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博饭家常事-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孩孩子小名叫狗娃子,只断断续续来听过几次算术课,以前从没跟何家骏说过话,一边用力点头,一边偷偷用粗糙的手背飞快的抹了一下眼睛。

    “以后要是下午得空,还是多来听几回课,好歹自己会算账,看个东西能认识,行不?”

    狗娃子还是直点头。

    孙大齐拿着空箩筐快步走过来,还用木头片子挑了一小块绿油油的药膏。

    “回去后,把手脸洗干净擦干了用这膏子擦一擦,别把泥弄到伤口里。好了,快家去吧!”

    狗娃子大力吸了一下鼻子,“嗯”了一声,接过东西,头也不敢抬就跑了出去。

    又到了发点心和汤的时候,除了排着队还迫不及待朝前探头看的学生娃子,院子外头围了一圈小萝卜头,有馋一点儿的,口水都流了老长。

    银花把剩下的干饼子用刀切成小块,端到外头一人分了一块。

    “谢谢师娘!”

    小娃娃们别扭的学着大哥哥们的样子道谢后,一人抓着一块饼闹着跑开了。

    这会儿,满村子都能听到小孩子的笑声,银花沉甸甸的心才开朗了些。

    “满仓,看着弟弟一会儿啊,娘去二伯那里!”

    满仓跟着何传文,自个儿一个人并不怎么出去跟村里淘小子们打闹,这会儿听了银花的话就乖乖的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歪瓜的小推车面前,真的是看着歪瓜一动不动。

    银花带上斗笠,提着装了绿豆汤和几个包子的小篮子出门。

    阿鱼跟二柱刚从地里回来,正坐在院子里用大蒲扇扇着风。

    砖头两个小的在屋里陪何二伯。

    银花一个人不好进去看何二伯,在院子把东西给了阿鱼。

    “现在天热,你们隔一会儿给你们爹翻翻身,每天晚上用热水擦擦身子,头发也常洗,不然忒腌脏,人爱生病,晓得不?”

    “好。”阿鱼闷闷的应了。

    “多叫你爹喝水,可别嫌麻烦,婶娘晓得你们辛苦了,有啥事就去叫婶娘。”

    看着两个孩子眼睛下面的青影,银花也不好再说什么。

    毛毛从屋里跑出来,“婶娘来了,有好吃的没?”

    “你就知道吃!”二柱蹬着眼睛说道。

    某某就往阿鱼身后躲,怯怯的叫:“二哥。”

    阿鱼摸了摸毛毛的头,把包子拿了一个出来,“乖,二哥没生气,去跟三哥哥分了吃。”

    毛毛欢呼了一声,叫着“大包包”进了屋。

    “弟妹子,辛苦你了!”何二伯在屋里说道。

    “没事儿,二伯子你好好养伤,我给你带了一碗绿豆汤,听说你胃口不大好,喝点儿绿豆汤也是好的。”

    银花又问了几句,记挂着家里的歪瓜,告辞家去了。

    何家骏正坐在枣树下,满仓和歪瓜都在他身边,听他念浅显易懂的诗词。

    “二哥好点儿没?”何家骏放下手抄本问道。

    歪瓜慢吞吞的伸手去抓。

    满仓赶紧把他拦住,“不行!”

    那手抄本是何家骏自己整理出来的给孩子们启蒙的诗词,不晓得用了多少回了,早就脆弱不堪,可经不起歪瓜的小爪子。

    “精神好多了,我去了还在屋里跟我说了会儿话。”银花过去把歪瓜推开,“你快歇一会儿吧!”

    满仓搬着自己的小凳子也跟着银花往后院走,一边说着歪瓜做的“好事”。

    睡过午觉后,里正大儿子给带来了文年安和何传文的第一封信。两人出门一个多月了才有信到家里。

    银花拿了两个肉包子给里正大儿子带回去,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读信。

    厚厚的一叠信装在一个大信封里面,用火漆封着,里面还有一个小信封,上面写着先生(爹)亲启。

    银花有些吃味的把小信封收起来,抽出里面足足几十页纸,先读起何传礼的信来。

    “……我们一路向南,走了五天后,偶尔在一个大村子里碰到一位老秀才先生,他也跟爹一样开了一个学堂。不过,虽然那个村子比大田村大非常多,但是学生却很少,只有八个人。小哥哥建议我们停下来听一听老秀才先生是如何授课的……不论大小,从早上开始摇头晃脑的跟老先生读书,然后老先生坐在大案后面打瞌睡,大家继续读。老先生睡醒后检查……我只跟老先生学了五天,差点儿连话都说不好了……”

    信了满是第一次出门的兴奋与喜悦,银花失笑。

    满仓瞪大眼睛坐在旁边听银花念完了才问道,“老先生是谁?他在哪儿?”

    “老先生是哥哥们在路上遇到的一个人,在很远的地方。”银花解释道。

    满仓煞有介事的点点头,“他不好,光叫年安哥哥和大哥读书!”

    银花笑出声了,又抽出文年安的信看。

    文年安则没有像何传礼一样事无巨细的写下来,只主要告诉银花两人把自己照顾的很好,长了不少见识,叫银花放心。

    何家骏晚饭前把几封信都看了后,磨了墨,端正的坐在书房里写回信,叮嘱俩人看事往好的方面看等等。

    “三婶,您不说想养条狗呗,我娘家村子里有人有小狗,我给您带了两只过来。”

    两只普通的小土狗,刚满月,到了一个新地方,站都不敢站起来,趴在地上“呜呜”的叫。一只黄白色相间,一只纯黑色,身上还是一层软软的奶绒毛,看着就叫人想抱一抱。

    “哎呀,这可好!”银花惊喜的叫了一声,“满仓,快来看小狗狗!”

    一家人并下人都住在后头,夜里虽然有孙大齐爷儿倆守夜,养两条看家狗也是好的。

    满仓刚在学堂跟着读了会儿书,下课后就赖在后院不肯去前头,银花原本也打算着至少等他六岁了再正经进学,也就随他了。

    这几年大家都吃得饱了,才有几家殷实的人家愿意养狗,前些年,真真是想抓狗崽也抓不到。

    孙娘子搬了两把椅子出来,婶侄媳两个就挨着葡萄藤下的是石桌子做了,喝茶聊天。

    “都是别人送的茶叶,我也喝不出好坏,你尝尝。”

    兰花还没说话,眼睛就先弯了,叫人看着就舒服,“我倒是喜欢婶娘自己晒得菊花茶。”

    ……

    “婶儿,我来喊兰花回去。”

    一杯茶还没喝完呢,大山就过来喊人。

    银花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怎么,还怕你婶儿把人留下来不让回去不成?坐会儿又怎样了?”

    大山只管“嘿嘿”笑。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兰花一来,大山就追了过来,不是家里有事,就是找兰花有事。

    “家里有啥事哩,一家人都干不了,非得等着你媳妇儿回去干?”银花又问道。

    大山就求助般的看兰花。

    兰花拧了拧身子不理他。

    “你去鸡场那边抓两只小母鸡回去炒了吃,我跟你媳妇儿说会儿话,要你娘问就说我留的。”银花翻了大山一眼说道。

    大山老实的应了,拿了银花给的两块小木牌就去捉鸡。

    何老娘去了后,何大嫂头上的大山没了,仿佛心里的一杆秤也歪了。她怀囡囡的时候,恰好兰花进门,一家人又都让着她,养的性子都有些左了。

    “婶娘也太客气了,不过是找熟人捉的两只狗崽子,哪里值得两只鸡……”兰花有些尴尬的说道。

    庄户人家,狗也是吃粮食长大的,再熟的人家也没有白送的道理。

    兰花跟银花一起喝了几杯茶,帮忙翻了一会菜干,又给银花一起裁了布,足足呆了一个多时辰才告辞。

    “这块布你拿回去,给自己裁件衣服。”

    那布也是别人送的,送礼的人明显没上心,银花家生的都是小子,银花自己已经四个孩子的娘了,他送了一匹葱黄的花布。

    “这可不行,婶婶!”兰花赶紧往回推。

    “婶婶给你的你就拿着。”银花拉过兰花的手把东西硬放过去,把人送到了门口。

    那厢大山去抓了两只鸡回去,何大嫂就嘀咕着要先养着,过些日子再说。

    “今儿老二家该来吃饭了,老大家的,赶紧把两只鸡都杀了!”何老头也不知听见没听见,把烟枪一磕吩咐道。

    何大嫂抱着囡囡直努嘴,“我这带着孩子哩,大山他媳妇儿又不肯着家,搭把手的人都没有。”

    ……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一样正点更新!

 第61章 满仓

    第六十一章满仓

    ……

    “笃!”

    何老爹用力把烟管在石头墩子上敲了一下,结果再拿起来抽就不得劲。

    那烟管烟嘴是何家骏给带回来的黄铜的;用多久都不会坏;何老爹用手摩挲的锃亮;烟管儿也有一套的;老爹嫌沉手;仍用了以前自制的细竹管;可不一敲就裂了。

    何老爹心里一阵哆嗦,再通一根竹管,不晓得找多少竹才能成功不说;还用的不称嘴。他是公爹;不好说儿媳妇儿;转头冲着何大伯一顿吼。

    “你这几天瞧没去瞧你兄弟了?我怎么听说老二每天中午吃喝都是老三家的送的;你这老大怎么当的!光嘴里说的好听……”

    兰花到家的时候,何大嫂正摔摔打打的洗着已经退了毛的鸡,大山抱着囡囡在院子里溜达。何大伯早就溜出去跟村里几个闲汉吹牛,何老爹拿了柴刀出去找细竹子。

    “我来吧!”兰花把布放到屋里,接过囡囡。

    “上赶着献媚,就为了得点儿布头子哩!”何大嫂用力的捻着鸡屁股上的小毛茬儿,阴阳怪气的说道。

    兰花手上紧了紧,往菜园子绕过去。

    “哪家儿媳妇儿有你这样的,看着婆婆在忙,直往外头跑!亏得大家伙儿还当肖家姑娘多贤良……”

    “娘!”大山在旁边喊道。

    兰花把囡囡往推车里一放,一言不发的进了屋。

    囡囡叫何大嫂抱惯了,并不肯自己坐在推车上,一会儿就张嘴大哭起来。

    “哎哟,这是说一句就不成了啊!拿个吃奶的小姑子出气啊!”何大嫂扯着嗓子就嚷嚷起来,把腥臭的手在褂子上抹了抹去抱囡囡。

    何大嫂正发火,身上有满是鸡臊味儿,小娃娃不喜欢,只哭的越发厉害了。囡囡越是哭,何大嫂就越是恼火,一时何大嫂的叫骂声传了老远。

    大山在旁边笨笨的劝,越帮着兰花解释,何大嫂火气就更大,连着大山一起骂。

    天色已经不早了,阿鱼和二柱干了活儿回来,领着两个弟弟过来吃饭,还没进门就听到何大嫂的骂声。

    二柱不像他大哥憨厚,这孩子出生没多长时间,恰好何二伯修屋顶摔断了腿,何二嫂整日打鸡骂狗的,也没心思管孩子,他野生野长,生了一副小心眼儿,脾气也大。这会儿立马就变了脸,疑心大伯娘是做给他们几个看,站在门口死活不肯进去。

    何大伯看着天黑了才转回来,看到几个孩子在门口站,还奇怪。

    “怎么不进去?今儿你们婶娘给了两只鸡,你们伯娘都给烧了,快进去吃!”

    “算了,大伯,我们还是回去自己煮点儿粥喝了了事,我看大伯娘忙得很,怕是没工夫做饭。”二柱黑着脸顶了回去。

    何大伯只当这小子就这性子,也没听出火星味儿,直叫兄弟几个进去。

    平日里,何大嫂回了家直管说要带囡囡,啥事不管。今天,兰花心里有气,闷在屋子里不出来,等阿鱼几个来了,竟真的还没做饭。

    “你是好日子过多了是不是?以前他们哥儿几个你是怎么带的,现在就怎么带……大山媳妇儿没进门这日子还没法过了是不是……”何大伯火冒三丈的指着何大嫂鼻子骂了一通,把囡囡夺过来,“你给我马上把火烧好,不然我捶死你!”

    何大搜嫌何大伯在两家孩子面前不给自己留面子,站在院子中间开始桩桩件件的回述自己进门来吃得苦、受的委屈,就是不去烧火。

    “毛毛,是不是饿了?大伯叫你们大堂哥给你们拿点心吃!”

    说着又喊了自己的两个小儿子领着砖头和毛毛到屋里玩,把囡囡放在推车上叫大山推到屋里。有点心吃,几个小些的暂时忘了家里的争执和晚饭,个个闹着进了屋子。

    囡囡本来不愿意坐在推车上,但是有一大群小子们,你来逗一下,我来推一下,不一会儿就把人弄乐了。

    那点心是何大嫂从县城称回来的好点心,特意留着每天弄一点儿给囡囡含着,连小儿子要都舍不得拿出来,这会儿哥儿七八个,一人分了几块,一盒子点心连渣渣都叫石头给舔干净了。

    何大嫂心疼的没办法,越发要跟何大伯闹。

    何大伯嘴笨,争嘴争不过,火气上来,按着何大嫂就捶了几下。

    “臭娘们儿,一天到晚净知道瞎闹,晚饭不烧大家没得吃,你以后就别吃晚饭了!”

    何大嫂被捶了几下,不敢再嚷嚷,抹着眼泪去了厨房。

    大山又去喊兰花帮忙。

    “你先把这个拿给娘,叫娘去歇着,晚饭我来烧,说几句好话哄哄娘。”

    何大嫂说话不中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兰花心里怄的要命,在屋里坐了小半天,到底不能把个婆婆得罪死,裁了银花给的那匹花布,花了大半个时辰给小姑子缝了一件小裙子。时间紧张,没有花边和什么新样式,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条半身裙,但葱黄碎花的布配上一根鲜绿的腰带,好穿又好看。

    “兰花手真巧,嘿嘿,我晓得怎么说!”大山憨笑着说道。

    何大伯看何大嫂去了厨房才进屋跟阿鱼说话,问地里的活计、何二伯的身体、家里的事儿等等。

    “娘。”

    何大嫂听到大山在门口叫,赶紧把眼泪抹了抹。

    “娘,您去歇着吧,我叫兰花来烧火!”说着,又把那小裙子举到何大嫂面前,“看,兰花给小妹妹做的衣服,天快转凉了,到时候光穿条开裆裤怕凉着,正好套了这裙子,比村里小女娃娃都比下去。”

    何大嫂一看那鲜艳的颜色就喜欢,嘴里还说,“你也不晓得管管你媳妇儿,光想着往外跑,今天不是她瞎闹,哪有这些事!叫你几个堂弟都来看笑话……”

    “是,是,我已经说过她了。娘,您快去歇着,兰花手艺好,叫她来烧饭!您也别气,三婶天天见我就叫我让兰花上她那儿说话,三回里头总得叫兰花去一趟,看,今天不然爷还得叫去割肉回来……您别惦记这个事儿了……妹妹这条裙子多好……三婶想跟兰花说说话才留的人……”大山推着何大嫂往外走,一路翻车轱辘一样的重复着几句话。

    兰花进了厨房,快手快脚的把鸡块用土豆炒了,又烧了几个菜园子里的青菜,等才炒好,旁边锅里的粥也差不多了,怕不够,兰花还打了一锅面糊糊汤。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何况是大大小小八个。

    两大盆冒尖的鸡块烧土豆,一人两筷子就夹的精光,连粥带面糊糊,锅底儿都刮得干干净净的。

    何大嫂先看着兰花端了白面打的面糊汤还心里暗骂“败家”,等吃起来才晓得厉害,自己多加的两瓢水并半碗杂粮根本不当什么,不然不够吃,他爹还得发火……

    “你们大伯娘就是有些拎不清,别的意思没有,明天早些来吃早饭,中午你们爹想吃东西了,只管来端,晓得不?”

    何大嫂跟兰花一起去厨房洗碗烧水,何大伯跟阿鱼交代道。

    阿鱼点头应了,一手牵着一个小弟弟往回走。

    “二柱,下回不许乱说话,大伯帮了咱家好些。”

    二柱摸了摸圆溜溜的肚子,有些悻悻的应了。

    银花在家里伺候歪瓜吃了东西,等一家子都洗漱后,绕去何传文的房间看了看,才上炕,并不晓得何大伯家闹了一晚上,即使有相熟的媳妇子上门聊天说了何大嫂婆媳两个的事儿,银花也没大放心上。

    当年,何老娘还在的时候,可比何大嫂会闹腾,这些年一家人还不是和和□□的过来了。

    高小舅成亲三四年,高小舅妈求神拜佛,又吃了好些土方子,总算有了身子,九月初正是收黄豆、玉米的时候,高小舅的孩子满月,再忙也得去县城喝满月酒。

    银花跟高小舅关系亲密,高小舅妈生的时候就拿了几十个鸡蛋过去,这次又数了五十个,买了两个猪后蹄髈并一匹花布带过去。

    高小舅两口子在县城开了几年的小食摊子,又帮银花送鸡蛋送了大半年,高小舅妈怀孕的时候,一咬牙还找银花借了三两银子,在县城买了两间老房子。房子破的不成样子,但胜在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将来就是扩建屋子也有地方。这边一片儿都是两间、三间为单位的旧房子,家户之间挨得近,小巷子要是两头一起进辆小推车都难得错开,自家大水牛过去肯定没地方安置。

    银花索性带着满仓和歪瓜搭了牛大叔的牛车过来。

    “啊哟,姑爷怎么没过来?”

    高小舅妈的老子娘都提前过来帮忙,她娘接了银花手里的东西问道。

    “亲家母好,他爹实在走不开,学堂里有几个明年想考秀才。”银花笑着解释道。

    “哎呀呀,那是不敢耽误,等一下我叫虫虫他爹给你装几个好菜带回去。”

    高小舅刚得的宝贝儿子小名叫虫虫。

    银花笑着应了,才脱身到屋里看了眼孩子……

    ……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不一定有更新,急事!

 第62章 走丢

    第六十二章走丢

    ……

    几个舅舅家小子也多;满仓再内向;人多热闹也忍不住凑了过去;又有高小舅妈娘家那边兄弟姐妹都是在县城讨生活的;领了一帮小子去外头疯玩。

    银花跟高小舅妈说了几句话;屋里又热又挤;歪瓜不喜欢闹了起来;银花只得到院子里。

    高小舅哥哥姐姐多,高小舅妈那边也不少;再加上街坊邻居;平日做生意相熟的,不大的小院子里也挤得满满当当的;找不到一个清静的角落。

    歪瓜闹腾的越发厉害了;银花一边回应着过来打招呼的人;一边哄歪瓜,满仓过来拉了几次都腾不出嘴招呼。

    “满仓先自己跟哥哥弟弟们玩会儿,有事情等一会儿再跟娘说啊!”

    满仓一脸委屈的撅着嘴跑了出去。

    等银花应付完一圈,抱着歪瓜在院子外头站了一会儿,冷不防想起好一会儿没看到满仓了,心里“咯噔”了一下。

    满仓性子弱,生的内向,就是玩的开心,在不熟悉的地方,也一会儿就要到银花身边撒撒娇耍耍赖。

    “啊——哇哇——”

    银花拉住一个从院子里往外跑的飞快的孩子,“大明,看到你满仓弟弟了没?”

    大明是高二舅家的孩子,今年有八岁了。

    “不晓得,他跟二毛他们去玩了!”说着,小孩子就要继续往外跑。

    “他们去哪儿了?”银花拽住他继续问道。

    “不晓得,不晓得,早跑出去了!”

    歪瓜叫银花单手抱着,一时不如意,又哭了起来。

    大明挣脱开又大叫着冲了进去。

    银花安慰自己孩子多,满仓跟着一起该没事的。

    “嫂子,我出去找找那些皮小子。”银花抓了个人打了招呼就往外头去了。

    这一片巷子多,银花跟人打听了几次才在几个巷子交汇处的一小块空地处找到了几个亲戚家的孩子,只是没看到满仓。

    “他们几个往大街上跑了,说要去看耍猴把戏。”

    “还有,还有,我二哥他们去那边玩‘大将军’游戏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抢着跟银花说自己知道的。

    满仓并不爱疯跑疯跳的游戏,银花果断的就往街面上寻去了。

    这一片地方又破又挤,却还是有人愿意住进来不是没有原因的,出了巷子走几步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集市,穿过拥挤的集市拐两个弯就到了县城最热闹的街道之一。这里算是县城的主干道之一,白天两边店铺开的整整齐齐的,晚上则是热闹喧嚣的夜市,高小舅的小食摊子就在这条街上,两口子为了多挣几个,除了晚上干到半夜,早晨还起早出早餐摊子,几年都没睡过囫囵觉。

    耍猴戏的都没固定的地方,有时看街头热闹锣一敲,喊几嗓子,有人围过去就开始;有时在巷子口先敲几阵锣,把人都从家里引出来;有时也蹭到酒店大堂里,有食客愿意看得就来一段……银花打听了几个人都没找到地方,只得先回到高小舅家,盼着孩子们玩够了已经回去了。

    高小舅家狭小,不好留亲戚过夜,开席就开得早,银花到的时候,男客们已经在上座了。

    银花眼睛盯着院子口,有一个小孩子跑进来就欢喜一阵,拉着问一问。

    亲戚多,桌子摆不开,男人们吃过后,女人和小孩子再坐一派。

    银花没找到满仓,坐立难安,抱着歪瓜胡乱吃了几口就开始一个一个小孩子问过去。

    等开始收席面的时候,大家伙儿就商量着回去,才发现有三个小些的孩子没回来,在附近喊了一圈没看到人才慌了,所有人的都放下手头的事出去找。

    “哎呀,他四婶,你家瓜蛋子在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