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符当仙 作者:龙门飞絮-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近后,拾兰刚一拱手,还未说话,王仲虎就道:“多谢郎中了。我们决定了,不用劳烦郎中了。”
  拾兰皱眉道:“这是你的想法还是令夫人的想法?”
  白秀秀在屋中道:“谢谢郎中了。当家的都告诉我了。我已经嫁了他,他喜欢这味道,那我就留着这味道。”
  拾兰还想说话,白秀秀忽然哭道:“郎中,你走吧!多谢你为我费心了,我感激你一辈子!这事,你别管了!求你了!”
  话说到这份上,拾兰也不打算拿出那根银钗了,无言地转身,走了。
  听到,王仲虎进了屋,安慰白秀秀,白秀秀哭着,一会儿,又成了暧昧的喘息声,还不时带出一声哽咽……
  拾兰把装着雾气的光球收回,那团颜色诡异的雾气飘散开去,慢慢消散了。
  她头也不回地拿出飞帕升空,呼唤孙六空回来,辨了辨方向,向着翠山村飞去。
  快中秋了,娘也快要生了吧。
  【不知道说什么好,写得自己都难过了。】
  

第五十五章 凡人心
更新时间2014…8…20 9:10:21  字数:3467

 在飞帕上,拾兰寻思着任之初说的天灾。
  任之初和玉莹都是刚筑基的弟子,他们都被召回了,三才宫别的筑基弟子应该也会一起参与。也就是说,会是大灾难!
  拾兰的印象中,翠山村那里还算太平,偶尔旱一点,或者哪一年雨水多一点,都问题不大。
  倒是听村里的老人说过些大旱之年如何如何的事,当时只觉得是在讲故事骗小孩,可现在,忽然想起,那些话都清晰地浮现在耳边:“土地裂开两寸宽的口子”、“河水都干了,鱼都被晒干了”、“排队去山里的泉水那里接,一天只能接半桶水”、“颗粒无收”……
  不过,她离开翠羽山时,一路并没有觉得有干旱的样子,应该没事吧。
  问任之初的传讯符他也不回,是没事还是不好说?
  而且,三才宫用什么方法可以提前预知到有天灾?
  拾兰回想着看过的书中,关于水旱灾难的描述,控制着飞帕低飞,观察地面,尤其注意河流和田地、树木。
  再有两天就中秋节了,草木都有些秋意,有些田里正有农人忙着收秋。
  似乎一切正常啊。
  飞过了唐国和安国的边境,进入安国境内之后,越深入,拾兰越是皱眉:虽说她是向西北方向飞的,可这差别也太大了些吧?从高空看过去,枯黄的颜色占了多数,似乎一下子就成了深秋一样。
  真的是旱灾?
  拾兰让飞帕升高,几乎没有云层遮挡视线,她又用“眼”符篆增强视力,越来越大范围的景象映入眼帘。
  有绿色的区域自然无事,黑色的应该是河流湖泊,灰白色的就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了,缺水的地方是土黄色的。
  大部分的绿色,都分布在安国两条比较大的河流流经的区域。不过,越往下游,绿色范围越小。按方位判断,翠羽山周边,还都在绿色范围内。
  黄色的区域看起来不到绿色区域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全安国大约有六分之一的地方缺水。
  拾兰默默地在高空中停留着,蓝鸟和孙六空见她情绪不对,也都安静了。
  拿出和爷爷联络的牌子,拾兰输入灵气,想了想,写了几个字传过去:“爷爷在忙吗?是不是要有天灾了?”
  等了半刻钟,还不见回复,拾兰不再等,向着一处范围最大的黄色区域降落。
  一边降落,一边提着心:任之初说的是“将有天灾”,干旱是已经发生的了,还将发生什么事?
  降到离地大约三十丈的时候,已经能清晰地看到田地里的庄稼都干枯了,有些地方原来应该是水塘,地面被裂开的口子分割成网状,拾兰能看到几条凝固在泥土里的鱼,还有些似乎是挖出的河蚌留下的洞……
  附近的村子里只能看到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待在屋檐下,整个村子也像那几位老人一样安静,忧愁。
  拾兰刚才注意到有一处地方聚集着很多人,飞过去看的时候,才发现是一座小山的背阴面,有处正在渗水的石缝,沿着石头流下去,一滴一滴地落在下方的圆口大肚不到一尺高的罐子里。
  一位脸色愁苦的汉子站得最近,似乎是接满了,他先拿了个碗接着水,才用另一只手把接水的罐子提起来,又把碗放好。捧起罐子放平,慢慢转身,给离他最近的一位瘦小男子看了看,对方点头,他才把水倒进人家的桶里,晃了晃控干净。又回身盯着落下的水,看准时机,把碗拿起来,把罐子放回去。
  那瘦小男子就小心地提着盖起来的水桶走了。
  拾兰看到,倒出来的水很混,也不多,可能只有三四碗那么多。
  几十号男女老少,一个个面容憔悴,皮肤干枯,嘴唇干裂,或倚或坐或立,无力地排着队,拿着罐子、桶等容器等着接水。
  脸上,满是无望、茫然。
  这里,离刚才的村子,至少有十里路……
  拾兰忍不住眼泪模糊了眼睛,一时冲动很想要帮他们。
  待要行动,却想起玉莹的话,开始认真思考,怎么做才最有用。
  关于拾兰要做的事,她和玉莹讨论过。
  玉莹不能理解她为什么选择“降妖除魔”这种,很“入世”、“世俗”的道路。说修士是要追求自身境界与力量的提升,迟早是要飞升的。为什么不用处理琐事的时间去修炼呢?
  况且,拾兰太容易同情别人的处境了,比如那个被传流言的施平成,他的遭遇其实和拾兰并无多大关联——他自己选择了把经历的事情写出来,为自己换取利益,那也就应该接受随之而来的麻烦。
  不过,玉莹也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只要自己觉得对,就值得好好坚持下去。如果拾兰确实要去降妖除魔,希望她能谨慎从事,不要为了别人,把自己陷入险境,凡事三思而行。
  拾兰就是低头看到玉兰谨帕,想起玉莹说的“三思而行”,才止住了冲动出手的想法,认真考虑对策。
  拾兰承认自己太容易心软,不过,面对眼前的情景,即使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动容吧?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爷爷捡回家的,任家对她有恩。翠山村接纳了外来的任家,平日里也多有照顾,对任家有恩,也就是对她有恩。
  除此之外,任李氏是个善良的妇人,拾兰耳濡目染,也是同情心十足。
  看到眼前的村民,她会想起翠山村的乡亲们,会设身处地感受他们的感觉,心中的难受无以言表:那浑浊的水,是救命的……
  如果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那么,感概就只能是感概;如果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又不是需要拿命来换那么严重,那何乐不为呢?
  眼前的村民,当下最需要的,是能喝到干净的水。
  拾兰最初的想法是用符篆凝聚出水,可这管得了今天管不了明天,她不可能一直在这里不走。
  那么,就要设法找到稳定的水源,最好的方案,是在村子附近有口井。
  拾兰快速地返回村子查看,发现原本在村子东西头各有一口井的,不过都已经干涸了,也都有淘井【注】的痕迹,新的痕迹大约有三尺。
  她动用神识去感应水灵力,发现东头的井底向下一丈就有水了,西头的要更深才有。那么,自然,选择东头的井了。
  她是土灵根,对土灵力的控制还是比较拿手的。
  为了方便,干脆悬浮在井中,控制着灵力把井底的土一层一层地揭起来,均匀地贴在井壁上,顺便加固。
  蓝鸟不喜欢封闭的环境,孙六空也不想下去,两只就留在上面玩了,孙六空不时趴在井口看看,蓝鸟还通过孙六空问她“是不是下面有宝贝?”
  干活的拾兰也觉得自己有点傻傻地,不过,还是要好好做完。
  也没花多久,就把井向下挖了两尺,湿润的泥土变成了泥浆,不过这也难不倒拾兰,把土和水分离,干净的水凝聚在一起变成一个水球停在一边。
  最后,看到有泉眼在咕嘟嘟冒水了,拾兰又向下挖了一尺才停手,看着井里慢慢增多的水,刚有些得意,抬眼看到井壁,有些傻眼了。
  她为了偷懒把挖出的土都贴在井壁了,虽然直上直下很圆很光滑,可是,内径有点小了,她的双臂张开,双手的指尖都只差一掌就触到井壁了……
  一边上升一边默默地在井壁上做出方便脚踩的窝,还叹了气:希望不会被村民当做见鬼了,不敢喝这井里的水吧。
  上到地面之后,拾兰撤掉对凝聚出的水球的控制,让它落在井里,然后喊了一嗓子:
  “村东头的井里有水啦!”
  想了想,用了个“如雷贯耳”的符篆,又喊了一遍,声音大的把自己的耳朵也震了下。
  揉揉耳朵,拿起井栏边干裂的桶,摇摇头,凝聚点水洗了洗,才把桶挂上去,用辘轳打了桶水上来。
  放好了水桶,感觉有人已经赶来看了,才拿出飞帕升空了。
  凭着在空中看到的大致范围,拾兰继续在周边缺水的地方做淘井工,到第十口井的时候,她觉得已经能找好位置,在一刻钟内自行挖一口井出来了,安上辘轳就能用了。
  当然对灵力的控制也更熟练了,已经能用灵力控制头发把乱蹦乱跳的孙六空给捆起来了……
  而时间,也已经是中秋节的次日午间了。
  她本打算中秋节回翠山村的。
  关键是,爷爷居然还没有给她回复!
  她一路走走停停,悄悄回了翠山村,远远地,看到了大肚子的任李氏,还有一脸关心的任天玄。
  见家里、村子里一切都好,拾兰直接进了山,凭着记忆找到上次进入湖中前辈洞府的入口,却惊讶地发现,不能进入了!
  孙六空也确定就是这里,见状也瞪大了眼睛。
  蓝鸟摇摇头,通过孙六空告诉拾兰:“这里没有入口。”
  拾兰更加担心了,爷爷出了什么事了,就是闭关了也应该说一声的吧。
  一个人在山里静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说不定又是什么考验之类的吧?我好好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好了。如果爷爷真遇到了他都难以解决的事情,那我也帮不上忙。不过,爷爷一定没事的,对吧?孙六空,蓝鸟。”
  小墨猴孙六空在树上跑来跑去,在神识里说:“我觉得对,蓝鸟说,进城,吃东西。”
  拾兰看了看蓝鸟,笑道:“吃东西要钱的呀,我的钱不知道能够你吃几顿的。”
  蓝鸟在她肩头做了个类似人类翻白眼的动作,低头啄了下储物“脚环”,一颗花生米大小的珠子出现在他的尖嘴里,拾兰伸手,他把珠子放进拾兰手里。
  拾兰看了眼,是颗金花生米,不由得道:“有钱人,不,是有钱鸟!”
  【注:淘井——人工挖井。可以是新挖一口井,也可以在井水少的时候把已有的井继续加深。话说,我小时候还下到井里过呢……】
  【希望大家能随手节约用水。曾经,住校的时候,大家洗脸都没水,吃的水要去去远处拉回来。回家之后,看着清澈的井水,满心的喜悦啊。】
  

第五十六章 高人言
更新时间2014…8…21 8:51:42  字数:3969

 拾兰又回了村子,在远处观察任李氏的身体状况,感觉她和肚子里的孩子都很好。
  又待了一会儿,在蓝鸟的催促下,才不舍地向着翠羽城去了。
  不是她不想回家,只是她还有事情要做。
  用面具变成一个面目平凡的男子,去了最大的酒楼,鸣翠楼。这里的黄掌柜还去过任家呢,孝敬给仙师二三十桌的宴席。
  还真让任之初说对了,酒楼里醒目的位置写着:仙师也选本店的菜。
  在雅间里点菜时,蓝鸟站在拾兰肩膀上听着她念菜单,想吃的就跳一跳。挑了十来道菜,还要再点,却听到拾兰道:“就这些吧,做好了就上。”
  小二有些迟疑地问道:“客官可是要请客?还有几位?要不要酒?”
  拾兰摆手道:“不要酒,你下去吧。”
  待小二出去,才对蓝鸟道:“你看,不能再点啦。先这么多,尝尝吧,喜欢的话以后可以再来。”
  蓝鸟有些不情愿地落在桌子上,孙六空也跳过去跟他玩了。
  等菜上来,拾兰只是摆了个筷子做样子,都是蓝鸟在吃。
  孙六空好奇,看着蓝鸟正吃得欢的椒盐蝎子,伸了伸爪子,又收回去了。
  此时正是傍晚吃饭的点,酒楼的人正多,拾兰听着客人们的闲谈,仔细分辨其中有用的内容。
  她来这里不是只为了让蓝鸟吃东西,主要还是为了听消息来的。
  干旱的地方秋季粮食是绝收的,有了救命的水,还要有维持生活的粮食。——这是需要钱的呀!
  拾兰想从人们的谈话中得到线索,看哪里能弄到钱和粮食。
  听了一会儿,拾兰忽然一拍桌子,道:“我真是笨死了!在这里一个人发愁。”——把蓝鸟吓得嘴里啄着的食物都掉了。
  拾兰是听到,有了灾情,官府和仙师殿应该也会有应对的。她一个人在这里发愁,还不如去仙师殿看看,了解具体情况,看看能做些什么呢。
  只凭一己之力,她再努力,也救不了多少人吧。
  只是由于之前在仙师殿长跪的经历,她下意识地拒绝接近那个地方而已。
  拾兰催促蓝鸟快点吃,蓝鸟见她真的很着急的样子,一扇翅膀飞起来,用储物脚环在每样菜上都碰一下,居然,把盘子里的菜都清光了!
  拾兰无奈地下楼,付银子,尽量不去想象,小二面对七八个干净到不用洗的盘子会怎么想。
  夕阳西下,拾兰到了翠羽城仙师殿的门口。她想起上次进这个门的心情,微笑。
  这次和上次的心情不同了,貌似,进入的时候,是真的不同了:感觉穿过了一层黏黏的东西,萝莉面具自动脱落了。
  拾兰连忙接住掉落的面具,看向大殿前面自动亮起的一盏灯笼。那一排十二个灯笼,亮着的只有两个。
  她出声道:“筑基女修拾兰前来拜访,请问,哪位在?”
  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道:“沈子寒。”
  拾兰循着声音走进去,口中说着:“我想问些关于安国旱情的事,该去找谁?”心中却在想:“身子寒?这什么名字啊。”
  那沈子寒道:“他忙去了。我知道点,你听听?”
  拾兰听他懒洋洋的,以为他应该是躺着或者坐在哪里,可看到的时候,才发现,沈子寒居然是左手食指点地,右手背在背后,头下脚上,双腿笔直地倒立在一处庭院中间。
  蓝鸟站在拾兰肩膀上,歪着头看他,歪歪歪,差点把脖子扭到。
  孙六空已经倒挂在拾兰的头发上看他了。
  拾兰微微皱眉,道:“还请沈前辈告知,多谢了。”
  “不敢当。我只知道,安国的国主已经请了高人择日布雨了。”
  “关于后续呢?粮食的事情?”
  “这是安国官府的事情,我不清楚。”
  “多谢!告辞了。”
  “等等。”
  拾兰止步。
  沈子寒从倒立恢复成正常站立的姿势,拨了拨头发,道:“你怎么不问我?”
  拾兰疑惑:“问什么?”
  沈子寒道:“问我在做什么。”
  “哦,那你在做什么?”拾兰很随和地问了。
  “我在指点乾坤!”沈子寒的回答,让拾兰对刚从他那里得到的消息开始怀疑了,暗自打算到下一个城的仙师殿再去打听一下。
  不过,见他很期待地看着自己,拾兰还是给了个佩服的表情,一拱手,之后又告辞道:“那我就不打扰了,告辞了。”
  “等等!”沈子寒的声音这次居然正常了,待拾兰无奈回头,他才认真问道:“你不相信?”
  拾兰摇头,快速地道:“你做什么是你的事,我相信不相信是我的事。我不问你的事,你也别问我的事。告辞不送。”
  这次拾兰顺利走掉了,到了仙师殿门口,才又听到那个懒洋洋的声音道:“唉,心情不好,懒得行云布雨了呀,还是和国主辞了这回的差事回家去吧。”
  拾兰咬了咬下唇,一跺脚,转头又回去了。
  那沈子寒,居然又是那个“指点乾坤”的姿势,好吧,这次换了方向,拾兰能看到他背后的手,确实是指着天空的。一手指地,一手指天,还真是“指点乾坤”啊。
  动动嘴唇要开口,忽然间想起,另一个也姓沈,也很难缠的人来。
  拾兰走近了些,想到蓝鸟之前的样子,选择好角度,弯腰端详沈子寒的脸。
  沈子寒此举不知是何用意,居然巍然不动,任她打量。
  看了一会儿,拾兰直起身,摸着下巴,绕着他转了一圈,问道:“你五岁的时候,是不是整了一个客人?后来挨骂了没?”
  沈子寒惊讶道:“你怎么知道?——你怎么还不问我呀。”
  拾兰扶额,无奈道:“好吧,我问:你倒立着是在做什么?”孙六空也学她的样子,蓝鸟干脆地一下扑倒在她肩膀上。
  沈子寒高兴地应道:“你早点问就好了嘛。我在指点乾坤!”
  话音一落,他就一下恢复成站立姿势了,照例整了整头发,有些得意地要开口,忽然又垮了脸,道:“难道你是那人的后辈?”
  拾兰完全放弃了,直接道:“我听沈无言沈前辈说过,看你们有些像,猜到的。”
  沈子寒听到沈无言的名字,居然发抖了一下,才道:“谁要和他像。你怎么认识他的?”
  “路上遇到的。你说,你就是国主请来,下雨的?”
  “是啊。我就是高人!”
  “那你怎么来了这里了,这边又没有旱情。”
  “看,外行了吧。正因为这里有水,才要来这里啊,不然,你以为下雨的水从哪里来的?”
  “这,是我考虑不周。那,你继续忙?我可以走了吧?”
  “看在你这么识趣的份上,你就留下帮我的忙吧!”
  拾兰听到前半句,已经抬起了脚,听到后半句,只得又站住了。
  不解地问道:“我能帮什么忙?”
  “帮我保持好心情啊,很重要的!”
  怎么帮他保持好心情呢?拾兰很快就知道了。
  就是要按他设想好的情节来陪他演!关键是,他也不告诉别人他是如何设想的,拾兰只能用猜的,被闹得头痛不已,连小墨猴和蓝鸟都不肯陪她了,跑到一边玩去了。
  转折发生在中午,拾兰想起和符篆一起从东方书那里得来的一点记忆,说了个笑话:“从前,有一个人姓蔡,大家都叫他小蔡。结果……有一天,他就被端走了!”
  选择这个笑话,是因为拾兰觉得这个所谓笑话和沈子寒之前的行为一样,令人摸不着头脑。
  结果,沈子寒愣了愣之后,哈哈大笑,好一阵子才停下。
  之后,也不需拾兰费心,他自己想了好些类似的段子,自己说自己笑。
  不管怎么说,拾兰可以松口气了。
  到了下午,沈子寒说:“我们出发吧,明天就是下雨的日子了。”
  拾兰也没见他做什么,居然就要走了,不过,既然明天就能见分晓了,那就到时候看了。
  找回孙六空和蓝鸟,拾兰默默地拿出飞帕,变大,坐上去,瞪着眼睛看着沈子寒一脸理所当然地跟着坐上来,开始指点方向。
  拾兰见他所指的正是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就没有异议地出发了。
  跟着沈子寒,拾兰在第二天天亮之前,见到了十四位据说擅长水系术法的修士,样貌各异男女老少皆有。却都对沈子寒很和善,有个总是一脸严肃的大叔也对沈子寒露出个笑脸,看得拾兰惊讶不已。
  见到这些修士,都是沈子寒指点着方位,到了之后,就有人正在那里等着。之后就是闲聊几句,就告别了。一点也没有提到下雨的事情。
  而且,更奇怪的是,拾兰一个大活人在这,这十四位修士居然都对她问也不问一句。对此,沈子寒的解释是:“大家在忙正事,谁顾得上说闲话。”
  正事?拾兰仔细想想他们对话的内容,无非是:“好久不见!近来可好?”“修为精进,大有可为!”这样很客套的话呀,这是正事?
  不过,十四位,这正好和安国的十四道相对应啊。
  难道真的有玄机?拾兰决定不问问题了,拭目以待。
  八月十八辰时二刻,整个安国上空开始聚集大量的云,一个时辰之后,像是有只无形的大手在控制,云量按照各地缺水的程度调整到位。旱情最严重的地方云层最厚最黑,也最早开始下雨。
  拾兰和沈子寒乘着飞帕飞在云层之上,两人都没说话。
  蓝鸟和孙六空待在飞帕一角,很安静,不时会看看两个人类,似乎是在用神识讨论什么。
  沈子寒总是懒洋洋的神情也不见了,连他的笑话也不说了,很专注地样子。可拾兰觉得他的目光并没有聚集在什么地方,更像是在发呆。
  一直到几乎所有的云层下都开始下雨,沈子寒的表情才又变得懒洋洋的了,开口道:“总算好了。我们走吧。”
  拾兰道:“还在下雨,不管了?”
  沈子寒很放松地躺下去,很轻地道:“下雨多容易,他们只是不知道要下多少雨。我已经告诉他们了,要是还控制不好,我也没办法了。”
  拾兰一头雾水,可看他真的很辛苦的样子,就道:“我也是安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