眨着泪眼看人。这会儿视角还没完全成形,所以小公主看人,是逮着谁动就盯着谁看。
“你可真成,这都会!”
“也是听来的,没想真有用。”
所以,微博上的那些才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把各种教养孩子的技巧Mark住是有道理的,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呀。当年跟风,真没跟错。
“听阿孟这么一说,真该有本书,教导天下父母怎么带孩子。”萧皇后擦去额头上的汗,可算是能清清静静坐下来。
孟约:真该有个部门,考试天下成年男女是否有成为父母的资格。
当然,孟约知道这特别异想天开:“这个我可不会,殿下不如朝四海征集,看各家都有什么带孩子的心得技巧。叫人一一试了,出个集子,省得新上任的爹妈们手足无措。”
“倒是可以,回头我找人说说看。”萧皇后喝口茶,叫孟约一起进内间,教她怎么用盒子里的小心机。
萧皇后并不自己喂孩子,主要是想喂也没奶水来喂,指点宫女给皇后把文胸穿载好,萧皇后一低头,“哈哈”笑道:“居然还能挤成这样,真是稀奇,甚好。”
孟约: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句话出现——挤挤总会有的!
孟约不仅给萧皇后带来了文胸,还把裁剪时用的纸样也搁在盒子里,日后只需命针工局照着做就行,多做几次,就知道该怎么根据身形变化来进行调整。
这内衣的生意,孟约是没想过做的,因为即使是亵衣,各家都是自己做的。寻常人家女孩子打会拿针线,就能自己做了,儿郎嘛,小时候由母亲做,长大了由妻子做。至于养了绣娘的人家,自然就是绣娘做了,贴身的衣物,鲜少有去成衣铺买的。
所以,把内衣的纸样交出去,不用多久,就会传遍整个大明的。而今的大明,信息传播速度也不算以,好比打鼓人的戏,如今整个大明都已经传遍,所以……她走到哪里,都要努力捂住马甲,不然掉马了,日后遇到读者催更怎么办,读者不满意情节,吊她家门口怎么办,写得不好读者往她家扔臭鸡蛋怎么办?
是以,马甲必需捂紧!
#呵呵呵,你离掉马不远了#
第217章 蛋好吃,何必管鸡长什么样
自从披了打鼓人的马甲,孟约就养成一个时不时去东华门左近一家茶馆坐坐的习惯,那里有来自大明各地的士子,带着他们的人生和故事,或独坐,或对饮,或群聊。只要在那里坐一下午,一个人人生最光辉和最坎坷的画面都可以被描述出来,可能上一刻还跨马游街青春肆意,下一刻便凄风苦雨惨淡人生。
这种起伏,几乎浓缩在他们人生的每一刻,毕竟那是个来如潮涨,去如潮落的……政治圈。
杨廷礼那里也可以听到类似的,却没有这么切肤之痛,杨廷礼一生虽有坎坷,但在那位老人家的嘴里,一切都是云淡风轻,可以看作天际晚霞飞的过往,老人家到底是在最高处俯看过人生的阁老。
不过今天,他们在说打鼓人,孟约不是第一次听到这间连名字也没有的茶馆里,响起谈论打鼓人的声音。
“打鼓人不是只做开箱戏,今年竟然这么早就有戏了?”
“也未必只写开箱戏,《闺门令》不是开箱戏,《乘云仙宗》亦不是。”
“只是排演罢了,说不定还是要到明年,德麟班排戏,快的一个月能排完,慢的……最长我见排一年的。许是这次的新戏更不好排一些,不然不会这时候就开始排演。”
“我觉着再难也难不过《乘云仙宗》,光场面布置便是个极大的问题,难为他们还想出用钢丝拉人上下飞移的点子来,那准不是一天两天能琢磨出来的事。”
“这一点《乘云仙宗》倒未必比得《太祖秘史》。”
“那倒……也是。”
“你们说打鼓人是江郎才尽,还是《清平令》果有深意?”
“依打鼓人的说故事能力来看,应是别有深意,就是江郎才尽,也不至于这么快。”
孟约:谢谢信任。
“不知打鼓人,究竟是年迈的老者,还是青壮之龄?”
“笔力老道,不似年轻人,想法之时鲜,又不似老朽。”
“不,光看绘本,我倒觉得打鼓人是个年轻人,戏本听说是与德麟班素有交情的剧作大家写的。这样看来,写戏本的便应当是位老先生,且经事颇多,于朝堂上的事颇了然,不然《太祖秘史》的戏本写不得那样精彩。”
孟约略有点瑟瑟发抖,每次听这群人说打鼓人的身份,孟约都有这种感觉,仿佛下一刻,他们就要上楼来,推开包间的门,把她的马甲给撕个粉碎:“麻麻,大明好危险,我要回现代!”
“蛋好吃,何必管鸡长什么样,再者说,打鼓人也不能把自己捂一辈子不现身,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正是,到那时,我倒要看看,这脑子里永远异想天开的打鼓人生得什么模样。”
“必是个风流儿郎。”
“哈哈哈……倒是,看《慕春令》就知道,这么懂女儿家心思,想不风流都难。”
孟约:这地方没法待了!
出了茶馆,孟约去德麟班,如士子们猜测的那样,德麟班确实打算拿《将军令》作开箱戏。但海外战场的伤兵皆已归来,德麟班班主想着,即然是这样一部芭,就该拿去慰劳慰劳归来的官军,所以打算排好了先在军营里演。这一想法,得到了杨廷礼的肯定,也得到了宣庆帝的支持。
这些先归来的伤兵,精神上或多或少有些颓丧,《将军令》着实能振奋人心,伤兵们精神好了,身上的疾病才能更快好起来。
“阿孟姑娘,快来坐……”
孟约抬头往台上一看:“怎么常抱云在台上?”
这戏没有请常抱云演主角,用的是德麟班自己的角儿,桑班主看着台上正手拿红缨枪的常抱云道:“常抱云演的是镇国元帅,要是常抱云唱霍校尉的戏份,你觉着还有谁能演镇国元帅。在戏台子上,常抱云的唱腔一亮出来,能压得许多人无分毫光彩。一个小兵,压着元帅演,饶是戏也不当这么排演。”
“常抱云的唱腔,听一万次都惊艳如初见啊!”不仅如此,每一次听,都觉得比记忆中的更精彩。常抱云还很年轻,进步是有的,但并没有快到这地步,只是唱腔太漂亮,足以令人惊艳到每次都把记忆里模糊的赞美刷新的程度。
唱元帅时,唱腔里就仿佛有千军万马,仿佛真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统帅一般。
孟约闭上眼静静聆听常抱云的唱腔,待再睁开眼时,身边站了个欲言又止,满脸歉意的楚壑:“你这怎么回事,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吗,你还能做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楚家兄弟的善意数据包虽然不频繁,但一旦要给,就是多多的,所以孟约被这俩兄弟撕掉马甲后,仍是十分安心。至少到目前为止,兄弟俩都没有辜负他们的善意包,以及她对善意包的信任。
“我……阿孟姐,我说了,你别恼我。”
“你干什么了,我要恼你?悄给我家四只狗喂你吃的饭菜了,还是砸坏我家玻璃了?”
“都不是,我和同窗说起打鼓人时说漏嘴了,虽然我捂嘴捂得快,但是……应该很快,整个南京城都会知道打鼓人是个未出阁的姑娘。”楚壑略有点想要以死谢罪,因为孟约一直以来都不想泄露身份。所有人都觉得打鼓人应该是个男性,不是年轻就是年迈,谁也不会想到打鼓人是个未满二十的女姑娘家。
楚壑这一说漏嘴,很可能导致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能直接猜到打鼓人就是孟约,余下的,离知道也就不会差太远了。
孟约一想到这,就好想打楚壑:“你真是毁我啊你,你就不能晚一点吗,等明年你再说漏嘴,到时候我人离开南京,也就不是多麻烦的事了。”
要死啦,《将军令》的画稿已经送去印厂,也就是说结局不能改变。
虽然不是悲剧结局,但其中几个很让人喜欢的角色,仍然是挂掉了的,回头粉丝上门堵她,她可怎么办呐!
一定程度上来说,孟约是喜欢和粉丝交谈的,但一个爱吐槽她的黑粉楚愈已经够她受的了,再来千千万万个,孟约略一想象一下那画面,都想找块豆腐撞死了事。
楚壑:“我也不想的,你看我立马就来找你,说不定我们还能想个办法应对一下,混淆一下视线?”
孟约:“呵呵!”
楚壑:“别这么笑,怪可怕的。”
孟约:相信我,你死定了!
#楚壑:人生匆匆,谁能逃一死#
第218章 来自粉丝的热爱
因为孟约以前山寨过她自己,已经混淆过一次视线,加上有杨廷礼肯作背书,她的马甲一直挺牢靠,遇上宣庆帝后就更是如此了。没想到,一个管不住嘴的熊孩子把她底给揭出来,孟约看着楚壑,再看跟在后边走进来的楚愈:“我可以打他吗?”
楚愈:“别,手疼,我替你打。”
紧接着,楚壑就被楚愈追得满戏院乱蹿,楚愈可是打鼓人的死粉,虽然爱吐槽,而且粉得略有点黑,但死粉认证无疑。为偶像,别说亲弟弟,亲儿子都舍得打好么。这熊孩子一时嘴快,会给他家偶像带来多少麻烦,万一偶像为这点小麻烦,日后连绘本都不再画……这日子可怎么过!
楚壑也知道自己有错,哇哇叫地任楚愈揍他,一边挨揍一边道歉,其实他也一样很粉打鼓人呀,要不然也不会这么久以来都能好好地保持沉默。可人有失口,马有失蹄,他到底没能一直沉默下去,只能怪他自己管不住这张嘴。
“阿孟姐,我错了,不求你原谅我,只求你别因为这事就以后再也不画本子了,我还等着看《将军令》啊。”楚壑好想哭哦,打鼓人要是因他口知不牢而封笔,他觉得他会后悔一辈子。
事到如今,孟约还能怎么样,她也不会真打楚壑一顿,何况楚愈打楚壑是真下了手的,孟约看得也爽。可一想日后一出门,满南京城的人都会跟她催更,都会跟她吐槽,她就觉得这熊孩子合该打个半死不活:“恭喜你,楚小壑,你已经失去你的打鼓人了!”
楚壑:……
“诶,算了,早晚有这一天,只是我没想到这么早,我以为会是十年八年后,那时候我年纪大了,脸皮厚了,可能就不在意别人怎么围追堵截。”孟约深深叹口气,以往闭门在长平里,没人会来扰她清静,但打鼓人的身份一泄露,那些不满打鼓人戏文中某些部分的人,可能会完全无视门禁上门拜访。真是……想想都知道,门槛都要被踩平。
孟约觉得,这事起码得几个月慢慢发酵吧,至少不会一下子就闹得满城皆知吧。结果才没过几天,她早上起来,同王醴去巷口吃豆花,卖豆花的大嫂就频频盯着孟约看,这时天光还没全亮起来,加上有浓雾,并不很能看清人。可孟约就是察觉到了,今天卖豆花的大嫂看她看得格外勤。
“大嫂,你又不是才见我们来这里吃豆花,怎么频频看,我今日妆扮与平时并没什么不同,不成你以为王师兄带的别的小妖精来这里吃豆花吗?”孟约说完这话,被王醴略瞪了一眼,孟约埋头吃豆花,才没看见呢。
卖豆花的大嫂亦是票友,卖豆花是早晚的生意,素日里没事,待返场票便宜时,大嫂也会去德麟班这样的大班子看看戏的:“我有个侄子在楚园当差,在主家少爷身边听差遣,昨日……听我那侄子说起过,仿佛说是打鼓人是家在长平里孟氏女。孟小姐,这……就是您吧?”
大嫂平时跟孟约说话,可不用“您”的,这个大明,并不常用这样字眼来区分上下尊卑。若非发自内心喜爱,断不会用您这个字,孟约还时常和宣庆帝萧皇后你来我去呢。
孟约本来吃豆花吃得挺开心的,因为今天的蜜红豆份量格外足,都把豆花给全盖上。正觉得自己和大嫂熟络起来,大嫂肯给优待,没想到大嫂给她来这么一句,顿时什么胃口都没了:“那肯定不能是,你看我像是能写出那么老辣故事的人么,我连人世间的种种都还没多看呐,哪能写出那样的戏文来。”
卖豆花的大嫂可没孟约想象的那么好糊弄:“戏文写不出来,绘本必是画得出来的,早听说孟小姐善画,这却不假罢?”
孟约: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吃个豆花了。
别当她不知道,卖豆花的大嫂很爱吐槽打鼓人的一些小细节好不好!不管杨廷礼还是她,其实都没有古代市井生活的经验,所以写市井是弱项,卖豆花的大嫂也算是爱之深责之切的。孟约以往想,绝对不能掉马,就有这位大嫂的功劳。
她统共才认识多少粉丝,结果十分粉丝里,有八爱吐槽的,也不知是她在绘本里展现了吐槽天份还是别的什么,越狂热的粉丝,越槽多无口。孟约并不知道别的作者会怎么样,她只知道,她的读者爱她是真爱她,黑她也是真黑她,而且是越爱越黑得疯狂。
“并没有,您记错了。”孟约单方面不承认,管你全南京还是全天下都来撕她马甲,她都捂紧不让人撕。大嫂并没有揪着她不放,不过是一脸了然,然后又给她添了勺蜜红豆,这待遇……如果大嫂不吐槽她,孟约觉得,掉马也没想象中那么无法接受。
王醴在一旁笑看孟约半是纠结,半是开怀地享受蜜红豆,小甜甜现在的样子,真让人怎么看都看不足:“反对机械化的声音已经越来越薄弱,就是被人知道了也没什么。”
孟约左看右看,见没人在旁边听见,连忙说:“师兄你别说了,我不是为这个才不想人知道的,我是因为……”
怕催稿的,怕寄刀片的,怕天天堵她家大门的,怕走到哪里都能集齐一车皮吐槽。粉丝这个群体,不狂热的话,还是很好的,可要是狂热,那就真挺要命的,至少很要孟约的命。
王醴翻身上马后,孟约往回走,满是苦恼:“都是楚壑这熊孩子的错!”
“不,是我的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不上紧,没捂好马甲,才就这么被撕破马甲的。”孟约真的好想找个地方把自己埋一埋,最好埋完出来,全南京的人都齐齐不爱再关注打鼓人的真身了。
今天还要去科学院把缝纫机的使用报告交过去,然后同院士们交谈一下,结果现在孟约都有点不敢出门了,因为科学院也有不少粉丝。
“小姐,还套车吗?”
“套套套,说了要过去的,爹恐怕还等我早饭送去呢,要不去不知他得什么时候吃早饭。”孟约说完叹口气,坐地上,把四只狗全招来,试图以卖萌的受害来分散一颗掉马后满悲忧伤的心。
——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啊!
第219章 飞天遁地,遨游星海
孟老爷在科学院里起个大早,想着闺女会来给送早饭,不急不慢地洗漱,枝头的鸟雀叫得欢实,同人也不生疏。孟老爷在那坐着,几只鸟雀便熟门熟路地落下来,这是被科学院里的无聊院士助教学子们喂惯养出来的。
几只鸟雀老久没见孟老爷撒小米玉米糁子之类的,冲孟老爷清清脆脆叫几声,孟老爷低头看,鸟雀就抬头看,大有不给吃就不走的意思。孟老爷“嗯”一声,总觉得这几只小东西,跟自家闺女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明明不缺食儿,可到有好吃的还是一脸馋劲。
“哟,还喂出气性来了,就不给,看你们怎么着。”孟老爷拿出跟闺女斗嘴的脸来,怒怼几只羽翼初丰的鸟雀。
何院士:“大清早这般风趣,怪道能养出打鼓人那么个心中故事都有趣的闺女,我说老孟你也真能够,瞒我们这么久。”
对孟约怕掉马甲的程度深有了解的孟老爷,在听到何院士话的瞬间,就已经把脸上的表情摆好了:“什么,何院士,你这说的什么?”
任是孟老爷走南闯北练就一身好演技,也没能逃过何院士一双慧眼:“还在这跟我装,外边都传开了,还有什么可装相的。”
孟老爷:……
如果真是这样,闺女不知多伤心呐,得回家好好宽慰宽慰。还是得早点回鹿邑去才好,南京城里爱打鼓人戏的委实太多了。孟老爷想着,鹿邑谯郡这样的“乡下小地方”肯定不会传播得这么快,也不会有那么多狂热的粉丝,毕竟吴语的方言戏,到北方就不那么受欢迎了。
“这些个小东西,小周,赶紧拿点玉米糁子来喂,还喂精了,天天飞下来,不喂不走。”何院士说完坐到孟老爷旁边,接过弟子拿来的装玉米糁子的小碗,一边撒一边同孟老爷继续说话,“什么时候叫侄女来呗,《太祖秘史》中那个五百年后,真真的。你看电灯不是有了嘛,风扇不是也有了吗,日后那个五百年后里的东西,没准都会一一问世。早闻说侄女能看懂《太祖手稿全录》,切研究得颇透彻,虽不曾学工学机械,但太祖不是说过,对于未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