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闺园甜居-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麦穗儿笑的花枝招展的说:“喜郎真孝顺,知道给娘吃。”
得到麦穗儿的表扬,喜郎热情更加高涨,不停地跟着梅子藤蔓往前走,挑最红的摘下来交给麦穗儿。麦穗儿吃不完便装进随身背的斜挎包里。
地里收麦子的几个男子直起身子看着穿小褂,小短裤。小布鞋。梳着童髻的的小喜郎年画娃娃般的可爱。一位年长者说:“小娃儿长得真好看。叫声公公,公公就让你吃那颗树上的心红杏儿。那可是十里八乡最好吃的杏儿。”
麦穗儿便笑吟吟的看着喜郎,看看儿子会不会很随和的叫声公公。
年长的庄稼汉已经胡须皆白,看起来敦厚老实也德高望重,因为麦田间的几位年轻的都看着笑,满脸善意。
这样的老者叫声公公也在情理之中,农家不比官家,一般的都将爷爷级别的男子叫公公,是种尊称,并不是太监的专利。
喜郎扬起纯真的星星般的眼神、很乖巧的叫了声:“公公。老公公。”
童音甜脆,老者呵呵大笑起来,吩咐身边的少年男子:“浓兴。去给小娃儿摘些杏子来,这小娃儿真乖。”
叫做浓兴的少年健壮憨厚,憨笑着应道:“爷爷,孙儿这就去。爷爷真偏心,我们想吃都舍不得,却给这么一个小娃娃吃。”
老者笑着说:“这娃娃太乖了,比我们过年买的年画上的金童还乖。再说这辆马车天天都经过。也算是熟人了。给他们尝尝。”
浓兴拿着手里的镰刀,走出麦子地,卸下镰刀刃。给地边坐着专门磨刀的女子,脱去捂在身上厚重的衣服。对喜郎说:“小娃儿,走。跟我去我家给你摘杏子。”
麦穗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不远处的一处农户,门外几株老杏树上杏子繁密的招摇着。
看看天色还早,天语麦宝儿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季节是吃杏子的最好时节,只可惜家里杏树还没挂果,每年路过这里都会对那处院子外的杏树望杏止馋。今年好不容易遇到这么好的事儿,都眼巴巴的。
喜郎也眼巴巴的看着麦穗儿,他虽顽皮却很听麦穗儿的话。麦穗儿便说:“走,跟这位小哥去吃杏子。”
天语麦宝儿栓好马,停好车子,几人跟着浓兴沿着麦田田埂去摘杏子。
农家院落很大,远远看上去的杏树其实有十几株,几乎守护着农家院子,有几株刚刚成熟,或红艳艳或金灿灿,或金红的傲立枝头。
喜郎指着树上的杏子。兴奋地拉着麦穗儿的手大声叫喊:“娘,果果,果果。”
这孩子说话很早,吐字也清晰,就是有的东西说不清楚。
麦穗儿便很耐心的指着杏子很柔声地说:“喜郎,这种果果叫做杏子,很好吃的。,等一会儿小哥哥帮你摘下来。不过这杏子好吃,可不能多吃。小孩子吃的多了,会结食会发烧的。”
喜郎便仰起头看浓兴脱去外褂脱掉鞋子上树。
浓兴选中了一棵杏树,说这就是刚才爷爷说的心红杏儿,但是他的准备工作做得有点时间长,围着大树比划来比划去的,好长时间也没开始上树。喜郎着急,从腰间拿出自己的小宝贝,小弓箭小弹弓,说:“娘,我要把果果射下来。”
麦穗儿吃了一惊,也有点好奇,看着喜郎说:“宝宝,你给娘射一个看看。”
以前她也看见过喜郎射麻雀,还真的给射中了,她却是没在意。
喜郎很自信的说:“娘,你看着,喜郎射果果给娘吃。娘要给喜郎买刀。”
麦穗儿笑吟吟的看着他。这孩子人小鬼大,自从跟着盛管家习武,很是用心,这些天天天缠着她要刀。孩子太小刀又是危险品,所以她没答应。
喜郎见麦穗儿不置可否,拿起弹弓搭上自己捡的小石子儿,眯起一只眼睛瞄准却不发射。
引得不上树去摘杏子,好奇的等着喜郎射杏子的浓兴,和旁观的天语麦宝儿都看向她。
三人的目光中都带着期待。
麦穗儿很快的思量:三岁多的孩子也不算太小,如果真的要他习武,刀是最基本的,迟早的学的。
她也有点怀疑,这么小的孩子,真的能用弹弓打下杏子?杏树很高,杏子都长在树叶间。
她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好,娘答应你,只要你能将杏子射下来,还不能把杏子打烂了,娘就给你买刀。”
先答应着至于买什么刀,买多大的到时候再说。
喜郎可爱的一笑,两只小酒窝很兴奋的跳跃起来,却很精明的看着她说:“娘,我要这么大的。”
他用手指指了靠在大门口看热闹一个半大孩子手里的镰刀刃。
看起来也就不到一尺长。
这个长度可以接受。
麦穗儿点头答应,喜郎再次咪起一只亮晶晶的眼睛,像模像样的拉开弹弓。
只听着嗖的一声,一颗小小的石子儿飞了出去,就看见喜郎也跟着嗖的一声窜了出去。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一只红灿灿的杏子就被他双手接住,自己没先吃,很得意自豪地送来给麦穗儿。
杏子红里透着黄,丰满的果肉很有春色关不住的诱惑。麦穗儿顾不得品尝,将杏子先交给麦宝儿说:“宝儿你先吃。宝宝,娘看中了那只,你给娘打下来。”
她说真的没想到喜郎会有这功夫,想再试一试。
喜郎见娘挑中的是一只长在枝头藏在树叶下的几只连在一起的,提着弹弓转了个方向,只是一下,那只更加诱人的红杏便落了下来,他还是飞奔去捡。
麦穗儿拿着杏子心里充满了喜悦,刚才喜郎用弹弓将连在一起的杏子其中最显眼的那一只打了下来,一点也没连累其他的,一点也没伤着、
这不就是功夫么。
杏子果然是好吃,果汁饱满细腻甘甜,带着些许的酸,最奇妙的是杏肉从里到外全是红的。怪不得叫心红杏。
喜郎看麦穗儿笑得很自豪,更加得意,又拿出小弓箭。
一会儿弹弓一会小弓箭,竟然是弹无虚发,箭无虚射,在大家的嘘嘘中,装满了一篮子。
回到马车前,麦穗儿说不出的欢喜。这么小的孩子如此了得,长大后该是怎样的英雄人物呢。
她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拿出五两银子,双手交给老者:“大叔。你家的杏子实在好吃。浓兴辛苦了,这点银子不成敬意。给他买点什么吧。”
说完不顾傻愣愣的看着银子发呆的老者,笑眯眯的回去。心里竟然一点也不觉得心疼。要知道这可是她第一次给别人这么多银子,几乎可是一天的收入。
老者捧着手里的银子,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麦穗儿上了马车,才对同样发愣的儿孙说:“快,快去将那颗树上的杏子全都卸下来等他们回来时候给人家。这么多银子,那棵树都不值啊。我们今天发大财了,那个小娃儿长得真乖,他娘也好看,好人啊。”
☆、第二百七十四章 嫁妆问题
眼看到了深秋,天气渐冷,麦穗儿换上了夹衣带着喜郎去都城,这次她带了很多银两,主要是为麦苗儿置办嫁妆。
这些银子一少半是麦苗儿这些年的积蓄,当年她的那二十两彩礼都算在里面,却基本上也就是二十多两,另一大半是她自掏腰包的。
今年家里实在没多少可以拿得出的银子,虽说是这些年包子生意很稳定,只要不是天阴下雨,就有收入。麦苗儿也精打细算没多花过一个铜子儿,每一个铜板都用到了该用的地方。可毕竟是小本生意,家里又没什么田产,一大家子人的吃喝穿戴人情世故全都得掏钱。除去这些,剩下的去年翻修院子,盖房屋,给麦宝儿风风光光的成了亲,也花得七七八八了。
还连同麦穗儿寄存起来的也算了进去。
所以麦苗儿一点不同意孙黑牛盖宅院自己出一半,也不愿多办嫁妆。一来没有,二来她要将这所剩不多的留给麦宝儿。从七岁起就担负起家里的重任,这么多年下来,总不能交给麦宝儿一个空宅子吧。
麦穗儿那里会由着她来。她最知道姐姐的辛苦,没有姐姐的付出,家里还不知道会过什么样的日子。麦宝儿这些年确实是出了大力,不过给他娶了媳妇儿修好了院子,也没什么账务,还在一天一天的赚钱。这已经比他在自己亲娘家里好了不知多少倍。
而麦苗儿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操劳,这么大年纪了才出嫁,嫁妆一定得办得好。
当然她自己手也是有银子的,才敢做这样的决定。虽然韩冬羽盛夏走的时候带走了以前所有的,经过这段时间不懈的努力,也得到了很多的报酬。就最近韩王打赏的给的已经积攒了很多。足足有两千多,她怕吓着麦苗儿,也觉得自己娘家人太多。不宜存放。便自己存在钱庄,当然现在有了喜郎。身上也得随时带一些,孩子想吃什么喜欢什么也得给他买。
银子赚来就是要花出去的,而且的花的物有所值。就像现在给姐姐置办嫁妆,什么都的要最好的。
怀里揣着银子,坐在平稳的马车上,一边想着心事一边看喜郎手拿着大了一号的弓箭,闭起一只眼睛东瞄西瞄的,还煞有其事。心里美滋滋的。前世青年时期正是武侠小说泛滥之时。她不知道做了多少武侠梦。现在好了,夫君儿子都是大侠。
自从发现喜郎成了神箭手,她便很注意观察他的喜好,这孩子实在是喜欢功夫,不但天天拿着棍棒挥舞,拿着给他买的小号刀对着土堆枯树乱砍,对弓箭更是表现出超常的喜好。那把韩王送的小弓箭已经不能满足他,前些天邢谦亲自带着他去买了个大一号的,立起来跟他一般高。
只是短短的几天,他已经能够驾驭。小小的孩子拿着这么高的弓箭竟然得心应手。
马车走过积云山下。麦宝儿先是下了车子,他要去那片茂密的榛树林侦查一番,看看榛菇木耳的长势。
麦穗儿也跟着下来。秋天雨多,前些天刚下过绵绵细雨,榛菇木耳的长势都很好,就算麦宝儿天语只要不下雨几乎天天都会采,还是取之不尽,只是的往深处挪动。
两人走进榛树林,麦穗儿在后面小声说:“宝儿,四姐想跟你商量件事儿。”
虽然麦宝儿自己赚的银子都花在了自己身上,还将家里的花了很多。但是麦穗儿还是想跟他商量一下,免得到时候他认为交给他一个空家。他现在可是家里的主人。
麦宝儿是读过书的人,虽然没取功名。道理是明白的。他也能猜出来麦穗儿的意思,便说:“四姐,什么事儿只管说。我们姐弟不需要藏着掖着。”
麦穗儿开门见山的说:“宝儿,姐姐就要成亲了。你也知道如果不是姐姐,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日子。她虽然是我们的姐姐,起的作用和娘差不多。她现在好不容易要成亲了,我们的将她的嫁妆办的好一点。毕竟她的腿不好,黑牛叔也没家底子薄。”
麦宝儿忙说:“四姐,办得好一点,把我们家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不过好像也没剩下多少,我已经给天语说好了,把他的借过来,再去我老丈人家借一点,反正他们就我这么一个女婿,咱家给的彩礼也没动。一定要给三姐办的最好,最风光。”
麦宝儿从小跟着麦穗儿,很清楚的知道,只要好好跟着这个四姐,就有好日子。四姐三姐是亲姐妹,对三姐大方就是对四姐大方。
而且他也是真心感激麦苗儿,这些年来将他照顾到无微不至,拖着一条不灵便的腿给张罗他娶媳妇儿,办的比村里那些富庶人家都好。这些就是他的亲娘也做不到。
其实他很不想麦苗儿出嫁,他觉得家里有这个三姐,他就有了主心骨什么也不用操心。可是麦苗儿毕竟还是个大姑娘,不嫁也不行。
听麦宝儿能为麦苗儿这么打算,麦穗儿心里高兴。看来人心真的是肉长的,多少年来的的付出没白费,对麦宝儿的教育算是成功了,知道知恩图报。一点没有他娘的那点势利刻薄。
便夸奖他说:“宝儿真的很懂事儿,只要你能这么想就好了。银子的事儿也不用你操心,四姐就是怕钱都给三姐办了嫁妆,给你留个空家,存香会多想。”
麦宝儿忙说:“不会的,存香还是懂点道理的,她还老跟我说要给三姐办得好好的,比我们还风光呢。”
麦穗儿说:“那就好,我就看存香是个明事理的好女子。这样吧,你也知道韩王对四姐很好,四姐也每次给他带点东西,他也给了四姐一些银子。我听说黑牛叔的房子就要上大梁了,可是钱有点紧张。还有院墙那些后续。我们三姐腿不好。,以后还得黑牛叔多照顾。如果他借的债太多,以后受苦受累的是我们三姐。所以四姐决定拿出一些银子,由你代表我们家交给黑牛叔,就算是嫁妆。当然是一部分,另外的嫁妆别的女子有的姐姐都得有。”
麦穗儿手里有钱,这点麦宝儿是猜出来的,虽说是每隔十天去都城酒店结的账,一半给了盛管家,一半给了麦苗儿。他却是每次都送麦穗儿去王府街口,也曾经趁麦穗儿不注意看过她的篮子。虽然只是匆匆几眼,他已经感觉到了价值不菲。
这也是他越来越敬重依赖麦穗儿的另一个原因。
他忙两眼闪着光,一口答应:“行,四姐只管将银子交给我,我来交给黑牛叔。对了四姐。黑牛叔快要成我们姐夫了,我们是不是不能再叫黑牛叔了。”
麦穗儿笑了起来:“确实不能叫了,差辈分了。”
麦宝儿看好了今天回来时要采的榛菇,和麦穗儿一起走出树林。
麦穗儿问:“宝儿,你说我们给黑牛叔多少银子合适呢?太多了他一定不好接受。少了又不够。”
麦宝儿掐着手指头算了算:“要上大梁,还要铺瓦,还有院墙也要用青砖,估计怎么的也得五十两吧,还得请客放炮请阴阳什么的。”
麦宝儿是保守的算法,麦穗儿计算的还要多一些,她知道手艺人其实不赚什么钱,糊口之后基本上就没什么剩余。孙黑牛这么多年省吃俭用,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鞋子都是麦苗儿做的。这次为了迎娶麦苗儿狠下心来,置了田买了庄基地,还借了盛老爷家的高利贷。
但是麦宝儿说这么多,就先给这么多吧,以后有机会了再帮着还还账。
便说:“那就给他五十两吧,够不够的也就这么多了。我们今儿去都城,先给黑牛叔扯上春夏秋冬四季衣服,再置办坛坛罐罐锅碗瓢盆,还有被面棉花,手镯头钗步摇,总之只要是用得上的,我们就买。还有啊,给我们也每人扯一身新衣服,大家都有份。”
麦宝儿答应着,想问什么犹豫了很久终于说:“四姐,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我每次都看你结账,钱都给了三姐和盛管家啊。”
麦穗儿得意而自豪的一笑,随即拍了拍麦宝儿的肩膀笑骂道:“明知故问。你四姐是靠脑子赚钱的,你不是偷偷的看过四姐的那些画册吗?韩王说很值钱,不过你知道就好,千万不要说出去。”
麦宝儿很乖巧的一笑,胖乎乎的脸庞跟着颤抖:“还是四姐聪明。我是偷偷的看过,可是我想不明白,四姐什么时候学的画画,还识字?”
麦穗儿很神秘的说:“四姐什么样子宝儿最清楚了,你说谁教过四姐?也就是你小时候读书偷偷听了点,可是现在拿起笔来它就会了。不但会写还会画。你说是四姐是不是很灵。”
麦宝儿头点的鸡啄米似的,如果说换了别人,他一定会说骗人的,没人教怎么会写字画画。可是这个四姐和他一起长大,确确实实没进过一天学堂,他却是实实在在看见了她写的字画的画,比他的好多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要吓我
麦穗儿带着喜郎来韩王外府的庭院,意外的看见韩王邢谦站在穿堂口说话,见娘儿两进来,韩王早早的带着温润的笑容说:“哎呀,喜郎来了,来大爷爷抱抱。”说完张开双臂。喜郎很乖巧的迈开小短腿儿蹬蹬瞪的跑了过去,投进韩王宽厚的怀抱。
喜郎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会投其所好,每次来都会首先投进韩王怀里,讨韩王欢喜。因为这样,韩王便总是赏些小钱给他们。韩王眼里的小钱,在麦穗儿这里就是一笔巨款。
她装模作样的说:“大叔啊,你看看这孩子,就是恋你。每次一听说来来城里,就会念叨大叔。还有邢大哥。”
喜郎被韩王抱过之后,又投进了邢谦的怀抱。
邢谦抱着喜郎在怀里抛上抛下的玩儿,、喜郎清脆的笑声便在庭院里回荡。
韩王在一旁笑微微的看着,心里着实喜悦,每天被繁重的公事所累,能听到孩子的笑声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脸上笑着心里暗叹确实老了,府里很久也没有孩子的笑声了,按理说他这个年纪妻妾成群结队的,每年添几个孩子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这几年了都没有动静,最小的都已经七八岁,那些个庶出的子女们见了他就像见了老虎,唯恐避之不急,自己的儿子小王爷燕紫琪已经成亲很久了,还没有孩子。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怎么看见孩子这么喜欢,他的儿女也不少,以前怎么就没这个感觉呢。
邢谦带着喜郎去了后院的荷花池旁,经过韩王批准,他算是正式的收喜郎为徒,不过喜郎也只是十天来一次。他也就是在盛管家知道的基础上点拨点拨,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喜郎现在的腰腿灵活利落,只是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翻十几个跟斗。最厉害的还是射箭打弹弓的本领,几乎可以比的上他了。
当然这孩子年纪小。都是一点点的表面功夫,俗话说的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不过这样看起来实在是可爱。
邢谦带着喜郎去了后面,福头儿捂着嘴不停的咳嗽着走了进来,憋红着脸给韩王倒上茶水,又给她倒了一杯。便走去一旁捂着嘴咳了起来。听起来是气管炎。
麦穗儿起身拉过自己带来的篮子,从里面取出一只黄灿灿的大秋梨,篮子里有好几只这样的大秋梨,是路过出了积云山小村子的那户姓黎的农家给的。这户农家自上次吃了他们的杏子,给了五两银子之后,回去时几乎将那一棵树上的杏子都给了他们,还在别的水果成熟的时候,记得给他们一些,今天在来时的路上,那个叫浓兴的孩子专门提着一篮子上好的秋梨等着。
现在刚好派上了用场。
秋梨是那种农家最古代的品种,成熟的时间几乎是水果里最迟的,梨皮金黄,看起来似乎很厚吃起来其实很薄。果肉更是又甜又多汁,最是解渴。
她拿着秋梨说:“福大爷,你这么咳嗽一定是气管炎。也就是气管发炎了。我给你煮一碗冰糖水梨吧,很止咳的。帮我找点冰糖来,白糖也可以,不过没冰糖效果好。最好再有点银耳。”
福头儿捂着嘴眼睛看着韩王,见他微微点头才谢过麦穗儿,去了内府。
冰糖在这个时代是奢侈品,只有豪门贾贵才用它泡茶水喝,因而也很珍贵,韩王点了头。福头儿才捂着嘴,弯着腰去了内府。嘴里还小声念叨:人老了就是难。哪儿不舒服都撑不住,明明是嗓子难受。却是咳得腔子疼,腰都直不起来。
麦穗儿手里拿着秋梨笑眯眯地说:“福大爷,秋天就是气候干燥。容易嗓子发炎、人老了难受,小的得了这病也得难受。等会喝了我的冰糖梨水,就好了。”
韩王脸上带着招牌式的温润表情很专注的看着麦穗儿这次带来的画册,自从有了喜郎,随着他一天天长大,她的风格也变得充满了童趣,这次带来的就是一本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故事不长却很生动极具教育意义。韩王看过之后笑了笑说:“麦穗儿,自从有了喜郎,我看你的这些全都是针对孩子的。不过很不错,大人也能从中受点教育。”
麦穗儿说:“大叔说的极是,这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大人也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孩子从小明白一些道理,比那些个大文章有意义多了。”
韩王听完提起笔来随意的改动了几下,交给麦穗儿说:“文字配的不错,本王就改了几笔画,你看看还可以吧。”
麦穗儿忙摆着手:“不用看不用看,我那点水平自己知道,也就是画个轮廓,那些个润色的事儿还得靠大叔你。”
韩王笑微微地看着她:“不看了?也好,不过你已经画的越来越好了,过不了多久,也就不用我改了。你看看现在我也就只改几笔而已。”
福头儿拿着一纸包冰糖一包银耳走来,麦穗儿拿起秋梨,去了厨房。
银耳是发好的,她便将秋梨削皮儿,去核。切成小块,放进小锅里加上冰糖用灰大火煮了起来,带锅里的水翻滚了好几遍之后,换成慢火,里面还加了花椒。
煮了大约有半个时辰,取下来,稍微凉了一会儿,装进几只大碗里。
说:“福大爷,我给大叔,邢大哥,喜郎端过去三碗。剩下的你先喝一碗,晚上再喝一次,明儿要是有条件的话,你还是这样的熬,多喝几次。就不咳嗽了。”
福头儿答应着,看着麦穗儿端着盘子去了韩王办公室,端起碗尝了一下,简直甜的沁心。顿时感觉嗓子不不那么疼了。
“大叔,您先喝着。喜郎也先留这儿。我去街上转一转,我姐姐要成亲了,我的给她买点嫁妆,她腿不好,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