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卫密探夫妻档-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模棱两可的反应。
  荣熙郡主见她脸色大变,忙来打圆场:“菁菁你别急,你说不是就不是,你父亲是头回见他,自是没有你了解。你们小两口感情好才是真的,别的真假又如何?”说着还向安化王使着眼色。
  安化王没有就此多说,自己女儿若被认回来后公开招仪宾,招来的还不都是有心攀附权贵的?他只是眼见女儿对女婿甚为迷恋,担忧女婿用心不诚,将来害女儿伤心。
  毕竟在每一个父亲看来,勾搭自己女儿的男人个个都是来拱白菜的猪。
  安化王揭过这话题,又去说自家往事,从早上絮絮叨叨地直说到了中午,其间荣熙郡主偶尔插话凑趣,最后还是荣熙郡主提醒到了饭点,安化王才暂停下来叫人摆饭,另也着人唤了朱台涟与邵良宸过来一道吃。
  待那两人来了,荣熙郡主便打趣朱台涟:“你不知道,就因你昨日整得那一出,菁菁方才都一个劲儿地往外看,生怕宸儿又要受你欺压,连与父亲说话都心不在焉了。”
  何菁满面通红:“姑母见笑了。”
  “中午咱们消停地吃顿便饭,晚上再将全家人都聚到一处,叫你认一认,等过几日筹备好了,再邀请周边亲朋好友,好好为你们接风。”席间安化王对何菁小两口道。
  何菁与邵良宸连声客套,何菁还问:“饭后是不是我该先去拜见郑娘娘?”据她所知安化城内她就还这一个长辈没有见到,而且郑侧妃如今是有实无名的王妃,掌管着王府后宅,怎么说也该及早去见见。
  没想到安化王很痛快地否决:“不必,晚上一道见就是了。以后你们的事都由你姑母分派,缺什么尽管对她说,郑氏那边不必理睬。”
  何菁又是一头雾水,怎地这安化王府的后宅是交给姑母管了?
  但凡朱台涟在场时,荣熙郡主的大多言辞便是为他说好话:“……你们是不知道,也不怪秦儿多疑,我大哥庆王府那边前几年就来过一伙骗子,那些人冒充我家仪宾的亲戚,说是我家仪宾过世,他们奉我之命过去报丧,也求取办丧事的银两,真个骗了不少银子去。唉,没想到没过两年,我家仪宾真就一病不起过世了,倒像是叫那伙骗子给咒的……”
  何菁与邵良宸连说不妨事,到最后都快词穷了。
  饭后安化王也不午休了,依旧拉着何菁说话,还留了邵良宸与朱台涟在跟前,这一次没恁多的家族旧事可说了,安化王竟头头是道地讲起自己对各样古帖的研究,附加上临帖生涯上的趣事,什么有人拿了他临摹的帖子当做真迹去骗人,结果转卖了一圈又被他误打误撞买回家来,何菁夫妇倒也听得妙趣横生。
  后来荣熙郡主看出安化王精神不济还在勉强支撑,便劝他说女儿女婿远路而来尚未解乏,晚间还要赴宴会客,不如先放他们去休息一阵,安化王才依依不舍地送了何菁夫妻出门。
  安化王府里的各个分院子起名都很简约,安化王自己住的正院名叫“桂园”,郑侧妃住的名为“柳园”,朱奕岚的名为“榧园”,眼下荣熙郡主住的叫“梅园”,分给何菁他们住的这所叫“桃园”,园中确实种了好几株桃树,只是适逢初冬,树上只有些干瘪的叶子。
  何菁很在心中嘲笑了一番这名字,敢情他们两口子千里迢迢过来,是结义来的。
  那三位哥哥的宅院都已分了出去,不在此列。听说要将他们安置于桃园,邵良宸还质疑了一下自己也住在王府后宅有所不妥,安化王与荣熙郡主就接连表示无妨,说王爷有意留菁菁住得近些好常说说话,另也信赖女婿为人正派,不会逾矩。
  桃园是座标准四合院,正房是标准的一连五间,屋内陈设又比昨夜所住的客房高了一个档次,荣熙郡主亲自送了他俩过来,将已分配来伺候的下人指给他们看,还连说这园子许久无人住,陈设简陋,定会尽快为他们置办圆全。
  邵良宸与何菁少不得又是一番客套。
  待荣熙郡主离去,邵良宸就先问何菁:“为何这里是姑母做主?”连他这没看过宅斗文的人都发觉妹妹替哥哥掌管家宅这事不寻常。
  “我也不明白,听父亲的意思,似是……”何菁望了一眼屋里仍在为他们整理床帐的两个丫鬟,“你们先下去吧,这会儿无需伺候了。”
  两个大丫鬟应了声“是”,一齐朝门外走去,其中一个名叫烟翠的眼珠转了转,忍不住慢下步子道:“二小姐想是新来还不知道,从前这府里后宅是交由郑娘娘打理,但王爷早已对她行止有所不满,近日才特意请了郡主娘娘过来,郡主娘娘此行就是帮着王爷整肃后宅来的。”
  这小丫头倒是挺胆大,头一遭见了主子的面,就敢直言说起旧主子的坏话来表忠心,何菁与邵良宸都露出意外之色。烟翠也有些怯怯的,不知这番话会不会引来呵斥甚至责罚,另一个大丫鬟绮红皱眉瞪她,似是嗔怪她多嘴。
  何菁不露喜怒,只淡淡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两个丫鬟告退出去,一出了门绮红就迫不及待小声数落烟翠:“你多什么嘴?二小姐是何性子咱们都还不知,万一她晚间见了郑娘娘,直说听你说了恁些话,你还不得挨板子?”
  烟翠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才不会呢,你还不看不出?王爷这回是想彻底撸了郑娘娘的权柄啦,那女人再也别想呼风唤雨了。”
  何菁与邵良宸两人都趴在窗根,将这几句话听了个七七八八,两人相视一笑,何菁道:“看来咱们来还赶上个好时候。”
  资料显示,郑侧妃可不是个善性女人,为人自私自利不说,对待下人也十分严苛,动辄发落人命,当初考虑起认亲,何菁最愁的莫过于在这女人手底混日子难受,姑母光是看着就比她好多了,据资料说也是个善性之人,尤其还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怎么也能比郑侧妃对自己更真心关照。
  邵良宸却笑得饶有深意:“是啊,只是……但愿别刚过几日,这后宅就满是俊美少年了。”
  荣熙郡主除了私生活不检点,确实没有其它的不良记录。
  何菁笑道:“你不管家,看待这种事就不着重点。父亲不满郑侧妃管家,那么按常理说,就该将家宅交与二嫂王长子妃打理,可又为何宁愿将姑母从西安请来帮忙,也不愿劳动儿媳妇呢?”
  邵良宸这才恍然:“可见安化王与朱台涟确实有着不和。”
  这一点他们自方才亲眼所见便有体会,朱台涟面上对安化王十分恭谨,细看却又不像有什么真心的敬爱,依邵良宸观察,二哥对姑母好像都比对父亲更加亲切,而安化王对这个儿子也很冷淡,好像理都懒得理一样。
  那么,谁知造反这件事,父子两个又是谁参与其中、谁主事呢?
  何菁迫不及待观赏起周遭精致华丽的摆设器具,着实惊叹不已:“真是富贵当属皇家呀,你看人家这痰盂都是玉的,这烛台都是鎏金的,这手炉……这手炉为何这般大?”
  她提起炕前脚踏上放着的一个紫铜鎏金镂雕“手炉”来给邵良宸看。那东西确实比寻常手炉大了一圈,形状也更扁一点,就像个带罩子和提手的小脸盆。
  邵良宸刚脱了靴子换上舒适的鞋,一见就笑了:“多亏你还没在丫头面前问,这是脚炉,放在那儿让你踩上去暖脚的,哪里是手炉?”
  何菁撇撇嘴:“人家是穷丫头没见过世面啊,哪像你!”他可是常出入皇宫的人,自家没有也至少见识过。
  邵良宸隔着乌木雕漆炕桌伸过脸来亲了她一口,小声道:“现在你才是金枝玉叶,我是你的上门女婿,是吧?我就是卖大灯的。”
  何菁咯咯直笑。因男子入赘之后,家里的灯笼上不能写自己姓氏而要写妻子家的,就被世人讽刺为“卖大灯”,如今邵良宸成了仪宾,还正好自称姓朱,也真符合了这说法儿。
  原来依她听说,世人都很瞧不起入赘男子,当事人也都以此为耻,难得他竟然口无禁忌,这般自我打趣。


第40章 王府众生
  “说正事吧。”何菁推开窗缝留意了一下外面; “听父亲的意思; 他本是写好了书信,叫孙景文去到京城拜托宗人府里的大人们帮着找我的,是二哥以藩王避忌之类的缘由阻拦了。父亲今日还显得对此十分不满。”
  邵良宸坐在桌边饮着茶; 恍然点头。
  当爹的想动用官府找女儿,却被哥哥拦下了; 再加上当爹的据说成日沉迷临帖,经常废寝忘食; 王府的对外事务大多交由哥哥一力承担; 其中包括与本地文武官员的应酬,这些现象似乎都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所谓谋反,说不定是儿子瞒着父亲私自做的打算。
  何菁压低声音欠身问他:“你说; 会是那样的吗?看上去; 父亲可怎么都不像个有意谋反的人。”
  “这么大的事,别人怎可能露在面上?咱们才来一天; 不急下什么结论; 先稳住脚跟,慢慢看吧。”邵良宸顿了片刻,忽然又问:“你是不是还挺喜欢你这位父亲和二哥的?”
  “嗯,”何菁也不隐瞒,“我觉得他们都是真心待我好; 还有姑母也是,当然,再好也比不过你啦。只是现在看来; 我觉得他们都像是好人,不论是父亲还是二哥,其实都不像是有野心、会谋反的人。”
  正德皇帝分析得很有道理,一介郡王,与皇室正统不说八竿子打不着,至少也是隔了几辈的旁支,哪轮得到他去觊觎皇位?
  一个小小郡王要造反的话,至少其他那些藩王就绝不可能服他。同是朱氏子孙,你说你有天子之命,我还觉得我比你更有天子之命呢!届时恐怕那些人都会争相声讨他。真论起来,都还不如平民里出个草头天子给自己加上一些天命所归之类的名头,更唬得住人。
  安化王,亦或是朱台涟,该是有多愚蠢,有多膨胀的野心,才可能抱那种期望?至今看来,安化王不像有野心,朱台涟则不像愚蠢,所以这两人都不像会造反的样儿。
  可惜,他们还是真的会造反,历史上是那么写的。造反这种罪,难道还能是被人栽赃嫁祸的?
  何菁只能判断,应该是人家隐藏得深,自己看不出罢了。
  她紧接着道:“你放心,我也只是说说,当然不会因此就感情用事。孰轻孰重我还是分得清的。”
  邵良宸抚了抚她的手背:“我知道,这些都不用急,眼下最重要的,是取得他们所有人的信任,先让咱们站稳脚跟。”
  “还有一件事。”何菁心里最惦念要告诉他的莫过于安化王对他娶她是有意攀附的怀疑,当下原原本本将当时的来往对话说了。
  邵良宸听完一笑:“这父子俩看起来并不亲厚,却在这件事上所见略同。依我看,你二哥也正在对我如此揣测。”从朱台涟陪他逛园子时的那张臭脸就可见一斑。
  何菁正了正坐姿:“那是否该向他们解释清楚?”
  邵良宸摇了头:“你想得没错,适当地自污,正好方便降低他们的疑心,就叫他们将我看做攀附权贵的势利小人正好。水至清则无鱼,我若表现得太正直清明,反而会被他们提防。一个有污点的人才更显得真实可信。”
  他笑了笑,将她的手握了起来,“菁菁,你真是比我想得聪明,随机应变已不需我指教了。”
  其实那会儿留她自己应对安化王,他是不很放心的,她是不笨,但毕竟生性直率,不善作伪,若是谈及与他相关话题需要她说谎,就难说会不会留下生硬痕迹被安化王察觉,现在看来,她真能独当一面了呢。
  何菁总算放下心,身子凑到他跟前去,抱住了他的手臂,靠在他肩头:“我就是不想叫别人误解你,看低你的为人,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我都不甘心。”
  邵良宸抚了抚她的发顶:“只要你明白我是何样人就够了,那些虚名何须在乎?我在京城曾有何样名声,你心知肚明,你看我何时在乎过?”
  何菁哑然失笑,他要不提她都快忘了,她男人还背着皇帝男宠的名声呢。
  虽然一直以来,何菁都主张来认亲是他们卧底打探的最佳出路,但平心而论,对一下子认回这么多亲戚,要跟这么多陌生人应酬,她心里还是抵触居多。毕竟是过惯了人口简单的日子,而且,对于这些亲戚的人品做派,光是从锦衣卫的卷宗上来看,就不显得有多可亲。
  截止这会儿所见的二哥、姑母、父亲三人还令她稍感亲切,剩下的那些嘛……
  她真恨不得招来这群人排成一排,拿起大喇叭吼上一句:谁参与筹划造反了就上前一步,其余的,解散!
  晚上的家宴设在王府正厅,郑侧妃、县主朱奕岚、封了镇国将军的两个庶生哥哥朱台津与朱台沈以及四位嫂嫂,全部到场。
  一座富丽堂皇的厅堂,里面衣香鬓影,宝光跃动,连侍立的丫鬟都穿金戴银,气派十足,何菁头一回见识这样的场面,不由想起了林黛玉进贾府,话说,好像还真有恁点像。不过依据贾府众人对一干郡王的尊敬来看,恐怕这王府里的富贵比之荣国府尚有过之。
  藩王选妃总比郡主县主选仪宾还容易些,至少想要选出容貌过人的女子还不难,郑侧妃就是个美人,以这样的基因淘汰原则,皇室子女们的相貌也都差不到哪儿去,除朱台涟之外,两个哥哥与一个妹妹也都是姿容出众。相较之下,倒显得老爹安化王的相貌过于普通了些。
  锦衣卫的卷宗上对安化王府众人的出身、年纪、大体秉性,以及有过什么特别的经历与行径,都有着详细记述,等到见了面,何菁与邵良宸几乎无需介绍都能一一分清这些家人,但当然都只会装作毫不知情,由荣熙郡主领着一一介绍。
  “这是你三哥朱台津。”
  “三哥好。”
  “二妹无需多礼,快请起来,哎呀,从京城过来路可不近,累着了吧?瞧你这小手上瘦的,连点肉都没了。”朱台津抓着何菁的手揉捻着,直勾勾望着她,两眼灼灼放光。
  虽在卷宗上已得悉三哥是个好色之徒,何菁还是惊得魂飞魄散:我是你妹……你妹啊!
  邵良宸也几欲惊掉了下巴,看这意思,三哥是对这等姿色的美人竟是自己妹妹大为抱憾,竟毫不掩饰。他身为姑爷不好发作,只好求助地去看朱台涟。没想到涟二哥似乎早打定主意眼不见心不烦,这会儿站得远远的,看也不看这边。
  还是荣熙郡主及时解救了何菁,不咸不淡地说了老三两句,领她去见四哥朱台沈。
  朱台沈面上看着正常多了,如常受了何菁的礼,笑着问候几句,送上见面礼,然后一转弯,就奔着邵良宸去了:“二妹夫,你在京师经营绸缎生意?忒好了,快来为哥哥讲讲,那边生意行情如何……”
  卷宗记载,朱台沈是个财迷。
  这样的两位奇葩哥哥,应该不会参与造反的吧?何菁如是猜想。
  相比较而言,郑侧妃与朱奕岚母女倒是看着还好,面上都斯斯文文,柔柔弱弱,与何菁彼此见过之后,郑侧妃一脸慈爱地问寒问暖了一番,也送了她见面礼,朱奕岚则一直没怎么说话,就像个腼腆的大家闺秀。
  卷宗上记载,郑侧妃惯会欺上瞒下,只在安化王跟前才勉强装得斯文有礼,实则极其嚣张跋扈,她女儿朱奕岚比她尚有过之,才十四岁的年纪,手上已伤过多条下人的人命。
  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参与造反吧?何菁记得好像在某处读到过,正德朝另一位造反藩王宁王朱宸濠在起事之前,其王妃娄氏曾苦劝他放弃未果。
  看郑侧妃这模样,何菁觉得如果安化王真有心谋反,她连知情权都不会获得——如此大事,怎可能叫一个满脑子捞钱摆威风的蠢女人知道?
  至于四位嫂夫人,倒有一个共同点——都很缺乏存在感。在丈夫与公爹面前,说句话都是讷讷的,气派还及不上体面的下人。
  尤其是二嫂秋氏,她的身份是王长子妃,将来是要做郡王妃的,可何菁与她才拉了几句家常,就见到其间她几乎每说一句话都要觑一觑丈夫朱台涟的神色。
  何菁很想直言问她:二嫂啊二哥究竟怎么虐待你了?
  因为人口不多,而且其中只有邵良宸一人算是外男,安化王就没叫分男女桌,也没叫儿媳妇们伺候,干脆大家伙一块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吃饭,只没叫孩子们入席。寡居的大嫂有个儿子,朱台涟家仅有一个女儿,色鬼三哥家有嫡子一个,庶子女n个,四哥家有两个儿子,安化王嫌乱,只叫每家的嫡子女过来拜见过二姑之后,就打发他们去偏厅吃自己的去了。
  席间朱台沈依旧拉着邵良宸大谈生意经,将京城一带的绸缎生意行情问了个底儿掉,好在邵良宸早有准备,对答如流,不至于露了马脚。最终安化王听不得儿子这般市侩,出言叫朱台沈闭了嘴。
  “可看得出什么眉目?”宴席中间,邵良宸朝身边的何菁低声问。堂前有女乐弹唱,是以桌上说话的人虽不多,他们小声私语也不怕被人听去。
  何菁动作轻小地摇了一下头:“我真想对他们说:谁没参与造反的,就快给我滚蛋少来瞎搀和!”
  邵良宸抿嘴忍笑。
  同桌之人但有留意他俩的,自是都将此视作小夫妻如胶似漆的佐证。荣熙郡主示意安化王去看他们,安化王面露欣慰之色,四位嫂嫂则不同程度地露出羡慕之意,寡居的大嫂尤其幽怨。
  郑侧妃见到女儿朝邵良宸呆呆望着,连夹在筷子上的菜都忘记送进嘴里,忍不住拿手臂碰了她一下。
  一顿饭下来,何菁得出结论,安化王这一家子仅有安化王与王长子两个看上去相对正常,余人嘛,姑姑公然养小白脸,两个哥哥一个赛着一个不成体统,还有,妹妹看上了姐夫也毫不知避讳……
  早就听说大明宗室行径放诞,各处王府盛产各种奇葩,但何菁觉得很可能是外人嫉妒宗室坐享其成的优渥生活而有意诋毁,今日亲见安化王府众生相,才知传言非虚。听说三哥因为搜罗的姬妾过多,从王府分过去的宅院住不下,就在外面置办外宅,如今外宅已经比他家内宅大了好几倍。
  晚宴过后,回到桃园,屏退下人,邵良宸拉何菁到圆桌边坐了,问她:“怎样,对今日这些见闻有何高见?”
  “我妹妹怕是看上你了……不,是肯定看上你了。”何菁手里摆弄着一堆金玉首饰,都是今日各位亲人送的见面礼,里面当属荣熙郡主送的一对金镶白玉的镯子最为名贵。何菁套在手腕上晃荡着欣赏,很是喜欢。
  邵良宸扯了扯唇角,拿起二嫂送的点翠金凤挂珠钗为她插上发髻试戴:“说点正经的。”
  “这不算正经的?”何菁往他跟前靠了靠,“你先听我给你讲讲,方才二哥对我说了些什么。”
  刚才宴席散后,朱台涟特意叫邵良宸先行回去桃园,自己则领了何菁在清净的后园中散步消食。
  前面两个伺候朱台涟的小宦官提着西瓜灯引路,如今天已冷了,大冬天的晚上四处黑洞洞,凉嗖嗖,有什么可散步的?
  何菁还当他是又想为昨日的误会致歉,没想到朱台涟一等身边没了外人,便对她道:“以后你住在王府内,对郑侧妃与奕岚两人都需提防着些。”


第41章 重重迷雾
  朱台涟紧接着说:“你还不知; 这次父亲之所以起意去找你; 起因就是父亲想招宁夏卫参将仇钺给奕岚为夫,郑侧妃母女都不满意,才去撺掇父亲着人找你; 想叫你顶替奕岚嫁给仇钺。”
  “……啊?”何菁听了这消息,只能给出这一个字的反应。她再如何猜想这边着人找她的原因; 也开不来如此偏门的脑洞。
  朱台涟面露嘲讽:“我听说,郑侧妃还曾公然对父亲讲; 纵使找到你后发现你已成亲; 也要叫你和离,再去替奕岚嫁给仇钺。不过你不必担心,父亲没有糊涂到那份上; 郑侧妃说也是白说。单是这一回寻你回来; 父亲也是出于对你的关切,而非真有打算要你代奕岚出嫁。”
  何菁花了一会儿工夫消化信息; 问道:“那个仇钺; 人才很差么?”
  朱台涟脸上嘲讽更盛:“正相反,就因为仇钺很好,奕岚才不想嫁。她向往的,是姑母那样的日子。”
  何菁明白了。
  这两日观察看来,朱台涟对荣熙郡主还是真心尊敬的; 但对姑母的尊敬也无法抵消他对这类宗室劣行的厌恶。姑母那样他管不着,妹妹也向往这种生活就被他鄙视。
  “二哥不喜欢奕岚,也不喜欢三哥四哥?”何菁试探问道。邵良宸叫她在外人面前尽量表现本性就好; 想说的话只要无伤大雅都可以说,表现得直率些会给人以心无城府的印象,对他们更为有利。
  “你觉得他们有何值得我喜欢的地方?”朱台涟转过脸来反问她。
  何菁索性直言:“那二哥为何待我胜过待他们?咱们毕竟从前素未谋面。”
  朱台涟的回答十分直白:“他们都是叫王府惯成这样的,你没被惯过,没有他们那些劣性。”
  这话并不合道理,她没被惯过,就肯定没有劣性、肯定比这些弟妹更招人喜欢?穷人家刁钻刻薄的小丫头也多着呢,可不是个个都淳朴可爱。
  一个人对朝夕相处的亲人厌恶鄙夷,反而对没见过面的亲人更为关切,这里面总该有点特殊的原因才对,只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