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兴家-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9。践行
章元敬已经踏上了行船; 一回头; 却看见姜氏和孙氏相互搀扶着站在岸边; 见他回头便使劲的摇着手; 生怕他看不见似得。
上京赶考可跟去明湖不同,这一去至少也得一年时间,若是考中得官,虽说有探亲假; 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请出来,章元敬心中也不是不记挂的。
只是上京赶考却不能不去,且不说他心中还有几分抱负; 就是姜氏和孙氏听了也不能答应,在他出发之前; 族长还特意来了一趟家中,不但送上了程仪,还表明族内一定会好好照料姜氏和孙氏两人; 就差没赌咒发誓了。
眼看着祖母和母亲的影子越来越小,章元敬心中忍不住有些感伤,朝着岸上喊了一句:“奶奶,娘,你们快些回去吧; 别担心。”
但他的声音却被风吹散了,岸上的人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见; 许久; 一直到看不见青州的踪影了; 章元敬才叹了口气回到房中,这一次章明林并没有一块儿跟来,陪着他的只有余全。
倒不是章明林不想跟,而是出发之前他突发了疾病,这些日子一直昏昏沉沉的,后来虽然好了一些,章元敬却万万不肯让他跟着受累了。
章家自然不放心,族长还提出让他儿子陪着一块儿上京,章元敬却坚定的拒绝了,出发的时候只带了余全和银子,要知道许多考生都是一个人,他这也不算差了。
也幸亏余全跟着跑过了几次,虽然话少木讷,却是个秉性忠诚的,他干不了那种打探消息的活儿,但对章元敬也照顾的无微不至,比章明林还要细心许多,可见在家的时候没少跟姜氏学,尽得真传,甚至青出于蓝了。
几日后,船只停靠在明湖府的码头,章元敬没打算入城,虽说他即将跟孟家结亲,但毕竟还未成亲,有恰逢老皇帝丧期,孟家老爷子是朝廷命官,这会儿不知道被多少眼睛盯着。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没去孟家,孟嘉义倒是早早的赶到了码头等着。
船只将将靠岸,就有下人拱手喊道:“船上可是章少爷,我家少爷有请,可否下船一叙。”
章元敬倒是认识那人,心中虽然奇怪,倒是也没有推脱,下了船,那人躬身领着走了不远,就看见一座高楼,却是明湖府极其有名的天上来客楼。
这座高楼位于明湖府码头附近,据说是前朝所建,难得在战乱之中没有被毁,高楼足足有七层,站在最高之处能够远眺整一个明湖府,堪称绝景。
章元敬早有耳闻,第一次来明湖的时候也曾远观过一次,只不过此处的花销也是让人望而生畏,章元敬对高楼的兴趣一般,也就没有上去。
谁料到时隔多年,托了孟家大少爷的福,他竟可以上了最高楼,倒也能一饱眼福。
孟嘉义显然已经久等多时,面前只放着一壶清酒,几样小菜,一看见他上来,就朗声笑道:“我就猜你该是这几日要到,果然被我猜中了。”
相处几次,章元敬倒是觉得跟这位孟家大少爷颇为投缘,或者说,孟嘉义对于自己人十分友善,他也跟着笑起来,说道:“托你的福,这次倒是能看一看明湖府全景。”
孟嘉义让了让位置,他所处的位置正是整一个天上来客中最好的,往外一看,只见运河如同一条银色的腰带,弯弯绕绕的将整一个明湖府围绕其中,其中最为璀璨的点便是明湖。
两人就这么面对面坐下来,孟嘉义亲自为他倒了一杯酒,笑着说道:“此行一别,不知何日再见,且祝你高中状元,风风光光的回来迎娶我家妹妹。”
章元敬挑了挑眉头,一口干了这杯酒,笑着说道:“定不能辜负你的期望。”
孟嘉义却笑了,戏谑的点了点桌面,说道:“这可不是我的期望,是我家妹子的希望,若你不能得中归来,这一等又是三年,难不成要让我妹妹等过花期不成?”
章元敬一听,忍不住也笑了起来,他倒并不觉得孟家指望自己高中太市侩,说实话,当年他为姐姐挑姐夫的时候,还不是从家世人品一样样看起。
这话点到为止,其实在孟嘉义看来,他家老爷子都看中的人,若是不中的话,那就是运气太差了,幸好章元敬也年轻,再等一界其实也成。说起来,他还挺舍不得茵茵出嫁呢,从小一手带大的姑娘,如今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一想到这个,孟嘉义看章元敬又有几分不顺眼了,略带挑剔的瞄了瞄,但见章元敬慢慢饮着酒,眼光只是看着外头的风景。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天上来客楼附近居然下起了蒙蒙细雨,更难得的是,这雨只下这一片,远远望去,明湖那一带还是晴空万里。
这样的情景夏日多见,入冬之后倒是十分难得,这一看,孟嘉义也有些失神。
许久,这边的细雨渐渐停歇,孟嘉义回过神来,忽然问了一句:“这景色倒是难得一见,也不枉我们送别一场,章弟,你觉得如何?”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章元敬吟了一句,也没有再耽搁,起身说道,“孟兄,践行酒已喝,这番情意我自当记下,此次进京,定不负所望。”
孟嘉义也没有多加挽留,拱了拱手目送他下楼,远远的看见章元敬上了船,他才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只希望这次之后,他能平步青云,也能堵住家中那张嘴。”
作为他的贴身仆人,一直跟在身边的小厮低声说了一句:“少爷就这般看好这位章公子吗,若是他一朝不能中,不说夫人,恐怕小姐心中也不欢喜。”
孟嘉义笑了笑,说道:“他才学气度都足够了,若是再不能中,也只能说茵茵没有那个命,真到了那一日,说不定也是一件好事儿。”
说起来,章元敬能够平步青云自然好,但那样子的话,孟家对他的控制肯定就会越来越小,他虽说马上就要出仕,但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人心异变,章元敬如今想着家庭和美,将来谁知道会不会被花花世界影响,他若是站得太高,孟家还能为茵茵撑腰吗?
但章元敬若是一直不中,将来回到明湖府谋一个不高不低的官职,茵茵却能过的十分舒坦。孟嘉义确实是为妹妹想的十分深远,只可惜,家里头从上到下,包括孟文茵在内,都不觉得这是好事儿,八成都会觉得孟文茵嫁的太过委屈,所以才有他今日这番话。
孟嘉义心中实在是复杂,又想到自己跟妹妹都马上能离开孟家这个泥潭,心中不由又觉得轻松了一些,其实孟家的一切,他何尝在乎,但是有些东西,他不争,就是死,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幸好,老皇帝死了,他马上就可以出仕了。
另一头,章元敬已经上了船,因为下了雨,余全生怕他会着凉,跟船家接了炉子熬了一锅子的姜汤,就是章元敬从小喝到大的那个味道。
章元敬一口气喝了,拧着眉头说道:“我说阿全,你是怎么把姜汤熬得跟奶奶煮出来一个味道的,这辛辣的味道,真是绝了,你自己也喝一碗,别生病了。”
余全嘿嘿一笑,也跟着喝了一碗,临了抹了抹嘴巴说道:“老太太都说啦,姜汤就是要辣要够味才有用,合起来甜甜的那是糖水呢,压根没用。”
章元敬跟着笑起来,无奈说道:“那成,你多喝点,别剩下了啊,浪费。”
余全听了,又说道:“行,小的还觉得挺好喝的,对了少爷,刚才我出去借炉子的时候,听说明湖府这边上了几个人,也都是上京赶考的,有一个脸色看着不大好,也不知道是不是生病了,您这两天要不在屋里头待着,可别被过了病气。”
章元敬一听倒也不奇怪,他们青州统共才上了三个人,这么大的一艘客船,不多接几个客人的话还回不了本,明湖府这边可能是早就约好的。
不过生了病还上船,到了京城那边,可能马上就是寒冬,可不是好好养病的时候,也不知道那个人是怎么想的,恩科虽然会简单一些,但也不至于如此吧?
船只在运河上走着,速度不算快,但也比运货的略快一些,离开明湖府的时候,周围还是青青绿色,虽然深秋已至,但江南一带依旧以绿色为主。
随着慢慢往北,运河两岸的风景却变得单调起来,虽说大码头依旧热闹,但在行船的时候,看到大部分时间除了黄色还是黄色,不是落叶就是尘土。
不只是岸边,就连河水也变得浑浊起来,倒是船只渐渐变多,尤其是运量的船绵绵不绝,章元敬这才恍然想起,这运河主要的功用之一,可不就是南梁北调吗?
虽然在未来,北方才是产量大户,南方反倒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但是现在,科技水平决定了,风调雨顺的南方才是产粮大户。
章元敬还记得在他年幼的时候经历过的那一场旱灾,那时候青州几乎绝收,但老百姓靠着山里头水里头的东西,还是撑了过去。
这要是放到穷山恶水的地方,恐怕早就催生出大动乱来,可见无论隋炀帝有多少坏处,光运河这一项,也够让他名垂千古了。
90。科举难
赶路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 尤其是走水路,不像陆路偶尔还能停下来歇一歇,看一看不同的风景; 在船上待得久了,只会觉得整个人都是飘着的。
章元敬两辈子都不晕船; 还能在房间里头看看书,他隔壁的书生偏偏是个晕的,从上船那一日开始就吐个不停; 光是那干呕的声音就听得让人难受。
好歹是同路,章元敬想了想; 还是让余全拿着姜氏自制的晕船药过去; 其实就是一些橙皮腌制而成的果酱; 吃起来只有一个酸味,偏偏能压住晕船的那股子恶心。
姜氏原本是为了孙子准备的; 不过章元敬身体素质不错; 一路上硬是没用上。
余全还颇为舍不得,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对家中老主母有一种迷之自信,总觉得姜氏说的话十分有道理; 当然,也可能是章元敬十分尊重祖母,这才影响了身边的人。
虽然不舍得; 余全向来不会阳奉阴违; 乖乖的拿着橙皮酱过去了; 回来的时候还说道:“少爷,隔壁的公子吐得脸色都白了,看着可不大好。”
章元敬听了也有几分担心,说道:“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希望他能好起来。”
也不知道是吐着吐着习惯了,还是姜氏的橙皮酱起到了作用,反正隔了一天,隔壁的学子终于走出了房门,亲自过来表示了感激之情。
这位学子姓安,名从容,字不破,大约二十四五岁的样子,长得倒是风度翩翩,虽然连续几日的晕船让他脸色有些苍白,但是那股子气度丝毫未减。
安从容介绍自己的时候,还特意强调了一下:“我的字是不破不立的不破,而不是从容不迫的不迫,许多人都以为我图省事儿起了这样的字。”
章元敬原本也误会了,毕竟许多古人的名和字都是同义词,不过这么一听,倒是觉得眼前的安从容十分诙谐有趣。“章元敬,还未有字。无论是哪一个不破,都是极好的字,恐怕从容兄家中长辈对你也是寄予厚望啊。”
安从容哈哈一笑,无奈说道:“看看我的样子,若不是你的橙皮酱救了命,能不能活着下船都不知道呢,还谈什么厚望不厚望,哎,早知如此,我该早早的学会游水才是,以前懒了一时,谁知道这会儿吃足了苦头。”
章元敬见他颇为苦恼的样子,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道:“就算是学会了游水,该晕船的还是会晕船,会不会水,跟晕不晕船没关系。”
安从容一听,大吃一惊道:“果真如此吗?幸好幸好,我还没去学,也不算是太吃亏。”
章元敬点了点头,说道:“章某家中母亲便是如此,水性也是极好的,但是上了船便容易晕,不过透透气,吃一些提神的东西便好一些。若是再严重的,最好就让大夫开了安神汤,一觉睡过去就成了,醒着反倒是受罪。”
安从容一听,连忙点头说道:“可不是吗,前几日难受的时候,我都想要从船上跳下去。”
这话就有几分夸张了,章元敬挑了挑眉头,打趣道:“从容兄,你不是不会游水吗,跳下去的话岂不是会变成落汤鸡,到时候还得我们来搭救你。”
安从容听完大笑起来,一点儿也不介意自己被打趣了,反倒是说道:“刚上船的时候,见你一本正经的样子,我还以为又是个小学究,没想到这性子倒是对我胃口,我决定了,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来来来,咱们坐下一边喝一边聊。”
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般奇怪,原本是天南地北不搭嘎的人,这会儿坐下来喝了几杯清茶,倒像是成了故交老友一般。
章元敬不爱出门,好友统共也就那么几个,李子俊算一个,孟嘉义勉强能算,短短几日,眼前的安从容倒是也成了其中一个,还是最能谈得来的那一个。
安从容出身不俗,乃是当地大族的嫡系,不过他身上却没有世家子弟的那种傲慢和清高,甚至十分的接地气,从言谈举止不难看出,这位必定是常常出游的。
章元敬原本就对这些感兴趣,上辈子也去过不少地方,两人倒是一拍即合。
这一日,闲散的下了一局旗,章元敬显然有些心不在焉,一边落下棋子,一边问道:“真有这样子的地方吗?将来若是有机会,我必定是要去一去的。”
安从容笑道:“可不是吗,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也觉得震惊呢,一翻过山,漫山遍野的都是盛开的桃花,犹如仙境,如果不是里头没有人,都是野桃树,我都以为自己进了先人说过的桃花源了,不过那盛景百看不厌,也就是偏僻的地方才能留存。”
这一点章元敬十分赞同,还说道:“可不是吗,若是人去的多了,景再好,也多了几分烟火气,若是有人刻意搬到外头,反倒是毁了这上天铸就的美景。”
安从容一听,大感知音,还说道:“这话我爱听,可不就是吗,我回家一说,几个兄弟都说荒郊野岭的有什么好看,要看桃花还不如去桃园,那能是一样的吗?”
章元敬心中感慨着,上辈子他去过不少风景名胜之地,许多地方景色是美,但人工的痕迹太多,以至于原本的气氛景色也变成了三分。
想了想便笑着说:“野景有野景的好处,家景有家景的好处,各有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安从容拍着桌子说道:“就是这个道理,只可惜有些人自认才高八斗,却连最基本的道理都讲不通,跟他们说话犹如鸡同鸭讲,说一句我就头大如豆。”
安从容看着清秀斯文,性格倒是刚烈的很,是那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性格,骂起人来中气十足,实在是看不出来这人前几天号吐得要生要死。
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哈哈大笑起来,谁知道就是这个时候,外头忽然传来痛哭的声音,就连隔板都挡不住那人的嚎啕大哭。
章元敬皱了皱眉头,转身吩咐道:“阿全,出去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
安从容也被哭得没了性质,皱了皱眉头说道:“这是怎么了,船上的客人都是学子,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不成,不然哭哭啼啼的多晦气。”
这年头的人迷行的很,出来科考,手底下仆人哪一个敢这么嚎啕大哭的,可见是出事了。
很快,余全就回来了,脸色也不大好看的样子,低声说道:“少爷,好像是隔壁的隔壁有人过世了,就是上次我瞧见的那位书生。”
“什么!过世了?”章元敬大吃一惊,虽说之前余全说了那人可能生病了,但他们一路上顺风顺水,并没有遇到什么波折,总不该恶化至此才是。
余全点了点头,说道:“小的还未靠近,船家就出来赶人了,有先前过去打听的人就说,里头的人病死了,他仆人见藏不住这才哭出来。”
章元敬听得迷迷糊糊,又问道:“既然人病重了,为何不看大夫,反倒继续上路?”
这艘船并不是一路不停的,一路上不少码头都会靠岸补给,有些甚至是大都市,若是真的病重了,那也得下船先治好了病再说。
余全看了看外头,压低声音说:“听那仆人哭诉,似乎是家里头有什么难处,他们既是上京赶考,也是投奔亲戚,谁知道路上偏偏出了这事儿。”
章元敬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倒是安从容见得多一些,反倒是说道:“其中必定有些缘故,只是旁人的事情,逝者已逝,我们也不好仔细打听。”
章元敬也点了点头,不过是点头之交,他也没打算掺和人家家里头的事情,不过还是说道:“好歹是有同船情谊,阿全,待会儿你再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出了这样一桩事情,章元敬和安从容都没了闲聊的性质,索性也就散了场,等到第二日的时候,却听说那边又出了一桩事情。
原来那仆人见主子死了,自己不管是回去还是继续去京城都讨不到好处,竟是连夜卷着剩余的钱财潜逃了,居然就把那书生的遗体这么留在了船上。
船家自然叫苦不迭,恨不得将那仆人抓回来撕烂了,但他也不能抛下船只去追,只得想办法先把那人的遗体处理好。
依着船家的意思,这种晦气的事情不能耽搁,当地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就是,再不济就立一块碑,到时候他们家有人找来,能找到就成了。
到底是船上其余的书生觉得这般不大妥当,虽然大部分人也觉得晦气,但眼见他上京赶考客死异乡,到底是有几分同情,多少出了几两银子,让船家办了一场简单的丧事。
章元敬跟安从容前去祭拜了一番,看见冷冷清清的灵堂,心中也是百般滋味。
科举之路难如上青天,像是这样客死异乡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学了一辈子,考了一辈子,最后却是一事无成,熬白了青丝也无用。
章元敬握了握拳头,回到船上,倒是把自己每天锻炼的时间增加了一倍,实在是看着那人心有余悸,若是他出点什么事情,家中老老小小的可怎么办。
91。京城
等终于看见京城码头的时候; 章元敬也觉得自己快要长白毛了; 整天待在船上; 只觉得身上都透着一股子水味儿; 即使有太阳也湿冷湿冷的。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的跳下船,后头的安从容看了; 哈哈大笑道:“没想到章老弟也会有这么迫不及待的时候; 平常那股子稳重劲头呢?”
章元敬跟他已经熟络无比了; 听了这话直截了当的翻了个白眼; 反问道:“你不急; 不急别跟着下来,在上头等大家收拾好多好?”
安从容一边笑; 一边也迫不及待的跟着走下来; 下了船还蹦跶了两下; 抬头说道:“我可不上你的当,哎,人啊,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章元敬噗嗤一笑; 嘲问道:“就你这样,还想跟着出海,这一去可不是一月两月,动不动就是一年两年; 几乎都是长在海上了。”
安从容还对大海抱有极大的幻想; 摇头说道:“那肯定不一样啊; 运河是人造的; 有什么好看的,来来去去不是商船就是客船,水都是浑浊的。”
“但海洋怎么能一样,不说一望无际,清澈见底吧,至少也得风情万种,带着既然不同的味道,这要是出海的话,每天看见的肯定不带重样的。”安从容啧啧啧的说道,章元敬又翻了个白眼,对他这种漫无边际的幻想不加评论。
京都显然要比青州寒冷许多,下船之前,章元敬已经穿上了厚厚的外套,整个人看着都臃肿了一些,他哈了一口气,眼前就会出现明显的雾气。
安从容见状愣了一下,实在是这般有些孩子气的章元敬十分少见,他仔细敲了敲,忽然笑道:“你这么一穿,但是看不出多瘦了,颇有几分气度翩翩。”
就安从容看来,章元敬什么都好,就是长得太嫩了一些,不过他也就十六岁,脸上还带着几分婴儿肥也是正常,人也太瘦了一些,就该跟他一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以后就能长成膘肥体壮的八尺大汉。不得不说,自己也清秀瘦弱的安从容有一颗雄伟壮大的心。
章元敬深知这位对身材的执着,他暗暗想着,自己还是个未成年,正在发育长身体的阶段,只要吃得好,勤加锻炼,也不怕壮实不起来,不过安从容就别想了,已经过了发育期。
作为朋友,章元敬没有苛刻的指出这一点,笑着说道:“行行行,就您老最英俊帅气潇洒成了吧,我穿什么都不如你。”
安从容咳嗽了一声,被一个小了许多岁的孩子夸奖,他倒是还颇为自得,摆了摆手说道:“你也不错,至少能排在我之后。”说完,他自己先忍不住大笑起来。
说笑的功夫,余全和安家的几个下人都收拾好东西下来了,余全手里头大包小包的,也不让安家的人帮忙,看着倒是有几分狼狈。
安从容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几个仆人,仆人一脸冤枉,隔壁小厮不让帮忙,他们总不能硬抢过来吧,再说了,余全力气大的很,一人顶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