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系统)万人迷养成手册-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为什么会在生下谢宜舫之后就去世,也同样可以理解了。
乃至于谢宜舫对于陈郡谢氏的敌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母亲在的时候,你们依仗着她的荣光谋取各种权与利,可是等到她娘家式微,甚至于连一块遮身的砖瓦都不愿意给她,毫不犹豫的放弃她去讨好新朝,想着左右逢源,甚至于连带有谢氏血脉的孩子也不肯善待,未免就太叫人寒心了。
“陈郡谢氏,陈郡谢氏,”谢宜舫自己喃喃的念了几遍,忽的冷冷一笑,道:“陈郡谢氏素来有与皇族结亲的传统,前朝的时候末帝诸子难以抉择,皇太子又早已有正妃,便退而求其次的使嫡出子弟求娶郡主,却不想没多久便亡国,倒是废了一手好棋。”
阮琨宁看他神色隐有愤慨,便知他是想起了自己葬送于此的生母,刚刚想要开口,脑海中却忽的划过了一道闪电。
谢宜舫说,他的父亲并非是造成一切悲剧的根源,顶多只是默许了一切发生的协同者。
他还说,陈郡谢氏素来都有与皇族结亲的传统。
但是问题的根基是,如果家中还同前朝皇族结着亲,哪怕是新朝统治者并不在意,甚至于为了安定局面加以安抚,也是不可能同新朝皇族结亲的吧?
谢宜舫母亲去世之后,也就为接下来与新朝的结亲扫清了道路,直到今上的元后李氏过世,陈郡谢氏族主的嫡女,成为了新朝继后。
从最终的得利者来看,很容易就能知道拍板做出抛弃他们母子的人是谁。
这些念头在阮琨宁脑袋里面转了一圈,隐隐的找到了几分头绪,她问道:“你似乎……并没有为此做什么。”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看,得知了这样的真相,哪怕是为着自己九泉之下的母亲,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吗?
可是直到现在,陈郡谢氏似乎还是簪缨世族中的翘楚,继后乃至于两位皇子的支持使得他们蒸蒸日上,一派锦绣如画,看不出半分颓势。
甚至于,也不曾听说过谢宜舫与陈郡谢氏本家有隙。
听了阮琨宁的话,谢宜舫便微微笑了,比起向着阮琨宁时候泛起的笑意,那上面多了一点奇妙的味道,带着隐隐的得意与不易察觉的锋刃,他道:“你怎知道,我什么都没做呢。”
第194章 回宫
阮琨宁神色微怔; 却还是有些不明所以,再回神时,谢宜舫却已经含笑转了话头:“一直说这些旧事; 惹的人心里头闷得很; 还是说一点有趣的吧。”
他脸上现出几分怀念之色来,忽的问道:“那时候,你是不是根本记不清我的脸了?”
阮琨宁又是一惊,可是再一想时间顺序; 便明白他此问有何而来了; 便有些无奈的点点头; 道:“若是知道; 哪里还有这些事情。”
“幸亏记不得了,”谢宜舫失笑道:“可还记得在浔阳遇上的关木二人吗?”
阮琨宁事后再想起来也觉得世事无常; 此刻说起脸上便带了几分感叹:“原来王先生年少时候一张嘴便那样坏,到了现在更坏了,郑先生果真是老实人; 跟在王先生身边那么久; 一点都不曾被感染到……”
谢宜舫似乎是随之想起了那些旧事; 面上神情好看了很多; 微微一笑; 姿态中有了几分出众的闲逸,一手撑住下颌,道:“可还记得那个第一美人吗?”
这个阮琨宁是真的不知道了,王梁跟徽嵊先生她也是见过的; 所以回想年少时候的面容便能猜个大概,至于那个所谓的第一美人,她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来。
谢宜舫似乎事先猜到了她不会记得,便含笑点拨道:“你不知道她,总该知道她姐姐是什么人的。”
阮琨宁狐疑的看着他,道:“按年纪来看,她姐姐也应该是五十多岁的妇人了,我如何会认得,也不曾听说金陵有几个姓尹的呀……”
谢宜舫轻飘飘的看她一眼,道:“灯下黑。”
阮琨宁疑惑的看着他。
谢宜舫笑了笑,带着一点揶揄的味道:“你三叔的生母,姓什么来着?”
阮琨宁:“……不会吧。”
谢宜舫懒洋洋的道:“有什么不会的,世事皆是难以预料啊。”
阮琨宁:“……”
七拐八拐的有了这样一个亲戚,突然有一种淡淡的羞耻感,这是怎么回事?
有些话不必多说,也多少无益,她同谢宜舫说了许久的话,便起身告辞,返回家中了。
她来的时间不巧,荣王妃才刚刚乘坐马车离去,同阮琨宁是前后脚的关系。
阮琨宁心里面有些奇怪——彼此之间拜访都要提前几日下帖子才是,荣王妃出身清河崔氏,最是讲究这些冗杂世俗规矩,可不像是会忽略这些常识的人。
她带着一脑袋问号回到自己院子,才发现竟崔氏已经在自己院子里等着她了,就更是奇怪了,上前去问道:“阿娘怎么在这儿?方才还听人说姨母来了呢,怎么这般形色匆匆离去了……”
崔氏神色淡然,挥手示意一众丫鬟婆子退下,这才拉她坐下,道:“你外祖家的一点私事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私事总不好光明正大的下帖,我同你姨母前些天约了时辰,今日才过来的。”
阮琨宁也没多想,眼见崔氏似乎有话要说,“哦”了一声,便顺从的坐在了崔氏身边。
崔氏轻轻摸了摸她的脸颊,那几日水米未进对于阮琨宁的气色也是有影响的,便是脸颊,也是眼见着的下去了一些。
她有些心疼,却道:“去见过你师傅了?”
阮琨宁点点头:“阿娘放心吧,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不会有什么过失的。”
崔氏没有对此说什么,神色中闪过一丝犹疑,终于下了决心一般道:“阿娘叫人给你收拾了东西,也往宫里头送了信儿,阿宁明日便回宫去吧。”
阮琨宁一滞,有些惊讶的道:“可是还不到半月呢,阿娘这就要赶我走吗?”
她有些郁闷的对了对手指,道:“我现在已经开始讨嫌了吗?”
“你说的哪里话,”崔氏正色道:“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哪里有不喜欢的道理,只是你被册封的头一年,总不好越着各种规矩胡来,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忍耐几日又有何妨?”
阮琨宁从崔氏严肃的神色中察觉到了一点不对,却还是规规矩矩的点了点头,叫她宽心些:“我都听阿娘的便是了。”
顿了一顿,她面上又显露出几分迟疑之色来,有些犹疑的道:“阿娘,那我的那个梦……”
崔氏淡淡的一笑,道:“此事你便不要再去管了,阿娘心中自然是有章程的。”
阮琨宁对于崔氏的能力深信不疑,对于辨识人心计谋也比她要强好几个档次,对此,她委实是没什么不放心的:“阿娘既然如此说,那我便只管当甩手掌柜啦。”
崔氏温柔的替她整了整发髻上的银簪,没有再说什么。
第二日,阮琨宁便带着几个丫鬟,挥别一家人,重新踏上了回宫的马车。
细细的想来,她这一次出宫,也不过是只呆了几日,现下如此匆匆的再度回宫,几乎是难以遏制的心生不舍。
阮琨宁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着永宁侯府以及送别自己的崔氏渐渐在视线中变小,终于在一个拐角之后被阻隔再也看不见,这才面色微暗的将帘子放下。
不知怎的,她心头忽然冒出了一种近乎荒谬的预感——自己大概有很长时间不会回永宁侯府了。
她摇摇头,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了脑海之外。
天上的日头升的半高,凉凉的散不出一丝热,李嬷嬷见崔氏还站在门前,目光似乎再看早已远去的马车,只道她是不舍,上前提醒道:“夫人,外头凉,姑娘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您便宽心吧。”
崔氏看了看外面的天气,目光的底端有潜藏极深的忧虑,她微微叹一口气,掩去了那些错综复杂的情绪,道:“——起风了。”
阮琨宁回到宫里面的时候正是午时,刚刚好赶上了饭点。
回宫这样的事情并不是说回便回的,提前一日就要往宫里送信儿,无论是宫门守卫还是永桑宫的宫人内侍都会知道消息,寝殿会提前通风,暖炉乃至于被褥之类的都会准备好,更不必说餐点——自然不会出现人到了宫里头,却没准备膳食之类的事情。
阮琨宁喜好甜的东西,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伺候的宫人老早便按照她的喜好备着了。
金陵地域偏南,不同于北方的大气蓬勃,而是另一种水磨的细致,不只是人,点心也格外的精致细巧,十分的讨人喜欢。
一碟子杏林春雪,总共加起来连三两重都没有,却要七八个厨子忙上一上午才行,无论是选料还是刀工手法,都容不得半分马虎。
橘红色的糖制外皮包成了圆吞吞的杏子,靠近肚脐的地方是淡色的橘黄,十分的小巧可爱,素白瓷盘上绘制的是浅色的牡丹,彰显宫廷的大气。
瓷盘的一侧放着用来调开点心的玉杆,在那杏子的枝叶处稍稍用力一点,那橘红色的外皮便会如层层花瓣一般绽开,露出浅黄色的蕊,当真是巧夺天工。
它的味道同样也不会辜负外表的精巧,入口即化,十分讨阮琨宁喜欢。
可是到了现在,她坐在殿内看着同之前尝过的所差无几的杏林春雪,却觉得丝毫提不起兴致来。
心绪不一样了,许多情绪也不一样了,时移世易,便是这个道理。
云舒对于她的情绪敏感些,觉察出自从离开永宁侯府开始,阮琨宁的情绪就不怎么好,只以为是舍不得家,便劝慰道:“不过是在宫里头呆些日子罢了,又不是不能回侯府去了,殿下且宽心些吧。”
阮琨宁也说不出自己心里头究竟是什么滋味,只觉心慌慌的,莫名的踏实不起来,这种自己内心深处毫无依据的第六感,却也不好说出来,只微微笑了笑,顺着云舒的意思道:“嗯,我有分寸的。”
云舒微笑道:“殿下还不曾用过午膳,可要吃一点东西?”
阮琨宁委实是没什么胃口,连一贯喜欢的甜食也提不起什么兴趣来,摇摇头道:“不必了,我还不饿。”
云舒见她如此,也不知道是信了还是没信,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正是午时,外头的阳光微弱,却也聊胜于无,伴着内殿的暖炉地龙,倒是惹得人周身慵懒。
阮琨宁懒洋洋的躺在靠窗的贵妃榻上,往身上盖了一张狐裘,就着浅薄的阳光,慢慢的合上了眼睛。
她这些日子经历的事情,几乎比前半辈子经历的都要多,虽然没有表露出来,实际在私底下却是心力交瘁,伴着一侧安眠的熏香,倒是难得的得了一场好梦。
这一眠时间不算短,等她似醒非醒神思朦胧的时候,略微一睁眼便见外头天色已经是一片灰色的暗沉,她胳膊无意识的一动,却将盖在身上的柔滑狐裘顺手推到了地上,在她身上积攒了一下午的暖气便有些四下游散,隐隐的生了几分冷意。
阮琨宁随之哆嗦了一下,有一搭没一搭的揉了揉眼睛,想要叫一侧守着的宫人替她捡起来盖上,嗓子却有些干,说不出话来。
好在一侧的人十分合心意,即便是她不曾开口,便弯腰捡起了那张狐裘,极轻柔的重新盖到了她身上。
耳边有瓷质杯盏碰在一起时候发出的清脆声,还带着热气的暖汤送到了唇边,阮琨宁眼睛发涩,也懒得睁开,便就着身边人的手喝了几口,感觉差不多了才停住。
他收回衣袖的时候带起了一点微风,她嗅到了一阵熟悉的暖香气,忽的神思顿清,心中一惊,下意识的想要坐起身来。
皇帝面色沉静,伸手按住了她的肩膀,叫她重新躺回去,这才在一边坐下了。
他语气里有掩藏不住的心疼,叹息一般道:“才几日不见,便清减了这般多,你这个样子,可叫人怎么放心的下?”
第195章 豆腐
外头已经是日暮时分; 霞光遮掩在厚密的云层之后,透不出几分光彩,反倒是有一种令人气闷的阴郁感。
大概是顾忌着阮琨宁还没醒; 内殿也不曾点灯; 鲛纱朦胧了室外透进来的浅淡光亮,使得屋内有了一种奇异的温柔。
阮琨宁四顾看了看,这才发觉内殿里的宫人内侍早已退出去,屋子里头竟只有自己与皇帝两人; 她原就极为疲惫; 一番沉眠也只是叫她恢复了几分体力; 至于精神上的疲惫; 却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弥补过来的。
左右此刻四下里无人,她也不想辛苦自己去做出一副懂规矩的样子; 皇帝既然不怎么在意这些虚礼,她便不打算起身了,只是懒洋洋的睁开眼睛; 道:“陛下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怎么也不叫醒我?”
皇帝微微一笑; 站起身来点亮了一侧的宫灯; 那火苗轻轻地摇了摇; 慢慢的长了起来,晕起了一片暖融融的黄色。
皇帝回过身去看她,灯光的映衬下他沉静神情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温柔,道:“没多久; 见你睡得这样好,怎么忍心叫醒你?”
他此话的确是实心实意,可是落在阮琨宁耳中,却难免会有轻浮之感,所以他也毫不怀疑,即使是碍于自己的身份这只小狐狸没办法直接反驳,却还是会暗地里拒绝了才是。
可是这次确实出他乎预料了,阮琨宁只是平静的看了他一会儿,她看似平静的眸光中甚至于有一种近乎哀伤的光芒,竟没有出言反驳什么。
皇帝有点奇怪,走到她身边去,弯下腰仔细看她神情,有些诧异的道:“怎么没有反驳我?你不说什么,我反倒是觉得不习惯。”
“没什么,”阮琨宁别过脸去,灯光下她侧脸的轮廓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之下愈发美的惊人,她低声道:“你这习惯真不是一件好事。”
阮琨宁不是察觉不出皇帝话里头带着的意思,她只是忽然之间有些感伤,也不想去戳他的心罢了。
喜欢她的人那样多,她要去拒绝的情意也那样多,虽说她同自己讲,那是为了不叫他们陷得更深,那种拒绝是一件好事,可是实际上呢?
自己并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怎么会知道那种滋味?
坦白来说,谢宜舫同皇帝生的并不相似,性情也是完全不同,可不知怎的,在皇帝回身微笑着同自己说话的时候,她忽的想起了谢宜舫。
她之前对于皇帝的这份心意,其实是并不怎么在意,甚至于觉得麻烦的。
可是平心而论,皇帝又做错了什么呢。
他也只是想表达自己单纯的喜欢罢了,并不曾做过什么逾矩的事情,甚至于,他身为高高在上的人间帝皇,却连一句光明正大的情话都不能同她讲。
而自己对他,似乎从来都是不假辞色的。
经了谢宜舫的事情她才有一些感触——自己以为的对别人好,其实未必就是真的对别人好,她那些自以为是的拒绝,造成的伤害也未必会小到哪里去。
可是再转念一想,若是自己对谁都是似是而非极为暧昧的话,那对于韦明玄又是何等不公?
他把自己的一颗心完完整整的给了自己,自己却不曾回报一二,而是将一颗心掰成好多瓣儿分出去,又如何对得起他一片赤诚情意?
到头来,好像所有的问题都要归咎到自己身上。
她极轻微的叹一口气,道:“我算是一个很坏的人吗?”
皇帝极认真的打量她片刻,终于取了一侧摆着的诗集给她扇了扇风,道:“怎么忽的这样问?”
阮琨宁拍开那本书,她又没有睡懵,大冬天的,扇什么风,她蔫蔫的道:“别问这么多,只回答我这个问题便是了。”
皇帝似乎是想开了什么,神色也松了许多,摇摇头道:“你可不像是能问出这般问题的人。”
阮琨宁正色了一点,道:“我像是什么样的人?”
“不像是什么样的人,阿阮只是阿阮,”皇帝想了想,又笑微微的道:“倒像是一只修成人形的小狐狸,狡黠的讨人喜欢,明明知道你不怀好意,却还是不想防范你。”
阮琨宁被皇帝这个不靠谱的答案逗笑了,随即又道:“我说真的呢,你岔开话去做什么。”
皇帝见她神色不似作伪,倒是真的认真想了想,笑吟吟的道:“你可不像是这种人。”
阮琨宁满心说不出口的抑郁,看他面上毫不掩饰的笑意,难免心头生堵,皱起眉道:“什么这种人?听起来可不像是什么好话。”
“不像是什么会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呀,”皇帝淡然道:“别人若是想说,便叫他们说去吧,左右他们说的再厉害,也不会叫你掉半块肉,自己快活才是最要紧的,理会别人做什么。”
阮琨宁定定的看了皇帝一会儿,心中原本极为浓郁的阴云竟若夜色见了日光一般飞速的消散开,露出明透的青天,拨云见日一般的亮澈了起来。
自己快活才是最要紧的——这话说的很是。
自己原本也是极为洒脱自在的,这几日为着这些事情,整个人也随之郁郁矫情了起来,委实是不像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情。
她长舒一口气,整个人好似轻快了好些,便过河拆桥的抛弃了皇帝,用力拍了拍一侧的桌案:“人呢?都跑到哪里去了!取晚膳来,本宫饿了!”
她一副中气十足的样子委实是不像饿了,皇帝也不说什么,只笑微微的坐在一侧,目光柔和的落在她脸上,久久流连不去。
隔了好一会儿,云舒与云夏的声音才在外头响起,应声之后没多久便带着一行宫人,齐整整的往一侧摆了十几个盘子,许是顾忌到了她前些日子才病了一场,菜色虽极为精致,却是极为浅淡,适宜病情初愈的人食用。
云舒上前一步扶起她,阮琨宁挥手示意不必,自己懒洋洋的伸了伸腰,看向一侧的皇帝,道:“暮色已至,陛下便回宫去吧,臣女就不就留了。”
她也不等皇帝答应或拒绝,便向一侧的云夏道:“好生送陛下出去,外头黑了,可别撞上什么。”
皇帝无可奈何的看着她,道:“卸磨杀驴也没有这般快的,我才安慰了你几句,眼见着缓过这口气来了,你便要赶我走吗?”
阮琨宁自顾自的坐在椅子上,一手拿着筷子,眼珠子对着满桌的菜色看了一会儿,这才道:“自己快活才是最要紧的,理会别人做什么,这话还是陛下方才教给我的,怎么现下到了自己身上,便搞不明白了呢。”
皇帝叹一声,拉开一把椅子坐在了她身边,道:“拿我教给你的东西反过来害我,是不是不太好?”
阮琨宁不看他,精气神儿恢复之后,她又变成了那副拔屌无情的模样,抬袖去夹那块勾兑成青翠色十分勾人的豆腐,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般简单的道理,我以为陛下应该是知道的。”
虽然皇帝不一定会留在这里用膳,可是宫人们还是十分谨慎的准备了几双筷子在一侧以备不时之需,皇帝随手拿起一双,道:“忙了一整日,直到现下才算是得了几分清闲,连晚膳都不曾用,便过来看你,你倒好,半分关切都没有,便直截了当就要赶我走,你自己说说,哪里有你这样无情的?”
皇帝一张嘴说的从来都是好听的不得了,阮琨宁才不信呢,自己抬手将那块豆腐送进嘴里,咽下去了才指了指桌案道:“臣女这里总共才几个菜,委实是配不上陛下的规格,您还是回宣室殿去吧,自然会有高床软枕热茶暖汤伺候,何必熬在这里受苦。”
皇帝定定的看着她,等她说完了,才低声道:“可是,那里没有你。”
说完,他便轻缓的叹一口气,抬袖往阮琨宁方才吃过的那盘青汁豆腐那边去了,没有去理会阮琨宁必然会回避的态度。
阮琨宁对于皇帝时不时的说几句情话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到了现在,她更加看重的是不要叫皇帝抢了自己的饭,见他的筷子伸过去了,急道:“这是我的!”
“不是你的,”皇帝停下手,放下筷子,一手托腮,道:“是我的。”
他指了指富丽堂皇的宫室,又指了指满桌子精致的菜肴,道:“吃我的,用我的,住我的,还敢对我这样凶,天下哪里有你这样的人?讲不讲理,还有没有公道了?”
阮琨宁被皇帝噎的一滞——他说的,好像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自己此时也算是客居皇宫,对于主人家这样不客气,委实是有些说不过去,也有些失礼。
她眉梢动了动,终于心不甘情不愿的道:“罢了,陛下是此地主人,那边留下来用膳吧。”
皇帝斜了她一眼,道:“还能讲得通道理,总不算是无可救药。”
话一说完,他便重新拿起了筷子,伸往那盘自己觊觎了许久的豆腐,落手的时候,还不忘暗含几分得意的,细细觑着阮琨宁神色。
阮琨宁一脸郁闷的看着他,只差没把不高兴三个字写在脸上了,她见不得皇帝如此志得意满的神色,只好恨恨的转眼看向了那一盘即将遭受皇帝蹂躏的豆腐,闷闷的不出声。
皇帝的筷子还不曾落到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