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八零搞科研[穿书]-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说他们当初迈出第一步做成功地时候,项目组里的所有人都觉得可以做的更好。宋工他们当时的年纪,比小满他们大不了许多,正是踌躇满志,觉得世间无自己做不成之事的年纪。可惜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后,后面的路却不想想象中的那么顺畅,他们谋求的突破一直没有成功,后几年项目进展缓慢,几个重要的技术难点全都没能突破。他们在岛上待的太久,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思维有了局限很难再有突破。这也是他们下定决心,全体退出二代研制的原因。
“您别这么说,当年那个条件下前辈们已经做得很出色了。我们一直都以前辈们为学习的榜样的。”小满嘴拙,每次遇到要安慰人的时候都觉得心有余力不足,她很想把自己和同事们对宋工他们的敬意传达出来。可是憋了半天,还是只干巴巴的说了那么几句。
小满觉得自己的话没能表现出心情的百分之一,可宋工还是笑了笑,说道:“谢谢你能这么想。现在已经是你们的时代了,希望你们可以不像我们那样,带着遗憾。”
“行了,说回正事吧。”赵老师说道。宋工也跟着点了点头。
小满知道他们想要听的是什么,深出了一口气,将工作上的一些想法说给他们听。对面两人一位是她最敬佩的老师,一位是项目的直接前辈。小满刚开始说的时候还有些紧张,担心会让他们失望。后来越说头脑越清晰,之前的那点紧张的情绪也不见了。
赵老师和宋工的脸上的表情,也从认真严肃,变成了欣慰。
小满简单的汇报完之后,宋工看着赵老师激动地说道:“老师您看,年轻人,真的是比我们强啊。”
“是啊。”赵老师慈爱的看着小满,想起在第一次接触她时还是看到了她放在物理楼下图书室里的笔记本。当时他只觉得这个学生很有天赋,后来接触下来发现她比想象中的更优秀,每一次见面,都进步到让他惊喜地步。
“你说得很好,方向正确而且思路清晰,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的。”
“谢谢老师,我们一定会加油的。”被一直崇拜敬佩的老师夸奖,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让小满控制不住脸上的笑意和心里的激动。她现在唯一后悔的就是手里没有录音机,应该把老师这句赞赏的话录下来,回岛之后放给其他人听。就凭老师的影响力,他们听完后肯定比自己还激动,干劲十足。
三人又就着刚才的问题聊了聊,小满把出来之前还拿不准的几个问题问了出来。眼前两个人一位是华国核物理方面最顶级的专家,一位是曾经最了解这项项目的,难得有了可以向他们讨教的机会,小满可不想错过。
本来就都是这项研究上的翘楚,再能一起交流分享一番,产生的效果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都有了不少见解。
“看你现在想的问题,就知道比我们当年研究的要深刻多了。不错,真的不错。”宋工看着小满越来越满意,越来越欣赏。“这个项目有你在,我也能放心了。之前李强就跟我夸奖过你不知道多少次了,现在看来,他的话倒是没夸张,反而还替你谦虚了。”
小满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您总这么夸我,我怕我会骄傲的。”
“这我可不信,像你这样优秀的孩子,从小到大还不知道别夸了多少次了。”
“那不一样嘛……”被一般人夸奖,和被优秀的人夸奖,听起来的感觉总是有些不一样的。
“那要不我也来夸一夸你?”找老师说道。
“不行不行,”小满赶紧拦住他,“您要是夸我的话,我怕这几天都会开心的睡不着觉了。”
听到小满的话,赵老师和宋工对视了一眼,忍不住大笑出声。
会议室外传来了敲门的声音,小满打开门,看到王山站在外面。
“老师,该吃饭去了。”
原来是王山提醒赵老师和小满他们去吃饭。楼里用餐都是有固定时间的,王山看现在只剩下了二十分钟,不来提醒真来不及了,这才来提醒他们一起去吃饭。
赵老师这才发现几个人一聊忘情都没去注意时间,想着自己这些年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倒有点年轻的时候和同事们一起讨论问题时候的感觉。
赵老师站起身说道:“既然时间不早了,那咱们就去吃饭吧。”
赵老师都这么说了,小满和宋工两个做学生的肯定没有意见。王山带着三人一起去了餐厅。餐厅里,张磊正坐在位置上等着他们过来。
小满他们一进去,还有几位没吃完饭的站起身和赵老师打招呼。小满站在赵老师身后,感慨老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敬重,不仅是因为他做出的科研贡献,还因为他出众的人品。
有这么一个能称得上伟大的老师,小满觉得自己也不能太差劲,跟老师和师兄们丢人才是。
除了赵老师,宋工的脸不少人也都是人,几个人熟稔的和他们打过招呼后自然而然的问起了小满。本来他们以为小满是跟着其中哪一位来的学生,没想到她就是那位传说中的“贾工”。
小满完全没有察觉,在她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了传说中的人物。
其实在小满接到调任去往船舶研究所成为二代项目的负责人时,华国核物理界的专家们就跟着八卦了一次。毕竟这可是重要项目,之前一代进行的不算理想,大家都在猜测二代会由谁来负责,结果出现的是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而且听名字还是个女同志。
倒不是他们看不起女同志,国内外物理界的女科学家也不少,还有得过最高科研奖项的女物理学家。可是他们核物理这块,女同志真的少,仅有的那几个名字大家早都熟悉了,没有一个跟“贾盼盼”三个字有关的。
当然了,去了研究所大概率要用化名,这个规矩他们也知道,所以以为是哪位认识的女同行化名去的。结果一打听,认识的几位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待着呢,一个没少,那这个“贾盼盼”是谁呢?!众人忍不住更好奇了。
等到过了些日子,有人说起了几年前报纸上的一篇报道,报道的内容的主人公是I院的一位年轻的女科研人员。
I院再加上性别为女,很快不少人都将新上任的核动力研究基地的工程师和报道中的I院女科研人员划上了等号。
原来新工程师是从I院出来的,这么一来不少原来认识小满的人心里都有了数。其他不知道的,都好奇的问着身边在I院待过的同事,只不过换来的都是摇头不语。
不少人都好奇,这位在报道里一直被称赞年轻有为的工程师到底有多年轻。而她的能力呢,她的能力到底是有多出众,才会被选出承担起这么重的使命。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小满变成了不少人眼中神秘的想令人探究的存在,变成了传说中的“贾工”。
刚才众人一听到了宋工的介绍,眼睛亮的一点都不比看到赵老师时差。看来这次这个会开的是真值得,竟然能见到这么多传说中的人。虽然这次来参会的都是能被称为“专家”的人物,但在看到赵老师和小满后,心里还是忍不住生出了这么个念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林00”“中医医出奇遇”“桃桃”者“呵呵”“海风风光光”几位小仙女送的营养液~
第95章 讨论
对于其他人的各种心思; 小满倒是一点都没有发觉,她就觉得今天晚饭不错; 很有O大的味道,吃着让人有些怀念。至于其他人的眼神,小满想当然的认为别人都是在看赵老师; 只是有的稍微偏了一点偏到自己身上。
吃饭的时候,几个人就没再聊正事; 聊起了生活中的琐事上。宋工问起了李强现在在研制基地过得怎么样; 小满一算时间,告诉他现在李强正带着大批未婚男青年在外面相亲呢。宋工一听马上有了兴趣,连声问起了相亲的事情。小满将李强恨嫁的心思说给了宋工; 宋工听后连声说自己疏忽了。
“也是我以前没想到这些,耽误他们了。”
“没有没有。李哥说他们前几年年轻也没多想自己的事情,这两年到了年纪了; 就想要成家了。”小满解释道。
“嗯; 这样也好。不管是结婚还是不结婚,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只要自己愿意就好了。”宋工倒是想的挺开的,既然学生有了成家的心思,那自然是祝愿他可以早日找到真心的伴侣了。
“那你呢; ”赵老师看了看小满; 他最关心的当然还是自己的学生。“你怎么想的?”
“我怎么想的啊,”小满抿了抿唇,在老师面前还有些害羞; “我不是有男朋友么,就还是之前那个。”
在北疆市的时候赵老师见过贺连胜父子,而且他和贺司令也算是认识,对贺连胜印象不错。但说实话赵老师真的没想到小满还和贺连胜在一起,还以为时间久了,两人早就散了。
小满解释道:“那个,他现在也在岛上,在核潜艇支队,我也是上了岛才知道的。”
“那挺好的,没想到这么巧,他竟然会去海军部队。”赵老师听后对贺连胜的欣赏又增加了一些。核潜艇支队算是对士兵要求最高的部门之一了,贺连胜愿意选择海军而不是在父辈的庇佑之下,而且通过选拔进入了核潜艇支队,可以看出除了家世本身也十分优秀了。
“是挺巧的。”小满笑了笑。其他人虽然不知道说的是谁,但听听出来是小满的男朋友,都跟着打趣的八卦起来。尤其是张磊,一脸受伤的看着小满,控诉她和王山一样抛弃了自己。
小满拍了拍张磊的肩膀,安慰道:“师兄你放心吧,我这两年不会结婚的。”
“哦,为什么?”
其他人好奇的想着难道是因为要以工作为先,要先专心事业?!结果小满耸了耸肩膀,无奈的说道:“因为他年纪还不到啊。”
好吧,这个理由听起来不怎么伟大,但是挺现实的,毕竟年纪不到还能有什么办法?
赵老师又问起了凡飞,听说他现在过得不错还结婚了,也松了口气。之前那次事情赵老师也听说过,担心凡飞会因为打击而一蹶不振,现在听到小满说他过得挺好,总算是能放心了。
今天的晚饭能和老师和师兄们在一起聊聊家常,小满觉得特别开心,她每天花费在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太多,总会错失这样温馨平淡的美好。所以每一次,小满都会十分珍惜。
这次来没带和工作相关的东西,小满回到宿舍后翻了一会儿会议主办方发的资料后,干脆早早地就睡下了。
第二天早饭后,会议正式开始。主持会议的是一位相关部门的领导,虽然不是专业人士,可十分尊重其他人的意见,整场会议中一直在认真听着,不时询问一下赵老师和另一位老师的意见。
会议的情况和小满想象的差不多,这次会议是为了决定以后核发电工程的路线,最后剩下的就是关于熔盐堆、沸水堆和压水堆之间的讨论。
不少人认为当年因为急需发展核电事业所以选择了使用压水堆,可现在应该把更多地精力放在技术革新上。熔盐堆合和其他核反应堆比起来,具有安全性更高,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而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低。如今需要的,就是攻克材料和运行的关键技术上一些问题。
小满今天到了会议室后就找了个不显眼的地方坐着,听各位前辈们讨论时始终没有出声,她觉得自己还是个新人,多听少说是根本的,倒是不知道其实不少人都等着她发言,想知道她到底个什么水平的。
小满在一旁听着,觉得一个人的性格能在他的主张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像现在,选择熔盐堆的人性格更加向往挑战寻求突破,而选择压水堆的,则相对稳妥,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人,小满坚定地站在压水堆一方,并不支持使用熔盐堆和沸水堆。其他人都各自坚持着自己的意见谁也不让,小满仔细听着,在笔记本上不时记下一些关键点。
“贾工,您怎么想的。”
小满还在记着笔记,突然被点到名字还有些慌,还好她之前提前准备了,突然被问到也不至于说不出来。
“我觉得目前还是压水堆最合适。”小满说道。她一开口,本来只有发言声的会议室里突然出现了一阵阵的议论声。
小满有些纳闷,她没说什么奇怪的话啊,刚才也有不少人偏向压水堆的,都没人议论,怎么到她这儿就变成这样了?!小满想不通,她就说了这么几个字有什么值得议论的。
其他人也有些尴尬,他们就是终于听到这位贾工开口了,想跟身边的人小声议论两句的。结果没想到其他人也这么想的,大家确实都挺小声的,可说的人多了也变得吵杂了起来。
赵老师咳了两声控住了场面,还有些懵的小满决定不管眼前的缘由,阐述起她倾向于华国接下来的核电发展继续采用压水堆技术路线的原因。
核电发展技术路线的选择,说白了要考虑的就是安全、污染、效益等几个方面。三种堆体各有优劣,而压水堆最重要的优势并不在上面这几项,而是因为原因。压水堆的技术之前的核能发电和核潜艇上的核动力系统都采用过,在实际的设计、运行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如果继续采用压水堆,可以在技术和选材上避免失误。
小满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也是以此为主。她总不能自己是二十多年后穿越来的,熔盐堆的技术问题比大家想象的更难攻克,就算现在是平行世界估计没个五八年也不能成功。而沸水堆后来发生过事故,出现了核泄漏事件,显然也不是好的选择。
可惜这些事情提都不能提,小满只能用专业的角度和方法去说服其他人,等她发言之后,一直支持熔盐堆最激进的一位专家就忍不住了。
“贾工,不是我说,您可是年轻人啊,年轻人应该有点冲劲,怎么能连这么点劲头都没有呢?”这位高工本身就是在做熔盐堆研究的,对熔盐堆在实际应用上的优势十分有信心。在他看来,虽然熔盐堆现在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可只要国家把它列作今后核电发展技术的路线,多些专家一起来研究,一定能够很快攻破问题的。
小满挠了挠头,觉得自己这个年轻人有些躺枪。其实高工说的也没错,如果小满不是穿越来的,听到他刚才那么精彩振奋的发言,恐怕也会支持熔盐堆,期待所有人众志成城共破难关的那一天。只是她知道,这件事不想高工和支持熔盐堆的人想的那么容易。熔盐堆当然要继续研究,毕竟从效益和安全性上来说,熔盐堆还是要优于压水堆的。只不过做常规研究是做研究,作为整个国家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最后选择了熔盐堆,恐怕无法及时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既然不能直接亮明穿越的身份,小满就问了高工几个熔盐堆方面的问题。因为最近一直在做核潜艇核反应堆的眼研究,所以小满对这一块了解的很清楚,问的问题都是关键性的技术难点。
高工前几个还能做出回答,到后面就也跟着沉默了。
主持会议的领导看了看手表和沉默的高工,咳嗽了两声。
“要不,咱们先去吃个午饭,剩下的下午继续?”
“好啊好啊。”
“没问题。”
“我这儿也是正好饿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想要打破刚才有些尴尬的气氛。小满也跟着收拾着自己摆在桌面上的笔记本,心里嘀咕着自己刚才是不是太不给别人面子了。
正犹豫要不要跟高工去道个歉,抬头就看到高工站在会议室门口,明显是在等自己的。
小满心里有些发憷,又觉得高工也是文明人,应该不会做出什么动手的事情。做好了心理建设,小满抱着自己的笔记本,磨磨蹭蹭的向门口走去。现在除了高工以外,门口还站着其他几位专家,看意思是如果这边真发生了什么不愉快,打算拉拉架的。毕竟贾工是个小姑娘,真动了手可是会吃亏的。
“贾工。”
“高工。”小满笑了笑算是回应。抬头看着他,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贾工,冒昧问一句,您想好等到核潜艇项目结束后去哪儿了吗?”
第96章 交流会
“啊?”小满一愣; 这个问题显然是她还没考虑过的。只是高工问起来了,她也就顺着仔细想了想。
项目结束后去哪儿呢?小满第一反应是回家看看,但是回家看过父母之后呢?小满摇了摇头; 她也不知道。其实她本来就不是对自己生活有特别详细规划的,毕竟她们现在的工作; 很多时候都不能完全自己做主。就像在I院时,她也没想到下一站是船舶研究所一样。
小满实话实说的回复道:“我也不知道; 还没想过。”
“那到我们研究所来怎么样?”高工发出了邀请。
“啊?”小满没想到他是这个意思; 惊讶的同时又忍不住有些开心。“这个我真的没想过,毕竟现在这个项目怎么也要十年。十年以后的话……”
“十年以后你到我们研究所来; 咱们可以一起做熔盐堆的研究。”高工接着说道。
“高工不厚道啊; 这么早就开始挖墙脚。”
“是啊,贾工考虑考虑我们学校吧; 教书育人,多光荣啊。”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似真似假的说着。
“我这是先下手为强。”高工笑道; “我这个年纪了,不要为研究所以后好好打算打算了么。怎么样贾工; 对我们这个课题感兴趣吗?”
“感兴趣倒是还挺感兴趣的; 可是……”
“那就成了。”高工一拍大腿; 不给小满可是的机会。小满觉得自己这是被套路了啊。
“可是我这以后去哪儿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而且还十来年了。”小满生怕高工一拍大腿就把十年后的事情定下来了,赶紧解释道。
“事在人为,事在人为啊。而且你看; 都是核动力核反应堆方向的,我们研究所跟你现在做的也差不多,跨度不大,而且是新课题,绝对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小满被高工说的差点直接点头。还好最后赵老师的一声咳嗽,让她重新找回了理智。婉拒道:“谢谢您这么看得起我,只是以后的事情,我现在真的没办法做决定。”
“好吧。”高工理解的点点头,“那等您手里的项目结束后,一定要先考虑我们研究所啊。”
“好的。”小满笑着点了点头。
赵老师说道:“行了,先吃饭去,别耽误下午开会的时间。”
“好的,赵老您放心吧。”其他人纷纷点头。
小满十分自然的站在赵老师身边,伸手扶着老师的胳膊。旁边人看他们十分熟悉,忍不住问道:“贾工,您跟赵老以前就认识么?”
小满答:“啊,我是老师的学生啊。”
众人一阵感慨,都在说怪不得小满这么优秀。
赵老师摇了摇头,说道:“是她自己够优秀了,我也没教她什么。”
“怎么可能,老师教会了我很多。”小满说道。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她都从赵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在这个世界,赵老师是除了父母外对她影响最大的长辈了。而且那些精神上的东西,是前世的老师们也都不曾教给过的。如果没有遇到赵老师的,她的人生肯定和现在的完全不同。
其他人看到这对师生,也不知道是该羡慕老师能遇到这么优秀的学生,还是羡慕学能遇到这么了不起的老师。
吃饭的时候,赵老师和小满说起了高工的事情,小满这才知道高工为什么那么心急,还有十来年就迫不及待的向她发出邀请。
说到底,就是人和经费的问题。熔盐堆从各方面来说优点更多,未来潜力更大,这谁都知道。可是现在主要发展路线选择依旧是压水堆,在资金和人才上的投入就势必有所倾斜。
研讨会上高工之所以一再支持使用熔盐堆,也是希望能在政策上多获得一些照顾。毕竟现在华国的国力,还没到足以支持研发工作几线齐开的地步。除了资金外,一直被高工视为接班人的学生去了其他项目组,本来就岌岌可危的项目组更是雪上加霜。
其实再过个十来年,熔盐堆肯定会成为主要的选择和研究方向,可是高工不愿意现在放手等这么十几年,让华国再次落在其他国家后面。他总觉得现在能做的不多,可只要能做出来一点成绩,那在以后也是能用得上的东西。
赵老师问道:“怎么,你听完后有什么想法?”
“其实,也没什么想法。”小满想了想,远水解不了近渴,她现在的项目怎么还要做上个十年,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好。“顶多以后有些经验可以跟高工交流一下。”除此之外,她现在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赵老师点点头:“嗯,你心里有数就好。”
“哎,大家都不好做啊。”小满感慨。
“小小年纪的操心这么多干嘛。”赵老师哭笑不得的看着她,“现在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手底下的项目做好了,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了,老师。”昨天跟宋工还有赵老师聊了之后,一些之前拿不准的问题有了思路。赵老师说的对,与其替别人可惜,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实在。毕竟和高工比起来,她现在的项目幸福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