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梦-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云他们到达公司已经很晚了,聊天的时间也过得非常得快。不知不觉中间,已经12点了。按照公司的规定,现在应该是下班的时间了,不过李云看着这里的工作人员倒是没有一个走的,如果不是不时地有盒饭送上来,李云倒是觉得自己的表是不是错了。
看着这些工作人员,一边吃盒饭一边的工作,这里的工作怎么这么繁重,而张庆树居然没有向总公司提出增加人手,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这个公司当然是欢迎的了,但是一味的提高劳动强度,增加劳动时间,这个也不是公司所提倡的,而且这样的效率,也未必会很高,劳逸结合这才好,老是高强度的工作,就算是铁人也会累垮的。
就在李云这样想的时候,又一个人提着十几个盒饭来到了这里,这次送了几个桌子以后,把剩下的几个盒饭,直接送到了秘书的那里,看来是秘书要的,秘书付了钱以后,拿起了盒饭,推开了张庆树的办公室的门。
李云越看越不对劲,看来不但是员工们加班吃盒饭,就连张庆树本人也在加班,这个张庆树,有困难不向公司反映,自己在这里硬撑,万一撑垮了,那么公司谁来负责,李云在也忍不住了,站了起来。
杨国华和王江川并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他们也更着站了起来,李云径直的走到了张庆树的办公室的门口,正好秘书进去了,没人阻拦,推门就要进去。
正要推门,结果秘书打开门出来了,看到他要往里面进,立刻的拦着他说道:“先生,你不能进去。”
虽然有秘书的阻拦,李云还是看到了办公室里面的景象,张庆树坐在办公桌的后面,办公桌上面是厚厚的几大摞文件,而他一手拿着饭盒,一边还看着一份文件,这时听到了秘书的声音,他抬起头来,正好眼光和李云相交。
看到是李云来了,先是吃了一惊,不过转而眼里又露出了高兴的神情,刚要站起来说话,李云冲秘书努努嘴,张庆树立刻明白了,说道:“小雅,没事的,你可以出去了。”
秘书看到惊动了总经理,连忙解释道:“总经理,他说是你的朋友,刚才在外面等,结果趁我进来的时候,就跟着进来了。”
“好了,他确实是我的朋友,你先出去吧。”
而李云也对跟在身后的杨国华和王江川说道:“王大哥,杨大哥,我们有点事要谈,能不能……”
“好的,我们在外面等你。”杨国华看了看屋里面的情况,既然刚才李云也说了,这个公司是他们集团的下属公司,看来应该是有什么秘密的事情要谈,那么确实不方便进去,而且应该也没什么问题的。
秘书出去以后,把门给带上了,李云来到了旁边的沙发上面,坐了下来,说道:“老张,你这里还真不好进啊。”
张庆树放下了手中的盒饭,也坐了过来说道:“总裁,你怎么来了,也没叫人通知一下,我好去接你,现在住下了么,要不要我给你安排一下。”
李云指了指张庆树办公桌上面的盒饭,说道:“你呀,还是先吃饭吧,吃着说着。”
“心……”当着总裁的面吃饭,虽然张庆树也算是林氏的老人了,但是还是没这个勇气这样。
“都忙了一上午了,当然要吃饭了,边吃边谈,不过老张,这段时间公司怎么这么的忙,我怎么没有听你提起来过?”
看着李云再三的要求,况且工作了一个上午,确实的比较的累,张庆树把盒饭端了起来,说道:“其实以前虽然也比较忙,不过还能应付,不过前几天出了一件事情以后,突然就忙了许多,我也顾不上给公司打报告,准备这个星期忙完了再打。”
第四卷 大学生涯 第二百四十一章 项目
更新时间:2009…3…1 23:59:53 本章字数:5119
听了张庆树的话,李云有些明白了,原来不是经常性的,是因为意外,近期才发生的,不过李云此时的心里面,倒是有了一丝的疑惑,按照以前的报告来说,庆元公司的生意,已经非常好了,看来近期实在百尺竿头,更进了一步,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本来人流量已经很多的庆元风险如此的繁忙呢,看着李云疑惑的神情,张庆树了解他的意思,本来这件事情也是他这次要向公司汇报的重点,现在既然李云已经来了,那么当面汇报也是一样的。
“是这样的,总裁,本来公司得知名度虽然很高,但是并没有到达现在的这样的程度。”
李云点点头说道:“是啊,我来了以后看了一下,也是吃了一惊,以前的报告中间并没有提到,这么的忙碌,我还以为你是硬顶这不报告。”
“哪里会这样,我如果真的是经常这么忙碌的话,我怎么可能不报告,毕竟这么的忙下去,就算是铁人也吃不消啊。”
李云本来准备兴师问罪,但是听了张庆树的说法,原来另有原因,是这一个星期才有的事情,那就难怪了,既然是突然的现象,那么谁都说不清楚,他到底能够持续多长的时间,等到一些在稳定下来再报告,这个也是张庆树的风格,他早在林氏投资出任副总的时候,就是这样,当时的林氏投资的两员大将,它比较善于守成,而林俊杰又善于开拓,两个人合作是珠联璧合的,这个也是当时李云派了林俊杰去美国的原因,看来他的选择是对了。两个方面都处理得很好。
“老张,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我们上个星期做的那笔投资,本来我们只不过是按照普通地投资来办的,但是我们评审部的小于给了我一个建议,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投资的价值,结果稍微的运作了一下,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就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了。”
这个小于本来是张庆树的秘书。后来张庆树看到它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就把他调到了评审部,没想到几个月下来,他倒是干地风生水起。虽然这次的事情,有些急躁了点,并没有全面地考虑,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不过总体来说,侧是非常得不错的。
原来在上个星期地时候。公司接到了一份投资的申请,其实也不算是投资的申请,大概是一个大学生玩票性质的,把自己地一些想法和主张。投到了公司里面来,话虽然这么地说,不过庆元风险可不管它是不是玩票的性质,认真地审核了他的材料。但是他的很多的东西并没有准备得很完善,虽然已经实现了不少地东西,但是不少的想法不过是一种推理和假说之类的。
很快的评审部门就否决了他地提案,后来负责通知这个大学生的就是这个小于,他在点电话的时候,不经意间,翻了几下那个材料,同样的作为年轻人,他也有很多的想法,看了这个材料,虽然它只不过是一个想法,但是他的这些主张倒是有新意,如果仔细的推敲一下,还是很有一些价值的,但是作为一个投资公司来说,必须考虑到投资风险,这样的事情,风险性太大了,小于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了,半年多的公司经历,让他成长了许多。
心中的这个想法,只不过在脑海里面盘旋了一下,然后就拿起电话,准备按照材料上面的号码,打电话,就在拿起电话的那一瞬间,他的脑子里面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现在的庆元风险,无论从规模,还是从人员上面,已经是一个巨无霸式的投资公司,可以说全部的实力,在金融界,也算是排得上号的公司了,但是公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和实力远远的不相符,毕竟从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而且刚刚成立的时间还不长,这些都需要时间的影响,需要慢慢来的。
进入了这样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以后,小于的眼界开阔了很多,毕竟风险投资在世界上面属于新兴行业,而且网络的发展,也让中国的公司,特别是这样一些眼光很远大的公司,有了这样一个窗口,可以向着世界学习。
就是通过公司里面的不断锻炼,让小于从一个目空一切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现在这样一个公司里面不可或缺的骨干,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小于的心中,那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依然存在,看到了眼前的这个申请,小于有了一个特别的想法。
说出来非常的简单,那就是炒作,对于普通人来说,特别是公司的一些潜在的客户来说,公司的大小,或者实力,很大程度上面,主观的东西特别的多,也就是你一个公司的知名度,以前就有很多的例子,那忡巾气公司,或者其他的一些通过炒作的公司,无不摇身一变在普通人的眼里,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大公司。
现在的庆元风险,在客观条件下,并不缺少什么,注册资金10多亿元,而且母公司现在的资产已经是以亿美元来计算的,在这样的条件的支撑下,公司已经成为了对业界有着深远影响的大公司了,这些在金融界里面,是人所共知的。
但是虽然在金融界里面出名,不过普通的人群,和潜在客户里面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现在不如利用这个机会,虽然说有取巧的心态,不过自己的这些宣传,都有着他的客观基础的,和一般的皮包公司,截然不同。
普通人最关心的是什么,父母关心子女成材,一般的人关心如何的挣钱,科研工作者关心的是自己的自由度和研究的方向,这些公司都可以满足,但是相对而言,这个影响比较大地还是类似于大学生创业。或者出售成果之类的。
小于在大学时间里面,当时SH的那届大学生科技节上面,就传出来一个大学生,他的一个成果卖了700万人民币,当时简直是轰动,几个大的媒体都纷纷地关注这件事情,而且消息传得也是相当的快,那家不大的公司的知名度也是飙升。后来等到小于毕业以后,才了解到,这个技术哪家公司根本就没有采用,他们不过是为了提升知名度。而搞得噱头罢了。
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呢,这个申请地申请者,本来就是北大应用物理系的学生,而且它的这些试验。在某些方面,是突发奇想的。不过看他悦地这些,成功的可能性还是非常的高的,如果能够成功地话,它本身属于能源的领域。将来地汇报会非常的大,即使不能成功,那么对于公司也是一个宣传的作用,一个大学生的一些不成熟地想法。居然能够获得公司的认可,转而投资几百万,这样一来,那些观望的人,恐怕都回信懂得,这样一来,如果公司在进行一系列的措施地话,效果一定很好。
小于于是放下了电话,直接的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张庆树,张庆村虽然是一个比较稳重的人,不过这段时间的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李云把公司这么放心的交给了他,并且给与了巨大的支持,他也像做出一番成果来。
听了小于的分析,觉得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不过投入和产出比比起来,还是非常划算的,即使是失败了,但是知名度已经打出去了,这要省去公司的很多广告费,那就当时广告得费用吧。
于是张庆树安排了几个骨干,跟着小于,一起着手策刑这件事情,一个星期以后,他们通过种种的方法,把这个风声给传了出去,个个媒体其实都已经对庆元公司十分的关注,听到了消息,争相的报道,最终的效果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了,不管哪个项目成功没有,但是广告的效果,非常的惊人,让始作俑者的小于和张庆树都觉得非常的震惊。
不过既然已经成这样了,工作还是要做的,于是这几天,张庆树就动员员工一起加班,看看情况,毕竟这个是突发的事件,等情况稳定了以后,在视情况,给总公司打报告,但是没想到,才刚刚3天的时间,李云就来了。
听了张庆树叙述了这个事情的大概,李云也是连连得点头,问道:“老张,那个大学生的那个项目,到底是什么。”
“关于合金材料在电池中间的使用。”
“有关电池的?”李云倒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大学生居然和自己的想法一致,都想通过滇池方面,来发展,现在又这种眼光的人可不多了,毕竟现在虽然一直在叫嚣着能源危机,但是总体来说,国际的能源市场,还是比较稳定的,到了几年以后,随着第二次海湾战争的爆发,能源大幅度的上涨,国内的很多人,才慢慢的关注这一点,而也正是从那个时候,电动自行卒,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
“是的,他已经有了一部分的成果了,不过他的这些类型的电池,都存在着储电少,成本高,等等的问题,就连老式的铅电池都比不上。”
“这个没关系的,很多新东西,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比不过老东西,关键要看他的发展,他有没有在这个方面提起过?”
“这个倒是提起过,不过很多都是他的一些假说,毕竟电池的行业,虽然是国家的总要基础能源领域,它里面可参考的东西很少,发展也非常的缓慢,如果它能够搞出来一些门道的话,那么当然很好了。”
“那么最后这个投资是怎么处理的,我们给他的条件是什么?”
“由于它的这件事情是个特例,不是太符合公司的规章,我们是按照公司的投资来的,我们出资帮助他建立一个实验室,然后出经费,如果出成果了,我们拥有成果的所有权,不过在成果的效益方面,他可以得到30%的利益。”
看来张庆树处理很好。李云点点头问道:“那么它的这个实验室建立在那里了?”
现在还没有定下来,他觉得应该定在一个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方,现在我们比较熟悉地都是一些金融领域,这类型的生产企业倒不是持别的熟悉,不过他也不着急。”
“他是什么大学生?”
“它是北大应用物理学科,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
“这样啊,你问问他又没有兴趣到H省去成立实验室?”
“H省。”对于H省张庆树当然清楚了,林氏和李云就是从H省起家的。现在的整个林氏集团,H省还是一个非常稳固的大后方。不过他就不明白李云的意思了,像这个类型地长期住在北京的学生,会到”省那样一个比较的落后的省份去么。
“老张。你放心吧,你和他提一下,飞驰电动卒公司,把实验室建立在那里。你问他愿不愿意。”现在地飞驰电动自行车虽然还没有上市,不够他的一些电池产品。已经开始对科研单位,还有一些其他的企业进行小批量的销售了,由于技术方面,已经比国内地同类产品要高出很多。虽然产量比较小,不过影响力倒是已经出去了,如果这个大学生,真地对电池行业有很深刻的研究地话。那么它一定会答应,去飞驰电动车公司的,既然资金已经投入了,那就需要合理的进行利用,有刚,要用在刀刃上。
“这样啊,那好吧,我和他诿诿。”作为不同的行业,再加上飞驰电动车还没有上市,张庆树对于他地资料不是特别的了解,不过长期担任李云的下属对于李云的很多神奇见得也是比较多了,既然李云决定了,那么按照他说地作也好。
李云看看表,不知不觉中间,已经诿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刚才和自己说话,张庆树的饭都凉了,但是看起来工作还是这么得多,看来自己还是走了算了,这样耽误下去,估计晚上还要加班,李云对张庆树说道:“我来还有别的事情,不过是顺道来到公司,那我就先走了。”
听到李云要走,张庆树赶紧的站了起来,说道:“总裁,你这是要去那里,用不用我派卒送送。”
“不用了,你还是忙你的吧,也不用送出来了,我由带卒来。”
“这样那好吧。”虽然李云说过了不用送,张庆树来是送到了门外,而门口的秘书小姐很好看到张总对别人这么恭敬的,她的心里面一直的打转,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走到门外,李云拦着了张庆树,说道:“还是回去工作吧,现在即使通知总部,派人来也晚了,你们先坚持一下,看看情况再说了,不行的话,就控制每天接受申请的数量,挣钱的方法大把都是,太辛苦了,把你们都给累垮了,那就不好了。”
杨国华和王江川看到了李云出来,赶紧的也站了起来,李云冲张庆村摆摆手,然后跟着杨国华和王江川下了楼,知道李云脾气的张庆树并没有跟上去,看着李云下了楼,摇摇头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上午的工作还剩下好多,这又耽误了这么长时间,看来真的要工作到晚上了。
下了二楼,现在才中午的12点40分左右,是一般的家庭中午吃饭的时间,不过一楼的人流并没有减少,好像又来了一些人,李云看着人流摇摇头,不知道这些人中间,有几个是有价值的投资,估计跟风的多些,不过不这么做打消这些人的顾虑,又怎么从中间挑选出来,有价值的投资哪。
出了庆元风险投资公司的大门,一股热浪袭来,看来刚才在庆元,把今天的天气给忘记了,中午的12点多,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况且刚从有空调的地方出来,这样的效果更加的明显。
王江川对着李云说道:“小云,外面太热了,不如你们两个先进去等等,我把车的空调打开,等气温降下来了我们再走吧。”
李云摇摇头说道:“我们还是一起走吧,都已经12点50了,饿了一个上午了,我们是早晨7点多吃的早饭,现在都已经5个多小时了,该吃饭了,我们也不讲究了,随便找个有空调的小店,吃一点吧,也别开车了,那边不是有一个,我们去那里吧。”
顺着李云手指的方向,那边有一个街边的小饭店,装潢的倒是一般,不过从外面看起来倒是十分的干净,这么久了,杨国华和王江川也有点饿了,于是点点头,三个人一起进了那家小饭店。
第四卷 大学生涯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房子
更新时间:2009…3…2 0:00:10 本章字数:5246
黄昏时分,太阳已经西斜,在西边的天幕上,发射出最后后的一道光芒,西边的云彩,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射着别样的霞光,而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城,在这道霞光的衬托下,显得异样的美丽,虽然在李云的眼里,现在的北京远没有后来承办奥运会以后,城市建设的那么的美丽,毕竟现在的国力远没有几年以后的那么好,不过首都还是首都,比起全国的其他地方,已经好上了很多了。
虽然天还没有黑,但是远处近处已经亮起了灯,街道两边,临街玻璃橱窗也都不约而同的亮了起来,让李云有种特别的心态,下午吃过饭以后,李云本来想去搜狸公司看看,不过最终他还是打消了念头,去看看也没有什么好处,还是回头听听张庆衬的报告吧,一个公司不管在怎么样,都不会表现在表面上,如果表面上已经可以看出来了,那么这家公司恐怕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无所事事的他们三个人,就步行在长安街逛了起来,不论梦里还是现在,李云都不喜欢逛街,虽然哥哥在北京,倒是很少来北京的街头逛逛,现在饶有兴趣地看看街头的景观,倒是别有一番的滋味。
“小云,天色已晚,我们去我家吧。”杨国华看看手表,已经6点多了,虽然这个时间对于吃晚饭来说,还是比较早的,不过他既然答应了要自己亲自动手,那么怎么也要有个一个多小时来准备吧,估计老婆都在家里等着急了。
李云这才想起来,答应要去杨国华的家里面,有些抱歉地说道:“杨大哥,我都忘记了。这样吧,我们现在就去。”
四下的看了看,问道:“我们现在在那里,离停车的地方近么?”下午吃完了饭,他们就把车开了出来,停在了长安街上面的一个大停车场,然后他们就步行的来看看,来来回回逛了4个小时左右。李云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都是杨国华和王江川领路地,现在的他除了东南西北还依稀可以分得清,其他的就一概不知了。
杨国华笑了。说道:“我们的停车的地方,就在前面。”杨国华向前面指了指,前面200米的地方,一个巨大的停车场的招牌。在霓虹灯地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醒目。这一路上。杨国华在最开始就由着李云走来走去,不过到了差不多4点半的时候,杨国华和王江川就有意的指引李云向回走,这不走到了停车场地附近。杨国华才提醒李云的。
既然已经到了地方了,那还说什么,走吧,三个人到停车场里面。把车开上,向杨国华的家里驶去,杨国华的家里在北京地东城区,离停车的地方不是太远,按照杨国华地说法,大概10多分钟就到了。
果然,10分钟以后,车子驶入了一个小区,看起来这个小区非常的普通,不过很整齐,物业也不错,小区里面的车辆,都停得整整齐齐的,也非常地干净。
李云打量了一下四周,问道:“杨大哥,这里是不是你们局里面的家属院。”在李云的印象中间,一般的大机关都有专门地家属院的,房改才几年的时间,很多的家庭还没有能力买房子,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机关里面,集资建房,这样价格也便宜。
王江川回头说道:“老杨的房子是前年才买的,并不是局里面的家属院,现在的局里面的房子还是比较紧张的,类似我们这种比较年轻的人,还是不好集资上房子的。”
杨国华也看了看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