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第一滚刀侯-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意的千金小姐也有,可昌乐大长公主看不上,不是出身低微就是人品不行,要不就是庶出的,要 么就是远亲之类的,反正哪个都不配。
  正和帝以前想给他直接赐婚,可是昌乐大长公主不乐意,说结亲结的乃是两姓之好,又道强扭的瓜 不甜,强娶了人家的千金进门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以势压人最后结成一对怨偶,两家亲家还不得变成仇家啊?
  本来昌乐侯府就是不起眼儿的,昌乐驸马和昌乐侯都是老实巴交的人,这辈子就没跟别人红过脸儿。
  正和帝这才作罢。
  可昌乐大长公主和昌乐老侯爷没少为孙子的事情发愁,因孙子名声不好,这眼看着连亲事都给耽搁 了。
  可是如今要有这么一个人来做挑头儿的,还真是非张家良莫属!
  当天正和帝就让六部堂官们都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又派人请昌乐大长公主和昌乐老侯爷请到了宫 里,三个人凑一起商量了两个时辰之后,昌乐大长公主与昌乐老侯爷双双离去,走的时候喜气盈盈的跟 中了大奖似得。
  当天下午,正和帝一道口谕就将这位表弟送去给魏成林打下手了。
  当魏成林看到这位张大公子的时候,一个头两个大!
  “老头儿,你让本公子干什么活儿啊?”一个流里流气的华服青年斜着眼睛看魏成林。
  “去帮忙盛粥!”魏成林头痛的将人打发走了,还另派了四个年老稳重的衙役看着他,以免这位大 公子盛粥的时候把自己翻进粥锅里去。
  心里不免暗暗嘀咕:“皇上啊皇上,您这哪里是给老臣送来的帮手,您是送来的祸害吧?
  结果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那四个衙役其中的一个就回来找魏成林了:”大人,公子盛粥的时候,就 知道挑干的往外捞,别说立住筷子了,就是勺子都能立住了,最后锅里就剩下米汤了,咱们的粥,没了 米可怎么给灾民们喝啊?“
  魏成林:”……!“
  因为是赈济灾民驻地办事,故而魏成林他们都是吃住在理事大帐,这个时候又问题来了。
  这些人比灾民吃的唯一好的一点,就是他们有个咸菜而已,喝的也是跟灾民一样的粥!
  魏成林这样做,也是以示公允,若是还敢跟上次的那些贪官污吏一样给灾民喝那种清可见底的粥, 那就跟着灾民一起饿肚子!
  这一招不只是杜绝了米粥的以次充好和以稀替稠,连带着做粥的时候都精心了许多,米都是淘干净 了的,粥都煮得软烂。
  因为这些粥,你不知道哪一锅,就被尚书大人定为今日的主食用粥啊!
  而第一天来报道的张家良,身为全京城都闻名遐迩的纨绔子弟,长这么大都没吃过一口这么难吃的 咸菜!
  第二天开始,他就没吃饱过!
  但是魏成林不管他吃没吃饱,反正他一个堂堂尚书都吃的下,你吃不下那是你的问题,所以吃饱不 吃饱的不是个事儿,只有你干活儿就行!
  将张家良指使的团团转,什么活计累就让他去干什么,扛米袋子盛粥劈柴挑水……。
  第三天,昌乐侯就出了热闹事儿。
  ”你知道吗?昌乐侯府的大公子,今天一大早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拉了十年鸡鸭猪牛羊的去 了郊外!”
  “你不知道吗?听说是他觉得那郊外逃难的灾民吃的不好,自家多出来的东西都往那里送呢。”
  “还说是要过年了,怎么着,也得让灾民吃上一顿肉!”
  “好像还自带了厨子……。”
  大街上的传言十分迅速,看热闹的更是多!
  毕竟这位纨绔子弟太有名,别说富贵人家了,就是勋贵官宦们都知道这位大公子的秉性,这冷不丁 的他关心起灾民的吃喝来,还真是让大家摸不到头脑去。
  也幸好张家良本来的脸皮就够厚,一路上看人家对他指指点点他还洋洋自得,心说本公子再也受不了老头儿那儿的伙食了,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
  不是说灾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么?本公子给灾民们吃大鱼大肉,吃烧鸡烤鸭,吃烤全羊!
  石来顺从外面跑了回来,一到外书房就嚷嚷:“带东西去了!那张大公子真的带了十车的鸡鸭鹅猪 牛羊等物儿,从昌乐侯府去了城外郊区的灾民那里!
  ”好!”石磊就知道,纨绔子弟怎么可能忍受得了那样的日子,光是清粥咸菜的就能让丫的生不如 死去!
  “还有,听说还带了厨子和大铁锅之类的东西。”石来顺觉得张大公子肯定是被饿惨了,不然不会 连铁锅带勺子之类的东西都带去,甚至还自备厨子给做吃的。
  “这个咱不管,只要有了他带头就好!”朱瑞更是早就算计好了,他过年是要回山上去看师傅的, 总不能一去无成的回去吧?故而将此事也当作了自己下山后的一个功绩,过了年就回去跟师父好好说道 说道。
  果然,当天下午就有大臣听到正和帝说张家良虽然人爱玩儿了些,却不失其赤子之心,竟然将自家 用不上的东西都送去给了灾民,可见即便是纨绔,也是有区别的。
  张家良是谁?
  这满京城里去问问!
  就没一个不知道这位昌乐大长公主嫡孙的人!
  就这样的纨绔这样的名声,能得正和帝称赞一句“赤子之心”,那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怕 是昌乐大长公主再深得圣眷隆恩,皇帝陛下也不会因为这个而称赞张家良这样的纨绔的!
  且皇帝陛下不是说了么?这纨绔也是有区别的啊!
  于是家里有跟张家良差不多的纨绔子弟的大臣们,看到了能让自家孩子名声好些的曝光,起码有机 会挽回一些是一些!
  第二天天都没亮,各家纨绔子弟就被家里当家作主的人给踢出了家门,带着好几大车的食物,浩浩 荡荡的奔赴京郊赈灾,那场面叫一个惊悚……。
  而石磊则是不管那个,反正有人挑头儿出现就成,自己家还有岳家以及那些清流人家都是积攒了些 东西,也跟着一气儿的拉出了城,送到了灾民的手里。
  在朝廷封印停笔之后,灾民们也能吃上肉喝上汤,穿的好盖得暖,对前来送东西的各家纨绔子弟,直磕头,口里不断的叫着“善人”,还有老人家说他们是“菩萨座前的金童”。
  闹的各家纨绔子弟感慨万千,他们被人叫过“少爷”,“公子”,被人喊过“纨绔”、“败类”, 更被人骂过“杀千刀的”、“丧尽天良”等,狠一点儿的更有那“不得好死”的诅咒。
  还头一次被人感激成这样,人人看着自己的眼神不再是畏惧,愤恨和怨毒,而是真诚的感激。
  其实百姓才是最容易满足的人,只要吃饱穿暖,他们别无所求。
  正和帝更是趁机找了几家家里有女儿似小家碧玉的那种,在同一天送了东西过去,纨绔们头一次被 美女注视,崇拜的目光让他们飘飘然。
  灾情过后,京里的纨绔子弟人数骤减,浪子回头的不在少数,虽然他们也就不再当街调戏大姑娘小 媳妇了,可对于他们的家里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转变了。
  尤其是张家良这样的,要什么都齐全的纨绔子弟,昌乐大长公主就差喜极而泣了,拉着正和帝的手好一通感激,让正和帝怪不好意思的,这事儿其实还是小定军侯提出来的呢。
  不过能解决了灾民们的粮食问题,石磊还是功不可没的,只是正和帝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个像样的 办法奖励他。
  爵位那是不可能上升的,定军侯已经是一品侯爵世袭罔替了,再说军中声望那么好,正和帝就是再 想奖励石磊,也不会给他升爵位啊!
  虽然已经封印停笔了,但是正和帝却还是要考虑事情的,祭天祭地祭祖宗这些没一年都有的活动就 不提了,只是今年众志成城的赈灾,倒是不好不给个说法儿。
  别人家尚可赏赐些东西,但是小定军侯就难办了,奖了低不好,高了也不成,正和帝还是头一次为 赏赐什么东西犯愁呢。
  “皇上,您这是怎么了?”高大总管看到正和帝龙目中的红血丝吓坏了:“这、这怎么眼睛都敖红 了!”
  “高达啊,你说,小定军侯这次立了这么大个功劳,朕得怎么赏赐他才好呢?”正和帝知道自己这 是熬夜熬的,年前的事情都解决了,就差小定军侯不知道要怎么赏了。
  高大总管没想到正和帝会问他这个问题,不过他一想就明白正和帝为什么为难了,这还真不好赏赐 。

166 好玩意儿

  “哎呦,这个奴才可说不好,再说,小定军侯当时的初衷是真心行善。”高大总管看了看正和帝, 发现脸色没有变,就一边给他整理着与御案上的东西一边接着道:“以奴才浅薄见识,小侯爷并不在乎 赏赐不赏赐。”换言之,就是赏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石磊觉得不错就可以了,何必费神思考的那么周全 。
  正和帝听了果然觉得有理,想起石磊之所以想法设法的帮忙,乃是因为石磊那日看到了灾民的惨状 ,想起来了,他还哭了呢!
  想到这个正和帝的心没来由的软了许多,一个能为灾民哭的人,他才是那个不是赤子之心的人。
  脸上不由得露出十分轻松淡然,但是真心的笑容。
  高大总管在一旁看到了,心下巍然,果然,皇上需要一个像小定军侯那样的人在身边,能让皇上放 松一下,而小定军侯为人,怎么说呢,不伪装不做作,而且还有些小坏主意,还时不时的逗笑一番,想 到小定军侯每次哪怕人不来,在外面不管是大事小事,也总能让正和帝展颜一笑,高大总管就得意石磊 这位小定军侯了。
  一年到头,正和帝也就封印停笔这几日能不看折子,但是一些活动他还是要去主持的,而定军侯府 也差不多,打扫房屋灰尘,准备过年的东西,还有给各家的年礼,虽然说石磊除了妻孝,但是石磊依然 不张扬,给几个至交好友家送年礼的是他,其余的都是石大总管代为送礼的,但凡是跟石家深交的人家 ,都知道石家这么低调乃是惯例了,说实话,若是定军侯真大摇大摆来给自家送年礼,谁也不敢跟定军 侯府亲近了,生怕一起遭到皇家的忌讳啊!
  当官儿不管是虚职还是实授,那都是聪明人,傻子当不了官儿,更何况这是京城,能人无数的地方 ,哪个人的脑子都不是白给的,这些事情看得一个比一个明白。
  不过因为定军侯府的当家主母刚刚去了没二年,大家就是送礼也都送的非常讲究,尤其是昌平侯府 送来的年礼,以往并没有跟这位侯爷家有过交集,光是听说过对方,连两家总管都没一起喝过茶,更别 提主人家的交情了。
  “昌平侯府?”张石氏拿着礼单也犯了嘀咕,去年也没有这家侯府的礼儿啊?
  “去请小侯爷来。”
  “是。”
  不一会儿,石磊就被找来了,这几日大家都忙的很,都快脚打后脑勺了,石老太太想帮忙,石磊还 不想让她插手呢,所以也就他跟姑奶奶忙着了。
  “姑奶奶怎么了?”
  “你看看这礼单。”将手里的礼单递给石磊,让他自己看:“去年并没有这位侯爷的礼儿,且我查 了而往年的份例,也并无记载,这冷不丁的给送了这么厚重的年礼。”
  石磊一瞧那礼单,上面倒着的东西都是十分珍贵的,从白玉如意到金钿钿丝缠花铜盆儿,光是珊瑚 摆件就四个,上等宫绸十匹,四君子花色的,可都是素雅的颜色,这种颜色的宫绸,其实内务府很少上 进给宫里的主子们,因为宫里要的可是吉祥如意鲜花着锦的颜色,这种素了吧唧的东西,很少用得上, 故而也少进。
  “昌乐侯府?”石磊想了想就乐了:“侄孙知道了,年前那阵子不是灾民少吃的么?我呀,就跟皇 上说……”将自己推荐他们家那闻名京城的纨绔子弟带头赈灾得了个好名声的事情,跟张石氏说了一番,最后看着礼单乐道:“我想,皇上也许跟他们家说了,或者是他们自己察觉到了也不一定,这是感谢咱们家呢。”
  “可是回礼该如何?也照着这个规格来?还有啊,别忘了,这多少人看着呢。”说着指了指天上, 意指皇家可还看着呢。
  “大长公主殿下既然送礼过来,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且说不定还是那位的意思呢。”石磊又怎 么会忘了自己家的避讳呢。
  其实他还真是猜着了!
  正和帝不方便出面明赏,即使赏了也只是一些东西而已,先前已经给过一次了,因为此次赈灾的人 家多,正和帝不偏不倚的各家的赏赐安身份地位大同小异,平常的很。
  若抡起实惠,还是昌乐大长公主送来的东西实惠,又让姑姑还了人情又给了小定军侯好东西,一举 两得。
  “人家既然有心相交,咱们也不能失礼了,照着这份厚礼,加三成送过去,全当咱们承了长公主殿 下的人情了。”
  “也只好如此了。”张石氏转头就叫人去备礼,果然照着昌乐侯府送来的年礼厚了三分,给昌乐候 府回了过去。
  这次石磊也没有出面,毕竟两家头一次打交道,昌乐侯府来送礼的是他们家大总管,所以石大总管 也亲自压着节礼去了昌乐侯府,在侯府里还见到了昌乐候,以及张家良这位大公子,因为张家良尚未被 恩赐世子的身份,昌乐候也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而是逐一递减的承袭爵位,故而只能称其为公子,却 不能称其为小侯爷。
  昌乐老侯爷是跟着昌乐大长公主住在大长公主府的,倒是没跟儿子住一起,可两家紧挨着,也不算 是分开。
  昌乐候跟张大公子爷两个,长相上有七分相似,只是气质却大相径庭,昌乐候真真是个老实人,说 话做事连举动都十分规矩,而张大公子却不同,整个人一身纨绔气息,即便是现如今浪子回头了,也是 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样子。
  不过石大总管目不斜视,只对昌乐候请安,也代他们小侯爷问候大长公主殿下以及这位张大公子。
  “嘴上说的好听,他怎么不自己来?要不我去也成!”张家良虽然纨绔的很,可他不是傻子,昌乐 大长公主的孙子,自幼在大长公主身边长大,虽然娇生惯养成了一个纨绔,那也是个聪明的纨绔。
  “闭嘴!”昌乐侯气的头疼,也不知道自家那位公主老娘是怎么把这个臭小子养成这样的,话都不 会说。
  “大公子快人快语,其实我们小侯爷也想来着,可是您明白的,这个时候各家都忙,尤其我们家还 没个女主子在,多亏了老姑奶奶帮忙支撑帷幄,不然我们小侯爷就更忙不过来了。”石大总管会说话啊 ,也不说张大公子怎么怎样,四个字儿就将张大公子如此失礼的举动给涵盖了下去,快人快语!
  “定军侯与其夫人鹣鲽情深,可惜了红颜薄命。对了,你家小侯爷为我这不成器的孩儿费心了。”
  “小侯爷说您不用客气,这也是大公子赶上了,大公子只是个真性情的人而已,非万恶之徒,外面 说的那些名声也是冤枉了大公子,小侯爷也为大公子不值,有这么个机会也好,全当给大公子正名了。 ”
  张大公子因为有老爹在身边,也不敢胡说八道,被老爹命令闭嘴,想说什么也说不了,只好心里决 定日后一定要结识一下这位小定军侯,真懂他啊!
  他不就是看个漂亮美女什么的舍不得么?至于把自己说成京城第一纨绔子弟么、
  石大总管请了安送了礼回来,就跟石磊说了当时的情况,石磊没当回事儿,其实他还真是顺手而已 ,谁让京城纨绔千千万,只有张家良不论是身份背景还是与朝上的牵扯都是最合适的那个呢。
  而石大总管这边送了礼去昌乐侯府,皇宫里的正和帝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不由得笑了:“还以为给他些好东西呢,这可倒好,反而让他搭了不少东西进去给姑父家了。”
  “小侯爷是知书识礼的人。”
  “罢了,你去朕的私库里挑上两件好东西,给他送过去吧,就说是朕送他的新年礼物,不用进宫谢 恩了。”
  “遵旨。”
  于是在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定军侯府迎来了高大总管,特地的给石磊送了两件御赐之物。
  一件汉白玉的三足镂空海文吊双环的香炉,以一件玉器而言,能镂空成功的不多,越是镂空的花纹 多,越是难以成品,故而镂空的玉器少之又少,更何况这是汉白玉的了。
  一件四尺高的红玉珊瑚摆件,用玉石盆儿装着,红如朱砂圆润若玉,端的是难得的宝贝。
  两样东西虽然不多,却每一个都是珍品中的极品,不然也不会被正和帝收入私库存放了。
  “这、这个!”饶是石磊见过的好东西不计其数,也对这两样东西瞪大了眼睛。
  高大总管有心让小定军侯知道皇上的心意,就跟他直说了,石磊听后谦虚的笑道:“皇上多虑了, 就如大总管所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还没有那么一丝善念呢,更何况这忠君心勤王事,乃臣子本分。 ”
  “咱家就说小侯爷不是那等俗人,不过这东西您还是收好喽,可都是皇上私库里的好玩意儿,咱家 特意去挑的呢。”
  “当然当然!”石磊稀罕的看着两样宝贝儿:“不怕您笑话,虽然见过不少好东西,可这两样一看 就不是凡品啊!”
  “小侯爷可看得出这香炉好在何处?”高大总管看石磊稀罕的样子,就知道东西挑对了。
  “别的香炉都没这个窟窿眼儿多。”石磊稀罕的是这个窟窿眼儿这么多的香炉,散发出来的香气儿 估计少不了,用他燃香肯定不会浪费香气儿。
  高大总管:“……!”

167 又是一年

  “他真的这么说?”正和帝再次确认。
  “可不嘛?”高大总管苦着脸道:“早知道,奴才就不给他挑那两样好东西了,真真是……唉!奴 才都不知道要怎么说好了,那位呀,真真是让人无语。”
  “啊哈哈……!”正和帝朗笑的声音传出去老院儿了。
  本来石老太太说出了孝期过年就热闹一下,不过被石磊驳回了,石老太太不服的问他:“妻孝已经 出了,这满府萧索了一年多,你到底还要怎样?还容不容这府里有个喜庆气儿了啊!”
  “老太太这话说的不对,府里也就!”石老太太其实就想要热闹一下,她本来就不爱什么守孝之类 的,好不容易熬过来了,岂能不张灯结彩热闹一番,也好让儿子儿媳妇和孙子们都进来过个热闹的年。
  谁知道张石氏还没等说话,石磊直接就把她给否了。
  石磊不想大热闹是因为今年都受灾了,就连宫里都节俭度日,你家反而奢侈繁贵,这算是怎么回事 儿啊?且姑奶奶可还在孝中,三个孩子虽然过了一年,可以不用那么苛刻的守孝了,但是不代表就能嬉 笑玩乐的,哪怕孩子们都还小呢,这该守的规矩还是得守,反正都是小不点儿,不出这府门又在后院儿 里,倒也足够他们溜达开了。
  “今年雪灾刚有所缓解,连宫里过年都简办,老太太您还大操大办的是想要干什么?”石磊不得不 跟石老太太把话说明白了:“如今外面什么情况您不知道就不要瞎掺和,让您干什么您就干什么得了。 ”
  石老太太想了又想,到底是不敢跟石磊硬着来,反而提出了别的要求:“那也成,但是老太婆想娘 家了,如今天寒地冻的也不方便我回去看,就让他们来看看我好了,这不过分吧?谁家正月里还不走几 门亲戚啊?今年没那么多避讳了,怎么着,也得走动走动,不然还不过死门子了吗?”
  “要请人来也可以,不知弟妹要请谁呀?”张石氏直接就接过了话茬儿,这个问题石磊还真不好回 答,毕竟石老太太是长辈,人家想接娘家人来看看,他还真不好说好还是不好。
  “现在我哪儿知道他们谁有时间啊?我又没跟他们互通有无。”那意思就是说她现在想传消息回娘 家都难了,也不知道到时候来的都是谁,反正谁都成,只要有她娘家人。
  “那就过了初六再去请吧,好歹谁家也不能大初五之前出门做客,我叫人准备出几个待客的地方。 ”张石氏这是同意了。
  “那就谢谢大姐了。”石老太太皮笑肉不笑,如今她可是被张石氏压制的死死的,小动作也不敢多 做,生怕张石氏收拾她。
  除夕当天祭祀宗祠过后,便是年夜饭以及守夜的活动。
  去年石老太太早早离席错过了赐福菜的机会,今年说什么她也不走了,看那架势就是熬也要熬一夜 。
  石磊跟张石氏两个大人照顾四个小孩子,对石老太太的这种无名坚持,保持旁观状态,怎么说也是 一家人,总不能把老太太撵回去把。
  不过石老太太总是想靠近石磊的三个孩子,这就让石磊很不满意了,您老待着无聊大可回去睡觉去 ,别拿孩子们逗趣儿啊。
  “过了年开了春,磊小子就搬回去吧,这定军堂也不能总是空着。”张石氏见石老太太总想着靠近 孩子们,虽不知道她想干什么,不过总归不是好事儿就是了,大过年的也不好当着满屋子下人的面呵斥 她,那就不是石老太太的问题了,而是她这个大姑姐刻薄了。
  故而张石氏也不说石老太太,反而跟石磊说了定军堂的事情,打蛇打七寸,这个道理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