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间无数雨打去-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日日催复,也只得得到一个大拇指和食指搓了一搓的动作。
要钱的动作。
“这是要老百姓命的消息!”他气得口不择言。
对着他的,还是那个搓大拇指和食指的动作。
最后给了钱。也不过是上传了几级。就又不知搁置在浩如烟海的文书哪里了。
仍旧重复那个搓大拇指和食指的动作。
仍旧杳无音信。
官府散漫、*、效率极低,与贫民的隔阂极深。
即使是小吏,对底层老百姓来说,依旧高如天堑。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朝廷高居天上,如天上神仙,冷眼看底下。完全不在乎百姓死活。
他们的“良民”,只有缴纳赋税的主要人物――当地富裕的大大小小地主罢了。
至于那些地方上的地主豪强用来缴纳赋税的地租是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他们不关心。
反正按时有赋税就成。
难怪戏文里的朝廷中人,都像神仙。神仙也是只管九重之上有没有收到香火的。
至于基层势力,基本完全由宗族势力、地方豪强把持。
有句话叫做“皇权不下县”。
他也试过向当地的宗族、豪强、好名声的地主乡绅请愿,请他们组织人手去灭螺。想着他们在地方有实权,总比高高在上的朝廷及时。
他从没料过,这些穿越前一些人吹嘘的“中国的良心”,在确认了他说的消息后,做的是什么应对?
没有反应。
先说根本没有人信。就算是他们信了,要控制血吸虫病,首先要打扫大环境的卫生,控制携带虫卵的粪便到处传播。那么,要控制粪便?那就要改变人们随地大小便的习惯,要彻底改变广大农村的卫生习惯,这是移风易俗的事。没有真正的社会大变动,移风易俗,不过是口头空话。
而钉螺只有米粒大小,分布区域极广。如果要暂时地在一定区域内控制钉螺,就要组织一场大区域的联合,耗费的人力物力无可计数。哪家乡绅地主豪强动员得起这么庞大的人数?何况乡绅地主宗族豪强组织的灭螺肯定是那些底层的苦人、贫农、雇农去。
而灭螺的人,感染上血吸虫病的几率,几乎是百分百的。在这个血吸虫病基本属于绝症的时代,乡绅豪族们倒是不在乎这些泥腿子染上病。反正染了病也得干活。(以往得了大肚子病的人除非病死了,否则照旧得给他们干活)。
地主们更担心的是:这些人去灭螺,耽搁了生产时间,租子收不上来怎么办?
至于这些乡绅豪强们自己的眷属呢?反正他们大多是不接近疫水沟渠的。真正会大规模得这个病的人群,是那些长期下水(包括水田)进行劳动的泥腿子。
就像后来他认得的一个农民老罗对他说:因为大肚子病,在我十六岁那一年,村里五个年龄差不多的伙伴病死了。不少病人挺着大肚子下地,每亩地只能收获数十斤稻谷,当地传唱一首小调:“蓝田坂的禾,亩田割一箩,好就两人抬,不好一人驮。”
人们形容自己的生活,就说:一个锄头两斤铁;拿手里就想歇;下田扶根棍;不到田头就起困。
而那些底层的百姓,他们是真正有心去灭螺的,他们也是被大肚子病祸害得最深的。
但是,时下百姓,一方面,为了生计,农民不得不下水劳作。一年到头苦劳作,就是得了病也没钱治,根本没有暂时耽误生产的条件。
地主怕他们耽误于清扫和灭螺,致使收不上
地租。
农民何尝又不怕耽误了劳作,连一点活命粮都剩不下,导致交不上地租、交不起苛捐杂税?
被乡绅豪强指使狗腿子打死,活活饿死,和大肚子病比起来,反正两者都是死。
不仅如此,据这姓顾的大夫说,灭螺的人感染大肚子病的几率非常高。此时又拿不出真正能治愈的药。
下水劳作会染病,灭螺也会染病。有甚么区别?
极度的贫穷也使他们根本没有改善卫生的条件。
而极度恶劣的居住卫生条件、又导致各种疾病横扫乡间。加重了人们的穷困潦倒。
如此循环。
除此,还有迷信的问题。
他面对的是一个中国百分之九十七人口,都是文盲的时代。
深入民间的迷信与愚昧,笼罩在人民重重的苦难心灵上。如遮天的乌云。狂风都难以撼动丝毫。
当他对朝廷,对乡绅豪强都绝了望。自己去向乡民奔走以告,希冀哪怕是他们得到一点警示都好。
不少百姓们倒是相信了他说的大肚子病通常是通过钉螺传播,通过肮脏的粪便污染了水传播。
时下的苦人们对文化人都是信的。对大夫也是深信不疑。他们虽一丝关于病理的科学原理都不懂,却自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但是,顾天佑所做的一切,只是使民间传开了一种新信仰,新习惯:拜螺神、拜厕鬼。
消灭钉螺?钉螺能传播疾病,说明它是瘟神坐下真正有神力的一员大将。
万万得罪不起。
粪便传病?说明厕鬼显灵,比厕神更具威力。赶紧撤了紫姑的位置,供奉这位新来的厕鬼。
香火缭绕里,乡村万户,脸色蜡黄的病人虔诚地向一盆摆在跟前的钉螺跪拜。祭起艾草,供奉厕鬼。
那景象,曾使顾天佑几乎崩溃,他挨家挨户去踢翻供奉的神位。险些被吓得脸色发青,怕被螺神厕鬼连累的百姓拿棍子打死。
至于他希冀改善卫生,除四害。更是传播着各种各样的迷信,居民认为老鼠、臭虫都是打不得的,粪坑也是动不得的,五花八门的说法,简直可以编一本聊斋志异。
顾天佑最后还是忍住了试图当众剖开病人尸体证明此病来由的冲动。
否则他就不是险些被民众打死。而是早就变作了一具尸体了。
经过这次,他终于彻彻底底地明白了。
要想消灭血吸虫病,真正控制住无数祸害人民健康的疾病,需要很多东西。
比如说,需要建立一套深入基层、深入中国大地肌体毛发各处的卫生体系。能够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能够发动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横扫旧社会的脏乱差。
比如说,需要彻底清洗封建迷信。需要一套完整的,包含广阔的基础教育体系。能够发动一场场全民扫盲运动,全民破除封建迷信运动,彻底扫除文盲,扫除迷信。
比如说,需要人民从困苦剥削中解脱出来,不用被繁重的苛捐杂税、地租、独家独户的小农所捆绑,能够参与到社会的,集体的大生产中去,解放生产力!
这就就需要彻底打倒那些剥削者,解放生产资料。
这些,就是所谓移风易俗了。彻彻底底的移风易俗,绝不是温和的,连阶级变动都不明显的改良所能做到。
而这些东西,必然是建立在一个能够扎根于广大农村基层,深入中国大地肌体,真正属于穷苦人的政权、制度之上的。
这些哪里是光凭一个医者,一身高超的医术能做到的?
顾天佑过去时候想,鲁迅先生为何弃医从文?又为何坚定的支持革命?
原来,先生不过是明白得很早罢了。
顾天佑穿越前也是一个键盘党,整天转发:
“地主阶级是中国的良心。”、
“只恨当年剿匪不利”、
“文人是中国历史的真正守护者,真正的良心”、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传统都消失了,多么可惜。”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说的真是比唱得好听。
只可惜,当时的顾天佑只想给从前的自己扇十个大耳瓜子。
这样的传统,这样的社会、这样的“良心”,还是消失为好。
如果不是人间亲自走一遭,恐怕他还信这些彻头彻尾的大谎话。
天子守国门,就能消灭穷苦人民的血吸虫病?
君王死社稷,就能消灭穷苦人民的血吸虫病?
崖山之前的中华,就能消灭穷苦人民的血吸虫病?
文人的诗词歌赋,华彩文章,就能消灭穷苦人民的血吸虫病?
地主阶级的良心,就能消灭贫苦人民的血吸虫病?
去你娘的!
看着养女有迷惘的神色,顾天佑没有多说。
头发早已花白,半生心灰意冷的穿越者最后也只是笑了笑:“你会懂的。”
――――――――――――――――
孔家千里迢迢来提亲,真是给了卫家天大的面子。
卫家上上下下都张罗起来。拿出了一副迎圣驾的架势。
不过奇怪的是,同来的,还有一个美少年。
他不过刚到弱冠。眉是眉,眼是眼,像雨后的天空,清纯得厉害。
丫头们聊起来,都说这是个厉害得不得了的公子王孙。那天刚做完一首风风雨雨的、赞岭南的诗,又拔出剑来挑飞了当地武功好手手里的武器。
听说这位美少年,也是卫家的远亲,是一位什么侯府的公子,奉家里的命令,竟然带了一队人马,就独身来卫家探亲。路上遇到恰好也要来闽南拜访卫家的孔家一行,就一路同行。
丫头们似乎是私下对这美少年动了春/情。
纵然规矩森严、身份云泥别,不碍一番偷偷的臆想。
听说这美少年尚未成亲,连卫家女眷都气氛不对了。
这期间,又发生一件怪事。听说是保甲逮到一个妖言惑众的无盐女。
说是到处散布谣言,说大肚子病要大爆发了。让人们远离水边,远离水稻田,不要轻易下水劳作。
还求告到是卫家外系族人的里长这里,恳求说自己有法子证明钉螺就是传播大肚子病的罪魁祸首。
不过这些都不关一个深闺寡妇的事。
齐芷越来越安静。自从九娘死后,她就越来越安静。如果从前倒还是个焉焉的半截枯木,现在就像是泥塑的佛像。
不料卫家又传出一个大消息。那个无盐女,竟然是卫家早已走失多年的一位小姐!
陆陆续续的,围着这位无盐女又传来许多谣言。
一时有人说,那位美姿容的少年公子竟然与无盐女有什么纠葛。似乎是无盐女对他有救命之恩。
于是原本卫家打算就此毒死这个流落在外多年,名节估计一毛没有的无盐女了事。最后还是改了主意。
不过,她早已送敏妈回了江南。对于一个泥塑佛像似的寡妇,这些是是非非,隔着一堵门,无非也只是散过门前的清风。
直到齐芷终于有一天亲眼见到了那个沸沸扬扬的传言中的“无盐女”。
齐芷对着佛像灵牌念经通常要念到很晚。
因为她通常会还念了九娘的份。
那天夜里,丫鬟下人都知道她的习惯,因她到卫家后的一贯的淡漠本分表现,人们在某些习惯上就放松许多。
夜深的时候,人人都睡了。她还在给九娘念往生经。
于是她听到门栓一响,一个山泉似地的女声在外面低低响起:“夫人,您妹妹的信。”
门刷地一下被拉开,露出新寡人那张苍白冷漠的面容:“我的哪个妹妹?”
门外站着的丑陋女子披着一身黑斗篷,站在月光下,与夜色一体,像是鬼怪。
☆、第76章 大结局倒计时(二)
“你的妹妹齐萱已经到了闽南。我前段时间见过她。”高大的丑女人说。
齐芷看她一眼就明白了:“你是那个。。。。。。”按身份来说,眼前这个人估计是九娘的亲姐姐。只是相貌差得太多。
来人微笑一下:“不用避讳。相貌天生,人家叫我无盐女,也是实话实说。你叫我阿仁就行。”
“你为什么说我妹妹在闽南。。。。。。”齐芷冲她叫了一声阿仁之后,就发问。不过问题还没有说完,就被身另一个人打断了。一阵脚步声,风一样地靠近了。冰玉似动听的男声:“阿仁,夫人,赶紧走!齐姑娘要等得急了!”
齐芷愣了一下,怎么还有男人?来人神清骨秀,意气疏朗,容貌似月中仙官,是一个十足的美少年。阿仁的微笑却一下子冷了下来:“闭嘴。”
她看向齐芷:“夫人,走与不走,是你的事。我也是因人所托。”她摊开手,手心里是一个山羊衔月的玉坠。那是她出嫁前转送给妹妹的。
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两个人打着什么主意。自己要是擅自跟着她们离开,又会碰到什么。但是这个玉坠,却是当年她转赠时候说的:“我一生不过如此。玉烟一生也够苦,何必让这玉坠,再看着我这种人的一生伤心。阿萱,你留着它。你会比我过得好。”
那时妹妹眼泪湿衣襟:“阿姊,你不要说这种不详的话。我会留着它的。就算是把我自己丢了,也不会丢了它。”
她一嗔笑:“你呀,净说傻话。”
阿萱一向是个傻孩子。只怕她真是会做出什么傻事来。
齐芷劈手夺过玉坠,紧紧蹙眉,脸上涌上晕红,好像泥塑佛像忽然活过来一般,反而连声催促他们:“领路!”
一路上似乎走得格外顺畅。夜色幽深,卫家府邸外围,就在卫家牌坊的下面,站着一个人。她穿着寻常的衣裙,身影袅娜。
齐芷的手剧烈地抖了起来。但是面对妹妹失去了风流妩媚;只余下憔悴的面容。她的第一反应,是扬起手,厉声:“谁让你来的!”
她一个独身女子,千里远行,来到闽南。是怎么来的?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齐萱的面容很憔悴,眼睛却很亮:“我逃出来的。”
☆、第77章 大结局
当苦难这口大锅煮得沸沸扬扬。百姓也终于再也没法忍受这种生活了。轰轰烈烈的起义,遂起于。
虽然有些文人还是乱嚼舌根,乱说话:“暴民之举,是使社会动荡,文明倒退。”
不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老百姓才不管你什么动荡不动荡,文明不文明。他们活不下去,就要造法。
难道为了你“社会不动荡,文明不倒退';就要老百姓继续忍受死亡与剥削,给封建王朝维/稳?
一位起义军领袖听说过这些腐儒的话,曾哈哈大笑:“是谁逼得我们活不下去,是谁逼得我们造反,就是谁使‘文明倒退’!”
腐儒们自然不肯承认是自家使得“文明倒退”的。他们自有朱笔杀伐的法子。不过就算文章再犀利,依旧挡不住滚滚大潮碾过。
这场喊出“均天下田地,男女同胞,各有所得”,各地响应的造反,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起义军里有不少的女战士,女领袖。
这是王朝借以攻击起义军的一个大理由。也是后世研究里的一个重要研究点。
——————————————————————————
江山未改花容色,长河能书月精神。
青蛇白蛇,俱做灰烟。
猴子也做了人。
“这场起义,是近代史的开端。引起的巨变,直接引发了一系列历史事件。虽然起义最后失败,,但起义中出现的新观点、新的理念,也被后世党直接借用。可以说是十分先进的。”
听历史老师摇头晃脑重复着她听过无数次的一段话,容貌清秀的女孩子打了个呵欠。
真是的,哪有这么枯燥。她当年亲历的,远比人间的书里要波澜壮阔的多。
王云城某一天忽然失踪了。失去宿主的猴子飘飘荡荡,又迷迷糊糊去探望故人齐萱。
齐萱彼时已嫁作人妇,丈夫却是一个喝醉酒就拳打妻妾的公子哥。她自身不幸,又昼夜忧姊姊,就恳求它带着自己一起走。
最后齐萱认识了早已失去全部法力,真正变作凡人的青蛇白蛇,去找到了姐姐,一妖三人一起,投奔了起义军。
后来起义军里的张首长还对她们开过玩笑:“白队长,青桐,你们两个,要严肃处理个人问题。不能一喝醉酒,就跟蛇一样,听着军乐跳舞。”
这个历史老师,是一个死八卦男。尤其喜欢历史名人私情八一八。
“尤其是弃医从军的一代女名将卫仁悯,她生得其丑无比,身上的故事却非常多。据说她起义从军,是因为从抛弃过她的生父卫家,得到了来自她早夭九妹的一篇兵法笔记,是她的挚友,也就是卫家的六夫人所赠。这个六夫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唾沫横飞。
女孩子挠了挠脸,避开一击唾沫弹。
大部分同学一听八卦就两眼发光。一个个开始坐得笔直了。
“当时的封建王朝垂死挣扎,也的确涌现了一批日暮前最后的光。那真是一个将星云集的时代。你们前几天看了电视剧了吧?里面饰演晋安侯小侯爷的那个演员,很帅吧?这电视剧对历史八卦的考究算是比较用心的。据说卫仁悯少年从医,曾在一场鼠疫里活下来,还救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王朝最后大将晋安侯。”
接下来就该是全班女生的尖叫“相爱相杀”,女孩骂了一句无聊。趴在桌上睡了。
猴子那时候附身齐萱,勉励保护着她一路到闽南。卫仁悯是个仗义人,帮过她们一次。后来送她们同行了一段时间才分开,最后又还是在起义军与齐萱青蛇她们做了同事。
那一次,她也一同见到了晋安侯。
可惜,从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
晋安侯这个人,怪怪的。他好像总是提前知道一些事情。却又不像云城那样是百年之后的来客。
还有他的行军路数,和仁悯后来的,非常接近。
后人都说是仁悯痴恋他,模仿他的兵法路数。然后因为得不到他,因爱生恨,最后打败了他。
后人这是杜撰。其实仁悯的打仗方式,都是她自己根据九娘的手稿,还有后来的从军生涯,自己琢磨出来的。
虽然这么说有点奇怪,但是她后来一直觉得,其实应该是晋安侯在模仿仁悯。
他和卫仁悯,大概最后一次和平的见面,就是那一次吧。
少女的记忆,回到了很多年以前。
他那一次,和仁悯一起,帮齐家姐妹汇合了。
最后,卫仁悯也要离开的时候,美少年燕子似优美的眉颤了颤,唤道:“阿仁。。。。。”
忽然风吹来,雨丝飘起。
卫仁悯回过头看了他一眼,只是非常冷漠:“请回吧。谢你帮我这一回。你我恩情已经两清。”
她笨拙的身躯,最终还是隐没在了夜雨中的山道上。
此生两决绝。
再后来,就是一辈子的敌人而已。
他们之间的故事,女孩也就知道这么多了。只有后来成为了卫仁悯好友的齐芷曾经问过那个女将:“你真的没有喜欢过他?”
卫仁悯放下兵书,以一贯的嘲讽说:“癞蛤蟆,岂敢吃天鹅肉。何况是要杀天鹅全家的。”
齐芷脸都变了:“不要总是说自己是癞蛤蟆。我看他才是。”
卫仁悯哈哈大笑。
最后,女将军也只是说:“我当年救他时候,他还是个纨绔,我那时大概喜欢过他那张脸。不过他一直嫌弃我是个癞蛤蟆,又是身份低贱。后来,我再也不在乎自己长相的时候,倒是他听说大病一场,醒来却变得这么厉害,还千里迢迢来闽南找我,说要娶我。不过。。。。。。”
卫仁悯一笑了之。
一旁听着的齐萱,这个人干文活,脑子里想法奇奇怪怪:“他不会是黄粱一梦,提前知道了什么未来的事吧?”
仁悯拍她脑袋:“怪力乱神。干活去!”
同桌在那边兴奋地讨论什么重生文,女孩却在历史老师的絮絮叨叨里睡着了。
梦里依稀昔年事。
当时同伴俱在,红旗飘飘。
——————————————————————————————————
本图书由(嗯哼大王)为您整理制作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