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兴家-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章元敬并未一口回绝,反倒是说道:“说起来苏兄也是我的旧友,只是我与大理寺向来并无交情,此事倒是有些不好办。”

    安从容露出几分失望之色,叹了口气说道:“我也知道这是为难你了,只实在是没办法。”

    这份感情着实珍贵,章元敬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若是有一日被满门抄斩,会不会有人冒着危险为自己收尸,他想了想,还是说道:“明日我会进宫,到时候且等我禀告陛下。”

    安从容微微一惊,也知道这其中章元敬需要担的风险,一时之间又是感激又是担忧,最后长长叹了口气,又说了一句:“哎,当年我们三人多么风光,如今一个已经死了,我也辞官归家,只留下你还在朝堂,元敬,你要好好的。”

    章元敬却还不知道他辞官的事情,当下问道:“从容兄辞官了,这是为何?”

    安从容倒是反过来安慰道:“不是受了牵连,文家的事情还影响不到安家,安家可是出了一位镇北王府的侧妃,只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官罢了。”


203。户部



    调令既然已经下来; 第二天一大清早,章元敬就早早的赶到了户部衙门; 大兴延续的是前朝三日一小朝; 十日一大朝的做法; 非上朝的日子官员们直接去衙门就可以了。

    章元敬原以为自己会是较早到的那批人,谁知道到了户部一看,十有八九都到齐了,一个个看见他倒是还算客气; 还有人专程带他熟悉了环境。

    若不是知道钱玉铉肯定不太欢迎自己,章元敬几乎要以为户部的官员人人和善; 是个相互友好的地方了。这些人的脸上笑得越是善解人意; 章元敬内心却越发的警惕; 能够稳坐户部三朝的元老钱玉铉; 可绝对不可能是多么善良的人物。

    连续到了户部两三日,章元敬倒是明白过来这位户部尚书的意思了,他每一日过来,户部的人都是客客气气的,但钱玉铉就是一直不见他。

    章元敬总不能闯进去的,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先机; 不过见不到顶头上司; 其实并不影响章元敬的本职工作; 毕竟他是户部左侍郎; 是户部里头除了钱玉铉之外官职最高的人。

    钱玉铉不见他; 章元敬每日也就拜见一次; 遭到拒绝之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皇帝将他放到户部,打着的是将户部收归己用的意思,至于钱玉铉这个人是不是归顺,章元敬内心猜测着,以新皇帝的性格怕是不大喜欢的。

    几日下来,章元敬倒是将户部上上下下摸了个透,底下人想要将他架空,什么都不安排他做,但挡不住他官职更高,权利更大,自己更为主动啊。

    他们总不可能完全不办事儿,只要他们开始办事儿,章元敬就在旁边看着,观察着,记录着,为此不少人暗地里嘀咕这位状元郎出生的家伙真是一点儿也不讲究。

    偏偏官职摆在那儿,就是他们有心反驳也拿不出实在的证据来,婉言提醒的话,章元敬只当是听不见,甚至还明知故问,反倒是让他们气了个仰倒。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中间还过了一次小朝会,钱玉铉琢磨着这个章元敬年纪轻,升官快,又是新帝的亲信,必定是有几分心高气傲在的,说不定会当朝参他一本。

    谁知道这一次的小朝会过的安安稳稳,章元敬别说是参他了,说话都少,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个新帝亲信进了户部之后已经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

    钱玉铉也是暗暗叫苦,原本他就等着章元敬发难,在小朝会上他就有话可说,谁知道这位倒是耐得住气,这么一来,钱玉铉对他倒是高看了几分。

    朝廷之上,文武百官之内,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但想要活的长久,站的高远,光是聪明确实不够的,还得知道忍耐,雷家和文家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下场,还不就是以为自己站得稳当了,才胆大包天的想要更多吗?结果呢?

    等下了朝,钱玉铉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章元敬,后者只是笑得让人如沐春风,并无半点不安的样子,钱玉铉眯了眯眼睛,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位状元郎到底能耐得住多久。

    谁知道这一等就是一个月,章元敬竟像是真的不急似得,每天只是盯着下头人办公,一开始下面的官员心怀警惕,生怕自己被抓住什么马脚。

    但是慢慢的,他们见章元敬只是看,并不多语,有时候在旁边一看就是一个时辰,也不知道他看懂了没有。再一想这位虽然是状元郎出生,但数数不一定好,众人倒是放心了。

    被看的久了,他们也就习惯了,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毕竟一日两日还好,一个月的时间谁能耗得起啊,公务被耽搁了,到时候还不是他们的责任。

    谁都知道新来的户部左侍郎是皇帝的人,他手里头又没有实在的职责在,到时候真出了问题,他倒是能一推二五六,他们还不得背锅。

    皇帝陛下问起来的时候,他们总不能说这位左侍郎盯着自己,所以才不能办好吧?

    章元敬不急,钱玉铉倒是一日日急起来,他闹不懂这位状元郎到底是打着什么主意,总不可能是来户部玩耍的吧,新帝可不像以前小皇帝那么好糊弄,怎么可能派一个无能之辈过来,再来章元敬的履历钱玉铉也是看过的,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实干家。

    钱玉铉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连带着怀疑章元敬是不是背着自己在准备什么大招,尤其是新帝时不时看着他的眼神,他都觉得意味叵测。

    聪明人的坏处就是想太多,钱玉铉能活这么久,就是因为想得多,办事分外的小心,但这种时候这份小心就成了折磨,越看章元敬越是觉得他不怀好意。

    等到一个月后,钱玉铉终于是有些憋不住了,这一日章元敬照旧到了户部,却被人告知钱尚书有事找他。

    章元敬脸上并无一点惊讶,只是微笑着答谢,等见到了钱尚书大人,他倒显得恭敬的很。

    钱玉铉眯了眯眼睛,点了点对面的位置让他坐下,这才笑盈盈的问道:“玄嘉啊,你到户部也有一个月了,这段时间觉得如何,可还算适应?”

    这话说的亲切,看着他笑盈盈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位和善的长辈。

    但在户部一个月,章元敬比谁都知道这位大人的厉害,能把一整个户部收拾的服服帖帖,几乎不存在漏洞,这位钱大人笑面虎的名称可不是白得来的。

    他同样露出一个笑容来,乍一看,两人的笑容竟然还有几分神似,“回大人,户部的同僚都很和善,这段时间多亏了他们,才能迅速的适应下来。”

    钱玉铉微微一愣,显然没料到这位会直接顺着杆子往上爬,他似笑非笑的看着章元敬,又说道:“既然如此,看来章大人并不需要老夫的指点了。”

    章元敬沉思了一会儿,才说道:“说起指点,下官倒是有一事想要请教大人。”

    钱玉铉心中暗道一声来了,立刻就打起了精神来,眼神都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章元敬问道:“哦,是何事情,不如说与老夫听听。”

    章元敬笑了笑,还略带着几分腼腆的意思,他抬头问了一句:“大人,这会儿该是春播时节了吧,下官在户部这么久,却是没看到诸位大人办理粮种的事务。”

    钱玉铉却是哈哈笑了两声,看着章元敬的眼神轻蔑了几分,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他淡淡说道:“章大人有所不知,如今虽然是正好时节,但粮种的事情却是去年冬季就已经安排好了的,从京城到各个地方路途遥远,若是现在再办的话,等到仲夏各地都拿不到粮种。”

    章元敬微微点头,似乎有几分被戳中要害的赫然,他微微垂下眼帘,又问了一句:“是吗,下官从未接触过这一块,倒是并不知道这些。”

    钱玉铉笑了笑,似乎并不在意的样子:“玄嘉你还年轻,不知道也是自然的。”

    章元敬却又问了一句:“这么说来,各地的粮种都会提前播下去?”

    钱玉铉点了点头,解释道:“每年秋收,赋税征收上来之后,户部就会抽出一部分作为粮种,补贴给各个省市,当然,大部分百姓还是自家留种,只有受灾地区才能拿到补贴。”

    这个是正常的,如果每一位百姓的粮种都要朝廷给的话,朝廷也养不起,不过章元敬忽然抬头问了一句,皱眉问道:“这倒是奇怪了,下官在关山近四年,竟是一次都没有拿到过朝廷的粮种补贴,莫不是其中有什么说道?”

    钱玉铉蓦地眯起眼睛来,看着章元敬的眼神里头带上了几分审视,暗道这家伙兜着圈子,这是在后头挖了坑呢,可惜的是他早有准备。

    钱玉铉不慌不忙的喝了口水,淡淡说道:“当年关山还是镇北王爷,当今圣上的属地,那里的事情户部也不太好插手,再者,那时候还有文贼从中作梗,自然就”

    章元敬点了点头,一脸受教了的模样,却又问道:“原来如此,不过还有一个怪异之处便是,关山不归户部插手,周围的几个府市莫非也是,微臣从关山回京的时候,倒是听闻了一些对朝廷不利的消息,不知道钱大人作何解释?”

    钱玉铉脸色又是微微一变,当年关山附近大面积的受灾,偏偏那一年江南之处的收成也不大好,户部确实是做过一些手脚,但那些手脚都是在小皇帝和文阁老的默许下做的。

    但没有圣旨也没有明信,这会儿他便百口莫辩起来,只是凭此就要扳倒他可不行:“当年的粮种确确实实是运出去了,至于下面的人有没有加以善用,却不是老夫能管得住的。”

    说完这话,钱玉铉冷哼了一声:“就是到了圣上面前,老夫也是站得住脚跟的。”

    章元敬却出乎预料的没有穷追猛打,反而转而说道:“钱大人何必为此动气,大人您在户部尚书的位子上坐了这么多年,想必定然记得刚刚上位之时,江南青州地区的大旱吧,正巧,那时候的青州知县,如今的郑州知府如今考核,微臣从他的口中得知一件怪事儿。”



204。合作



    听到青州这个名字; 钱玉铉的脸色终于大变; 他阴沉的看着章元敬; 似乎想要从他的脸色上看出蛛丝马迹,只可惜的是章元敬一直都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样; 并不露出分毫。

    若是往常; 钱玉铉说不定还有心思赞叹一番这是个人才; 当年镇北王爷阴差阳错的得到他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他现在可没有这个心情。

    老姜依旧是老姜,钱玉铉虽然心中震动不已; 脸上却迅速的恢复了平静; 只是冷冷的看着章元敬说道:“老夫年级大了; 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哪里还会记得。”

    “再说了,二十年前; 老夫可不是户部尚书; 只是户部一个小小的文书,赈灾这般的大事儿可轮不到我来做主,章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章元敬点了点头,却说道:“当时的户部大人做不得主,这个下官自然是相信的,不过发往青州一地的救灾粮是大人亲自签押的文书; 这一点大人想必也不会忘记吧。”

    不等钱玉铉说话; 章元敬笑着说道:“最近这些天闲来无事; 下官便理了理户部的旧文书; 大人您猜猜看,下官在其中发现了什么?”

    钱玉铉几乎失色,他蓦地抬头看着章元敬,冷笑道:“想要诈老夫,你还嫩了点,户部安安稳稳这么多年,我想即使是陛下,也不希望在他刚刚登基的时候乱成一团吧。”

    章元敬微微挑眉,忽然伸手按住了钱玉铉身前的那本书,将被茶水打湿的部分细细的整理干净,才抬头笑道:“大人何必动气,下官不过是说出事实罢了。”

    “下官出生青州,对当年那场旱灾记忆犹新,江南那么多雨的地方居然也能干旱,实在是百年难得一见。大约百姓也从未想过会缺水,对此束手无策。”

    回想起那一年,章元敬依旧还记得刻画在心的恐惧,“青州属于受灾较轻的地方,并未怎么饿死人,但那时候隔壁的州府十户九空,一直到现在才算恢复元气。”

    “那时候下官的年纪还小,家里头没有父亲,奶奶和母亲惶惶不可终日,生怕什么时候那些饿疯了的灾民就闯进家门来。”章元敬看了看钱玉铉,事实上他那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也一知半解,一直等到现在进了户部,看到了一些东西,又找到了当年的知县才还原出来。

    “你到底想说什么?”钱玉铉怒的拍案而起,当年他或许是被迫,或许是可着劲想要往上爬,但到底是做了违心的事情,为此这些年来他谨小慎微,有时候甚至夜不能寐。

    章元敬笑了笑,又说道:“钱大人也该知道的,陛下也不希望户部大乱,您在户部经营多年,想必也知道此处的重要性,但陛下的为人,下官却比您要清楚一些。”

    看了看钱玉铉的脸色,章元敬继续说道:“陛下当年初到关山的时候也是举步维艰,但现在看呢,那些与他为难的人又在哪里?”

    “钱大人,您安安全全的度过了两朝,也该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吧,陛下要的,与您想要的,其实并不冲突,不是吗?”章元敬点出了这个关键。

    钱玉铉却脸色难看,冷笑着说道:“老夫难道不是件件听从陛下的安排,陛下若还是不满意,大可以找出罪名来斩杀了我,咱们当官的又有几个人从头到尾都是清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章大人,莫非你浑身上下就找不出一个罪名来?”

    章元敬却并不被他激怒,反倒是说道:“下官不才,却并未做过违心之事。”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成功让钱玉铉的脸色更加难看,他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阴沉来形容,一时之间拿不准新帝是要拿自己开刀,还是单纯的想让他告老还乡。

    但是下一刻,章元敬的话却让他再次活了过来:“钱大人,钱尚书,您误会了,陛下重视人才,怎么会对您弃之不用,陛下想要的,不过是您赞同他的提议罢了。”

    钱玉铉看了他一眼,冷笑道:“陛下难道还需要一个臣子的支持不成。”

    不是他不喜欢皇帝,而是皇帝颇有几分曾经老皇帝的独断专行,虽然不至于无法听人言,但是有些做法确实是强硬并且直接。

    这样的举动对于一个朝廷的改革是必须的,但对于他们这些经历过老皇帝晚年的仁慈,小皇帝执政期间的软弱的大臣们而言,确实是有些无法接受。

    说到底,这些人其实是被惯坏了,以前两任皇帝都重视文臣,对他们十分宽容,老皇帝年轻时候还独断一些,年老的时候大约是为了身后的名声,对他们十分优厚。

    这会儿箫靖上台,大肆整顿朝廷,该杀的时候绝不手软,对文臣也如寒风般冷酷,并没有丝毫的优待,再想到这位皇帝乃是行伍出身,这才让一些大臣有了小心思。

    对于这些,章元敬也是明白的,但在他看来皇帝最大一个好处就是是非分明,并不会因为无关的事情迁怒于人,就像是户部这位钱玉铉屡次暗搓搓的反抗皇帝的政令,但做事确实是有一套,皇帝也并未直接把他给办了。

    章元敬继续说道:“陛下自然是希望政令能够上下通畅,对于大兴,对于朝廷,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不是吗?”

    “钱大人,有些事情势在必行,您又何必耿耿于怀呢,若是咱们齐心协力,大兴为何不能再迎来一个盛世,难道您不想看见万国来朝的盛况吗?”

    钱玉铉被他说的有些心动,但很快醒过神来,冷笑了一声说道:“陛下让你做户部左侍郎,却让你住进兵部尚书的宅子,想必要的不是齐心协力,而是要老夫手把手帮他教出一个左膀右臂来吧,这算盘未免打的太精了一些。”

    章元敬却反问道:“这难道不好吗,钱大人如今也七十有二的,与陛下留下几分香火之情,难道不必如今这般硬挺着更好吗?”

    对此钱玉铉无话可说,章元敬软话硬话,好话坏话,真话虚话都说遍了,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却实实在在的说到了他的心坎儿上。

    如果不是站在对立面,钱玉铉几乎要为他拍案叫好了,到了最后,他有些疲倦的捏了捏额头,是啊,他的年级已经足够大了,后代里头虽然有出色的,但却还在地方历练,若是他不好好听话的话,这些人能不能冒头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这么一想,钱玉铉又觉得自己之前执拗了,与曾经的雷家文家又有何区别。他眯了眯眼睛,不免感叹这个章元敬若是自家的孩子该有多好。

    但可惜归可惜,他对章元敬还是没个好脸色,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你先出去,让老夫好好想想,放心,老夫惜命的很。”

    有了这话,章元敬便知道这事儿估摸着能成。其实这事儿难就难在皇帝并不想让钱玉铉立刻告老还乡,让他走容易,留下的烂摊子却要收拾许久。

    皇帝并不想要花费这个时间,才让他进入户部,软硬皆施的让这位老大人听话。

    果然,没隔两天,钱玉铉在朝堂之上的态度就有了极大的变化,在以前的时候,他就算是没有明着反对皇帝,但暗地里许多事情都是不支持的,在他的背后有很大的一批守旧派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虽然文家罪该万死,但萧靖的上位也是有些不清不楚。

    反正不管真相如何,他们抱着一种坚持正统的架势,多少给萧靖找了许多不痛快。

    偏偏这些人都有几分名望,若是贸贸然全部杀了,对他的名声而言自然是不大好的,在以前是镇北王爷的时候,萧靖不太在意名声,如今却考虑起身后名来。

    看到钱玉铉的变化,萧靖的心中自然是满意的,这一日他特意将章元敬召进宫中,拍着他的肩膀夸道:“玄嘉啊玄嘉,到底是你有办法,这才多少的功夫,那钱老尚书就乖乖的站了队,没有他在背后撑着,那些守旧派也不成气候。”

    章元敬不敢居功,笑着说道:“还是陛下英明,帮微臣找到了当年的知县,搜罗到不少的证据,若不是有真凭实据在,钱老尚书自己先站不住脚跟,恐怕也不是那么好说服的,说到底还是陛下您起到了关键作用。”

    萧靖只是挑了挑眉头,带着几分调笑说道:“你啊你,就是太谦虚谨慎了一些,若不是你从户部这些年的文书里头看出了不对劲,朕哪里会去找不知道被贬到了哪里的一个小小知县,只是没想到如今谨小慎微的钱尚书,当年也曾做过违心事。”

    章元敬倒是觉得可以理解,这件事当年必定不是钱尚书自己主导的,要算算时间的话,那时候正好是萧靖的父王,当时的皇帝壮年期间,但他的一群皇子却大了,皇位的斗争已经初现端倪,一个个皇子想要拉拢文武百官可不就是花钱如流水?

    如今那些皇子都成了黄土,再追究这个也是于事无补,所以证据不过是用来威胁钱尚书退让一步罢了,这样一来他们倒是好好相处。

    又说了几句,章元敬才从宫中离开,钱尚书的路子走痛了,他却更忙起来,钱尚书颇有几分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如今户部的许多事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等他走后,皇帝倒是微微叹了口气,笑着说了一句:“廷安,你说的没错,章元敬此人确实是有才,更难得是个脑子清醒不贪的,这样的人可以大用。”

    却原来顾廷安一直藏在大殿的屏风之后,这会儿才走了出来,笑道:“微臣虽然身体不行,但眼光却还实在,章元敬能为了当年获罪的旧友请求皇上,可见他是重情重义之人。”

    皇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点头说道:“是啊,这世间情义最是难得。”

    顾廷安也想到了什么,他看了看已经成为皇帝的镇北王爷,张了张嘴却并未说话。

205。太子

    “章大人; 您早。”刚刚走进户部,一名官员就客客气气的问好,不同于以前的客套,这会儿的问好里头带着几分不露痕迹的讨好。

    章元敬微笑着点了点头,户部的人个个都是人精,之前钱玉铉不待见他的时候; 他们能巧妙的将他架空,这会儿钱玉铉改变了态度,他们的立场变得比谁都快。

    户部大约是六部里头最为忙碌的部门; 上上下下恨不得长出六条手臂来干活; 当然; 他们的油水也是极大的,即使不是故意贪污,每年的冰敬炭敬就不少。

    对此,章元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也懂; 若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对于整个朝廷的运转不一定有好处,只要他们知道分寸,就是皇帝也会容忍。

    到了户部,章元敬照旧去向顶头上司问好,这件事他以前在做; 钱玉铉投向皇帝之后; 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倒是让钱尚书心里头好受了一些。

    对于章元敬而言,在官场上受几句冷话实在是不算什么,若是每日这么一招就能让钱尚书尽心尽力的话,他宁愿天天过来挨一顿。

    这一日过来的时候,钱玉铉却并未多语,反倒是将桌上的一个奏折递给他看。

    章元敬倒是也不意外,钱尚书平时对他没个好气,但公事上却向来谨慎,颇有几分公事公办,不干涉个人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