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兴家-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倒是也有几分意思在,毕竟这时候讲究一个本分,若是手伸的太长的话难免被惹人非议。章元敬本意也不是要去管其他几个府市,只是说道:“确实如此,不过降水量多少,只要偷偷派几个人去走走就知道了,用不着兴师动众。”

    王主事自然答应了下来,又说道:“这一来一去,怕是要花上十多天的时间。”

    章元敬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又问了一句:“几位主事,你们在关山多年,可曾见过这般干旱的时候?我曾听夫人说起过,关山此地少有水灾,却常有旱灾。”

    王主事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资历最深的主事抬头禀告:“属下在关山四十多年,此地确实是容易干旱,因为这地方的土质不同于中原地区,留不住水,也没有存的下水的大湖泊,但关山好歹是关河的源头,断流的事情,倒是也并未发生过。”

    只要没有断流,老百姓喝水总还是能解决的,至于收成不好,那大家勒紧肚子忍一忍就好了,前些年兵荒马乱的时候那还不如现在呢。

    章元敬又问了一句:“我看记载,开春至今只下了一场毛毛雨,往年干旱最严重的时候,也是如此吗?还是有一些差距?”

    那老主事皱了皱眉头,实在是关山干旱不奇怪,年前章大人废了那么多功夫建造水库,他们也只以为能够抑制干旱求一个丰收罢了,开了年反倒是松懈了一些。

    不过这会儿回过神来,他倒是有些心惊:“老臣记得旱的最严重那一年我才六岁,但就是那一年,似乎也曾下过好几场雨也可能好雨就在后头呢?”

    这话在场的人都不能信,章元敬何尝不是希望如此,谁不指望风调雨顺的,但他还是说道:“希望如此吧,但若是周围几个府都爆发干旱,关山怕是也麻烦。”

    他们造了水库,这事儿是瞒不住有心人的,若是往常还好,他们最多就羡慕这边的水利便利,但若是真的遇到了大旱,怕是要惹出什么事情来。

    下头的几个主事显然都想到了这个问题,纷纷皱起眉头来,章元敬又吩咐了几件事,无非是让他们去查看周围以及下流地区的降水量,江河湖海的情况。

    布置完毕,章元敬翻了翻年历,到底是有些担心,又带着余全去了一趟关山水库,见不但水库建造的越发坚实,就是沟渠也已经步上正轨,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162。旱情



    东城干旱天; 其气如焚柴。浊醪与脱粟; 在眼无咨嗟。毒辣的太阳分外的尽职,将黄土几乎烤成了焦土,原本的江湖河流干涸起来,曾经流淌着清澈河水的地方如今成了滩涂,连百姓的脚板都盖不住,但就是这样,这一片宝地已经成了周围百姓的救命水。

    就为了这么一条河; 周围十几个庄子已经干了好几架; 有一次甚至还动了锄头,几乎闹出了人命来。百姓苦啊,他们也不愿意跟乡里乡亲的闹到兵戎相见的程度,但老天爷不给活路,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好歹抢到一些水,还能种出口粮来。

    去年的收成原本就不大好,他们这一片其实都是如此,土地贫瘠远远比不得江南那头,人丁少; 土肥也不够用,就算是尽心尽力,每年的收成也就是那样了。

    偏偏几年开春以来就没下过雨; 田地里头; 一个个百姓黑瘦黑瘦的; 但他们抢过来的水丝毫不能填补土地裂开的大口子,黄色的风沙扬起,将稻田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让人难受的是,在烈日炎炎的炙烤下,田间山上的草木都开始枯萎,一眼看去都是焦黄焦黄的一片,看着就让人心里头难受。

    热还可以忍,晒却能要了人命,终于这一日,山上已经枯萎的草丛忽然自燃起来,大火撩过山峰,汹汹之势让人无法阻挡,一直烧了三天三夜,把草木都烧尽了才算是停了下来。

    龙山大火的消息传到关山的时候,章元敬心头也是一惊,要知道龙山就在关山附近,两边的山脉都是连在一起的,这要是一个闹得不好的话,这大火就得烧过山头来。

    幸亏如今大火是止住了,但章元敬还是有些不放心,当机立断的把人都喊了过来,让他们组织人手,将易燃地区的山下都挖出防火带来,并且禁止携带明火上山。

    其实相比起周围的龙山、邯山以及其他地区而言,关山的情况要好很多,当初截留住雪水之后,一个偌大的关山水库就摆在那儿。

    虽然关山也没有下雨,但其实并不是很缺水,顺着沟渠流淌过去的水能够一定程度的滋润土地,这么一来,关山的河流竟是都没有断流的。

    虽然不下雨地里头的活计也就更加劳累,但关山去年丰收,老百姓吃得饱就有力气,再说现在还有各式各样的沟渠和水车在,若是再弄不好田地的,估计都是懒骨头。

    不过这一年还是热,还是晒啊,即使是习惯了关山气候的人,晌午的时候也不敢出门了,晒得多了中了暑气,那可是会要了人命的。

    章元敬就算是再心焦,也不敢用自己的身体开玩笑,通常都是清晨和黄昏十分的时候去视察,他这么一做,下头的人也不敢随意糊弄,倒是也做的尽心尽力。

    现在看着,关山的收成影响的倒是不大,甚至因为日光足的缘故,这会儿结出来的果子特别的甜,比起往年来更要好吃许多。

    在确定各个村庄老老实实的挖了防火带之后,章元敬才微微松了口气,即使只是早晨和傍晚出门,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的皮肤也晒黑了许多,原本的小麦色快要变成咖啡色了。

    章元敬自己觉得还不错,家里头几个女人倒是心疼的不行,要知道他们家孙子儿子相公,当年可是翩翩君子,好容易冬天养白的皮肤,一下子就黑了。

    不过就算是心疼她们也毫无办法,总不能拦着章元敬不让出门吧,最多就是准备好了斗笠帽子,让他出门一定要带上。家里头熬着绿豆汤,让他回来就能喝一碗。

    别说,忙活了一天到家,喝一碗在井水里头冰镇过的绿豆汤实在是享受,章元敬一边喝,一边还说道:“可惜你怀孕了,这会儿喝不了这个。这些天是不是也热坏了。”

    原本孕妇就比人家怕热,不过孔令芳是土生土长的关山人,其实已经习惯这种气候了,往年更加热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再说她现在怀孕刚满三个月,吃好睡好心思舒坦,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我倒是觉得还好,在家里头也不晒,还有人给我打扇子,倒是夫君出门在外辛苦的很,这些天眼看着就瘦了许多。”

    章元敬一听,倒是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哪里是瘦了,是黑了点所以看着瘦了。”

    孔令芳也笑了笑,不管是黑还是瘦,终归是辛苦的,若不是为了关山百姓的话,夫君堂堂一个知府大人,何必上赶着到处探访,生怕那些人不尽心呢?

    孔令芳心中有些仰慕,觉得这样子的夫君再好不过了,一边又说道:“正巧庄子里头送了一些甜瓜过来,夫君你尝一尝看好不好吃。”

    这个庄子原先还是镇北王府的,孔令芳嫁妆丰厚,孔校尉不愿意亏待了女儿,几乎陪嫁了大半的家业,而镇北王妃对这位外甥女确有几分喜欢,自然也大方的很,连着王爷都给了赏赐,这个庄子就是其中之一,还不是最好的一个。

    章元敬也没推辞,拿过来吃起来,别说,干旱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这些甜的动人的果子了,不过这也就是关山,其他地方怕是旱的树都死了,哪里来的果子。

    甜瓜虽然甜,但不会腻,反倒是带着水果特有的清爽,章元敬忍不住多吃了几块,还是孔令芳怕他吃的太多坏了肚子,到时候反倒是没胃口给拦着了。

    吃饱喝足,章元敬索性摸着媳妇的肚子开始胎教,他也不会别的,就照着三字经背诵呗,闹得孔令芳哭笑不得:“夫君,有时间你还是先歇一歇吧。”

    章元敬也笑了起来,这会儿已经是晚上了,但天气还是热得很,他们都不敢关着房门睡觉,章元敬嫌弃丫鬟打扇字慢腾腾的,索性自己拿着扇。

    难得有这番悠闲功夫,他看了看还剩下的几块甜瓜,倒是感叹了一声:“关山尚好,还能长出甜瓜来,隔壁的几块地方怕是有些不大好。”

    听了这话,孔令芳也微微皱眉,低声问道:“莫非干旱的很严重?”

    章元敬点了点头,也不隐瞒:“王主事派人过去打听,据说有些地方怕是要绝收了,山上的果树都枯了,还不知道今年秋收会如何。”

    提到这话便有几分沉重,虽然去年章元敬就有所预料,甚至镇北王也派人去提醒周围的官员,但显而易见的他们压根没往心里头去,如今这个恶果却要老百姓来吞。

    孔令芳微微叹息了一声,走过去亲自给他揉起肩膀来,她自小在武将家庭长大,倒是学了一手好手艺,弄得章元敬都舒服的喟叹起来,只是怕她累着,寻常并不让她做。

    “夫君,你只是关山知府,能救关山一地已经殊为不易,其他地方,咱们尽人事听天命就是了,不必为此忧心。”就孔令芳看来,自家夫君做的已经够多够好了。

    章元敬一听,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抚道:“我知道,只是想到此事总是有些放心不了罢了。幸亏距离秋收也就一个月时间了,只希望这次能够顺顺利利的。”

    前几日他亲自下田看过,肥料够,水源还算充足,不说丰收,照旧总还是有的,要知道几年关山新开的荒地多了三分之一,虽然这些不需要纳税,但朝廷至少可以花钱买啊。

    距离秋收就一个月的时间,章元敬绷紧了精神,让手底下的人也忙碌起来,出乎他预料的是,关山水库是有水,龙山等地的官员倒是并未找上门来。

    至于他们是压根不关心民生,还是惧怕镇北军的存在,更或者觉得远水救不了近火,反正到底是没找过来,为此章元敬又是松了口气,又是长长叹息。

    原本章元敬让挖防火带,其实也不过是未雨绸缪,生怕出一件大事儿,但谁知道挖好没多久,关山还真的着了火。着火点是距离关山水库最远的小山头,正因为距离远,沟渠到这边便有些不顶用了,百姓们忙着田地,谁有时间去管山头啊,太阳烤死了大半的草木。

    起火的时候是正午时分最热的时候,就算是老百姓这会儿也躲在家里头呢,还是有人隐隐约约的闻到一股子的焦味才发现山头着火了。

    这种时候,其实拿着什么水桶救火通常是没用的,说不得还得搭进去几条人命,幸亏朝廷前些时间派人过来,盯着他们挖出了防火带!

    之前挖的时候,村民还嫌弃朝廷事情多,正农忙的时候还要捣鼓这些,这会儿却后悔自己挖的不够深不够宽不够精心,恨不得回到那些日子重新干一遍!

    这村长也是个有脑袋的,一看情况不太对,喊上了村民将家里头所有人都发动了往防火带浇水,是没让火势蔓延开来,虽然山头是烧光了,但好歹地里头的庄稼保住了。

    闹了这么一出,周围的老百姓倒是警醒过来,原本一个个觉得朝廷捣乱多事的,这会儿也埋头苦干了,不用衙门的人盯着,自己先去把这事儿做了。

    偶有几个知道这事儿谁发起的,拍着脑袋懊悔起来,早知道这位知府章大人有办法,连肥料都能造出来,他们就不该不听话啊!瞧,这不是受罪了!


163。秋收



    关山的秋收一直都比其他的地方略晚一些; 虽说收成并没有减少许多,但稻子没有收割晒干之前; 百姓们的心里头就不能安心。

    等秋收的时候,太阳大不下雨也有不下雨的好处,至少不用怕稻子会烂在田地里头了,临近秋收的时候,关山从上到下,从老至幼; 几乎都劳动起来。

    抢收的事情是不用章元敬盯着的,这事儿跟防火带不一样; 老百姓比谁都积极压根不用人催着赶着盯着; 让他劳心劳力的却是另一件事。

    大约是关山截留的水量不少; 下流虽然隐隐约约有涝的消息传来,但并未酿成大灾; 只是多少造成了田地减产罢了,相比起来,反倒是附近几个府市的干旱更严重一些。

    在琉璃坊和肥皂坊的第一笔定金进来的时候,章元敬就与顾廷安谈过一次,两人都觉得其他的都是其次,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说到底; 人活着就得吃饭; 饭都没得吃的时候; 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 所以粮食才是首当其冲的大事儿。

    为此,章元敬筹谋了几个月,在年初的时候就派人出去陆陆续续的粮食,不过那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间段,要收购起来也不容易。

    但是现在不同,江南地区并未受到水灾的波及,他们又是能够双抢种上两季的,比起关山来不但早收成一个多月,甚至不担心卖出去之后全家会饿肚子。

    只是江南到关山路途遥远,这路上还并不平安,银子有了,买粮食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种时候,吴家倒是分外的派的上用场。

    虽然粮食又重,利润还不如一些小东西,但胜在一个稳当,又是镇北王爷开口要买的东西,他们想要在关山拿到比人家更好,更多,更新奇的货物,自然是拼了命在做。

    每每吴家的车队驶入关山,章元敬都恨不得亲自去迎,实在是这些粮食对于关山,对于镇北军而言太重要了,这可是未来一年活下去的保证。

    这一次也是如此,看见满满当当的粮车,一贯喜怒不形于色的章元敬也露出几分喜色来,他摸了摸粮袋,又亲自尝了一口干燥的麦子,确定确实是今年的好稻子,不是那种陈米霉米,这才露出笑容来:“吴兄,这一路辛苦了。”

    这一次亲自运送过来的还是吴文辉,他笑了笑,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吴家实在是看中琉璃坊和肥皂坊的生意,而章元敬又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不管是合作了多少次,货物都得是当面清点盘查,吴文辉有时候也真想动点手脚,不说以次充好,但至少料不会这么好。

    为了这些粮食,吴家也着实是废了大力气,这会儿见章元敬满意了,他倒是笑着说道:“不瞒章大人,江南那边确实是没有遭难,但挡不住其他地方收成不好,就这些粮食,还是堂弟他亲自出马,跑了好几个大户才走下来的。”

    章元敬哈哈一笑,拍了拍吴文辉的肩头,笑着说道:“吴兄,吴家的辛苦本官自然看在眼中,放心吧,这次琉璃坊出了新物件,你们肯定会希望。”

    说完这话,吴文辉果然眼睛一亮,他又说道:“大人怕是还不知道,咱们这一路上可不太平,越是靠近关山一带,乱民越是多,虽说一个个面黄肌瘦的,但这么走下来,吴家请来的镖师还死了三个,都是缺粮都闹得。”

    吴文辉这话倒是不夸张,说实话,他这一趟回来也是惊讶不已,要知道关山之外的地方,下流不说了,今年雨水多的惊人,好几次都差点淹了土地,老百姓累死累活的忙活了大半年,结果还不知道够不够吃过年的,不过幸亏他们那边山上地理好歹还有野菜。

    但越是往西北走,雨水反倒是越发少了,似乎老天爷偏心眼儿,将雨水全送到了东南边,缺水可是大事儿啊,田地里头的收成铁定是不好了,就算是再照顾,难道麦子还能不靠水就能活?就是人也不成啊,再说没水了,那山上还有个屁的野菜。

    所以比惨的话,那还是西北这边更惨,就算是习惯了旱,老百姓的日子也越发的难过。吴文辉原本还担心这关山也是如此,谁知道回来一看倒是惊讶起来。

    关山也旱,但没旱到成灾的程度,关山水库积累了一个冬季的雪水,这会儿成了救命的神仙水,即使是细细的一条沟渠也能滋润一方土地。

    沟渠也就算了,更神奇的是那田间的水车,这东西吴文辉以前也曾见过,就那些大户人家才肯花这个力气去做。更别说到处都堆着的废料堆了,愣是把关山附近的枯叶草料都扫了过来,变成了能够肥田的料子。

    这么下来,关山的收成能不好吗?当然,跟丰收的年成相比也是不能的,但对比外头那些地方,竟成了一地的世外桃源。

    看着老百姓一个个脸上的笑容,对着未来日子期盼的眼神,吴文辉口里头不说,心里头对这位新来的章大人治理内政的手段还是十分佩服的。

    不过佩服归佩服,这也不耽误他为吴家求利益,一边说着路上的不容易,遇上了好几批土匪,一边又说起吴家对关山的心,要不然能这么尽心尽意的找粮食。

    章元敬一边听着,倒是笑着说道:“成了成了,琉璃坊那边的东西,你可以先挑,这总可以了吧,要知道这次可出来几件独一份的,光是那几样就够吴家赚一个盆满钵满了。”

    吴文辉一听,果然两只眼睛都放光了,肥皂坊的东西确实是好,但这个东西就跟胭脂似得是消耗品,最高级,用了精贵香料的那种,能卖出个一百两就不错了。

    但是琉璃坊的东西不同啊,随随便便的一个簪子就得好几百两,更别说其他那些新奇的玩意儿了,就说去年吴家从这边拿到的一面全身镜,到了京城可是卖出一万两的高价。

    一万两的价格,吴家其实也知道是有些虚,如果不是几位纨绔子弟相互较劲,这镜子能卖出个几千两已经殊为不易了,但挡不住这最后惊人的价格啊。外头百姓是不好过,但京城的那些贵人们,哪一个不还是一掷千金的过日子,这钱谁赚不是赚。

    想到这里,吴文辉都等不及去看,连声追问道:“章大人,可还有上次那种全身镜,你可不知道,京城那边几个大家子都抢疯了。”

    章元敬却只是笑了笑,说道:“全身镜统共就五面,除了送进宫的那一面之外,上一次就已经全给了你们了,不过全身镜没有,巴掌大的美人镜倒是有一批。”

    镜子要造出来其实并不难,但章元敬却有意识的控制住这些大件物品的数量,琉璃这东西,如果多了,就不稀奇了,就跟现代的玻璃似得只能降价。

    他们已经有一个走平价路线,老百姓也能用得上的肥皂坊了,琉璃坊这边的定位一开始就是高端富贵人群,章元敬并未打算改变这个计划,毕竟琉璃这东西其实没有实在的价值,不能吃不能穿的,甚至太过于易碎,并不适合大量推广。

    一听是小镜子,吴文辉倒是有些失望起来,巴掌大小的东西估计是卖不出好价格的,跟当初那等身大小的穿衣镜完全不同啊。

    不过失望归失望,他也不会把这话说出口来,能先挑谁不乐意啊,可不能白白浪费了好机会,他还等着挖掘到什么好东西,到时候能够大赚一笔呢!

    原本对那所谓的小镜子有些不以为然,但等到了地方,吴文辉恨不得将所有的小镜子都包圆了。刚开始说小镜子,他还以为就跟家里头娘子用的靶镜似得,谁知道到了地方一看,这不一样的地方大了去了!

    先不说那通透光滑,将人照的纤毫毕现的镜子,光是镜子后头那琉璃制成的图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就让人恨不得一看再看。

    看着吴文辉瞠目结舌的模样,章元敬倒是满意了,这段时间琉璃坊的收益是最高的,甚至超过了早开始售卖的肥皂坊,不得不说,奢侈品的收益永远都是最多的。

    等从琉璃坊出来,章元敬也没直接回家,反倒是绕路到城西那边转了一圈儿,那一块地方平民比较多,如今是农忙季节,原本热闹的市场也稍微冷落了一些。

    章元敬特意过来,一个是想看看百姓们的商铺发展的如何了,要知道肥皂坊一半的肥皂都是批发给当地的一些商人,让他们或多或少的放到杂货铺卖,带动当地的商业发展。

    而另一个,自然是因为孔令芳喜欢吃这边的一家点心店,关山天气太热,孔令芳又不好吃凉的,这家点心店的点心甜而不腻,最难得的是一种叫青果子的点心,吃起来凉丝丝的。

    章元敬寻常有时间的话,就会往这边走一趟,顺便带一些点心回去,一段时间下来,倒是跟老板都熟悉起来,每次还能给他预留一些卖得好的新品。


164。天行健



    随着吴家最后一批粮草抵达关山; 关山秋收也终于结束了,天气依旧是那么干燥; 晒稻子倒是容易了,只是没了天天挑水种田的老百姓,地里头就开始裂开,即使有了一年的收成在; 看着这样子的场景也让人心里头松快不起来。

    一个夏季过去; 承担着关山人喝水用水重任的关山水库也下去了一大半; 以前往里头一看波光粼粼; 映衬这周围的山峰分外的秀美。

    这会儿低头一看几乎都能见底了,倒是便宜了周围的百姓狠狠的吃了一段时间鱼,但水越是少,百姓们越是心慌,这鱼肉也不觉得香了。

    章元敬派人下去测量过; 若是这个冬季也那么干旱,里头的水肯定是不够下一年使用的; 只是天不下雨; 地上的人也实在是没有办法。

    就像是周围的龙山等地; 祭天祭地甚至还有人用了人祭; 但最后还是一滴雨也没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