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出仕(士)-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涂御史将他话中的全部石材不得用,转化成了‘有些石材‘不得用,黎池没有多做纠缠。
  “在下之所以起意买下这座山,是因为俭王殿下让我试验改良三合土,本来仅是试验而已的话,是用不了多少石头的。可这次涂御史这座山刚好合适,所以我想着索性就买下一整座山,即使试验失败了,也还能烧制石灰去卖。”
  石灰也是建房或造别院时不可或缺的东西,也很有市场。
  可烧石灰卖和采石材卖,这两者的利润相差可就大了。黎池道明他买石头山的用途是烧石灰卖,这就表明他能给出的价钱不会高,毕竟烧石灰卖能赚的利润摆在那里。
  而这也是黎池布下的一个迷障,不会让赵俭或之后其他人怀疑,他其实早就已就对烧制水泥胸有成竹。他一开始就买下一座石头山,只是存着烧石灰卖的心思。
  涂御史有些犹豫。这黎和周不是无名小卒,尤其还有俭王在里面,无法强卖、也无法蒙骗于他。而他买回去又是采石烧石灰卖,肯定是给不起价钱的……
  在涂御史犹豫的时候,黎池像是突然才想起来一样,“涂御史!在下就说怎么总觉得像是在哪里听过您呢!”
  黎池这陡然大悟的样子,让涂御史疑惑不已,“哦?黎状元在哪儿听说过本官?”
  “涂御史是不是擅长制墨?”
  制墨确实是涂御史所擅长的,在会试与殿试之前的那一段时间卖墨,还是他很重要的一条银钱来源。
  等等!墨,黎镜,黎池……!
  黎池注意到涂御史陡变的脸色,心中明白对方想必已经联想到了。
  “会试前,在下住在族中长辈黎右侍郎府上,那位长辈在会试前一晚,就送了一壶涂御史制的墨给在下。”
  既然有了现在的黎六元,那就说明黎和周并没有用那一壶墨……涂御史努力将急促的呼吸放缓,问到:“原来如此,那不知黎状元觉得那墨汁好用不好用?”
  “好用不好用,不好说。”黎池语气稍微停顿,“但毕竟是长辈赠予的东西,在下一直都好好地收藏着。”
  涂御史眼神犀利地盯着黎池……黎池眉目带笑,周身气息温润如旧。
  站在一旁的黎海,觉得两人之间气氛有异,却又说不出缘由。
  终于,涂御史率先移开目光,“这整座山上的石头都是不得用的,本官当初也是被人蒙蔽,才买下这座山。不若本官开价三百两银,卖给黎状元?”
  “三百两银?”黎池的神情有些犹豫。
  “那两百两?”涂御史又降了价。
  “好,就两百两。”黎池满意了,“还望涂御史以后也多多关照了。”
  “多多关照。”
  最后,黎池花了两百两银子,买下了这一座面积约有两百亩的石头山。
  “和周,这山买的真划算!”交易完成后回到家里,黎海向黎池说了他之前打听来的价格。“我打听过其他几座面积差不多大的山,要价都在一千两以上!只是稍好些的山,甚至都要价在两千两以上了!”
  黎池给了黎海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强行解释到:“如今的石头山,以产出石材为花岗石和大理石的最好。可那座山的石头都是不得用的,于涂御史来说就是一座废山,所以他才肯便宜卖给我。”
  这时的黎海虽然聪明机灵,但到底才初涉商海,虽凭直觉感到有哪里不对劲,却也说不出来。


第86章 
  七月上旬的休沐日,黎池花二百两银子就买下了一座石山,心情甚好。
  哪怕第二天到翰林院后,依旧没有被指派工作,黎池也照常高兴地喊上其他四人,五个人一起到翰林院书库里去,准备在里面渡过一整天。
  ……
  翰林院衙门位于宫门外的长安街上,并未在皇宫内。所以除了王掌院和唐翰林与钱翰林三人,每五日进宫去上一次朝时能见到些大人物外,翰林院其他人平日里是很少能见到的。
  贞文帝初登大宝时为表重视,还时常会到翰林院来走走,或带着王公大臣到翰林院来办个宴会,可最近几年贞文帝再未临幸过翰林院。
  所以当一身贵气的赵俭到来时,翰林院的修撰、编修、检讨等职的一众人等,毫无准备之下,有些手忙脚乱。
  最后在王掌院的带领下,向赵俭行了礼。
  赵俭目光在人群中巡视几圈,还是没找到黎池,“黎修撰他们呢?”
  王掌院上前半步回答到:“黎修撰他们在后面的书库里看书,可能没听见前院的动静。”
  赵俭并非是如王掌院所想,在责怪黎池他们没有出来行礼。“今科新进的翰林们,大多已经入院满整一个月了?”
  “是的,就连返乡路途最远的翰林们,也已入院满一个月了。”王掌院一时不明白赵俭问话的意图,于是只好据实以答。
  随即,赵俭疏阔明朗的神情一变,整个人看上去威势凛凛!这让在场的翰林们意识到:俭王殿下果真是在圣宠中长大的,养出了一身气势霸道凌然。
  “翰林院为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之地!于是翰林之选,历来就尤为慎重,非得一甲之人、朝考前列者才得以入翰林院。所以翰林皆是学问出众,且人品端方的。”
  赵俭的神情愈加凛然,话语稍顿后才继续说到:“今科新进翰林黎池、孙玉林、李乾桉等,学问必然是出众的?应是不至于学了一个多月,还没学会翰林院的规矩?”
  王掌院敢说六元及第的状元学问不出众?敢说黎池他们学了一个月还没学会翰林院规矩?不敢,因为这太容易被揭穿了,只要叫他们来考一考自然就见分晓。
  “新进翰林们都是机敏之辈,一个月应是学会了的。”
  赵俭继续逼问:“那他们是人品不够端方?不堪托付?”
  黎池黎和周,凡是与他有过交往的人,无不满口称赞,几乎无人说他一句不好。他们之中的其余四人,也无明显人品瑕疵。
  王掌院只得硬着头皮回答:“新进翰林们皆是人品端方之辈,假以时日历练之后,当是可堪托付重任的。”
  “重任之类的,还是要由王掌院担负起来才行。只是,新进翰林们在书库看了一个多月的书,本王猜想翰林院该是清闲得很?可有供新进翰林们历练的地方?”
  赵俭的话说到这个地步,王掌院无法再回答了。
  翰林院清闲吗?不清闲。既不清闲,那为何新进翰林们在书库看了一个月的书?若回答清闲呢?既然翰林院这么清闲,那就给增加些公务,或者将翰林们调离一些。
  王掌院恭谨地垂首,额头上和鼻尖上开始密密匝匝地冒汗……
  赵俭冷冷地看着面前弯腰垂首的王掌院,“希望王掌院还记得,这翰林院,是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之地!而不是养废物之地,亦不是将‘馆阁之才、公辅之器‘养废之地!”
  “是,下官谨记俭王殿下训诫。”
  “王掌院真要谨记才好……”赵俭语调拖长,慢悠悠地说着。
  “不敢欺瞒俭王殿下,下官定然谨记!”
  赵俭脸色冷然,目光巡视一遍翰林院众人,“带本王去书库。”
  唐翰林赶紧上前,“俭王殿下,请跟下官这边走。”
  ……
  翰林院后院的书库中。
  孙玉林在窗下竖耳听着外面的动静,问黎池:“和周,外面好像真的有动静,我们不出去看看吗?”
  黎池神情疑惑地问:“真有动静吗?为何我没听见?竹帛和冠三,你们有听见吗?”
  钟离书和明晟两人摇摇头,“没听见啊,前院有那么多人在呢,就算有动静也不稀奇。”
  孙玉林看看李乾桉,后者也没理他,于是只好作罢,坐回位子继续看书。
  黎池的听力不差,书库里其他人也一样。只是仅有孙玉林说了出来,其余人都心照不宣地装作没有听见。
  若是他们现在出去,日后同僚相见不就尴尬了吗?
  至于黎池担不担心经过赵俭今天这一场训斥后,王掌院给他穿小鞋?黎池表示他不怕。
  这个时候的朝廷,可不是后世企业或机关单位,还讲究民主和制度。如果王掌院在赵俭今天这一顿训斥后,还敢给他们穿小鞋,黎池他就敢写一篇‘论翰林院的十大弊病‘,然后让赵俭帮他递到贞文帝的案头。
  真当他窝了一个多月,没有窝出火来?他窝火得很。
  唐翰林将赵俭带到书库门口时,赵俭就让他先离开了,自己一个人进入到书库里。
  赵俭最后在重重书架间,找到了聚在一起看书的五个人。“你们在这躲清闲呢?”
  除了孙玉林吓得一哆嗦、将书掉地上之外,其他人都神态镇定地站起身来,向赵俭行礼,“臣等见过俭王殿下。”
  赵俭笑容舒朗地走到五人面前,伸手虚扶,“免礼,本王可是打扰诸位的清闲了?”
  黎池代其他人回答到:“臣等其他的不多,就清闲时间多得很,无妨。”
  见黎池如此回答俭王殿下的问话,孙玉林吓得心肝儿直颤!他转着眼珠子想与其他人商量,看看要怎么描补,结果其他人都淡定得很,一个个的目不斜视。
  无法与其他人确认眼神的孙玉林,只得肝颤地等着赵俭的反应。
  然后……赵俭就语气真诚地说:“本王已与王掌院商议过了,应该给你们找些事情做,免得你们整日清闲得聚众看书喝茶。”
  黎池抬头看向赵俭,语带笑意:“俭王殿下,您这才是打扰了我们的清闲。”
  “哈哈哈!”赵俭笑声舒朗,“和周你啊……”
  “既然已经打扰了,那就再打扰和周一会儿,你跟本王过来。”
  黎池跟在赵俭身后出了书库。
  孙玉林一脸愕然,“和周与俭王殿下?”
  李乾桉斜瞥他一眼,“你这是有多不关心世事啊?和周与俭王殿下交情甚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孙玉林伸出手指,指着自己说:“我就不知道啊。”
  “是你孤陋寡闻。”
  ……
  赵俭和黎池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听说你昨天休沐时,用两百两银子,从涂御史手中买了座两百多亩的石山?”
  黎池并不惊奇赵俭今天就知道了他昨天买石山的事,赵俭有在探听他消息的事,两人早已心照不宣了。
  “涂御史仁义,将山便宜卖给了我。”黎池一本正经地胡扯。
  赵俭就看着黎池一本正经地胡扯,“涂御史确实是仁义。”
  “据说和周是想买了那石山,烧石灰卖?”
  黎池正一正神色,并没有直接回答赵俭的问话,而是继续说起之前休沐日两人见面时,关于‘石泥‘的构想。
  “上次在赵兄走后,我又在书房琢磨了一个下午。我觉得与其说是烧制出一种全新的黏合加固物——‘石泥‘,不如说是对‘三合土‘的改良,就如同‘糯米灰浆‘一样。
  只是‘石泥‘的构想,是不用糯米浆汁,通过烧制来取代糯米浆汁所起的作用。”
  说到这里,黎池停顿下来,待赵俭理了理思绪之后,才继续分析到:“赵兄你想,我小时候好奇之下烧石头玩的那个小坑里,为何雨水会渗透不进?就与抹了三合土浆或糯米灰浆一样。”
  “为何?”赵俭上辈子只知道黎池造出了水泥这件事,哪知道成功造出水泥之前的其中细节。
  “抽丝剥茧之后,就只余下三个关键点:石灰、泥土和水,再加上沙的话,是不是就与三合土一样了?那为何‘石泥‘的粘合作用,能等同甚至强于三合土呢?”
  “煅烧?”赵俭猜测。
  “对!煅烧!将三合土改良成石泥,关键在于煅烧。只是煅烧而已,多试验几次或几十上百次,总能成功的。”
  “和周有此自信,实在再好不过了!”赵俭一拍石桌!
  “所以,和周是因为自信能成功,索性就买下了整座石山?”
  黎池心中暗诽:这赵俭到底是重生的,只在涉及理科知识时,才会很好忽悠。在语言逻辑方面,就不容易了。
  “不不!我原本是准备买些石头以供试验的,若有合适的就买下整座山,毕竟烧石灰卖也确实是能赚点钱的。”
  黎池难得调皮地耸耸肩,“结果就碰到了涂御史卖山。涂御史仁义,要的价格实在够实惠,所以我就将整座山都买下来了。”
  状元游街那天,赵俭有让谌青去查过涂御史与那一壶墨,自然明白黎池与涂御史之间的纠葛。哪里是涂御史仁义,恐怕是黎池狡猾而已。
  赵俭今天抽空到翰林院,就是来探探进度。既然已经确定黎池心有成算了,他也就要去忙其他事了。
  之后没有聊多久,赵俭也就离开翰林院了。
  黎池送赵俭时,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心情甚好。
  有个自认对他知根知底的重生者,为他提供方便,这感觉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
  一句话小剧场:
  黎池:重生者真好用 ^_^
  赵俭:金手指真优秀(=^▽^=)


第87章 
  赵俭来翰林院后的第二日,即是五日一朝的上朝日。
  散朝后,王掌院回到翰林院时的脸色不太好,跟在后面的钱翰林也是一脸阴沉。倒是唐翰林,一脸淡然,与以往散朝回来时并无二样。
  黎池他们手头有了公务,因此并未去书库看书,就呆在办公间里做事。
  从隔壁办公间过来串门的孙玉林,扒在窗边窥视外面的情形,“和周!掌院他们回来了!但是脸色好像不太好啊。”
  黎池发现孙玉林真的是很喜欢扒窗户,语气淡淡地:“脸色不太好?或许是公务上有难事。”
  被黎池说是面瘫的钟离书,默默地看着脸色淡然的黎池。丝毫没有报复得逞后的张狂,甚至都没有一丝窃喜……
  明晟附和着黎池,“我也觉得是,应该是公务上遇到难事了。”
  孙玉林还是不太明白,“按理说,最近翰林院应该没什么事啊,能遇见什么难事?”
  一旁的探花李乾桉有些意难平,这个憨傻的孙玉林究竟是怎么考上榜眼的?果然是因为他傻人有傻福!
  “呵。”在孙玉林习惯性地看向李乾桉寻求解答时,李乾桉只朝他‘呵‘了一声,就继续垂头看着手中的书册。
  孙玉林没有从他好为人师的探花朋友那里得到答案,“总觉得你这声‘呵‘……是在嘲讽我。”
  “终于聪明了一回。”李乾桉头也不抬。
  “李兄,你又明目张胆地挖苦我!”
  “呵。”
  稍晚些时候,王掌院到黎池他们的办公间里来,询问了他们公务上是否有难题。
  “和周啊,昨日交给你们草写的贺秋收诰书,可有哪里不会的?若有不懂之处,尽管来问本官。”
  “谢过掌院关心问询。暂时还未遇到不懂之处,若到时遇到了,下官定然向掌院请教。”
  之后王掌院又去关心过孙玉林等人,才回去他的办公间。
  到第二天,翰林院中开始流传开来:昨日朝会时,王掌院被圣上当廷训斥了。
  自此之后,黎池他们开始每天都有事做了。分配给他们的公务量不多不少,既能得到历练,也不会过劳。
  ……
  在没有其他人提供帮助的情况下,黎海一个初至京城的少年人,能够在偌大京城中,获取到诸多山头的售卖信息,并且货比三家从中找出最合适的,这是很难得的。
  这就相当于在21世纪中,一个识字但没上过学的农村娃,初至首都,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找出了城郊最值得入手的房产。
  不说其他,只在这过程中黎海需要克服的内心羞怯,一个人去到处跑、到处问的勇气,就已足以让人为之侧目。
  黎池让黎海去做这件事,原本也只是想试试他,而最后得出的结果,也让他很满意。
  黎海从小就东窜西跳,这锻炼出了他的一身胆气,在办事情时、面对他人时,不至于怯场。
  除一旬一日的休沐日外,黎池每天都要去翰林院上衙点卯,并无时间亲自去试验烧制水泥。
  所以在经过买石山的事后,黎池就将这件事交给了黎海去做。
  黎海不负期望地,花了两天时间就找好力夫,在京城西郊的石头山下搭好棚房,按照黎池的指点开始了试验烧制。
  转眼到七月中旬的休沐日,黎池去了西郊石头山下,去看看试验烧制的现场。
  “开采出的石头确实很难磨成粉,于是我就按你说的,先将石头在窑里烧成石灰,再用石碾把石灰磨成粉。”
  黎海将正在烧石灰的窑洞指给黎池看,在一旁还有两个力夫正推着石碾磨石灰粉。
  看过这些之后,黎海又带着黎池继续往前走。两人来到一间棚房旁,里面有两个人合力抬着一个大竹筛子,正在筛黏土。
  “黎老哥!”筛黏土的两个人看到黎海,热情地打着招呼。
  “忙着呢?”黎海笑容亲切地说着,“我带老板来看看了,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啊!”
  两个人嘴上说着话,手上的动作也没闲下来,“唉!这位就是六元老爷啊!不愧是二月初三文曲星诞辰出生的,一看果然就是文曲星转世!您尽管放心,我们做活那是再勤快不过的了!”
  黎池心内惊讶,非是惊讶黎海与做工的力夫关系好,而是惊讶他什么时候又有了‘六元老爷‘的称号,而且好像已是认准他乃文曲星转世了。
  “二位一看就是勤快的人,本官自是放心的。”黎池笑容亲切地回应。
  黎池弯腰抓起一把筛过的黄土,在指尖捻了捻。“海哥,试着把黏土先炒热烘干,然后再筛。”
  黎海也抓了一把黏土捻了捻,“好像确实有些粗糙了……好,以后就费点事将黏土炒热烘干,然后再细筛。”
  “我们去那边看看。”黎海走在前面带路,又往下一个地方走去。
  “按你说的,石灰粉七分、黏土细粉三分,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二次碾磨。”
  黎池脑海里有关水泥配方的记忆中,水泥生料的正确配比应该是:七分石灰粉、两分黏土细粉和一分无烟煤粉。可无烟煤的发现,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按你说的步骤,再就是将调配好、碾磨过的生料,倒入转盘中进行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均匀地喷雾洒水,直至生料结成豆子大小的圆球为止。”黎海指着正在搅拌生料的棚房,解说道。
  然后又指了另一个窑。“最后,就是入窑烧制了。窑建成了你所说的酒漏形状,烧窑的火也是暗火,烧制时也有用铁钎搅拌。”
  黎池顺着黎海所指方向看过去,确如黎海所说,窑口正有一个人拿着铁钎在搅拌。
  “就跟熬药时,罐内热气会将药罐盖子一下一下地顶起来一样,这烧窑产生的热气必然更大,若是不搅拌通气,或许会炸窑。到时钱财损失是小,伤到烧窑的人就不好了。
  而且就跟烧菜一样,一边烧制一边搅拌,才不会出现有些还是生的,有些却烧糊了的情况。”
  见黎池又强调一遍搅拌的重要性,黎海心里也更加重视了,“和周你放心,我会经常提醒做活的人的,不让他们懈怠搅拌。”
  此时那一窑似乎烧制好了,烧窑的人撤了火,开始卸出水泥熟料。
  黎池观察片刻后,说到:“海哥,现在才试验阶段没什么,等以后正式开始烧制了,这熟料出窑的方式要改改。否则我让你将窑建成酒漏状的用意,就没有用到。”
  “你说怎么改?”
  “在烧制熟料时,可一边从窑底卸出烧制好的熟料,一边从窑口添加生料,如此进行连续烧制,能显著提高烧制的速度。”
  “这样连续烧制的话,卸料时火势正旺,无法卸料啊……”黎海皱眉苦思,然后陡然双眼一亮,“可以在窑底出口的地方,建一个可以活动的运送熟料的长槽,而这槽直接通向窑外!”
  黎池赞许地点点头,“对,就是这样。如今烧制速度慢些无所谓,不过你可以先琢磨着这长槽要怎么建,等以后需要大量烧制了,再建起来。”
  “好的,我记住了!”
  黎池他们又在周围转了转后,再回到烧制熟料的窑边,豆子大小的熟料也已经冷却。
  “接下来,只需用石碾将熟料磨碾成粉,这石泥也就成了!”黎海语气很是兴奋,“我试过了,如此烧制出的石泥,确实比三合土的黏合加固效果更加好!”
  “废了这么多功夫,自然要比三合土的效果更好,才没枉费付出的精力。”黎池并没有表现得多兴奋。
  现在的水泥还只是半成品。不仅是在搅拌生料时,要再加入百分之十的无烟煤粉,在最后一步碾磨水泥熟料时,也还要加入百分之五的煤渣。如此,才是完整的水泥配方。
  可是,煤炭的出现,需要一个时机或一场巧合。而这个时机或巧合,还不知道何时能来……
  ……
  ——‘初代水泥制作步骤:一,石灰石烧制成石灰,以铁制水碾研磨成石灰粉。黏土炒热烘干,筛出黏土细粉。二,七分石灰粉、三分黏土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后,以铁制水碾二次碾磨,水泥生料即成。
  三,将水泥生料倒入搅拌转盘中,喷雾洒水搅拌,直至生料结成豆子状圆球。四,将豆子圆球状水泥生料,放入酒漏状窑中以暗火烧制。切记烧制时须以铁钎搅拌。
  五,取出烧制好的水泥熟料,冷却后以铁制水碾研磨成粉,初代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